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

中風歷節病證并第五

(教材說:本篇論述中風、歷節兩種疾病,由於這兩種疾病都屬於廣義瘋病的範圍,其致病因素均以正氣虧損為發病內因,然後外邪侵入而發生病變。
本篇屬於雜病的中風,與傷寒論的中風不同, 雜病的中風,是因為正氣虧虛,偶受外邪誘發而致。中風的證候,多先猝然昏倒,然後出現半身不遂,口眼窩斜,重則昏迷不識人。
中風的病因學說,歷代認識,頗不一致。
在漢唐以前,多ˋ以[內虛邪中]立論;漢唐以後,劉完素認為非外中之風,實由於內因的五志化火所致;李杲認為本氣自病,正氣內虛;朱震亨認為是由氣虛、血虛、痰濕自盛而致;張景岳提出[非風]之論,確認病情是由於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邪所致。
歷節的病機,多因內傷肝腎不足,而後風寒濕侵襲經脈關節,導致經脈痹阻不通,故關節疼痛腫大,由於本病遍歷關節,且又發展很快,與風病的性質相似,故巢元方稱它為歷節風。但外台稱歷節風為[白虎病],說明歷節病的劇烈疼痛,與一般痺病的疼痛不同。
歷節日久,正氣日衰,邪氣日盛,則見[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朱震亨稱它為痛風。)
(大成認為,本篇所述中風與西醫學所述的腦梗死、腦出血及面神經炎、蕁麻疹頗類似,歷節病與類風溼關節炎類似。)

夫 風 之 為 病 , 當 半 身 不 遂(風入經絡,吳謙:即內經所謂偏枯) , 或 但 臂 不 遂 者 (風寒濕雜至,經脈閉塞不通。尤怡說: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以此見風重而痹輕,風動而痹著也), 此 為 痹。 脈 微 而 數(假脈象而論述中風的病理機制,非中風病人多見微數脈) , 中 風 使 然 。
(吳謙認為,蓋痹為陰病,脈多沉澀,風為陽病,脈多浮緩,今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其脈微者,正氣虛,數者,邪氣盛。故病中風之人,因虛而招風者,未有不見微弱之脈者也,因熱而生風者,未有不見數急之脈也。)  
(大成認為,從整段文意來看[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都是中風的症狀,只是後者是中風輕症不典型的臨床表現,所以此處的[痹]不是風寒濕三氣雜至的痺。說在P526-527)  
(今釋用現代醫理分析中風的病理機轉P627-629。認為,半身不遂者病必在大腦;但臂不遂者,病或在脊髓或在末梢神經)

寸 口 脈 浮 而 緊 , 緊 則 為 寒 , 浮 則 為 虛 ; 寒 虛 相 搏(外中風寒與裡虛相搏), 邪 在 皮 膚(與絡脈同義,猶言邪在淺表)(吳謙認為此五句與本文之義不相屬,有的學者認為中風發病無關) ; 浮 者 血 虛 , 絡 脈 空 虛 ; 賊 邪 不 瀉 , 或 左 或右 ; 邪 氣 反 緩(尤怡說:受邪之處筋脈不用而反緩,無邪之處正氣獨治而急) ; 正 氣 即 急 , 正 氣 引 邪 , 喎 僻(口眼喎斜) 不 遂 (口眼歪斜,向左者,病反在右;向右者,病反在左)。
    邪 在 於 , 肌 膚 不 仁(絡淺而經深,絡小而經大,營衛不行於肌膚) ; 邪 在 於 (氣血不行於肢體,經深,病連於筋骨), 即 重 不 勝 ; 邪入 於(入於胃,入於腦;尤怡認為,神藏於臟而通於腑,府病則神窒於內,故不識人) , 即 不 識 人(神智昏迷不認識人) ; 邪 入 於 , 舌 即 難 言 (尤怡認為,諸陰皆連舌本,臟奇厥不至舌下,則機熄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舌強語言不清,此為仲景省文筆法,入於臟比入於腑嚴重,故當有不識人及舌強難言), 口 吐 涎(今釋,脈經作[口吐淤涎]) 。
(今釋認為,是淺層血管,是深層血管,經病深於絡病,重不勝深於不仁。其對本調解釋見P629)
(徐彬認為,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津液,結為痰涎,氣壅隧道,胃之支脈絡心者,才有壅塞,即堵其神氣出入之竅,故不識人。)
(大成認為,所述的[腑]與[臟]應是為互詞,即邪入臟腑之義。邪入于腑之神昏等證候為中風急性期的表現;邪入于臟為中風後遺症的表現)
 (大成認為, 本條首段論述的為後世所謂的[真中風],俗稱為[面癱],意即西醫所說的[面神經炎],亦稱[面神經麻痺],為周圍神經病變。,其症狀以口喎為主,同時伴有患側額紋消失,不能抬眉,眼閉不全、流淚、鼻唇溝變淺,齒頰內食物殘留等。但絕無肢體障礙及舌強等病變。
次段論述的為後世所謂的[類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病變,所述[邪在於絡,肌膚不仁(搔抓肌膚無感覺)],後世認為是中風先兆 的常見症狀;所述[邪在於經,即重不勝]或為中風先兆,或為腦硬死之輕症;邪入於臟腑[不識人]等症,為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大成之大論心悟列出中風先兆臨證探微:
1.肢體麻木:臨床以單手一指 、或二、三指麻木最有意義,五指麻木次之,十指麻木更次之。
2.肢體少力:一側手或手足;一側上肢或下肢;或是半身少力;個別患者可見雙下肢無力,或周身少力,或一指廢用。常因少力而肢體重滯不易舉動。肢體少力,即金匱[邪在於經,即重不勝]。
3.眩暈:或頭暈,或目眩,或眩暈兼見。患者若有眩暈病史,且陣發性眩暈加重,伴有頭重腳輕,站立不穩,行走蹣跚,多為中風先兆。
4.其他:舌強語蹇、失語、飲食發嗆、口歪舌偏、複視、偏盲、耳鳴、耳聾、頭痛、頭帳、頭沉、手物失落、手颤、卒倒、近事遺忘等等。
上述中風先兆症狀,或單獨發病,或數症兼見,或先後出現,其複雜多變。

