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古方治疫集萃

 

銀翹散(溫病條辨)

組成: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熱溫病初起

方解:現代用於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泡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疾病


桑菊飲(溫病條辨)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熱溫病初起

方解:同銀翹散


牛蒡解肌湯(瘍科心得集)
組成:牛蒡 薄荷 荊芥 連翹 梔子 丹皮 石斛 玄蔘 夏枯草

功效:解肌清熱 化痰消腫

主治:頭面風熱,或頰項痰毒,風熱牙痛等

方解:瘍科心得說:夫爛侯丹痧者,系天行疫癘之毒...其始起者,脈緊弦數,惡寒頭脹,膚紅肌熱,咽喉結痹腫腐,遍體斑疹隱隱, 斯時即宜疏表,如牛蒡解肌湯、升麻葛根湯,內加消食等藥。臨床主要用於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急性淋巴結炎等病症。


解肌透痧湯(喉痧證治概要)丁甘仁治療猩紅熱名方

組成:荊芥穗 淨蟬衣 嫩射干 生甘草 粉葛根 熟牛蒡 輕馬勃 苦桔梗 前胡 連翹 炙僵蠶 淡豆豉 鮮竹茹 紫背浮萍

功效:解肌透痧 宣肺利咽

主治:至痧疹初起 惡寒發熱 咽喉腫痛 妨於咽飲 遍體痠痛 煩悶泛惡等症

方解:喉痧專用方


小柴胡湯(傷寒論)

組方:

功效:和解少陽 和胃降逆 扶正袪邪

主治:傷寒少陽證 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瘧疾、黃疸而見少陽病證者

方解:免疫調解 調解胃腸功能 主要用於肝膽及消化系統疾病,感染或炎症性疾病,過敏性皮膚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達原飲(瘟疫論)

組方:檳榔 厚朴 草菓仁 知母 芍藥 黃芩 生甘草

功效:開達膜原 避穢化濁

主治: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證

方解:檳榔為君厚朴、草菓為臣,三要氣味辛烈,直達膜原,逐邪外出...白芍、知母清熱滋陰,並可防堵辛燥藥之耗散陰津,黃芩清熱燥濕,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

現在用於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小兒沙門氏菌,病毒性腦炎等各種傳染病,及不明原因發熱,癌性發熱,傍晚後發熱等多種發熱....有裡證復加大黃


蒿芩清膽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方:青蒿 黃芩 枳殼 竹茹 陳皮 半夏 伏苓 碧玉散(滑石 甘草 青黛)

功效: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黏,甚者乾嘔呃逆,胸協脹疼,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見雜色,脈數而右華左弦者

方解:蒿、芩、竹茹為君,清泄膽火;膽火熾,必犯胃而液郁為痰,故臣以枳殼、二陳和胃化痰...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濕熱下出,均從膀胱而去...

該書說:暑濕瘧,...當辨其暑重於濕者,為暑瘧...暑瘧,先與蒿芩輕膽湯輕其暑。用於治療外感發熱,流行性感冒,系統紅斑狼瘡,病毒性肝炎,急性闌尾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膽囊炎等病症。


白虎湯(傷寒論)

組方:

功效:清熱生津

主治:陽明氣分熱盛

方解:本方治療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病毒性腸炎,2型糖尿病,急性痛風,周圍神經痛,急性腦梗死,腦出血,阿爾次海默病等各個系統疾病。


葛根芩連湯(傷寒論)

組成:

功效:解表清裡

主治:恊熱下利。身熱下利,胸脘煩悶,口乾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或促。

方解:葛根辛甘而涼,入脾胃經,既能解表退熱,又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芩連清熱燥濕,厚腸止利,甘草緩中調和諸藥。廣瘟疫論說:時疫傳變入裡,煩渴譫妄悉具,而便膿血者,黃芩湯、葛根芩連湯選用。瘍科心得集說:又有濕溫時邪,或伏邪癉瘧,或溫痧疫毒...或大便堅結,或協熱下泄,當以瀉心合溫膽,或葛根芩連湯治之。常用於治療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傷寒,胃腸型感冒,2型糖尿病的疾病。


