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正誤存疑篇
仲景《傷寒論》,篇篇可法,但成於漢末,傳寫多訛,錯簡亦復不少。如論中下利、嘔逆,用十棗湯峻劑攻之。陽重衄血,以麻黃湯發之。發汗病解反惡寒,「病解」之中,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類。諸家遵經註解,不得不穿鑿附會,致令千古不可多得之書,不能傳信於世,良可惜也!今加正誤一一列明,每條凡小字傍右〔〕內者,原文也;傍左{}內者,改正之文也;居中〖〗內者,原文所有,或移上,或移下,或他處移入及原文所無而補之者也。字上加□,刪去者也。尤有整節舛謬者三十五條,證不與脈符,藥不與病合,雖有是方,世無其病,即有其病,難用是藥,承訛襲謬,無濟實用。然其中尚有可採之句,所以各篇不動經文,強加註釋,復錄原文,附於卷末,以志闕疑云。
太陽上篇正誤
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按】桂枝湯方,原文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氣味辛甘,全在於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發汗之功耶?當刪之,後仿此。
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按】「臉」字當是「瞼」。瞼,眼弦也。作「臉」字非,當改之。
太陽中風〔下〕{不}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熱}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嘔下利而用十棗湯峻劑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硬滿痛,始屬裏病;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始屬飲病,乃可峻攻。發作之「作」字,當是「熱」字,始與太陽陽邪熱飲之義相合。若無熱汗出,乃少陰陰邪寒飲,真武湯證也。且「作」字與上下句文義皆不相屬,當改之。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浮}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促}者,必結胸;脈〔緊〕{細數}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緊}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數}滑者,必下血。
【按】「脈促」當是「脈浮」,始與不結胸為欲解之文義相屬。「脈浮」當是「脈促」,始與論中結胸、胸滿同義。「脈緊」當是「脈細數」,「脈細數」當是「脈緊」,始同論中二經本脈。「脈浮滑」當是「脈數滑」,浮滑是論中白虎湯證之脈,數滑是論中下膿血之脈。均當改之。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利},此作協熱利也。
【按】「四日復下之」之「之」字,當是「利」字。上文利未止,豈有復下之理乎?當改之。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汗出〗微惡寒,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按】「微惡寒」之上,當有「汗出」二字,若無「汗出」二字,乃表未解也,無加附子之理,當補之。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按】「數則為虛」句,衍文也,當刪之。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按】「與三物小陷胸湯」,當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湯」四字,當是錯簡。桔梗、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義,溫而能攻,與寒實之理相合,小陷胸湯乃栝蔞、黃連,皆性寒之品,豈可以治寒實結胸之證耶?「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俱當刪之。
太陽中篇正誤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按】「發汗病不解」之「不」字,衍文也。發汗病不解,則當惡寒,何謂反惡寒?病解惡寒,始可謂虛。當刪之。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下利清穀〗,當溫其裏,宜四逆湯。
【按】「身體疼痛」之下,當有「下利清穀」四字。若無此四字,則當溫其裏之文,竟無著落矣,未有表病而溫裏之理也。閱後太陰篇中云:傷寒醫下之,續得不利清穀不止,身痛者,急當救裏,四逆湯。其義益明,遵經補之。
傷寒,〖若汗〗、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汗}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按】「傷寒」之下,當有「若汗」二字,蓋汗較吐下傷津液為多也。「時時惡風」,當是「時汗惡風」,若非「汗」字,則時時惡風是表不解,白虎湯在所禁也。論中謂發熱無汗,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細玩經文自知,當補之改之。
發汗已,脈浮數,〖小便不利〗,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按】「脈浮數」之下,當有「小便不利」四字,若無此四字,則為陽明內熱口燥之煩渴,是白虎湯證也。惟其小便不利而煩渴,斯為太陽水熱瘀結之煩渴,始屬五苓散證。若非小便不利而用五苓散,則犯重竭津液之禁矣。況太陽上篇類此證者數條,惟水入即吐一條,乃水不下行,故無小便不利之文,余皆有「小便不利」四字。今此四字,必是傳寫之遺,當補之。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按】去桂當是去芍藥。此方去桂,將何以治仍頭項痛,發熱無汗之表乎?細玩其服此湯,曰餘依桂枝湯法煎服,其義自見。服桂枝湯已,溫覆令一時許,通身漐漐微似有汗,此服桂枝湯法也。若去桂則是白芍、甘草、茯苓、白朮,並無辛甘走營衛之品,而曰:餘依桂枝湯法,無所謂也。且論中脈促胸滿、汗出惡寒者,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去芍藥者,為胸滿者,今證雖稍異,而滿則同,其為去芍藥可知,當改之。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乾薑}湯主之。
【按】梔子乾薑湯,當是梔子豉湯;梔子豉湯,當是梔子乾薑湯。斷無煩熱用乾薑,結痛用香豉之理,當移之。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按】張兼善曰:「麻黃湯主之」五字,不應在陽氣重之下,豈有衄乃解之後,而用麻黃湯之理乎?服藥已之上,並無所服何藥之文,將此五字移於其上,文義始合,當移之。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苦}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按】「若頭痛」之「若」字,當是「苦」字。苦頭痛方為必衄證,若是「若」字,則凡頭痛皆能致衄矣。當改之。
心下痞,按之〖不〗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按】「按之濡」,當是「按之不濡」,若按之濡,乃虛痞也,補之不暇,豈有用大黃瀉之之理乎?當補之。
太陽下篇正誤
小青龍湯方加減法內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茯苓四兩}。
