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痙 濕 暍 病 脈 證 治 第 二

 (痙,強急也;痓,惡也。痓病以項被強急為主證,故痓字當依千金等書改為痙為是)
(本篇討論之痙、濕、暍三種病證,都是外感誘發,同時又從太陽表證開始,所以合在一起討論,三者初起均有惡寒發熱的表證,與傷寒相似,但證候特徵與傷寒不同。)
(痙病,病在筋脈,以項背強急、口噤不開,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證。致病原因由於外感風寒,傷及筋脈,間之患者平素津液不足,筋脈失於濡養,邪阻筋脈所致。此外,本篇尚指出因誤下、誤汗,傷津傷筋而致的痙病;或由其他疾病轉歸而致的痙病,這與上述(風寒所傷)痙病完全不同。)
(義疏論痙病認為是奇經八脈為主,參卷十二後半段之辨痉阴阳易差脉证并治)
(濕病,病在肌肉關節,以發熱身重,骨節疼痛為主證 。發病原因,主要由於感受外濕,或兼風兼寒,侵犯肌表,流入關節所致。)(義疏論濕見於卷五第七)
(暍病,傷暑也,中熱也。以發熱自汗、煩渴尿赤、少氣脈虛為主證。初起多見表證,每易夾寒夾濕,形成虛實夾雜之候,素問所論: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與本篇所論同一軌轍,但與諸病源候論所說:"夏月炎熱,人冒涉徒路,熱毒內入......故奄然悶絕,謂之暍"者不同。)
(大成:三病與傷寒形證相似,但其為病傳變不同...;痙病與西學之破傷風(病原稱為金瘡痙)相類似;溼病與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等關節疼痛疾病相類似。)
今釋:引祝味菊的說法,認為金匱的痙病,乃肌肉與末梢神經芝麻痺痙孿,非腦脊隨病。)
(義疏論暑於卷五)

太 陽 病 , 發 熱 無 汗 , 反(古本作[及]) 惡 寒 者 , 名 曰 剛 痙 。     太 陽 病 , 發 熱 汗 出 , 而 不(病源無[不]字;脈經[不惡寒]下細注[一云惡寒]) 惡 寒 , 名 曰 柔 痙 。

(痙病主要是項背強急,上兩條並未指出,這是古人的省文法,以痙字概括應有的症狀。柔痙不惡寒不盡符合臨床,故病源及脈經改之。)
(外邪客於太陽經脈而致痙,乃因素有津液受傷的因素,故見表證,又見筋脈強急,故與單純的太陽傷寒中風不同。)
(程知說:太陽病,發熱無汗惡寒為傷寒;發熱汗出惡風為傷風;發熱寒出不惡寒為溫病。以證有頸項強急,故不謂之風、寒、溫熱病,而謂之痙也。)
(今釋說:葛根湯證即剛痙,桂枝家葛根湯即柔痙,下文瓜蔞桂枝湯方,吉原氏謂宜有葛根是也。二方皆主項背強几几,此不過項背間末梢神經之麻痺痙孿,非腦脊隨病,祝君味菊之說是也。所以麻痺經孿,則因血燥津傷,神經失於營養之故。)
(痙以強急得名,乃賅腦脊隨膜炎、破傷風諸病而言,<<巢源>><<千金>>所在可考也。......按千金所云,為腦脊隨膜炎、破傷風所共有之證,其云須臾十發,及新產婦人金瘡小兒臍風,則是破傷風。巢源所云,則皆是破傷風。二者症狀頗相似,惟腦脊隨膜炎初起即惡寒發熱,故千金冠以太陽中風,破傷風多不發熱,病人必身有瘡傷。二病至瀕死時多發高熱,脈初病多極遲,瀕死則數,此乃危篤之病,葛根劑無能為力,金匱混而一之,誤矣。)
(破傷風之方,有華陀愈風散,諸書盛稱其效,用荊芥穗微焙微末,每服三前,豆淋酒或童便調服。又三因方胡氏奪命散,亦名玉真散,天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水調敷瘡,出水為妙,仍以溫酒調服一錢,已死心尚溫者,熱童便調灌2錢,別一方有天麻、羌活、白芷、白附子,以上二方重症恐不效。...紀昀<<槐西雜誌>>云:刑曹案牘......被毆後以傷風...呂太常含暉,嘗刊秘方,以荊芥、黃蠟、魚鰾三味(魚鰾炒黃色)各五錢,艾葉三片,入無灰酒一碗,重湯煮一柱香,熱飲之,汗出立癒,惟百日以內不得食雞肉。...滬尚流行腦脊膜炎,病者頸項彎曲如黃瓜,目上視,神昏、抽搐,熱不甚壯,脈不甚數,死亡相屬。惲鐵橋先生以千金驚癇法治之,全活甚眾,方用龍膽草5分、黃連3分、犀角3分、滁菊3錢、鮮生地5錢、當歸3錢、回天再造丸半粒,若抽搐甚,昏不知人、牙關勁急者,加羚羊角3分,若輕證,僅發熱,后腦酸,頭痛者,於尋常疏解藥中,加龍膽草2-3分即得,惲先生又有自制安腦丸,其方乃證治準繩所在羅氏牛黃丸也。)
(大成:破傷風在病源稱為[金創痙],並以王不留行散主之,第21篇新產婦任常見的[病痙],後世稱為[產後風痙]或[產後發痙],及產後破傷風。都是破傷風桿菌從傷口侵入而成。)
破傷風


