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臟 風 寒 積 聚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一
(本篇五臟中風、中寒的含義實指兩種性質不同的病因干及內臟而產生的五臟證候。它是借用風、寒二字來代表陽邪及陰邪,並非專指外感風寒而是以內傷五臟為主。金匱的五臟中風、中寒絕非傷寒論中的中風或傷寒(病在皮膚肌腠、經俞營衛,屬於外感病) ,也不是<<中風歷節病>>篇的中風病(因絡脈空虛,賊邪不泄,病位在肝、腎、腦所致的半身不遂,其邪重的深淺,決定於內虛、脈絡血瘀、肝陽暴亢的輕重。而且與素問風論篇的五臟風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二者雖均有外來風邪侵犯內臟所致,但金匱以內傷為主,素問以風邪為主)
(金匱諸篇,此篇殘缺最多。如五臟中風、中寒條文,所缺者腎中風、脾中寒、腎中寒;其論[所傷],僅有四臟,餘四臟闕如;[邪氣留著]病證,心、脾、肺俱無;脾僅有脾約證 ;而在論三焦竭的條文中,又缺中焦竭,故當與<<嘔吐噦下利並>>等其他篇章有關內容互參)
( 本篇篇名的主藥精神有四:
1.指病位在五臟之裡為主,非專指在表;
2.指病性與病因,[五臟風寒]包括了五臟病變之屬寒性和熱性,也包括了病性之屬虛屬實 。其病因可由風邪或寒邪等外感六淫所致,更可從本臟陰陽失調,陰虛或陽虛及內傷七情而成;
3.體現了臟腑經絡辨證:
4.所論積聚與難經五十五難之意相同,氣之所積,痛有定處為積,屬臟病;氣之所聚,痛無定處曰聚,屬府病。)
肺 中 風 者(中,讀平聲) , 口 燥 而 喘(風燥傷肺,氣息壅滯) , 身 運 而 重(身體運轉動搖則感覺笨重,不能自主,因宗氣被傷,氣機不利而衛陽不得外達) , 冒 而 腫 脹 (昏冒、沉悶。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濁陰上逆,水濕浸漬於膚表)。
(三因方:肺風之狀,多 汗,惡風,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氣,肩息,身重,背痛,面脹腫,晝差暮甚,診在鼻,其色白。)
肺 中 寒 , 吐 濁 涕 (胸陽不布,津液凝聚,涕,痰濁涎沫)。
(三因方:肺中寒之狀,喜吐濁涎,氣短,不能報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
(脈經: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此乃肝火灼肺傷陰,治當清肝寧肺,養陰涼血,用丹溪「載咳血方」(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浮石)加沙蔘、麥冬、白芨之類)
肺 死 臟 , 浮 之 虛 , 按 之 弱 如 蔥 葉 , 下 無 根 者 死 。
(浮取無力無神,指下感覺虛微,按之則如蔥葉中空外薄。無根有兩說, 一為候兩尺脈,一為以沉候為主,此處以理解沉取以候腎氣則空無根柢。)
(傷寒論-辨脈法:若汗出發潤,喘而不休,此為肺先絕也。脈經:病人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
肝 中 風 者 , 頭 目 瞤(念順。眼皮跳動), 兩 脅 痛 , 行 常 傴 (肝鬱風火消爍精血,筋脈失去濡養而攣急不利), 令 人 嗜 甘(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三因方: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頭目瞤,左脇偏痛,嗜甘,如阻婦狀,筋急攣痺不伸,診在目,其色青。)
肝 中 寒 者 , 兩 臂 不 舉(厥阴筋脉收引) , 舌 本 燥(此處指舌體,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肝寒火弱,不能蒸血生津上润于舌,故见舌本干燥。) , 喜 太 息 , 胸 中 痛, 不 得 轉 側 (肝脉上贯胸膈), 食 則 吐 而 汗 出 也(肝病传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故胃不受食,食则吐;气逆而开,津随之而泄,故吐而汗出。吳茱萸湯可參) 。
