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婦 人 妊 娠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師 曰 : 婦 人 得 平 脈 (無病脈), 陰 脈 小 弱 (陰脈,尺脈。因胎初成,需血供養,故陰脈稍弱), 其 人 渴 , 不 能 食(渴、嘔吐或欲嘔,不能食,都是妊娠遏阻之漸),無 寒 熱 (無外感), 名 妊 娠 , 桂 枝 湯 主 之 (解肌、和營衛、調陰陽、和中降逆。對脾胃虛寒的妊娠惡阻,用之效用較佳)。 方 見 下 利 中 。 於 法 (一般情況)六 十日 當 有 此 證 ; 設 有 醫 治 逆 者(逆,一說誤治,一說惡阻胎氣上逆) , 卻 一 月(90日) 加 吐 下 者(又加吐下) , 則 絕 之(絕,極。說病更嚴重)。123
(吳謙認為用桂枝湯藥證不合,但何炎燊、門純德的醫案具用桂枝湯收功)     婦 人 宿 有 癥 病 (凝血內結), 經 斷 未 及 三 月 , 而 得 漏 下 不 止 (瘀血內結,氣滯不利,經水不利),胎 動 在 臍 上 者(癥病為害,非真正妊娠) , 為 癥 痼 害 。 妊 娠 六 月 動 者 (胎動一般正常都在五個月以上,且按之柔軟), 前 三 月 經 水利 時 , 胎 也 (正常懷孕)。 下 血 者(若前三個月有下胚血情況) , 後 斷 三 月 衃 也(後三個月斷經,但臍上如胎動,按之硬痛 ,不是妊娠而是癥病)。 所 以 血 不 止 者 ,其 癥 不 去 故 也(瘀血日久,影響月經導致不調,漏下不止) , 當 下 其 癥 , 桂 枝 茯 苓 丸 主 之 。
(陸淵雷云:若素無癥病,於妊娠二、三月,間見少量之血者,往往不為病。 經斷未及三個月,則受孕至多未及四個月,雖或胎動,絕不在臍上,必別有原因。合觀素有癥病與漏下,則知子宮本有肌種,受孕後其腫往往增進,於是子宮之膨 大,視無病之婦相差甚遠,故未及四月而動勢及於臍上,是為癥痼害明矣。無病之孕,二三月間見血者,其量既少,旋亦自止,今血不止,是其癥不去故也。)
(婦人有癥病(子宮肌瘤)固可受孕,但受孕率一般較低,並且必須肌瘤不大(才比較有可能受孕)。受孕二三月後,由於胚胎漸長,壓迫子宮肌瘤而出血者間亦有之,應宗桂枝茯苓丸化裁,使驅邪而不傷正,化癥以保胎)
(治小產:奪命丸:,即本方。專治婦人小產,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或胎上搶心,則悶悶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胎尚未殞,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婦人良方))
(催生湯:即本方水煎服,候產母腹痛腰痛,見胞漿下,方服。(濟陰綱目))
(治胞衣不下之危險證:牡丹丸:即本方蜜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細嚼淡醋湯送下,治胎腐爛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達生篇))
(治產後玉門不閉:桂苓湯:即本方加大黃作湯。凡產後玉門不閉,除瘀血則清血充暢,其不閉自閉(產育論))
(現代研究:將本方加味改為湯劑,受治療輸卵管阻塞引起不孕證的啟發,並治療心血管疾病而有心氣虛,氣虛血瘀者,效果滿意。認為通陽化瘀可能是在擴張血管,調整血循環的同時,促使溶解血塊,消散瘀血,以改變血液動力學及流變學,恢復血液循環的正常功能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桂 枝 茯 苓 丸 方 :

