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痛 頭、心、胃、腰、腹
《靈》、《素》《靈》終始篇: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類經:凡病痛者,多由寒邪滞逆于经,及深居筋骨之间,凝聚不散,故病痛者为阴也。)
《素》舉痛論: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
調經論: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虛者,聶辟 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類經:凡言语轻小曰聂,足弱不能行曰辟,皆气不足也。气虚作痛者,按之可以致气,气至则阳聚阴散,故可快然而痛止也。)
陰陽應象大論: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痹論: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頭痛
《靈》、《素》《靈》經脈篇:足太陽膀胱脈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
足少陽膽脈,是主骨所生病者(有五說),頭痛、頷痛。
厥病篇: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60難說:
真頭痛不在經,而入連於腦,故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蓋腦為髓海,真氣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則死矣。)(蓋頭為諸陽之首,腦為精水之海,手足寒至節,此真氣為邪所傷,故死不治也。)
《素》奇病論: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歧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今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此因寒邪入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入深,故數歲不已也。)
《病源》
鬲痰風厥頭痛 風痰相結,上沖於頭,即令頭痛。或數歲不已,久連腦痛,手足寒至節,即死。(真頭風亦必有痰。)
卒頭痛、頭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風,是胸膈中痰,厥氣上沖,名為厥頭痛,吐之即差。
頭痛方
頭痛方 《千金翼》
葶藶子搗末,以湯淋取汁。洗頭,良。
又方 《千金翼》
吳茱萸三升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綿拭發(髮)根,良。
厥頭痛吐方 《外台》 治痰厥頭痛。
但單煮茗作飲二三升許,須臾適吐,吐畢又飲,能如是數,過劇者,須吐膽汁乃止,不損人。
石膏散 《寶鑒》
川芎 石膏 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四錢,熱茶清調下。(此治風火頭痛之方。)
透頂散 《本事方》 治偏正頭風夾腦風,並一切頭風,不問遠年近日。
細辛三莖 瓜蒂七分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腦子 麝香各一黑豆大
上將腦、麝研細,將前四味另研細,然後合研令勻,封好。患人在左右搐一大豆許,良久出涎—升許,即安。
痛風餅子 《聖惠》
五倍子 全蠍 土狗各八分
上為未,醋丸作如錢大餅子。發時再用醋潤透,頂太陽穴上灸熱貼之,仍用帕子縛之,啜濃條,睡覺自愈。
止痛太陽丹 《奇效》
天南星 川芎等分
上為末,同蓮須、蔥白搗爛作餅。貼太陽痛處。
氣攻頭痛方 《奇效》
蓖麻子 乳香等分
上搗爛作餅。貼太陽穴上,如痛止,急去,頂上解開頭髮出氣,即去藥。
治頭痛方 《奇效》
用大蒜一顆,去皮研取汁。令病人仰臥,以銅箸少許滴鼻中,急令搐人腦,眼中淚出,差。
玉液湯 《濟生》 治眉棱骨痛。
半夏六錢,泡湯七次,切片
作—服,加生薑十片,水煎去渣,納沉香末少許,服。
羚犀湯 《濟生》 治暗頭風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塞,骨節疼痛。
羚羊角屑 旋覆花 紫苑 石膏 甘草炙,各一兩 細辛半兩 前胡七錢半 犀角屑二錢半
上藥,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秘方貼頭風熱病
大黃 樸硝等分
上為末,用並底泥捏作餅,貼兩太陽穴。(頭風皆屬寒,此獨為熱,不可不備。)
清震湯 《保命》 治頭面疙瘩,憎寒拘急,頭熱,狀如傷寒。(即雷頭風。)
升麻 蒼朮各四錢 荷葉全者,一個
水煎。食後服。(楊梅毒入頭亦有此病,當用治毒之方治之。)
治頭內如蟲蛀響 此名天白蟻。
用茶子末吹鼻中。(此奇病不可不知。)
玉真丸 《本事方》 治腎氣不足,氣逆上行,頭痛不可忍,渭之腎厥。其脈舉之則弦,按之則石堅。
