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脹與哮證、喘證均以咳而上氣、喘滿為主證,有其類似之處,其區別在於:
哮:是一種反覆發作性的獨立病種,以喉中鳴息有聲為臨床特點。
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以呼吸急促困難為臨床特點。
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日久漸積而成的病證,臨床表現除喘咳上氣外,常伴有胸部膨滿,脹悶如塞,慎只見有唇甲紫紺,心悸,浮腫,昏迷,喘脫等為重症候。
哮與喘有虛有實,肺脹屬本虛標實。
從三者相互關係來看,肺脹可以隸屬於喘證的範圍,哮與喘病久不癒又可發展成肺脹。此外,肺脹因外感誘發,病情加劇時,還可表現為潭引病中的[支飲]證。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哮證
哮證,是一種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臨床以發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者喘息不能平臥為特徵。
屬於談飲中的【伏飲】,包括西醫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嗜酸性細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過敏疾患)引起的哮喘。
病因
1.外邪侵襲(風寒、風熱、吸入花粉、煙塵、異味氣體等等
2.飲食不當(個體對食物有一定的特異性、過食生冷、嗜食酸、鹹或甘肥甜膩、進食海羶魚蟹蝦等發物。
3.體虛、病後、先天不強後天護理不周
病機
1.以痰為主2.病位在肺,關係脾腎3.痰氣搏結,塞阻氣道,肺失宣降
病理性質:發作期邪實為主,間歇期正虛為主,大發作期正虛邪實並見
發作期
1.因於寒(素體陽虛,痰從寒化)--寒痰--冷哮。
2.因於熱(素體陽盛,痰從熱化)--痰熱--熱哮。
3.痰熱內鬱,風寒外束--寒包熱哮。
4.寒痰內鬱化熱;熱證久延轉從寒化。
間歇期
1.病久反覆發作,從實轉虛
2.虛實互為因果
大發作期正虛邪實並見
預後
1.本病經常發作,病情頑固,遷延難癒,尤其中年、老年、體弱病久、腎氣漸衰、發作頻繁者不易根除,或平時亦有輕度哮鳴氣喘。
2.部分兒童、青年至成年發育時,腎氣日盛,正氣漸充,配合藥物治療,可以自行停止發作。
3.久病大發作時正虛邪實,喘急鼻煽,胸高氣促,張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甚者肢體浮腫,煩躁昏昧者,為喘脫危候。可按喘證辨治。
哮與喘的鑑別
哮比兼喘,喉中有水雞聲,乃有伏飲之故;喘未必都有伏飲,沒有水雞聲。
一般症狀
喘證具有發作性的特點,發無定時,以夜間多見。發作時喘咳痰鳴有聲,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緩解後似如常人,發作情況因人而異,短者幾分鐘,甚者持續數天。
1.先兆:多為突然發作,亦可先感鼻喉作癢,噴嚏,鼻流清涕,呼吸不暢,胸中不適,嗳氣,嘔吐,情緒不寧等症狀。