(三因方:肝中寒之狀,其人洒洒惡寒,翕翕發熱,熏然面赤,漿漿如有汗。胸中煩熱,脇下攣急,足不得伸。)《 脈 經》 、 《 千 金 》 云 : 時 盜 汗 、 咳 , 食 已 吐 其 汁 。
肝 死 臟 , 浮 之 弱 , 按(按而非重按) 之 如 索 不 來 (沉取脉象如绳索,郁阻坚劲,伏而不起,劲而不柔。按後再浮之脈亦不來), 或 曲 如 蛇 行 者(脉象如蛇行,弯曲之状,虽左右奔引,却无上下条达象,即亦伏且劲无柔和感之脉。)+ R! r" ^& x9 o$ S), 死 。
(傷寒論.辨脈法:脣吻反青,四肢漿習(手足顫搖震動,如小鳥飛騰,振奮不已)者,此為肝絕也)
(脈經.卷四:病人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視而不見,人汗(一作泣)出如水不止,病人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病人筋絕,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
(肝絕常兼有目閉不開,畏光或目不視物,瞳孔散大甚至戴眼反折,筋痛,髮直如麻)
肝 著 , 其 人 常 欲 蹈 其 胸 上(用手推揉按压,甚则捶打胸部) , 先 未 苦 時 , 但 欲 飲 熱, 旋 覆 花 湯 主 之 。
(肝 着,是肝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病证。因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若肝气不足,风寒湿等邪气便易痹阻于肝经,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 畅。肝脉又布胁络胸,肝气不畅,则胸中气机不利,故其症可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 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在初起时,因为病在气分,热饮可助阳散寒,能使气机通利,故但欲饮热;肝着既成,则经脉瘀滞,虽热饮亦不能暂减其瘀结,除 蹈胸一时为快外,需投以旋复花汤。旋复花微咸性温,能理气舒郁,宽胸开结,尤善通肝络而行气;助以葱管之辛温,既能芳香宣浊以开痹,又能温通阳气而散结; 新绛活血化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三味共煮顿服,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臣 億 等 校 諸 本 旋 覆 花湯 方 皆 同 。
旋 覆 花 湯 方 :
旋 覆 花 三 兩 蔥 十 四 莖 新 絳 少 許(可以茜草、紅花、蘇木、鬱金等代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之 。心 中 風 者 , 翕 翕 (形容鳥羽開合之狀,藉以形容發熱輕微)發 熱(心為火熱而為陽臟,風為陽邪其性疏泄,陽邪干心包,則心中蘊鬱火熱之邪,蒸越於外,故見微微發熱) , 不 能 起(風熱內盛,壯火食氣,氣液傷耗精神疲困,不欲起立行動) , 心 中 飢 , 食 即 嘔吐 (胃之大絡上通心包,熱由心絡干胃府,化燥傷津,胃失濡潤則煩躁嘈雜,似饑非饑;胃中風熱盤距胃失和降,距納食物,食入則火勢愈盛而上逆嘔吐)。
(陳無擇三因方說: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赤,翕翕發熱 ,瘖不能言,欲飲食,食則吐,診在舌,其色赤焦。)
(曹家達說:豐一日不去,則心陰一日不定,胃氣一日不和,當用防風、黃耆以泄風,大黃、甘草以降逆,不治風而風自愈,若用羚羊角以熄風,犀角以涼風,則失之遠矣。)
心 中 寒 者 , 其 人 苦 病 心 如 噉(音淡,吃) 蒜 狀 , 劇 者 心 痛 徹 背, 背 痛 徹 心 , 譬 如 蠱 注(痛如蟲咬) 。 其 脈 浮 者 , 自 吐 乃 愈 。
