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中六變組合三類二十五型
陰陽是綱領中的綱領,虛實是表裡寒熱的綱領,虛實必須結合表裡、寒熱,才能細緻分析病情,作出明確診斷。
表裡、寒熱、虛實結合,在臨床上就有8個基本類型。
即
表寒實證、表寒虛證、表熱實證、表熱虛證、裡寒實證、裡寒虛證、裡熱實證、裡熱虛證
在這基礎上還能分出8個錯雜類型
即
表寒裡熱證、表熱裡寒證、表虛裡實證、表實裡虛證、表裡俱寒證、表裡俱熱證、表裡俱虛證,表裡俱實證
在裡證範圍還有幾個複雜類型
即
上熱下寒證、上寒下熱證、上虛下實證、上實下虛證、真寒假熱證、真熱假寒證、真虛假實證、真實假虛證以及半表半裏證。
上述總共25類型分述如下:
1.表寒實證:風寒侵犯體表。主證為惡寒、頭痛、體痛、脈象浮緊,發熱或未發熱。
2.表寒虛證:衛氣不充。主證為惡風畏寒、易出汗、汗出更冷。
3.表熱實證:外感溫病初起。主證,惡風或不惡風,發熱頭痛,自汗或無汗。
4.表熱虛證:即陰虛潮熱一類。主證,午後肌熱、掌心熱,自汗出。
5.裡寒實證:寒邪直中內臟。主證為腹痛泄瀉,嚴重的四肢厥冷,脈象沉伏。
6.裡寒虛證:多由脾腎陽虛引起。主證為氣怯疲倦、四肢不溫、大便不實,脈象微弱、舌質胖嫩而不紅潤。
7.裡熱實證:外邪化熱傳裡。主證為壯熱、口渴煩躁、便閉溲赤,嚴重的神昏譫語。
8.裡熱虛證:多由肝腎陰虛引起。主證為掌心熱、頭暈、口渴、心煩不眠。如果出現潮熱,參看表熱虛證。
9.表寒裡熱證:外感寒邪,內有鬱熱。主證為寒熱無汗、煩躁。又假寒證怕冷、不欲衣被、煩渴引飲,亦屬此類。
10.表熱裡寒證:寒積於內,熱越於外,其熱為假熱,其寒為真寒。主證為身熱不欲去衣被、畏風、泄瀉、小溲清長。
11.表虛裡實證:多由發汗傷表,邪傳於裡。主證為汗出惡風、胸痞腹滿、噫氣、嘔惡。
12.表實裡虛證:內傷之體再感外邪;或表證誤下,雖傷於裡,表邪尚未內陷。主證為寒熱、身體疼痛、氣怯、脈沉弱。
13.表裡俱寒證:寒邪傷表,復中於裡。主證為寒熱、腹痛、泄瀉。
14.表裡俱熱證:表邪化熱傳裡,發熱不退,反而增劇,參看裡熱實證。第7條
15.表裡具虛證:陰陽兩虧。主證為多汗、畏寒、氣怯、心悸、脈象結代。
16.表裡俱實證:外感寒邪,內停痰飲,或有宿食。主證為寒熱、咳喘,或嗳腐、腹脹。又寒邪或熱邪釀成的表裡俱寒或表裡俱熱,均屬此類。
17.上熱下寒證:下焦有寒,上焦有熱。主證為腹滿足冷、口乾、胸中煩熱。又火不歸原,浮越於上,證見足冷目赤、口乾咽燥,亦屬此類。(上指胸膈以上,下指胸膈以下)
18.上寒下熱證:丹田有熱,膈上有寒飲。主證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覺冷。
19.上虛下實證:濁陰在下,清陽不升。主證為腹滿泄瀉、頭暈目眩。
20.上實下虛證:陽虛於下,痰飲阻上。主證為形寒足冷、尿頻、咳嗽、喘促。
21.真寒假熱證:參看表熱裡寒證。
22.真熱假寒證:參看表寒裡熱證。
23.半表半裏證:表邪傳裡而未成裡證。主證為寒熱往來、口苦、咽乾。
24.寒熱錯雜證:濕熱內阻,或內有痰飲,表邪內陷。主證為胸悶、口乾不欲飲,小溲短黃,或煩熱痞滿、嘔惡。
25.虛中夾實證:體虛有邪,或邪戀正氣漸衰,均屬此類。參看表虛裡實、表實裡虛、上虛下實、上實下虛證。
八綱裡的陰證陽證是廣義說法,有時指動靜,有時指進退,但臨證上所指的真陰虛和真陽虛是狹義的,必須弄清楚。
八綱中陰陽只是從宏觀的角度說,凡亢奮現象列入三陽,衰退現象列入三陰,陰陽只是六變的綱領,不介入六變組合。
八綱是各種辨證方法的基礎,各種辨證方法均含有八綱的內核。
八綱辨證忽略了病因這個元素,所以必須結合相應的辨證規則就能得出六變組合的診斷。(謙齋辨證論治學)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麻黃
麻黃
1.治中風傷寒表實證
1-1治療太陽傷寒表實證:麻黃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麻黃桂枝個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
1-2治療傷寒表實兼內熱煩躁證: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
1-3治療兩感證: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
1-4治療表實兼內飲證:小青龍湯
1-5治療傷寒兼發黃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2.止咳逆上氣:麻黃湯、三拗湯、麻杏甘石湯、小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射干麻黃湯、越婢加半夏湯、厚朴麻黃湯
此外,肺氣郁閉,咽喉不利,唾膿血,麻黃升麻湯
3.治痹證
3-1治療風濕在表之證:麻黃加朮湯、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3-2治療風濕歷節病:烏頭湯、桂枝芍藥知母湯
4.治痰飲病
4-1治療寒飲證:半夏麻黃丸、小青龍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4-2治療熱飲證:大青龍湯、文蛤湯
5.治水氣病
5-1治療寒水證:甘草麻黃湯、麻黃附子湯
5-2治療水熱互結證:越婢湯、越婢加朮湯
單方治驗
內科病
1.黃疸病:
麻黃連軺(音姚)赤小豆湯、麻黃醇酒湯,無論有無表證或陰虛皆可配用麻黃,可加速黃疸消退,縮短療程
2.喘證:
麻黃葶藶湯,虛喘在辨證論治下參入一味蜜炙麻黃有立竿見影的近期療效。虛證用量約為實證的一半。宜用蜜炙外病伍以甘草以監制其溫燥。有脫證者不宜用麻黃。
3.哮喘 水腫:
哮喘汗出可用麻黃,哮喘反復發作,陽氣虛弱,衛陽不固以致喘而汗出,常以麻黃伍生黃耆15-30克,熟附子10克,五味子10克
水腫:以陽水為好,生麻黃10-15克,葶藶子15-20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益母草15-30克等組成基礎方,治療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徵,可收腫消喘。
4.納呆 腹脹 痞滿
納呆、腹脹: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麻黃、菖蒲,可以醒脾、消脹、開胃,如系濕阻中焦而痞滿者,麻黃配蒼朮,治療但見舌苔膩娟可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加麻黃3-15克,達中焦轉輸的作用,藥後出現打嗝、轉矢氣,其痞塞滿悶感頓時消除,宣通肺氣可調治脾胃升降失常的病變。
5.偏枯(腦梗塞)
麻黃與杏仁配對一宣一降用於中風偏枯證時有奇效,氣虛血瘀加入於補陽還五湯、麻黃湯,風痰瘀阻加入導痰湯、茯苓丸,肝腎陰虛或陰虛陽亢,則於滋養肝腎、平肝潛陽的方藥中稍佐麻黃、杏仁,並以2倍於麻黃的芍藥或石膏治約期生發之性。
6.便閉
麻黃溫而不燥,有通便之功,要用麻黃、白朮(生)、杏仁、甘草,特別適用於老人體虛者。
7.遺尿
單味生麻黃治療睡中遺尿,效果極為理想,白天不能控制小便而自遺者無效。按年齡取生麻黃:5-7歲3克,8-15歲5克,16歲以上10克,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後煎2次,將2次藥汁所得合併,睡前頓服,連服1個月。
另可加入補腎固攝藥中,宜先煎去沫。
方:附片5克、黨蔘15克、五味子、益智人、菟絲子各10克、菖蒲、遠志、桑螵蛸各6克、烏藥3克、狗脊、覆盆子各8克再加入麻黃6克
8.中風後遺症 痛證
後遺症:於補陽還五湯加減中加入麻黃、熟地、葛根(麻黃加熟地則通絡而不發表)
止痛:風寒濕邪痺阻所致的頑固性腰、肢、關節痛或胸痹所致的心絞痛,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麻黃,可明顯提高止痛效果。
9.陽痿:溫經通陽
10.痺證:擅走經絡除寒毒
11.雷諾氏病 胃病(胃痙攣)
麻黃配活血養血、通經化瘀藥物,治療血壓偏低的大寒證,療效較為顯著,6克入當歸四逆湯中用。
麻黃亦可以用於裡證,治胃寒痛痙攣,6克入加減小建中湯用。
12鬱證
6克入柴胡疏肝湯用
婦科病
1.子宮脫垂
麻黃升提之性鮮為人知,可單用,或加黨蔘、黃耆、當歸、熟地,不得少於9克
2.惡露不盡 經閉 痛經
麻黃可通產後血滯,排惡露,月經不調,婦女宮寒經閉及痛經,配合四物湯加減使用。
麻黃溫通發散,氣味清輕,外可疏通肌膚經絡,內可深入積痰凝血,實乃活血花淤之佳品。
3.產後身痛 帶下
3.1產時不慎罹患風寒,引起身痛,四肢冷痛,甚則手指發紫,脈沉遲,於黃耆桂枝五物湯加入生麻黃10-15克
3.2寒濕帶下,有脾虛見證者,入完帶湯用
皮膚科病
1.搔癢
風邪痺阻肌膚經絡所致的癢痛之疾,麻黃、桂枝、貫眾、紫草、紅花
2.頑癬
頑癬,夏季炎熱汗泄不暢而發。麻黃15克,請水一小碗,武火煎沸後5分鐘,溫服,日服2次,大約連服10劑,服後汗出周身,需擦乾。
3.腹型蕁麻疹
麻黃 蘇子 葳仁 防風 地膚子 檳榔 生白朮 生地 蟬蛻
張錫純(麻黃解)
味微苦,性溫。為發汗之主藥。于全身之臟腑經絡,莫不透達,而又以逐發太陽風寒為其主治之大綱。故《神農本草經》謂其主中風傷寒頭痛諸證,又謂其主咳逆上氣者,以其善搜肺風兼能瀉肺定喘也。謂其破瘕積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而消堅化瘀之藥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陽之經,兼能入太陽之府,更能由太陽而及于少陰(是以傷寒少陰病用之),並能治瘡疽白硬,陰毒結而不消。
太陽為週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風寒襲人,不但入太陽,必兼入手太陰肺經,恆有咳嗽微喘之證。麻黃兼入手太陰為逐寒搜風之要藥,是以能發太陽之汗者,不僅麻黃,而《傷寒論》治太陽傷寒無汗,獨用麻黃湯者,治足經而兼顧手經也。
結語
麻黃性味辛,微苦而溫,入肺、膀胱經,具發汗、平喘、利水之功效,是治療外感傷寒、內傷咳嗽、水腫等疾病的常用藥物。近年來用單味麻黃或以麻黃為主組方治療外感、內傷諸多病症,效果良好。
麻黃的主要成分是麻黃鹼、偽麻黃鹼、麻黃次鹼和麻黃發揮油。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其對血管收縮的作用比較持久,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抗疲勞等。此外,還有抑制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作用。
單味麻黃能治多種疾病,其機理之一是以其發散之功開宣肺氣,通暢氣機。諸如疏肝利膽退黃、開胃健提通便、活血化瘀止痛、調治膀胱遺尿、激發振奮腎陽、透達疏泄治癬,是當今名醫之創舉。
其機理之二是以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的功效為依據,如興奮中樞神經治療陽痿,為經典著作所未逮。
(仲景方藥古今應用)
1.治中風傷寒表實證
1-1治療太陽傷寒表實證:麻黃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麻黃桂枝個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
1-2治療傷寒表實兼內熱煩躁證: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
1-3治療兩感證: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
1-4治療表實兼內飲證:小青龍湯
1-5治療傷寒兼發黃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2.止咳逆上氣:麻黃湯、三拗湯、麻杏甘石湯、小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射干麻黃湯、越婢加半夏湯、厚朴麻黃湯
此外,肺氣郁閉,咽喉不利,唾膿血,麻黃升麻湯
3.治痹證
3-1治療風濕在表之證:麻黃加朮湯、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3-2治療風濕歷節病:烏頭湯、桂枝芍藥知母湯
4.治痰飲病
4-1治療寒飲證:半夏麻黃丸、小青龍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4-2治療熱飲證:大青龍湯、文蛤湯
5.治水氣病
5-1治療寒水證:甘草麻黃湯、麻黃附子湯
5-2治療水熱互結證:越婢湯、越婢加朮湯
單方治驗
內科病
1.黃疸病:
麻黃連軺(音姚)赤小豆湯、麻黃醇酒湯,無論有無表證或陰虛皆可配用麻黃,可加速黃疸消退,縮短療程
2.喘證:
麻黃葶藶湯,虛喘在辨證論治下參入一味蜜炙麻黃有立竿見影的近期療效。虛證用量約為實證的一半。宜用蜜炙外病伍以甘草以監制其溫燥。有脫證者不宜用麻黃。
3.哮喘 水腫:
哮喘汗出可用麻黃,哮喘反復發作,陽氣虛弱,衛陽不固以致喘而汗出,常以麻黃伍生黃耆15-30克,熟附子10克,五味子10克
水腫:以陽水為好,生麻黃10-15克,葶藶子15-20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益母草15-30克等組成基礎方,治療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徵,可收腫消喘。
4.納呆 腹脹 痞滿
納呆、腹脹: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麻黃、菖蒲,可以醒脾、消脹、開胃,如系濕阻中焦而痞滿者,麻黃配蒼朮,治療但見舌苔膩娟可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加麻黃3-15克,達中焦轉輸的作用,藥後出現打嗝、轉矢氣,其痞塞滿悶感頓時消除,宣通肺氣可調治脾胃升降失常的病變。
5.偏枯(腦梗塞)
麻黃與杏仁配對一宣一降用於中風偏枯證時有奇效,氣虛血瘀加入於補陽還五湯、麻黃湯,風痰瘀阻加入導痰湯、茯苓丸,肝腎陰虛或陰虛陽亢,則於滋養肝腎、平肝潛陽的方藥中稍佐麻黃、杏仁,並以2倍於麻黃的芍藥或石膏治約期生發之性。
6.便閉
麻黃溫而不燥,有通便之功,要用麻黃、白朮(生)、杏仁、甘草,特別適用於老人體虛者。
7.遺尿
單味生麻黃治療睡中遺尿,效果極為理想,白天不能控制小便而自遺者無效。按年齡取生麻黃:5-7歲3克,8-15歲5克,16歲以上10克,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後煎2次,將2次藥汁所得合併,睡前頓服,連服1個月。
另可加入補腎固攝藥中,宜先煎去沫。
方:附片5克、黨蔘15克、五味子、益智人、菟絲子各10克、菖蒲、遠志、桑螵蛸各6克、烏藥3克、狗脊、覆盆子各8克再加入麻黃6克
8.中風後遺症 痛證
後遺症:於補陽還五湯加減中加入麻黃、熟地、葛根(麻黃加熟地則通絡而不發表)
