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證總論
暑本陽邪,為夏令之病因,經曰:「在天為日,在地為暑」是屬性本熱。其夾濕也,以炎夏熱蒸,濕氣上騰,溼熱交合,人在氣交之中,感之則為暑,故云暑必挾濕,故通稱暑濕。又以下月地氣上蒸,多帶穢濁之氣,暑濕多兼穢濁,以熱重為主者稱暑穢,濕重者稱濕濁。人受發為痧病,故又稱痧穢。若發於霉雨之時,稱之為霉濕。挾風者名暑風或風濕,挾寒者稱陰暑。
暑為陽邪,本不該有陰病,古人以感受夏月陰寒而病者,稱為陰暑,其實為寒病,而非暑病。後世又以濕偏重之暑濕,稱為陰暑,以濕重多挾外寒而發病;或因貪涼過啖生冷瓜果,寒濕內起,亦稱陰暑。總之,陰暑者,暑月之陰寒也。當於寒濕門求之。
暑病傷之淺者,名冒暑、傷暑,傷之深者名中暑,此皆感而即發之新感暑病。感而不發者,過時乃發者稱伏暑,伏暑多發於秋令。如冬月,甚至於春月見暑病者,稱為伏暑晚發。其有秋月不涼,秋陽為曝,感而發為暑病者,名為秋暑,與秋發之伏暑有新感伏氣之不同。若暑不挾濕,其病輕勢緩者稱為暑溫,病勢重者稱為暑熱,與燥熱、燥火證治相同。暑溫挾濕者,與溼熱,濕火證治無異,當於個門求之。
然暑多挾濕,與溼熱相通,但亦有其不同之處:暑多挾風,濕多兼寒,且穢濁之氣,長相混雜其中,故其治則,與溼熱迥然有別。清暑化濕,必以辛香以通陽散寒、袪風,芳香以除穢化濁,甘淡以清涼滲利,分解其溼熱,共解其風寒、溼熱、穢濁相混之病。(中醫證後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