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第十七

嘔 吐 噦 下 利 病 脈 證 治 第 十 七

本篇所述嘔吐包括西醫學所述的急性胃炎、幽門梗阻、誤食毒物、傷食等以嘔吐為主證,以及高位性腸梗阻伴嘔吐者。下利包括急、慢性腸炎,急、慢性痢疾,以及部分腸梗阻。噦即呃逆,為格機痙孿所致。(大成)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陽病屬腑,陰病屬臟。陽道實,陰道虛

    夫 嘔 家(稱家者,皆有久患之意) 有 癰 膿 , 不 可 治 嘔 (病本在癰膿不在嘔), 膿 盡 自 愈 。(並非不服藥以待膿盡。張氏醫通認為「輕者,金匱排濃湯,重者,射干湯或犀角地黃湯加忍冬、連翹,皆因勢利導之法也)     嘔 家 本 渴 , 今 反 不 渴 者 , 以 心 下 有 支 飲 故 也 , 此屬 支 飲 。(小半夏加茯苓湯
一般水飲所至的嘔吐,多唾清水或涎沫,而且渴飲後嘔吐,或嘔吐後又渴欲飲水,其口渴都不多飲,並惡冷飲,但欲漱水而不欲嚥
    病 人 脈 數 , 數 為 熱 , 當 消 穀 引 食(如消渴第8條) , 而 反 吐 者 , 何也 ? 師 曰 : 以 發 其 汗(誤汗傷陽) , 令 陽 微 (心陽不足,胃中虛冷), 膈 氣 虛 , 脈 乃 數 , 數 為客 熱 (虛熱、假熱), 不 能 消 穀 , 胃 中 虛 冷 故 也 。
    脈 弦 者 , 虛 也(痰飲篇云: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 , 胃 氣 無 餘 , 朝 食 暮 吐 , 變 為 胃 反。 寒 在 於 上 , 醫 反 下 之 , 今 脈 反 弦 , 故 名 曰 虛 。
示人不可單憑脈數主熱,弦脈主寒、主飲、主痛等說,應脈證相參,脈因結合,方為全面
    寸 口 脈 微 數 (兩手寸關尺), 微 則 無 氣 (脈微數無力), 無 氣 則 營 虛 , 營 虛 則 血不 足 , 血 不 足 則 胸 中 冷 (中陽衰,胸中虛冷,虛寒上逆,而有胃反之病)。
    跗 陽 脈 浮 而 澀(眽浮:胃虛陽浮,失其和降;脈澀:脾虛不足,失其健運) 、 浮 則 為 虛 , 澀 則 傷 脾 、 脾 傷 則 不磨 , 朝 食 暮 吐 、 暮 食 朝 吐 、 宿 穀 不 化 、 名 曰 胃 反 。 脈 緊而 澀 (緊主寒盛,澀主津虧,因虛而寒,因寒而燥,變成陰陽兩虛之候,治療棘手)、 其 病 難 治 。
本條跗陽眽浮與脾約證不同,脾約跗陽眽浮,其浮大有力,本條則浮虛無力
    病 人 欲 吐 者 , 不 可 下 之 。(病邪在上應因勢利導,採用吐法從口中出,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爭,使正虛邪陷,加劇病情)(在臨床上,使用吐法治療,應該掌握1.病邪在胃脘上;2.泛泛欲吐:3.邪盛正不虛
    噦 而 腹 滿 (實邪內阻,氣機壅滯), 視 其 前 後 (二便), 知 何 部 不 利 , 利 之 即 愈 。(噦而屬實治法
尤怡云:噦而腹滿者,並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欲吐者不同;黃元御云:噦而腹滿者,太陰之清氣不升,楊明之濁氣不降也。前後二陰必有不利之部,...前後竅通,濁氣下泄,則滿消而噦止
活人書云:前部不利,豬苓湯,後部不利,調胃承氣湯
    嘔 而 胸 滿 者(以方測證,為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寒飲內盛而上逆之候。寒飲內盛,胸陽閉阻,則胸滿不舒;寒飲上衝,則迫為上逆而嘔吐) , 茱 萸 湯 主 之 。(胃虛寒凝而嘔吐的證治
尤怡云: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
根據傷寒論對陽明食穀欲嘔;少陰病吐利、逆冷、煩躁;厥陰病乾嘔,吐涎沫等都用吳茱萸湯證治,說明吳茱萸湯既治脾胃虛寒,亦治肝寒濁陰上逆之候。