止痛:風寒濕邪痺阻所致的頑固性腰、肢、關節痛或胸痹所致的心絞痛,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麻黃,可明顯提高止痛效果。
9.陽痿:溫經通陽
10.痺證:擅走經絡除寒毒
11.雷諾氏病 胃病(胃痙攣)
麻黃配活血養血、通經化瘀藥物,治療血壓偏低的大寒證,療效較為顯著,6克入當歸四逆湯中用。
麻黃亦可以用於裡證,治胃寒痛痙攣,6克入加減小建中湯用。
12鬱證
6克入柴胡疏肝湯用
婦科病
1.子宮脫垂
麻黃升提之性鮮為人知,可單用,或加黨蔘、黃耆、當歸、熟地,不得少於9克
2.惡露不盡 經閉 痛經
麻黃可通產後血滯,排惡露,月經不調,婦女宮寒經閉及痛經,配合四物湯加減使用。
麻黃溫通發散,氣味清輕,外可疏通肌膚經絡,內可深入積痰凝血,實乃活血花淤之佳品。
3.產後身痛 帶下
3.1產時不慎罹患風寒,引起身痛,四肢冷痛,甚則手指發紫,脈沉遲,於黃耆桂枝五物湯加入生麻黃10-15克
3.2寒濕帶下,有脾虛見證者,入完帶湯用
皮膚科病
1.搔癢
風邪痺阻肌膚經絡所致的癢痛之疾,麻黃、桂枝、貫眾、紫草、紅花
2.頑癬
頑癬,夏季炎熱汗泄不暢而發。麻黃15克,請水一小碗,武火煎沸後5分鐘,溫服,日服2次,大約連服10劑,服後汗出周身,需擦乾。
3.腹型蕁麻疹
麻黃 蘇子 葳仁 防風 地膚子 檳榔 生白朮 生地 蟬蛻
張錫純(麻黃解)
味微苦,性溫。為發汗之主藥。于全身之臟腑經絡,莫不透達,而又以逐發太陽風寒為其主治之大綱。故《神農本草經》謂其主中風傷寒頭痛諸證,又謂其主咳逆上氣者,以其善搜肺風兼能瀉肺定喘也。謂其破瘕積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而消堅化瘀之藥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陽之經,兼能入太陽之府,更能由太陽而及于少陰(是以傷寒少陰病用之),並能治瘡疽白硬,陰毒結而不消。
太陽為週身之外廓,外廓者皮毛也,肺亦主之。風寒襲人,不但入太陽,必兼入手太陰肺經,恆有咳嗽微喘之證。麻黃兼入手太陰為逐寒搜風之要藥,是以能發太陽之汗者,不僅麻黃,而《傷寒論》治太陽傷寒無汗,獨用麻黃湯者,治足經而兼顧手經也。
結語
麻黃性味辛,微苦而溫,入肺、膀胱經,具發汗、平喘、利水之功效,是治療外感傷寒、內傷咳嗽、水腫等疾病的常用藥物。近年來用單味麻黃或以麻黃為主組方治療外感、內傷諸多病症,效果良好。
麻黃的主要成分是麻黃鹼、偽麻黃鹼、麻黃次鹼和麻黃發揮油。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其對血管收縮的作用比較持久,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抗疲勞等。此外,還有抑制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作用。
單味麻黃能治多種疾病,其機理之一是以其發散之功開宣肺氣,通暢氣機。諸如疏肝利膽退黃、開胃健提通便、活血化瘀止痛、調治膀胱遺尿、激發振奮腎陽、透達疏泄治癬,是當今名醫之創舉。
其機理之二是以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的功效為依據,如興奮中樞神經治療陽痿,為經典著作所未逮。
(仲景方藥古今應用)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關於衛氣營血
關於衛氣營血
溫病學說的衛氣營血理論有如下問題
1.營分與血分界線不清,症狀大部分相同
2.血分包括真陰概念混亂
3.溫病學說是藉衛與營、氣與血的陰陽表裡關係,將溫病分成四的階段,如此應用陰陽學說自然讓血分包括了陰分,而讓名稱用語瑕疵
謙齋根據以上問題,對溫病重新把溫病分為惡風、化熱、入營、傷陰四期
1.惡風期:惡風、發熱、頭痛、咳嗽、自汗、口渴、舌苔薄白、脈浮數,邪在上焦衛分。
2.化熱期:2-1開始化熱,邪仍在肺(離開了衛),為惡風消失、身熱增高、咳嗽加劇,隨著口燥、煩悶、小溲黃;2-2已經化熱,為身轉熱熾,午後熱勢漸增,口渴引飲,多汗,脈轉滑大,從肺到胃,轉入中焦氣分。
3.入營期:3-1初入營分,舌尖紅絳,苔色漸成深黃少液,伴有煩躁不安,夜不安寐;3-2深入營分,舌質俱絳,便會出現身昏譫語、斑疹和口鼻出血。
4.傷陰期:腎陰肝血受損,舌光乾絳,眩暈、痙厥、抽搐等。
(謙齋辨證論治學)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實火
實火分三類
1.表邪傳裡之火2.五臟之火3.君相之火
1.表邪傳裡之火2.五臟之火3.君相之火
表邪傳裡之火
以腸胃倆經居多,如壯熱、口渴、腹滿便閉等
以腸胃倆經居多,如壯熱、口渴、腹滿便閉等
甚者充斥三焦
在上焦為頭脹、懊憹、咽喉腫痛
在上焦為頭脹、懊憹、咽喉腫痛
中焦為渴喜冷飲、胸膈煩悶
下焦為小便赤澀、大便閉結
五臟之火
肝火為頭脹、惱怒焦灼,瀉青丸
心火為心煩、掌心熱,導赤散
脾火為怠惰、嘈雜,瀉黃散
肺火為咳血、咽乾,瀉白散
腎火為尿赤、淋濁、骨弱,知柏地黃丸
君相之火
心火上亢則心煩、失眠、口舌糜爛,黃連阿膠湯
肝膽火升則頭脹、狂亂、胸脅苦滿,龍膽瀉肝湯
命門火逆則夢遺、耳鳴、面熱足冷等
六腑之火
胃火,牙痛齦宣、腮頰頤腫
膽火,目黃口苦、坐臥不寧
大腸火,舌糜喉痛、便閉不通
小腸火,癃閉淋瀝、赤白帶濁
膀胱火,小腹作痛、小溲涓滴
三焦火,頭昏體倦,手足心熱
君相之火亢進則為害,其病裡既有有陽熱火熾的一面,又有煉氣爍血的一面,虛實夾雜,與五臟實火有別
(謙齋辨證論治學)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五臟陰陽氣血精津(虛證)辨證表(謙齋辨證論治學)
五臟陰陽氣血精津(虛證)辨證表(謙齋辨證論治學)
陰虛
肝陰:改為肝血虛發熱
心陰:改為心血虛發熱
脾胃:脾胃為一整體,脾陰的實質該為胃津虧內熱
肺陰:改為肺津虧內熱
腎陰:腎命為一整體,改為真陰虛
陽虛
五臟皆有陽虛:肝陽虛、心陽虛、脾陽虛、肺陽虛、真陽虛
氣虛
五臟皆有氣虛:肝氣虛、心氣虛、中氣虛、肺氣虛、腎氣虛
血虛
五臟只有三藏有血虛:肝血虛、心血虛、脾血虛
精虛:只有腎精虛
津虧
有兩個:胃津虧、肺津虧
陰虛
肝陰:改為肝血虛發熱
心陰:改為心血虛發熱
脾胃:脾胃為一整體,脾陰的實質該為胃津虧內熱
肺陰:改為肺津虧內熱
腎陰:腎命為一整體,改為真陰虛
陽虛
五臟皆有陽虛:肝陽虛、心陽虛、脾陽虛、肺陽虛、真陽虛
氣虛
五臟皆有氣虛:肝氣虛、心氣虛、中氣虛、肺氣虛、腎氣虛
血虛
五臟只有三藏有血虛:肝血虛、心血虛、脾血虛
精虛:只有腎精虛
津虧
有兩個:胃津虧、肺津虧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活血化瘀法的臨床運用
活血化瘀法的臨床運用
活血化瘀法的適應症有以下幾個方面:
1.瘀血作痛:素問舉痛論:[人五臟卒痛…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率然而痛。]此說不通則痛,瘀血作痛多固定尖銳。醫林改錯說:[凡肚腹疼痛總不移動是淤血]常見於冠心病、心肌梗塞。
1.瘀血作痛:素問舉痛論:[人五臟卒痛…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率然而痛。]此說不通則痛,瘀血作痛多固定尖銳。醫林改錯說:[凡肚腹疼痛總不移動是淤血]常見於冠心病、心肌梗塞。
2.瘀血致血溢脈外:內經、傷寒論、金匱對於出血之證屬瘀血、蓄血,如太陽病發狂,採取[下血乃癒][血自下、下者癒]。唐榮川血證論說:[故凡吐衄無論清凝鮮黑,總以去瘀為先]。常見鼻出血、潰瘍病出血。
3.瘀血發熱:瘀血常有發熱,金匱:[產後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血證論說:[瘀血在腠理,則營衛不和,發熱惡寒…在半表半裏之間,寒熱如瘧狀,…在肌肉則翕翕發熱,…瘀血在經絡臟腑…必見骨蒸勞熱。]故瘀血發熱可有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各種類型。
4.瘀血腹滿:病者自感腹內脹滿,傷寒論說:[傷寒有熱、少腹滿…為有瘀血也]就金匱說:[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5.少腹硬滿急結:硬滿不僅病者的感覺,醫者按之有堅硬感。傷寒論說:[少腹硬滿…下血乃癒。]金匱:[婦人少腹滿如敦狀,…此為水與血結在血室也。]或許如宮外孕之類急腹證。
6.腹內腫塊:內經之[積聚][石瘕]皆由血瘀造成,血證論說:[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結為癥瘕。]
7.瘀血發狂:傷寒論:[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也]、[太陽病…其人如狂。]醫林改錯說:[癲狂一症,哭笑不休,詈罵歌唱…乃血氣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相接。]某些精神病有瘀血作祟。
8.瘀血燥渴:血證論:瘀血在裡則口渴,所以然者,血與氣本不相離,內有瘀血,故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氣上升,是以發渴, 瘀血去則不渴矣。]
9舌青紅紋:金匱說:[病人胸滿、唇痿、舌青…為有瘀血]臨床常見舌邊有青紫斑或舌紫暗,皆為瘀血之證,醫林改錯說:[青筋暴露,非筋也,現於皮膚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內有瘀血也]則面有蟹爪文,腹壁靜脈曲張亦屬瘀血,以上多見慢性肝炎、肝硬化。
10.大便漆黑:古人認為大便漆黑為瘀血。類證治裁說:[蓄血下黑如漆。]傷寒緒論說:[大便膠膩如漆者為蓄血,若黑燥如媒者為燥結,非蓄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
目前,活血化瘀法廣泛運用於臨床各科,近年來各方相對集中研究的有心血管、腦血管、眼底血管、肢體血管、末梢血管等多種血管性疾病;過敏性紫癜、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疾病;以及小兒硬腫病、硬皮病、疤痕疙瘩等結締組織疾病,以活血化瘀法配合瀉下法對原來必須手術的宮外孕以及某些急腹證的某個階段具有顯著效果。此外,還對某些疑難雜症如急性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紅斑性狼瘡、視網膜中央血管栓塞、周期性神經病等,也具有明顯效果。(中醫治則研究)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蘭台軌範---傷寒
傷寒
(景岳曰:顾本经不言手经者,以伤寒表邪也,欲求外症,但当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尽之,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而手经即在其中。此本经止言足者,为察周身之表证也。疑义至今,皆惑于刘氏之妄言耳!况人身脏腑在内,经络在外,故脏腑为里,经络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经,是为十二经脉。以十二经脉分阴阳,则六阳属腑为表,六阴属脏为里。以十二经脉分手足,则足经之脉长而远,自上及下,遍络四体,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经之脉短而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故凡诊伤寒者,但言足经,不言手经也。)
《素問》
《素問》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 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其兩感於寒而 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故。歧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 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末人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可汗字當活看)。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 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陰脈皆連五臟,故曰入臟,非風寒直入臟中也。)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 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經)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衛氣與寒爭則生熱,凡衛氣與六邪爭皆能生熱非獨寒也)。
兩感 《素》 熱論: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盡,故死。(兩感則表裡同病。)
溫病暑病 《素》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溫程度有別但屬性相同,但暑病多夾濕濁、穢氣,不夾濕濁穢氣則歸入熱病、溫病)。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陰陽交 《素》 評熱病論: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歧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歧伯曰:人所以 汗出者,皆生於谷,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複熱者,邪氣也,汗出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複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 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能食、脈燥、狂言),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遺證 《素》 熱論:帝曰:熱病巳愈,時有所遺者,何也?歧伯曰:諸遺者,熱盛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歧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熱病少食,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難經》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 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風為陽邪故浮滑在陽經;臟腑病形篇說,滑者陽氣盛微有熱,平人氣象論說,滑主病風。陽盛則陰虛,故陰脈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濕熱傷陰(濕屬陰邪當傷陽,熱屬陽邪當傷陰,傷陽氣故脈濡弱無力,經釋解釋傷陰,恐誤),故陽脈則無氣而濡弱;陰脈則邪盛而小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寒邪中人,營衛皆傷,故陰陽俱盛。緊者,陰脈之象;澀者,血氣為寒所凝,不和利也。臟腑病形篇說,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陽氣盛故脈俱浮,浮取滑表示陽盛於外,沉取澀,表示陰衰於內);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 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陽虛陰盛者,風傷衛而汗自泄,寒氣在內而未出也。陽盛陰虛者,身熱汗閉,燥火內結,津液乾枯,陰氣欲竭也。此以有邪處為虛,無邪處為盛。)
