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藥
(中藥的氣、味論定是在人體服用後產生的效果而定的)
苦
第三,苦味,苦能泄、能燥。這個苦能泄它的含義比較多,是五味當中內容最多的一個部分。這個泄有三個方面的含義,我們書上說了,第一是指的降泄,這個降泄就是使壅遏上逆之氣能夠下降,那麼這個壅遏上逆之氣主要的一個是肺氣上逆,肺氣上逆不能清肅下降,主要出現的是咳嗽氣喘,所以很多止咳平喘的藥可以用苦味來標示它的作用特徵。比如說麻黃平喘,麻黃的味裡面也有苦味,杏仁當然本身也是苦的,就是典型的能夠苦降肺氣的,今後大家學止咳平喘裡面很多藥它的苦味就是這樣來的。另外這個氣機上逆就是胃氣上逆,胃氣上逆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所以一些止嘔的藥,也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這個比較典型的我們今後在平肝藥當中要學習一味藥叫做代赭石,代赭石礦物藥,一種鐵礦石,赤鐵礦。這個藥我們大家都知道它真實滋味應該是沒有任何味道的,這個鐵礦我們用口去嘗不可能嘗出什麼味,但是從《神農本草經》開始代赭石就是標的苦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代赭石能夠降逆止嘔,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療噁心嘔吐的這一類的藥物往往也可以用苦味來標示。另外比如說肝陽上亢,有的肝陽上亢也是氣機亢逆於上,有的潛陽藥當中的苦味與這個因素有關,也有這個關係。當然這個也是比較次要的。所以苦能夠降泄,主要的就是指降泄肺氣和降泄胃氣的藥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這個泄的第二個指的是通泄,通泄就指的瀉下通便,或者說通泄大便。所以一般的瀉下藥,尤其是我們今後學瀉下藥那一章的攻下藥和峻下藥,那攻下藥比如大黃、芒硝、番瀉葉、蘆薈,本身都有苦味或者有的還有很濃烈的苦味,它又能通泄大便,所以一般都用苦味來標示。就是峻下逐水藥當中的很多藥也有苦味,也就是用它來表示有通泄的意思。峻下逐水藥當中有的藥它本身的滋味並不苦,象大戟這一類,但是自古以來在藥味裡面苦味是其中之一,那麼也是受這個理論的影響。這個苦能通泄主要就是通泄大便,主要是指的攻下藥和峻下藥常常用苦味來標示。那麼泄的第三個方面是清泄,當然清泄一個是它的味,同時要結合藥性,這個苦味的藥如果它是寒性那麼它就具有清熱瀉火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清熱藥都可以用苦味來標示。我們今後學很多清熱藥都有苦味。有的本身滋味不明顯的藥裡面也有苦味就是表示的它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苦能泄有這個降泄、通泄和清泄這三點。另外苦能燥,就是苦能燥濕,就具有燥濕功能的藥往往有苦味,或者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那麼能夠燥濕的藥有的是寒性、有的是溫性,是寒性的我們又把它叫做苦寒燥濕藥,也叫做清熱燥濕藥;那麼溫性的燥濕藥就稱為苦溫燥濕藥。比如說以後的橘皮、厚朴這一類就是苦溫燥濕藥。苦寒燥濕藥又叫清熱燥濕藥,比如說黃連、黃芩這一類。那麼什麼叫燥濕呢?就是一種祛除濕邪的方法,或者說以苦味為主祛除濕邪的方法。目前只能這樣來理解。因為和苦味聯繫上,據分析或者說一些文獻的考證,這個可能也來源於生活的實踐。因為前人認為苦是火之味,那麼火把一些食物燒焦了,那個食物就是苦的。比如說我們煮飯的時候,煮米飯的時候貼著鍋那一層的那個鍋巴,如果火力大了以後它就變成焦的了,焦的就是苦的,那麼實際上就是炭化了,一些植物類的,或者其他藥炭化了,炭化了以後它的吸濕性很強。比如說我們現在常常把木炭作為吸潮劑、防潮劑。大概前人從這樣的一些生活實踐當中,把它和火和焦這樣子聯繫起來,所以認為苦能燥,當然這個是一種解釋。現在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解釋了。當然這個也是需要在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為什麼苦能燥?但是我們目前大家簡單的就把它理解為就是具有苦味的藥又能夠祛除濕邪,那麼我們把它這個作用就叫做燥濕作用。它有苦寒燥濕和苦溫燥濕。另外在《內經》當中還提出了苦能堅,苦堅,後人把它叫做苦能堅陰。這個苦能堅或者說苦能堅陰實際上和苦能清泄沒有本質的區別,它也是表示這一類的藥物能夠清除熱邪或者針對火熱的邪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我們都知道熱邪最容易耗傷津液,那麼由於熱邪的熾盛,火熱的熾盛就不利於津液的保存,容易耗傷。那麼消除了火熱的邪氣,它就不能夠繼續的耗傷津液,就有利於津液的保存和恢復。這樣子有的就把它叫做瀉火存陰,有的叫做苦以堅陰。但是習慣上又認為苦能堅陰和苦能清泄有區別,這區別在什麼地方呢?這個苦能清泄應用的範圍很廣,苦能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把它用於那些能夠退虛火,用於治療腎陰虛而虛火亢旺引起腎陰或者腎精不能封藏,出現了骨蒸、潮熱、盜汗、遺精這樣的一些症狀,陰虛火旺的症狀。那麼加上知母、黃柏這樣的一些藥物,來滋陰降火,和滋陰的藥配伍使用,那麼其中的知母、黃柏這一類的藥就叫做苦以堅陰。只不過它應用的範圍比較局限,它在本質上和苦能清泄沒有區別,但實際上指的是治療腎陰虛,陰虛火旺當中的一些退虛熱的象黃柏、知母這一類的藥物,這是關於苦的問題。(張廷模中藥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