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水 氣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四

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五臟水,是五臟受水侵凌的反應,實非五藏本身有水,其證候多分屬於皮水、正水、石水等。
水分、血分、氣分,所謂水分病是指,先病水而後病血;血分病,是先病血而後病水;氣分病,是由氣而病水。
  師 曰 : 病 有 風 水 、 有 皮 水 、 有 正 水 、 有 石 水 、 有 黃汗 。 風 水 其 脈 自 浮 , 外 證 骨 節 疼 痛 , 惡 風 ; 皮 水 其 脈 亦浮 , 外 證 胕 腫 , 按 之 沒 指 , 不 惡 風 , 其 腹 如 鼓 , 不 渴 ,當 發 其 汗 。 正 水 其 脈 沉 遲 , 外 證 自 喘 ; 石 水 其 脈 自 沉 ,外 證 腹 滿 不 喘 。 黃 汗 其 脈 沉 遲 , 身 發 熱 , 胸 滿 , 四 肢 頭面 腫 , 久 不 愈 , 必 致 癰 膿 。

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及黃汗
病名 病位 氣血 主證 備註  治法
風水 在表 氣分(有外邪) 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 風邪外襲,故當兼有發熱;風邪上行與水相激,多瀦留於胸頸之上,因此當兼有頭面浮腫  當發其汗
皮水 在表 氣分(無外邪) 脈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 胕腫,當作皮膚腫,不僅跗腫。腹滿如鼓,是水濕阻滯脾絡,尤怡認為即內經「空空然不堅」之意。諸病源候論,認為其腹如故,表示水邪尚未入裡。  當發其汗
正水 在裡 氣分(影響於上) 脈沉遲,外證自喘 根據素問水熱穴論應有「腹部膨大」。  當溫解
石水 在裡 氣分(病結於下) 脈沉,外證腹滿不喘 少腹腫滿堅硬如石狀,累及肝腎時,應兼有「上引脇下脹痛」(病源)。水氣病之最重者。  當溫解
黃汗 在表 氣分、血分 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癒,必至癰膿 脾虛為本。,久病必致營血不通氣血腐敗化膿。在氣分當發汗。  當發其汗
脈 浮 而 洪 , 浮 則 為 風 , 洪 則 為 氣 (指水氣), 風 氣 相 搏(風水與水氣相持,相互搏擊於肌表) , 風強(風邪偏盛) 則 為 隱 疹 (風入營血), 身 體 為 癢 , 癢 為 泄 風(風薄汗泄) , 久 為 痂 癩 (風邪未外洩久之); 氣 強(水氣偏盛) 則為 水 (為腫為喘成水病), 難 以 俯 仰 (裡水支飲、浮腫之類), 風 氣 相 擊 (風氣、水氣俱盛), 身 體 洪 腫(即浮腫) , 汗 出 乃 愈(金鑑認為用越婢湯) , 惡風 則 虛(衛表虛,金鑑認為越婢湯加附子) , 此 為 風 水 ; 不 惡 風 者(與風邪無關) , 小 便 通 利(膀胱氣化尚未受到影響) , 上 焦 有 寒 ,其 口 多 涎 , 此 為 黃 汗 (黃汗初起,尚未化熱,且脈當沉)。
    寸 口 脈 沉 滑 者, (沉脈主水見於寸部,是水氣盛犯於表,資有風水。由原先脈浮變脈沉表示病勢加劇), 中 有 水 氣 , 面 目 腫 大 有 熱 (風與水邪上犯,水濕瀦留於胸頸以上), 名 曰風 水 。 視 人 之 目 窠 上 微 擁(眼胞微腫) , 如 蠶 新 臥 起 狀 (比喻像剛睡醒的眼睛), 其 頸 脈 動(風水邪氣過盛波及脾胃) ,時 時 咳(水氣上漬於肺) , 按 其 手 足 上 , 陷 而 不 起 者 (尤怡云:「與內經:『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不同。然腹中氣大,而肢間氣細,氣大,則按之隨手而起,氣細則按之窅而不起,而其浮腫一也;四肢浮腫至此,比面目浮腫更劇,且波及於脾,顯示水氣發展較速,病勢較劇,屬較重之證), 風 水(既曰風水表示兼有發熱,惡風,或骨節疼痛,若發熱、惡風證除,當以皮水視之) 。