2.發作:咽塞胸悶,微咳乾嗆,呼吸困難,呼氣延長,喉中痰鳴有聲,痰黏量少,喀吐不利,甚者,張口抬肩,目脹晴突,端坐俯伏較舒,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唇甲青紫,頸脈怒張,額汗淋漓,或伴有寒熱。
3.緩解:若能將大量的黏痰,暢利地咳出,則窒悶之勢得以減緩,呼吸漸感通暢,痰鳴氣喘隨之緩解。
4.遷延:若病程日久,經常反覆發作,導致正氣虛弱,可常有輕度喘哮,大發作時甚至持續難平。
治療原則
發作時攻邪為主,祛痰利氣,寒痰宜溫化宣肺,熱痰宜清化肅肺,寒包火宜溫散清熱並用。
平時正虛以扶正為主,陽虛溫補,陰虛滋養,補肺健脾益腎等等。
反覆發作日久正虛邪實,宜權衡邪正主次,兼顧治療。
證治分類
發作期
1.寒哮,射干麻黃湯,宜於喘咳哮鳴而表證不顯著者;小青龍湯,適合表裡皆寒者。
變證,氣虛痰盛,蘇子降氣湯主之
2.熱哮,定喘湯,宜於痰熱鬱肺為主,而表證不著;越婢加半夏湯,用於肺熱內鬱,外有表證者。
變證,陰虛痰熱,麥門冬湯主之
3.痰哮,發作以痰氣壅實為主,寒與熱俱不顯著。三子養親湯主之。
此外,久病正虛,大發作時邪少虛多,肺腎兩虛,痰濁壅盛,甚者出現張口抬肩,鼻煽氣促,面青,汗出肢冷,脈浮大無根等喘脫危候者,可從喘證辨治。
緩解期
1.肺虛,玉屏風散,以衛氣虛弱易於感冒為宜;桂枝加黃耆湯,以營衛空虛,衛陽不足者為宜。臨床以怕冷輕重為主要區別,輕者玉屏風散,重者桂枝加黃耆湯。
2.脾虛,六君子湯為主。
3.腎虛,腎陽虛金匱腎氣丸主之,腎陰虛,七位都氣丸主之。
平時無明顯(脾肺腎氣虛)症狀,可用平補肺腎之劑,如黨蔘、黃耆、五味子、胡桃肉、冬蟲夏草、紫河車等補肺納腎,同時適當加入二陳湯之類化痰藥。
屬於談飲中的【伏飲】,包括西醫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嗜酸性細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過敏疾患)引起的哮喘。
病因
1.外邪侵襲(風寒、風熱、吸入花粉、煙塵、異味氣體等等
2.飲食不當(個體對食物有一定的特異性、過食生冷、嗜食酸、鹹或甘肥甜膩、進食海羶魚蟹蝦等發物。
3.體虛、病後、先天不強後天護理不周
病機
1.以痰為主2.病位在肺,關係脾腎3.痰氣搏結,塞阻氣道,肺失宣降
病理性質:發作期邪實為主,間歇期正虛為主,大發作期正虛邪實並見
發作期
1.因於寒(素體陽虛,痰從寒化)--寒痰--冷哮。
2.因於熱(素體陽盛,痰從熱化)--痰熱--熱哮。
3.痰熱內鬱,風寒外束--寒包熱哮。
4.寒痰內鬱化熱;熱證久延轉從寒化。
間歇期
1.病久反覆發作,從實轉虛
2.虛實互為因果
大發作期正虛邪實並見
預後
1.本病經常發作,病情頑固,遷延難癒,尤其中年、老年、體弱病久、腎氣漸衰、發作頻繁者不易根除,或平時亦有輕度哮鳴氣喘。
2.部分兒童、青年至成年發育時,腎氣日盛,正氣漸充,配合藥物治療,可以自行停止發作。
3.久病大發作時正虛邪實,喘急鼻煽,胸高氣促,張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甚者肢體浮腫,煩躁昏昧者,為喘脫危候。可按喘證辨治。
哮與喘的鑑別
哮比兼喘,喉中有水雞聲,乃有伏飲之故;喘未必都有伏飲,沒有水雞聲。
一般症狀
