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細說
辨斑、疹
斑見於血分證。疹見於營分證。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臨床中要認真觀察分析加以判別。
1.1 斑、疹的形態
斑,是形如粟米(粟米就是小米)。或如大豆,甚或連接成片,斑斑如錦紋,不高出皮膚,拂之不礙手,壓之不褪色的皮下紫斑。也就是說,斑的形態是大小不一。發斑初起一般先見小斑點。如小米粒樣,或者如豆粒樣,繼續發展往往就連接成片,幾個密集的豆粒狀的斑融合在一起,形成片狀斑塊。《金匱要略方論·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篇說:"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錦紋,是指絲織品上的花紋,就如同一塊綢布上面織出一片大紅花的樣子,標示出血量多。斑是出血性疾患,是肌肉出血瘀於皮下所形成的,初起的時候出血量少,就呈現點狀,形如粟米。繼續出血,小點就變成了大點而形如大豆。出血特別多,大點就融合成片,以致斑斑如錦紋。從時間上來看,初起出現的少,時間越長越多。從出血量來看,出血量越多,斑的面積越大。因為斑是肌肉部位出血,血瘀在皮下而不在皮上,所以一般情況下不高出皮膚,用手去撫摸就沒有礙手的感覺。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出血量特別多,反覆出血,斑塊重疊,也可以突起來而高出皮膚。壓之不褪色,是辨別斑的關鍵,無論它是否高出皮膚,用手按壓下去,原來是什麼顏色,手抬起來之後還是什麼顏色,斑的顏色絕對不會消退。為什麼呢?因為斑是出血所致,血已經溢出脈外,不在血脈中了,所以用手按壓血液沒有回路而不能褪色。
疹,是形態如粟米,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的皮下紅色丘疹。就是說,疹的狀態是小米粒樣大的紅點。疹是皮膚上細小血絡中充血所形成,因為血絡細小,所以疹的形態是小紅點,不會太大。細小的血絡因充血而突起,所以疹高出皮膚。因為疹高出皮膚,所以用手去撫摸有礙手的感覺。但是疹用手按壓可以褪色,這是辨別疹的關鍵。也就是說,用手按壓下去,紅點可以消退。但不是永遠消失,很短的時間內紅色就恢復了,疹點又起來了。疹之所以壓之褪色,因為它不是出血,而是皮膚表面細小血絡中充血所形成的,充血是血液瘀滯在血絡中,所以血絡因血液不流通而突起。但是血液並沒有脫離血絡,用手按壓,它可以在血絡中回流,所以紅色可以暫時消退。因其病變並沒有解除,瘀血並沒有消散,所以很短的時間內血液又回來,紅疹就又出現了。
壓之褪色與不褪色,是辨別斑與疹的關鍵。
1.2 斑、疹的形成機制
關於發斑的機制,陸子賢說:"斑為陽明熱毒。"就是說,發斑是陽明氣分胃熱熾盛,氣分高熱竄入血分而導致的氣血兩燔的病變。氣分高熱突然竄入血脈之中,對血脈與血液都有所損傷,一方面是灼傷血絡,一方面是迫血妄行。所謂灼傷血絡,是指高熱竄入血絡,特別是小的血絡,使其因受高熱灼傷而變得焦脆,容易破裂,出現出血傾向。所謂迫血妄行,是指熱邪進入血絡之後,鼓動血液,使其運行速度加快,單位時間內的血流量增大,加大了對血絡的衝擊力,而使血液容易衝出血絡,出現出血傾向。比如說,河堤在春季、秋季、冬季水少的季節,一般不會決口,而夏季降雨量過多就容易決口,這就是因為水流量增大了,流速加快了,加大了對河堤的壓力所造成的。發斑的道理也是一樣,比如說,同是這一段血絡,在正常的體溫下每分鐘通過40ml血液,如果體溫升高,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大,每分鐘通過的血液增加到60ml,對這段血絡的衝擊力就必然加大,再加上熱邪對血絡的灼傷,血絡變得焦脆,壓力加大後血絡就很容易被衝破,血液就溢出脈外而出現出血症狀。如果血液從肌肉部位的血絡溢出,因為外面有一層皮膚包裹,血就瘀在皮下而形成斑。因為斑是肌肉部位出血,所以又稱為肌皿。因其是血絡外的瘀血,所以壓之不褪色。
概括起來說,發斑的機制是氣分高熱竄入血分,形成氣血兩燔之勢,熱邪灼傷血絡,迫血妄行,使血不循經,溢出脈外,瘀於皮下而形成皮下紫斑。
關於發疹的機制,陸子賢說:"疹為太陰風熱。"就是說,發疹是風熱邪氣侵襲手太陰肺衛,同時又竄入營分而導致衛營同病的病變。熱入營分就是熱入血絡,而全身的血絡都通於心,血絡有熱當然就導致心熱。人體的血液是從心臟向週身流動的,心營熱盛必然使血液運行加速,向體表流動當然也就加速,血液中的熱邪如果能從體表散出去,就不會發疹。但衛營同病的病人體表有風熱邪氣鬱阻氣機,使體表的細小血絡不通暢,營分的熱邪就沒有出路,細小血絡中的熱邪就不能向外發散。內外夾攻,就形成了衛有邪阻,營有熱逼的形勢,致使血液瘀滯在皮膚的細小血絡之中,血絡因充血而突起,就形成了細小的紅色丘疹。所謂細小血絡,就是指細小的血管,比如經絡學說中所說的浮絡,就是指皮膚表面的細小絡脈,實際上就是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因為瘀血是瘀在浮絡之中,並沒有脫離血絡,所以用手按壓可以褪色。
概括起來說,發疹的機制是衛分風熱竄入營分,形成衛營同病之勢,衛有邪阻,營有熱逼,使血液瘀於膚表的細小血絡之中而形成丘疹。
斑的發出部位是肌肉;疹的發出部位是皮膚。胃主肌肉,所以也有人說斑發於胃;肺合皮毛,所以也有人說疹發於肺。(劉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