    太 陽 病 , 發 熱 , 脈 沉 而 細 者 , 名 曰 痙 , 為 難 治(傷寒及脈經等書病無[為難治]三字) 。

(一般來說,痙病初起雖見太陽病證,脈多緊弦或沉遲有力,今脈反見沉細,為邪盛正虛之象,正不勝邪,故為難治。)
(傷寒脈沉而細者,為麻附細辛湯、麻附甘草湯所主,並不認為是難治之病,唯痙病見此脈,則屬難治,因痙病項背強急、口噤背反張,原屬險惡之候,今初病而見沉細之脈,是精血已虛,攻既不能,補亦礙邪,難治之因在此。)
(痙病的發生,津虛血少,筋脈失養是主因,而痙病的轉劇,津枯血涸,不足以鼓邪外出,更是其關鍵所在,所以對本病,應處處以照顧津液為主。)
(今釋:夫曰太陽,則病尚初起,病初起即項背勁強,脈沉而細者,乃惡性腦脊隨膜炎,致命極速,故曰難治。其常性之類,則脈不沉細,乃洪大而弦。)
(大成:陸淵雷所謂[惡性腦脊隨膜炎],即流行性腦脊隨膜炎(簡稱"流腦"),為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炎症。致病菌自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菌血症,最後侵襲腦膜即脊髓膜,成為化膿性腦脊隨膜癌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發熱、頭痛、噴射性嘔吐,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職等腦膜刺激徵。)
(流行性腦脊隨膜炎在[溫病學]P591:主要的症狀:發熱、頭痛、嘔吐、皮膚和黏膜瘀斑、瘀點、頸項強直,甚或神昏譫語、痙厥抽搐。任何年齡都可發生,以15歲以下兒童為多。發病季節自入冬開始,春季三、四月達高峰。本病發病急,變化快,有一定病死率(約10%)。治療當按衛氣營血辨證論治)

    太 陽 病 , 發 汗 太 多 , 因 致 痙 。

(奪血則無汗,奪汗者無血。汗與血同源而異流,汗出過多津血虧損,津枯血燥,津脈失養,而痙急強直,變成痙病。)
(金鑑說:凡病出汗過多、新產、金瘡出血過多,而變生此證,皆其類也)
(仲景對於發汗每諄諄教誨,用桂枝湯時說:微似有汗為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用麻黃湯時說:覆取微似汗。)
(今釋說:傷津則神經肌肉失於濡養,而項背痙強,然此但可以釋末梢運動神經之病,若破傷風腦脊隨膜炎,則別有細菌為原因,非津液為病也。)

    夫 風 病(指發熱汗出之太陽中風或有的認為兼風溫等證) , 下 之 則 痙(傷液) , 復 發 汗(傷津) , 必 拘 急 。
    瘡 家(久患瘡瘍或為刀劍所傷,出血過多之人) 雖 身 疼 痛 , 不 可 發 汗 , 汗 出 則 痙 。

(瘡瘍 初起,本有汗散之法,此指久患瘡瘍者)
(瘡家也有不經誤汗而成痙的,因瘡口感受風毒之邪,深入經絡,榮衛不通,以致津脈拘急甚則傳入內臟而造成死亡,即後世所稱破傷風之類。)
(今釋:此條特揭瘡家,似專指破傷風而言,破傷風則有一種桿菌為病原,此菌留止繁殖於創傷部分,其分泌之毒素,由血循環傳布全身,與脊隨之運動神經細胞有特殊親和力,毒素與脊隨細胞結合,遂致神經過度興奮,而見發作性強直徑孿。)

    病 者 身 熱 足 寒(陽氣上湧) , 頸 項 強 急 (邪熱傷津化燥,筋脈攣急), 惡 寒(邪在太陽) , 時 頭 熱 , 面 赤, 目 赤(邪入陽明) , 獨 頭 動 搖 , 卒 (音促)口 噤 (風乘於上), 背 反 張 者(筋脈攣急) , 痙 病 也 。( 若 發其 汗 者 , 寒 濕 相 得 , 其 表 益 虛 , 即 惡 寒 甚)(以上括號文字疑錯簡在此) 。 發 其 汗 已 ,其 脈 如 蛇(脈來堅勁,屈曲如蛇狀。是筋脈拘急已極的真臟脈) 。 一 云 其 脈 货 货

(<<傷寒>>目赤,作目脈赤,[獨頭動搖]作[獨頭面搖],無[若發其汗以下25字;脈經無[若發其汗]以下十七字,脈經置[暴腹脹大者]條首,[發其汗已,其脈如蛇]作[痙病發其汗已,其脈浛浛(音含)如蛇;浛浛二字衍義作滄滄。)
( 本條指病由太陽而陽明,邪鬱化熱,筋傷動風)
(今釋說:此條...為腦脊髓病之特徵,......病之見口噤背反張者,腦脊隨膜炎及破傷風外,有腦腫瘤、臟躁、子癇、尿中毒及[士的年]中毒症,然此等病皆不發熱,......本篇治痙者三方 ,為大承氣湯施於腦脊隨之里實者,或能一下而效,於二方則非此病之適劑。)
(關於( 若 發其 汗 者 , 寒 濕 相 得 , 其 表 益 虛 , 即 惡 寒 甚)...義疏認為此為誤汗轉逆之變,因誤汗而引津外越,內濕與外寒相合,故曰寒濕相得。...其脈如蛇,認為如蛇者,謂舉之似滑似緊,而按之奔逸,有屈曲左右彈手之象,此屬外濕內燥,病關衝督奇邪,乃有異常之變。)
 
  暴(音鋪,顯露) 腹 脹 大 者 , 為 欲 解(義疏作[為未解]) 。 脈 如 故 , 反 伏(脈經作[復]) 弦 者 , 痙 。

(黃樹曾說:暴腹脹大者,是病已入腑,邪尚可出,非若在臟之邪一入難出也。變重為輕,故為欲解,斯際可用厚朴人參甘草芍藥等味促其速痊癒,學者尚應注意者,即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其痙欲解者,脈必較和也。至脈如故,謂脈仍緊如弦,反著於骨,則雖其腹脹大,其痙病仍不解。)
(大成說:由於痙病具有發作性特點,故其發作時背反張,腹肌急如板狀;緩解時腹肌由蹦急強質變得鬆軟如常,故曰為欲解。...[脈如故]是指痙病發作,乃見痙脈本體,即下條所說[按之緊如弦],若更見沉伏而弦,則邪氣深入痙病加重之脈象。)
(義疏認為:衝司腹氣之階,暴腹脹大者,此邪尋衝,下合陽明,自榮而外出於衛,雖曰未解,尚為邪正兩實之候。脈如故,謂象仍如蛇。)


    夫 痙 脈 , 按 之 緊 如() 弦 , 直 上 下(上指寸部,下指尺部) 行 。 一作 ● ● 而 弦 , 《 脈 經 》 云 : 痙 家 , 其 脈 伏 堅 , 直 上 下 。