喘證具有發作性的特點,發無定時,以夜間多見。發作時喘咳痰鳴有聲,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緩解後似如常人,發作情況因人而異,短者幾分鐘,甚者持續數天。
1.先兆:多為突然發作,亦可先感鼻喉作癢,噴嚏,鼻流清涕,呼吸不暢,胸中不適,嗳氣,嘔吐,情緒不寧等症狀。
2.發作:咽塞胸悶,微咳乾嗆,呼吸困難,呼氣延長,喉中痰鳴有聲,痰黏量少,喀吐不利,甚者,張口抬肩,目脹晴突,端坐俯伏較舒,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唇甲青紫,頸脈怒張,額汗淋漓,或伴有寒熱。
3.緩解:若能將大量的黏痰,暢利地咳出,則窒悶之勢得以減緩,呼吸漸感通暢,痰鳴氣喘隨之緩解。
4.遷延:若病程日久,經常反覆發作,導致正氣虛弱,可常有輕度喘哮,大發作時甚至持續難平。
治療原則
發作時攻邪為主,祛痰利氣,寒痰宜溫化宣肺,熱痰宜清化肅肺,寒包火宜溫散清熱並用。
平時正虛以扶正為主,陽虛溫補,陰虛滋養,補肺健脾益腎等等。
反覆發作日久正虛邪實,宜權衡邪正主次,兼顧治療。
證治分類
發作期
1.寒哮,射干麻黃湯,宜於喘咳哮鳴而表證不顯著者;小青龍湯,適合表裡皆寒者。
變證,氣虛痰盛,蘇子降氣湯主之
2.熱哮,定喘湯,宜於痰熱鬱肺為主,而表證不著;越婢加半夏湯,用於肺熱內鬱,外有表證者。
變證,陰虛痰熱,麥門冬湯主之
3.痰哮,發作以痰氣壅實為主,寒與熱俱不顯著。三子養親湯主之。
此外,久病正虛,大發作時邪少虛多,肺腎兩虛,痰濁壅盛,甚者出現張口抬肩,鼻煽氣促,面青,汗出肢冷,脈浮大無根等喘脫危候者,可從喘證辨治。
緩解期
1.肺虛,玉屏風散,以衛氣虛弱易於感冒為宜;桂枝加黃耆湯,以營衛空虛,衛陽不足者為宜。臨床以怕冷輕重為主要區別,輕者玉屏風散,重者桂枝加黃耆湯。
2.脾虛,六君子湯為主。
3.腎虛,腎陽虛金匱腎氣丸主之,腎陰虛,七位都氣丸主之。
平時無明顯(脾肺腎氣虛)症狀,可用平補肺腎之劑,如黨蔘、黃耆、五味子、胡桃肉、冬蟲夏草、紫河車等補肺納腎,同時適當加入二陳湯之類化痰藥。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肺癰
概念:是指肺葉生瘡,形成膿瘍的一種疾病
病因:1.感受風熱2.痰熱素盛(飲食不節、原有宿痰)3.內外合邪
病機:在肺屬實屬熱;分初期、成膿、潰膿即恢復期;潰後遷延,可見邪戀正虛之候
預後:看順證或逆證
險證:1.潰後大量喀血,可出現血塊阻塞氣道,或氣隨血脫,汗出肢冷,脈微細數的危象。2.膿潰後流入胸腔,形成[膿胸]惡候,高熱持續,咳嗽困難,氣促胸痛,面色晃白,脈細而數,預後較差。
驗痰法:咳唾腥臭膿血濁痰,置水中則沉。肺膿瘍的痰留置後可分層:上層為泡沫,中層為清淡液體,下層為壞死組織。
試驗口味:令病人啖生豆或喝生豆汁而不覺得腥。
特異病徵:1.舌下生細粒,未成膿色淡,患癒亦消,患篤其色紫嘿。2.爪甲紫而帶彎,指端發紺,杵狀指。3.肺癰指螺部分膨脹,稱為蛾腹指,其程度隨病情而消長。
治則: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為主。
消癰:用活血散結為主;排膿:用清肺、利尿、通便為主
初期清肺散邪,成膿以大劑清熱解毒為主,並佐以活血、散結、化痰消癰,潰膿期已排膿為要務,膿液能否順利排出成為關鍵,若邪戀正虛,當扶正祛邪,孰主孰次,當分標本緩急處理。有血症,當從血症論治。膿胸必要時當穿刺抽膿。
