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肺炎辨證與論治

 

肺炎辨證與論治


辨證要領

風熱犯肺:初起,發熱較輕,伴畏寒、頭痛、胸悶、咳嗽氣促,口微渴,肢體痠痛,無汗或少汗,舌邊尖紅,苔白或黃,脈浮數。

痰熱壅肺:高熱不退,汗出熱不解,痰喘氣急鼻煽,心煩口渴,便乾尿黃,咳嗽胸痛,喀黃痰或鐵鏽色痰,口渴煩躁,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而乾,苔黃,脈滑數。

熱毒內陷: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咳嗽鼻煽,痰中帶血,口渴引飲,時有神昏,時有譫語、甚至昏迷抽搐,唇青,目直視,舌紅絳無苔或苔黃黑,脈弦數。

正虛欲脫:體溫驟降,額部冷汗,面色蒼白,呼吸淺促,鼻翼煽動,唇青肢冷,甚者神昏驚厥,舌青絳,脈細微欲絕。

氣陰兩傷:低熱不退,乾咳無痰,咳嗽無力,倦怠少氣,晝輕夜重,咳甚喀血,動則氣喘,自汗或盜汗,面色晃白,舌質淡或嫩紅,苔少,脈細數或細數無力。


論治要點

風溫疫邪侵襲肺衛所致,故以清熱解毒,宣肺絳氣為基本治則。
風熱犯肺:以解表清熱,宣肺化痰為大法

痰熱壅肺:以清熱解毒,瀉肺化痰為大法

熱毒內陷:以清營涼血,平肝熄風為大法

正虛欲脫:以益氣歛陰,回陽救逆為大法

氣陰兩傷:以益氣養陰,清解餘熱為大法


分證施治

風熱犯肺:銀翹散主之。發熱甚口渴者,加生石膏;咽喉疼痛者加馬勃、板藍根;寒熱往來,口苦咽乾,心煩喜嘔者,加柴芩姜夏;咳嗽不爽者,加杏仁、貝母、前胡;肺熱甚者,加黃芩、知母

痰熱壅肺:麻杏甘石湯加貝母、瓜蔞、桑白皮、前胡主之。痰阻氣急者,加葶藶子、枇杷葉;

熱甚傷津者,加玄參、生地;夾暑濕者,加藿香、佩蘭、六一散;大便閉結者,加生大黃、芒硝;胸痛較甚者,加桃仁、鬱金;喀血加茜草根、白茅根、側柏炭;咳嗽喀血而氣喘不甚可去麻黃

熱毒內陷:清營湯主之。高熱,神昏,譫語者,加紫雪丹獲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痰中帶血者,加白茅根、茜草;吐膿血者,加葦莖、冬瓜人、魚腥草;高熱加石膏、知母、菖蒲、天竹黃;動風抽搐加羚羊角。鉤藤、地龍;喉中痰鳴加竹瀝、猴棗散;斑疹外發加紫草、大青葉

正虛欲脫: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湯(人參30克 炮附子15克 龍骨 牡犡各24)主之。神昏者,加竹瀝、石菖蒲;四肢厥逆者,脈微欲絕者,急用獨參湯或參附湯

氣陰兩傷:四君子湯合竹葉石膏湯主之。痰熱未清者,加桑白皮、杏仁;舌質光剝者,加天花粉、玄參、石斛;氣虛甚加黨參、黃耆;食慾不佳加穀芽、神麴;痰多加蛤殼、冬瓜人

(炎症的中醫辨證、溫病學)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傷寒論治溫病十四法

 傷寒論治溫病14法



一、辛涼解表法

例方:麻杏甘石湯
本方石膏倍於麻黃,為辛涼解表之要方,具有宣肺泄熱、止咳平喘的良好作用,治風溫、痲疹等溫病初起,截斷逆轉,功效卓著,丁甘仁救治溫病重證用之...;葉天士治外寒內熱之麻疹亦用之。


二、清宣鬱熱法

例方:梔子豉湯

梔子苦寒,長於清熱,豆豉輕浮,功能宣散,二者配合,善於清宣胸中之邪熱。

胸位上焦,在上者涌而越之,於理正合,但梔子生用,未必入口即吐,如服後不吐,用鵝毛探助,能加速鬱熱之宣散。

方:季學說梔子原為生用,因服後易作吐,如為炒用,可無此蔽。

冉雪峰說:病為吐病,而方非吐方,故有吐有不吐,用於本證吐,用於它證並不吐,吐則鬱閉開,胸膈松快。中病即止,故過量。


三、表裡雙解法

例方:大柴胡湯

楊栗山說:大柴胡湯,本為裡證已急,而表證未罷者設,若用於治溫病,最為穩妥。雙解散...為雙解之重劑;大柴胡為雙解之輕劑。若內熱甚者,合黃連解毒湯或白虎湯。

仲景治溫,重心在清,但於三陽經溫病初起,每佐外解之品,如太陽溫病以石膏清裡,即以麻黃解外;陽明溫病以芩、連清裡,即以葛根解外;少陽溫病以柴胡解外,即以大黃清裡。

醫經會解說: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焦口渴,飲水短氣,面赤脈紅實,加芒硝;心下實滿,連於左脇,難以側臥,大便閉而痛,加瓜蔞、青皮;昏亂譫語,加黃連山梔;發狂,加生地、牡丹皮、玄蔘;發黃加茵陳、黃柏;鼻衄,加犀角;夏月熱病煩躁,脈洪大,加知母、麥冬、石膏。


四、滌熱生津法

例方:白虎加人參湯

張錫純說:白虎加人參湯,清熱之力剩於白虎湯。...生石膏與人蔘並用,讀能於邪熱熾盛之時立復真陰。..此時若但用生地、玄蔘不能奏效。

此為溫病最要緊之方,凡熾熱而津已耗,不論是在陽明在他經,不論是剛發病或已久,均可投已本方。

本方不加人參屬辛寒清氣法,加竹葉、麥冬化裁成竹葉石膏湯,為清養胃陰法。


五、苦寒堅陰法

例方:黃芩湯

張路玉說:黃芩湯,溫病主方,即桂枝湯以黃芩易桂枝去生薑也。蓋桂枝主在表風寒,黃芩主在裡風熱。

柳寶詒說:溫病初起,邪熱未離少陰者,用黃芩湯加豆豉、玄蔘,為至當不易之法。

黃芩為仲景治溫之要藥,其味苦寒,能直清裡熱,本方配芍藥酸苦以歛陰,配草、棗解毒而和中,合之,有苦寒清熱,堅陰止利作用。溫病新感當辛涼解表,內發者可直清裡熱,且不忌血分之芍藥。