   
 侯 氏 黑 散 : 治 大 風 四 肢 煩 重 (經脈痹阻), 心 中 惡 寒 不 足 者 (風中陽虛,心血不足,故心中惡寒不足)。 《 外 臺 》 治 風 癲
    菊 花 四 十 分   白 朮 十分   細 辛 三 分   茯 苓 三分   牡 蠣 三 分   桔 梗 八分   防 風 十 分 人 參 三分   礬 石 三 分   黃 芩 五分   當 歸 三 分   乾 薑 三分   芎 藭 三 分   桂 枝 三分
    上 十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日 一 服 , 初 服二 十 日 , 溫 酒 調 服 , 禁 一 切 魚 肉 大 蒜 , 常 宜 冷 食 , 六 十日 止 , 即 藥 積 在 腹 中 不 下 也 。 熱 食 即 下 矣 , 冷 食 自 能 助藥 力 。
(教材,防風、菊花解表袪風,歸、芎、參、苓補氣養血,朮、桔燥濕化痰,牡蠣、礬石固澀開結,桂枝、酒、姜溫散風寒,黃芩清熱。但本方重在治療表風,並不能治內風。) (教材,外台癲們載本方,無桔梗,有鐘乳、礬石,方後云此仲景方,更有桔梗八分,無鐘乳、礬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為仲景方。)
(曹家達認為,為礬石一味不甚了然,近人張錫純使發明為皂礬,按造礬色黑,能染黑布,主通燥糞而清內臟蘊熱,張三豐伐木丸用以治黃癉,俾內臟蘊熱從大便而解者此為正也,然則方之所以名黑散者,實以皂礬色黑名之......要之,病屬氣血兩虛風寒濕痺於裡,方治實主疏通而不主固澀,女勞疸路障治以硝石散亦此意也。)
(大成經方發揮用侯氏黑散治療高血壓病迭有成效P 530,原作者按:本例證實侯氏黑散確有降血壓的作用,並且進一部證實了侯氏黑散在某些情況下降壓作用還超過了西藥.......高血壓病是慢性疾病,很難根治,如症狀不太急迫時可將本方研為散劑,日服12-15克,緩緩收功,以資鞏固療效,如病情嚴重,刻不容緩時,除配合西藥降壓外,將此方用水煎服,菊花量可用至60克,其他藥按比例類推......對本方的劑量比例,最好不要做無原則的更改,盡量保持原意,以便觀察。)
(大成認為,侯氏黑散治方特點是重用菊花,本草經疏說:菊花專制風木,故為去風要藥。本草正義指出,凡花皆主宣揚疏泄,獨菊花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內風。....)
   
寸 口 脈 遲 而 緩 , 遲 則 為 寒 , 緩 則 為 虛 ; 營 緩 則 為亡 血 , 衛 緩 則 為 中 風 。 邪 氣 中 經 則 身 癢 而 癮 疹 (風疹); 心 氣 不足 , 邪 氣 入 中 , 則 胸 滿 而 短 氣 。(本條論述中風與癮疹的發病機制)

(黃元御認為,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血氣之寒,緩則為營衛之虛,榮緩則裡虛而亡血,衛緩則為表虛而中風 )
(教材認為,風寒之邪,乘榮衛氣血之虛而侵入,病重的可發為中風,病機與上條相似,病輕的則發生癮疹,身體奇癢,癮疹身癢是風邪外泄的現象,並非壞事,如正氣不足,無力抗邪,則不外泄,反向內傳,影響心肺,固胸悶煩躁,呼吸氣短。)
(沈明宗認為,若心氣不足,正不禦邪,進而擾亂於胸,大氣不轉,津液化為痰涎胸滿短氣,是心肺中風為病也)
(大成認為,此處的[邪氣中經],只外感邪氣侵入體表經脈,為真中風,此與上條[邪在於經,則重不勝]之類中風不同。條文以脈概理,說明營血不足,邪氣中經,是導致[身癢而癮疹]的病機;若邪氣也體表[入中]於裡,則病情嚴重,往往伴發胸悶而感覺乎不暢。癮疹因與風病性質相似,故附述於此。)
(今釋以為,似即今所謂脊髓空洞症)

 

    風 引 (風癇掣引)湯 : 除 熱 癱(半身不遂) 癇(癲癇病)

大 黃   乾 薑   龍 骨 各 四 兩   桂 枝 三 兩   甘 草   牡 蠣各 二 兩   寒 水 石   滑 石   赤 石 脂   白 石 脂   紫 石 英   石膏 各 六 兩     上 十 二 味 , 杵 , 粗 篩 , 以 韋 囊(皮革製成的藥袋)盛 之 , 取 三 指 撮(大成認為,即三指取之之量) ,井 花 水 三 升 , 煮 三 沸 , 溫 服 一 升 。 治 大人 風 引 , 少 小 驚 癇 瘛 瘲 , 日 數 十 發 , 醫 所 不 療 , 除 熱 方。 巢 氏 云 : 腳 氣 宜 風 引 湯 