(陰陽之義,難經本義指即尺寸而言;難經經釋認為是陰經、陽經之義;經釋之說於臨診時也診尺寸,故二說不悖)
(難經本義:受病為虛,不受病者為盛,唯其虛也,是以邪湊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臺所謂「表病裏和,裏病表和」之謂,指傷寒傳變者而言之也。)
(溫熱逢源:詒按:陰陽二字以脈言。凡脈寸為陽,尺為陰;右為陽,左為陰;浮為陽,沉為陰。就此節論,當以尺寸分陰陽為是。風為陽邪,故陽脈浮滑。寒邪收引,故脈緊澀。濕為陰邪而傷陽,故陽濡而陰急。熱病為陽邪而傷陰,故浮滑而沉澀。熱病是溫邪之已化熱而外出者,其未化熱之前,名曰溫病。邪伏少陰,隨氣而動,流行於諸經,或乘經氣之虛而發;或挾新感之邪氣而發。其發也,或由三陽而出,或由肺胃;最重者熱不外出,而內陷於手足厥陰;或腎氣虛,不能托邪,而燔結於少陰。是溫邪之動。路徑多歧,隨處可發,初不能指定發於何經,即不能刻定見何脈象也。又按:伏溫之病,隨經可發;經訓昭垂,已無疑義。乃張石頑謂溫邪之發,必由少陽。陸九芝謂溫熱病必發於陽明。陳平伯則以肺胃為溫邪必犯之地。吳又可又以募原為溫疫伏邪之所。諸家所論,雖亦各有所見;但只舉溫病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溫病之全體。至吳鞠通溫病條辨,橫分三焦。謂凡病溫者,必始於上焦手太陰。是以時感溫風之證,指為伏氣發溫之病。彼此混而不分;其背謬為尤甚。學人當即此節經文,悉心參究,確知溫病之發,隨經可動,臨證時始有真知灼見,而不至有他歧之感也。)
《傷寒論》六經脈證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背強。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
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能臥。
陽明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邪氣已離太陽,故不惡寒。)陽明脈大。(以上皆陽明之經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此三條皆傳腑之證。)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正陽陽明。)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而脈之弦細獨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睡眠,目合則汗。(內熱巳極。)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燥煩者,此為陽去陰入也。(若熱輕而 不煩躁,則病欲退矣。)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終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同一太陰病,而有沉細浮緩之殊。蓋沉細乃太陰病脈,浮緩乃太陰本脈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熱入下焦也。此自利而不渴,寒入中焦也。)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于陽則寤,行于陰則寐。)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終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脈
此本陶節庵最為明晰
足太陽脈,起於目內眥,從頸下後項,連風府,行身之後,終於足。其外證頭痛項強,腰脊痛,骨節痛,噁心,發熱惡寒,標病宜發汗,但太多則亡陽,筋惕肉瞤。
小便不利者,當利。自利者,不可利。利之,引熱入膀胱,其人如狂。不可下,下之為結胸。
足陽明脈,起於鼻頞,絡於目,循面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行身之前,終於足之厲兌穴。故其證目痛鼻乾,不得眠,頭頞痛,身熱微惡寒。無汗者屬標病,宜解肌。身熱發渴汗出,屬本病,宜清熱解肌。
若惡熱自汗,發渴,去衣被,發斑,發黃,發狂,大便秘,腹滿,此正陽明胃腑病也,宜下之。
足少陽脈,起自目銳眦,上抵頭,循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終於足。故頭角痛,目眩,耳聾,脅痛,心下痞,寒熱往來,嘔而口苦,膽熱也。此經無標本,只有小柴胡一湯和解,隨證加減。有三禁:汗之犯太陽、下之犯陽明、利之犯少陰。
脈弦數者,是本經證。
足太陰為三陰經首,其脈始於足大指,上行至腹,絡于喉,連舌本,行身之前 也。故腹滿自利,咽乾嘔吐。腹滿,邪人脾也;嘔吐,脾氣不和也;自利,挾熱下利也;咽乾,脾脈連喉也。頭不疼,陰脈至頸而還也。身微熱,手足溫,表邪解, 而傳入裡也,身目俱黃。標病,宜平熱。腹滿硬痛,渴而喉乾,小便赤,大便難,本病,雖宜下,然當分寒熱施治。
足少陰脈,始於足心,上行貫脊循喉,絡舌本,下注心胸,行身之後也。其病 手足乍冷乍溫,身不熱者,標病;二便不通,舌乾口燥者,本病。此經本熱而標寒也,宜急下以存腎水。雖自利,此是飲湯水所致,不可疑為寒也。初病大熱,至此 變為厥冷者,是熱深厥亦深也,急下之。至陰又難拘定法,因分直中者寒症,傳經者熱症。大抵六經中,惟此難辨。有直中真陰者,有夾陰中寒者,有夾陰傷寒者, 有虛陽伏陰者,有陰極發躁者,有漏底傷寒者。前二證,身不熱,厥冷,全似少陰傳經而冷者;後四證,身熱面赤,又全似陽,大要口燥舌乾,渴而譫語,大便實者,傳經熱證也;足冷嘔吐,瀉利不渴,或惡寒腹痛者,直中真寒證也。
足厥陰脈,始於足大指,上循陰器,抵小腹,循脅,上口唇,與督脈會於顛頂,行身之側也。其症煩懣囊拳(縮?),消渴舌卷,譫語,大便不通,而頭疼,手足乍冷乍溫者,此是陽經傳來熱邪,本病,宜急下;若發熱惡寒,狀如瘧疾,此是熱邪在經、標病,宜和解,若不嘔,便清,當有大汗至而自愈。
頭疼者.以督脈會於顛頂故也。
大抵熱深厥亦深,則舌卷囊縮。(肝主筋也。)陰寒冷極,亦捲縮,須以口渴不渴,足冷不冷,脈沉實沉細別之。
(厥陰屬熱者甚多,後人皆指為投寒,概用溫熱,誤人無算。熟讀《傷寒論》自知。)
傷寒六經治法方
諸方精義俱詳余所著《傷寒類方》中,不更贅。
桂枝湯 俱本《傷寒論》 治太陽中風,頭痛發熱,汗出惡風。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麼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通身摯摯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此治外感風寒之藥,服法俱當如此。)
麻黃湯 治太陽中寒,頭身俱痛,發熱無汗,惡風而喘。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湯泡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傷寒向愈,脈微緩,惡寒身癢。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酒洗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拂,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令微汗則愈。
桂枝加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三兩,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本方無麻黃。若加麻黃,則為葛根湯矣。陳無己本誤加。)
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又治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證誤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 黃芩各二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入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桂枝加芍藥湯 治太陽誤下,腹滿時痛,屬太陰也,此主之。大實痛者,加大黃一兩,即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酒洗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適寒溫,服一升。(此即桂枝湯加芍藥一倍,即另成一方,而以之治太陰證,分兩輕重之所關如此。太陰病必腹滿。)
大青龍湯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惡寒發熱,身疼,不汗出而煩躁者。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眼也。(此風、寒兩傷之方。(外有寒內有鬱熱))
(按:載大青龍,何以不載小青龍?蓋小青龍治傷寒不解,心下有水氣之證,非傷寒正方也。)
桂技加枝湯 治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微赤,必發奔豚,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湯。
即桂枝場加桂二兩。
小柴胡湯 治少陽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腹痛心悸,頭汗出,舌上苔白。及婦人熱入血室等症。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蔞實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瓜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病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此方加減法須細審。)
大柴胡湯 治傷寒十餘日,柴胡證仍在,嘔而心下急,心中痞硬而利,熱結在裡,往來寒熱等症。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氣湯 治傷寒十餘日,吐下後不解,晡時發潮熱,獨語如見鬼狀,尋衣模床,胃中有燥屎也,此下之。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炙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胃中非存燥屎之所,此言胃中者,指足陽明言,即所謂胃中實是也。乃腸胃之總名。)
小承氣湯 治汗多,微發熱,不惡寒,或小便數而大便硬,譫語者,與此湯微和胃氣。
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去皮,炙 枳實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調胃承氣湯 治胃氣不和,不惡寒,但熱,腹微滿而煩,與此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上三味,父咀,以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不惡寒,乃外邪已盡,方可下。此仲景之要法。)
桃核承氣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宜先與桂枝解外,已,但小腹急結,此主之。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桂枝二兩,去皮 大黃四兩 芒硝 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抵當湯 治傷寒六七日,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喜忘,大便黑,此有蓄血。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濕服一升,不下,再服。
抵當丸 治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
水蛭二十個 虻蟲二十五個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大陷胸湯 治表未解,而醫反下之,胃虛而陽氣內陷,心下有硬,舌上燥渴,小有潮熱,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結胸,乃水飲為患(即發炎物質),《傷寒論》云此為水結,故用甘遂。)
大陷胸丸 治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 芒硝 杏仁,去皮、尖,熬黑,各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