    茱 萸 湯 方 :

吳 茱 萸 一 升 , 人 參 三 兩   生 薑 六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上 四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服 。
    乾 嘔 (有聲無物,因胃虛肝寒上逆), 吐 涎 沫(胃虛寒飲上逆) , 頭 痛 者(肝寒巡經上衝) , 茱 萸 湯 主 之 。 方見 上 。
    (胃虛肝寒上逆證治
吳茱萸湯暖肝胃、降濁逆。臨床上溫肝膽之寒,則無茱萸為必用之藥
郭慶虹認為:對急性胃腸炎、慢性胃潰瘍、心臟病、高血壓、肝炎惡阻 及胃癌等患者,在病變過程中,出現胃中虛寒,食穀欲嘔,乾嘔,吐涎沫,頭痛或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等症,用本方往往嘔吐即止,胃納增加,在緩解痛苦, 消除症狀,恢復機體健康方面有積極作用。但在用藥分量方面,認為生薑應是吳茱萸的一倍。

          嘔 而 腸 鳴 , 心 下 痞 者 , 半 夏 瀉 心 湯 主 之 。(寒熱錯雜的嘔吐證治
尤怡云: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
現代研究用於治療淺表性味炎、胃潰瘍及萎縮性胃炎取得一定程度療效;又本方針對口腔潰瘍,潰瘍部位呈現灰白色,屬於心火脾濕者,療效滿意。

    半 夏 瀉 心 湯 :

半 夏 半 升 ( 洗 )   黃 芩 三 兩   乾 薑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黃 連 一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甘 草 三 兩 ( 炙 )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六 升 , 去 滓 , 再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乾 嘔 (濕熱上擾,胃氣逆)而 利 者(濕熱下迫) ,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主 之 。(臨床多伴有腸鳴腹痛,利下熱臭或積垢等症狀。本條以利為主,重點在腸,上條以心下痞為主,重點在胃。但都是濕熱蘊結。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方 :

黃 芩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芍 藥 二 兩   半 夏 半 升,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日 再 夜 一 服 。
    諸 嘔 吐 (各種嘔吐), 穀 不 得 下 者(內有停飲) , 小 半 夏 湯 主 之(化痰滌飲、和胃降逆) 。 方見 痰 飲 中 。
其他原因嘔吐,應辯證施治,不可依賴小半夏湯
張劍秋云:生半夏用9-15克,先煎30分鐘-1小時,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更無中毒現象

    嘔 吐 而 病 在 膈 上 (膈上本無病,因胃有停飲,而上逆於胸膈所致), 後 思 水 者(嘔吐後思飲水,停飲隨嘔而盡去,則胃陽漸復,必思水以潤其燥) , 解 , 急 與 之(傷寒論云: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癒) 。 思 水者 (如思水而盡量與飲,勢必因胃陽初復而不能盡消其水,以致有舊飲去而新飲復生的可能,故用豬苓散以健脾利水), 豬 苓 散 主 之 。

    豬 苓 散 方 :

豬 苓   茯 苓   白 朮 各 等 分     上 三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嘔 而 脈 弱 , 小 便 後 利 (陽氣衰微,不能固攝於下。後利,應作自利), 身 有 微 熱(陰盛格陽) , 見 厥 者(四肢冷) , 難 治, 四 逆 湯 主 之 。(本條嘔吐,乃全身性虛寒症狀之一,與停飲於胃不同,故不用姜、夏降逆止嘔,而用四逆回陽救逆)(諸病案針對陰盛格陽皆用四逆煎後冷服

    四 逆 湯 方 :