(章楠說:按之者,脈沉而不浮也。緊者如絞索之狀,陰邪凝聚故也。條長如弓弦名弦,如弦之直上下行者,有升降而無出入也。蓋人身氣血,表裡周流,故脈有升降出入之象。因邪閉於筋,經絡之氣不得外達周流,故其脈在沉部上下行,有升降而無出入也。) 
(今釋:張縮脈管之神經出自脊髓,脊髓病,故脈管為之痙孿也)  

痙 病 有 灸 瘡(或云久瘡者,指瘡口難收者,即瘡面乾收者等,後世所謂破傷風者也) , 難 治 。

(有灸瘡者,膿血久漬,筋血本虧,再患痙病,勢必血枯筋傷,轉增風燥,故難治。)
(婁全善說:即破傷風之意,蓋陰傷而不勝風熱,陽傷而不任攻伐也,故難治。)
   
太 陽 病 , 其 證 備(即具有頭項強痛,發熱,汗出惡風等症) , 身 體 強(太陽中風只有項背強,痙病則周身無一處不強) , 几 几 然 , 脈 反 沉 遲(當有力。曹家達云:夫痙脈伏弦,沉即為伏,遲為營氣不足...,血不養筋,而見沉伏之痙脈) ,此 為 痙 , 栝 蔞 桂 枝 湯 主 之 。

(陸淵雷說:此即上文所謂柔痙也。几几 ,強直貌。尋常熱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而項背之肌肉因津液衰少而強勁者,本方及桂枝加葛根湯有效。然此條身體強而脈沉遲,明是腦脊隨膜炎。腦脊髓膜炎之脈博,初起多甚遲,頻死則, 因迷走神經始則興奮,終則麻痺故也。天問按:大成P490所舉[小兒柔痙]一案,脈見沉遲,但看起來不像腦脊隨膜炎)
(腦膜炎治法除了本篇所述當又參溫病學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專章P591論治)
(大成認為,脈沉遲必見弦緊之象)
(大成引用醫方發揮文:小兒慢經風:多年來,凡遇到小兒初感發熱抽風,表現為急驚風者,即投以銀翹散重加花粉,大都獲效,而且奇效甚速,有時令人驚奇。但若病程較長,反復不癒者,再用銀翹散加花粉治療,往往無效,需用瓜蔞桂枝湯扶楊養陰方能治癒。大成認為,若遇風寒所致的柔痙,仍應師仲景心守仲景法而用瓜蔞桂枝湯,不管是慢性急性都能收效滿意,於方中酌加益氣、養血之品,則能增強扶養養陰之功。)
(義疏認為:凡痙脈無在浮之應,以邪合於筋,令脈氣亦內陷,並行於筋骨之分)

    栝 蔞 桂 枝 湯 方 :

栝 蔞 根 二 兩   桂 枝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生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九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取 微汗 。 汗 不 出 , 食 頃 , 啜 熱 粥 發 之 。

(今釋:吉益氏又謂此方當有葛根是也)

以下為義疏所列而別本所無
痙病本屬太陽,如發熱汗出,脈弦而實者,轉屬陽明,宜承氣湯與之。(義疏卷十二後半段)

    太 陽 病 , 無 汗 而 小 便 反 少(裡之津液已傷,無汗又小便不利則邪無外達又不下行,勢必逆而上衝) , 氣 上 衝 胸 , 口 噤 不 得語(邪阻經脈,強急不利,為發痙之兆) , 欲 作(欲作非已作) 剛 痙(若病勢繼續發展,必將出現臥不著席,腳孿齘齒等證) , 葛 根 湯 主 之 。

(大成認為:[小便少,氣上衝胸],是痙病早期津傷於內,氣機逆亂的證候;而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實則已是痙病之端倪)
(今釋說,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又云欲作剛痙,則是剛痙之發,咀嚼肌最先痙攣,此乃破傷風之特徵,非葛根湯所治(大成P491頁的臨產麻疹內陷,併發痙病一案,未知是否是產後感染引起的破傷風?);葛根湯之證候,為項背強急,發熱惡風,或喘或身疼)
(今釋:清川玄道云,奕此方治外邪項背強急,及痙病痢疾,其神效故不待言,即積年之肩背凝結往往一汗之後,其病若失。)

    葛 根 湯 方 :

葛 根 四 兩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芍 藥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十 二 枚 ( 擘 )     上 七 味 , [口父]咀(李東垣說:古無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煎之)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麻 黃(可以破壞麻黃鹼、次麻黃鹼避免造成心慌、生血壓的副作用,章楠認為,先煎可以殺其輕浮生散之性,始與諸藥融合) 、 葛 根 , 減二 升 , 去 沫 , 內 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覆取 微 似 汗 , 不 須 啜 粥 , 餘 如 桂 枝 湯 法 將 息 及 禁 忌 。

(現代研究:以葛根湯為主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初起,證見突然惡寒嘔吐、頸項強急、頭熱、面赤、脈象浮緊、舌苔白滑者,確有療效。因為初起風寒客於肌表,邪氣尚未入裡,易從汗解。若邪氣已經入裡,必須遵從辨證的治法,不能死守成方。)
(葛根有解痙擴張心冠脈,增加腦流量的作用,葛根配芍藥可緩解橫膈痙孿;又以葛根為主,輔以代赭石、半夏等能緩解食道痙孿。)

以下此條為義疏所列
痙病,手足厥冷,發熱間作,唇青目陷,脈沉弦者,風邪入厥陰也。宜桂枝湯加附子、當歸、細辛、人參、乾薑與之(方劑及解說詳義疏卷十二)

    痙 為 病 , 一 本 痙 上 有 剛 字 。 胸滿(裡熱壅盛於上,氣機阻滯,與氣上衝胸同理,但其勢較甚) 口 噤 , 臥 不 著 席(反張之甚) , 腳 攣 急(筋脈痙急之甚) , 必 齘(音謝) 齒(齒相切,上下齒緊相摩切,齘齒,為口噤之甚) , 可 與 大 承 氣 湯 (病入陽明用大承氣不在瀉實而在瀉熱,以病不在腑而在筋脈)。(此條為熱盛耗灼津液,筋脈失於濡養,以致拘攣而致,其病勢較前兩條為重,故以大承氣通腑瀉熱,急下存陰)