小陷胸湯 治病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瓜蔞實大者,一個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虎湯 治脈滑而厥,裡有熱也。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譫語,遺尿,汗自出者。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陽極於內,發散則路遠,故從小便去之。(中醫治病,為邪找出路))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始得病,反發熱,脈沉者。
麻黃去節 細辛各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散 治少陰傳經熱邪,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 芍藥各十分
上四味,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納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熱邪入深,乃見四逆,誤認為寒,貽害匪細。薤白治下重,以能泄大腸之氣也。)
四逆湯 治脈沉體痛,溫溫欲吐,下利清穀,手足厥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等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一枚、乾薑三兩。(四逆湯不可輕用,一症不具即當細審,必諸症皆全,方可決用無疑。)
四逆加人參湯 治利後亡血。
本方加人參。
通脈四逆湯 治下利清穀,脈絕,汗出而厥。
本方加乾薑一倍。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治汗出而厥,脈絕,拘急。
本方加豬膽汁。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脈浮革,因而腸鳴者。
當歸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細辛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甘草 通草各二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四逆症,乃從太陽誤下所致,非厥陰、少陰之四逆也,故仍以桂枝場為主。)
理中丸及湯 治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痛,寒多不用水者(不喜歡喝水),理中湯;若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者,用理中丸。
人參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未,蜜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末熱,益至二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乃溫下焦、中焦之法;理中為溫上焦、中焦之法。各有部位也。)
附子瀉心湯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治上焦用生藥,故漬而不煎。附子能回陽止汗。)
梔子豉湯 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及大下之後,身熱未去,心中結痛,或微煩者。
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邪在至高之分,以此吐之。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此吐方之最和平者。)
真武湯 治太陽汗出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者。又治少陰至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為有水氣。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治水逆之正方。)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傷寒脈浮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此主之。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凡治下焦之補劑,當多煎,以熟為主;治上焦之瀉劑,當不煎,以生為主。此亦治至高之熱邪,故亦用生藥。)
白通湯 治少陰下利。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此為寒利。)
白通加豬膽汁方 治服白通湯,利不止,汗出,而厥無脈,乾嘔而煩。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即白通湯煎成,納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分溫再服。
豬膚湯 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者,此主之。
豬膚—斤
上一味,以水—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引少陰之虛火下達。)
甘草湯 桔梗湯 治少陰咽痛,先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減半,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 上方加桔梗一兩,煎法同。(此治少陰在上之火。)
瓜蒂散 治太陽病,胸中痞硬,氣上沖胸,不得息,此胸中有寒也。又,或手足厥冷,脈乍緊,心中煩滿不能食,病在胸中,並當吐之。
瓜蒂熬 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厥逆,寸脈沉遲,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痢,為難治,此主之。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 當歸各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 石膏碎,綿裹 白朮 乾薑 芍藥 天冬去心 桂枝 茯苓 甘草炙,各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令汗出愈。
旋覆代赭湯 治傷寒汗出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此主之。
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切 半夏半升,洗 代赭石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口三服。
苦酒湯 治少陰病,咽中生瘡,聲不出者。
半夏洗,破,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納苦酒,著殼中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服之。(制法奇。)
枳實梔子豉湯 治大病差後,勞復。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棉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拂,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大病後勞復,必作虛治,乃純用降氣清火之品、當細參之(細參有適當的症狀才用)。)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方見通治。壯火食氣,故少氣者多屬火症。)
燒裩散 治陰陽易病,其人身重,少氣,少腹裡急,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
右取婦人中裩近陰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乙,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裩襠燒灰。(此法當今已不可行)
豬膽導法
以豬膽汁加醋,納穀道中。
蜜煎導法
以蜜煎老,捏作指大一條,納穀道中,以手按之。
上二方,俱治傷寒大發汗,小便利,津液內竭,大便雖硬,不可攻之,用此法。
治男子新病起房內復者方 《千金》
取女人月經赤帛,燒服方寸匕。亦治陰卵腫縮入腹,絞痛欲死。
治交接勞復陰卵腫縮腹中絞痛便欲死方 《千金》
取所交接婦人衣服,以覆男子,立愈。(似乎迷信不可從)
竹皮湯 《外台》 治交接勞復、卵腫腹痛,便絕欲死。
青竹皮一升
上一味,水二升,煮五六沸,絞汁頓服,方愈。此方范汪亦治大便後勞復。
療食勞方 《外台》
杏仁五十枚
上一味,以酢二升,煎取服之,取汗則差。
治結胸灸法 《本事方》
巴豆十四枚 黃連七寸,連皮用
上搗細末,用津唾和成膏,填人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數,以病退為度。才灸了,便以溫湯浸手帕拭之,恐生瘡也。(此法最穩。凡胸中病,俱可依此法外治。)
鵲石散 《本事方》 治傷寒發狂,棄衣奔走,逾牆上屋。
黃連 寒水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汁調服。
鱉甲散 《活人書》治傷寒八九日不差,名曰壞證,傷寒不能治者,宜此療之。
升麻 前胡去蘆 烏梅去核 枳實麩炒,去麩 犀角鎊 黃芩各半兩 生地切,四合 甘草一分,炙 鱉甲去裙,米醋炙赤黃,杵碎,用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升麻鱉甲湯 《金匱》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此湯主之。
升麻二兩 當歸一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甘草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黃半兩,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方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肘後》、《千金方》:陽毒用升麻湯,無鱉甲,有桂;陰毒用甘草場,即本方無雄黃。《活人》:陽毒升麻湯,用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無當歸、蜀橄、鱉甲、雄黃。(蜀椒,辛熱之品,陽毒用,而陰毒反去之,疑誤。《活人書》加犀角等四味頗切當。)
(邵评∶ 阴阳毒.考诸金匮.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邵评∶毒者.邪蕴不解也.阴阳非指脏腑气血.以面赤.喉痛.吐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阳.言此邪适中人之阳.而非极热之谓也.面目青.身疼咽痛.不吐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言此邪适中人之阴.而非极寒之谓也.故俱用辛温升散以发其邪.甘润咸以安其阴.阴毒去雄黄蜀椒二物者.恐阴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
按仲景所称阴阳毒.乃感其异气.入阳经为阳毒.入阴经为阴毒.故于阳毒.用蜀椒雄黄之温且猛者.以驱阳经之邪.而于阴毒.反去蜀椒雄黄.止用鳖甲、当归、升麻、甘草等.入阴以散邪.不取其温烈也.若后人所述阴毒阳毒.乃是极热极寒之证.自应以极热极寒方药为治.不得执定仲景之方.
邵评∶二症俱咽喉痛.以此症邪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故痛.甚至有心腹绞痛.大满大胀.通身脉络.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闭.心中烦闷而乱.死在旦夕.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尺泽、委中二穴.及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如症轻者.用刮痧法.随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傷寒指掌
梔子仁湯 《活人書》 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疼痛。
梔子仁一兩 柴胡一兩半 升麻 黃芩各二兩 赤芍一兩 大青一兩 石膏二兩 知母一兩 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麩炒微黃
上件搗為粗末,每服抄四錢,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
還陽湯 《本事方》 治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用硫黃末新汲水調下二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更看緊慢,再服一二錢。汗出,差。
葳蕤湯 《活人書》 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痛、痞滿,腰背強。
葳蕤三分 石膏—兩,杵碎 白薇 麻黃浸泡,焙乾,秤 川芎 葛根生者可用,二兩尤妙 大羌活去蘆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雙仁、捶碎,各半兩 青木香一分,冬一兩,始春用半月,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日三四服。(此清散之劑,可治時疫。)
白虎加蒼朮湯 《本事方》 治濕溫多汗。
知母五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一斤 蒼朮 梗米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取汁溫服。
黑膏 《活人書》 治溫毒發斑。
好豉一升 生地黃半斤,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一分減一,絞去渣,用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絞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