桂 枝   茯 苓   牡 丹 ( 去 心 )   芍 藥   桃 仁 ( 去 皮 尖熬 ) 各 等 分     上 五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如 兔 屎 大(比梧桐子稍大) , 每 日 食 前服 一 丸 , 不 知 , 加 至 三 丸 。
    婦 人 懷 娠 六 七 月 , 脈 弦 發 熱(弦為虛為寒,內格其陽於外而發熱,陰寒內逆而作脹) , 其 胎 愈 脹 , 腹 痛 惡寒 者 (非身痛背惡寒之外感證), 少 腹 如 扇 (如被風吹之狀), 所 以 然 者 , 子 臟 開 故 也 (子宮不能閉合), 當 以 附 子 湯溫 其 臟 。 方 未 見 。
(後世認為即傷寒論之附子湯,但張璐認為非真陽虛陰寒者不可用。近人則用附子湯化裁而用於外治熱敷腹部)
    師 曰 : 婦 人 有 漏 下 者 (非經期而下血,量少而淋漓不斷), 有 半 產 後 因 續 下 血 都 不 絕者 (三月前約小產,三個月後約半產。小產後下血不止,量多且湧的崩漏證), 有 妊 娠 下 血 者 , 假 令 妊 娠 腹 中 痛 , 為 胞 阻(胞中氣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 , 膠 艾 湯主 之 。
    芎 歸 膠 艾 湯 方 : 一 方 加 乾 薑 一 兩 。 胡 氏 治 婦 人 胞動 , 無 乾 薑 。(張氏醫通云:若脈遲緩,陰勝於陽,則加乾薑,陽勝於陰,則加黃芩,可不言而喻矣)
    芎 藭   阿 膠   甘 草 各 二 兩   艾 葉   當 歸 各 三 兩  芍 藥 四 兩   乾 地 黃(阿膠養陰止血,艾葉溫經暖宮,四物養血和血,甘草調和諸藥,清酒行藥力)
    上 七 味 , 以 水 五 升 , 清 酒 三 升 , 合 煮 取 三 升 , 去滓 , 內 膠 , 令 消 盡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不 差 , 更 作 。
(陳念祖云:此方為經水不調,胎前產後之總方)
(治崩漏走下不止,即本方加丁香末。(衛生家寶))
(通過臨床上加味膠艾四物湯,對胎孕異位(宮外孕),葡萄疫(紫斑)治療,取得顯著療效)
    婦 人 懷 妊 , 腹 中 疠(唸[立]或[絞]即絞)痛 (腹中急痛、或綿綿而痛), 當 歸 芍 藥 散 主 之 。(肝脾不和而妊娠腹痛治法)
(以方測證:本證多伴有小便不利,足胕浮腫之症)

    當 歸 芍 藥 散 方 :(養血疏肝,健脾利濕)

當 歸 三 兩   芍 藥 一 斤 ( 一 作 六 兩 )   茯 苓 四 兩   白朮 四 兩   澤 瀉 半 斤   芎 藭 半 斤 ( 作 三 兩 )     上 六 味 , 杵 為 散 , 取 方 寸 匕 , 酒 和 , 日 三 服 。
(現代臨床研究:本方治療不孕症(原發性或繼發性),習慣性流產,月經不調,痛經等,取得一定的療效。)
    妊 娠 嘔 吐 不 止(遏阻比較嚴重) , 乾 薑 人 參 半 夏 丸 主 之 。(胃虛而寒飲盛的惡阻證治,以方測證,多吐清稀涎末,口乾不渴,或渴喜熱飲等,方中乾薑、半夏具屬妊娠禁忌之藥,故加人參以固胎,陳念祖云:半夏得人參,不僅不礙胎,且能固胎;樓全善云:余治妊娠病,屢用半夏未嘗動胎,亦有故無損之義,何必拘泥。但用之仍宜慎)
(趙以德云:先因脾胃虛弱、津液留滯,蓄為痰飲,至妊二月後,胚化成胎,濁氣上衝,中焦不勝其逆,痰飲遂湧,嘔吐而已,中寒乃起)
(尤怡云:陽明之脈,順而下行者也。有寒則逆,有熱亦逆,逆則飲必從之,而妊娠之體,精凝血聚,每多蘊而成熱者矣,按[外台]方,青竹茹、橘皮、伴下各5兩,生薑、茯苓各4兩,麥冬、人參各3兩,為治胃熱氣逆嘔吐之法,可補仲景之未備也。)
(桂枝湯治惡阻乃一時性陰陽氣化失調,本方治惡阻屬於長時間寒飲上逆)

    乾 薑 人 參 半 夏 丸 方 :

乾 薑   人 參 各 一 兩   半 夏 二 兩     上 三 味 , 末 之 , 以 生 薑 汁 糊 為 丸 , 如 梧 桐 子 大 ,飲 服 十 丸 , 日 三 次 。
    妊 娠 , 小 便 難 (小便不利、淋瀝不爽、小便灼熱、經中作痛。及後世說的子淋), 飲 食 如 故 (病不在中焦), 當 歸 貝 母 苦 參 丸 主 之。(血虛熱鬱小便不利)

    當 歸 貝 母 苦 參 丸 方 : 男 子 加 滑 石 半兩 。

當 歸 四 兩 (養血、補血)  貝 母 四 兩 (利氣解鬱,既清水之上源,兼治下焦熱淋)  苦 參 四 兩(利濕,除熱結)     上 三 味 , 末 之 , 煉 蜜 丸 (白蜜潤燥)如 小 豆 大 , 飲 服 三 丸 , 加至 十 丸 。
    妊 娠 有 水 氣(子腫) , 身 重 、 小 便 不 利 , 洒 淅 惡 寒 , 起 即頭 眩 , 葵 子 茯 苓 散 主 之 。(妊娠有水氣證治)
(妊娠六七月,胎兒漸長,需更多的氣血以養之。如氣血不足,氣化遲 難,小便不利,水濕不行,瀦留於肌體而身重,甚至水濕泛溢於肌膚而為腫,俗稱[胎腫],更由於濕阻陽遏,陽氣不能衛外而洒淅惡寒,清陽不升而起即頭炫。故 主利小便為急,使小便利則水濕去,水濕去則陽氣通,而諸證自除)
(上條偏血虛,本條偏水濕實邪)(本方和蒲灰散同屬通陽利水之法)
(小便不利比前條的小便難更重,故專以葵子茯苓散滑竅利水為主。但葵子性滑利鬱,易致墮胎,故用量宜慎)