硫黃二兩 石膏煆通赤、研 半夏柴湯洗,各一兩 硝石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研勻,生薑汁糊丸,如梧子大,陰乾。每服二十丸,或姜湯,或米飲下,更灸關元穴百壯。
茶調散 《局方》 治諸風上攻,頭目皆重,偏正頭痛,鼻塞聲重,及婦人血風攻疰,太陽穴痛。
白芷 甘草 羌活各二兩 荊芥去梗 川芎各四錢 細辛去蘆,一兩 防風一兩半 薄荷葉不見火,八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常服清頭目。
頭風摩散 方見風門。
(頭風有偏正之殊,其病皆在少陽、陽明之絡,以毫針刺痛處數穴立效。其外有瘡毒入頭,名楊梅頭痛,此乃外科之症,另有治法。)
補充:
輕粉結毒頭痛:頂上起疙瘩二塊如豬腰然,前後腦如鼓聲鼕鼕然,冷痛甚,須重綿帛包裹,疼甚,四肢俱不為用。
四物各一錢 皂角刺一錢 萆薢四兩 豬肉四兩 做一服,水六碗煎四碗其渣期要之並肉作三、四次服,至二十劑,減十之三;四十劑,減十之六;百劑乃安。
頭痛久痹:手足有血絡皆黑,用三菱針放血去之,再依各經治之。
陽明血熱頭痛如劈:不敢移動,懼風怕雨,耳鳴,目中溜火,六脈緊數有力。用酒浸大黃九蒸九曬為末,每三錢茶調服。
楊梅瘡頭痛:土茯苓四兩 白蘚皮 苦參 金銀花個三錢 黃柏一錢 皂角子30粒 苡仁 木通 防風各兩錢 氣虛加參耆,血虛加四物
治一切頭風:香芎散(中臟經):香附子半斤 川芎二兩 甘草一兩 石膏一兩 為細末 腦茶(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荊芥湯點服
偏正頭痛:灸腦空、風池、列缺、太淵、合谷、解溪
頭痛:身形拘急,惡寒、便閉、噁心、行步艱難,脈氣口和平,尺脈細而數,從腳氣治之
頭痛:針1.前額:攢竹透魚腰、合谷 、內庭 2.兩側:太陽、外關、俠溪 3.頭頂:百會、行間 4.後腦:風池、京骨、外關
王荊公偏頭痛禁方:生萊服汁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
秦伯未論治頭痛P286-22
心胃痛
《靈樞》《厥病篇》: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瘛(音赤《素問‧玉機真藏論》: “腎傳之心, 病筋脈相引而急, 病名曰瘛。),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
(類經說:五脏逆气,上干于心而为痛者,谓之厥心痛。下仿此。控,引也。善瘛 ,拘急如风也。伛偻,背曲不伸也。足少阴之经,由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凡疼痛如从脊后触其心而伛偻者,以肾邪干心,是为肾心痛也。) ;
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類經說:脾之支脉,注于心中。若脾不能运而逆气攻心,其痛必甚,有如锥刺者,是为脾心痛也。)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肝心痛也;
(類經說:苍苍,肝色也。如死状,肝气逆也。终日不得太息,肝系急,气道约而不利也。是皆肝邪上逆,所谓肝心痛也。)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
(類經說:徒,空也。卧若徒居,无倚傍也。间或动作则益甚者,气逆不舒,畏于动也。色不变,不在血也。是皆病在气分,故曰肺心痛也。)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 類經說:真心痛者,邪气直犯心主也。毒深阴甚,故手足之 至节,其死之速如此。)
(類經說: 本篇所言五脏之滞,皆为心痛,刺治分经,理甚明悉,至若舍针用药,尤宜察此详义。盖肾心痛者,多由阴邪上冲,故善瘛 如从后触其心。胃心痛者,多由停滞,故胸腹胀满。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故其病甚。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故色苍苍如死状。肺心痛者,多由 上焦不清,病在气分,故动作则病益甚。若知其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逐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则或温或补之,必真心痛者乃不 可治,否则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其易如探囊也。 音倩,寒冷也。)
補: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足阳明之经,由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下循腹里。凡腹胀胸满而为痛者,以胃邪干心,是为胃心痛也。)
(六十難曰: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
《千金》
胸痹,令人心中堅痞急痛,肌中苦痹絞痛如刺,不能仰臥,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短氣咳唾引痛,咽塞癢燥,時欲嘔吐,煩悶,自汗出.或引背痛,不治,數日死。
《外台》