附 子 ( 生 用 ) 一 枚   乾 薑 一 兩 半   甘 草 二 兩 ( 炙 )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再 服 。 強 人 可 大 附 子 一 枚 , 乾 薑 三 兩 。
    嘔 而 發 熱 者 ,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少陽邪熱迫胃致嘔
少陽邪熱迫胃,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其發熱為往來寒熱,其嘔亦必口苦,咽乾,心煩而喜嘔。欲止其嘔必解其邪
傷寒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小 柴 胡 湯 方 :

柴 胡 半 斤   黃 芩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半 夏半 斤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去 滓 , 再 煎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胃 反 嘔 吐 者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脾虛不運,氣不化津以滋潤大腸,而大便燥結如羊屎), 大 半 夏 湯 主 之 。 《千 金 》 云 : 治 胃 反 不 受 食 , 食 入 即 吐 。 《 外 臺 》 云 : 治嘔 , 心 下 痞 硬 者 。

   (補述虛寒胃寒治法
胃反,多為噎膈前兆,故必配合必要的檢查,方為全面
大 半 夏 湯 方 :

半 夏 二 升 ( 洗 完 用 )   人 參 三 兩   白 蜜 一 升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和 蜜 揚 之 二 百 四 十 遍 (白蜜多煮去其寒而用其潤),煮 取 二 升 半 , 溫 服 一 升 , 餘 分 再 服 。
    食 已 即 吐 者 , 大 黃 甘 草 湯 主 之 。 《外 臺 》 方 , 又 治 吐 水 。

   (胃腸實熱嘔吐證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與「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在病機上有偏上和偏下之異,故治有「因而越之」和「引而竭之」的不同。其次對於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在幽門)屬於寒,食已即吐(多在噴門)屬於熱之說,不可拘泥。必須審因論治。

         大 黃 甘 草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甘 草 一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分 溫 再 服 。
    胃 反(俗稱胃翻,非前面之「胃反」亦非「噎膈」) , 吐 而 渴 欲 飲 水 者 (必兼有頭眩、心下悸), 茯 苓 澤 瀉 湯 主 之 。
    茯 苓 澤 瀉 湯 方 : 《 外 臺 》 云 : 治 消 渴 脈 絕 , 胃 反吐 食 之 , 有 小 麥 一 升 。
    茯 苓 半 斤   澤 瀉 四 兩   甘 草 二 兩   桂 枝 二 兩   白朮 三 兩   生 薑 四 兩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內 澤 瀉 、 再 煮 取二 升 半 , 溫 服 八 合 , 日 三 服 。
    吐 後 、 渴 欲 得 水 而 貪 飲 者 (貪飲指並不再吐,表示有內熱), 文 蛤 湯 主 之 。 兼 主 微風 、 脈 緊 、 頭 痛 。

    文 蛤 湯 方 :

文 蛤 五 兩   麻 黃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石 膏五 兩   杏 仁 五 十 枚   大 棗 十 二 枚(麻黃、石膏同用能深入伏熱之中,頃刻透出於外從汗而解)     上 七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一 升 , 汗 出即 愈 。
    乾 嘔 , 吐 逆 , 吐 涎 沫 (中陽不足,寒飲內盛,胃氣上逆), 半 夏 乾 薑 散 主 之 。(陽虛寒飲勝的嘔逆證治
程林云:脾寒則涎不攝,胃寒則氣上逆

    半 夏 乾 薑 散 方 :(與小半夏湯比,本方用乾姜著重溫中化飲,小半夏湯用生薑著重溫散袪飲,與吳茱萸湯相比,本方專於胃,吳茱萸湯兼肝氣上逆

半 夏   乾 薑 等 分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取 方 寸 匕 , 漿 水 一 升 半 , 煎 取七 合 , 頓 服 之 。
    病 人 胸 中(胸胃) 似 喘 不 喘 , 似 嘔 不 嘔 , 似 噦 不 噦 , 徹 心中(胸胃) 憒 憒 然 無 奈 者 (寒飲停胃,上逆胸中,阻滯胸陽,邪正相搏,出入升降受阻), 生 薑 半 夏 湯 主 之 。