三承氣湯(傷寒論)

組成:

功效:峻下熱結

主治:陽明腑實證,熱結旁流。熱厥、痙病或發狂,屬於裡熱實證者。

方解:大承氣湯厚朴用量倍於大黃,瀉下與行氣並重,藥力峻猛,故為寒下之峻劑,主治痞、滿、燥、實具備的陽明腑實重證。小承氣湯不用芒硝,且枳實、厚朴用量亦輕,厚朴用量僅為大黃一半,且三味同煎,瀉熱攻下之力較輕,故為寒下之輕劑,主治痞、滿、實而不燥之陽明腑實輕證。調味承氣湯不用(行氣藥)枳實、厚朴,而是芒硝、大黃並用,雖後納芒硝,但甘草與大黃同煎,故其瀉熱攻下之力,又較上兩方緩和,而被稱為"緩下劑"。溫病條辨說:三成氣功效俱在大黃,餘皆治標之品也。不耐湯藥者,或嘔或畏,當為細末蜜丸,湯下。溫毒病論說:溫毒可下證。得病二三日,舌乾焦黃,大渴,煩躁,熱已瘀胃也,調味承氣湯。黑胎芒刺,邪毒在胃,熏騰於上也,或硬黑,或軟黑,大承氣湯下之,黑皮自脫。

常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 乙型腦炎 流行性出血熱 傷寒及副傷寒 破傷風 流感 肺炎 乳蛾 口瘡....


宣白承氣湯(溫病條辨)

組方:生石膏 生大黃 杏仁粉 瓜蔞皮

功效:宣肺化痰 瀉熱攻下

主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大便閉結,舌苔黃膩或黃滑,脈右寸實大,證屬肺經實熱壅阻,腸腑熱結不通,肺氣不降者。喘咳痰嗽為必有之證。

方解:用於治療肺炎性心臟病 肺炎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擴張 肺膿瘍以及肺熱便秘等病證。


防風通聖散(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劉完素

組方: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荊芥 白朮 山梔子

功效:解表攻裡 發汗達表 疏風退熱

主治:風熱鬱結 氣血蘊滯證。憎寒壯熱無汗 口苦咽乾 二便閉澀 舌苔黃膩 脈數

方解:景岳全書說:若瘟疫內外具有實邪,大便不通,當表裡雙解者,防風通聖散。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 中風 支氣管哮喘 肺炎 急性菌痢 肥胖症 濕疹 蕁麻疹 痤瘡等病證


柴胡白虎煎(景岳全書)

組方:柴胡 石膏 黃芩 麥冬 細甘草 竹葉

功效:疏散表邪 清瀉裡熱

主治:陽明蘊熱 表邪不解

方解:常用於治療發熱等肺系疾病


六神通解散(傷寒六書)

組方:麻黃 甘草 黃芩 石膏 滑石 蒼朮 蔥白 豆豉

功效:解表散寒 清解裡熱

主治:頭痛 身熱惡寒 脈洪數

方解:廣瘟疫論說:疫重寒輕者,煩躁證多,無汗惡寒證少,則當以敗毒散加知母石膏,或達原飲加羌防柴葛,或六神通解散尤捷。


玉泉散(景岳全書)

組方:生石膏 生甘草

功效:清火瀉熱

主治:陽明內熱 煩渴頭痛 二便秘結

方解:本方治療糖尿病 口腔潰瘍 小兒肺炎


蘆根方(疫證治例)---清代朱蘭台

組方:蘆根 銀花 僵蠶 薄荷 蟬蛻 甘草

功效:清熱疏風 透表散邪

主治:疫病

方解:盧根甘寒益胃清熱,能直入肺胃,解疫毒而不傷正氣,薄荷辛涼疏表,銀花、甘草清熱解毒,僵蠶、蟬蛻善脫,善化疫氣。朱蘭臺先生"自臨證以來,凡遇疫病,先行透解”...本方治療流行性出血熱,肺膿腫。