六、攻下逐邪法

例方:大承氣湯

吳又可說:承氣本為逐邪而設,非專為結糞而設也。必俟其糞結,血液為熱所搏,變證迭起,是猶養虎貽患,醫之咎也。

吳昆說:仲景言急下之證,亦有數條。如少陰屬腎水,並則口燥、舌乾而渴,乃熱邪內炎,腎水將絕,宜急下之,以救將絕之水。


七、瀉火養陰法

例方:黃連阿膠湯

柯琴說:此少陰之瀉心湯也,凡瀉心必借芩連以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佐芩連,於瀉心中補心血;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中歛陰氣。斯者心腎交合,水生火降,是以扶陰瀉陽之方,而變為滋陰和陽之方。

張錫純說:二三日以上,即一日也,合二三日渾言之,即初得也,細繹其文,是初得即為少陰病,非自他經傳來也。

黃連阿膠湯、葛根芩連湯、黃芩湯等俱是溫病初起之方。


八、通瘀破結法

例方:桃核承氣湯

汪琥說:桃核承氣湯,乃攻下焦蓄血,治少腹急結之方,實非通膀胱熱結之藥。

吳又可論蓄血說:初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氣湯。其方即是本方去桂枝甘草,加當歸、芍藥、丹皮化裁而成。


九、清熱化濕法

例方:梔子柏皮湯

沈堯封說:梔柏湯清熱利水,治濕熱之主方也。

陽明溫病梔屬燥濕者,當用甘寒滌熱生津、暑濕熱者,宜用苦寒清熱化濕,此治溫之兩大法門,絲毫不可假借,誠如何廉臣說:凡溫熱病之宜於苦寒者,切記早用甘寒,蓋因苦寒為清,甘寒為滋。若此而不別,將清滋認做清化,變證蜂起,多由於此。


十、清火消痰法

例方:小陷胸湯

何廉臣說:清火兼消痰者,因伏火燻蒸津液,液鬱為痰,故兼用化痰藥以分消之。法宜苦辛開泄,如小陷胸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其法與苦寒清泄有別,清泄是直降,一意肅清伏火;開泄是橫疏,兼能清化痰濁,分劑最宜斟酌。葉天士所謂舌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亂投苦泄,雖有脘中痞痛,宜從苦辛開泄是也。



十一、清熱解毒法

例方:甘草湯

徐彬說:甘草一味單行,最能和陰,而清冲任之熱,每見生便癰者,驟煎四兩,頓服立愈,則其能清少陰客熱可知 ,所以為咽痛專方也。

甘草湯為清熱解毒藥要藥,仲景之甘草湯、排膿湯、升麻鱉甲湯諸方均以清熱解毒立法,故均用甘草。

張錫純奉天霍亂盛行,製急救回生丹、衛生防疫保丹兩方,救人甚多,二方接重用甘草,說明甘草湯之清熱解毒法,不獨溫病咽痛,溫毒瘡瘍諸證宜之,並可以解瘟疫疫毒。


十二、淡滲利濕法

例方:豬苓湯

溫病利水,最怕傷陰,然濕與熱合,又當滲濕於熱下,使不與熱相搏,以孤其事,葉氏云溫邪夾濕加盧根、滑石之流,即是此意。此方利水而不傷陰。近人治流行性出血熱,在少尿期用左歸飲合本方以資腎生津、育陰利濕,值得參考。


十三、滋腎泄熱法

例方:豬膚湯

濕熱化燥,劫灼腎陰而水虧火浮,故出現咽痛、口渴、心煩等證。熱鬱下焦則為下利。總的來說,氏腎陰虧損為主,下焦鬱熱較輕,故以豬膚湯滋腎泄熱。本經逢源說:取其鹹寒入腎,用以調陰散熱,予嘗用之,其效最捷。無論濕熱、冬溫,無論少陰、太陰,只要具有陰虛火擾之共同病機,本方均可適用,而溫病後期腎陰虧而虛熱動者,由為善後之要法。


十四、涼血止利法

例方:白頭翁湯

王子接說:白頭翁涼陽明血分之熱,秦皮收厥陰之濕,黃連勝中焦之熱,黃柏燥下焦之濕,四者皆味苦性寒,直入下焦,堅陰止利。

白頭翁為涼血止利要藥,並有清熱解毒之作用。張山雷說:今以通治實熱毒火之滯下赤白日數十次者,頗見奇效。本方所治不是一般濕熱利,當為熱毒深陷血分,純下血痢之證。熱毒痢屬於溫病範疇,故涼血止痢意為治溫病一法。

(按桂林古本中對治溫病治法較祥)(溫病求真)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傷寒論治溫病初起要方

 傷寒論治溫病初起要方


1.黃芩湯(苦寒清熱法)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2.麻杏甘石湯(辛涼解表法)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白虎加人參湯(滌熱生津法)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4.黃連阿膠湯(瀉火滋陰法)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節錄自溫病求真)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葉天士治燥

 葉天士治燥


一、辛溫和潤法


葉氏醫案

1.某十五,形寒咳嗽,頭痛、口渴。桂枝湯去芍藥加杏仁、花粉。

2.形寒咳嗽,脈小。杏仁、桂枝、生薑、炙草、花粉、大棗。

葉氏治此種涼燥證,以桂枝去芍藥加杏仁、花粉為常法。葉霖說:治燥之法,寒燥宜溫潤,熱燥宜涼潤。


二、辛涼甘潤法


葉氏醫案

1.某,脈右數大,議清氣分中燥熱。桑葉、杏仁、大沙蔘、象貝母、香豉、黑梔皮。

2.卞,下熱秋燥致傷,都因陰分不足。冬桑葉、玉竹、生甘草、白沙參、生扁豆、地骨皮、麥冬、花粉。

觀葉氏之治溫燥,其於沙參、花粉等潤藥外,對燥風外侵,肺衛不宣者,則加桑葉、杏仁類宣肺;對秋暑燥氣,上干於肺者,則加青竹葉、六一散類清暑;對秋燥新感,引動伏飲者,則加薏苡仁、橘紅之類;對感燥而咳,每用川貝;對溫燥化熱,亦用石膏。


三、清宣護津法


以清輕宣肺藥為主,用潤藥較少,其目的在宣散肺氣之燥火,此法葉吳大體相同。

葉氏醫案

1.某,燥火上郁,齦脹齒痛,當辛涼輕上。薄荷梗、連翹殼、生甘草、黑梔皮、桔梗、綠豆皮。

2.某四十,脈弦,胸膈痹痛,咳嗽頭脹,此燥氣上侵,肺氣不宣使然,當用輕藥以清上焦。枇杷葉、桑葉、川貝、杏仁、冬瓜子、桔梗。


四、滋潤乾燥法


葉氏醫案

1.王六七,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陽氣過動,固五液皆涸而為燥,夏月身處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每早服牛乳一杯。

