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仝小林治療新冠肺炎(寒濕疫)恢復期方
仝小林治療新冠肺炎(寒濕疫)恢復期方
通過救治而逐漸恢復的患者,會進入恢復期。此時疫毒漸退,寒濕漸化。但機體之正氣,由於在抗邪的過程中耗損而整體減弱,尤其是肺脾之氣,肺氣虛,可見氣短、倦怠乏力等症;脾氣虛,可見納差、嘔惡、痞滿、大便無力等症。寒化者,以傷陽為主線,在恢復期以陽氣虛弱為主要病機;熱化者,會耗傷氣陰為主要病機。此外,正虛邪戀、餘毒未清的局面亦常見於恢復期患者。另外,對於covid-19所遺留的肺纖維化、心臟損傷、肝腎功能異常等後遺症,可結合相應的專科指南進行辨治。
1.通治方:健脾袪濕 益氣養陰 活血通絡
黃耆15克 黨蔘15克 炒白朮15克 南北沙參各15克 麥冬15克 陳皮15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知母12克 丹參15克 浙貝母15克 赤芍15克 桔梗9克 防風9克 甘草6克 炒三仙各9克 山藥15克
治法治則:健脾去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方解:該方為仝小林院士自擬方,以補中益氣湯、沙參麥門冬湯、六君子湯為底方化裁而成。方中之黃耆益肺脾之氣,麥冬益肺脾之陰,共為君藥而為全方奠定基礎。黨蔘、炒白朮、山藥、陳皮、茯苓、法半夏、炒三仙、南北沙參、浙貝母共為臣藥,其中之黨參、炒白朮益氣健脾,陳皮、茯苓、法半夏化痰袪濕,炒三仙消食健胃,進而從不同的角度住黃耆益肺脾之氣;南北沙參益氣養陰,山藥養肺脾腎之陰,知母養陰清熱,這貝母潤肺化痰,進而從不同的角度助麥冬養肺脾之陰。丹參、赤芍、桔梗、防風共為佐藥,其中知丹參、赤芍活血化瘀,和浙貝母可以軟堅散結,進而消除病情進展中,所形成的各種痰濁瘀血;桔梗、防風以升提之性而引諸藥上行,同時兼具宣肺之功,甘草以甘平之性、調和之功,而為使藥。
2.分型辨治
(1)正虛邪戀(餘毒未清)
臨床表現:低熱,輕咳,胸悶或胸緊,口苦,納差,舌紅,苔膩或黃膩,脈濡數
治法治則:和解少陽,調和營衛
方藥:柴胡桂枝湯加減(柴胡 黃芩 桂枝 白芍 半夏 茯苓 竹葉等)
方解:柴胡桂枝湯具和解少陽、調和營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太少兩感之發熱自汗、微惡寒、往來寒熱、鼻鳴乾嘔、胸脅痛滿等症。
推薦中成藥:鮮竹瀝口服液,復方鮮竹瀝。這兩種中程藥的成分相似,主要包括鮮竹瀝 魚腥草 生半夏 生姜 枇杷葉 桔梗 薄荷 等,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療痰熱蘊肺之良品。
(2)肺脾氣虛
臨床表現:氣短,倦怠乏力,納差嘔惡,痞滿,大便無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膩。
治法治則:益氣健脾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兼陽虛者合用金匱腎氣丸(白朮 人參 茯苓 半夏 砂仁 藿香等)
方解:六君子湯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兼痰濕所致之食少便溏、胸管痞悶、嘔逆等症。若有明顯陽虛的現象,可在前方的基礎上,合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湯等益氣溫陽的方藥。
推薦中成藥:玉屏風製劑;補中益氣製劑;香砂六君子湯製劑;參苓白朮散製劑。
(3)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乏力,氣短,口乾,口渴,心悸,汗多,納差,低熱或不熱,乾咳少痰,舌乾少津,脈細或虛無力。
治法治則:益氣養陰
方藥:沙參麥冬湯 、生脈散、竹葉石膏湯加減(南北沙參 麥冬 西洋蔘 桑葉 竹葉 生石膏等)
方解:沙參麥門冬湯,具有甘寒生津,清養肺胃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燥傷肺胃或肺胃陰津不足所致的咽乾口渴、乾渴少痰等症。竹葉石膏湯,具有清氣分熱,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傷寒、溫病、暑病、流腦後期、夏季熱、中暑等病之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推薦中成藥:屏風生脈膠囊,生脈飲口服液,百合固金片。
(4)痰瘀阻絡
臨床表現:咳嗽,氣短,胸悶胸痛,痰黏滯難喀出,或痰中帶血絲,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膩,脈弦澀。
治法治則:健脾益氣,活血通絡
方藥:自擬方(黃耆,太子參,炒白朮,丹參,三七,水蛭粉,浙貝母等)
方解:該方為仝小林院士自擬方,以補中益氣湯為底方加減而成。方中黃耆、太子蔘、炒白朮益肺脾之氣;陳皮、茯苓、炒白逐健脾去濕;丹蔘、三七、水蛭粉等化瘀通絡,配伍浙貝母亦可軟堅散結。總之,全方從益氣、健脾、補肺、養肝、護腎等多個角度扶正袪邪。另外,本方可用於恢復期所後遺之肺功能損傷或肺纖維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
-
1.掇鼻草舅:治感邪發燒 2.豆草:治打傷腰痠 3.秤飯藤:治打傷中氣+七里香煎服 4.仙人掌:治肝炎,可退癀(消腫) 5.埔姜 6.苦珠草:治眼睛起珠,黑珠旋螺燉雞蛋 7.鹽酸草:治喉痛,含著可去舌白苔 8.貼壁癀:治蛇咬,塗痘瘡,退胎毒+貼壁蟑螂、甘草水煎服 ...
-
(僅輸入原文) 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page.com/big5/science/jinkua.htm 附註資料來源:金匱要略。李克光主編。高等中醫研究叢書。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