轉為慢性,病程在3個月以上,經內科治療膿腔仍在,纖維組織大量增生,腔壁上皮化,和支氣管擴張者,宜外科手術處理。
病因:1.感受風熱2.痰熱素盛(飲食不節、原有宿痰)3.內外合邪
病機:在肺屬實屬熱;分初期、成膿、潰膿即恢復期;潰後遷延,可見邪戀正虛之候
預後:看順證或逆證
險證:1.潰後大量喀血,可出現血塊阻塞氣道,或氣隨血脫,汗出肢冷,脈微細數的危象。2.膿潰後流入胸腔,形成[膿胸]惡候,高熱持續,咳嗽困難,氣促胸痛,面色晃白,脈細而數,預後較差。
驗痰法:咳唾腥臭膿血濁痰,置水中則沉。肺膿瘍的痰留置後可分層:上層為泡沫,中層為清淡液體,下層為壞死組織。
試驗口味:令病人啖生豆或喝生豆汁而不覺得腥。
特異病徵:1.舌下生細粒,未成膿色淡,患癒亦消,患篤其色紫嘿。2.爪甲紫而帶彎,指端發紺,杵狀指。3.肺癰指螺部分膨脹,稱為蛾腹指,其程度隨病情而消長。
治則: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為主。
消癰:用活血散結為主;排膿:用清肺、利尿、通便為主
初期清肺散邪,成膿以大劑清熱解毒為主,並佐以活血、散結、化痰消癰,潰膿期已排膿為要務,膿液能否順利排出成為關鍵,若邪戀正虛,當扶正祛邪,孰主孰次,當分標本緩急處理。有血症,當從血症論治。膿胸必要時當穿刺抽膿。
轉為慢性,病程在3個月以上,經內科治療膿腔仍在,纖維組織大量增生,腔壁上皮化,和支氣管擴張者,宜外科手術處理。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肺痿
肺痿,指肺葉痿弱不用,為肺臟的慢性虛損性疾患,臨床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症。西醫學中某些慢性肺實質病變屬本證。如肺纖維化,肺硬變,肺不張等。
臨床分肺燥津傷和肺氣虛冷兩方面。
肺燥傷津病因可能如如下
1肺癆久嗽2肺癰延久3上消日久4其他熱病
肺氣虛冷病因可能如下
1大病久病好氣傷陽2虛熱肺痿日久陰傷及陽
一般症狀
肺系證
1喀吐濁唾涎沫
2唾,呈細沫稠黏,或白如雪,或帶白絲
3咳嗽,或竟不咳,氣息短,或動則氣喘。
全身證
1面色晃白或青蒼
2形體瘦消,神疲,頭昏
3或時有寒熱
臨床分肺燥津傷和肺氣虛冷兩方面。
肺燥傷津病因可能如如下
1肺癆久嗽2肺癰延久3上消日久4其他熱病
肺氣虛冷病因可能如下
1大病久病好氣傷陽2虛熱肺痿日久陰傷及陽
一般症狀
肺系證
1喀吐濁唾涎沫
2唾,呈細沫稠黏,或白如雪,或帶白絲
3咳嗽,或竟不咳,氣息短,或動則氣喘。
全身證
1面色晃白或青蒼
2形體瘦消,神疲,頭昏
3或時有寒熱
臨證要點
重視調補脾胃肺腎
不可妄投燥藥,亦忌苦寒滋膩
慎用祛痰峻劑
病屬難治之疾,往往肺體雖得滋潤,但涎沫一時難止,肺中津液難復。或者病情日漸加重,而出現張口氣短,喉啞聲嘶,氣高息粗等肺氣敗絕,全身津液消亡之象,乃病情危篤之徵。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咳嗽
鑑別症狀特點
1、了解咳嗽的時間、節律、聲音以及加重的有關因素。
咳而急劇聲重,咳嗽時作白天多於夜間,或咽癢則咳者,多為外感風寒或風熱引起。
咳聲嘶啞,凡病勢急而病程短著,為外感風寒或風熱、燥熱;凡病勢緩而病程長者,為陰虛或氣虛。
咳聲粗濁者,多為風熱或痰熱傷津所致。
咳而聲低氣却者,屬虛;咳而洪亮有力者,屬實。