    太 陽 病 (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脈浮緊或浮緩), 脈 浮 而 緊 , 法 當 骨 節 疼 痛 , 反 不 痛(風水流關節則骨節疼痛如首條所述,若侵淫肌膚則身體重酸) , 身體 反 重 而 痠(水邪侵淫肌奏理則身重,風邪戀於肌表則酸軟) , 其 人 不 渴(裏無熱邪) , 汗 出 即 愈 , 此 為 風 水 。 惡 寒 者(水腫病本陽虛體質,故發汗後惡寒), 此 為 極 虛 發 汗 得 之 。
    渴 而 不 惡 寒 者(不惡寒表示無外邪,皮水初起不渴如首條所述,日久,影響肺脾運輸津液則渴) , 此 為 皮 水 。
    身 腫 而 冷 , 狀 如 周 痹 , 胸 中 窒 , 不 能 食 , 反 聚 痛(上述都是寒濕遏鬱), 暮 躁 不 得 眠 , 此 為 黃 汗 。 痛 在 骨 節 (寒鬱化熱)。
    咳 而 喘 (肺脹,因寒水傷肺,肺失宣降), 不 渴 者 , 此 為 脾 脹 (改為肺脹), 其 狀 如 腫 (面目浮腫寒風水一樣), 發 汗 即愈 。(肺痿篇云:上氣喘而燥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癒
    然 諸 病 此 者 , 渴 而 下 利 , 小 便 數 者 , 皆 不 可 發 汗(凡病如上所述皆不宜發汗)。
    裡 水 者(應作皮水) , 一 身 面 目 黃 腫(洪腫,皮水夾有鬱熱) , 其 脈 沉(由浮變沉表示水邪盛之重證) , 小 便 不 利 , 故令 病 水 。 假 如 小 便 自 利 , 此 亡 津 液 , 故 令 渴 也 (前云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越 婢 加朮 湯 主 之 (倒裝句,應該列在「故令病水」句後)。(第23條越婢湯有「續自汗出」之內熱迫津外出之病機,故當有此「續自汗出」之症狀方 見 下 。
    跗 陽 脈 當 伏( 一曰跗陽之脈道在足背二骨間,故平時脈當沉實於裏而不浮露於表;一曰跗陽有水脈當伏,以胃陽為水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不出也) , 今 反 緊 , 本 自 有 寒 , 疝 瘕 (疝者,睪丸連少腹急痛;瘕者,腹中積塊或聚或散,沒有定形定處), 腹 中 痛, 醫 反 下 之 , 下 之 即 胸 滿 短 氣(誤治傷脾陽水濕不運逆於上,則傷肺,肺氣不得宣暢) 。(本條水與寒聚
    跗 陽 脈 當 伏 , 今 反 數 , 本 自 有 熱 , 消 穀 , 小 便 數(胃熱過剩,脾陰不足,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反偏滲於膀胱,小便頻數), 今 反 不 利 (反而小便不利,乃水與熱互結,膀胱氣不利,水氣將溢於肌膚), 此 欲 作 水 。(本條水與熱結
    寸 口 脈 浮 而 遲 , 浮 脈 則 熱 , 遲 脈 則 潛 , 熱 潛 相 搏, 名 曰 沉 (浮脈見於寸口,外來熱邪侵襲;遲脈屬於陰,寸口見遲脈,乃衛氣阻滯不行,浮遲相兼乃熱邪不得發於外,而內潛於裡,非指沉脈)。 跗 陽 脈 浮 而 數 , 浮 脈 即 熱 , 數 脈 即 止 , 熱 止相 搏 , 名 曰 伏 (數主有熱,數止乃因邪熱留滯不得運行;此言邪熱內伏,非曰伏脈)。 沉 伏 相 搏 (上焦、中焦皆有邪熱內伏,博,相合之意思), 名 曰 水 。 沉 則 脈 絡 虛(客熱沉潛於上焦,肺失其通調及朝百脈之功,故脈絡無氣血灌注而空虛), 伏 則小 便 難 (客熱潛伏於脾胃,脾傷失運,影響膀胱氣化功能,故小便少), 虛 難 相 搏 , 水 走 皮 膚 (肺脾及膀胱功能失常,飲入水氣氾溢肌膚), 即 為 水 矣(水熱互結,可用疏鑿飲子開鬱散結,行氣逐水) 。
    寸 口 脈 弦 而 緊 , 弦 則 衛 氣 不 行 , 即 惡 寒 , 水 不 沾流 (水液不尋常道而行), 走 於 腸 間 。
    少 陰 脈 緊 而 沉 , 緊 則 為 痛 , 沉 則 為 水 , 小 便 即 難。