2.周三二,秋燥從天而降,腎液無以上承,咳嗽吸不肯通,大便三四日一更衣,脈間細小,議治在臟陰。牛乳、紫衣胡桃、生白密、薑汁。

觀葉氏治燥,用藥實有上中下之分,如秋燥傷肺,治不外上三法;如胃陰被劫,則有滋潤乾燥、甘寒清補法。


五、甘寒清補法


1.胡六六,脈右動,因疥瘡頻以熱湯沐浴,衛虛易傷冷熱,皮毛內應乎肺,咳嗽氣塞痰多,久則食不甘,便燥結。胃津日耗,不司供肺,況秋冬天降燥氣上加,漸至老年痰火之象,此清氣熱以潤燥,理事宜然,倘畏虛日投滯補,益就枯燥矣。霜桑葉、甜杏仁、麥冬、玉竹、白沙參、天花粉、甘蔗漿,甜梨汁熬膏。

2.某,上燥治氣,下燥治血,此為定評。今陽明胃府之虛,因久病嘔逆,投以辛耗破氣,津液劫傷,胃氣不主下行,致腸中傳導失司,經云,六腑以通為補,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補功夫,豈徒理燥而已,議甘寒清補胃陰。鮮生地、天冬、人參、甜梨肉、生白蜜。


六、填菁補血法


1.張,脈數虛,舌紅口渴,上顎乾涸,腹熱不饑,此津液被劫,陰不上承,心下溫溫夜液,用炙甘草湯。炙甘草、阿膠、生地、天冬、人參、麻仁。

2.呂,冲年久坐誦讀,五志之陽多升,咽乾內熱,真陰未能自旺於本宮,診脈寸口動數,怕有見紅之慮,此甘寒暖熱為穩,不致胃枯耳。生地、天冬、女貞、茯神、炙草、糯稻根鬚。

用炙甘草湯加減以滋填下焦精血,原為葉氏理虛之要法,因腎主五液,若腎水不虛,不易病燥,燥病而屬之下焦者,多屬肝腎精血之虧,故治法以[純陰靜藥,柔養肝腎為宜]
(摘錄自溫病求真)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水證

 水證


水、飲同類異稱,其性質略有分別,水清而飲濁,水聚而飲流,水性氾濫,飲性流溢,水之勢大而飲之勢小。水亦有內外之分,外水來自於濕,或外受之濕邪,或水穀內生濕,久留不去,積濕成水;內水來自津液,並關肺失通調,脾失疏運,腎失氣化,津液停蓄為水,臨床亦有有形無形之分。

1.有形之水:嘔吐清水,或口唾清水,或汗出如洗,汗出淋漓,和面浮足腫,甚者通身浮腫,按之不即起,有凹陷,或腹脹如鼓,均為有形之水邪。

2.小便不利:小便通利則水無停蓄,故停水之證祕小便不利,雖無赤澀熱痛,但必短少不行。

3.口燥口渴:水邪內停,陽氣郁遏,不能蒸騰津液,故口燥口渴,但多不消水,或飲水雖多,飲後必嘔吐清水,雖飲多亦不解渴,或雖飲多而小便不行,均為停水特徵。

4.悸動:水邪鬱滯,陽氣不能宣行,故多悸動之證,如心悸、臍下悸,筋惕肉瞤,甚者,身為陣陣搖,或飲作奔豚狀。

5.脈舌特徵:脈沉為水蓄之主脈,或沉弦、沉緊、沉遲、沉緩,苔多水滑,或白滑為多,亦有淡黃而滑膩者。(中醫證候學)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流行性感冒辨證用方簡表

 流行性感冒辨證用方簡表


邪犯衛表

1.風寒束表:人參敗毒散;俞根初的蘇羌達表湯(蘇葉、防風、杏仁、白芷、橘皮、浙苓皮、生薑)加減

2.邪犯肺衛:蔥豉桔梗湯加味(蔥白、桔梗、山梔、淡豆豉、薄荷、連翹、辛荑、杏仁、前胡、牛蒡子、生甘草、竹葉;或銀翹散加減

3.外感暑濕:薷藿袪暑方(藿香、香薷、佩蘭葉、紫蘇、厚朴、銀花、竹葉、薄荷),惡寒重加荊芥穗、加重香薷、薄荷;發熱重、煩渴加益元散、知母、盧根、梔子;痞悶不思食加建麴、橘皮、大腹皮、砂仁殼;嘔吐加赭石、竹茹、橘皮、蔻仁;濕重溏泄加茯苓、扁豆,甚者再加木瓜、薏仁;溏泄口燥渴加黃連、益元散;小便短赤加益元散、赤苓、通草;如暑熱重,可用葉氏薷杏湯(香薷、光杏仁、飛滑石、絲瓜葉、通草、白蔻)以辛涼清暑。

4.外感燥邪:雷氏苦溫平燥法加減(荊芥穗、前胡、蘇葉、桔梗、橘皮、山梔、杏仁、豆豉、蔥白、牛蒡子、薄荷)熱甚加黃芩、銀花;咽乾加麥冬、梨皮;咽痛加元蔘、青果;胸悶痰黏加瓜蔞、枇杷葉、枳實。或用加味蔥豉湯(蔥白、豆豉、桑葉、辛荑、杏仁、薄荷、橘皮)


熱鬱氣分

1.肺失宣泄:麻杏甘石湯。表證不解合銀翹散;喘急加桑白皮;厚朴、黃芩、魚腥草;胸悶痰黏加瓜蔞、芥子、枳實、海浮石;咳血加茜草、丹蔘、茅根

2.熱灼肺胃:增減白虎湯(生石膏、知母、連翹、川貝、盧根、竹葉、綠豆衣)。氣逆乾嘔加竹茹、枇杷葉;譫語甚加水牛角、山梔、汗多脈虛大加西洋蔘或生脈散

3.肺熱及腸:清解升降湯(黃芩、桔梗、豆卷、葛根、黃連、桑葉、銀花、甘草)嘔惡加法半夏、竹茹;腹痛加白芍、木香

4.邪犯少陽兼及陽明:柴胡白虎湯(百虎湯+柴胡、天花粉、黃芩、鮮薄荷)咽乾痛加桔梗、牛蒡子、嘔逆加法半夏、竹茹;寒熱往來頻繁改用柴胡枳桔湯(柴胡、枳殼、姜半夏、生薑、黃芩、桔梗、陳皮、雨前茶);胸脅悶痛改用柴胡陷胸湯(柴胡、姜半夏、川連、桔梗、黃芩、瓜蔞仁、枳實、生姜汁)

5.邪滯筋脈:宣痹湯(溫病條辨)痛甚加片姜黃、海桐皮;胃熱、高熱口渴加石膏、花粉或改用加減木防己湯(防己、桂枝、石膏、杏仁、滑石、通草、苡仁)