(教材認為,風為陽邪,易於化火,火熱內盛,風邪內動,故大人中風,小兒驚風,而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風邪入絡,經脈痹阻,故半身不遂而癱瘓。
病因風邪內動,故治療重點清熱熄風。
方中六種石藥清熱重鎮熄風,龍骨、牡蠣介類潛納,用大黃導熱,桂枝、乾薑反佐通脈,防止過於寒涼而傷胃。)
(教材引陸淵雷說明:改[癱]作[癲]於理為得矣,於大人明曰動肝風,於小兒明曰急驚風,並引幼幼新書、樓是綱目為證P136。但教材本身認為,方中用大隊重鎮之品為主,輔以龍牡之潛納,大黃之瀉下,使熱極上盛之風得以平熄,更佐以桂枝、乾薑之溫,以制諸石之寒,可知本方為重鎮清熱熄風之劑,如用於療癇病之屬於痰火者固可;即使中風之由於肝陽亢盛、虛風內動者,加減使用,亦可取法。醫案選錄一肝風內動高血壓快要中風的案例)   
(大成驗案精選三案分別為:1.內風2.高血壓頭痛、眩暈3.癲癇P531-532)
(大成臨證指要,風引湯為下熱清熱之劑,可辨證治療:肝陽化風、癲癇、狂證、中風等,方中大黃為泄熱要藥,不可慮其攻下而減去不用。)
(今釋引元堅認為,風引,即風癇掣引,陸淵雷認為,及後世所謂的搐搦,亦即痙攣,乃神經系統病常見之證。)

 防 己 地 黃 湯 : 治 病 如 狂 狀 , 妄 行 , 獨 語 不 休 , 無寒 熱 , 其 脈 浮 。
    防 己 一 錢   桂 枝 三 錢   防 風 三 錢   甘 草 二 錢
    上 四 味 , 以 酒 一 杯(生地、麥冬等一定要酒煎,以防膩) , 浸 之 一 宿 , 絞 取 汁 , 生 地 黃二 斤 , 咬 咀 , 蒸 之 如 斗 米 飯 久 , 以 銅 器 盛 其 汁 , 更 絞 地黃 汁 , 和 , 分 再 服 。
(大成,此方在<<千金>>卷十四第四,所用方劑分兩略有不同P532)
(沈明宗認為,此少陰時令感冒風火入心,是為溫熱病之制,非中風之方,乃編書者之誤。)
(教材認為,風邪入裡化火傷心,故狂躁妄行,風火相熾,心神錯亂,獨語不休,病不在表,故無寒熱,火熱內熾,火盛血虛故脈浮。治宜袪風清熱,方中二防、桂枝袪風解表,仍希望表邪從外解,重用生地黃為清心涼血。)
(教材列出用防己地黃湯治療急性風濕關節炎50例總結之經驗當參P138)
(大成引尤怡說:此無寒熱,其脈浮者,乃血虛生熱,邪並於陽而然,桂、風、己、甘,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蓋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
(大成認為,根據中醫雜誌報導臨床上對於辨證為血虛引起的癲、狂、郁等神志失常病證,以防己地黃湯為主方,是具體情況輔以豁痰、開竅、清熱、瀉火、安神、鎮驚、熄風等法,每獲良效,其臨證指要提到,本方並可以治療風溼病,還可以減除激素的毒性及不良反應。並有報導,用本方加減治療神經性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癔病、強迫證。)150例,療效滿意。本方所主為真陰不足,營血鬱熱,熱擾於心,心神錯亂之病證。徐靈胎說:此方他要輕而生地獨重,乃治血中之風也,此等法最宜細玩,凡風勝則燥,亦風能發火,故治風中無純用燥熱之理。)
(大成引丁德正治療癲癇病一案P533,原案說:防己地黃湯方中地黃量為二斤,蒸之如斗米飯久,據丁浮艇先生臨床經驗,以[甘重於苦]之乾地黃150克為妥,多則服後心煩,少則難收滋陰養血之效。本方常用劑量為,防己3克、桂枝9克、防風9克、甘草3克、乾地黃150克,改蒸法以濃煎,煎法雖簡便,而其效相同,本方於重劑益陰清熱、養血固本之同時,佐以少量袪風之品,藉其清輕升散之性,可使鬱熱得泄,不安神而神自安,不治狂而狂自癒。)

    頭 風 摩 散 方 :

大 附 子 一 枚 ( 炮 )   鹽 等 分     上 二 味 為 散 , 沐 了 , 以 方 寸 匕 , 已 摩 疢 上 , 令 藥力 行 。
(教材:頭風,發作性頭眩、頭痛之類的疾患;摩,塗擦外敷) 
(教材認為,頭風是由風寒外侵,經絡痺阻引起,其證頭痛,頭重,遇風病則痛重加劇。附子溫經散寒緩痛,是治頭風外用的良方。)
(張璐認為,頭風摩散治中風喎(音快的輕聲)僻不遂,專取附子以散經絡之引急,食鹽以治上盛之浮熱。千金,藉此治頭面一切久伏之毒風。)
(大成解釋頭風:指頭痛日久不癒,時發時止,甚至一觸即發的病證。由風寒侵入頭部經絡,或因痰涎風火,鬱遏經絡,以至氣血壅滯所致,證見:頭部劇烈掣痛,痛連眉梢、眼睛,甚至目昏不能睜開,頭不能抬舉,頭皮麻木。)
 (大成引 用張璐:一法,用川烏末,醋調塗痛處,並說,頭風諸藥不效,用大附子一只切片,同綠豆一升煮熟,去附子,但服綠豆及汁即癒。該書P533舉驗案一 則,534頁舉肢體麻木一案,最後總結:此藥其作用途徑在於改善局部血循環和對末梢感受器的調節,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用藥前必須熱敷或淋浴,使毛 孔張開,易於藥物滲透2.者酌情加減,如治一例頭皮疼痛,原方效果不著,加細辛後病除3.藥末一定要研細,否則反復搓磨會損傷局部皮膚)
 