(寒為陰凝之邪,心中有寒邪凝滯,遏鬱心陽致心陽不宣,鬱熱閉歛於中,狀如食辛辣味濁的薤蒜一樣,有似痛非痛、似熱非熱的感覺。病情重者,陰寒上盛,心陽閉阻,無力鼓動氣血運行,胸背前後氣機閉塞不通,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難以忍受猶如蟲咬之狀。脈浮表示病在上焦,邪未深入,心陽漸復,陰寒有外出之機,如果病者自己作吐,則陽氣伸展而邪從上越,故當癒。)
(三因方說:心中寒之狀,其人如噉韭齏狀,劇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猶如蟲疰,惡寒,四肢厥,自吐,少間,頃食復發,休作不已,昏塞不知人。)
心 傷 者 , 其 人 勞 倦(心血虛而氣無所附,素問所謂陽氣者,煩勞則張) , 即 頭 面 赤(虛陽浮越於上) 而 下 重(身體下部沉重無力,由於上盛下虛,中氣不足則腰及下肢沉重無力,甚或中氣下虛則脫肛) , 心 中 痛 而自 煩, 發熱 (虛熱不潛而擾動於中) , 當臍跳 (心之陽氣虛衰餘上不能制下,心腎不交,腎之陰濁之氣將上逆而悸動,故見臍部跳動不已,有人奔豚欲作之狀), 其 脈 弦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今見其脈弦,則變心脈圓潤滑利之常而為長直勁急之形,說明心之氣陰兩傷,不能濡養經脈), 此 為 心 臟 傷 所 致 也 。
(脈經原文: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煩 ,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治療:高學山提出小建中湯加參耆歸麥,結合臨床可再加棗仁、柏子仁、茯神 以養心安神;曹家達認為若心陽虛而腎水妄動者,可用茯苓桂枝甘草湯;心傷嚴重致中氣大虛者,當補中益氣佐以育陰潛陽,如五味異功散加黃耆、龜粄、牡蠣、白微之類。)
心 死 臟 , 浮 之 實 如 麻 豆 , 按 之 益 躁 急 者 , 死 。
(心脈之常應圓潤滑利,來時快,去時稍慢,而心的真臟脈則見[浮之實如麻豆],是指輕按堅實,如麻豆彈指毫無柔和之象,[按之益躁急者]是指重按(中取或沉候),不但未見柔潤滑利,來去和緩有胃氣之脈,且有躁急不寧和數亂的感覺,說明心血枯竭,神氣渙散,全失鈎洪之本象)
(本條當與心死證合參。傷寒論辨脈法說: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脈經卷四:病人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曰目亭亭一日死);以及昏瞀、舌短、口開、面黑如黧等,均可供臨床參考)
邪 哭(精神失常,無故悲傷的哭泣,有如鬼邪作祟,故稱邪哭) 使 魂 魄(靈樞本神篇說:隨神往來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謂之魄) 不 安 者 , 血 氣 少 也 ; 血 氣 少 者 屬 於 心, 心 氣 虛 者 , 其 人 則 畏 , 合 目 欲 眠 , 夢 遠 行 而 精 神 離 散, 魂 魄 妄 行 。 陰 氣 衰 者 為 癲 , 陽 氣 衰 者 為 狂 。
(肝雖藏血,肺雖主氣,而氣血之化源主宰,皆歸於心;血虛則肝無所藏,不能隨神往來而魂不安;氣虛則肺不歛,不能並精而出入故魄不藏,心臟血氣虛少則魂魄不安;心主神明,主明則 下安,心氣既虛則心神失其主宰,膽氣亦不足,故其人則畏;心神虛弱不能統攝肝魂,肝魂失於主宰,則精氣不能上注於目,故[合目欲眠];心神不歛,精氣渙散,則魂魄失統,魂不入舍,魄不安宅,故神、魂、魄三者浮盪無依,出現[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
(關於[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此說與難經[重陽則狂,重陰則癲]之說不合,蓋難經說的是實證,金匱所論這為虛證)
(臨床實踐,癲狂卻有陰陽之分,狂並病非純屬陽熱實證,亦有陰寒凝結,水泛為痰 ,虛火上逆,[心無所依,神無所歸]之陰狂證。