邪犯營血

1.熱入心營:葉氏犀地元蔘湯(犀角、鮮生地、元蔘、連翹、桑葉、丹皮、竹葉心(無心可)、石菖蒲)神昏加安宮牛黃丸1丸;痰熱重加竹瀝汁、鬱金;瘀阻加丹蔘、桃仁;便祕改用犀連承氣湯(犀角汁、小川連、小枳實、生地汁、生大黃、丹皮)

2.熱動肝風:羚羊鉤藤湯。熱極痙甚加丹皮、膽草、大青葉、僵蠶、全蠍;厥甚加紫雪丹;神昏不醒加至寶丹。如大便祕結,也可用升降散(蟬衣、僵蠶、薑黃、大黃)加羚羊角、鉤藤、紫雪丹。


其他研究
傷風型:桑菊飲為主;胃腸型:葛根芩連湯為主;類瘧型:小柴胡湯為主;溫熱型:銀翹散為主

辛溫辛涼並用

達原飲

單方驗方

蔥白、生薑、紅糖(風寒型)
羌活、大青葉

連翹、蒲公英、板藍根、薄荷(感冒合併扁桃體炎)

一枝黃花、白英

柴胡、黃芩、大青葉(小兒流感高熱不退)

黃氏經驗方:連翹殼、牛蒡子、瓜蔞皮、冬桑葉、瓜蔞根、杭菊花、梔子皮、薄荷葉(純純性流感);上方加入黃芩、鮮竹葉(流感合併鼻竇炎、咽峽炎、膿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膿性胸膜炎、中耳炎)


(溫病學)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飲證

 飲證


歷來對飲證由於臨床表現不同,有多種名稱,而就其生成而言,可概分為外飲與內飲,外引來自水穀,由實邪郁滯肺脾,致脾失健運,肺失敷布,水飲停滯而為飲,多為實證;內飲則由腎火不足以蒸化津液,停留成飲,多為虛證。故古人有[外飲治脾,內飲治腎]之說。其臨床特徵有有形與無形之分。

1.有形之飲:如咳、吐、嘔、唾出清涎之類。古人以[ 清稀微飲,稠濁為痰]。痰,亦有清稀者,在於多少分別之,多則為飲,少則為痰。如風寒燥痰亦多清稀,但不如飲之多。

2.痞滿:飲邪流溢上下,阻滯陽氣,故可見胸滿、脇滿、腹滿、脘滿,按之漉漉有聲,或自覺水走腸間,或脹或痛。

3.沖逆:飲為陰邪,郁扼陽氣,致陽氣不升,濁陰不降,或陽氣欲升,或濁陰上泛,故多上逆之候,或咳逆上氣,或喘逆,或嘔逆,呃逆,或噎,或自覺其氣上沖,或如奔豚。

4.浮腫:飲邪內停,陽氣不得宣通,故或面浮或肢腫,但腫勢不甚,或時腫時退,亦為飲證之證。

5.色脈舌特徵:弦為飲脈,何廉臣曰:[脈必弦,或偏弦,或雙弦、或弦緩,或沉弦,或弦緊類數。]苔必滑潤,何廉臣曰:[苔多白潤,間有轉黃,或黑者,亦必有滑苔,或滿舌黃黑,每夾1-2條白色或苔邊尖俱黃,中間夾一段白色,久則前光滑而不生苔。,後半,白滑而厚。(中醫證候學)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痰證

 痰證


痰為津液所化,有虛實之分,凡能郁滯津液之邪,均可以成痰

。如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以及食滯、氣郁等均可生痰,是為實痰;脾虛、腎虛以津液成痰或水泛為痰,是為虛痰。在臨床上以可見之痰為有形之痰,不可見之痰為無形之痰,或稱為伏痰、流痰。

1.有形之痰:或咳嗽、吐痰、嘔痰,或便出痰涎,或痰涎壅盛,或呼吸有痰,均為有形之痰,當分別其形色,以定其性質。

風痰:外風鼓動津液成痰,痰多為白色泡沫;內風蒸灼津液成痰,痰中多帶稠厚青綠痰塊。

寒痰:外寒郁滯津液成痰,其痰色白而稀黏;內寒凝滯津液成痰,其痰色白而稠黏。

濕痰:濕滯津液而成痰,痰色灰白而稠黏,痰滑而易出。

燥痰:涼燥凝聚津液成痰,痰白黏難出;溫燥蒸灼津液成痰,痰稠黏而乾澀難出。

熱痰:熱蒸津液成痰,痰色黃而稠厚。

火痰:內火煎熬津液成痰,痰色黃稠厚而多帶血絲,氣穢而臭。

虛痰:脾氣不足運化津液成痰,痰白而稀,喀吐無力,或甚於早晨;腎陽虛水泛為痰,痰白或黑或稀,味鹹甚於夜半;腎陰虛火旺,蒸騰腎水上泛為痰,痰白如銀絲,遷延不斷喀吐為艱,或帶血絲血點,味鹹甚於午後。

2.痞悶:以胸脘痞悶為主,或胸悶背脹,或脘悶脇脹,或腹脹滿,得咳痰吐痰,或便下痰涎,則痞悶隨減,或德溫熱可減。

3.痠麻木痛:頭、胸、脇、背、肢、體等處,麻、酸、或木痛、重痛、或痛在一處,或略見高突而軟,舌麻木亦多屬痰。

4.腫軟不痛:凡肌肉之中漫腫,按肢軟而不痛,但酸重,皮色不變﹐觸之不熱,發病緩慢,或流走無定。

5.眩迷昏厥:古人有[無痰不作眩]及[怪病多痰]之說。凡眩運、癡呆、疑慮、恐怯、昏沉、昏厥等多夾痰,尤以幻覺、幻視、幻聽等難以捉摸之象,均屬痰郁所致。

6.色脈舌特徵:滑主多痰,為脈之常,惟燥痰脈澀,虛痰脈虛或反洪大。舌苔滑膩,其色多白,其有黃滑、黃膩者,為痰已化熱之象。亦有不及成苔,但見舌上罩有黏涎者,亦屬痰證特徵。(中醫證候學)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瘀證

瘀證

瘀為血行瘀滯之象,古稱蓄血,通稱血瘀,或瘀血。有寒瘀、熱瘀之分。寒瘀,常由於寒、痰、水、氣郁滯,致血脈流行阻滯而成瘀。熱瘀,則多由外感熱病,熱邪深入營血,致熱與瘀結,漸成瘀熱。寒瘀久郁亦可化熱,而成熱瘀。