【按】「加蕘花如雞子大」,此必傳寫之誤。考《本草》蕘花是芫花類也,每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行數十次,豈有治停飲之微利,用雞子大之蕘花者乎?當改加茯苓四兩。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按】「小青龍湯主之」六字,當在發熱不渴之下,始與服湯已渴者之文義相屬,豈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龍湯之理乎?當移之。
陽明篇正誤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自}汗出。
【按】自汗是陽明證,盜汗乃少陽證,「盜汗」應是「自汗」,當改之。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發熱〗,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按】「汗出多」之下,當有「發熱」二字。若無此二字,脈遲汗出多,微惡寒乃表陽虛,桂枝附子湯證也,豈有用桂枝湯發汗之理乎?當補之。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熱},白虎湯主之。
【按】「裏有寒」之「寒」字,當是「熱」字。若是「寒」字,非白虎湯證也,當改之。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滑}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按】「脈弦者生」之「弦」字,當是「滑」字,弦為陰負之脈,豈有必生之理?惟滑脈為陽,始有生理。況滑者通也。澀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為生,而塞為死者,當改之。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若小便不利},渴者,宜五苓散。
【按】「但以法救之」五字,當是「若小便不利」五字,方與上文小便數,及下文渴者之義相屬。此條病勢不急救之之文,殊覺無謂。昔王三陽亦云:此處五苓散難用,不然經文渴者之下,當有缺文,當改之。
梔子蘖皮湯
【按】此方之甘草,當是茵陳蒿,必傳寫之誤也。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五六日吐之者〗,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按】「欲食冷食」之下,當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無此一句,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與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聯屬。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細玩之,則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淺及深之義也。當補之。
寸口脈浮大,而醫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摶,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摶,其人必䭇。
【按】「令汗大出」四字,當是衍文,宜刪之。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按】「宜大承氣湯下之」句,應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下始合。若但便硬即用大承氣湯下之,殊失仲景慎重誤下之旨,當移之。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弦}者,與小柴胡湯。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按】「續浮」之「浮」字,當是「弦」字,始與小柴胡湯法之脈相合。若是「浮」字。則上之浮既宜小柴胡湯,而下之浮又用麻黃湯,不自相矛盾耶?當改之。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按】「必吐下不止」之「下」字,衍文也,當刪之。
少陽篇正誤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按】「食穀者噦」四字,衍文也。食穀嘔者有之,從無食穀噦者之證,當刪之。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細},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按】「脈細」當是「脈沉細」,觀本條下文脈沉亦在裏也之「亦」字自知,當補之。脈雖沉緊之「緊」字,當是「細」字。觀本條上文並無「緊」字,如何說脈雖沉緊,此「雖」字又何所謂耶?當改之。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不}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吐下利,而猶以大柴胡湯下之者乎?當改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按】許叔微曰:大柴胡湯,一方無大黃,一方有大黃。蓋大黃蕩滌蘊熱,傷寒中要藥。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且仲景曰:下之則愈,若無大黃,將何以下心下之急乎?當從叔和為是,宜補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中〔溫溫〕{嗢嗢}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按】王肯堂曰:「溫溫」當是「嗢嗢」。又云以嘔下,疑有闕文,當改之。
太陰篇正誤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自利益甚〗。
【按】吳人駒曰「自利益甚」四字,當在「必胸下結硬」之下,若在吐食不下之下,則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復曰:若下之無所謂也,從而移之。
傷寒,本自寒〔下〕{格},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按】經論中並無寒下之病,亦無寒下之文。玩本條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可知寒下之「下」字,當是「格」字,文義始屬。註家皆釋胃寒下利,不但文義不屬,且與芩、連之藥不合,當改之。
少陰篇正誤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按】「溫溫」當是「嗢嗢」。嗢嗢者,乃吐飲之狀也,當改之。
厥陰篇正誤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以飲水多〗,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按】「厥而心下悸者」之下,當有「以飲水多」四字,若無此四字,乃陰盛之厥悸,非停水之厥悸矣。何以即知是水,而曰宜先治水耶?當補之。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非}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按】「此為藏寒」之「此」字,當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藏厥,與辨蚘厥之義不屬,當改之。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大便},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按】「結胸」二字,當是「大便」二字。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皆無可下之理,今曰不可下,何所謂也?當改之。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若}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按】「不發熱者」之「不」字,當是「若」字,若是「不」字,即是除中,何以下接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之文耶?當改之。
