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證
歷來對飲證由於臨床表現不同,有多種名稱,而就其生成而言,可概分為外飲與內飲,外引來自水穀,由實邪郁滯肺脾,致脾失健運,肺失敷布,水飲停滯而為飲,多為實證;內飲則由腎火不足以蒸化津液,停留成飲,多為虛證。故古人有[外飲治脾,內飲治腎]之說。其臨床特徵有有形與無形之分。
1.有形之飲:如咳、吐、嘔、唾出清涎之類。古人以[ 清稀微飲,稠濁為痰]。痰,亦有清稀者,在於多少分別之,多則為飲,少則為痰。如風寒燥痰亦多清稀,但不如飲之多。
2.痞滿:飲邪流溢上下,阻滯陽氣,故可見胸滿、脇滿、腹滿、脘滿,按之漉漉有聲,或自覺水走腸間,或脹或痛。
3.沖逆:飲為陰邪,郁扼陽氣,致陽氣不升,濁陰不降,或陽氣欲升,或濁陰上泛,故多上逆之候,或咳逆上氣,或喘逆,或嘔逆,呃逆,或噎,或自覺其氣上沖,或如奔豚。
4.浮腫:飲邪內停,陽氣不得宣通,故或面浮或肢腫,但腫勢不甚,或時腫時退,亦為飲證之證。
5.色脈舌特徵:弦為飲脈,何廉臣曰:[脈必弦,或偏弦,或雙弦、或弦緩,或沉弦,或弦緊類數。]苔必滑潤,何廉臣曰:[苔多白潤,間有轉黃,或黑者,亦必有滑苔,或滿舌黃黑,每夾1-2條白色或苔邊尖俱黃,中間夾一段白色,久則前光滑而不生苔。,後半,白滑而厚。(中醫證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