1.青紫:青紫為瘀滯特色,以青暗為寒瘀,紫暗為瘀熱,如舌青或紫,唇青或紫紺,指甲、皮膚青紫等。

2.瘀點瘀斑:或舌上見瘀點紫黑,或瘀斑;或皮膚見紫斑、青腫或紫紅小點如疹,或發如紫雲。

3.青筋紅絲:青筋暴露,或紅絲赤縷。或見於皮膚,或見於四肢,或見於脘腹。病起緩慢,壓之不退色。

4.出血成塊:瘀紫血溢,血色紫暗成塊,或黑色如漆。可見於吐血、喀血、嘔血、便血,以及婦科經血、崩漏等。

5.腫硬:或體表腫塊堅硬,或體內堅癥不移,或小便滿硬。

6.刺痛不移:疼痛如錐刺刀割,痛處不移而拒按,痛甚於夜。

7.口燥不飲:口雖燥渴,但不喜飲,或但欲漱水不欲咽。

8.肌膚甲錯:肌膚粗糙乾燥,面色黧黑,毛髮枯黃脫落。

9.萎軟:如舌萎或唇萎。

10.脈細澀:瘀血阻滯,脈道不利,脈見細澀,甚者結代。

(中醫證候學)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氣證

氣證
氣為鬱滯(滯,凝積,不流通,不靈活;鬱,積聚、凝滯)之氣,失其升降出入之常,則為病氣。鬱氣常由於肝,失其疏泄之性,則肝氣內鬱;滯氣常由於脾,失其健運之權,則中焦鬱滯。肝氣鬱滯常關情志失調,而脾氣之滯,則多由實邪,如濕、痰、食等。
1. 滿悶痛脹:氣鬱滯於內,失其流氣不息之機,則有悶、滿,甚則脹、痛之患,多見於胸、背、脇、脘、腹,亦可見於肢、體、腰、膂(脊梁骨或指背部脊柱骨左右兩側的肌肉群)。
2. 走竄不定:氣之升降出入,周流不息,一有鬱滯,則失其常,不通則為痛為脹,通則氣竄走不定,失其常道,或氣聚則有形,氣散則無形。
3. 得泄則鬆:氣滯則痛,氣行則鬆,或太息,或噯噫,或腸鳴,或矢氣,皆鬱滯得以疏通之象,氣行暫通,其病可得暫時鬆減。
4. 呆鈍:氣機鬱滯,氣行遲鈍,則臟腑之氣亦呆鈍,故可見神清呆滯,行動遲緩,或不飢不食,不寐不便。
5. 舌脈特徵:脈乃血脈,血隨氣行,氣機鬱滯,則血行亦多澀滯,故見脈沉,或見弦、緊、遲、緩、澀、滑,皆兼沉象。氣滯則不能行其津液,津液不能上騰以滋苔,故苔見薄而少,或見雙邊津液白沫(氣行失常)。
6. 氣機升降失常:氣陷(下垂、脫垂)、氣滯(痛滿脹)、氣逆(嘔吐、嗳氣、頭痛…)
氣閉(昏迷)、氣脫(大汗出,衰竭)
(中醫證候學、診斷學)

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火證(陽證)

火證(陽證)


劉河間曰:六氣皆從火化。是為外邪傳裡化火。是為外火。氣、痰、食、瘀均可化火,是為內火。朱丹溪曰:氣有餘便是火。均屬邪火、實火。正氣化火,如君火、相火,即心肝之火自亢,亦屬內火、實火。陽氣偏亢,亦可為火。姚國美曰:火得其正,即為陽氣,火失其正,即為邪火。此亦內火、實火之例。
虛火屬於內火,多由陰虛不能濟陽,致陽亢化火。亦有腎陽不足,致虛陽上浮,所謂龍火。或稱陰火證。
顧,火尚陰陽虛實之別。臨證需細審。
1.灼熱:內經曰:諸熱暓瘈,皆屬於火。指發熱神昏瘈瘲之類,多為六淫化火、動風之證。凡灼熱,雖暫未[暓瘈]、亦多屬化火之變。即使局部灼熱,如關節紅腫灼熱,或瘡癤癰膿紅熱之證4。亦屬火象。
2.煩亂:火性燥動,內擾神明,輕則煩擾燥亂,甚則神昏狂亂。如內經所云:[暓瘈][諸躁狂越][驚駭][如喪神守]等等,皆屬於火擾神志。
3.沖逆:內經云:諸逆沖上,皆屬於火。凡氣逆上沖、冲咳、冲嘔、冲痛、冲血等皆屬於火邪急迫上冲所致。火性急迫還可以下迫津液,或為暴注下迫,或為吐利交作。
4.急痛:內經云: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即急劇疼痛,神情恐懼驚駭,多系火性急迫所致。
5.秘澀:火邪燔燎,津液消耗,可致大便秘結不通。或瀉痢後重不爽。或小便短澀淋瀝,甚則刺痛。或癃秘不通。
6.臭穢:或口氣臭穢,或汗出臭穢,或大便惡臭,小便臭濁。或咳痰臭腐,或外科膿水,或婦科帶濁臭穢者。皆屬於火性腐化所致。

7.色脈舌特徵:赤為火色,如面赤、皮膚赤、目赤唇紅、舌赤咽紅、斑疹紅赤、癰瘡紅腫、小便黃赤、泄痢,以及諸失血紅赤等均屬火象。脈急甚於數為火象之徵。舌苔以乾燥,甚者焦裂起刺,為火象特徵。(中醫證候學)

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傷寒論原條文

傷寒論原條文
【傷寒論】

【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上】

(一)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二) 太陽病,發熱,汗出,悪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悪寒,体痛,嘔逆,脈陰陽倶緊者,名為傷寒。
(四)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者,為不伝。頗欲吐,若躁煩,脈数急者,為伝也。
(五)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伝也。
(六) 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悪寒者,為温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風温為病,脈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薫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 病有發熱悪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悪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八)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経尽故也。若欲作再経者,針足陽明,使経不伝則愈。
(九) 太陽病,欲解時,従巳至未上。
(一〇)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髄也。
(一二)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悪寒,淅淅悪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一三)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悪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悪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一五) 太陽病,下之後,其気上衝者,可与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与之。
(一六)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脈証,知犯何逆,随証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一八)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〇)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二一)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満者,桂枝去芍薬湯主之。
(二二)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薬加附子湯主之。
(二三)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状,發熱悪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悪寒者,此陰陽倶虚,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黄各半湯。
(二四)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与桂枝湯則愈。
(二五)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与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
(二六)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渇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二七) 太陽病,發熱悪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二八)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満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二九)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煩,微悪寒,脚攣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姜湯与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薬甘草湯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気不和,譫語者,少与調胃承気湯。若重發汗,復加焼針者,四逆湯主之。
(三〇) 問曰:証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増劇,厥逆,咽中乾,両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両脚当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虚,風則生微熱,虚則両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間,増桂令汗出,附子温経,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陰内結,譫語,煩乱,更飲甘草乾姜湯,夜半陽気還,両足当熱,脛尚微拘急,重与芍薬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気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中】