傷寒脈遲,六七日,〖厥而下利〗,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按】「傷寒脈遲六七日」之下,當有「厥而下利」四字,若無此四字,則非除中證也。況有此四字,始與下文反與黃芩湯之義相屬,當補之。
合病併病篇正誤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弦}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按】「浮大上」之「上」字,當是「弦」字,始合論中三陽合病之脈,若是「上」字,則經論中從無兩寸脈主三陽病之理,當改之。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以汗}。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按】「熏之」二字,當是「以汗」二字,始與上下文義相屬,當改之。
壞病篇正誤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弦}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鍼,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按】「脈沉緊」當是「脈沉弦」。若是沉緊,是寒實在胸,當吐之診也。惟「脈沉弦」方與上文之義相屬,始可與小柴胡湯,當改之。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按】「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三句,與上下文義不屬。註家皆因有此三句,不得不支離蔓衍,牽強解釋。每見此病總因汗出過多,大傷津液而成,當用補氣補血、益筋壯骨之藥,經年始愈。此三句必是錯簡,當刪之。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按】禹餘糧丸,為澀痢之藥,與此證不合。「與禹餘糧丸」五字,衍文也,當刪之。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數},〔弱〕{數}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數}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按】三「弱」字,當俱是「數」字。若是「弱」字,熱從何有?不但文義不屬,論中並無此說,當改之。
痙濕暍病篇正誤
〔傷寒所致〕太陽病,痙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
【按】「傷寒所致」四字,甚無所謂,當刪之。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按】「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剛痙證應惡寒,非反也,當刪之。
霍亂篇正誤
惡寒脈微而復利,利〖不〗止,亡〔血〕{陽}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按】「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熱補藥?利止是「利不止」,亡血應是「亡陽」,當改之。
辨可下篇正誤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大}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尺中「微」字,當是「大」字,若是「微」字,斷無可下之理,當改之。
平脈法正誤
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裏也;脈來〔頭小本大〕{大去小},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為陰盛〗,則汗出;下微〔本大〕{小}者,〖為陽盛〗,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按】「脈來頭小本大」,當是「脈來大去小」。「上微頭小者」,當是「上微小者為陰盛」。「下微本大者」,當是「下微小者為陽盛」。始與上下之義相屬,當改之,補之。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營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摶,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摶,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摶,名曰〔沉〕{強}。
【按】「名曰沉」之「沉」字,應是「強」字,玩下文可知,當改之。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營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按】「薄鮮硬」三字,不成句,應是衍文,當刪之。
北方腎脈,其形何似?師曰:腎者水也,名曰少陰,其脈沉滑,是腎脈也。腎病自得沉滑而濡者,愈也。
【按】東南西方,皆有其文,惟缺北方,仿經文補之。
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師曰: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按】「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二句,與上下之義不屬,當是錯簡。
陽脈〔浮〕{濡},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弱}者,營氣微也;其脈〔浮〕{濡}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按】「陽脈浮」,「其脈浮」之二「浮」字,當是「濡」字,若是「浮」字,則與衛氣衰、汗出如流珠之義不屬。「其脈沉」之「沉」字,當是「弱」字,若是「沉」字,則與血虛營氣微之義不屬,當改之。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自}和,處言已愈。
【按】「不和」應是「自和」,若不和,如何言愈?當改之。
辨脈法正誤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動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
【按】「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動,至名曰結陰也」數語,文義不順,且前論促結之脈已明,衍文也,當刪之。
陰陽相摶,名曰動。陽動則〔汗出〕{發熱},陰動則〔發熱〕{汗出},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按】陽動則「汗出」二字,當是「發熱」二字;陰動則「發熱」二字,當是「汗出」二字。陽加於陽,豈有汗出之理?《素問》曰:陽加於陰,謂之汗。遵經移之。