 寸 口 脈 沉 而 弱 , 沉 即 主 骨 , 弱 即 主 筋 , 沉 即 為 腎, 弱 即 為 肝 。 汗 出 入 水 中 , 如 水 傷 心(水濕傷及血脈) , 歷 節 黃 汗 出 , 故曰 歷 節 。
(教材,本調論述肝腎不足,寒濕內侵的歷節病機)
(教材,肝腎不足為歷節病的內在因素。 肝腎氣血不足,筋骨虛弱,當腠理開泄汗出的情況下,入水作業或沐浴,此時汗孔開張,寒濕即乘虛內侵,汗為水阻不能外出,水濕內入,鬱積而生濕熱,傷及血脈,浸淫筋骨,流入關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以致周身歷節疼痛,痛必腫大,溢出黃汗(王雪華認為臨床少見溢出黃汗,可能是仲景拿來解釋病機))
(教材,本調黃汗出是歷節病的一個兼症,只在關節局部,由濕熱薰蒸所致,但黃汗病則是全身性的,是由施熱鬱於肌膚所致,一般無關節疼痛,但有四肢頭面腫。胸悶等症狀,詳見<<水氣病篇>>)
(唐宗海說:汗出入水,水以汗孔入,是如膜腠膏油之間,蒸發脾土之色,則為黃汗,不為歷節也。以水居氣分之間,不干血分,故不發病;惟(歷節)水傷血分,血凝而氣不得通,始發痛,故此云[如水傷心]歷節痛。)
(大成認為,歷節而出黃汗,無案可憑,[黃]似[疼痛]之誤。病源卷三<<歷節風候>>云[歷節風之候,短氣自汗出,歷節疼痛不可忍]總錄卷十二<<歷節風>>云[歷節風者,由血氣衰弱,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搏,所歷之節悉皆疼痛,痛甚則使人短氣、汗出]根據以上記載,則歷節主症,乃骨節痛、汗出。由此看來,所述[歷節黃汗出]之[黃]應為[疼痛]。)
(今釋認為歷節是一種急性熱病,而以關節腫痛為特徵,且認為歷節必然要發熱,論在P636-637)

   
 跗 陽(即胃脈,在足背上五寸骨間動脈處,及足陽明衝陽脈) 脈 浮 而 滑 , 滑 則 穀 氣 實 (表示胃熱盛), 浮 則 汗 自 出(浮為風象,風性疏泄,內熱盛而腠理開泄,故汗自出,假如汗出當風,或汗出入水中,則內熱與外邪相搏,亦能成為歷節) 。
(沈明宗認為,浮而滑乃素積酒穀濕熱招風為穀實。)
(教材認為,此當有脫簡,似[浮則汗自出]之後,當有汗出入水中,或汗出當風,歷節痛,不可屈伸等語。)
(大成認為,本條是藉跗陽脈的變化,闡述歷節病的又一成因,即內熱偏盛之人,如感受外邪而病歷節,外邪易從熱化,出現熱證。文氣未完,疑有脫簡)
   
 少 陰 脈(手少陰神門及足少陰太谿) 浮 而 弱 , 弱 則 血 不 足 , 浮 則 為 風(風邪外襲) , 風 血 相 搏 , 即 疼 痛 如 掣 (即牽引性的疼痛)。(本條論述血虛歷節的病機證候)
(教材認為,少陰脈徐彬雖主左尺,但依仲景三部診法,當是指神門及太谿)
(吳謙認為,李彣說:風在血中,則慓悍勁切,無所不至,為風血相搏,蓋血主榮養筋骨也,若風以燥之,則血愈耗而筋骨失其所養,故疼痛如掣。吳謙認為,昔人曰,治風先養血,血生風自滅,此其治也。)
   
盛 人 (身體肥胖濕盛的人)脈 澀 小(裡陽不足。徐彬認為,肥人多濕,脈得澀小,此痹象也) , 短 氣(陽不足) , 自 汗 出(陽不固) , 歷 節 痛 , 不 可 屈 伸, 此 皆 飲 酒 汗 出 當 風 所 致(汗出風入,風與濕內外相搏) 。(本條論述肥人歷節的病機證候)
(教材認為,上述幾種病機來看,外在的原因雖多,而決定發病與否的關鍵問題,還在於內因之虛。上述4-7條中只有第五條(浮滑)是實證)
(大成認為,本條未指明治療方法,若脈證合參,法當溫經助陽,袪風除溼,方如第二篇治濕病的三個附子湯。)
(今釋引尤氏云:合三條觀之,汗出入水者,熱為濕鬱也;風濕相搏者,血為風動也;飲酒汗出當風者,風濕相合也。歷節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為從虛所得則一也。)
   