(三一)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悪風,葛根湯主之。
(三二) 太陽与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三三) 太陽与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三四) 太陽病,桂枝証,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
(三五)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悪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三六) 太陽与陽明合病,喘而胸満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三七)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満脅痛者,与小柴胡湯;脈但浮者,与麻黄湯。
(三八)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悪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竜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悪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三九)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軽時,無少陰証者,大青竜湯發之。
(四〇)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気,乾嘔,發熱而咳,或渇,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満,或喘者,小青竜湯主之。
(四一) 傷寒,心下有水気,咳而微喘,發熱不渇;服湯已,渇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竜湯主之。
(四二) 太陽病,外証未解,脈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湯。
(四三)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四四) 太陽病,外証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四五)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当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四六)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此当發其汗。服薬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気重故也。麻黄湯主之。
(四七)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四八) 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転属陽明,続自微汗出,不悪寒。若太陽病証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縁縁正赤者,陽気怫鬱在表,当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気怫鬱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処,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気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渋故知也。
(四九) 脈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虚。須表裏実,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五〇) 脈浮緊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仮令尺中遅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栄気不足,血少故也。
(五一)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五二) 脈浮而数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五三)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栄気和,栄気和者,外不諧,以衛気不共栄気諧和故爾。以栄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栄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五四) 病人蔵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気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五五)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五六)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与承気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当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五七)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数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五八)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五九)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少便利,必自愈。
(六〇)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内外倶虚故也。
(六一) 下之後,復發汗,昼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嘔、不渇、無表証,脈沈微,身無大熱者,乾姜附子湯主之。
(六二) 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遅者,桂枝加芍薬生姜各一両,人参三両新加湯主之。
(六三)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六四)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六五)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六六) 發汗後,腹脹満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湯主之。
(六七)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満,気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経,身為振振揺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六八) 發汗,病不解,反悪寒者,虚故也。芍薬甘草附子湯主之。
(六九)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七〇) 發汗後,悪寒者,虚故也。不悪寒,但熱者,実也。当和胃気,与調胃承気湯。
(七一)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与飲之,令胃気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二) 發汗已,脈浮数,煩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 傷寒,汗出而渇者,五苓散主之;不渇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七四)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証,渇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 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両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七六) 發汗後,水薬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気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七七)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七八)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七九) 傷寒下後,心煩,腹満,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八〇) 傷寒,医以丸薬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姜湯主之。
(八一) 凡用梔子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八二)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八三)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八四)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八五)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八六)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陥,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八七)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八八)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陰疼,与禹余糧丸。
(八九)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蛕。
(九〇)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九一) 傷寒,医下之,続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当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九二) 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裏,宜四逆湯。
(九三)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倶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九四)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倶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気湯。
(九五)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栄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九六)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来寒熱,胸脇苦満,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渇,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渇、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九七) 血弱気尽,腠理開,邪気因入,与正気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蔵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渇者属陽明,以法治之。
(九八) 得病六七日,脈遅浮弱,悪風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満痛,面目及身黄,頚項強,小便難者,与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渇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与也,食穀者噦。
(九九) 傷寒四五日,身熱,悪風,頚項強,脅下満,手足温而渇者,小柴胡湯主之。
(一〇〇) 傷寒,陽脈渋,陰脈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一〇一) 傷寒中風,有柴胡証,但見一証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証而下之,若柴胡証不罷者,復与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却復發熱汗出而解。
(一〇二)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一〇三) 太陽病,過経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証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与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一〇四)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満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証,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薬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実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一〇五) 傷寒十三日,過経,譫語者,以有熱也,当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医以丸薬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当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内実也,調胃承気湯主之。
(一〇六)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気湯。
(一〇七)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満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尽重,不可転側者,柴胡加竜骨牡蛎湯主之。
(一〇八) 傷寒,腹満,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乗脾也,名曰縦。刺期門。
(一〇九) 傷寒發熱,濇濇悪寒,大渇欲飲水,其腹必満,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乗肺也,名曰横。刺期門。
(一一〇)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従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悪風,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気下流故也。
(一一一)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気流溢,失其常度。両陽相熏灼,其身發黄。陽盛則欲衄,陰虚小便難。陰陽倶虚竭,身体則枯燥,但頭汗出,剤頚而還,腹満,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一一二) 傷寒,脈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薬加蜀漆牡蛎竜骨救逆湯主之。
(一一三)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渇,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当汗出愈。
(一一四)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経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一一五)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実。実以虚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一一六) 微数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虚逐実,血散脈中,火気雖微,内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従出,因火而盛,病従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一一七) 焼針令其汗,針処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気従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枝二両也。
(一一八) 火逆下之,因焼針,煩躁者,桂枝甘草竜骨牡蛎湯主之。
(一一九) 太陽傷寒者,加温針必驚也。
(一二〇) 太陽病,当悪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悪寒、發熱,関上脈細数者,以医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一二一)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当悪寒,今反不悪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内煩也。
(一二二) 病人脈数,数為熱,当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気微,膈気虚,脈乃数也。数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一二三) 太陽病,過経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満,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与調胃承気湯。若不爾者,不可与。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証,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一二四) 太陽病,六七日表証仍在,脈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当鞕満,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随経,瘀熱在裏故也。抵当湯主之。
(一二五) 太陽病身黄,脈沈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証諦也。抵当湯主之。
(一二六) 傷寒有熱,少腹満,応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薬,宜抵当丸。
(一二七)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下】