脈陰陽俱緊,主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按】「緊去入安」之「入」字,當是「人」字。人安,謂不吐利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二句,與上下文義不屬,應是衍文,當改之,刪之。
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熱},〔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熱},相摶,則灑淅惡寒也。
【按】「數為虛」之「虛」字,應是「熱」字。「風為熱,虛為寒」二句,應是衍文。風虛相摶之「虛」字,亦應是「熱」字。當改之。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衛虛},諸弱〔發熱〕{營虛},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按】「諸濡亡血」,當是「諸濡衛虛」,「諸弱發熱」,當是「諸弱營虛」。濡、浮而無力,候陽虛也,豈有亡血之理?弱、沉而無力,候陰虛也,豈止發熱而已?當改之。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
【按】「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二句,與上文義不屬,衍文也,當刪之。
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陽}氣微,遲者〔營〕{脾}中寒。〔營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陽氣微,脾中寒}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
【按】條末「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句,此是論脾胃,不關營衛。故弱者衛氣微,當是「陽氣微」;遲者營中寒,當是「脾中寒」;上下文義始屬。營為血,豈有血寒發熱之理?衛為氣,氣微者,皆不成文,今悉易之。當是「陽氣微,脾中寒者心內飢」,閱下條言胃氣有餘自知,當改之。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沉}而〔浮〕{滑}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尿膿也。
【按】「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二句,與上下文義不屬,當刪之。少陰脈弦而浮,豈可謂如經乎?當改「沉」、「滑」二字。
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入};澀則〔食不得入〕{不得小便},名曰關格。
【按】「水穀不化」之「化」字,當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當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關?悉改之。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摶,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痛}也。
【按】「陰腫大而虛」之「虛」字,應改「痛」字,細玩自知。
太陽上篇存疑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熱被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太陽下篇存疑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者,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陽明篇存疑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以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少陰篇存疑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壞病篇存疑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鍼者,四逆湯主之。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傷寒脈浮,醫以火逼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痙濕暍病篇存疑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得皮中所致也。
辨不可汗病篇存疑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厥,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聲不得前。
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飢煩,晬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中復堅。
辨不可下病篇存疑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生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而寒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摶,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漓,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營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營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裏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因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營竭血盡,干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汚泥而死。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便清穀,熱多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難者,為危殆。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目閉。貪水者,若下之,其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裏冷不嗜食,大便完穀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苔,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囓,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藏,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鍼則衄。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