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病證常見脈象、舌象
1.
風證:外風病在氣分見於右,脈象浮弦;內風病在肝,故見於左,脈象多浮弦動數。風證舌苔白而不厚,疏鬆不膩,外風舌質正紅(淡紅),內風則多絳赤(絳,火紅;赤,暗紅)
2.
寒證:外寒受天氣,表寒脈象多弦緊;內寒起於陽虛,裡寒脈多沉遲。寒證舌苔多見白滑白潤,或灰白帶青晦者為多,舌質以淡暗,淡白微多(比正常舌稍淡,非無血色)。外寒傷人亦多由素體陽氣不足,故內外虛實之寒特徵多相同(脈象不同)。
3.
熱(溫)證: 內經云:[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熱、火、暑本三位一體,秦伯未有云:[熱屬無形,火屬有形,兩者相通,惟熱多屬於外淫…,火則常由內生。可見熱邪的特性有:1.多兼夾它邪2.多由它邪轉化。此外陰虛血虛亦可化熱。(又聞:火者熱之極,火性炎上)
脈象:數為熱象,實熱多見:浮數、弦數、洪數、滑數、數實(兼夾之故)皆為實熱;虛數、細數(氣血虛之故)多為虛熱。(脈有不數而屬熱者,當以證為主)
舌苔:黃、糙、燥、刺為熱象,淺黃熱輕,正黃熱重,深黃、老黃、黑黃為熱極重。(舌苔亦有不黃而屬熱者,當以證為主)(營血分之熱當兼查舌質)
脈象:數為熱象,實熱多見:浮數、弦數、洪數、滑數、數實(兼夾之故)皆為實熱;虛數、細數(氣血虛之故)多為虛熱。(脈有不數而屬熱者,當以證為主)
舌苔:黃、糙、燥、刺為熱象,淺黃熱輕,正黃熱重,深黃、老黃、黑黃為熱極重。(舌苔亦有不黃而屬熱者,當以證為主)(營血分之熱當兼查舌質)
4.
暑證:暑熱同氣,暑本熱邪,而歷代醫家均稱[暑必夾濕],所以暑邪是濕、熱二氣相蒸而成,具有濕邪、熱邪雙重特性。
古人謂:[傷暑脈虛],系暑傷元氣、津液所致,故脈多虛大而數,或濡數。濕偏重者反見弦細。
暑為熱邪,舌質必紅,苔必黃,但熱處濕中,熱蒸濕騰,其苔必黃而滑膩。
古人謂:[傷暑脈虛],系暑傷元氣、津液所致,故脈多虛大而數,或濡數。濕偏重者反見弦細。
暑為熱邪,舌質必紅,苔必黃,但熱處濕中,熱蒸濕騰,其苔必黃而滑膩。
5.
濕證:濕證雖有內外之分,然其性則一。
脈象:緩、濡為主,亦見弦象,屬於濕鬱,陽氣不能鼓動血脈之象。
舌苔:厚濁、濕潤滑膩。(濕證多論於氣分,故不察舌質)
脈象:緩、濡為主,亦見弦象,屬於濕鬱,陽氣不能鼓動血脈之象。
舌苔:厚濁、濕潤滑膩。(濕證多論於氣分,故不察舌質)
6.
燥證:燥證有內外之分虛實之異。俞根初曰:[燥證脈多細澀,雖有兼證、變證,而化浮、洪、虛、大、弦、數等脈,重按無有不細不澀者。](故燥證脈象決之在重按)
舌質:燥傷陰液,舌紅絳乾燥,虛燥由於精血不足,更可兼見萎縮瘦薄,津液陰血不能上滋所致。
舌苔:燥則津液不能上潤,雖在初期,苔色雖白,望之似有津潤,捫之則必乾糙戟手,甚者在化熱化火之後,苔雖乾燥,而色尚白薄,或雖黃不厚,是因為無液以增生厚苔故也。
舌質:燥傷陰液,舌紅絳乾燥,虛燥由於精血不足,更可兼見萎縮瘦薄,津液陰血不能上滋所致。
舌苔:燥則津液不能上潤,雖在初期,苔色雖白,望之似有津潤,捫之則必乾糙戟手,甚者在化熱化火之後,苔雖乾燥,而色尚白薄,或雖黃不厚,是因為無液以增生厚苔故也。
7.
火(陽)證:脈急甚於數為火象之徵。舌苔以乾燥,甚者焦裂起刺,為火象特徵。
8.
氣證:脈乃血脈,血隨氣行,氣機鬱滯則血行亦多澀滯,故見脈沉。
或弦或緊,或遲或緩,或澀或滑,皆兼沉象。
舌苔:氣滯則不能行其津液,津液不能上騰以滋苔,故見苔薄而少,或見雙邊津液白沫。
或弦或緊,或遲或緩,或澀或滑,皆兼沉象。
舌苔:氣滯則不能行其津液,津液不能上騰以滋苔,故見苔薄而少,或見雙邊津液白沫。
9.
瘀證:瘀血阻滯,脈道不利,脈見細澀,甚者結代。
舌:青紫為瘀滯特色,以青暗為寒瘀,紫暗為瘀熱。
舌:青紫為瘀滯特色,以青暗為寒瘀,紫暗為瘀熱。
10. 痰證:可見之痰為有形之痰;不可見之痰為伏痰、流痰。
滑主多痰為脈法之常,惟燥痰脈澀,虛痰脈細或反洪大。
舌:舌苔滑膩,其色多白,其有黃滑、黃膩者,為痰已化熱之象;亦有不及成苔,但見舌上罩有黏涎者,亦屬痰證特徵。
滑主多痰為脈法之常,惟燥痰脈澀,虛痰脈細或反洪大。
舌:舌苔滑膩,其色多白,其有黃滑、黃膩者,為痰已化熱之象;亦有不及成苔,但見舌上罩有黏涎者,亦屬痰證特徵。
11. 飲證:分外飲內飲,有形無形。
弦為飲脈。何廉臣曰:[脈必弦,或偏弦,或雙弦,或弦緩,或沉弦,或弦緊類數。]
舌:苔必滑潤,何廉臣曰:[苔多白潤,間有轉黃,或黑者,亦必有滑苔,或滿舌黃黑,每夾1-2條白色,或苔邊尖俱黃,中間夾一段白色,久,則舌前光滑而不生苔,舌後半白滑而厚。
弦為飲脈。何廉臣曰:[脈必弦,或偏弦,或雙弦,或弦緩,或沉弦,或弦緊類數。]
舌:苔必滑潤,何廉臣曰:[苔多白潤,間有轉黃,或黑者,亦必有滑苔,或滿舌黃黑,每夾1-2條白色,或苔邊尖俱黃,中間夾一段白色,久,則舌前光滑而不生苔,舌後半白滑而厚。
12. 水證:脈沉為水蓄之主脈,或沉弦、沉緊、沉遲、沉緩。苔多水滑,或白滑為多,亦有淡黃而滑膩者。
13. 食證:脈經曰:[右關浮滑,或沉滑,按之有力者,宿食也]是宿食內滯,陽氣不得宣泄之象。食腐與胃濁上泛致舌苔厚膩滿布,或苔濁緊膩,或腐濁不化。
14. 蟲證:舌上紅點如粟,或現檳榔紋,隱隱有點。
15. 虛證:脈虛弱少力、少神(謂脈不和緩)、微細、或虛大不任長按。舌質胖嫩,光、裂、花、剝,或齒印、少苔、薄苔、剝苔。(中醫證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