    生 薑 半 夏 湯 方 :(與小半夏湯相比,小半夏湯內半夏用量重於生薑,主要治飲停心下,取其散飲降逆,和胃止嘔;本方生薑用量重於半夏,且取汁用,主要治寒飲搏結胸胃,病凌迫心肺,故取生薑宣通消散,以通陽散結

半 夏 半 升 , 生 薑 汁 一 升     上 二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半 夏 取 二 升 , 內 生 薑 汁 ,煮 取 一 升 半 , 小 冷 (內經云:治寒以熱,涼以行之), 分 四 服 (緩服,防藥力過猛), 日 三 夜 一 服 , 嘔 止 、 停 後服 。
    乾 嘔 噦(寒氣上逆) , 若 手 足 厥 者 (中陽被寒氣所遏,氣閉不達於四肢), 橘 皮 湯 主 之 (非陰盛陽衰而手足厥冷,故不用桂附)。

    橘 皮 湯 方 :

橘 皮 四 兩   生 薑 半 斤     上 二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下 咽即 愈 。
    噦 逆 者 , 橘 皮 竹 茹 湯 主 之 。(胃虛有熱而噦治法
(以方測證:必多兼有虛煩不安,少氣口乾,脈虛數的症狀表現)

    橘 皮 竹 茹 湯 方 :(嚴用和以本方加茯苓、半夏、麥冬、枇杷葉等,而增強補虛降逆之效,對治療氣陰兩虛呃逆,有一定參考價值

橘 皮 二 升 , 竹 茹 二 升 , 大 棗 三 十 枚 , 人 參 一 兩 , 生薑 半 斤 , 甘 草 五 兩 。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服 。
    夫 六 腑 氣 絕(虛衰) 於 外 者 , 手 足 寒 、 上 氣 、 腳 縮 ; 五 臟氣 絕 於 內 者 、 利 不 禁 、 下 甚 者 、 手 足 不 仁 。(總論嘔吐、噦、下利的病機及預後)(呼應總論,突出雜病以臟腑為核心
呃逆,並由胃陽虛衰,不能通達於四末,故手足寒冷。「陽氣者,精六腑屬陽,陽主衛外,以胃為本。胃陽虛衰,失其和降,既上逆而嘔吐或則養神,柔則養筋」,筋脈失去陽氣之溫煦,故踡臥腳縮;更由於上焦受氣於中焦,胃陽虛衰,而宗氣亦隨之不足,以致於有上氣喘促之現象。
五臟屬陰,陰主內守,以腎為本。腎虛不固,故泄利不禁,下利過甚,則陰液勢必亦隨之不足,四肢筋脈缺少陰液的滋潤,故手足麻木不仁。