(大成認為亦可用溫病條辨之增液承氣湯主治)
(今釋:胸滿,與氣上衝胸同理。呼吸困難而不云,可望而知也。云[可與]者,明大承氣湯非治痙之主方,為其燥實而用之爾,腦脊隨膜炎之實證,有一下而癒者。)
(大成所舉用承氣湯諸案例都有大便不通的症狀,關於承氣湯泄熱瀉實熱等問題,李中梓提出:大熱大實大承氣,小熱小實小承氣,只熱不實調胃承氣,可參考。)

    大 承 氣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 酒 洗 )   厚 朴 半 斤 ( 炙 去 皮 )   枳 實 五枚   芒 硝 三 合     上 四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枳 朴 , 取 五 升 , 去 滓 ,內 大 黃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內 芒 硝 , 更 上 微 火 一 二 沸 ,分 溫 再 服 , 得 下 止 服 。
 痙病證治鑑別表
1.柔痙 :病機---風邪外束,營衛不和,津液不足,筋脈失養。
            症狀---身體強直,發熱、汗出惡風、脈沉遲而弦。
            治則---調和營衛,清熱生金。
            方劑---瓜蔞桂枝湯。
2. 剛痙:病機---風寒外束,肌腠鬱閉,邪阻筋脈,強急不利。
            症狀---無汗,小便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
            治則---發汗祛邪,滋養筋脈。
            方劑---葛根湯
3.痙病熱甚:病機---病邪內傳,鬱於陽明,化熱灼筋。
                  症狀---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孿急,齘齒。
                  治則---通腑泄熱,急下存陰。
                  方劑---大承氣湯。

    太 陽 病(外感引起有表證) , 關 節 疼 痛 而 煩(煩因關節疼) , 脈 沉 而 細(濕邪之故) 一作 緩 。 者 , 此 名 濕 痹( 濕流關節,發生疼痛的病證,屬於痹病) 。 《 玉 函 》云 中 濕 , 濕 痹 之 候 , 小 便 不 利 , 大 便 反 快(丹波元堅說快者,快調和平之謂....) , 但 當 利其 小 便(曹家達主張用五苓散倍桂枝) 。

 (內濕宜利小便;外濕宜微發汗)
(傷寒雜病論義疏卷五濕病第七)
(義疏認為,今外俱太陽之綱,但關節煩疼,而內無少陰之證(手足寒),為病在陽,而非少陰之裡,故知脈沉而細者,乃濕滯而氣陷血泣,榮束衛沉,其正當為濕痹。)
(大成認為,[大便反快]乃與[小便不利]對比而言,所以大便也可以是正常的,而仲景稱濡泄為[下利])
(關於內濕今釋有所發揮當參P584-P585)

    濕 家 之 為 病 , 一 身 盡 疼 , 一 云 疼煩 。 發 熱 , 身 色 如 熏 黃 也 。

(濕邪侵襲皮肉筋脈,肌表之氣不宣,濕組氣滯,故一身盡疼發熱。如濕鬱氣分,鬱久則必發熱,故身色如薰黃,薰黃是黃而誨滯,為濕重餘熱的現象。...本篇均論外濕,不列於<<黃疸病篇>>,明其由濕致黃,初起多由寒熱,仍屬急性病範疇。)
(熏黃,有作陰黃之說者,其實,熏黃一症,不能孤立來看,應與其他症狀參合,本條所述,重在表證 ,故身疼發熱,治之之法,當使濕從表解,日醫小丹波主張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曹家達主張以麻黃加朮湯為主方,皆可信從。)
(大成認為此濕鬱化熱瘀于血分,蘊蒸肌表所致,並補述[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黃疸前期,有個別患者有多發性關節痠痛或腫脹,一旦黃疸出現,關節症狀即告消失。P493)
(今釋此症即今之Weil氏病,往時亦稱為傳染性黃疸。見P586)



    濕 家 , 其 人 但 頭 汗 出 , 背 強(寒濕客表經氣不利) , 欲 得 被 覆 向 火(寒濕遏鬱肌表,陽逆於上,法當溫經除濕,舒展衛陽) 。 若下 之 早 則 噦(無物有聲,即呃逆) , 或 胸 滿 , 小 便 不 利(表濕內陷,中焦濕困,氣化不行) , 一 云利 。 舌 上 如 胎 者(舌上濕潤白滑,似胎非胎) , 以 丹 田 有 熱(泛指臍下部位,與胸上對舉。因誤下陽氣內鬱,寒濕陷裡,氣化不,形成濕遏熱伏之機) , 胸 上 有 寒(陽氣不能升) , 渴 欲 得飲而 不 能(下焦有熱,渴欲得飲,而上焦之寒又不能消水,所以口燥心煩而不能飲) , 則 口 燥 煩 也 。(濕熱病若非真正蘊結成實,濕去化燥,切忌早用下法)

(丹波元簡認為:蓋火性炎上,水性就下,病冷熱不調,則熱必浮於上,寒必沉於下,是以無下熱上冷之候。但是山田業廣卻認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飱泄,濁氣在上,則生瞋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以說明上寒下熱的病裡還是存在的。並進一步引<<靈樞刺節真邪篇>>[上寒下熱,先刺其項],以及<<醫心方卷九>>茱萸丸治膈上冷,膈下熱。外台小兒雜療方,療小兒上冷下熱等等,都足以說明上冷下熱的病證,臨床並不少見。)
(義疏認為,此素體陽虛,濕家中風,形似傷寒,因誤汗之逆,非是誤下,詳見義疏卷五第七)
(大成認為,白滑之苔為濕阻之象;[渴欲得飲而不能飲]是濕遏熱伏的主要特徵)
(今釋認為,此人陰陽兩虛有濕而誤下之變端;附和丹波元簡無[上冷下熱]之證,並解說之P586-P587)
   
