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氣溫病
伏氣溫病的特點是伏而後發,就是感受邪氣的當時沒有表現,而是經過很長時間才發病。怎麼知道是伏而後發呢?因為發病初起就以裡熱為主,見高熱,心煩,口渴,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等裡熱盛的表現。古人認為,如果邪氣是從表而來,肯定有明顯的表證過程,既然它沒有表證的過程,就說明是邪氣從裡向外發。既然邪氣是從裡向外發,當然是裡有邪氣。體內的邪氣從何而來呢?是在發病之前己經進入體內,而且伏藏在體內,在一定的條件下就藉機而發,所以稱之為伏氣溫病,又稱伏邪溫病。關於邪氣所伏的部位,由於歷代醫家所觀察的病種不同,或對同一種病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就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說法。比如%傷寒論》認為伏邪是藏於肌膚%溫疫論》認為是邪伏膜原;《通俗傷寒論》認為是捨於營分《溫熱逢源》認為是優於少陰。這些說法都可 以作為研究伏氣溫病的參考。
屬於伏氣溫病的病種,最典型的有兩個,一個是春溫病,一個是伏暑病。春溫病,是冬傷於寒,至春發病,它初起可以發於氣分,也可以發於營分,總之邢是以裡熱為主。伏暑病,是夏季傷於暑熱或暑濕,至秋、冬發病。暑濕病初起一般都是發於氣分,出現以氣分暑濕為主的表現。暑熱病初起既可以發於氣分,也可以發於營分,出現以氣分暑熱為主或營熱陰傷為主的表現。伏氣溫病的發病,可以是沒有任何誘因,伏邪就自內外發,這種類型稱為伏邪自發;也可以是由外感邪氣誘發體內的伏邪而發病,這種類型稱為新感誘發。比如說,春溫是冬季感受寒邪,鬱而化熱,熱邪優於體內,到春天腠理開泄,伏邪自內外發而發病,這就是伏邪自發。還有一種情況,是春季又外感新的邪氣,或感受風寒,或感受風熱,都可以誘發體內的伏邪而發病,這就是新感誘發。怎麼知道是新感誘發了伏邪呢?因為它是以裡熱為主,但又有短暫的微惡風寒的過程。以裡熱為主,是體內有伏邪的表現,微惡風寒,是外感邪氣的徵象,二者結合分析,就可以知道是新感誘發了伏邪。如果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為主症而無裡熱的表現,就是新感溫病;如果初起僅見裡熱熾盛而沒有微惡風寒的症狀,那就是伏邪自發。這是新感誘發的伏氣溫病與新感溫病、伏邪自發的伏氣溫病之間的臨床鑒別要點。春溫病有的發於氣分,有的發於營分,這二者都可以是伏而自發,也都可以由新感風熱或風寒所誘發。伏暑病與春溫病雖然都屬伏氣溫病,但是伏暑病不可能出現伏邪自發,而是必須由新感誘發。為什麼呢?因為伏暑發於秋、冬,這兩個季節氣溫低,腠理是收斂、閉塞的,伏邪郁在體內不可能發泄出來,必須有新感去引誘伏邪,才會發病。新感的邪氣或是風寒,或是風熱,都可以誘發伏邪。所以在臨床上伏暑初起是以裡熱或裡濕熱為主,而必兼有短暫的微惡風寒的表證過程。
古代對伏氣溫病的論述應該說是非常詳細的,而且在新感溫病的學說出現之前,對溫病的認識一直是以伏氣立論。至於邪氣究竟是何時侵入人體的?究竟伏在什麼部位?為什麼會伏藏那麼長的時間而不發病等問題,近年來爭議頗多。對於伏氣學說,有人持肯定態度,也有人持否定態度。關於這個問題,應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去對待,以能指導臨床實踐為原則,不必陷入無謂的爭議空談之中。
還應當說明的是,溫病學的病因與發病學說的形成,是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的觀察、結合季節氣候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理論,它形成之後,有效地指導了溫病的辨證論治。西醫學認為感染性疾病與傳染病的發病是病原微生物所致,因為病原微生物的種類不一,如細菌、病毒、原蟲、螺旋體等,所以病變的種類繁多。因此西醫學在治療上是針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而選用不同的藥物。 中醫學與西醫學兩個醫學體系對病因的認識不同,是因為觀察方法不同而形成的。中醫學是從宏觀上把人與自然進行整體綜合分析,"審證求因"而形成的病因學說。西醫學是通過微觀觀察,在顯微鏡下找出了病原微生物而形成的病因學說。因此,兩個醫學體系對病因的認識有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異,但在臨床實踐中都有各自的療效,而且各有所長。從提高療效的角度來看,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往往療效吏好。應當強調的是,在使用中藥治療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中醫理論的辨證論治原則,而不能機械地認為哪些藥可以抗菌、抑菌、殺菌,哪些藥可以抗病毒,這樣的做法因為脫離了中醫理論的指導反而不能取得好的療效。
中醫學與西醫學對病因的認識雖有不同,但二者對發病與季節氣候的關系的認識應該說是一致的。比如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發於冬、春季節;流行性乙型腦炎多發於夏季。為什麼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病種呢?中醫學認為是不同季節的主氣不同,因而致病的邪氣不同;西醫學認為是不同季節有利於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另外,有些病種是通過傳媒傳播的,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是以蚊蟲為傳媒,夏季蚊蟲多,所以夏季發病率高。總之,中醫學與西醫學對發病與季節氣候的關係都給予了高度重視,說明二者都在臨床實踐中進行了長期、細緻的觀察與總結,這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有看重大指導意義。(劉景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