(一二八) 問曰:病有結胸,有蔵結,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関脈沈,名曰結胸也。
(一二九) 何謂蔵結?答曰:如結胸状,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関脈小細沈緊,名曰蔵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一三〇) 蔵結無陽証,不往来寒熱,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一三一)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状,下之則和,宜大陥胸丸。
(一三二) 結胸証,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一三三) 結胸証悉具,煩躁者亦死。
(一三四) 太陽病,脈浮而動数,浮則為風,数則為熱,動則為痛,数則為虚。頭痛,發熱,微盗汗出,而反悪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動数変遅,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気動膈,短気躁煩,心中懊憹,陽気内陥,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陥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処無汗,剤頚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黄。
(一三五)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実,脈沈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陥胸湯主之。
(一三六)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裏,復往来寒熱者,与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陥胸湯主之。
(一三七)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渇,日晡所小有潮熱,従心下至少腹鞕満而痛不可近者,大陥胸湯主之。
(一三八)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陥胸湯主之。
(一三九)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一四〇)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両脇拘急;脈細数者,頭痛未止;脈沈緊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一四一) 病在陽,応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渇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実結胸,無熱証者,与三物小陥胸湯,白散亦可服。
(一四二) 太陽与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間、肺兪、肝兪,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当刺期門。
(一四三) 婦人中風,發熱悪寒,経水適来,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遅,身涼,胸脇下満,如結胸状,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当刺期門,随其実而取之。
(一四四) 婦人中風,七八日続得寒熱,發作有時,経水適断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状,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一四五) 婦人傷寒,發熱,経水適来,昼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状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気及上二焦,必自愈。
(一四六)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悪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一四七)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満微結,小便不利,渇而不嘔,但頭汗出,往来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湯主之。
(一四八)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悪寒,手足冷,心下満,口不欲食,大便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沈,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仮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証,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与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一四九)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薬下之,柴胡証仍在者,復与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満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陥胸湯主之。但満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瀉心湯。
(一五〇) 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一五一)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気痞耳。
(一五二)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満,引脇下痛,乾嘔,短気,汗出不悪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一五三) 太陽病,医發汗,遂發熱,悪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倶虚,陰陽気併竭,無陽則陰独,復加焼針,因胸煩,面色青黄,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一五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関上浮者,大黄黄連瀉心湯主之。
(一五五) 心下痞,而復悪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一五六)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渇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一五七)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気,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一五八) 傷寒中風,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満,乾嘔,心煩不得安。医見心下痞,謂病不尽,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虚,客気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一五九) 傷寒,服湯薬,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薬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一六〇) 傷寒吐下後,發汗,虚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脇下痛,気上衝咽喉,眩冒,経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一六一)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気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一六二)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一六三) 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数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参湯主之。
(一六四)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悪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黄黄連瀉心湯。
(一六五)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一六六) 病如桂枝証,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気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一六七)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蔵結,死。
(一六八)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倶熱,時時悪風,大渇,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一六九) 傷寒無大熱,口燥渇,心煩,背微悪寒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一七〇)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湯。渇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一七一)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鞕,頚項強而眩者,当刺大椎、肺兪、肝兪,慎勿下之。
(一七二) 太陽与少陽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湯。若嘔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一七三)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気,腹中痛,欲嘔吐者,黄連湯主之。
(一七四) 傷寒八九日,風湿相搏,身体疼煩,不能自転側,不嘔,不渇,脈浮虚而渋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一七五) 風湿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気,小便不利,悪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一七六)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
(一七七)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一七八) 脈按之来緩,時一止復来者,名曰結。又脈来動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来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辨陽明病脈証并治】

(一七九)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実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実,大便難是也。
(一八〇) 陽明之為病,胃家実是也。
(一八一) 問曰:何縁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転属陽明。不更衣,内実,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一八二) 問曰:陽明病外証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悪寒,反悪熱也。
(一八三)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悪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悪寒将自罷,即自汗出而悪熱也。
(一八四) 問曰:悪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帰,無所復伝。始雖悪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一八五)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転属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此転属陽明也。
(一八六)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一八七)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温者,是為繋在太陰。太陰者,身当發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一八八) 傷寒転繋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一八九)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満微喘,發熱悪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満、小便難也。
(一九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一九一)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一九二)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状,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気,与汗共併,脈緊則愈。
(一九三) 陽明病,欲解時,従申至戌上。
(一九四)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熱必噦。
(一九五) 陽明病,脈遅,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癉。雖下之,腹満如故。所以然者,脈遅故也。
(一九六)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一九七)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一九八) 陽明病,但頭眩,不悪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一九九)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黄。
(二〇〇)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黄。
(二〇一)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盗汗出。
(二〇二)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二〇三) 陽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当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二〇四)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証,不可攻之。
(二〇五) 陽明病,心下鞕満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二〇六) 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二〇七)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与調胃承気湯。
(二〇八) 陽明病,脈遅,雖汗出不悪寒者,其身必重,短気,腹満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気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悪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与承気湯。若腹大満不通者,可与小承気湯,微和胃気,勿令致大泄下。
(二〇九)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気湯,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気湯,湯入腹中,転矢気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転矢気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満不能食也。欲飲水者,与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気湯和之。不転矢気者,慎不可攻也。
(二一〇) 夫実則譫語,虚則鄭声。鄭声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満者死、下利者亦死。
(二一一)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二一二)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悪寒,独語如見鬼状。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渋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気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二一三)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気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二一四)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気湯主之。因与承気湯一升,腹中転気者,更服一升;若不転気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渋者,裏虚也,為難治,不可更与承気湯也。
(二一五)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気湯下之。
(二一六)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随其実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二一七)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経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乱,以表虚裏実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気湯。
(二一八) 傷寒四五日,脈沈而喘満,沈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虚裏実,久則譫語。
(二一九) 三陽合病,腹満,身重,難以転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二二〇) 二陽併病,太陽証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気湯。
(二二一)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満而喘,發熱汗出,不悪寒,反悪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温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虚,客気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二二二) 若渇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二二三) 若脈浮,發熱,渇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二二四) 陽明病,汗出多而渇者,不可与猪苓湯,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二二五) 脈浮而遅,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二二六)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二二七)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二二八)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温,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二二九)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満不去者,与小柴胡湯。
(二三〇) 陽明病,脅下鞕満,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気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二三一)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気,腹都満,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気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続浮者,与小柴胡湯。
(二三二) 脈但浮,無余証者,与麻黄湯。若不尿,腹満加噦者,不治。
(二三三)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内竭,雖鞕不可攻之,当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為導。
(二三四) 陽明病,脈遅,汗出多,微悪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二三五)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黄湯。
(二三六)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黄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剤頚而還,小便不利,渇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黄,茵蔯蒿湯主之。
(二三七) 陽明証,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黒者,宜抵当湯下之。
(二三八)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満,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気湯。
(二三九)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二四〇)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状。日晡所發熱者,属陽明也。脈実者,宜下之;脈浮虚者,宜發汗。下之,与大承気湯;發汗,宜桂枝湯。
(二四一)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満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気湯。
(二四二)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気湯。
(二四三) 食穀欲嘔,属陽明也。呉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属上焦也。
(二四四) 太陽病,寸緩,関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悪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悪寒而渇者,此転属陽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渇欲飲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渇者,宜五苓散。
(二四五)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実,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絶於裏,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二四六)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気生熱,其陽則絶。
(二四七) 趺陽脈浮而渋,浮則胃気強,渋則小便数,浮渋相搏,大便則鞕,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二四八)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属胃也,調胃承気湯主之。
(二四九) 傷寒吐後,腹脹満者,与調胃承気湯。
(二五〇)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気湯,和之愈。
(二五一)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証,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気湯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気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二)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証,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実也。急下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三)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四) 發汗不解,腹満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五) 腹満不減,減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六)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気湯。
(二五七) 病人無表裏証,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数者,可下之。仮令已下,脈数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湯。
(二五八) 若脈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二五九)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湿中求之。
(二六〇) 傷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満者,茵蔯蒿湯主之。
(二六一) 傷寒,身黄,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二六二)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黄,麻黄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辨少陽病脈証并治】