 濕 家 下 之 , 額 上 汗 出 , 微 喘 , 小 便 利 一云 不 利 者 死 ; 若 下 利 不 止 者 , 亦 死。

(誤下傷腎,致使腎氣衰竭,真陽浮越,故見額上汗出,此汗當是額汗如油。腎不納氣則見微喘,當是氣息微弱,呼多吸少。腎氣不固,水泉失約,其小便必清長而頻數,甚者失禁。誤下傷脾,脾失健運之力,清陽不升,中氣下陷,更因命火衰微,釜底無薪,關門不利,故其下利必澄澈清冷,完穀不化,甚者滑脫不禁 。似此陽脫於上,陰竭於下,故預後不良。)
(義疏認為,濕病無論在上、在下、在經絡絕不可下,治法,在上宜清,在下宜利,在經絡則宜發汗)
   
 風 濕 相 搏 , 一 身 盡 疼 痛(風濕鬱於肌表,流注關節,氣血運行不暢) , 法 當 汗 出 而 解 ; 值 天 陰雨 不 止 , 醫 云 此 可 發 汗 , 汗 之 病 不 愈 者 , 何 也 ? 蓋 發 其汗 , 汗 大 出 者 , 但 風 氣 去 , 濕 氣 在(因風為陽邪,其性輕浮,容易表散,濕為陰邪,其性重滯,難以驟除,故令不癒。汗大出不僅濕邪不易驅除,還足以損傷陽氣,從而導致亡陽的危險) , 是 故 不 愈 也 。 若 治風 濕 者 , 發 其 汗 , 但 微 微 似 欲 汗 出 者 , 風 濕 俱 去 也 (微微汗出,足以使陽氣內蒸,營衛暢行,滯留於肌肉關節間的風濕可得緩緩的排泄)。
(義疏解釋何以汗大出風去而濕不去明晰,卷五第七P163)
 (今釋認為,微汗之法可以促使組織之吸收,可以成皮膚之徵發,則內濕外濕俱去,若驟然大汗,組織不及吸收,皮膚亦難蒸發,則疼痛雖除,濕氣仍在。)

    濕 家 病 , 身 疼 發 熱 , 面 黃 而 喘(濕邪鬱遏表陽肺氣失宣) (脈經此十一字無而是[病人喘]三個字), 頭 痛 鼻 塞 而 煩(寒濕在於頭中,滯留於鼻竅) ,其 脈 大 (病邪在表在上故脈大,若在裡當脈沉細), 自 能 飲 食 , 腹 中 和 無 病 , 病 在 頭(,) 中 寒 濕 , 故 鼻塞 , 內 藥 鼻中(宣泄上焦寒濕) 則 愈 。 《 脈 經 》 云 : 病 人喘 , 而 無 濕 家 病 以 下 至 而 喘 十 一 字 。

(病變部位不在腹而在頭部,故心典認為[不必服藥以傷其和])
(內鼻藥,歷代醫家多用瓜蒂一味為末吹入鼻中,或用棉裹塞鼻中,令出黃水,宣洩上焦寒濕。高學山則提出,凡頭痛鼻塞,而稠黃濁涕不止者,用鵝不食草一味,乾為細末,納鼻中少許,令涕出穢物,數次則癒) 
(義疏認為,以辛烈通竅之品為末,入蔥白汁,和捻如豆大,納鼻孔中,令呼吸往來引觸,藥氣入鼻,必涕通而濁涕自下,頭中寒濕當解。後並附有方劑:蒲灰、細辛、皂莢、麻黃,上四位為末,以蔥白汁調和,納鼻中。並註解:以隨時治用為佳,久留則氣散)  
(今釋認為,此條專指鼻咽喉大氣管等上部氣道之卡他性炎症(黏膜發炎滲出),鼻塞是鼻黏膜發炎而謂之頭中寒濕,可知古人以炎性滲出物為濕。)

濕 家 身 煩 疼(身體疼痛兼有煩擾不寧,以方測證,應有發熱惡寒無汗等) , 可 與 麻 黃 加 朮 湯 發 其 汗 為 宜 , 慎 不可 以 火 攻 之(如燒針、艾灸、熨燙等。陸淵雷說:火攻乃漢末俗醫常用之法,故仲景屢以為誡。) 。

(義疏認為此言濕氣流經,濕中風輕之候,脈當浮緊按之濡澀,以濕性近於寒凝,故在表則兼緊,在裡則為澀,加白朮固裡使發汗不致過汗,即上言風濕之治,宜微微似欲汗出法也,若風重濕輕,脈當浮而按澀,宜去麻黃而易桂枝。)
(今釋認為,痙溼暍篇所舉皆是發熱之病,故皆冠以太陽病,篇中諸條有不言發熱者,省文也。)

    麻 黃 加 朮 湯 方 :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炙 )   杏 仁 七 十 個 ( 去 皮 尖 )   白 朮 四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九 升 , 先 煮 麻 黃 , 減 二 升 ,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 煮 取 二 升 半 , 去 滓 , 溫 服 八 合 , 覆 取 微 似 汗。

(方有執說:本經原無白朮之名。王雪華認為應該用蒼朮。喻嘉言說:麻黃得朮,則雖發汗不至多汗,朮得麻黃,並可行表裡之濕下趨水道,又兩相維持也)
(今釋引用尾台榕堂<<類聚方廣義>>認為此方可以治療碳酸中毒:山行冒瘴霧,或入窟穴中,或於曲室混堂,諸濕氣熱氣鬱于處,暈倒氣絕者,可連服大劑麻黃加朮湯,即蘇。)
   
 病 者 一 身 盡 疼 , 發 熱 , 日 晡(申時約下午3-5點) 所(所,不定之詞,表約數。脈經無[所]字) 劇 者 , 名 風 濕 。 此病 傷 於 汗 出 當 風 (正當汗出之時,腠理疏鬆,風邪乘隙而入,離經之汗液,既不得外出於皮毛,又不能內返於經絡,隨著於肌腠為濕) 或 久 傷 取 冷(貪涼) 所 致 也 (經常貪涼受寒,濕從外侵,使欲出之汗不能外泄,留滯於肌腠而生濕)。
  可 與 麻 黃 杏 仁 薏苡 甘 草 湯 。

