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蘭台軌範---痢

《素問》
通評虛實論: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歧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氣厥論: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 張志聰曰:上節言氣之虛實,此復論其血焉。腸澼者,邪僻積於腸間而為便利也。經言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衂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便血,腸胃之 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合并凝聚而積成矣。是以腸澼便血者,陰絡之血溢也,腸澼下白沫者,腸外之寒汁沫也,腸澼下膿血者,汁沫與血 相搏,并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陰泄於內也,發熱,陽脫於外也。本經曰:陰陽虛,腸澼死,此陰陽血氣之相離也。下白沫者,陰液下注,故脈沉者為順,如脈浮是 經氣下洩,脈氣上浮,此經脈相離,故為死證。夫血脈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主於手少陰心,輸於足太陰脾。懸絕者,足少陰之陰液絕也。滑大者,足少陰 之生氣盛也。滑大者生,懸濇者死,此復申明血氣之生原又重於陽明之胃氣也。身不熱者,陽不外脫也;脈不懸絕,陰不下絕也。懸濇者,陽明之生氣已脫,故死。 辨脈篇曰:趺陽脈浮而濇,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懸則胃氣絕矣,胃氣已絕,則真臟之脈見矣,故當以臟期之。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 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懸絕者,絕無陽明之胃氣,而真臟孤懸也。】)

大奇論;(補: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
(註 脾為陰臟,位居中央,受三陽陽盛之氣,迫而上行,則其脈外鼓,搏而下沉,則為腸澼下痢。然脾為陰中之至陰,雖受陽熱之氣,久而自已。若陽熱之氣,干薄臟陰,致肝臟之血氣,下泄而虛,則其脈小緩。然肝主藏血,雖受陽邪,尚為易治。腎主藏精,為精血之原,陽熱之氣,下薄於腎,故為腸澼下血。陰血傷,故脈小。熱干於腎,故沉而搏也。夫陰陽相和則生,偏害則死。血受熱傷,故血溫也。身熱者,三陽盛而三陰之氣絕也,故死。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臟, 受陽盛之氣而為腸澼者,亦下血。如二臟同病,則陰血盛而可以對待陽邪,故尚為可治之證。如脈小沉滯,為陽薄所傷也。其身熱者,陽盛而陰絕也。七日死者,六 臟之陰氣終矣。此係奇恒之病,三陽之氣,直并於陰,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濇。初起之時,裏證即急,或禁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發驚昏沉,或嗌乾喉塞,身雖熱而熱微,外證輕而裏急,當急用抑陽養陰之藥以救援。若見身有微熱而用表散之輕劑,因脈小濇而用和調之緩方,三日之後,即成不救矣。) 