(二六三)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二六四) 少陽中風,両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満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二六五)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属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属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
(二六六) 本太陽病不解,転入少陽者,脅下鞕満,乾嘔不能食,往来寒熱,尚未吐下,脈沈緊者,与小柴胡湯。
(二六七) 若已吐下發汗温針,譫語,柴胡湯証罷,此為壊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二六八)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関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二六九)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二七〇) 傷寒三日,三陽為尽,三陰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二七一)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二七二) 少陽病欲解時,従寅至辰上。
 
【辨太陰病脈証并治】

(二七三) 太陰之為病,腹満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
(二七四)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渋而長者,為欲愈。
(二七五) 太陰病,欲解時,従亥至丑上。
(二七六)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二七七) 自利不渇者,属太陰,以其蔵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輩。
(二七八)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温者,繋在太陰。太陰当發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黄,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実,腐穢当去故也。
(二七九) 本太陽病,医反下之,因爾腹満時痛者,属太陰也,桂枝加芍薬湯主之。大実痛者,桂枝加大黄湯主之。
(二八〇)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続自便利,設当行大黄、芍薬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気弱,易動故也。
 
【辨少陰病脈証并治】

(二八一)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二八二)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渇者,属少陰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二八三) 病人脈陰陽倶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属少陰,法当咽痛而復吐利。
(二八四)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気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二八五) 少陰病,脈細沈数,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二八六)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虚,尺脈弱渋者,復不可下之。
(二八七)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温,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二八八)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悪寒而踡臥,手足温者,可治。
(二八九) 少陰病,悪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二九〇)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二九一) 少陰病欲解時,従子至寅上。
(二九二)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壮。
(二九三)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二九四)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従何道出,或従口鼻,或従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二九五) 少陰病,悪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二九六)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二九七)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二九八) 少陰病,四逆,悪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二九九)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三〇〇)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三〇一) 少陰病,初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黄細辛附子湯主之。
(三〇二)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証,故微發汗也。
(三〇三)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黄連阿膠湯主之。
(三〇四)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悪寒者,当灸之,附子湯主之。
(三〇五) 少陰病,身体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沈者,附子湯主之。
(三〇六)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三〇七)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三〇八)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三〇九)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呉茱萸湯主之。
(三一〇)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満,心煩,猪膚湯主之。
(三一一)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湯。不差者,与桔梗湯。
(三一二)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声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三一三)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三一四)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三一五)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与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猪胆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続者生。
(三一六)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気。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三一七)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絶,身反不悪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三一八)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三一九)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渇,心煩不得眠者,猪苓湯主之。
(三二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気湯。
(三二一)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気湯。
(三二二)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気湯。
(三二三) 少陰病,脈沈者,急温之,宜四逆湯。
(三二四)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温温欲吐,復不能吐,初得之,手足寒,脈弦遅者,此胸中実,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湯。
(三二五) 少陰病,下利,脈微渋,嘔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辨厥陰病脈証并治】

(三二六) 厥陰之為病,消渇,気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蛕。下之利不止。
(三二七)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三二八) 厥陰病,欲解時,従丑至卯上。
(三二九) 厥陰病,渇欲飲水者,少少与之愈。
(三三〇)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三三一)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三三二) 傷寒,初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気尚在,必愈。恐暴熱来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続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与厥相応,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数,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気有余,必發癰膿也。
(三三三) 傷寒脈遅,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湯徹其熱,脈遅為寒,今与黄芩湯復除其熱,腹中応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三三四)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三三五)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応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三三六)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当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三三七) 凡厥者,陰陽気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三三八)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蔵厥,非蛕厥也。蛕厥者,其人当吐蛕,今病者静而復時煩者,此為蔵寒,蛕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蛕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蛕。蛕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三三九)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満者,其後必便血。
(三四〇)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満,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関元也。
(三四一)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三四二)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気退,故為進也。
(三四三)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三四四)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三四五)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三四六)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三四七)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虚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三四八)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三四九)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三五〇)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三五一) 手足厥寒,脈細欲絶者,当帰四逆湯主之。
(三五二)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帰四逆加呉茱萸生姜湯。
(三五三) 大汗出,熱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悪寒者,四逆湯主之。
(三五四)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三五五)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満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須吐之,宜瓜蒂散。
(三五六)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湯,却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三五七)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沈而遅,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黄升麻湯主之。
(三五八)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転気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三五九) 傷寒本自寒下,医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姜黄芩黄連人参湯主之。
(三六〇) 下利,有微熱而渇,脈弱者,今自愈。
(三六一) 下利脈数,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三六二)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温,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三六三) 下利,寸脈反浮数,尺中自渋者,必清膿血。
(三六四)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満。
(三六五)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数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三六六) 下利,脈沈而遅,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虚故也。
(三六七) 下利,脈数而渇者,今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三六八) 下利後脈絶,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温者生,脈不還者死。
(三六九) 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実者,死。
(三七〇)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三七一)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三七二) 下利腹脹満,身体疼痛者,先温其裏,乃攻其表。温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三七三)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三七四)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気湯。
(三七五)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虚煩也,宜梔子豉湯。
(三七六)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尽自愈。
(三七七)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三七八)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呉茱萸湯主之。
(三七九)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三八〇)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虚,復極汗者,其人外気怫鬱,復与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三八一) 傷寒,噦而腹満,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乱病脈証并治】

(三八二) 問曰:病有霍乱者何? 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乱。
(三八三)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悪寒,吐利者,此属何病? 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三八四) 傷寒,其脈微渋者,本是霍乱,今是傷寒,却四五日,至陰経上,転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気,仍不利者,此属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経尽故也。下利後,当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経中,頗能食,復過一経能食,過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陽明也。
(三八五) 悪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湯主之。
(三八六) 霍乱,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三八七)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三八八) 吐利,汗出,發熱,悪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三八九)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内寒外熱,脈微欲絶者,四逆湯主之。
(三九〇)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絶者,通脈四逆加猪胆汁湯主之。
(三九一) 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虚不勝穀気故也。
 
【辨陰陽易差後労復病脈証并治】

(三九二)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体重,少気,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挙,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焼褌散主之。
(三九三) 大病差後,労復者,枳実梔子豉湯主之。
(三九四) 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沈実者,以下解之。
(三九五) 大病差後,従腰以下有水気者,牡蛎沢瀉散主之。
(三九六)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薬温之,宜理中丸。
(三九七) 傷寒解後,虚羸少気,気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三九八)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与穀,脾胃気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