諸 肢 節 疼 痛 , 身 體 尫羸(尪,骨節彎曲症,脛、背、胸彎曲都叫尪,若做尩羸,則指身體瘦弱) , 腳 腫 如 脫 (古人把下肢小腿部稱為[腳],[腫]指下肢關節腫大,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體要脫離一樣), 頭 眩 短 氣 ,溫 溫(心中鬱鬱不舒) 欲 吐 , 桂 枝 芍 藥 知 母 湯 主 之 。(論述風濕歷節病的證治;沈明宗認為是久痹出方)
(教材認為,風濕流注於筋脈關節,氣血通行不暢,故肢節疼痛腫大;病久不解,正氣日衰,邪氣日盛,故身體逐漸消瘦;風邪上犯,則頭昏目黑,濕阻中焦,則短氣嘔噁;濕無出路,流注下肢,則腳腫如脫。本證除了上症外,應有發熱症狀,這種發熱,是病久陰虛生內熱,但病因風濕痹阻經脈關節,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兼顧養陰,俾風濕去,則痹宣絡通,熱去陰復,諸證可癒。
方中桂枝、麻黃袪風通陽、附子溫經散寒止痛,白朮、防風去風除濕,知母、芍藥養陰,生薑、甘草和胃調中。
方中朮附合用,對風濕病肌肉或關節疼痛,每有良效,桂、麻與白朮合用,具有發汗功效,能袪表裡風濕,由於發熱(天問:應是局部發熱)疼痛,傷及陰分,所以方中加芍藥、知母。)
(教材說:風濕歷節反覆發作,多出現身體瘦弱,關節腫大或變形,劇烈疼痛,或發熱不解等症,治療方法
,須袪風除溼,溫經散寒,滋陰清熱並用, 風濕去,虛熱除,陰血生,則病自癒。)
(大成認為,歷節病的主症特點:游走性、多發性、對稱性小關節痛,且晨間關節僵硬,活動後減輕,病程日久,肢節畸形、腫大、屈伸不利、跛行、身體瘦弱...方中知母,並非只是清熱,本經說: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可見知母具有一藥多效的功用。本方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專方)
(今釋認為,...尪羸是短小瘦劣之意,此非歷節主證;趙刻本作魁羸,不誤,魁羸者,狀關節之腫大也。陸淵雷認為,此條證候,正合急性關節風濕病,其他膿毒性淋菌性梅毒諸關節炎亦可用此方)

    桂 枝 芍 藥 知 母 湯 方 :

桂 枝 四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麻 黃 二 兩   生 薑五 兩   白 朮 五 兩   知 母 四 兩   防 風 四 兩   附 子 二 枚 ( 炮)     上 九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服 。
(王雪華認為,此為初起之方,不急於溫補,但真正身體尫羸此方不夠力當從補肝腎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風寒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其他銀屑病(牛皮癬)、痛風...等都可參考本篇治療)
(今釋認為,附子3枚,他本俱作2兩,此方分兩多而用水少,可疑。外台第十四卷歷節風門,引古今錄驗防風湯,及本方去麻黃,煮法以水一斗,煮取3升,當從改。防風湯證云:身體四肢關節,疼痛如墮脫,腫,按之皮急,頭眩短氣,溫溫悶亂如欲吐。)
(今釋引曹穎甫治戴姓婦人,子死腹中一案,提及用熟附片無動靜後改為生附片而見效,又見效之後發浸淫瘡,而關節疼痛減其大半。並急丁甘仁治濕毒之用藥經驗當參。陸淵雷認為,此案即膿毒性關節炎也。)
(大成方歌:
桂枝芍藥知母湯,朮附麻黃薑草防
身羸腳腫肢節痛,正虛邪痺此方良)
(大成,臨床使用:桂枝12克,生甘草9克,知母9克,白芍9克,生麻黃9克,白朮9克,炮附子15-30克(先煎半小時),防風9克,生薑9克。發熱者加石膏30克(與附子一同先煎半小時),薏苡仁15克;有血虛肢節腫大者加雞血藤30克、鹿銜草12克、白止9克;濕盛關節腫大者加萆薢30克、澤瀉12克、漢防己15克;氣虛者加生黃耆15克;服藥後出現胃部不適的副作用反應時,加蜂蜜60克,分2次混和在藥汁內服,服藥30劑為一療程。有效病例平均服用21.6劑。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服桂枝芍藥知母湯將近治癒期再加用生黃耆(即與黃耆桂枝五物湯合用),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使治療效果獲得鞏固)
(大成舉經方發揮治痹2例,皆用粉末生薑湯送服,原作者認為,方中麻黃、桂枝、附子等烈性之品頗多,服的過多過急往往引起不良反應,此外,本病多是慢性病,服散劑較湯劑簡便,所治病例,療程最長者達半年,最短者一周。大成認為,如此應用經驗值得效法,體現了簡、便、廉、驗的治病原則。)
(大成認為,痺證,包括了歷節病,而歷節病是痺證中的一個特殊病種,病機相同可異病同治,故此方亦用於痺證。)
   
 味 酸 則 傷 筋 , 筋 傷 則 緩 , 名 曰 。 鹹 則 傷 骨 , 骨傷 則 痿 , 名 曰 。 枯 泄 相 搏 , 名 曰 斷 泄 。 營 氣 不 通 , 衛不 獨 行 , 營 衛 俱 微 , 三 焦 無 所 御() , 四 屬 斷 絕(四肢得不到營養;大成卻認為宜作皮、肉、脂、髓(本於林億注平脈法),若作四肢解於病理不合,意即皮肉脂髓不相連屬) , 身 體 羸 瘦, 獨 足 腫 大 , 黃 汗 出 , 脛 冷 。 假 令 發 熱 , 便 為 歷 節 也 。