(金鑑認為:濕家一身盡疼,然濕家痛責重著不能轉側,風濕痛則清掣不可屈伸,...又濕家發熱,早暮不分微甚,風濕之熱,日晡必劇。)
(義疏認為,日晡乃陽明氣至之候,陽明氣血俱盛,與邪交感則劇,凡風寒濕邪,有發熱者,均至此時為甚,非獨陽明潮熱然也。本條以邪在肌腠之間,不在脈,故取麻杏而去桂,此解風濕之輕劑)
(大成引<<輯義>>認為本方劑量小,兼法與諸方異,疑是後人所定。外抬腳氣門所載即是原方:麻黃四兩、甘草二兩、薏苡半升、杏仁二兩,右四味,咬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汗出即癒。)
(大成認為日晡所劇者,即是化熱的徵象,故應辛溫兼辛涼。)
(大成認為麻杏苡甘湯主治風濕病化熱者,本方適當加味治疣、銀屑病均有較好療效,特別是方中的苡仁,可謂治疣專藥(與大米混和煮食,亦有良效)
(今釋認為,此方治續發性傳染性關節炎,甚效,即經文所謂一身盡疼,乃一身關節盡疼也。大成所舉數案,凡風濕性關節炎皆關節疼,非風濕性關節炎則關節肌肉一身盡疼)



    麻 黃 杏 仁 薏 苡 甘 草 湯 方 :

麻 黃 ( 去 節 ) 半 兩 ( 湯 泡 )   甘 草 一 兩 ( 炙 )   薏苡 仁 半 兩   杏 仁 十 個 ( 去 皮 尖 , 炒 )     上 銼 麻 豆 大 , 每 服 四 錢 匕 , 水 盞 半 , 煮 八 分 , 去滓 , 溫 服 , 有 微 汗 , 避 風 。

(麻黃加朮湯與麻杏苡甘湯同是治外濕在表的表實證,但二者在主治和方劑配伍上有顯著的不同。麻黃加朮湯中麻黃為三兩,桂枝二兩,麻杏苡甘湯中,無桂枝、白朮,而麻黃僅用半兩,又加苡仁,可見前者重在發汗利濕,而後者重在輕清宣化。從病情上講,麻黃加朮湯比麻杏苡甘湯表證要嚴重,故麻黃配桂枝以發汗散表,配白朮除肌表之濕,配杏仁宣利肺氣,適用於寒濕在表之證。而麻杏苡甘湯中麻黃配杏仁、苡仁輕清宣化 在表之風濕,且方中甘草用量倍於麻黃,使整個方子成為微汗之劑。)
   
 風 濕 , 脈 浮() 身 重() , 汗 出 惡 風 者(表虛衛陽不固) , 防 己 黃 耆 湯 主 之。

    防 己 黃 耆 湯 方 :

防 己 一 兩 , 甘 草 半 兩 ( 炒 ) , 白 朮 七 錢 半 , 黃 耆 一兩 一 分 ( 去 蘆 )     上 銼 麻 豆 大 , 每 抄 五 錢 匕 , 生 薑 四 片 , 大 棗 一 枚, 水 盞 半 , 煎 八 分 , 去 滓 , 溫 服 , 良 久 再 服 。 喘 者 加 麻黃 半 兩 , 胃 中 不 和 者 加 芍 藥 三 分 , 氣 上 衝 者 加 桂 枝 三 分, 下 有 陳 寒 者 加 細 辛 三 分 。 服 後 當 如 蟲 行 皮 中 , 從 腰 下如 冰 , 後 坐 被 上 , 又 以 一 被 繞 腰 以 下 , 溫 令 微 汗 , 差 。

(千金要方卷八風痹載: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方為漢防己四兩,甘草二兩,黃耆五兩,生薑、白朮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右六味咬咀,以水六升煮三升,分三服,坐被中,欲解,如蟲行皮中,臥取汗。惟方後無加減,當是金匱原方。)
(方中防己、白朮袪風化濕,配以黃耆益氣固表,又能善行肌表之水氣;甘草、姜、棗調和營衛,以顧表虛。此方仍屬微汗之劑,故方後云"溫令微汗差";但表虛發汗,必基於托陽益氣,調和營衛方面,故方後又云"服後當如蟲行皮中",正是衛陽振奮,風濕欲解之徵兆。)
(方後加減法:有喘家麻黃,這是風濕之邪傷肺,肺氣不利而喘,故加麻黃宣肺平喘;濕邪困於脾胃作痛,加芍藥和脾胃,利血脈以止痛;水濕聚於下焦而氣逆上衝者,加桂枝下氣降逆,溫化水濕之邪;如病者平素下焦寒凝濕聚而痹不通者,加細辛以散陳寒痼冷。)
(義疏認為,風濕相搏,濕強則無汗,風強當有微汗,今汗出不止,此風濕而表虛也,脈當浮虛而澀。...以表虛汗出故不用麻黃,但若喘者,為寒邪內陷於肺,脈當寸口微緊,以關節不疼故不用桂枝,但若氣上沖,加桂枝以下衝氣,脈當浮虛而數,胃中不和是肝乘脾,脈當關上微弦,加芍藥以平肝,若下有陳寒者,身半以下無汗而寒,脈當關以下按之細緊,加細辛以散裡寒。...喘有虛實寒熱,微有水寒舍費,乃可納麻黃耳)
(大成認為,本方知用量與煎法,<<輯義>>認為是後人改,而<<千金>>卻是原方,為[防己4兩、甘草1兩、白朮3兩、黃耆5兩、生薑3兩、大棗12枚,上六味,咬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癒解如蟲行皮中,臥取汗。)
(大成認為,風濕在表以關節疼痛為主,本條不言省文也。證候屬於風濕表氣虛,故不用麻黃加朮湯、麻杏苡甘湯之類發汗....本證類似桂枝湯正,但病因病機不同,當鑑別)
(大成所舉二例風溼熱痹及寒痹皆加桂枝。又其臨證指要指出防己黃耆湯主治風濕病、水氣病之氣虛者,本證適當加味辨證治療狐臭籍婦人帶下病亦有良效。)
(會通引趙以德說:此之身重,乃風濕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虛其衛氣而濕濁為身重,...然風濕二邪獨散風之藥何耶,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已表虛而風出入其間,因之惡風耳,惟實其衛,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傷 寒 八 九 日 , 風 濕 相 搏 , 身 體 疼 煩 , 不 能 自 轉 側, 不 嘔 不 渴 , 脈 浮 虛 而 澀 者 , 桂 枝 附 子 湯 主 之 ; 若 大 便 堅 , 小 便 自 利 者 , 去 桂 加 白 朮 湯 主 之 。