陰狂與陽狂如何鑑別:
1.陰狂證脈雖洪大 ,按之必空或細數;陽狂則脈大滑實。
2.陰狂證舌多淡紅胖嫩,滑潤少苔,陽狂證舌多紅絳,苔黃燥膩。
3.陰狂證外貌似熱而手足常冷,陽狂證面赤如醉而四肢溫熱。
4.陽狂證治寮當以清心瀉火,滌痰開竅,催吐通下或滋陰安神為主,如<<醫方心悟>>生鐵落飲;而陰狂證當以溫陽化飲、交通心腎,潛鎮攝納、引火歸元諸法為主,如傷寒論的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古今醫家有用單用人參治神不守舍之虛狂證(張氏醫通),及桂枝加龍牡湯和交泰丸治陰狂的治驗(紹繼棠);他如八味地黃湯、龍牡連貴等均為治量陰狂常用方藥。)
脾 中 風 者 , 翕 翕 發 熱 , 形 如 醉 人 , 腹 中 煩 重 , 皮目瞤瞤 而短氣 。
(風為陽邪,脾主四肢肌肉而與胃相合,營衛又源於脾胃,水谷中悍熱之衛氣與風邪相搏,則隨肺氣之呼吸,毛竅之開闔而見[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者,脾為濕土,乃陰中之至陰,所居在腹,今風邪干及內臟,鬱遏脾氣而見脾濕不化,陽氣不能宣達於四周,故曰[形如醉人],指身體怠惰無力,四肢不能自收持,病者形狀與醉酒之人無異;陽氣遏鬱不得外達,濕邪內停,則見[腹中煩重],及腹部煩滿重脹。[皮目瞤瞤而短氣]者,因眼胞屬脾,脾中風,風淫於外而氣阻於內則見眼胞皮膚瞤瞤跳動(眼皮跳),甚至眼皮浮腫或有皮肉瞤瞤瞤而動;脾不運濕,氣機阻滯,故呼吸不利而見短氣。)
(方治: 若脾經蘊鬱之風熱較重,且短氣咳喘明顯者,可用越婢加半夏湯宣肺泄熱,降逆平喘;若因脾虛濕泛鬱而化熱成為皮水者,曹家達擬用越婢加朮湯發汗散水。)
(三因方:脾中風...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薄黃,四肢怠惰,皮肉瞤動,發熱、短氣、不欲飲食,嗜臥如醉人,診在唇,其色黃。)
(三因方:胃中風...其狀:額多汗,飲食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 失衣則瞋脹,張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則泄。)
(三因方:脾中寒之狀,心腹瞋脹,四肢攣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祕或泄。)
脾 死 臟 , 浮 之 大 堅 , 按 之 如 覆 盃 潔 潔(形容裡面空無所有) , 狀 如 搖 者, 死 。 臣 億 等 詳 五 臟 各 有 中 風 、 中 寒 , 今 脾 只 載 中 風 ,腎 中 風 、 中 寒 俱 不 載 者 以 古 文 簡 亂 極 多 , 去 古 既 遠 , 無文 可 補 綴 也 。
(浮之大堅,及輕取脈氣已不柔和,有擴大堅實之感;按之如覆杯潔潔,表示重按有如將杯子翻轉放置,外表堅硬而中空無物;狀如搖者,只脈來搖蕩不定,乍疏乍數 ,或左或右,或忽然上出魚際,忽然下入尺部,或突然中斷搏動,不成至數,躁急無根,或兩動一止,三四動一止,其搖動之狀毫無規律可循。此皆為中氣已絕,脾氣敗散,外強中乾,臟腑經絡無所稟受的真臟脈象。素問說:死脾脈來,,銳尖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類似後世所說的十怪脈之[彈石]脈,或[雀啄]脈。)
(脈經說:病人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 ,出無時度(一約五日死)。)
跗 陽 脈 浮 而 澀 , 浮 則 胃 氣 強 , 澀 則 小 便 數(小便頻繁;小便細長) , 浮 澀相 搏 , 大 便 則 堅 , 其 脾 為 約 , 麻 子 仁 丸 主 之 。
(千金要方在[其脾為約]下更有[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不渴也]十五字)
(脾約,病名,因脾的功能受胃熱津傷的約束,既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也不能轉輸水津上歸於肺,由於水津不能四布,胃熱盛而脾陰弱所產生的大便燥結,小便頻數細長的症狀,意乃弱者為強者所拘束,故稱脾約。)