    下 利 脈 沉 弦 者(沉脈主裡,弦脈主痛主寒,是邪氣入裡阻滯氣機,傳導不利) 、 下 重 (裡急後重,滯下不爽,腹痛不舒); 脈 大 者(大則病進) 、 為 未 止 ; 脈 微 弱數 者(微弱表正邪皆衰,數則陽氣將復(尤怡)) 、 為 欲 自 止 , 雖 發 熱 不 死 (微熱或虛熱。非內經云:「腸澼身熱則死」之大熱、實熱可比)。
    下 利 , 手 足 厥 冷 , 無 脈 者(陽虛,內外不溫) , 灸 之 不 溫 (陽衰難復,脈氣不還)。 若 脈 不 還, 反 微 喘 者 (陰氣下絕,陽氣上脫,陰陽離絕)、 死 。 少 陰 負 跗 陽 者(腳部少陰脈比跗陽弱) , 為 順 也 (跗陽脈不絕,為脾胃陽氣來復,且少陰脈不絕,腎之根本未絕)。(脾腎虛寒下利及其預後
    下 利 有 微 熱 而 渴 、 脈 弱 者(脈弱知其陰寒下利,但病者身有微熱、口渴,表示陽氣來復之象) , 今 自 愈 。
    下 利 脈 數 (陰寒下利,多脾腎陽虛。如其病變過程中見有數脈,非邪氣有餘,而是陽氣來復之象。傷寒361條有同樣論述,但此處之數脈乃與前25條「脈微弱數者」基本相似,如數而不弱,表示病進)、 有 微 熱 汗 出 、 今 自 愈 ; 設 脈 緊(緊主寒邪尚在) 為 未 解。
    下 利 脈 數 而 渴 者 , 今 自 愈(微弱數則自癒,數有力則內熱而傷陰絡,則血內溢。此時,渴必喜涼飲) ; 設 不 差 , 必 圊 膿 血 ,以 有 熱 故 也 。
    下 利 脈 反 弦 (陰寒下利本應脈沉,今轉為浮弦,為陽氣升發,邪氣欲解,所以發熱、身汗之陽復而營衛和的症狀表現), 發 熱 身 汗 者 , 自 愈 。(陰寒下利向癒的脈證
    下 利 氣 (矢氣)者 , 當 利 其 小 便(氣行於陽,不行於陰) 。
下利氣得病機是:脾虛不運,濕邪內盛,濕盛氣阻,鬱滯腸間,故下利而作矢氣,氣隨利失,頻作不已。病多伴有腸鳴腹脹,小便不利等症)(利小便為治濕大法,而五苓散是主方
    下 利 、 寸 脈 反 浮 數(寸脈候陽主氣,數主熱,寸口脈浮數為陽熱氣盛) 、 尺 中 自(自,本然) 澀 者 (尺脈候陰主血,澀則血不足)、 必 圊 膿 血(陽氣熱盛,陰血不足,勢必熱灼營血,腐化膿血) 。(本論濕熱蘊結於下焦之痢疾,與陰寒下利不同
    下 利 清 穀 (脾腎陽氣大虛,不能化腐水穀), 不 可 攻 其 表(必先救裡) , 汗 出 必 脹 滿(汗出陽更虛,陰寒更盛,以致陽虛不運,氣化遲難,而有腹部脹滿之象。內經云:「臟寒生滿病」) 。(本條與「臟腑經絡篇」第14條「下瀝青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裡」是首尾相顧,前後一致
    下 利 , 脈 沉 而 遲(脾腎陽虛) , 其 人 面 少 赤 , 身 有 微 熱(陰寒內盛,格陽於外) , 下 利清 穀 者(陽虛不能溫腐水穀) , 必 鬱 冒 汗 出 而 解(邪正相爭,而鬱悶不舒,頭昏目瞀,弱正盛邪卻,陰陽相和於外,則周身津津汗出,頭目清爽,遍體舒適而癒,此汗出應是微微汗出,非是大汗淋漓,亦非「但頭汗出」) , 其 人 必 微 厥 (陽虛不能溫養於外), 所 以 然 者 , 其面 戴 陽(虛陽上浮) , 下 虛 故 也(重申病機) 。
    下 利 後(利已止) 脈 絕 , 手 足 厥 冷(應急以回陽救逆救治) , 晬 時(一周時,即一晝夜) 脈 還 , 手 足 溫 者 生(陽氣回), 脈 不 還(真陽絕) 者 死 。
    下 利 (後)腹 脹 滿 , 身 體 疼 痛 者 , 先 溫 其 裡 , 乃 攻 其 表, 溫 裡 宜 四 逆 湯 , 攻 表 宜 桂 枝 湯 。(陽證、實證,以袪邪為主;虛證、寒證,以養正為先
    四 逆 湯 方 : 方 見 上 。