(凡外感之症,治之得宜,六七日間無不愈者,過期不愈,皆治之不得其法,所以或傳經,或變病,種種現症不可窮極,以致治法千端,聚訟不息。故仲景《傷寒論》治傷寒之正方不過數首,餘皆誤治之變症,故取治雜病之方,隨症救療也。)
(按:傷寒為外感之總名,傳變出入,千頭萬緒,仲景《傷寒論》一字不可遺漏。今止舉六經本症,及六經主方數首,以存大略。不可以此而廢全書也。能將傷寒全書,熟讀而精通之,則凡為外感之病,遊刃有餘矣。故此集外感之方,選錄甚少,意有在也。)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衛氣與寒爭則生熱,凡衛氣與六邪爭皆能生熱非獨寒也)。
兩感 《素》 熱論: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盡,故死。(兩感則表裡同病。)
溫病暑病 《素》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溫程度有別但屬性相同,但暑病多夾濕濁、穢氣,不夾濕濁穢氣則歸入熱病、溫病)。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陰陽交 《素》 評熱病論: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歧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歧伯曰:人所以 汗出者,皆生於谷,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複熱者,邪氣也,汗出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複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 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能食、脈燥、狂言),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遺證 《素》 熱論:帝曰:熱病巳愈,時有所遺者,何也?歧伯曰:諸遺者,熱盛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善!治遺奈何?歧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熱病少食,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難經》
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 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風為陽邪故浮滑在陽經;臟腑病形篇說,滑者陽氣盛微有熱,平人氣象論說,滑主病風。陽盛則陰虛,故陰脈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濕熱傷陰(濕屬陰邪當傷陽,熱屬陽邪當傷陰,傷陽氣故脈濡弱無力,經釋解釋傷陰,恐誤),故陽脈則無氣而濡弱;陰脈則邪盛而小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寒邪中人,營衛皆傷,故陰陽俱盛。緊者,陰脈之象;澀者,血氣為寒所凝,不和利也。臟腑病形篇說,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陽氣盛故脈俱浮,浮取滑表示陽盛於外,沉取澀,表示陰衰於內);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 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陽虛陰盛者,風傷衛而汗自泄,寒氣在內而未出也。陽盛陰虛者,身熱汗閉,燥火內結,津液乾枯,陰氣欲竭也。此以有邪處為虛,無邪處為盛。)
(陰陽之義,難經本義指即尺寸而言;難經經釋認為是陰經、陽經之義;經釋之說於臨診時也診尺寸,故二說不悖)
(難經本義:受病為虛,不受病者為盛,唯其虛也,是以邪湊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臺所謂「表病裏和,裏病表和」之謂,指傷寒傳變者而言之也。)
(溫熱逢源:詒按:陰陽二字以脈言。凡脈寸為陽,尺為陰;右為陽,左為陰;浮為陽,沉為陰。就此節論,當以尺寸分陰陽為是。風為陽邪,故陽脈浮滑。寒邪收引,故脈緊澀。濕為陰邪而傷陽,故陽濡而陰急。熱病為陽邪而傷陰,故浮滑而沉澀。熱病是溫邪之已化熱而外出者,其未化熱之前,名曰溫病。邪伏少陰,隨氣而動,流行於諸經,或乘經氣之虛而發;或挾新感之邪氣而發。其發也,或由三陽而出,或由肺胃;最重者熱不外出,而內陷於手足厥陰;或腎氣虛,不能托邪,而燔結於少陰。是溫邪之動。路徑多歧,隨處可發,初不能指定發於何經,即不能刻定見何脈象也。又按:伏溫之病,隨經可發;經訓昭垂,已無疑義。乃張石頑謂溫邪之發,必由少陽。陸九芝謂溫熱病必發於陽明。陳平伯則以肺胃為溫邪必犯之地。吳又可又以募原為溫疫伏邪之所。諸家所論,雖亦各有所見;但只舉溫病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溫病之全體。至吳鞠通溫病條辨,橫分三焦。謂凡病溫者,必始於上焦手太陰。是以時感溫風之證,指為伏氣發溫之病。彼此混而不分;其背謬為尤甚。學人當即此節經文,悉心參究,確知溫病之發,隨經可動,臨證時始有真知灼見,而不至有他歧之感也。)
《傷寒論》六經脈證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背強。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
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能臥。
陽明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邪氣已離太陽,故不惡寒。)陽明脈大。(以上皆陽明之經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此三條皆傳腑之證。)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正陽陽明。)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而脈之弦細獨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睡眠,目合則汗。(內熱巳極。)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燥煩者,此為陽去陰入也。(若熱輕而 不煩躁,則病欲退矣。)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終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同一太陰病,而有沉細浮緩之殊。蓋沉細乃太陰病脈,浮緩乃太陰本脈也。)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熱入下焦也。此自利而不渴,寒入中焦也。)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于陽則寤,行于陰則寐。)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終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脈
此本陶節庵最為明晰
足太陽脈,起於目內眥,從頸下後項,連風府,行身之後,終於足。其外證頭痛項強,腰脊痛,骨節痛,噁心,發熱惡寒,標病宜發汗,但太多則亡陽,筋惕肉瞤。
小便不利者,當利。自利者,不可利。利之,引熱入膀胱,其人如狂。不可下,下之為結胸。
足陽明脈,起於鼻頞,絡於目,循面下人迎,入缺盆,下膈,屬胃,行身之前,終於足之厲兌穴。故其證目痛鼻乾,不得眠,頭頞痛,身熱微惡寒。無汗者屬標病,宜解肌。身熱發渴汗出,屬本病,宜清熱解肌。
若惡熱自汗,發渴,去衣被,發斑,發黃,發狂,大便秘,腹滿,此正陽明胃腑病也,宜下之。
足少陽脈,起自目銳眦,上抵頭,循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終於足。故頭角痛,目眩,耳聾,脅痛,心下痞,寒熱往來,嘔而口苦,膽熱也。此經無標本,只有小柴胡一湯和解,隨證加減。有三禁:汗之犯太陽、下之犯陽明、利之犯少陰。
脈弦數者,是本經證。
足太陰為三陰經首,其脈始於足大指,上行至腹,絡于喉,連舌本,行身之前 也。故腹滿自利,咽乾嘔吐。腹滿,邪人脾也;嘔吐,脾氣不和也;自利,挾熱下利也;咽乾,脾脈連喉也。頭不疼,陰脈至頸而還也。身微熱,手足溫,表邪解, 而傳入裡也,身目俱黃。標病,宜平熱。腹滿硬痛,渴而喉乾,小便赤,大便難,本病,雖宜下,然當分寒熱施治。
足少陰脈,始於足心,上行貫脊循喉,絡舌本,下注心胸,行身之後也。其病 手足乍冷乍溫,身不熱者,標病;二便不通,舌乾口燥者,本病。此經本熱而標寒也,宜急下以存腎水。雖自利,此是飲湯水所致,不可疑為寒也。初病大熱,至此 變為厥冷者,是熱深厥亦深也,急下之。至陰又難拘定法,因分直中者寒症,傳經者熱症。大抵六經中,惟此難辨。有直中真陰者,有夾陰中寒者,有夾陰傷寒者, 有虛陽伏陰者,有陰極發躁者,有漏底傷寒者。前二證,身不熱,厥冷,全似少陰傳經而冷者;後四證,身熱面赤,又全似陽,大要口燥舌乾,渴而譫語,大便實者,傳經熱證也;足冷嘔吐,瀉利不渴,或惡寒腹痛者,直中真寒證也。
足厥陰脈,始於足大指,上循陰器,抵小腹,循脅,上口唇,與督脈會於顛頂,行身之側也。其症煩懣囊拳(縮?),消渴舌卷,譫語,大便不通,而頭疼,手足乍冷乍溫者,此是陽經傳來熱邪,本病,宜急下;若發熱惡寒,狀如瘧疾,此是熱邪在經、標病,宜和解,若不嘔,便清,當有大汗至而自愈。
頭疼者.以督脈會於顛頂故也。
大抵熱深厥亦深,則舌卷囊縮。(肝主筋也。)陰寒冷極,亦捲縮,須以口渴不渴,足冷不冷,脈沉實沉細別之。
(厥陰屬熱者甚多,後人皆指為投寒,概用溫熱,誤人無算。熟讀《傷寒論》自知。)
傷寒六經治法方
諸方精義俱詳余所著《傷寒類方》中,不更贅。
桂枝湯 俱本《傷寒論》 治太陽中風,頭痛發熱,汗出惡風。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麼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通身摯摯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此治外感風寒之藥,服法俱當如此。)
麻黃湯 治太陽中寒,頭身俱痛,發熱無汗,惡風而喘。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湯泡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治傷寒向愈,脈微緩,惡寒身癢。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酒洗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拂,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令微汗則愈。
桂枝加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三兩,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本方無麻黃。若加麻黃,則為葛根湯矣。陳無己本誤加。)
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又治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證誤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 黃芩各二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入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桂枝加芍藥湯 治太陽誤下,腹滿時痛,屬太陰也,此主之。大實痛者,加大黃一兩,即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酒洗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適寒溫,服一升。(此即桂枝湯加芍藥一倍,即另成一方,而以之治太陰證,分兩輕重之所關如此。太陰病必腹滿。)
大青龍湯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惡寒發熱,身疼,不汗出而煩躁者。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眼也。(此風、寒兩傷之方。(外有寒內有鬱熱))
(按:載大青龍,何以不載小青龍?蓋小青龍治傷寒不解,心下有水氣之證,非傷寒正方也。)
桂技加枝湯 治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微赤,必發奔豚,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湯。
即桂枝場加桂二兩。
小柴胡湯 治少陽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腹痛心悸,頭汗出,舌上苔白。及婦人熱入血室等症。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蔞實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瓜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病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此方加減法須細審。)
大柴胡湯 治傷寒十餘日,柴胡證仍在,嘔而心下急,心中痞硬而利,熱結在裡,往來寒熱等症。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氣湯 治傷寒十餘日,吐下後不解,晡時發潮熱,獨語如見鬼狀,尋衣模床,胃中有燥屎也,此下之。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炙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胃中非存燥屎之所,此言胃中者,指足陽明言,即所謂胃中實是也。乃腸胃之總名。)
