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不必強調其開宣肺氣、舟楫之劑
傳統常常就是強調桔梗的辛味,主要作用在肺經,而且它治療的部位主要在上焦,就認為它能夠開宣肺氣,把很多的功效都和開宣肺氣聯繫起來,比如說桔梗的祛痰,也是因通過宣肺有利於痰的咯出,那麼它治療的咳嗽痰多往往有胸悶胸痛,也認為是肺氣不宣。那麼用了桔梗以後,它通過了祛痰以後,那麼這個胸悶胸痛的症狀緩解了,也認為它不但祛痰,而且是開宣肺氣的,所以比較強調這一點。我們這裡認為開宣肺氣不是一個很直接的功效,比較籠統,所以把它淡化了,但是因為過分地強調桔梗開宣肺氣,甚至作為一個舟楫之劑,引藥上行,對桔梗的進一步認識是不利的。桔梗在《神農本草經》當中有三句話記載桔梗的功效,第一句就是“主胸痛如刀刺”,就認為桔梗本身就有一定的止痛的效果,所以它治療這個咳喘、痰多、胸悶、胸痛,它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包括瘡癰腫痛,包括咽喉腫痛,用的是這個功效。
另外,桔梗《神農本草經》認為能夠主驚恐悸氣。茯苓在《神農本草經》當中也是一個主驚恐悸氣的藥,後來就變成了寧心安神,在治療一些心神不定的方當中把它作為安神藥來使用,但是桔梗就沒有把它的功效演變為寧心安神。現代的藥理研究,它也是有很強的鎮靜作用的,但是我們現在沒有從那方面理解,這個帶來了一些問題,我後面要講。
桔梗的另外一個功效,在《神農本草經》當中就治療腸鳴幽幽,就是腸鳴腹瀉。這個是什麼樣一個功效呢?現在還不是是很清楚。所以根據《神農本草經》的記載,桔梗一個是止痛的作用,第二一個有寧心安神的作用,第三個能夠治療腸鳴腹瀉的作用。這三個作用剛好就可以把它用在我們現在用桔梗的三個方。以後大家要學。一個方就是血俯逐瘀湯,裡面用桔梗,其實就是用的《神農本草經》用來主胸痛,把它作為止痛的這樣一個藥,那就是主胸痛。那麼第二個呢,主驚恐悸氣,就是天王補心丹當中用桔梗和一些寧心安神的藥配伍在一起。那麼第三個主腸鳴幽幽,治療腸鳴腹瀉,就是參苓白朮散裡面要用桔梗。但是現在不管哪一個方,那就過分強調桔梗開宣肺氣,引藥上行。這三各方都是這樣子講,就不利於在這三個方面去進一步去發掘桔梗的潛在的功效,這在很多程度上就約束了,或者固定了我們的思維,這樣子來解釋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是說明了這個方當中桔梗的應用,但是很多地方是沒有自圓其說的。比如說這個在天王補心丹,說它是載藥上行,引藥歸經,那麼這個天王補心丹大概是十四味藥,另外的十三味藥都是歸心經的,本身就是歸心經的藥,要用一個不是歸心經,是歸肺經的藥,把歸心經的藥引上去,引到心裡面去,這個本身就沒有自圓其說。比如說我新到一個城市了,我本身道路都不熟悉,我還要去為那個本身就住在那個地方的市民,我要引他到什麼地方去觀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吧,不是歸心經的藥把歸心經的藥引到心經的地方,所以就過分強調了它升浮的,宣散的,開宣肺氣的,就造成了這樣一個情況。同樣的,在參苓白朮散裡面也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思維,已經固定了的思維,我們把它發展一步,就研究《神農本草經》對桔梗的三句話,對這三個方肯定能夠發掘出桔梗更有用的一些功效,比如說它的鎮痛作用,鎮靜作用,或者對胃腸道一些特殊的作用。當然,這個都是我們以後進一步值得關注的,所以我們裡面沒有強調這個桔梗宣肺或者舟楫之劑這樣子的一些說法。前人已經提出批評,比如說《重慶堂隨筆》裡面就提到了,前人就說,認為桔梗是舟楫之劑最為多此一舉,認為這樣子會誤人。那麼我們現在就是說具體方義分析的時候更多地理解一些功效,不要過多地聯繫它的性味特徵,其實這個是宣肺,開宣肺氣,它是接近於性能那個層次的作用,不是具體的一種功效。所以我們就是要求大家掌握桔梗就是祛痰、止咳,利咽、排膿,這四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藥物,就是淡化了它開宣肺氣。(張廷模中藥學)
桔梗
桔梗開肺氣之結,宣心氣之郁,上焦藥也。肺氣開則府氣通,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謂其升中有降者是矣。然畢竟升藥,病屬上焦實證而下焦無病者,固可用也;若下焦陰虛而浮火易動者,即當慎之;其病雖見於上焦,而來源於下焦者,尤為禁劑。昔人舟楫之說,最易誤人。夫氣味輕清之藥,皆治上焦,載以舟楫,已覺多事,質重味厚之藥,皆治下焦,載以上行,更屬無謂。故不但下焦病不可用,即上焦病亦惟邪痹於肺、氣鬱於心,結在陽分者始可用之。如咽喉、痰嗽等證,惟風寒外閉者宜之,不但陰虛內傷為禁藥,即火毒上升之宜清降者,亦不可用也。(重慶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