    脈 得 諸 沉 , 當 責 有 水 , 身 體 腫 重 (沉脈主水病,但卻不盡主水,水病亦不盡脈沉。大凡陰寒內盛之病,因其陰盛礙陽,故其脈多沉,風水、皮水初起,脈卻多浮,因此,只有在「身體腫重」的主政與脈沉並見時,始可斷為水病。), 水 病 脈 出 者 (脈出不同於脈浮,後者盛於上而弱餘下,前者有上而無下;若服昇陽藥,脈暴出而下無根,表示陽藥入而群陰不受,沒滅其陽,陽即出亡而不可救矣),死 。
    夫 水 病 人 , 目 下 有 臥 蠶 (脾胃為水濕所困,水濕泛溢眼胞), 面 目 鮮 澤 (皮中水氣太盛,潤膚而壅營衛), 脈 伏(比沉脈更甚,水腫更劇) , 其 人消 渴(陽為水遏氣不化津而化熱傷陰) 。 病 水 腹 大 , 小 便 不 利 (氣機阻滯,三焦閉阻,陽不化水), 其 脈 沉 絕 者 (沉之甚), 有 水 , 可 下之(可字有衡量之意。下水可用十棗湯、浚川散、神佑丸、禹公散、舟車丸等,但若邪實證虛,陳念祖主張用真武湯加目通、防己、椒目等利導水濕) 。(此正水或石水之重證
    問 曰 : 病 下 利 後(下利日久,必致脾腎虛而津氣俱傷) , 渴 飲 水 , 小 便 不 利 , 腹 滿 因 腫者 (脾虛不運,腎虛不化而致陰腫(或云因而腹腫), 何 也 ? 答 曰 : 此 法 當 病 水 , 若 小 便 自 利 及 汗 出 者 ,自 當 愈 。
    心 水 者 , 其 身 重 而 少 氣 (心陽虛,水氣盛而凌心,身體沈重(一云腫),少氣不足以言), 不 得 臥 , 煩 而 躁(心陽被遏,臥則水邪更逆於心,故煩躁(一云煩而悸) , 其 人陰 腫 (心陽虛,無火下交於腎,腎不主水,水溢於前陰而為陰腫)。(不得臥、煩而悸是診斷心水的重點
    肝 水 者(肝氣先虛,水氣乘之) , 其 腹 大 , 不 能 自 轉 側 (肝病乘脾(妨礙脾之運行),脾不能運化水濕,致水氣盛積腹內,故而腹脹大,不能自轉側), 脅 下 腹 痛(水氣凌肝,阻滯肝絡,經脈氣血鬱致不通,甚則氣血瘀阻,因此脇腹部痛脹或甚而刺痛) , 時 時津 液 微 生 , 小 便 續 通 (正邪相爭,肝之疏泄功能時而正常、時而紊亂)。(脇下腹痛、小便續通是診斷肝水重點
    肺 水 者(肺氣先虛,水氣凌肺) , 其 身 腫(通調失職,水氣橫溢) , 小 便 難 , 時 時 鴨 溏 (肺氣虛通調失職,水不下輸膀胱;影響大腸傳化,大腸收斂失職)。(時時鴨溏乃肺水特徵
    脾 水 者 , 其 腹 大 , 四 肢 苦 重 , 津 液 不 生 , 但 苦 少氣 , 小 便 難 。(脾陽虛為水濕所困故腹大、四肢苦重;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津液不生;營衛氣血皆源於脾胃,脾氣虛則源乏少氣;脾不散精於肺,肺不輸津於膀胱故小便難)(腹大、四肢苦重為診斷脾水的重點
    腎 水 者 , 其 腹 大 , 臍 腫 腰 痛(腎者,胃之關,又膀胱者,腎之外府。故腎陽虛受水氣侵凌而有上述之證) , 不 得 溺 (氣化失常), 陰 下 濕 如牛 鼻 上 汗 (腎開竅於二陰,水寒下注), 其 足 逆 冷 , 面 反 瘦(五臟氣血不榮於上) 。
五臟水病,肝、脾、腎均為陰藏,位居於腹,病變重心在裏在下,故三藏均 有腹大;心、肺屬於陽藏,位居於胸,病變重心在上、在表,均有身重、身腫、煩躁不得臥等證。可知五臟水與四水在表裡上下有聯繫。不過四水有來自外感者,如 風水,而五臟水來自內臟,可能屬於正水、石水一類疾患。
    師 曰 : 諸 有 水 者 , 腰 以 下 腫 , 當 利 小 便(潔淨府,五苓、豬苓之類) ; 腰 以 上腫 , 當 發 汗 乃 愈(開鬼門,越婢、青龍之類) 。
(治水三大法:發汗、利尿、攻下。皆以正氣強盛為前提,對於虛證、陰證不能單獨運用,臨床上發汗、利小便往往合用,而上下分消)
    師 曰 : 寸 口 脈 沉 而 遲 , 沉 則 為 水 , 遲 則 為 寒 , 寒水 相 搏(肺氣虛弱,寒水犯肺,水與寒水相搏結,致使肺氣不宣) 。 跗 陽 脈 伏 , 水 穀 不 化 , 脾 氣 衰 則 鶩 溏 , 胃 氣 衰則 身 腫 (胃氣虛衰,既不能納食又不能腐熟水穀,則胃衰脾亦衰)。 少 陽 脈 卑(耳門微前上方之和髎穴,卑,沉而弱,營血不足,三焦決瀆功能失常) , 少 陰 脈 細(腎虛血少失其氣化功能) , 男 子 則 小 便 不 利 , 婦 人則 經 水 不 通(腎陽不足、寒凝血少) ; 經 為 血 , 血 不 利 則 為 水(經水閉阻,則必氣滯,氣滯水停) , 名 曰 血 分 (水病因經血閉阻而來)。