小承氣湯 治汗多,微發熱,不惡寒,或小便數而大便硬,譫語者,與此湯微和胃氣。
大黃四兩 厚朴二兩,去皮,炙 枳實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調胃承氣湯 治胃氣不和,不惡寒,但熱,腹微滿而煩,與此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斤
上三味,父咀,以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不惡寒,乃外邪已盡,方可下。此仲景之要法。)
桃核承氣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宜先與桂枝解外,已,但小腹急結,此主之。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桂枝二兩,去皮 大黃四兩 芒硝 甘草炙,各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抵當湯 治傷寒六七日,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喜忘,大便黑,此有蓄血。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濕服一升,不下,再服。
抵當丸 治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
水蛭二十個 虻蟲二十五個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大陷胸湯 治表未解,而醫反下之,胃虛而陽氣內陷,心下有硬,舌上燥渴,小有潮熱,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結胸,乃水飲為患(即發炎物質),《傷寒論》云此為水結,故用甘遂。)
大陷胸丸 治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 芒硝 杏仁,去皮、尖,熬黑,各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納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
小陷胸湯 治病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瓜蔞實大者,一個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虎湯 治脈滑而厥,裡有熱也。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譫語,遺尿,汗自出者。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陽極於內,發散則路遠,故從小便去之。(中醫治病,為邪找出路))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始得病,反發熱,脈沉者。
麻黃去節 細辛各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散 治少陰傳經熱邪,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 芍藥各十分
上四味,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納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熱邪入深,乃見四逆,誤認為寒,貽害匪細。薤白治下重,以能泄大腸之氣也。)
四逆湯 治脈沉體痛,溫溫欲吐,下利清穀,手足厥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等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一枚、乾薑三兩。(四逆湯不可輕用,一症不具即當細審,必諸症皆全,方可決用無疑。)
四逆加人參湯 治利後亡血。
本方加人參。
通脈四逆湯 治下利清穀,脈絕,汗出而厥。
本方加乾薑一倍。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治汗出而厥,脈絕,拘急。
本方加豬膽汁。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脈浮革,因而腸鳴者。
當歸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細辛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甘草 通草各二兩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四逆症,乃從太陽誤下所致,非厥陰、少陰之四逆也,故仍以桂枝場為主。)
理中丸及湯 治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痛,寒多不用水者(不喜歡喝水),理中湯;若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者,用理中丸。
人參 甘草炙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未,蜜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末熱,益至二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乃溫下焦、中焦之法;理中為溫上焦、中焦之法。各有部位也。)
附子瀉心湯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治上焦用生藥,故漬而不煎。附子能回陽止汗。)
梔子豉湯 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及大下之後,身熱未去,心中結痛,或微煩者。
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邪在至高之分,以此吐之。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此吐方之最和平者。)
真武湯 治太陽汗出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者。又治少陰至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為有水氣。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治水逆之正方。)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傷寒脈浮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此主之。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凡治下焦之補劑,當多煎,以熟為主;治上焦之瀉劑,當不煎,以生為主。此亦治至高之熱邪,故亦用生藥。)
白通湯 治少陰下利。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此為寒利。)
白通加豬膽汁方 治服白通湯,利不止,汗出,而厥無脈,乾嘔而煩。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即白通湯煎成,納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分溫再服。
豬膚湯 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者,此主之。
豬膚—斤
上一味,以水—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引少陰之虛火下達。)
甘草湯 桔梗湯 治少陰咽痛,先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減半,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 上方加桔梗一兩,煎法同。(此治少陰在上之火。)
瓜蒂散 治太陽病,胸中痞硬,氣上沖胸,不得息,此胸中有寒也。又,或手足厥冷,脈乍緊,心中煩滿不能食,病在胸中,並當吐之。
瓜蒂熬 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麻黃升麻湯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厥逆,寸脈沉遲,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痢,為難治,此主之。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 當歸各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 石膏碎,綿裹 白朮 乾薑 芍藥 天冬去心 桂枝 茯苓 甘草炙,各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令汗出愈。
旋覆代赭湯 治傷寒汗出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此主之。
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切 半夏半升,洗 代赭石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口三服。
苦酒湯 治少陰病,咽中生瘡,聲不出者。
半夏洗,破,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納苦酒,著殼中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服之。(制法奇。)
枳實梔子豉湯 治大病差後,勞復。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棉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拂,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大病後勞復,必作虛治,乃純用降氣清火之品、當細參之(細參有適當的症狀才用)。)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方見通治。壯火食氣,故少氣者多屬火症。)
燒裩散 治陰陽易病,其人身重,少氣,少腹裡急,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
右取婦人中裩近陰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乙,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裩襠燒灰。(此法當今已不可行)
豬膽導法
以豬膽汁加醋,納穀道中。
蜜煎導法
以蜜煎老,捏作指大一條,納穀道中,以手按之。
上二方,俱治傷寒大發汗,小便利,津液內竭,大便雖硬,不可攻之,用此法。
治男子新病起房內復者方 《千金》
取女人月經赤帛,燒服方寸匕。亦治陰卵腫縮入腹,絞痛欲死。
治交接勞復陰卵腫縮腹中絞痛便欲死方 《千金》
取所交接婦人衣服,以覆男子,立愈。(似乎迷信不可從)
竹皮湯 《外台》 治交接勞復、卵腫腹痛,便絕欲死。
青竹皮一升
上一味,水二升,煮五六沸,絞汁頓服,方愈。此方范汪亦治大便後勞復。
療食勞方 《外台》
杏仁五十枚
上一味,以酢二升,煎取服之,取汗則差。
治結胸灸法 《本事方》
巴豆十四枚 黃連七寸,連皮用
上搗細末,用津唾和成膏,填人臍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聲,其病去矣。不拘壯數,以病退為度。才灸了,便以溫湯浸手帕拭之,恐生瘡也。(此法最穩。凡胸中病,俱可依此法外治。)
鵲石散 《本事方》 治傷寒發狂,棄衣奔走,逾牆上屋。
黃連 寒水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汁調服。
鱉甲散 《活人書》治傷寒八九日不差,名曰壞證,傷寒不能治者,宜此療之。
升麻 前胡去蘆 烏梅去核 枳實麩炒,去麩 犀角鎊 黃芩各半兩 生地切,四合 甘草一分,炙 鱉甲去裙,米醋炙赤黃,杵碎,用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升麻鱉甲湯 《金匱》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此湯主之。
升麻二兩 當歸一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甘草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黃半兩,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方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肘後》、《千金方》:陽毒用升麻湯,無鱉甲,有桂;陰毒用甘草場,即本方無雄黃。《活人》:陽毒升麻湯,用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無當歸、蜀橄、鱉甲、雄黃。(蜀椒,辛熱之品,陽毒用,而陰毒反去之,疑誤。《活人書》加犀角等四味頗切當。)
(邵评∶ 阴阳毒.考诸金匮.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邵评∶毒者.邪蕴不解也.阴阳非指脏腑气血.以面赤.喉痛.吐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阳.言此邪适中人之阳.而非极热之谓也.面目青.身疼咽痛.不吐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言此邪适中人之阴.而非极寒之谓也.故俱用辛温升散以发其邪.甘润咸以安其阴.阴毒去雄黄蜀椒二物者.恐阴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
按仲景所称阴阳毒.乃感其异气.入阳经为阳毒.入阴经为阴毒.故于阳毒.用蜀椒雄黄之温且猛者.以驱阳经之邪.而于阴毒.反去蜀椒雄黄.止用鳖甲、当归、升麻、甘草等.入阴以散邪.不取其温烈也.若后人所述阴毒阳毒.乃是极热极寒之证.自应以极热极寒方药为治.不得执定仲景之方.