(教材認為,五味養人,過則傷,過食酸傷肝,肝主筋藏血,肝傷則筋傷血泄,筋傷則遲緩不用,不能隨意運動,所以謂之[泄]。過鹹傷腎,腎主骨生髓,腎傷則骨傷髓枯,骨傷則痿弱 ,不能行立。,所以謂之[枯]。謂之[斷泄]也就是肝腎俱傷,精竭血虛之意。
從[營氣不通]至[獨足腫大]是論述肝腎兩傷後導致歷節風的病理機制,肝腎俱虛,氣血衰微,元氣不能運行於三焦 ,肢體失去營養,日漸羸瘦,氣血循行發生阻礙,濕濁下注,所以兩腳獨腫大,若無其他症狀,只屬肝腎虛損。
從[黃汗出]至末句,是論述歷節並與黃汗病的鑑別。
假令脛冷,不發熱,遍身出黃汗而無病處,是為黃汗病;如果脛不冷,發熱,關節痛,即使有黃汗,亦僅在關節痛處,是屬歷節病,兩者必須鑑別。徐彬說,黃汗、歷節皆是濕鬱成熱,逡巡不已,但歷節之濕邪流注關節,黃汗之濕邪聚膈間,故黃汗無肢節病,而歷節少上焦證。)
(徐彬認為,榮中氣鬱則熱而黃汗...歷節挾外邪之濕邪,而重且痛也,唯外邪必發熱,故曰假令發熱,是表分亦有邪,從肌肉而歷關節,便為歷節。)
(教材認為,[枯泄][斷泄][枯泄相搏]等詞義頗難索解,注家意見也不一致,且筋緩骨痿由於過食酸鹹引起者實為罕見。至於本條最後以兩脛冷不冷,發熱與否來鑑別黃汗、歷節,亦非辨證要點。)
(今釋認為,兩足距心臟最遠,受地心引力之影響最大,血液最難環流,故下肢靜脈之瓣膜最多,所以抵抗地心引力而成其還流也,今因機能衰減,兩足之血液淋巴,距生還流障礙,故足腫大黃汗出而脛冷也,尤氏云:虛病不能發熱,歷節則未有不發熱者,故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後水氣病篇又云:黃汗之病,兩逕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蓋即黃汗歷節而又致其辨也。)


   
 病 歷 節 不 可 屈 伸 , 疼 痛 , 烏 頭 湯 主 之 。

    烏 頭 湯 方 : 治 腳 氣 疼 痛 , 不 可 屈 伸 。(本條論述寒濕歷節證治;大成認為本條可稱為痛痹)

麻 黃   芍 藥   黃 耆 各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川 烏五 枚 ( 咬咀 , 以 蜜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即 出 烏 頭 )(大成認為,咬咀上脫一個[不]字,即不咬咀,否則烏頭大毒,咬咀即可能中毒)     上 五 味 , 咬 咀 四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內 蜜 煎 中 , 更 煎 之 , 服 七 合 。 不 知 , 盡 服 之 。
 (今釋認為,治腳氣以下九字,當是後人所沾。陸淵雷認為,烏附大毒之劑,得蜜則暝眩劇而凑效宏,續藥徵認為蜜主治結毒急痛,兼助諸藥之毒是也,我國注家,皆以為制讀潤燥,蓋未經實驗爾。P643舉應用烏頭湯等治療梅毒二例當參)
(大成方歌:烏頭蜜煎烏頭湯,麻耆芍草各三兩,歷節疼痛難屈伸,寒濕侵入宜此方)
(教材說,烏頭湯溫經散寒,除濕解痛,方中麻黃發汗宣痹;烏頭祛寒解痛;芍藥、甘草緩急舒筋;黃耆益氣固衛,助麻黃、烏頭以溫經止痛,又可防麻黃過於發散;白蜜甘緩,能解烏頭毒,諸藥配伍能使寒濕之邪微汗而解,病邪去而正氣不傷。
烏頭有毒性,服後可能有反應,故當掌握適當的劑量。如果服烏頭湯後,唇口肢體麻木,甚至昏眩吐瀉,此時應加注意。若脈博、呼吸、神志等方面無大變化,則為[暝眩]反應,見到這種反應,則療效尤速;
如果服後見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脈膊有間歇現象,甚至神志昏迷的,則為中毒反應,當即服西藥解救。)
(尤怡認為,寒濕之邪,非麻黃、烏頭不能去,而病在筋節,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黃耆之補,白芍之收,甘草之緩,牽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趙以德認為,烏頭善走,入肝筋逐風寒;蜜煎以緩其性,使之流連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潤,又可益血養筋,並至烏頭燥熱之毒也。)
(教材認為,桂枝芍藥知母湯,症狀以關節腫痛、發熱為主;烏頭湯,症狀以關節疼痛不可屈伸為主。烏頭止痛強於附子,可知烏頭湯證的疼痛更重;桂枝芍藥知母湯,用麻黃、桂枝、防風走表發汗,袪風除濕,可知有發熱惡寒的症狀;烏頭湯雖亦用麻黃,但不用桂枝、防風,其目的就不在於發汗,而在通陽行痺,可知烏頭湯證的證候重點,主要在於關節部分,故不著重表散。
同時,桂枝芍藥知母湯用知母苦寒清熱,可知其熱證較為明顯,關節部分除腫痛外,可能發紅發熱;烏頭湯中主要用烏頭,大辛大熱,袪寒止痛,並用黃耆扶正袪邪,可知其證內無熱象,關節亦不紅熱,是以劇痛不可屈伸為主。)
桂枝芍藥知母湯與烏頭湯的鑑別
病機:
桂---風濕外侵,日久化熱;烏---寒濕外侵,經脈痹阻
症狀:
桂---肢節疼痛,身體尫羸、頭眩短氣欲吐;烏---關節痛、不可屈伸
治法:
桂---袪風除濕,行痺清熱;烏---溫經祛寒,除濕宣痹
藥物:
桂---桂枝 芍藥 知母 甘草 麻黃 生薑 白朮 防風 附子(桂芍知甘麻姜朮風附)
烏---烏頭 麻黃 芍藥 黃耆 甘草(烏麻芍耆甘)
(天問:金匱原方烏頭很重,臨床應該從小量開始。烏頭中毒及解毒)
(大成引用李可久用附子烏頭的經驗,歸納出臨床運用烏附劑的成功經驗:
1.凡烏附類方(附子湯例外),其中炙甘草為烏、附之兩倍,甘草善解百毒,甘緩以制其辛燥。
2.蜜制川烏,蜜為百花之精華,芳香甘醇涼潤,善解百毒,並制其燥烈。
3.余藥另煎,取汁與蜜再煎(先以蜜200ML煎川烏,煎至剩下100ML,去川烏留蜜待用),中和毒性,使烏頭之毒性降至最低,治療效能不變。
60年代起,又加3條措施:
1.凡用烏頭劑,痹加兩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克,黑小豆、防風各30克;凡用附子超過30克,不論原方有無,皆佳炙甘草60克,即可有效監制。
2.凡劑量超過30克時,烏頭劑,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3次服,煎煮時間3小時左右,已可有效破壞烏頭鹼之劇毒,附子劑用於慢性心衰,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2~3次服。危及瀕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劑破格救心湯時(見四逆湯大論心悟),則開水武火急煎,隨煎隨,不尋常規,以救生死於頃刻,此時,附子的毒性,證勢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慮。
3.余凡用烏頭劑,必親臨病家,親為示範煎藥,病人服藥後,必守護觀察,詳詢服後唇舌感受,待病人安然無事,方才離去。...1965年余曾參與川烏中毒瀕危2例的搶救,以生大黃、防風、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均在40分鐘內救活,由此也可反證,使用新定烏頭湯,絕無中毒之虞。)
(天問制附子的烏魯木齊)