    問 曰 : 病 有 血 分 水 分 , 何 也 ? 師 曰 : 經 水 前 斷 ,後 病 水 , 名 曰 血 分(瘀血阻治水道,病位比較深,治當通經為主,佐以利水) , 此 病 難 治 ; 先 病 水 , 後 經 水 斷 , 名曰 水 分 (水液阻滯血道,病位比較淺,當利水為主,佐以通經), 此 病 易 治 。 何 以 故 ? 去 水 , 其 經 自 下 。
    問 曰 : 病 者 苦 水 , 面 目 身 體 四 肢 皆 腫 , 小 便 不 利, 脈 之 , 不 言 水 , 反 言 胸 中 痛 , 氣 上 衝 咽 , 狀 如 炙 肉 ,當 微 咳 喘 , 審 如 師 言 , 其 脈 何 類 ?
    師 曰 : 寸 口 脈 沉 而 緊 (手上寸關尺三部份), 沉 為 水 , 緊 為 寒 , 沉 緊 相搏 , 結 在 關 元(在任脈上,足三陰及任脈所會) , 始 時 尚 微 , 年 盛 不 覺 , 陽 衰 之 後(女子5*7男子6*8之後) , 營 衛相 干 (營衛不和諧), 陽 損 陰 盛 , 結 寒 微 動 , 腎 氣 上 衝 , 喉 咽 塞 噎 , 脅下 急 痛(腎氣上逆與衝脈並行,症狀類似懸飲) 。 醫 以 為 留 飲 而 大 下 之 (誤以為懸飲用十棗湯之類下之,傷正氣), 氣 擊 不 去 , 其 病 不 除 。後 重 吐 之 (咽喉塞噎,誤以為痰飲組於胸膈,用瓜蒂散之類吐之,傷胃氣), 胃 家 虛 煩 , 咽 燥 欲 飲 水 , 小 便 不 利 , 水 穀 不化 , 面 目 手 足 浮 腫(本有腎陽虛弱又加誤治,脾腎俱虛,健運失職,氣化不行) 。 又 與 葶 藶 丸 下 水 (攻實不顧虛), 當 時 如 小 差 , 食飲 過 度 , 腫 復 如 前 , 胸 脅 苦 痛(比協下急痛更甚) , 象 若 奔 豚 (比腎氣上衝,咽喉塞噎更甚), 其 水 揚 溢 ,則 浮 咳 喘 逆 。 當 先 攻 擊 衝 氣 (新病應先治療,苓桂味甘湯之類), 令 止 , 乃 治 咳(苓甘五味姜辛湯之類) ; 咳 止 , 其喘 自 差 。 先 治 新 病 , 病 當 在 後 。
    風 水 , 脈 浮 身 重(水濕浸淫肌膚) , 汗 出 惡 風 者 (汗出後而惡風甚,表氣虛), 防 己 黃 耆 湯 主 之。 腹 痛 者 加 芍 藥 。
本條與痙濕暍篇中第22條原文,只有「濕」字和「水」字之異,處方相同。但該條以風濕在表、關節疼痛為主;本條以風水在表、面目浮腫,按手足上陷而不起為特徵。但同屬表虛
    防 己 黃 耆 湯 方 : 方 見 濕 病 中 。
    風 水 惡 風 (衛表被風邪所傷), 一 身 悉 腫 (比前條更重,風多氣強), 脈 浮 不 渴 (應作渴), 續 自 汗 出 (內熱所逼), 無大 熱(外無大熱) , 越 婢 湯 主 之 。