邵评∶二症俱咽喉痛.以此症邪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故痛.甚至有心腹绞痛.大满大胀.通身脉络.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闭.心中烦闷而乱.死在旦夕.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尺泽、委中二穴.及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如症轻者.用刮痧法.随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傷寒指掌
梔子仁一兩 柴胡一兩半 升麻 黃芩各二兩 赤芍一兩 大青一兩 石膏二兩 知母一兩 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者,麩炒微黃
上件搗為粗末,每服抄四錢,以水一盞,入生薑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
還陽湯 《本事方》 治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用硫黃末新汲水調下二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更看緊慢,再服一二錢。汗出,差。
葳蕤湯 《活人書》 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痛、痞滿,腰背強。
葳蕤三分 石膏—兩,杵碎 白薇 麻黃浸泡,焙乾,秤 川芎 葛根生者可用,二兩尤妙 大羌活去蘆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雙仁、捶碎,各半兩 青木香一分,冬一兩,始春用半月,妙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日三四服。(此清散之劑,可治時疫。)
白虎加蒼朮湯 《本事方》 治濕溫多汗。
知母五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一斤 蒼朮 梗米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取汁溫服。
黑膏 《活人書》 治溫毒發斑。
好豉一升 生地黃半斤,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令一分減一,絞去渣,用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絞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
(凡外感之症,治之得宜,六七日間無不愈者,過期不愈,皆治之不得其法,所以或傳經,或變病,種種現症不可窮極,以致治法千端,聚訟不息。故仲景《傷寒論》治傷寒之正方不過數首,餘皆誤治之變症,故取治雜病之方,隨症救療也。)
(按:傷寒為外感之總名,傳變出入,千頭萬緒,仲景《傷寒論》一字不可遺漏。今止舉六經本症,及六經主方數首,以存大略。不可以此而廢全書也。能將傷寒全書,熟讀而精通之,則凡為外感之病,遊刃有餘矣。故此集外感之方,選錄甚少,意有在也。)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燥證
燥證
燥有內外虛實之分,外燥為感受天氣的乾燥,見於久晴少雨之時,費晉卿云:[燥者乾也,對濕言之也。]多為實證;內燥者,為陰液消耗以致燥從內起,有實有虛,不僅諸熱可以化燥,濕竭亦可以化燥,是為實證。(若)由於精血內奪,陰液枯槁,是為虛燥。
外燥又有涼燥、溫燥之分。俞根初曰:[深秋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若久晴無雨,秋陽以曝感之者多溫燥,此屬燥熱,較暮春風溫為重。]其氣不同其性則一(指涼燥和溫燥的燥性相同),即葉天士所謂:[燥為乾澀不通之候。]內經所謂:[燥勝則乾。]
1.
乾燥:葉氏謂:[燥為乾澀不通之候。]劉河間更曰:[諸澀枯涸,乾勁皺揭,皆屬於燥。]可見乾燥為燥證一大特徵。如鼻、眼、唇、舌、咽等七竅乾燥、乾澀,以及皮膚乾燥粗糙滯澀,甚者乾痛,皆屬津液枯燥之象。此外,如乾咳痰黏,喀吐艱澀,或唾如膠漆,或瀉利艱澀難下,或大便乾燥閉結,甚者如羊糞,或小便短澀等乾澀之象。還有不見於外而現於內的乾澀現象,如胃中嘈痛,腸中澀痛。
2.
枯燥:為津液陰血乾涸之象,如口唇燥裂,皮膚甲錯起揭,爪甲乾枯,以及口乾喜飲,消渴,善食,或喜飲不食等。
3.
脈細澀:俞根初曰:[燥證脈多係澀,雖有兼證、變證而化浮洪虛大弦數等脈,重按無有不細不澀者。]
4.
苔乾燥:燥者津液不能上潤,雖在初期,苔色雖白,望之似有津潤,捫之則必乾糙戟手,甚至有在化熱化火之後,苔雖乾燥,而(苔)色尚白薄(可見察苔還要用手摸摸才準),或雖黃不厚,是因無液以孳生厚苔之故。
5.
舌質紅乾:燥傷陰液,舌紅降乾燥,虛燥由於精血不足,更可兼見萎縮瘦薄(此辨虛實要訣),津液陰血不能上滋所致。
6.
甚於陰分:燥傷津液陰血,故其病甚於日晡後(晡時:下午3-5點),有如陰虛(機理同於陰虛,陰虛不藏陽氣,陽氣浮越)。
7.
時令特徵:外感之燥,季節性強,費晉卿曰:[立秋之後,濕氣去而燥氣來。](北台灣不同,常有東北季風帶來濕氣,此論以大陸為主)喻嘉言以燥令行於秋分之後,所謂秋不遽燥,當以天氣為準。然而,伏燥、內燥又與時令無關。(外感秋燥多乾咳無痰,鼻咽口燥,微惡風寒等,可用清燥救肺湯加入傷風藥中)(中醫證候學)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峻補法
峻補法
峻補法,是以療效可靠,功效專精;或以大劑效宏功卓的補益方劑,以峻補其虛損,而收速效之功。臨證主要用於虛損種危證。劑型多以湯劑為主。近代製成注射劑,應用更為方便。
臨證主要用於下述諸證:
(一)陽氣厥脫
因於暴病傷損;或因虛至極,而致氣虛欲脫、陽衰暴脫者,臨證當以峻補,始能固護生機,而杜危亡之急。如以獨蔘湯、人參注射液、蔘麥注射液,以益氣固脫;參附湯、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等,以益氣固脫,回陽救逆等,皆具有通過峻補,而能挽救重為之勢。
因於暴病傷損;或因虛至極,而致氣虛欲脫、陽衰暴脫者,臨證當以峻補,始能固護生機,而杜危亡之急。如以獨蔘湯、人參注射液、蔘麥注射液,以益氣固脫;參附湯、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等,以益氣固脫,回陽救逆等,皆具有通過峻補,而能挽救重為之勢。
(二)氣陰兩虛
凡因溫熱病證,高熱持續;或因汗土下太過,導致氣陰兩虛者,治可以峻補法,常清熱解毒方中,合入養陰生津益氣之品;或兼用五汁飲、生脈散、參麥注射液等。溫熱病後期,邪熱已減,陰氣虧損至極,陰竭風動,氣虛欲脫;或邪熱尚盛,正已虛極,陰竭陽微,而致亡陰亡陽者,臨證非峻補之法,則甚難湊效,治則常以大劑補益方藥,諸如復脈湯、大定風珠之類,以峻補而收補虛益損,固護生機,挽救危亡之功。
至於因內傷而致陰精虧損,久虛陰損及陽,而導致氣虛,證屬氣陰兩虛者,治則不能用峻補氣陰之法,當補陰為主,從陰引陽,陰復而陽生,則氣虛自復;或以補陰為主,兼顧補氣,宜平補、緩補為宜。如妄用大劑補益陰氣,常可致助陽反傷其陰。故同為氣陰兩虛,由於致病因素不同,其治之緩急則有所不同,特此贅述,以示區別。
凡因溫熱病證,高熱持續;或因汗土下太過,導致氣陰兩虛者,治可以峻補法,常清熱解毒方中,合入養陰生津益氣之品;或兼用五汁飲、生脈散、參麥注射液等。溫熱病後期,邪熱已減,陰氣虧損至極,陰竭風動,氣虛欲脫;或邪熱尚盛,正已虛極,陰竭陽微,而致亡陰亡陽者,臨證非峻補之法,則甚難湊效,治則常以大劑補益方藥,諸如復脈湯、大定風珠之類,以峻補而收補虛益損,固護生機,挽救危亡之功。
至於因內傷而致陰精虧損,久虛陰損及陽,而導致氣虛,證屬氣陰兩虛者,治則不能用峻補氣陰之法,當補陰為主,從陰引陽,陰復而陽生,則氣虛自復;或以補陰為主,兼顧補氣,宜平補、緩補為宜。如妄用大劑補益陰氣,常可致助陽反傷其陰。故同為氣陰兩虛,由於致病因素不同,其治之緩急則有所不同,特此贅述,以示區別。
(三)營血虧損
因於諸證急、慢性失血;或因營血生化障礙,而導致營血虧損重證,應用一般補益方藥難以湊效者,只要脾胃尚健,補之能受,而又未兼邪實,即可以峻補營血,使其盡快營血得以復生。如以人蔘養營湯加製首烏、阿膠、鹿膠、歸膠,既可直補營血虧損,又能益氣扶陽,助陽以化陰(血),則營血之虛自易能復。(按失血之因素必須先查清楚,有些情況必須先處理好失血的因素再進補,如潰瘍出血)
因於諸證急、慢性失血;或因營血生化障礙,而導致營血虧損重證,應用一般補益方藥難以湊效者,只要脾胃尚健,補之能受,而又未兼邪實,即可以峻補營血,使其盡快營血得以復生。如以人蔘養營湯加製首烏、阿膠、鹿膠、歸膠,既可直補營血虧損,又能益氣扶陽,助陽以化陰(血),則營血之虛自易能復。(按失血之因素必須先查清楚,有些情況必須先處理好失血的因素再進補,如潰瘍出血)
(四)陰虧陽浮
陰虧陽浮證,亦即陰精虧損,陽氣浮越。此多見於老年人,常由於素體陰虛,青壯之時又復失其調治,更復自衰之體陰精虧損於下,陽失陰護而浮越於上;甚者陰精耗竭,真氣欲脫,證勢危重者,治當峻補陰精,固攝真氣。臨證常以大劑桂附地黃湯重用棗皮(即山茱萸),加龍骨、牡蠣、小量人參;或煎服黑錫丹等法,皆可獲效。(中醫虛損學說)
陰虧陽浮證,亦即陰精虧損,陽氣浮越。此多見於老年人,常由於素體陰虛,青壯之時又復失其調治,更復自衰之體陰精虧損於下,陽失陰護而浮越於上;甚者陰精耗竭,真氣欲脫,證勢危重者,治當峻補陰精,固攝真氣。臨證常以大劑桂附地黃湯重用棗皮(即山茱萸),加龍骨、牡蠣、小量人參;或煎服黑錫丹等法,皆可獲效。(中醫虛損學說)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蘭台軌範---厥
厥
《靈》、《素》
《靈》癲狂篇:厥逆為病也,足暴清(發冷),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厥之象如此,甚則不知人矣。)
《素》厥論: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歧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阳乘阴位,故热厥必从足下始)。帝 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歧伯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裡,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里言内也,亦足下也。若阴气胜则阳气虚,阳不胜阴,故寒厥必起于五趾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从外入,皆由内而生也。故凡病阳虚者,必手足多寒,皆从趾端始。))
(類經:(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愚按∶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猝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后世不能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又有以脚气为厥者,谬之甚也。虽仲景有寒厥热厥之分,亦以手足为言,盖彼以辨伤寒之寒热耳,实非若《内经》之所谓厥也。观《大奇论》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缪刺论》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重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若此者,岂止于手足寒热及香港脚之谓耶?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医中之害,莫此为甚。今将风厥二类并列于此,以便观者之究正。诸篇厥义,详会通类疾病二十三。)
