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 附狐惑
《靈樞》上膈篇:蟲為下膈。(其詳備載膈症門。)
蟲瘕蛟蚘 厥病篇:腸中有蟲瘕及蛟蚘(音回,通蛔,以下以蛔字代),皆不可取以小針,心腸痛,儂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此言虫瘕在肠胃中,亦为心腹痛也。瘕,结聚也。蛟,即蛔属。蛔, 也。不可取以小针,谓其力小不能制也。虫瘕之证,其痛则懊憹难忍,或肚腹肿起而结聚于内,或往来上下而行无定处,或虫动则痛、静则不痛而有时休止,或腹热喜渴而口涎出者,是皆蛟蛔之为患也。瘕,加、驾二音。蛔音 回。 憹,乃包切。)。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此即治虫瘕蛟蛔之法。大针,第九针也。久持之而虫不动,中其虫矣,故可出针也。)。
《金匱》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
蛔厥者,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此皆傷寒餘毒所結,濕熱生蟲也。)
金匱百合狐惑陰陽毒
跗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
《病源》
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日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日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
伏蟲,群蟲之主也。蛔蟲貫 心則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大,長至四五尺,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逆吐,喜噦。弱蟲,又名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嗚。蟯蟲居胴腸,多則為痔,極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痿、瘑、疥、齲蟲,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或偏無者。此諳蟲依腸胃之間,若臟腑氣實則不為害,若虛則能侵蝕,隨其蟲之動,而能變成諸患也。
凡蟲毒有數種,皆是變感之氣。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蟲蛇之類,以器皿盛貯,任其自相啖食,惟有一物獨在者,即為之蠱,便能變感,隨逐酒食,為人患禍,患禍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不羈之徒,畜事之。
齒(上匿下蟲) 是蟲食齒至齗(音銀),膿爛汁臭,如屯之收,故謂之齒(上匿下蟲)。
蟲方
甘草粉蜜湯 《金匱》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此湯主之。
甘草二兩 粉一兩 蜜四兩
上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納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瘥,即止。
烏梅丸 治病者,靜而時煩,因臟寒蛔上入其膈,為蛔厥,當吐蛔。
烏梅三百個 黃連一斤 黃柏六兩 乾薑十兩 附子六枚,炮 蜀椒四兩,熬,去汗 桂枝六兩 細辛六兩 人參六兩 當歸四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密杵二千下,丸加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療蛔蟲攻心腹痛 《千金》
用石榴根搗取汁。平旦服,亦可水煎。
療蟲蝕下部 《千金》
胡粉 雄黃
上二味,各等分為末,著穀道中。亦治小兒。
療傷寒(上匿下蟲)病 《千金》
取生雞子,小頭叩出白,入漆一合,熟和攪令極調,當沫出,更納著殼中,仰吞之,食頃或半日乃吐下蟲,劇者再服。蟲盡熱除,病癒。
追蟲丸 《八陣》 治一切蟲積。
黑牽牛取頭末 檳榔各八兩 雷丸醋炙 南木香各二兩為末 茵陳二兩 大皂角 苦楝皮各一兩
上煎濃汁,水為丸,綠豆大。大人每服四錢;小兒三錢,或二錢,或一錢半。量人虛實,用砂糖水吞下,待追去惡毒蟲積二三次,方以粥補之。(按濃煎汁,水為丸,原本如此,必有誤字,竟將水泛丸可也。)