    越 婢 湯 方 :

麻 黃 六 兩   石 膏 半 斤   生 薑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大 棗十 五 枚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惡 風 者(惡風甚或惡寒) 加 附 子 一 枚 炮 。 風 水 加朮 四 兩 (加強脾氣運化之力)。 ( 《 古 今 錄 驗 》 )

越婢湯與防己黃耆湯鑑別
越婢湯 防己黃耆湯
主證相同點 眽浮、汗出、惡風
主證不同點 一身悉種 身重、腰以下腫甚、大熱
惡風汗出的原因 熱逼水津外出,乃風邪較甚襲表 表虛不固
病機及屬性 風水表實而加肺胃鬱熱 風水表虛不固
治法 發汗利尿兼輕鬱熱 補衛固表、利水散濕
藥物 麻黃、石膏、生薑、大棗、甘草 防己、黃耆、白朮、生薑、大棗、甘草

皮 水 為 病 , 四 肢 腫 (第一條云:「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入鼓,不渴,當發其汗」,本條突出「四肢腫」說明水邪之盛。), 水 氣 在 皮 膚 中 , 四 肢 聶 聶 動者 (水氣相逐), 防 己 茯 苓 湯 主 之 (用防己黃耆湯,去朮加桂苓者,風水之濕在經絡近內,皮水之濕在皮膚近外,故但以苓協桂,滲周身之濕,而不以朮燥其中氣也,不用薑棗,濕不在上焦之營衛、,無取乎宣之也。

    防 己 茯 苓 湯 方 :

防 己 三 兩   黃 耆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茯 苓 六 兩   甘 草二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裡 水(應作皮水) , 越 婢 加 朮 湯 主 之 (脈證包含第五條,乃皮水加內熱), 甘 草 麻 黃 湯 亦 主 之 (皮水而無內熱)。
    越 婢 加 朮 湯 方 : 越婢湯加白朮4兩,又見腳氣中。方 見 上 。 於 內 加白 朮 四 兩 。 又 見 腳 氣 中 。

    甘 草 麻 黃 湯 方 :

甘 草 二 兩   麻 黃 四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甘 草,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重 覆 汗 出 , 不 汗 , 再 服 。 慎 風寒 。
    水 之 為 病 , 其 脈 沉 小 (與第五條相比,本條脈沉而無力), 屬 少 陰 (少陰證脈:脈沉細、惡寒、四肢不溫。屬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浮 者 為 風 (屬風水。以脈之浮沈辨別), 無 水虛 脹 者 , 為 氣(氣脹,以手按之無沒指之象,尤其以腹部呈現一種虛浮脹滿之象,氣脹不可發汗。) 。 水 (若風水與正水), 發 其 汗 即 已 (正水與風水表有水氣者,皆可用汗法,但正水因為腎陽虛,所以需助陽發汗,故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者宜杏子湯,杏子湯推測應該是麻杏甘石湯或甘草麻黃湯加杏仁),。 脈 沉 者 宜 麻 黃 附 子 湯; 浮 者 宜 杏 子 湯 。

