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理論辨證
1.脾與胃作用是統一的:中醫以脾與胃為表裡,一陰一陽,一升一降,性質不同,但作用是統一的,並且慣常把腸胃中熱性、實性的病變屬於胃(當然也有脾火:怠惰、嘈雜),虛性、寒性的歸於脾。脾陽虛當便主臟在胃或主臟在腸。
2.胃陰虛(當正名為胃津虛)與脾陽虛相互對應:胃為陽土,熱證較多,熱又易傷津液;脾臟體陰用陽,陽氣不運,最易濕阻。由於脾胃薄弱(指功能薄弱)引起的食慾不振,當分脾陽虛和胃陰虛,胃陰虛者,飲食呆頓(沒胃口),脾陽虛者食後艱化(不消化,悶住)。(亦即胃陽虛當正名為脾陽虛,而脾陰虛,其實是脾血虛,脾血虛和胃陰虛症狀不同)
3.只列溫脾陽養胃陰常用藥,而無養脾陰溫胃陽的藥物。
4.氣虛發熱的機制是血分亦虛,多兼外邪,特徵:由於氣血虧損之體不耐煩勞,往往在動作之後即有發熱,是長期斷續發熱,上午明顯。若不兼外邪,往往熱度不高,若是在氣血虛發熱基礎上更兼外邪,產生更高和不規則的複雜熱型,屬於本虛標實。
5.東垣的甘溫除大熱,中之[大熱]當為西醫所指的高熱約39度以上,其中[內傷熱中證(中氣先虛,然後再感外邪發熱,中,當去聲)]比較符合熱證的條件,證見:[肌膚摸門之壯熱,必燥熱悶亂,大惡熱,渴而飲水,以勞役過甚之故。],但與白虎湯證有別,因為[日轉之後,是陽明得時之際,病必少減。]
6.甘溫除大熱的內因在於正氣不足,胃氣虧乏,外因則是感受了邪氣,東垣創立了補中益氣湯,用於上述條件下[始病熱中(中氣虛剛得到熱性病身體發熱)]病所用之劑。
謙齋在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過程中指出,單純的內傷發熱,如氣虛發熱、陰虛發熱、血虛發熱,其熱度多不高,而在氣虛發熱基礎上夾有外感發熱,便產生更高和不規則的複雜熱型,屬於本虛標實。
7.東垣的[陰火]涵義廣泛,症狀亦多(以現代來看並不嚴謹),而所謂的[甘溫除大熱]中的[甘溫]不等於甘補藥。代表方[補中益氣湯],規範方為[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他們都是甘補藥加上升發藥(羌活、升麻、柴胡、生薑 ),或再加清熱藥(柴胡、升麻、黃連、黃芩)
8.東垣所謂的[陰證]就是[脾胃氣虛證]的代名詞。
9.東垣所謂的[陰火]是以脾胃氣虛為前提,以[火與元氣不兩立]為中心展開的,陰火之[火]是指脾胃氣虛而派升的各種火熱證,簡而言之即[氣虛五亂證]。
10.陰火上衝:東垣的陰火既然是建立在脾胃氣虛的基礎上,則因火上衝的解釋歸納起來有如下(李克紹):
(1)陰火上衝物質基礎,由於勞傷脾胃,清陽不升,而下流肝腎的脾胃之濕,是陰火上衝的病理基礎。
(2)陰火上衝的關鍵:只有在脾濕下流的同時,又閉塞其下,正好鬱遏下焦陽氣的升發運行,才能化為陰火。關鍵在於[閉塞其下]。
(3)陰火上衝的症狀:陰火既不是生理的需要,就必受正氣的排斥,不能下泄,就必然火氣上衝而月真脹、胸悶;火尋出竅,或從三焦找皮毛為出入,出現不定時熱燥,倏又自汗,使郁火泄而燥熱緩解;或出肝竅而兩眼昏花、頭昏、腦脹;或出腎竅而耳鳴、耳聾。(4)陰火上衝治法:補中、昇陽、利濕、瀉火。
(5)陰火上衝方藥:補中益氣湯是製清陽下陷的示範方,在出現陰火的情況下,酌加茯苓、澤瀉以利下竅,少加黃連、黃柏以瀉火,而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是在補脾昇陽的基礎上,兼治陰火上衝。
故東垣之陰火上衝,簡言之即[氣虛相火證]。(謙齋辨證論治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