(傷寒,泛指表證,指本證初起有惡寒發熱等證,以纏綿了八、九天之久,其所以不解的原因,是因為不是單純的風寒之邪,而是由於風寒濕合邪,互相搏結,濕性濡滯,所以難癒,著於肌表故見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表邪不入少陽陽明,也未傳裡犯胃,亦未鬱而化熱。
脈浮虛而澀,浮為在表, 虛為氣血不足, 澀為濡滯之象 ,說明表陽虛而風寒濕邪仍逗留於肌表。
故用桂枝附子湯溫經散寒,袪風化濕,桂枝辛溫袪在表之風邪;附子辛熱逐在經之風濕,助衛陽以固表;甘姜棗辛甘發散,調和營衛,使風濕之邪,得以從外解。)
(尤怡說,若大便堅,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陽雖弱,而在裡之氣猶治,則皮中之濕,自可驅之於裡,使從水道出,不必更發其表,以危久弱之陽矣。故於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朮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於以併走皮中,而逐水氣,亦因勢利導之法。)
( 本經說:白朮主風寒濕痹(按本經不分白朮蒼朮),別錄說:逐皮間風寒水腫。可知白朮不僅治裡濕,又能治表濕。前者用量大,因風為陽邪容易走散,利於速去,故用量宜大;後者濕氣滯留, 濕為陰邪,難以驟除,故用量宜小。)
(義疏論濕見於卷五第七)
(大成認為,一服覺身痹...如冒狀,此皆附子用治最佳劑量的中毒反應,陳念祖曰:凡方中有如蟲行狀、如醉狀、如冒狀者,皆藥勢將行使然也。)
(大成的大論心悟舉魏龍驤治療習慣性老年便閉一案,生白朮用至90克,其引原案說:故余治便閉,蓋以生白朮為主,少則一、二兩,重則四、五兩,便乾結者加生地以滋之,時或少佐升麻,乃生清降濁之意。)
(大成引用范華光治療婦科術後便閉,范氏總結用魏氏藥方:生白朮60克、生地30克、升麻3克使用於婦科手術後的便閉經驗,認為腹脹、便閉是腹部手術後常見的症狀,使用本方:1.多數患者先有腸鳴矢氣,隨後排便..2.手術後的患者體質比較弱,臨床常出現倦怠、汗出、納呆、腹脹、口乾咽燥、脈象多細數或濡,舌質偏紅、舌苔黃微膩,證屬氣陰兩虧,津液損耗之現象...3.為了讓患者早日排氣通便,術後2-3天即可開始服用本方,製成膏效果亦佳。)
(大成P499列舉坐骨神經痛案,桂枝加附子湯無效,後改為桂枝附子湯取效,其義當參)
(大成P499舉范中林治療重症頭痛用大量附子的副作用及煎煮經驗當參)
(大成認為桂枝附子湯主治陽虛性痺證(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頭痛、感冒及低血壓、心動過緩等。重用生白朮微主藥治療虛性便閉(習慣性便閉'老年便閉、術後便閉)有良效。)
(今釋認為仲景於陽虛重症,需專意強心者,必用生附子配乾薑若人參,量亦不過一枚,若用大量炮附子則取其陣痛,不取其強心,以附子之烏頭鹼本屬麻醉劑也。)
(今釋認為,白朮附子湯在<<傷寒論>>之藥量及水量皆多一倍,仍分三服,千金、外台並同,故認為<<金匱>>此方量蓋後人所改。)

    桂 枝 附 子 湯 方 :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生 薑 三 兩 ( 切 )   附 子 三 枚 (炮 去 皮 , 破 八 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傷寒論說: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之)

    白 朮 附 子 湯 方 :

白 朮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半 ( 炮 , 去 皮 )   甘 草 一 兩 (炙 )   生 薑 一 兩 半 ( 切 )   大 棗 六 枚 ( 擘 )     上 五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一 服 覺 身 痹 , 半 日 許 , 再 服 , 三 服 都 盡 , 其 人 如 冒 狀, 勿 怪 , 即 是 朮 附 並 走 皮 中 , 逐 水 氣 未 得 除 故 耳 。

    風 濕 相 搏 , 骨 節 疼 煩 , 掣 痛 不 得 屈 伸 , 近 之 則 痛劇(表邪已由肌肉深入關節) , 汗 出 短 氣 , 小 便 不 利 (陽虛氣化不行), 惡 風 不 欲 去 衣(衛陽不固,正氣虛弱) , 或 身 微 腫 者(陽虛氣化不行), 甘 草 附 子 湯 主 之 。(本條是風寒濕合邪而風濕兩盛之候,病情較上條猶為加劇。)

( 甘草、桂枝散風邪而助心陽,桂枝與朮附同用,助表裡之陽以化濕,方後云"除服得微汗而解",可知本方為助陽逐濕兼以微汗之劑。...病情不僅在表,故去姜棗;風濕兩盛,故兼用桂朮。)
(大成認為,對風濕病來說[身微腫]非病之輕,而是病之重,病之重為何與前條比附子反減?該書引周揚俊解釋道理當參P500。另外,大成也比較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見於P500)

    甘 草 附 子 湯 方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白 朮 二 兩   附 子 二 枚 ( 炮 去 皮 )  桂 枝 四 兩(去 皮 )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 初 服(初服一升) 得 微 汗 則 解 , 能 食 , 汗 出 復 煩 者(傷寒論、千金翼作[汗止復煩者]) , 服 五合 。 (初服)恐 一 升 多 者 , 服 六 、 七 合 為 妙 。
風濕辨證施治表
實證:
       1.寒濕傷表營衛不行:發熱、惡寒、無汗身煩疼,脈浮緊---散寒逐濕---麻黃加朮湯。
       2.風濕相搏滯留在表: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袪風化濕---麻杏苡甘湯。
虛證:
       1.風濕在表衛陽不固: 脈浮、身重、汗出惡風。---益氣行濕---防己黃耆湯。
       2.風濕表陽虛而風偏勝:惡寒發熱,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溫經散寒、袪風化濕---桂枝附子湯。
       3. 風濕表陽虛而濕偏勝:身體尚疼,轉側未便,大便堅,小便自利。---溫經祛溼---白朮附子湯。
       4.表裡陽氣俱虛風濕兩盛: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小便不利,身微腫。---溫經助陽,袪風化濕---甘草附子湯。)
   