解精微論: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于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張志聰說:厥、謂水火不相交而相逆也。骨之精為瞳子。腎之精氣。不上貫於目。故目無見也。並者。謂諸陽之氣。合並於上。諸陰之氣。合並於下也。心乃陽中之太陽。而為五臟之專精。故陽並於上。不得陰氣以和之。則火獨光於上也。腎為水臟。受藏五臟之精。陰脈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陰並於下。不得陽氣以和之。則足寒。足寒則臟寒生滿病也。)(厥則無不因陽氣在上,若不能通陰納陽,而用辛熱滋膩之藥,胎害無窮。)
調經論: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
陽明脈解論: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張志聰說:連、謂臟腑經絡之相連也。蓋手太陰之脈還循胃。陽明之絡通於心。如熱邪厥逆於上。干於心肺之經而為喘惋者生。干於心肺之臟則死矣。)(蓋連經者,病在肌表,故輕而生;連臟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
喑痱(音廢)煎厥 《素》脈解篇:內奪而厥,則為喑痱(上瘖下廢),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此肝氣盛怒而氣上逆)。(劉河間地黃飲子專治喑痱。)
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累積)于夏,使人煎厥。(此當治肝脾之逆。按:治肝脾之逆一句話應移於上條之煎厥)(此屬內熱消爍陰液,逐漸虛贏的病證。)
煎厥論治方(聖濟總錄肝臟門)
薄厥 《素》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葾於上,使薄厥。(此當治血逆。)(指由於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逆,致使血液鬱積于頭部,發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治薄厥赤茯苓湯:人參、赤茯苓、桂枝、陳皮各2兩 芍藥、麥冬、檳榔各半兩,又為末每服三錢+姜5片)
陽明厥 《素》陽明脈解論:陽明厥,則喘而惋(音萬),惋則惡人。(張智聰說:此言胃絡之上通於心也。惋、驚恐貌。厥氣上逆於肺則喘。逆於心則驚。經言陽氣入陰。陰陽相搏則恐。如人將捕之。蓋陽明之熱。上逆於少陰。陰陽相搏。則恐而惡人也。)
少陰厥 《素》脈要精微論: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
風厥 《素》評熱病論: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小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此當治風。)
屍厥 《素》繆刺論:五絡(手足太陰、少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耳之角)俱竭(陰陽離散),令人身脈皆動(筋惕肉瞤),而形無知也(上下離絕,厥逆氣亂,昏聵無知),其狀若屍,名曰屍厥。
《難經》
督之為病,脊強而厥。
《金匱》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博,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卒厥之症,頗似中風,一或誤治,死不旋踵。)
《傷寒論》
寸口諸微(心弱血少,脈管不能適度緊張)亡陽,諸濡(脈管遲緩)亡血,諸弱(心弱血少,神經疲憊,官能減退,動脈血壓低峰)發熱,諸緊(1.淺層動脈充血,如感冒:2.皮下脂肪消盡,組織萎縮,如慢性病,當補充營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郁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栗也。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
少陰、厥陰俱病,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此為寒厥。)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以下所論諸條,皆指傷寒症手足逆冷而言,非氣逆不知人之厥也。)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勝,必愈。
傷寒—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此為熱厥。)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此致厥之由。)厥者,手足厥冷是也。(此厥之象。)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口,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其後必便血。(熱入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動脈管的擴張和收縮兩種神經不興奮,以致脈管遲緩,而且血液亦極度減少)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傷寒脈促(促脈的原因有三:1.心臟張縮自有間歇2.心臟衰弱不能充分噴射血液於橈骨動脈3.瓣膜的閉鎖不全以及血管栓塞;結脈:體溫低降、靜脈還流減少,心臟搏動失衡),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虛寒之厥。)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音最)時(一晬時,一晝夜)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寒飲實邪,壅塞胸中,陽氣為邪所遏)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
(《傷寒論》中厥證諸條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寒熱互乘,其變不一,隨病異形,非厥之正病也,尤不可不潛心體察。凡一病,其變態不同如此,何可執一說以人命為兒戲耶!)
厥方
屍厥方 《素問》
以竹管吹其兩耳,剃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燔治,燒為未也。)(即血餘炭)
赤丸 《金匱》 寒氣厥逆主之。
茯苓 半夏各四兩,洗,—方桂枝 烏頭二兩,泡 細辛—兩,《千金》作人參
上四味,未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二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真朱,即朱砂。)
茯苓甘草湯 《傷寒論》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此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人胃,必作利也。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 生草一兩,炙 生薑二兩
上四味,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屍厥方 《金匱》 治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
草蒲屑,內鼻兩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
白薇湯 《本事方》 人平居無苦疾,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喑不能言,或微知人,或惡聞人聲,但如眩冒,移時方寤。此由汗出過多,血少氣並于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氣過血還,陰陽復通,故移時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宜服。
白薇 當歸各一兩 人參 甘草各一錢
(《本事方釋義》:白薇氣味苦鹹微寒,入足陽明;當歸氣味辛甘微溫,入手少陰、足厥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通行十二經絡。以咸苦微寒及辛甘微溫之藥和其陰陽,以甘溫甘平之藥扶其正氣,則病自然愈也。)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此病最多,而婦科皆不知,無不誤治。)
四逆湯 《傷寒論》 下利厥逆,而惡寒者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亦主之。(方見傷寒。)
通脈四逆湯 《傷寒論》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方見通治。)
附加減法:
如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嘔者,加生薑二兩;
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一兩。
當歸四逆湯 《傷寒論》 手足厥冷,脈細(神經衰疲,血壓降低,末梢動脈管收縮)欲絕者主之。方見傷寒。(以上三方皆治寒極之厥,與熱厥正相反,須辨之。)
瓜蒂散、白虎湯(此治熱厥二方,俱見傷寒)、烏梅丸(此治蟲厥,見蟲門)、蘇合香丸(此治氣厥)、四磨飲、至寶丹。以上三方俱見通治。
十二經之厥
(十二經之厥其病因病機疾病的範圍賅括很廣,有外感有內傷,有內科、外科以及情志諸病,所以文說治主病者,所以徐靈胎不收載,以病散諸篇故也)
((厥 ①上逆,氣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寒則厥,厥則腹滿,死。”王冰注:“厥,謂氣逆。” ②指四肢寒冷的一種病證。《素問·熱論》:“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 ③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一類的病證。《素問·厥論>>)
(多見于腦血管意外(腦出血或腦梗塞)。)
訂閱:
文章 (Atom)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
-
1.掇鼻草舅:治感邪發燒 2.豆草:治打傷腰痠 3.秤飯藤:治打傷中氣+七里香煎服 4.仙人掌:治肝炎,可退癀(消腫) 5.埔姜 6.苦珠草:治眼睛起珠,黑珠旋螺燉雞蛋 7.鹽酸草:治喉痛,含著可去舌白苔 8.貼壁癀:治蛇咬,塗痘瘡,退胎毒+貼壁蟑螂、甘草水煎服 ...
-
(僅輸入原文) 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page.com/big5/science/jinkua.htm 附註資料來源:金匱要略。李克光主編。高等中醫研究叢書。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