太陰陽明論:犯賊風虛邪,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飱泄,久為腸澼。(此俗所謂腸紅病也。
(張志聰說: 六腑為陽。故陽受之。邪入六腑。五臟為陰。故陰受之。邪入五臟。各從其類也入六腑者。謂陽明為之行氣於三陽。陽明病。則六腑之氣皆為之病矣。陽明主肉。故身熱。不時臥者。謂不得以時臥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故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陽明氣厥。則上為喘呼。入五臟者。謂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太陰病。則五臟之氣皆為之病矣。 [月真] 音嗔、脹也。脾氣逆則脹滿。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而為飧泄。久則為腸 矣。)
《金匱》
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下利渴者自愈,以陽氣復而寒邪去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比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
以上諸征皆屬陰寒之痢,非暑毒之痢也。治法大相懸殊。
《病源》
痢而赤白者,是熱乘於血,血滲於腸內則赤也;冷氣入腸,搏腸間,津液凝則白也;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重者,狀如膿涕,而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魚脂腦,世謂色腦痢也。
血痢者,熱毒折於血,入大腸故也。
休息痢者,胃院有停飲,因痢積久,或冷氣,或熱氣乘之,氣動於飲,則飲動而腸虛受之,故為痢也。
痢如膏,由臟腑虛冷,冷氣入于大腸成痢,冷氣積腸,又虛滑,脂凝如膏也。
蠱蛀痢,毒氣侵於臟腑,如病蠱蛀之狀,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雜下是也。
雜痢  謂痢色無定,或水穀,或膿血,或青,或黃,或赤,或白,變雜無常,或雜色相兼而痢也。挾熱則黃赤,熱甚則變膿血也。冷則白,冷甚則青黑,皆由飲食不節,冷熱不調,胃氣虛,故變易。
痢方
桃花湯  《金匱》  下痢便膿血者,此湯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銼,一個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今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此治下焦滑脫之痢。)
白頭翁湯  《金匱》  熱痢下重者,此湯主之。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
紫參湯  《金匱》  下痢腹痛,此湯主之。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納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紫參,疑即燭上柒紅色者。
訶梨勒散  《金匱》  氣痢
訶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甘草瀉心湯  《傷寒論》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數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中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此場主之。
甘草四兩,炙  黃芩  乾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治上焦不和之痢。
黃芩湯  《傷寒論》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痢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若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黃芩三兩  甘草  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此熱痢之主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傷寒論》
即前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煎服法同。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傷寒論》
乾薑  黃連  黃芩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瀉心湯以下四方,皆以黃芩為主,而因證加減。此痢疾之正方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  《傷寒論》  傷寒服湯藥,下痢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痢不止,醫以理中湯與之,痢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痢在下焦,此湯主之。
赤石脂碎  禹餘糧碎,各一斤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下焦乃大腸之底也。)
雄黃丸
《夷堅甲志》云:昔虞遠相自渠州被召,途中冒暑得疾,泄瀉連月,夢壁間有韻語方一紙,讀之數遍,其詞曰:毒暑在脾,濕氣連腳,不泄則痢,獨煉雄黃,蒸餅和藥,甘草作湯,服之安樂,別作治療,醫家大錯。如方製藥,服之遂愈。(此方治暑毒痢。
柴胡加芒硝湯  《傷寒淪》  治傷寒,胸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痢。先以小柴胡解外,後以此主之。
即柴胡湯方加芒硝二兩。
上先煮柴胡湯,去滓,納芒硝。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瓜蔞散  五色痢,久不愈者。
瓜蔞一個,以炭火煨存性,蓋地上出火毒
上研細。溫酒服盡。
熱毒痢血片臍下絞刺痛  《外台》
升麻  地榆  茜草  黃連各六分  犀角四分  生地八分  梔子  薤白  香豉各二合
上九味,水六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三服,日再。
此血痢之主方。
赤白痢  《外台》
黃連二兩  阿膠四片
上二味,以灑二升,合黃連煎十五沸,去滓,然後納阿膠令烊。溫分三服。(此治血熱之痢。
五疳蒸下痢  《外台》
苦參  青葙  甘草炙,各三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灌即愈。凡蒸,但服地黃汁即差。(此兼治蟲。
薤白湯  《活人書》 傷寒下痢如爛肉汁,赤白帶下,伏氣腹痛諸熱毒,並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  薤白一把  梔子七枚,大者破之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升半,先煮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許,下豉,煎取一升二合,去滓。每服一湯盞。
訶梨勒丸  《局方》  治腸胃積寒,久痢純白,或有青黑,日夜無度。
肉豆蔻去皮  木香  乾薑炮,各二十兩  縮砂仁  訶梨勒皮  川烏頭泡,去皮、臍  白礬煆,各二十分  龍骨洗  赤石脂各八十兩
上為末,用粟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混粟米飲下,食前服。甚者可倍加丸數。(此溫澀之劑。
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當歸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四逆散四逆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豬膚湯陽毒升麻湯以上十三方俱見傷寒門、生姜瀉心湯見嘔吐門、烏梅丸方見蟲門、威喜丸方見通治,此方《和劑》名感應丸
金匱嘔吐噦下利

沒有留言: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