(診跗陽脈主候脾胃病,跗陽脈浮而澀,浮是舉之有餘,屬陽脈,主胃熱氣盛 ;澀是按之滯澀而不流利,屬陰脈,主脾臟津液不足。脾陰不足,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腸道失潤;胃熱氣盛,則胃陰為其所傷,脾陰亦被胃熱所消灼,脾脂,枯縮約小,不能將水榖精微上歸於肺,也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另,脾胃津液被胃熱所迫而偏甚於膀胱,故見大便乾結,小便頻數細長之症。此即胃強脾弱的脾約證。)
(麻子仁丸[泄熱潤燥]是泄其陽明燥熱,乃針對其[胃氣強]而言,而滋潤太陰津液和腸燥 ,又是針對脾陰弱和[小便數]而言。麻子仁丸中有三組藥物:胃氣強者,有大黃、厚朴、枳實以抑其胃強,脾陰弱者,有麻仁、芍藥、杏仁、蜂蜜以扶其脾弱;水津不能轉輸四布者,則杏仁、厚朴又能利肺氣,助脾氣以轉輸之。
老人或虛人,由於血不潤腸而致便祕者,於本方加當歸其效更著;但枳實、厚朴、大黃的用量,當是具體情況酌減;痔瘡便祕即痔瘡出血屬腸胃燥熱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涼血止血。)
(脾約病證與胃家實 ,二者雖均有大便堅硬等陽明病的病狀,但其兼證、成因、病機與治法卻大不同。脾約證無潮熱、腹滿、硬痛證,而以大便燥結、小便頻數為主且有傷寒論描述的[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以及唇口乾燥、舌紅苔少等證候。其[跗陽脈浮而澀],多由太陽病轉變而來,稱太陽陽明者,乃因胃熱氣盛,脾陰不足所致;而胃家實則有一系列痞滿燥實堅(閉)等典型證候,勢急而重,其脈洪實有力,純屬大實證,多由外邪直犯陽明,稱正陽陽明,故當攻下通腑。)
(脾約與脾陰虛,均有大便乾硬難解之症及津液不足之病理。
但脾約證是以便硬、溲數為主,其津液不足為胃熱亢盛所致,而脾陰虛之便乾乃是急症,其津液不足方是病本,外症可見形體消瘦,皮膚乾燥乏澤,龜裂肌熱內則飲食不化 ,口乾消渴,大便乾澀或利下黏凍,舌質紅苔少乏津,兩者不盡相同。
且脾陰虛之治,以滋養脾陰為主,宜甘淡滋潤之品,如沙參麥門冬湯之類,而脾約投麻子仁丸,乃以小承氣加、麻、杏、芍、蜜具潤燥通便泄熱,與滋養脾陰法迥異。)
麻 子 仁 丸 方 :
麻 子 仁 二 升 芍 藥 半 斤 枳 實 一 斤 大 黃 一 斤 厚朴 一 尺 杏 仁 一 升 上 六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梧 子 大 , 飲 服 十 丸 ,日 三 , 以 知 為 度 。
腎 著(留滯附著。古本說:寒之為病,腎先受之,其客於五臟之間,脈引而痛;若客於八虛之室(腋肘髀膕),則惡血住留,積久不去,變而成著,可不慎歟!) 之 病 , 其 人 身 體 重 , 腰 中 冷 , 如 坐 水 中 , 形如 水 狀 (外形好像患水氣病,臨床可見足跗浮腫), 反 不 渴 , 小 便 自 利 (病非腎臟自虛或膀胱水濕停蓄,而是病在腎之外府---腰有寒濕), 飲 食 如 故 , 病 屬 下 焦 , 身勞 汗 出 , 衣 裡 冷 濕 , 久 久 得 之 , 腰 以 下 冷 痛 , 腹 重(脈經、千金方均作[腰重]) 如 帶五 千 錢 , 甘 薑 苓 朮 湯 主 之 。
(寒濕注著於腰之肌腠,影響督脈通達陽氣,帶脈約束諸脈的功能減弱,則濕著更易下注,故腰以下冷痛,腰腹重滯。臨床常見寒濕腰痛患者,於久坐起行時,縱然雙手撐膝,逐漸運動,仍然腰痛難伸,其曲背佝腰、轉動不靈之狀,與腹帶重物極為相似。)
(本條病機特點有三:一為陽氣不行,二為寒濕留著,三為病在腰部,屬經絡疾患,與腎經虛,督脈、帶脈功能減弱、脾氣虛有密切關係。)
(論其治法,不須溫腎之本臟,而以袪除腰部經絡寒濕為主,故宜溫行陽氣,散寒除濕,燠(音域)土制水,體現了辛甘化陽、甘淡滲水法,乾薑苓朮湯主之。
乾薑能去臟腑沉寒痼冷,發諸經之寒氣,若用炮姜,則更擅溫經之長,除腎經之寒也。茯苓甘淡滲濕而暖腰膝,專導水濕下走,乾薑、茯苓二味,具通陽氣、散寒除濕之功;助以白朮(或蒼朮)之苦溫,健脾燥濕而利腰臍之氣;再和以炙甘草益其脾氣,脾氣健運則濕邪除。)