下蟲丸 迫蟲取積。
苦楝皮根皮為上、樹皮次之,去面上粗皮
上為末,麵糊丸彈子大。如欲服藥宜戒午飯,晡時預食油煎雞卵餅一二個,待上床時,白滾燙化下一丸,至五更,取下異蟲為效。
療寸白蟲
榧子 檳榔 蕪荑各等分
上為末。每二錢,溫酒調服。先吃燒牛肉脯,後服食,水瀉永除。
又方
榧子四十九粒,去皮
以月上旬平旦,空心服七枚,日服盡,蟲消成水,永瘥。
又云食實七枚,七日滿,蟲化為水。
療濕(上匿下蟲)蟲 《千金翼》 此症多是熱病後,或久下不止,或有客熱結在腹中,或遇暑濕涼氣者,多生此病。病亦有燥(上匿下蟲)不甚,泄痢而下部瘡癢,不問燥濕,久則殺人。為病診齒無色,舌上盡白,甚者滿口有瘡,四肢沉重,喜眠,如此者,為蟲下食其肛,肛爛,盡見五臟,即死矣。
黃連 生薑切,各十兩 艾葉八兩 苦參四兩
上四味,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為三服,日三。
療蛔蟲 病由勞熱傷心,有蟲名蛔蟲,長一尺,貫心則死。
雷丸熬 橘皮 桃仁各五分 狼牙六分 貫眾三枚 蕪荑 青葙子 乾漆熬,各四分 亂髮如雞子,燒 僵蠶二十枚,熬
上十味,搗篩,蜜丸。以飲及酒空腹服二十丸,日再服。
療百蟲方 《外台》
石榴皮東引者,一握,去瘡皮 檳榔七枚
上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欲服時,先嚼鹿脯咽汁,即進之、每月一、二、三日,吃藥必瘥,以蟲頭向上。月三五以後不效,以蟲頭向下也。服藥前一日,莫食,其蟲,吃藥之後,或利出,或內消,皆瘥。忌食生膾、白酒、諸冷物一月餘。
鶴虱散 《外台》 療蛔蟲心痛。
鶴虱二分,末 溫醋一盞
和服之,蟲當出。
胡粉丸 《外台》 療心痛不可忍,似蛔蟲者。
生胡麻一合 胡粉半合,熬,搗
上二味,先以豬肉脯一片,空腹啖咽汁勿咽肉,後取胡粉和胡麻搜作丸,以少清酒使成。頓服盡。十歲以上增減。忌牛冷、豬血、魚、雞、蒜、酷等七日。若是蛔蟲,吐水者是也。
甘草瀉心湯 《金匱》(金鑑以為此方不能治狐惑) 治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此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薰之。
甘草四兩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黃連—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苦參湯 《金匱》
苦參一升 水一斗
煎取七升,去渣。薰洗,日三。
雄黃 《金匱》
雄黃一味為未,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門薰之。
赤小豆當歸散 《金匱》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鴆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此湯主之。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幹乾 當歸
上二味,杆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療心痛欲死 《外台》
濃搗地黃汁,和麵作冷淘(涼麵又稱「過水麵」,古稱為「冷淘」),不用鹽。服一頓,蟲即出。
蕪荑散 治蟲咬心痛,欲驗之,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黃綠水涎沫,或吐蟲,發有休止。
蕪荑 雷丸各半兩 乾漆碎研,炒煙盡,一兩
上共為末。每服三錢,調和服
(膽道蛔蟲證:
膽道蛔蟲病,劍突觸下絞痛,若蛔蟲全入膽囊則持續性腹痛。
針灸
1.常用穴:膽囊穴、內關穴;備用穴位:陽陵泉、足三里、右胃(須沿腹肌向下斜刺)、胸8~9夾脊。當疼痛發生時,強刺激常用穴,持續運針數秒或數分鐘,待疼痛緩解可留針或皮內埋針數小時或1-2天。
2.常用穴位:迎香透四白,強刺激如前,待疼痛緩解出針;備用穴位:足三里、曲池、人中
3.巨闕灸 灸二七壯;備用穴:大都、太白、足三里
4.足大拇指中節灸三壯
一般蛔蟲:
先針迎香透四白,另,針足三里、曲池、巨陽驅蟲(足三里進針1.5-2.5吋,大幅度捻轉11-15次,快速出針,繼在大橫雙側進針,針尖指向臍部,進針2-3吋手法同足三里;人中、曲池進針用震顫法。)
蟲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