早晨咳嗽加劇,咳聲連聲重濁,痰出咳減者,多為痰溼或痰熱咳嗽。
午後、黃昏咳嗽加重,或夜間時有單聲咳嗽,咳嗽輕微短促者,多屬肺燥陰虛。
夜臥咳嗽加劇,持續不已,少氣或伴氣喘者,為久咳致喘的虛寒證。
飲食肥甘、生冷而加重者,多屬痰溼。
情志鬱怒加重者,因於氣火。
勞累、受涼後加重者,多為痰溼、虛寒。
2、注意痰的色、質、量、味
咳而少痰的,多屬燥熱、氣火、陰虛;痰多者,常屬溼痰、痰熱、虛寒;痰白而稀薄者,屬寒;痰白而稠厚易出的屬溼;痰黃而稠的屬熱;痰白質黏的屬陰虛、燥熱;痰白清晰稀透明呈泡沫樣的屬虛、屬寒;喀吐血痰,多為肺熱或陰虛;有熱腥味或腥臭氣的為痰熱;味甜者,屬痰溼;味鹹者,屬腎虛。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感冒
感冒
鼻塞聲重,噴涕流涕,或有咳嗽,咽癢或痛---肺失宣肅
惡寒怕冷,發熱頭痛,身楚,甚至四肢酸疼---衛表失和
病程:一般5-7天
鑑別
感冒:發熱多不高,或不發熱,服用解表藥即可汗出身涼脈靜。
溫病:發熱,甚至高熱,服解表藥後汗出,熱雖暫解,但脈數不靜,身熱旋即復起,且見傳變入裡的證候,咳嗽胸痛,甚者出現神智昏迷,驚厥譫妄,如治療不當可引起嚴重後果。
論治
風寒證
荊防達表湯主之:疏風散寒,宜於惡寒無汗,熱輕寒重者。
荊防敗毒散主之:辛溫發汗,疏風袪濕,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以及時行感冒。
兼證:風寒夾濕證---風寒夾濕困遏衛表,痹阻經絡
羌活勝濕湯主之
風熱證
銀翹散、葱豉湯主之,前者長於清熱解毒,後者偏於輕宣解表
兼證
外寒內熱證:麻杏甘石湯主之
風熱兼燥:銀翹散合桑杏湯主之
暑濕證
新加香茹飲主之:清暑化濕
變證
氣虛感冒
參蘇飲主之:益氣化痰、疏風解表
平素易於感冒:常服玉屏風散
陽虛感冒
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溫經助陽散寒
血虛感冒
蔥白七味飲主之:養些滋陰解表散寒
陰虛感冒
加減葳蕤湯主之:滋陰袪風熱
其他
湯藥不宜久煎
藥應溫服,服後避風,取微汗。服藥後得汗身涼脈靜是病邪得以解除
誤治
風寒誤用辛涼,汗不易出,病邪難以外達,反致遷延不能外達速解,甚者發生他變;風熱誤用辛溫,有助熱燥液動血之弊,或引起傳變。
忌補斂之品
(中醫內科學P55)
鼻塞聲重,噴涕流涕,或有咳嗽,咽癢或痛---肺失宣肅
惡寒怕冷,發熱頭痛,身楚,甚至四肢酸疼---衛表失和
病程:一般5-7天
鑑別
感冒:發熱多不高,或不發熱,服用解表藥即可汗出身涼脈靜。
溫病:發熱,甚至高熱,服解表藥後汗出,熱雖暫解,但脈數不靜,身熱旋即復起,且見傳變入裡的證候,咳嗽胸痛,甚者出現神智昏迷,驚厥譫妄,如治療不當可引起嚴重後果。
論治
風寒證
荊防達表湯主之:疏風散寒,宜於惡寒無汗,熱輕寒重者。
荊防敗毒散主之:辛溫發汗,疏風袪濕,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以及時行感冒。
兼證:風寒夾濕證---風寒夾濕困遏衛表,痹阻經絡
羌活勝濕湯主之
風熱證
銀翹散、葱豉湯主之,前者長於清熱解毒,後者偏於輕宣解表
兼證
外寒內熱證:麻杏甘石湯主之
風熱兼燥:銀翹散合桑杏湯主之
暑濕證
新加香茹飲主之:清暑化濕
變證
氣虛感冒
參蘇飲主之:益氣化痰、疏風解表
平素易於感冒:常服玉屏風散
陽虛感冒