甘 草 乾 薑 苓 朮 湯 方 :(千金作[腎著湯])
甘 草 白 朮 各 二 兩 乾 薑 茯 苓 各 四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腰 中即 溫 。(三因方:為[腰重如帶五貫錢],甘草炙,乾薑炮)
(桂林古本:寒病,骨痛,陰痹,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引痛,脈沉而遲,此寒邪干腎也,桂枝家葛根湯主之;其著也則兩膕痛,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主之)
(腎著湯與真武湯的比較:
相同點:1.肢體沉重、小便自利的症狀2.陽虛而水寒停滯的病機3.溫陽散寒除水的治法4.均用白朮、茯苓與姜溫陽健脾、散寒除水
相異點:
1.主證:
腎著湯: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身體重,不渴、,飲食如故。
真武湯: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音ㄖㄨㄣˊ)動,振振欲擗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 下利,或咳,嘔
2.病因病機:
腎著湯:陽氣不行,寒濕留著於腰
真武湯:腎陽虛衰,水氣不化
3.治法:
腎著湯:溫行陽氣,散寒除濕(經絡間),燠土制水
真武湯:溫腎陽以除寒,健脾氣以散水
4.用藥特點:
腎著湯:用炙甘草以燠土,乾薑發諸經寒氣而通利關節
真武湯:附子壯腎陽,生薑散水氣,芍藥歛陰和營,制附子之剛燥)
(乾薑苓朮湯與苓桂朮甘湯比較:
<<今釋>>湯本氏云:本方即苓桂朮甘湯去桂枝加乾薑,二方之異於此可辨。
苓桂朮甘湯無乾薑有桂枝,故有上衝目眩之證,是因水毒上泛而集中於上半身,且見胃內停水也
本方無桂枝有乾薑,則主水毒下降而集中於下半身,故無上衝目眩之證,胃內亦無停水,有之亦甚微也。
乾薑與附子同稱大熱,而有趨逐水毒之效,故其證必惡寒厥冷。)
腎 死 臟 , 浮 之 堅 , 按 之 亂 如 轉 丸(脈象躁動,如彈丸之亂轉) , 益 下 入 尺 中 者, 死 。
(素問說: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鈎,按之而堅曰腎平。即腎脈本當沉實有力,今反見[浮之堅],脈不沉而外鼓,說明腎失胃氣之資助,故脈不柔和。[按之亂如轉丸],是變沉實之脈為躁動不靜之象,[益下入尺中者],指上述脈形直達尺部更加明顯,乃真氣不固而外越,元陰元陽將脫,逆其封蟄之常,故主死。素問說: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本調當與腎死證互參:大骨枯槁、齒枯 、髮焦脫落、二便失禁,喘氣而吸氣困難。
傷寒論辨脈法說: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脈經說:病人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齒為暴枯,眠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
補充:(三因方)
腎中風:腎中風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浮而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臟為腎。腎虛,因中邪風為母子相感,故脈應在左尺中。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如炲(音台),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昏寢汗愈多,志意惶惑,診在耳,其色黑。
腎中寒:腎中寒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沉緊而滑,腎虛中寒,寒喜中腎,以類相從,脈應本部 ,沉滑則吉,緊澀,耳輪黑,目睛眣(音跌,目露,或目不正),為不利。
