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證
濕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得之于雨露,以及居處潮濕,或涉水,或汗出入水等濕從外受;內濕則多從飲食中來,或高梁酒釀過度,或嗜飲茶湯太多,或生冷瓜果,以及甜膩之物等,濕由内生。雖有內外之分,然其性則一,但以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中潮濕下先受之,飲食之濕起於中焦,略有區分。
1.
重著:陰濕之邪鬱滯,陽氣不得伸展,故有重著之感,如頭重如蒙如裹,身重或疼痛,不能轉側,或四肢重著沉困,或關節重著腫痛,內經所謂:[濕氣勝者為著痹]。
2.
困倦:濕鬱陽氣,不司旋轉,具有頭目昏蒙,肢體倦怠,神疲困頓,甚者軟弱無力,懶言少食,或痿弱不振,與陽氣虛弱相似,當加區別。
3.
腫脹:陰鬱濕滯,津氣不行,或至浮腫或致脹滿,如足腫面浮,或脘腹痞脹滿,甚者腹脹如鼓,即內經所謂:[諸濕種滿,皆屬於脾]
4.
蘊熱:濕鬱陽氣不能透達於外,而見蘊熱不揚,或熱甚不能自覺,或熱甚反覺舒適。
5.
惡寒:濕為陰邪善遏陽氣,陽氣不得伸展,故常惡寒喜暖,或寒凜,或四肢冷,仲景所謂:[濕家……鬱得披覆向火。]與寒氣相似。(A寒者陽氣不達,濕者陽氣不伸,但治寒與治濕有別當細辨)
6.
頭汗:濕邪鬱遏,陽氣內蒸,津液與濕氣上達頭目,故常以頭面汗出齊頸而止,為濕證特徵。仲景所謂:[濕家,其人但頭汗出。]但應與虛陽上冒的頭汗鑑別。(A虛陽上冒脈必無力或重按空豁)
7.
瀉利:內經曰:[濕勝則濡瀉]為濕困脾陽,脾失健運,水谷不分,濕氣下流,故常見泄利或溏瀉。
8.
小便不利:仲景云;[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以濕邪鬱滯,陽氣不化,水液不得下行所致,故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為特徵。
9.
濕流於下:或濕從下受,或濕流於下,以下部之病多濕,如下腫多濕,即或痛、痹、瘡瘍、斑疹之見於下部者,亦多夾濕,及金匱云:[濕傷於下]。
10. 聲濁:素問云:[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是濕鬱氣機不能宣發所致,發聲重著,後世謂:[聲從甕中出。]
11. 發病緩慢:濕性黏膩,其性陰靜,故濕邪傷人雖易,但發病緩慢,病情亦多綿延,病程較長,不易速解。
12. 色脈舌特徵:以黃為濕證主色,仲景云:[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發黃,身色如似薰黃。]輕則面黃,白晴發黃,重則洲身皮膚發黃。仲景云:[濕家……舌上如胎者。]是舌苔厚濁,濕潤滑膩,為濕證特徵。濕證脈以緩、濡為主,亦見弦象(A弦脈多氣鬱,水飲、濕鬱),均屬濕鬱,陽氣不能鼓動血脈之象。
13. 時令特徵:素問曰:[秋傷於濕]又曰:[濕居四時之末。]吳鞠通曰:[在天時長夏之際,盛熱蒸動, 濕氣流行。]可見四時皆有濕鬱,以熱蒸濕之夏秋為多,此指外受之濕而言。(A北台灣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而多雨,中南台灣則少雨,故受濕氣影響不同)然四時內外之濕(受病之時)共有特徵為:陰雨加劇,日餔(下午3-5點)為甚。仲景云:[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餔所劇者,此名風濕。]吳鞠通更謂:[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當與陰虛相鑑別。(a從舌苔,脈象鑑別)(中醫證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