    麻 黃 附 子 湯 方 :

麻 黃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     上 三 味 , 以 水 七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半 , 溫 服 八 分 , 日 三 服 。
    杏 子 湯 方 : 未 見 , 恐 是 麻 黃 杏 仁甘 草 石 膏 湯 。
    厥 而 皮 水 者 , 蒲 灰 散 主 之 。方見消渴中。
衛陽外虛皮水四溢,周身衛氣凝滯不行,去其水則厥自癒。內有溼熱,不用桂附之屬。蒲灰用蒲黃或用菖蒲。蒲灰散外敷兼內飲
皮水的正治是汗法,如越婢加朮湯、甘草麻黃湯;也可汗利同用,如防己茯苓湯;還可單用利法,如本條蒲灰散。蒲灰散清溼熱、利小便,滯溼熱壅遏陽氣被阻之皮水,為後世陽水的治法奠定了基礎。方 見消 渴 中 。
    問 曰 : 黃 汗 之 為 病 , 身 體 腫 , 一作 重 。 發 熱 汗 出 而 渴 , 狀 如 風 水 , 汗 沾 衣 , 色 正 黃如 柏 汁 , 脈 自 沉 , 何 從 得 之 ? 師 曰 : 以 汗 入 水 中 浴 , 水從 汗 孔 入 得 之 , 宜 耆 芍 桂 酒 湯 主 之 。
第五條云: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故脈沉、身體腫,是水氣病的主脈主證。黃汗病是水氣病一類。
汗出營衛之氣衰弱,又受水濕之邪鬱阻營衛,治汗液排泄不暢,濕滯皮膚,衛鬱營熱,溼熱交蒸於肌奏,故行成黃汗
桂芍調和營衛,黃耆達表協桂振奮衛陽而行水濕,米醋協芍藥攝營益陰,且泄營中鬱熱。臨床上有用梔子、黃伯代替苦酒。

    黃 耆 芍 藥 桂 枝 苦 酒 湯 方 :

黃 耆 五 兩   芍 藥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上 三 味 , 以 苦 酒 一 升 , 水 七 升 , 相 和 , 煮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 當 心 煩 , 服 至 六 七 日 乃 解 。 若 心 煩 不 止 者(心煩,乃苦酒酸收阻濕氣於內之故,等藥力積久,氣自行則濕邪漸去而不煩), 以 苦 酒 阻 故 也 。 一 方 用 美 酒 醯 代 苦 酒。
    黃 汗 之 病 , 兩 脛 自 冷 ; 假 令 發 熱 , 此 屬 歷 節(黃汗水濕鬱滯肌奏,衛鬱營熱交蒸,濕注於下,陽為濕遏,而不能溫煦於下肢,故身雖發熱而兩脛發冷,此乃有別於歷節之發熱,一身盡熱,括兩脛亦熱) 。 食已 汗 出 (胃氣本有不足,食後食氣外洩), 又 身 常 暮 臥 盜 汗 出 者(營陰內虛不斂,陽氣不固) , 此 勞 氣 也(勞傷陰氣,陰虛有熱) 。 若 汗 出 已 反發 熱 者 , 久 久 其 身 必 甲 錯 (肌膚失其營養而粗糙狀如鱗甲); 發 熱 不 止 者 , 必 生 惡 瘡 (此論黃汗變證(黃汗本熱出汗減),一說此論虛勞預後)。
    若 身 重 , 汗 出 已 輒 輕 者 , 久 久 必 身瞤(音順,汗多日久損傷陽氣陰液,肌肉掣動) , 瞤即 胸 中痛 (陽不足), 又 從 腰 以 上 必 汗 出 (陽虛於上,失其固護之能), 下 無 汗(水濕就下,陽氣不達) , 腰 髖 弛 痛(寒濕凝滯氣血不暢) , 如 有 物 在皮 中 狀 , 劇 者 不 能 食 (濕阻於中焦), 身 疼 重(濕滯肌奏) , 煩 躁 (濕傷心陽), 小 便 不 利 (陽氣不行,膀胱失其氣化功能), 此 為黃 汗 , 桂 枝 加 黃 耆 湯 主 之 (調和營衛,宣通衛陽,濕從汗解。黃汗本溼熱為患,除了調和營衛,另一方面當除濕清熱,後世用藥,除了選耆芍草外,常根據病情家清熱利濕之品,如,茵陳、山梔、黃柏、防己、赤苓、白癬皮、淡竹葉等)。


