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補法
緩補法,是以藥性平和,或以小量的補益方劑,久服以緩取效。主要應用於虛損證勢平和,或虛久服始能湊效的病證。劑型常以丸劑、膏劑為主。
臨證主要是用於下述諸證:
(一)稟賦不足
因先天稟賦不足,導致兒童形體懦弱,生長發育障礙;或幼時失治,待至成人之後,形成素體偏虛,症屬病勢平和,治又非短期所能湊效,皆宜以緩補法。如用人身河車丸、散以扶補元氣,滋補陰精;扶脾健胃散以調補脾胃;六味地黃丸以治素體陰虛等,皆宜以小量久服,或間斷反覆應用,以緩取效。
(二)老年自衰
人老自衰,或早衰、過衰,可致內而臟腑,外而肌膚皮脈,皆為不足,補之過急,則易致偏弊,故應諸虛兼顧,治宜從緩,久服以待效。如以瓊玉膏治氣陰兩虛;桑葚膏、首烏延壽丹治陰精虛損;龜鹿二仙膠以治陰陽俱虛,皆非短時所能取效,故宜小量久服,以緩待效。
(三)陰精虛損
陰血虛損,因急病、暴病傷損而致虛損者,如脾胃尚健,可以養陰益血方藥,大補陰血,則陰血易於復原。但如陰血久虛,脾胃又屬失健者,重劑補養陰血方藥,其性多屬滋膩,而易滯傷脾胃,絕其陰血化源,則易更復致虛,故治宜從緩,以順應病勢。如以貝母二冬膏以治肺陰虛損;大補陰丸以治腎陰虧損,兼清虛熱;河車大造丸以治肺腎陰虛,腎不納氣等,其服藥皆以月為計,久服方能取效。
(四)陽氣虛衰
歷代醫家有陽氣易復,陰血難以速生之說。一般陽氣虛之不甚,常以平補即復;虛之較甚,病勢危急者,則又當以峻補之法,始能顧護生機,挽救危亡。但由於臟腑虛,甚或因臟腑衰敗,陽氣生發失源,而致陽氣虛者,則其虛難復,常以平補不應,峻補不受,故治亦當從緩,以順應病勢,助發生機,以緩待效。如用參耆膏以治久病氣虛;腎氣八味丸、十補丸、右歸丸,以治久病陽虛。甚或因虛勞日久,臟腑內虛,外感諸邪,正虛邪滯,欲攻不能,欲補不受,治當益氣扶陽,滋陰益血,兼驅外邪,方如薯蕷丸,以補而不滯邪,攻而不傷正,攻補兼施,以緩取效。
(五)正虛邪實
由實而致虛;或由虛而致實,導致正虛邪實, 虛實相兼證,多存在於臨床各科多種病證的中晚期。尤以因虛而致實(痰飲、水腫、瘀血、氣結)者,常治之較難,臨證欲補其虛,則有滯邪之敝;攻其邪,則常可暫除其邪,但正虛未復,生邪之源未除,奇效難固,其邪更復重生;甚者正氣虛衰,邪積難除,補之不應,攻之不能,致成正虛邪實之重危證。治則亦應從緩,取其緩補以扶正,正復則可杜生邪致實之弊,且可免因急速補益而致留邪之慮;攻邪亦應從緩,以緩驅邪而勿致傷正之弊,正復邪除,其病乃癒。
例如,因脾腎陽虛所致水腫,以除濕利尿方藥可去水腫之患,但由脾腎之虛未復,僅能取效一時,繼用則不但無效,反而可因除濕利尿而傷陰耗氣,甚至水腫更復加重;如以溫腎服脾方藥補其虛,則因水濕內聚,氣機阻滯,補而更滯其邪,不但正氣不復,反而因邪氣流連,以致更復傷正之弊。故常以濟生腎氣丸、實脾散等,以溫腎扶脾而扶補正氣,化濕利水以攻逐其邪,取其丸、散之緩,以待陽氣之復生,除邪而又勿傷正之意,正復邪除,全賴緩補之功。(中醫虛損學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