九種心痛 —蟲,二注,三氣,四悸,五食,六飲,七冷,八熱,九來去痛。
惡注心痛 中噁心痛,心腹絞刺,奄奄欲絕。
(近人患心胃痛者甚多,十人之中必有二三,皆系痰飲留於心下,久成飲囊,發作輕重疏數雖各不同,而病因一轍,治法以滌痰降氣為主。凡病竟有時代之不同,如近三十年中咳嗽吐血者十人而五餘,少時此病絕少,亦不可解也。)
心胃痛方
瓜蔞薤白白酒湯 《金匱》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此湯主之。
瓜蔞一枚,搗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瓜蔞薤白半夏湯 《金匱》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此湯主之。
即前方加半夏半斤。
枳實薤白桂枝湯 《金匱》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此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四枚 厚樸四兩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瓜蔞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渣,納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 《金匱》 (即理中湯。)
茯苓杏仁甘草湯 《金匱》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此湯主之,橘實姜湯亦主之。
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不差更服。
橘皮枳實生薑湯 《金匱》
橘皮一升 枳實三兩 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薏苡仁附子散 《金匱》 胸痹緩急者,此主之。
薏苡仁十五兩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桂枝生薑枳實湯 《金匱》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此湯主之。
桂枝 生薑各三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赤石脂丸 《金匱》 心痛徹背者,背痛徹心者,此主之。
蜀椒一兩 烏頭一分,炮 附子半兩 乾薑一兩 赤石脂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再加。(此治大寒之症。)
九痛丸 《金匱》 治九種心痛。
附子三兩,炮 狼牙一兩,炙香 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參 乾薑 茱萸各一兩
上六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氣上沖,落馬墮車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 方解:
本方在吴茱萸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吴茱萸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去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干姜与吴茱萸配合,温降之力甚强。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降逆止呕之功。
由于寒邪入里,肠胃传导受阻,故用辛、热的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
“斩关夺门之力”,对寒积便秘的心痛效果尤佳。生狼毒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的干燥根,辛、平、有毒,归肝、脾经,有较强的散结、杀虫、解毒、清热、消肿作
用,其辛热之性有助于温化寒邪,加用大辛大热的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又恐巴豆,生狼毒散结泻下之力过猛,伤及元气,故用甘、苦、微温的人参大补元气。全方用了大量辛热之药,意在温化寒积,寒邪已去,则心脉自通,通则不痛。)(其方現代用量:炮附子15g,巴豆5g,人参Sg,生狼毒(炙香)5g,干姜5g,吴茱萸5g。)
蜀椒二合,去汗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納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療胸痹心痛方 《千金》
灸膻中百壯,穴在鳩尾上一寸。(此灸神效。百壯,灸瘡愈,再灸,非一日滿百壯也。)
熨背法 《千金翼》 治胸痹心背疼痛,氣悶。
烏頭 細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一兩 川芎一兩三錢半