腎中寒之狀,色嘿,氣弱,呼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清,拘攣而疼,昏不知人,餘例見傷寒們。)
問 曰 : 三 焦 竭(發微[竭]自當為[寒]字誤) 部 , 上 焦 竭 善 噫(又稱噯氣,指食氣上逆,其聲啞啞沉長,氣從咽中而出,不似呃逆聲急短促) , 何 謂 也 ? 師 曰 :上 焦 受 中 焦 氣 未 和(成無己引注作[上焦受中焦氣,中焦未和]) , 不 能 消 穀 , 故 能 噫 耳 。 下 焦 竭 , 即遺 溺 失 便 , 其 氣 不 和 , 不 能 自 禁 制 , 不 須 治 , 久 則 愈 。
(食氣上逆而肺氣不降而成噫氣;腎氣失於閉藏 ,攝納無權,膀胱失約,而肝氣又疏泄太過,故會導致二便失固,遺尿與大便不能控制而自下。
三焦之氣不合亦可理解為三焦之氣不合,即上虛不能治下,脾氣不攝,腎氣不固。三焦雖各有分部,它們的功能是相互為用,互相制約協調的,固雖有三焦功能一時失調而發生噯氣遺尿等病變,不能單獨一來藥物治療,待三焦氣和,正氣復而病自愈。)
(假若三焦功能暫時失調而形體未衰者,待三焦氣和,正氣復而病自愈;若下元不甚虛者,補益脾肺亦可向癒(如甘草乾薑湯、補中益氣湯之類);若形氣已衰,又必須以溫補脾腎為主,如曹氏所提的理中湯,再加益智仁、桑螵蛸、故紙、巴戟天、鹿茸片 等,以及四逆湯之類)
師 曰 : 熱 在 上 焦 者 , 因 咳 為 肺 痿(肺失清肅,久咳津氣俱傷) ; 熱 在 中 焦 者 ,則 為 堅(熱消灼脾胃陰津,腸道失潤) ; 熱 在 下 焦 者 , 則 尿 血(熱灼傷腎與膀胱絡脈) , 亦 令 淋 秘(淋指小便淋漓澀痛,秘指癃閉,熱結氣分氣化不行) 不 通 , 大 腸 有寒 者 , 多 鶩 溏(騖即鴨,騖溏即鴨溏,形容大便水分雜下的樣子) ; 有 熱 者 , 便 腸 垢 (黏液垢膩的糞便)。 小 腸 有 寒 者 , 其 人 下重 便 血 (陽虛氣陷而不能統攝陰血) , 有 熱 者 , 必 痔 (熱移廣腸,結餘肛門之經脈)。
(黃樹曾說:小腸虛寒則脫肛便血,此便血宜用黑炮姜,側柏葉,艾葉等藥溫之,脫肛宜用補中益氣湯溫補升舉之。痔者,...多由於濕熱...藥用竹如、槐花、葈(音喜)耳、黃柏、萹蓄、猬皮、鱉甲、五倍子等味...。)
問 曰 : 病 有 積 、 有 聚 、 有穀氣(脈經[榖氣]作[繫氣],結氣的意思) , 何 謂 也 ? 師 曰 :積 者(由氣血食痰蟲等積滯所引起) , 臟 病 也 , 終 不 移 ; 聚 者 , 腑 病 也 , 發 作 有 時 , 展轉 痛 移 , 為 可 治 , 穀 氣 者 , 脅 下 痛 (病在胃肝), 按 之 則 愈 , 復 發 為 穀 氣 。
(從疼痛而言:積病 ,脹痛有定處,但無發作性;聚病,其痛左右上下走竄移動,有發作性;榖氣,痛在協下,按之痛緩,易於復發。
從病情輕重言:積病在臟,屬陰,累傷血分,氣血漸積,積快可由小到大,按之硬,病根較深難治;聚病在腑,屬陽,損傷氣分,其塊形狀大小不定,按之柔軟,病根較淺可治;榖氣是飲食所傷,肝胃氣滯,病易治癒,後是常用越鞠丸、六鬱湯(醫學入門):陳皮、半夏、川芎、蒼朮、赤茯苓、梔子、香附、砂仁、甘草、生薑,每有良效)
諸 積 大 法 , 脈 來 細 而 附 骨 者 , 乃 積 也 。 寸 口 , 積在 胸 中(如胸痹) ; 微 出 寸 口 , 積 在 喉 中(如梅核氣) ; 關 應 上 (關部候臍以上), 積 在 臍 旁 (如瘧母、肥氣(脾腫大、脾膿腫,左斜下痞塊,狀如覆杯)、息賁(指呼吸急促,氣逆上奔,右斜下有塊如覆杯狀,久病可發生肝膿瘍、膈下膿瘍)之類); 上關 上 (關脈上部,寸關交界處), 積 在 心 下(如伏梁(脘腹部有痞滿腫塊、癰瘍疾患)痞氣(胃脘部有腫塊突起,狀如覆盤)、胃脘疼痛等) ; 微 下 關(關脈下部,關尺交界處) , 積 在 少 腹(如寒疝之類) ; 尺 中 , 積 在 氣 衝(氣街穴)(如腸覃(類似卵巢囊腫)石瘕(類似宮腔積血、子宮口黏連)、甚積奔豚之類)。 脈 出 左(沉細在左,脈氣不能布於左,右同) , 積 在 左 ; 脈 出 右 , 積 在 右 ; 脈 兩 出 , 積 在 中央(脈氣不能分布於左右,故積在中央) 。 各 以 其 部(沉細脈所出之部位) 處 之(診之)。