    桂 枝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五 味 , ● 咀 , 以 水 七 升 ,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適 寒 溫 服 一 升 , 服 已 須 臾 , 啜(熱) 稀 粥 一 升 , 以 助 藥 力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 微 似 有 汗 者 、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水 淋 漓 , 若 一 服 汗 出 病 瘥 , 停 後 服 。
    下 利 , 三 部 脈 皆 平(如平人脈實不虛) , 按 之 心 下 堅 者 (脘阻腹脹,按之堅硬,為有形之實滯內結), 急 下 之 , 宜大 承 氣 湯 。
    下 利 脈 遲 而 滑 (有力。輕取浮遲,沉取滑實有力,為食滯於裡之脈)者 、 實 也 、 利 未 欲 止 , 急 下 之 , 宜大 承 氣 湯 。
    下 利 脈 反 滑 者(下利脈應沉,今滑,故曰反。脈經云:脈滑者,病食也。宿食停積之實證) , 當 有 所 去(去宿食) , 下 乃 愈 , 宜 大 承 氣 湯。
    下 利 已 差 , 至 其 年 月 日 時 復 發 者 (宿食積病,攻之不盡), 以 病 不 盡 故 也。 當 下 之 , 宜 大 承 氣 湯 (宜字,有斟酌之意)。
根據臨床實踐,下利復發的原因,主要是袪邪未盡,與臟腑虧虛所致,故遇 到一定條件(包括氣候、飲食、情志等),則下利復發如故,因此在治療時,既要袪邪務淨,病注意調補臟腑,顧護腸胃,以增強其健運功能,這部僅僅治療反覆發 作的「休息痢」如此,對慢性痢疾、慢性腸炎的疾患也是很重要的原則
現代研究:大承氣湯能使動物腸運動汗容積增加,促使套疊還納,加味進一步能治療腸梗阻
    下 利 譫 語 者 (胃實熱上蒙心神,故神昏譫語;腸中燥屎內結,故少腹鞭滿,按之疼痛,下利不暢,曹家達認為即是「熱結旁流」。該證臨床上多兼有潮熱,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等), 有 燥 屎 也 , 小 承 氣 湯 主 之(尤怡認為,病剛剛成「實」,故不用大承氣湯恐傷正也) 。
臨床上對脘腹阻障,痞鞭拒按,下利不暢,脈實有力等證,可市當選用大、小承氣湯化裁

    小 承 氣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厚 朴 二 兩 ( 炙 )   枳 實 大 者 三 枚 ( 炙 )     上 三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二 服 , 得 利 則 止 。
    下 利 便 膿 血 者 、 桃 花 湯 主 之 。(虛寒下利膿血證治
本調下利膿血,為久利不止,中陽大傷,氣血下陷,屬於虛寒候。由於既虛且寒,下利滑脫不禁,寒凝日久,故營血瘀腐而便膿血,其血多暗而無氣味,並有神疲乏力,四肢不溫,腸鳴腹脹,喜溫畏冷,脈微細或沉弱表現
本方在臨床上對阿米巴痢疾、慢性痢疾、腸傷寒伴腸出血、子宮功能性出血,腸功能紊亂,小兒腹瀉等,都可隨證加減運用效果良好。如氣虛加參耆;陽虛加桂附;出血加阿膠、地榆炭、三七、白芨,並以炮薑易乾姜;腹痛加芍藥;寒久化熱,挾有熱象者,少佐以芩、連、白頭翁等

    桃 花 湯 方 :

赤 石 脂 一 升 ( 一 半 挫 , 一 半 篩 末 )   乾 薑 一 兩   粳米 一 升     上 三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令 米 熟 , 去 滓 , 溫 服 七 合, 內 赤 石 脂 末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若 一 服 愈 , 餘 勿 服 。
    熱 利 下 重 者(濕熱下利,裡急後重,滯下不爽) , 白 頭 翁 湯 主 之 。
由於濕熱內蘊,大腸傳導失職,故有發熱,口渴,裡急後重,下利膿血,肛門灼熱,以及尿赤、苔黃、脈數等證的表現
現代研究:對本方不用口服,採取保留灌腸,減少口服後受胃酸等中和作用而削弱藥力之弊,感便腸內環境酸鹼度,提高藥物對病原菌殺傷力,和保持藥物在腸內有效時間和濃度,對機體無什麼不良的特殊反應,對慢性頑固性腸道疾病,獲得教好的療效。

    白 頭 翁 湯 方 :

白 頭 翁 二 兩 (清熱涼血)  黃 連 三 兩 , 黃 柏 三 兩 (上兩味清熱燥濕,堅陰厚腸)  秦 皮(瀉熱澀腸) 三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不 愈 , 更 服 。
    下 利 後 更 煩 (比之前更煩,餘熱未輕微患), 按 之 心 下 濡 者(胃腸無有形之邪) , 為 虛 煩 也 , 梔 子 豉湯 主 之 。
前人認為該方為宣湧之劑,但臨床並盡非如此