耆芍桂酒湯 桂枝加黃耆湯
藥物:同有黃耆、芍藥、桂枝;功用:宣達陽氣,調和營衛,排泄水濕;主治:黃汗病
症狀 身體腫、發熱、周身汗出而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 身疼重,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不能食。
病機 表虛而濕鬱熱伏於肌奏 營衛失調,水濕鬱滯,陽氣被鬱
治法 實衛固表,調和營衛, 宣陽散濕,佐以清泄鬱熱(為正治法) 調和營衛,宣陽散濕(為變治法)
方藥 黃耆五兩(為君)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苦酒一斤 桂枝湯(為君)桂枝、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另加黃而二兩

    桂 枝 加 黃 耆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甘草   黃 耆 各 二 兩     上 六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須 臾飲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服 取 微 汗 ; 若 不 汗 , 更服 。
    師 曰 : 寸 口 脈 遲 而 澀 (寸口,心肺為主), 遲 則 為 寒 , 澀 為 血 不 足 。跗 陽 脈 微 而 遲(脾氣虛) , 微 則 為 氣 , 遲 則 為 寒 。 寒 氣 不 足 , 則 手足 逆 冷(陽氣不足已溫煦四肢) ; 手 足 逆 冷 , 則 營 衛 不 利 ; 營 衛 不 利 , 則 腹 滿 脅鳴 相 逐(脇鳴應作腸鳴) ; 氣 轉 膀 胱(寒氣下轉膀胱經府) , 營 衛 俱 勞 (營衛俱病); 陽 氣 不 通 即 身 冷(陽氣不通,肌表失溫煦) , 陰 氣不 通 即 骨 疼(精血不能榮於骨) ; 陽 前 通 則 惡 寒 (前者,斷絕之意。), 陰 前 通 則 痹 不 仁(肌肉失養) ; 陰 陽 相得 , 其 氣 乃 行 , 大 氣 一 轉 (大氣,膻中之宗氣。), 其 氣 乃 散(水寒結氣就能散去,治當調其陰陽,溫運陽氣) ; 實 則 失 氣 (鬱結之氣後泄,則證見矢氣,屬實證), 虛 則遺 尿 (鬱結之氣由小便而出於前陰者,屬於虛證), 名 曰 氣 分 。
    氣 分 (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者), 心 下 堅 , 大 如 盤 , 邊 如 旋 杯胃上脘痞結堅滿有如覆杯之狀) , 水 飲 所 作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麻 辛 附 子 湯 主 之 。(以方測證:本條可具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身冷,骨節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等證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麻 黃 細 辛 附 子 湯 方 (芍藥不利於溫經通陽):(溫陽散寒,通利氣機,宣行水飲)(用於陽虛陰凝於心,肝硬化腹水,肝腎綜合證,風濕性、肺源性、充血性心性水腫

桂 枝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麻黃 二 兩   細 辛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     上 七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當 汗 出 , 如 蟲 行 皮 中 (陽氣振奮推動陰凝之邪,外達肌奏之特徵), 即 愈 。
    心 下 堅 , 大 如 盤 , 邊 如 旋 盤 , 水 飲 所 作 , 枳 朮 湯主 之 。(以方測證:本方病機是屬於脾氣虛弱,失於轉輸,致水飲內聚,痞結餘心下而致者,因此不具備上調之表證。

    枳 朮 湯 方 :

枳 實 七 枚   白 朮 二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腹 中軟 即 當 散 也 。

    〔 附 方 〕

《 外 臺 》 防 己 黃 耆 湯 : 治 風 水 , 脈 浮 為 在 表 , 其 人或 頭 汗(風邪) , 表 無 他 病 (水勝於風), 病 者 但 下 重 , 從 腰 以 上 為 和 , 腰 以下 當 腫 及 陰 (濕勝於下), 難 以 屈 伸 。 方 見 風 濕 中 。
  (用於治療風濕表虛及風水表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