上共為散,以少醋拌棉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
療心痛方 《外台》
生油半合
溫服,差。(此乃治蟲痛之方。)
海蛤丸 丹溪 治痰飲心痛。
海蛤燒灰為末,過數日火毒散用 瓜蔞仁研
上以海蛤人瓜蔞內,乾濕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
失笑散 《經驗》 治婦人心痛氣刺不可忍。
五靈脂 蒲黃等分
每用二錢,醋熬膏,人水煎服。(此方治瘀血犯心。)
鶴虱散《外台》、胡粉丸《外台》、療心痛如蟲齧方《外台》、蕪荑散以上四方俱見蟲門、平胃散見通治、半夏瀉心湯見噎膈嘔吐。
(喻嘉言說: 胸痹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甚者必驅其下焦厥逆之陰。心痛者,脈必伏,以心主脈不勝其痛,脈自伏也,不渴因其脈伏而神亂,駭為心虛,而用地黃、白朮補之,蓋邪得溫藥則散,加泥藥則不散,不可不慎,溫散之後可陰陽平補之。)
心胃痛:針內關、膻(音坦)中、神門、天池(左)、神風(左)、復溜,運用快速捻針提插法20~40分鐘。
素問舉痛論類經解說
金匱胸痹心痛病脈證治第九
腰痛
《靈樞》經脈篇: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為腰痛,不可以俯仰。
(類經說: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之脈,同結于腰髁下中下之間,故為腰痛。)
終始篇;刺諸痛者,其脈皆實。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腰者,取之膕。
《病源》
腎主腰腳,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不可以仰息。診其尺脈沉,主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強痛。
風濕腰痛 勞傷腎氣,經絡既虛,或因臥濕當風,風濕乘虛搏於腎,腎經與血氣相擊而腰痛。
腎著腰痛 腎主腰腳。腎經虛,則受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搏,浸積於腎,腎氣內著,不能宣通,放令腰痛。其病狀,身重腰冷,腹重如帶五千錢,如坐于水,形狀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久久變為水病,腎濕故也。
背倭 肝主筋而藏血。血為陰,氣為陽。陽氣,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陰陽和同,則血氣調適,共相榮養也,邪不能傷。若虛,則受風,風寒博於背膂之筋,冷則孿急,故令背倭。
脅痛 邪氣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咳汗出。陰氣擊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引脅與小腹。診其脈弦而急,脅下如刀刺,狀如飛屍,至困不死。(脅痛屬少陽,不屬足厥陰。)
腰痛方
甘姜苓朮湯 《金匱》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甘草 白朮各二兩 乾薑 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青娥丸 《局方》 治腎虛為風冷所乘,或處濕地,或墜墮損傷,或因風寒,皆今腰間似有物垂墜也,悉主之。
胡桃二十個,去殼皮 破故紙酒炒,六兩 蒜四兩,熬膏 杜仲薑汁炒,十六兩
上共為末,丸如桐子大。溫酒下,婦人淡醋湯下三十丸。
( 胡桃肉,温润补肾,补骨脂,温肾逐痹,杜仲,强壮腰膝。全方添精补骨,温通脉络。青娥丸通用于各种肾虚腰痛,唯火旺者勿投。)
加味小柴胡湯 《良方》 治傷寒脅痛。
柴胡二錢 半夏—錢半 黃芩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 牡蠣粉一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加薑五片、紅棗二枚,煎服。
摩腰膏 丹溪 治老人腰痛,婦人白帶。
附子尖 烏頭尖 南星各二錢半 朱砂 雄黃 樟腦 丁香各一錢半 乾薑一錢 麝香大者,五粒
上共為末,蜜丸龍眼大。每一丸,用生薑汁化開,加厚粥火上焙熱,放掌上摩腰中,候藥盡貼腰上,即烘綿衣縛定,腰熱如火,間二日用一丸。(此法近有人專用此治形體之病,凡病人、老人頗有效驗,其術甚行。)
(又,此方加入倭硫黃、人參、鹿茸、沉香、水安息等大補之品,摩虛損及老人更妙。)
(又一法,以麻油、黃蠟為丸,如胡桃大,烘熱摩腰上,俟腰上熱然後紮好,一丸可用數十次,腹中痛亦可摩。)
療腰痛方 《良方》
杜仲 肉蓯蓉 破故紙 人參 當歸 秋石 川巴戟 鹿角霜各等分
上為末,用豬腰子一個,洗淨淡鹽湯泡過,劈開兩邊,中間勿斷,細花開用前藥滲入,另用稀絹一塊裹棉紮,外用小罐入酒少許,紙封,毋令走泄藥氣。煮熟取食之,飲醇酒三杯立愈。
又方 《奇效》
胡桃仁 補骨脂 杜仲各四兩
上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盞。煎服。
糜茸丸 《本事》 治腎虛腰痛。
糜茸—兩,鹿角亦可 菟絲子末一兩 舶上茴香半兩