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溫經助陽散寒
血虛感冒
蔥白七味飲主之:養些滋陰解表散寒
陰虛感冒
加減葳蕤湯主之:滋陰袪風熱
其他
湯藥不宜久煎
藥應溫服,服後避風,取微汗。服藥後得汗身涼脈靜是病邪得以解除
誤治
風寒誤用辛涼,汗不易出,病邪難以外達,反致遷延不能外達速解,甚者發生他變;風熱誤用辛溫,有助熱燥液動血之弊,或引起傳變。
忌補斂之品
(中醫內科學P55)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氣虛主方
肺氣虛:補肺湯(永類鈐方)
脾氣虛:参苓白朮散
心氣虛:遠志飲子(證治準繩)
肝氣虛: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腎氣虛:大補元煎;参蛤散
表衛不固:玉屏風散;桂枝加黃耆湯
氣虛而喘:補肺湯
肺脾氣虛:補中益氣湯
肺腎氣虛:金匱腎氣丸;人參胡桃湯(濟生方)
脾氣虛:参苓白朮散
心氣虛:遠志飲子(證治準繩)
肝氣虛: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
腎氣虛:大補元煎;参蛤散
表衛不固:玉屏風散;桂枝加黃耆湯
氣虛而喘:補肺湯
肺脾氣虛:補中益氣湯
肺腎氣虛:金匱腎氣丸;人參胡桃湯(濟生方)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雲霧移睛(飛蚊症)
http://yct2004.pixnet.net/blog/post/36633453-%E3%80%80%E9%9B%B2%E9%9C%A7%E7%A7%BB%E7%9D%9B%EF%BC%88%E7%8E%BB%E7%92%83%E9%AB%94%E6%B7%B7%E6%BF%81%EF%BC%89%EF%BC%9A
有眼內炎性病史者,自覺眼前黑影茫茫,或如蛛絲飄浮,或似蚊蠅飛舞等,隨眼而動盪。視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檢眼鏡下可見玻璃體內有塵狀、絲狀或網狀混濁物飄動,或可見眼底炎性病變。
有眼內出血史者,常感眼前黑影如煙雲移動,或如旌旗飄浮。視力障礙程度與出血多寡有關。若驟然大出血,可致暴盲。檢眼鏡下,可見玻璃體內成厚薄不等的塵狀、點狀、或絮狀、團塊狀瀰漫性混濁,或可見視網膜出血性病變。若玻璃體大量出血,徹照檢查時,無紅光反射。
訂閱:
文章 (Atom)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
-
1.掇鼻草舅:治感邪發燒 2.豆草:治打傷腰痠 3.秤飯藤:治打傷中氣+七里香煎服 4.仙人掌:治肝炎,可退癀(消腫) 5.埔姜 6.苦珠草:治眼睛起珠,黑珠旋螺燉雞蛋 7.鹽酸草:治喉痛,含著可去舌白苔 8.貼壁癀:治蛇咬,塗痘瘡,退胎毒+貼壁蟑螂、甘草水煎服 ...
-
(僅輸入原文) 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page.com/big5/science/jinkua.htm 附註資料來源:金匱要略。李克光主編。高等中醫研究叢書。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