    梔 子 豉 湯 方 :

梔 子 十 四 枚 、 香 豉 四 合 ( 綿 裹 )     上 二 味 , 以 水 四 升 , 先 煮 梔 子 得 二 升 半 、 內 豉 ,煮 取 一 升 半 、 去 滓 、 分 二 服 , 溫 進 一 服 , 得 吐 則 止 。
    下 利 清 穀 (脾腎陽虛,陰寒內盛), 裡 寒 外 熱 、 汗 出 而 厥 者 (陰盛格陽,陽虛外浮,故身熱汗出。陰從下利而外脫,陽從汗出而欲外越), 通 脈 四 逆 湯主 之 (錢潢曰:既增通脈二字,恐是已加蔥白。
傷寒論少陰篇第317條:「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可參考
脈與證反時,脈象尤其重要)---版主

    通 脈 四 逆 湯 方 :

用 大 附 子 一 枚 ( 生 用 )   乾 薑 三 兩 ( 強 人 可 四 兩 )  甘 草 二 兩(
炙 )(附子用量必須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論)---版主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再 服 。
    下 利 肺 痛(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痛即胸痛,因大腸濕熱內蘊), 紫 參 湯 主 之 。(疑非仲景方)(紫參諸家說法不一,臨床上常以重樓為主治療急慢性痢疾,療效顯著。)
(本經云:紫參主治心腹寒熱積聚邪氣)

    紫 參 湯 方 :

紫 參 半 斤   甘 草 三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先 煮 紫 參 , 取 二 升 , 內 甘 草, 煮 取 一 升 半 , 分 溫 三 服 。 ( 疑 非 仲 景方 )
    氣 利 (中氣虛寒,氣虛不固,故下利滑脫,大便隨屎氣而流出)
, 訶 黎 勒 散 主 之 。(31調為水濕太盛,本條中虛下陷,虛實有別)

    訶 黎 勒 散 方 (疑非仲景方):(訶子有歛肺澀腸、止利固脫作用,臨床對久咳、久瀉、久利以致大便滑脫不禁者,有一定療效。粥引和服,能益胃腸,建中氣)

訶 黎 勒 十 枚 ( 煨 )     上 一 味 , 為 散 , 粥 飲 和 , 頓 服 。 疑 非 仲 景 方 。

    〔 附 方 〕

《 千 金 翼 》 小 承 氣 湯 : 治 大 便 不 通 , 噦 數(呃逆較甚) 譫 語 。(陽明胃實證治)     《 外 臺 》 黃 芩 湯 : 治 乾 嘔 下 利(寒熱互結中焦,胃失和降而降逆作嘔,腸失傳導而下利。與本篇第11條病機相似。重點在溫胃益氣,凡中寒氣少者可用) 。
    黃 芩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乾 薑 三 兩   桂 枝 一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半 夏 半 斤 。
    上 六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分 三 服 。
本篇歸納:
嘔吐實熱證:
1.少陽鬱熱甘味不和----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2.腸熱內迫、胃氣上逆----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3.胃腸實熱阻滯----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嘔吐虛寒證:
1.胃寒夾肝氣上逆----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2.脾胃虛寒、陰盛格楊----嘔而脈若、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四逆湯主之。
3.虛寒胃反----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嘔吐寒熱錯雜證:
1.寒熱互結於中----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嘔吐水飲內停證:
1.飲阻氣逆,嘔渴並見----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2.中陽不足,寒飲內盛----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3.寒飲搏結,胸陽被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嘔吐治禁:
1.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
2.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噦證治:
1.實邪阻滯----噦而腹痛,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2.胃虛有寒----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3.胃虛夾熱----噦溺者,橘皮竹如湯主之。
下利虛寒證治:
1.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下利(清穀)腹脹滿----四逆湯主之。
3.氣利,訶梨勒散主之。
下利實熱證治:
1.下利黏穢、下利瞻語、下利按之心下堅者----大小承氣湯主之。
下利虛煩證治:
1.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肺痛證治:
1.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