上為末,用羊腎一對,酒煮爛,去膜。研和丸桐子大,如羊腎,少人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
藥棋子 《本事方》 治腰腿痛,氣滯。
牽牛子不拘多少,用新瓦入火烤得通紅,便將牽牛子頓在瓦上,自然半生半熟,不得撥動,取末一的,人細研硫黃一錢,同研勻,分三分。每用白麵—匙,水和擀開,切作棋子大,五更初,以水一盞煮熱,連湯溫送下,如住即已,末住,隔日再作。予常有此疚,每發止一服痛止。
二神丸《本事方》、左金丸。俱見通治。
(骨刺經驗方二:
1.治骨刺引痛,全身痠軟第一方
獨活二錢、寄生二錢、黑杜仲五錢、牛七三錢、細辛一錢、秦艽二錢、伏苓三錢、桂心一錢,防風二錢半、川芎二錢、黨蔘五錢、當歸二錢、白芍三錢、生黃耆五錢、生地三錢、白芷三錢、木瓜二錢、甘草二錢。
水二碗半煎八分渣二碗煎七分。
上方服七劑病情緩解後再服下方
2.治骨刺引痛第二方
當歸二錢、黑杜仲四錢、生黃耆五錢、黨蔘六錢、茯神三錢、碎補三錢、棗仁四錢、甘杞三錢、白芷三錢、木瓜二錢半、川芎二錢半、白芍三錢、香附三錢、熟地三錢、龜板三錢、故子二錢、淮山三錢、白朮二錢半、牛七三錢、甘草二錢
服後痠痛見消失再以補腎固骨善後
上述二方皆可適當加入入石、倒地瓊、萬年松)
又方:小號鐵牛入石一錢、倒地瓊二錢 、萬年松一錢半、當歸二錢、生黃耆二錢、粉光二錢、北杜仲三錢、碎補三錢、乙條根二錢、牛七二錢、木瓜二錢
(按:腰痛屬虛者固多,而因風寒痰濕,氣阻血凝者亦不少,一味蠻補必成痼疾,不可不審。)
腰間骨刺經驗
腰痛方選
補腎藥酒方:鱉甲2兩、龜粄2兩、黑杜仲10兩、酒川芎1斤、萬年松4兩、鐵牛入石1斤、紅雞杠2斤冬蟲夏草1兩、清花桂4兩、當歸1斤、晉生耆1斤半、酒菟絲子2兩、巴戟天3兩、鹿茸2兩、倒地瓊1斤、蛤蚧3對、海馬半斤、海龍半斤、粉光3兩、甘杞1斤
上藥浸米酒30罐、米酒頭4罐
腰痛體針:
1.風寒濕:腎俞、腰陽關、陰門、委中或阿是穴,針後腰部灸或火灌
2.腎虛:腎俞、腰眼、委中
3.急性扭傷(腰閃挫):人中、委中(出血)
4.手針:腰、腿點
腹痛
《金匱》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者,下之黃自去。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傷寒論》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結硬。
傷寒五六日,腹中痛,苦轉氣不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腹痛方
厚朴七物湯 《金匱》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此湯主之。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枝二兩 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
嘔者,加半夏五合;
下利,去大黃;
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附子粳米湯 《金匱》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此湯主之。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蒸臍法 亦可隨病所在蒸之,外科寒症,亦能蒸散。
丁香 木香 半夏 南星 川烏 歸身 肉桂 麝香 冰片 乳香 大黃 硝 山甲 雄黃 蟢窠 白蔻
上粗末。放面圈內,上用銅皮一片,多鑽細服,用艾火炙銅皮上,每日十余火,滿三百六十火,病除。藥味亦可因症加減,其藥用燒酒、薑汁等拌濕。
厚朴三物湯 《金匱》 痛而閉者,此湯主之。
厚樸八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去五升,納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大黃附子湯 《金匱》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此湯。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裡,進一服。
黃連湯見嘔吐、小建中湯見虛勞、桂枝加大黃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大承氣湯、桂枝加芍湯、理中湯、四逆湯以上俱見傷寒、蘇合丸見通治。
補充:
1.徐云:腹痛久,必有積滯,必用消積丸藥,以漸除之,煎方恐不足癒久病。
2.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3.胃、十二指腸潰瘍:1.中脘、內關、足三里 2.胃俞、肝俞、三陰交(此二組交替使用,急性時應用重刺激法,每日2-3次)若陽欲脫+灸水分、神闕;脅痛泛酸+太衝、期們;空腹痛腎怕冷+天樞、氣海;大便發黑或隱血+隱白、脾俞
4.慢性胃炎:同3但不用重刺激法
5.急性胃炎:同3用重刺激法並加上合谷穴
6.臍周圍痛:天樞、氣海、足三里
7.下腹部痛:氣海、曲泉、三陰交
8.側腹部痛:帶脈、歸來、膽囊(陽陵泉下一吋)、太沖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