 太 陽 中 暍(音業,傷暑也,中熱也) , 發 熱 惡 寒 , 身 重 而 疼 痛 , 其 脈 弦 細 芤遲 。 小 便 已 , 洒 洒 (音顯,寒慄貌)然 毛 聳(聳,直立) , 手 足 逆 冷 , 小 有 勞 , 身 即 熱, 口 開(暑內擾氣逆作喘) , 前 板 齒(板齒即門齒) 燥 。 若 發 其 汗 , 則 惡 寒 甚 ; 加 溫 針 , 則發 熱 甚 ; 數 下 之 , 則 淋 甚 。

(後夏至日為病暑,暑多夾濕,故除惡寒發熱表證外,更兼有身重而疼的特徵。暑傷氣,氣不足則陽虛,暑多汗,多汗則傷津液而陰虛。喻昌說: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陰陽俱不足。陰陽兩虛,所以脈象出現弦細芤遲,弦細為陽不足之象,芤遲為陰不足之象。
這四種脈象均為暑傷所見,但由於病人的體質和感邪的輕重不同,它不一定集中在一個患者或病程中同出現,而且臨床上很難遇到芤脈和細脈同時並見的。
小便後陽氣下泄 ,故洒洒然毛聳;陽虛不能溫養四肢,故手足逆冷。暑為陽邪傷陰液,暑又傷氣陽亦虛,稍有勞動陽虛氣浮而身熱,張口氣喘,津液失調,故前板齒燥。
一般外感多實證,獨傷暑多見虛象 ,素問說: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治療不外生津保肺,固陽益陰,東垣的清暑益氣湯(含黃柏、蒼朮等)、生脈散,王好古的黃耆湯(四君+耆、芍、姜)等均可選用。)
(此條義疏認為未經誤汗溫針諸逆,用當歸四逆湯法(卷五第五),魏雪舫覺得不類,應以桂林本的白虎加桂枝人參芍藥湯主之為宜)
(今釋認為,中暍非由毒菌,乃屬物理病,因津液消爍而發熱,體溫不足而惡寒,前者脈弦細而芤,後者脈遲,陰陽俱虛,神經失養,故身重而疼痛。...引趙氏認為此正惟宜甘藥補正,以解其熱爾,不可飲以剛劑。)
(大成認為本證是屬熱內傷氣陰又外感寒濕,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者,是由於在陰涼處避暑又感受寒濕之證候,後世稱為陰暑。所舉[酷暑夜浴]一案,主要症狀類似而脈為洪數而芤可參P502;另蒲輔周治療[先傷於暑,後傷於食,兼感夜風外邪]一案屬於暑風暑痙脈則沉數弦細)
(暑溫專章當參[溫病學]P第三章P185)

   
 太 陽 中 熱 者 , 暍 是 也 。 汗 出 惡 寒 (此惡寒乃先汗出後惡寒,非如桂枝湯惡寒汗出同時出現。此惡寒乃陽明裡熱過盛,汗出多而腠理空虛,衛外陽氣不足所引起), 身 熱 而 渴(暑熱傷津,大渴引飲,且喜涼飲。此外,臨床還可以見到心煩、尿赤、口舌乾燥、倦怠少津,脈虛等證。暑熱內盛,氣陰兩虛,故用白虎加人參湯) , 白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

(辨傷暑脈證在義疏卷五第五) (義疏卷五第五多了好幾條)
(義疏認為,此惡寒亦是微惡寒,且此症脈必浮滑而數)
(大成舉曹穎甫治[暑夾表寒]曹穎甫按:依余經驗,桂枝輕至一錢,生石膏輕至二錢,亦可有效,設不爾者,但用白虎以清熱,則表證將愈甚,但用桂枝以解表,則內熱將愈熾,中不免壞病之變,此乃桂枝石膏二要必須合作而不可分離之理。)



(太陽表證:
         1.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為中風
         2.惡寒無汗身熱而不渴者為傷寒
         3.汗出身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4.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為中暍。)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方 :

知 母 六 兩   石 膏 一 斤 ( 碎 )   甘 草 二 兩     粳 米 六 合   人 參 三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米 熟 , 湯 成 , 去 滓 , 溫 服一 升 , 日 三 服 。

    太 陽 中 暍 , 身 熱 疼 重(痛在肌表,痛是不甚,很少關節痛。乃夏月受熱,復傷冷水,水氣停留於肌表,因而阻遏肌腠之邪熱不能藉汗液向外排泄,以致引起身熱疼重) , 而 脈 微 弱 (暑濕傷陽), 此 以 夏 月 傷 冷水 , 水 行 皮 中 所 致 也 , 一 物 瓜 蒂 湯 主 之 。(傷寒論、千金翼方無[一物瓜蒂湯主之]七個字;古本作[豬苓加人參湯主之],金鑑認為應用香茹飲或大順散)

(瓜蒂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 ,下水...,本條以身疼重為主,身重由於濕勝,用瓜蒂以散皮膚水氣,與本經亦頗吻合,不應拘於臨床少見而貿然否定,曹加達有用瓜蒂治暑濕驗案,詳於<<傷寒發微>>)
(義疏認為[豬苓湯加人參主之]一句,乃通行本佚。其解釋見卷五第五。其義以為,凡血虛而有水者用 豬苓湯加人參;素體盛而脈不甚弱,以一物瓜蒂湯主之。)
(今釋認為瓜蒂湯藥證不相對,並轉引<<傷寒保命集>>說:太陽中暍,身熱而煩,汗欲出,反飲冷水,灌之,汗不能出,水行皮中,而脈微弱,表有水也,當發其汗,宜升麻湯:升麻、葛根、芍藥、甘草各一兩,上剉細,每服一兩,水三盞煎服。)
(大成認為,如此治法古今罕用,似此證候,可用香薷飲治之。大論心悟轉貼清彭國程的[傷暑]證治可以參)

    一 物 瓜 蒂 湯 方 :

瓜 蒂 二 十 個     上 銼 , 以 水 一 升 , 煮 取 五 合 , 去 滓 , 頓 服 。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