(積病多由氣血痰食陰寒凝結而成,根深蒂固,氣血不易外達,脈多沉細不起,故曰[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
本篇內容歸納
五臟中風:
肺中風---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肝中風---頭目瞤,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心中風---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肌,食即嘔吐。
脾中風---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腎中風---多汗、惡風、色如炲,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 ,隱曲不利,昏寢汗愈多,志意惶惑。(三因方)
五臟中寒:
肺中寒---吐濁涕
肝中寒---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心中寒---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癒。
脾中寒---心腹瞋脹,四肢孿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秘或泄。(三因方)
腎中寒---脈沉緊而滑,耳輪黑,目睛眣為不利,色嘿,氣弱,吸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清,拘攣而疼,昏不知人。(三因方)
五臟死脈: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五臟病證治:
肺---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吐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瞋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脈經)
肝---肝傷者,其人脫肉又臥,口欲得張,實實手足青,目瞑瞳仁痛,此為肝臟傷所致也。(脈經)
肝---肝著,症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病機:氣鬱血滯,陽氣痹結。治療:旋覆花湯(行氣活血,通陽散結)
心---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唯心臟傷所致也。
心---心虛,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狂。
脾---脾約,脈證:跗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者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病機:胃氣強,脾陰弱。治療:麻子仁丸(泄熱潤燥,緩通大便)。
腎---腎著,病因: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症狀: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腰以下冷痛,負重如帶五千錢。病機:陽氣不行,寒濕留著於腰部。治療:甘姜苓朮湯(溫中散寒,健脾除濕)
積聚榖氣病:
積病---性質:臟病。體癥:終不移。脈象:脈來細而附骨。
診斷:
寸口---積在胸中
微出寸口---積在喉中
關上---積在臍旁
上關上---積在心下
微下關---積在少腹
尺中---積在氣衝
脈出左---積在左
脈出右---積在右
脈兩出---積在中央
聚病---性質:腑病 。症狀:發作有時,輾轉相移,為可治。
榖氣---脇下痛,按之則癒,復發為榖氣。(李克光)
金匱翼積聚統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