    礬 石 湯 : 治 腳 氣 衝 心(((( [指腳氣病而見心悸、氣喘、嘔吐

  礬 石 二 兩     上 一 味 , 以 漿 水 一 斗 五 升 , 煎 三 五 沸 , 浸 腳 良 。

(教材認為腳氣病是由寒濕或濕熱下注引起,故見腿足腫脹痛重,如腎虛不能化氣行水,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則水濕上出衝於心,而見心悸、氣喘、嘔吐諸證,用礬石煎湯熏洗,取礬石酸溫收濕澄濁,清熱解毒,使濕下行而不上衝,則諸證自已)

 (教材引用孫思邈及外台文獻考據[腳氣]之名,自隋唐以後才有,故之此方為後人所附)

(今釋陸淵雷岸西醫言腳氣有三說見P646,且認為但用礬石浸洗難以見效)
腳氣病 

景岳全書論腳氣

    〔 附 方 〕

《 古 今 錄 驗 》  續 命 湯 : 治 中 風 痱(痱,音費,廢也,即中風偏估證) , 身 體 不 能 自 收 持 , 口 不 能 言 , 冒 昧 不 知 痛 處 , 或 拘 急 不 得 轉 側 。 姚云 : 與 大 續 命 同 , 兼 治 婦 人 產 後 出 血 者 及 老 人 小 兒 。    

(今釋於P648-649辯說續命湯所以使用治宜:凡非腦出血之實質上起病變,而是知覺神經受刺激則可用)
(教材引靈樞熱病篇:痱之為病也 ,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者不能言,不可治也。風中府臟,心神失靈,故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風邪外中,經脈痹阻,治宜養氣益血,袪風清熱,用續命湯。方中麻、桂外解風邪;參、甘補氣;芎、歸補血,如有喘加杏仁降氣,熱加石膏,寒加乾薑,皆應隨證加減。樓英說,如因肝陽上亢所引起的類中風,為可使用此方。)
(大成認為,風痱與中風偏枯同中有異:1.從發病特點而言,二病皆發病卒然,但病因不同。2.從臨床表現而言,二病皆肢體廢用,但中風為半身不遂,而風痱多四肢不用,醫學綱目說: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痱與偏枯為二疾,其半身無氣榮運,名曰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痱也。3.結合西醫學來分析,中風與急性腦血管病相類,屬中樞神經病變;風痱與多發性神經炎相類,屬周圍神經病變。)

 麻 黃   桂 枝   當 歸   人 參   石 膏   乾 薑   甘 草 各三 兩   芎 藭 一 兩   杏 仁 四 十 枚(麻桂參甘 芎歸杏膏乾)
    上 九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四 升 , 溫 服 一 升 , 當 小汗 , 薄 覆 脊 , 憑 几 坐 , 汗 出 則 癒 ; 不 汗 , 更 服 。 無 所 禁, 勿 當 風 。 並 治 但 伏 不 得 臥 , 咳 逆 上 氣 , 面 目 浮 腫 。
(大成,千金方在此方基礎上去石膏、乾薑加防己、黃耆、芍藥、附子、防風、生薑等藥,命曰<<小續命湯>>)(麻桂參歸杏甘芎  己耆芍附姜防風)
(大成趙成仁驗案二例皆是多發性神經炎,用小續命湯,其中因為有附子,所以服藥後有[全身酥酥串電感]及[手足酥酥串電感],大成認為此為附子用到[火候]而輕度中毒的表現。)
   