    葵 子 茯 苓 散 方 :

葵 子 一 斤   茯 苓 三 兩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小 便 利則 愈 。
    婦 人 妊 娠 , 宜 常 服 當 歸 散 主 之 。(血虛有熱而胎不安者宜之,無病不必服)
(朱震亨云:此方養血清熱之劑,瘦人血少有熱,胎動不安,素曾半產者皆宜之,以清其源而無後患也)
(以方測證:以多伴有面黃形瘦,神疲氣卻,納少,低燒,大便不爽等)

    當 歸 散 方 :

當 歸   黃 芩   芍 藥   芎 藭 各 一 斤   白 朮 半 斤     上 五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日 再 服 , 妊 娠 常服 即 易 產 , 胎 無 苦 疾 , 產 後 百 病 悉 主 之 。
    妊 娠 養 胎 , 白 朮 散 主 之 。(脾虛寒濕胎動不安的治法)
(本條為孕婦素體偏於脾陽虛,寒濕內盛,以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正常的供應胎兒營養,影響胎兒發育成長,而有胎動不安的症狀表現。此外,多伴有心腹時痛,氣逆上阻,時泛清涎等證,故用白朮散健脾溫中除濕,而安其胎)
(尤怡云:白朮主安胎為君,芎藭主養胎為臣,蜀椒主溫胎為佐,牡蠣主固胎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當歸散,肥而多寒者,宜用白朮散)
(治胎不長白朮圓(產科心法):即本方加阿膠、地黃、當歸共為末蜜丸。治婦人月經不行,已六七月,從前月事都準,今又無病,腹不見大,脈見微滑但不甚旺,此胎不長也)

    白 朮 散 方 : 見 《 外 臺 》 。

白 朮   芎 藭   蜀 椒 三 分 去 汗   牡 蠣     上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一 錢 匕 , 日 三 服 , 夜 一 服。 但 苦 痛 , 加 芍 藥 ; 心 下 毒 痛 , 倍 加 芎 藭 ; 心 煩 吐 痛 ,不 能 食 飲 , 加 細 辛 一 兩 , 半 夏 大 者 二 十 枚 。 服 之 後 , 更以 醋 漿 水 服 之 。 若 嘔 , 以 醋 漿 水 服 之 ; 復 不 解 者 , 小 麥汁 服 之 。 已 後 渴 者 , 大 麥 粥 服 之 , 病 雖 愈 , 服 之 勿 置 。
    婦 人 傷 胎 , 懷 身 腹 滿 , 不 得 小 便 , 從 腰 以 下 重 ,如 有 水 氣 狀 。 懷 身 七 月 , 太 陰 當 養 不 養 , 此 心 氣 實 , 當刺 瀉 勞 宮 及 關 元 , 小 便 微 利 則 愈 。
(所謂[心氣實],指心火氣盛的意思。心火盛則制金,費金不能通調水 道則小便不利,故見腹部脹滿,腰以下沉重,如水氣狀,以致胎失所養,而謂之[傷胎]。[勞功],心主穴也,針之以瀉其氣實。刺[關元]穴,以行氣利水。但 程林認為,關元穴為小腸之募,雖刺之小便能通利,但不可妄用,因為刺之能墮胎)
(千金、外台、脈經之逐月養胎之說如下:妊娠一月,足厥殷脈養;二月,足少陽脈養;三月,手少陰脈養;四月,手少陽脈養;五月,足太陰脈養;六月,足陽明脈養;七月,手太陰脈養;八月,手陽明脈養;九月,足少陰脈養)見 玉函 。

  本篇內容歸納:
早期診斷:婦人得平脈,因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於法60日當有此證。
癥胎鑑別:1.婦人素有癥,經斷未及三月,而得露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癥痼害。2.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常見諸疾:1.惡阻1-1脾胃虛寒---桂枝湯(和中降逆)1-2脾虛寒飲---乾薑人參半夏丸(溫中降逆)
                 2.腹痛2-1陽虛寒盛---附子湯(溫其臟)2-2衝任虛寒---膠艾湯(溫經暖宮)2-3肝脾不調---當歸芍藥散(調和肝脾)
                 3.露下:3-1癥病下血---桂枝茯苓丸(化癥止血)3-2衝任虛寒,陰血不能內守---膠艾湯(溫經補血)
                 4.小便病證4-1血虛熱鬱而小便難---當歸貝母苦參丸(養血清熱散結)4-2氣化受阻而小便不利---葵子茯苓散(滑竅利水)
                 5.胎氣不安5-1血虛濕熱內阻---當歸散(養血調肝,清化濕熱)5-2脾虛寒濕滯留---白朮散(健脾溫中,除濕安胎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