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風濕藥
1.
獨活:3-10克
2.
威靈仙:5-12克;治骨鯁可用30克
3.
防己:5-10克。動物實驗表明大劑量服用漢防己(粉防己,異葉馬兜鈴)甲素對肝、腎和腎上腺等臟器有明顯的毒性和副作用。木防己袪風止痛效果較好;漢防己利水消腫比較好。
4.
秦艽:5-12克
5.
豨薟草:15-30克,鮮品1-2兩,治風濕多酒製用,清熱解毒則宜生用。
6.
臭梧桐(海州常山):5-15克
7.
木瓜(非水果):6-12克
8.
絡石藤:6-15克
9.
徐長卿:3-10克;散劑1.5-3克;全草10-20克,氣味芳香不宜久煎。
10. 桑枝:10-30克。上肢痛多用桑枝、木瓜,前者宜於熱,後者宜於寒;下肢痛多用木瓜、牛膝,前者長於拘攣疼痛,後者兼能補肝腎。
11. 桑寄生:10-20克
12. 五加皮:10-15克,藥源很多。南五加無毒又分五加皮和刺五加皮,刺五加皮補益力強。北五加強心利尿而有毒,不宜多用。
13. 虎骨(保育類盡量不用):3-6克。宜入丸散或浸酒或熬膠用。近來臨床試以狗骨或豬骨代用,初步研究,此二者具有與虎骨相似成分、藥裡和療效。
14. 白花蛇:3-10克;研末服:1-1.5克。亦可泡酒服。烏梢蛇:5-10克,研末一次2-3克。蛇蛻:2-3課;研末0.3-0.6克。
15. 雞血藤:5錢-1兩。雞血藤膏1.5-3錢,長於補血。
16. 海桐皮:6-15克。海桐花白,主四肢;刺桐花紅,主頭風。
17. 蠶砂:5-15克
18. 絲瓜絡:3-5錢
19. 寬筋藤(青牛膽):5錢-1兩
20. 尋骨風(棉毛馬兜鈴):10-15克
21. 海風藤:5-15克
22. 絡石藤:3-5錢。藥源:絡石藤、薜荔、穿根藤(後二者常用5錢-1兩)。
23. 石楠藤:3-5錢
24. 千年健:3-5錢
25. 松節:10-15克。松葉(松針)6-15克。松果:6-10克
26. 青風藤:6-12克。藥源:青藤、毛青藤、華防己、木防己、雞屎藤、常春藤。
27. 雷公藤:5-12克,宜去皮久煎。根皮毒性大於木質部,鮮品大於乾品。民間有用鮮羊血解毒之法,療效有待研究。昆明山海棠(紫金皮)藥效毒性用量同雷公藤。
28. 穿山龍:10-15克
29. 夏天無(伏生紫堇):5-15克
30. 伸筋草:6-15克。藥源:石松、垂穗石松、牛尾菜。
31. 老鸛草:10-30克
32. 鹿銜草:10-30克
33. 一朵雲(光葉海桐):5錢-1兩。治高血壓用根皮浸酒,每次5-15毫升,每日三次。
34. 半楓荷(翻白葉樹、異葉翼子木):5錢-1兩
35. 走馬箭(蒴藋):1-2兩
36. 臭茉莉:1-2兩,葉5錢-1兩。
37. 過江龍:3-5錢。藥源:龍鬚藤、榼藤子(有刺激性用量不宜過大)
38. 倒吊筆:根5錢-1兩,葉3-5錢
39. 大血藤: 9-15克
40. 小葉買麻藤(山花生):3-5錢
41. 丟了棒(白桐樹):3-5錢
42. 豹皮樟(豺皮樟): 3-5錢。
43. 三葉五加:根1-2兩,鮮葉5錢-1兩
44. 算盤子(野南瓜):5錢-1兩
(中藥學、中國方藥學)
(中藥學、中國方藥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