《 千 金 》 三 黃 湯 : 治 中 風 手 足 拘 急 , 百 節 疼 痛 ,煩 熱 心 亂 , 惡 寒 , 經 日 不 欲 飲 食 。

(魏荔彤說,亦為中風正治,而少為變通者也。以獨活代桂枝,以風入之深者設也。以細辛代乾姜,為邪入於經者設也。,以黃耆補虛以熄風也;以黃芩代石膏以清熱,為濕鬱於下焦甚於上者設也;心熱加大黃,以瀉熱也;腹滿加枳實,以開鬱行氣也;氣逆加人參,以補中益胃也;悸加牡蠣,防水邪也;渴加瓜蔞根,以肅肺生津除熱也......先也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即無熱可知,縱有寒亦內真寒外假熱而已,云加附子,則方中之黃芩亦應斟酌矣。(今釋認為,此卻不然,附子瀉心湯、黃土湯皆黃芩、附子同用))
   
麻 黃 五 分   獨 活 四 分   細 辛 二 分   黃 耆 二 分   黃芩 三 分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一 服小 汗 , 二 服 大 汗 。 心 熱 加 大 黃 二 分 , 腹 滿 加 枳 實 一 枚 ,氣 逆 加 人 參 三 分 , 悸 加 牡 蠣 三 分 , 渴 加 栝 蔞 根 三 分 , 先有 寒 加 附 子 一 枚 。

(今釋認為,每分為六銖,漢人以二十四銖為兩,唐人以四分為兩。千金云,此方秘不傳,千金翼亦云,此仲景方,神秘不傳)
   
 《 近 效 方 》 朮 附 湯 : 治 風 虛 頭 重 眩 , 苦 極 , 不 知食 味 , 暖 肌 補 中 , 益 精 氣 。

(徐彬說,腎氣空虛,風邪乘之,漫無出路,風挾腎中濁陰之氣,厥逆上攻,致頭中眩苦之極,兼以胃氣亦虛,不知食味,此非清陽風劑可癒,故用附子暖其水臟,白朮、甘草暖其土臟,水土一暖,猶之冬月井中,水中既暖,陽和之氣可以主復,而濁陰之氣,不趨自下矣。)
   
 白 朮 二 兩   甘 草 一 兩 ( 炙 )   附 子 一 枚 半 ( 炮 去皮 )
    上 三 味 , 剉 , 每 五 錢 匕 , 薑 五 片 , 棗 一 枚 。 水 盞半 , 煎 七 成 , 去 滓 , 溫 服 。

(教材認為上述二方前方後世醫家很少用,後方藥證不符,存以代考。教材附用近效朮附湯治癒17年陽虛眩暈當參P149)

    崔 氏 八 味 丸 : 治 腳 氣 上 入 , 少 腹 不 仁 。

 乾 地 黃 八 兩   山 茱 萸 四 兩   薯 蕷 四 兩   澤 瀉   茯 苓  牡 丹 皮 各 三 兩   桂 枝 一 兩   附 子 一 兩 ( 炮 )     上 八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梧 子 大 。 酒 下 十 五 丸, 日 再 服 。

 (教材說,腎脈起於足而上於腹,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水濕下注,則腿足腫大而成腳氣;水濕內聚,小便不利,故少腹不仁,拘急不舒。
治用腎氣丸,溫補腎陽,化氣行水,如腎陽恢復,氣能化水,水濕從小便去,則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自癒。)
(尤怡說,是非袪濕散寒之劑所可治者,須以腎氣丸補腎中之氣,以為生陽化濕之用。)
(大成,即仲景腎氣丸,而崔氏有<<崔氏篡藥方>>十卷錄用之。此用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僅為本方適應症之一,當與虛勞、消渴、水氣、婦人雜病各篇結合研究)
   
《 千 金 方 》 越 婢 加 朮 湯 : 治 肉 極 (肌肉極度消瘦), 熱 則 身 體 津 脫, 腠 理 開 , 汗 大 泄 , 厲 風 氣 (可能為近代痲瘋病), 下 焦 腳 弱 。

(教材認為,風濕外侵,漸次化熱,熱傷津液,肌肉消灼,故形體消瘦,津液脫出,腠理開、汗大泄,兩腳軟弱。內經云:厲者有熱氣熱腑,今風入營為熱,即是癘風氣矣。治應袪風清熱除濕,用越婢加朮湯,方中用麻黃袪風濕之邪,石膏清內鬱之熱,姜、棗調和營衛,白朮袪肌肉之濕。
本方多用於風濕熱、發熱、關節疼痛、水腫等病。)
 (徐彬認為,汗多而用麻黃,賴白朮之扶正...汗大泄而惡風,即防其亡陽,故加附子。)
(大成引徐彬說此治風極變熱之方,謂風勝則熱勝,以致肉極熱而汗多,將必津脫,津脫則表愈虛,則腠理不能復固,汗泄不已,將必大泄。)   

 麻 黃 六 兩   石 膏 半 斤   生 薑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白朮 四 兩   大 棗 十 五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麻 黃 去 沫 , 內 諸 藥 , 煮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惡 風 加 附 子 一 枚 , 炮

(大成認為,該方與水氣病篇越婢加朮湯同,可知千金該方錄自仲景方。)
蘭台軌範---腳氣
蘭台軌範---風 
蘭台軌範---痹歷節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