黃連解毒湯(肘後備急方)

組方:
功效: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證。外科癰瘍疔毒等

方解:吳氏醫方彙編.結喉癰認為:嗌中猛疽()、鎖喉癰()生咽正中,屬任脈,倒屬胃經,油積熱憂憤所致,急用托裡越鞠湯或柴胡疏肝湯,甚者,黃連解毒湯...本方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糖尿病、銀屑病、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老年性癡呆等疾病。


白頭翁湯(傷寒論)

組方:

功效:清熱解毒 涼血止利

主治:熱痢...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本證多由熱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致...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利...黃連,清熱解毒,燥濕厚腸,黃柏,瀉下焦濕熱...秦皮,性澀收斂,用於止血...四藥並用,為熱毒血痢之良方...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急性腸炎 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急性壞死性腸炎 肺炎 泌尿系感染 滴蟲性陰道炎 急性結膜炎等


涼膈散(局方)

組方:芒硝 大黃 甘草 黃芩 梔子 竹葉 連翹 薄荷

功效:瀉火解毒 清上瀉下

主治:上中焦邪鬱生熱證。

方解:連翹清透上焦為君藥,黃芩清透胸膈之熱,梔子清利三焦之熱,引火下行,調胃承氣湯瀉下通便,共為臣藥,薄荷清利頭目利咽,竹葉清上焦之熱,故為佐藥。景岳全書說:凡傷寒瘟疫...若三焦六經邪火壅滯,大便不通而表邪不解者,宜局方涼膈散。本方治療猩紅熱,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肺損傷,膿毒症,急性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缺鐵性腸病,返流性食管炎,銀屑病,手足口病等


犀角地黃湯(外台秘要)
組方

功效:清熱解毒 涼血散淤

主治:熱入血分諸證。

方解:'丁甘仁醫案.白喉痧候':疫厲之邪不外達而內傳,心肝之火內熾,化火入營,傷陰截津,擬犀角地黃湯合麻杏甘石湯,氣血雙清而解疫毒。景岳全書說:如瘟疫不解,熱入血室,舌焦,煩熱發班者, 犀角地黃湯。本方治療出血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熱,膿毒症,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等疾病。


三黃石膏湯(外台秘要)

組方:黃芩 黃連 黃柏 梔子 石膏 麻黃 豆豉 生薑 細茶

功效:清熱解毒 發汗解表

主治:傷寒裡熱已熾,表證未解證。治療表裡俱熱,三焦火盛之良藥。

方解:景岳全書說:三黃石膏湯,治疫厲大熱而燥。本方治療麻疹,感染性肢體疼痛,流感高熱等感染性疾病。


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張景岳將該方列為疫病寒邪內陷,身熱不退之代表方

組方:黃芩15(5)  黃連15(5)  陳皮去白6(2)  玄參6(2)  生甘草6(2)  連翹3(1)  牛蒡子3(1)  板藍根3(1)  馬勃3(1)  薄荷3(1)  白殭蠶炒2.1(7)  升麻2.1(7)  柴胡6(2)  桔梗6(2)  
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一方無薄荷,有人參三錢;亦有加大黃治便秘者,或酒浸,或煨用。

功效:清熱解毒 疏風散邪

主治:大頭瘟。

方解:酒黃連、酒黃芩清熱瀉火,袪上焦頭面熱毒,為君藥;牛蒡子 連翹 薄荷 僵蠶辛涼疏散頭面,為臣藥;玄蔘 馬勃 板藍根加強清熱解毒之力,甘草 桔梗清利咽喉,陳皮理氣散邪,為佐藥;升麻 柴胡疏散風熱,引藥上行,為佐使藥。

本方治寮流行性腮腺炎 帶住泡疹 急性化膿性扁桃炎 丹毒 水痘 亞急性甲狀腺炎 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疾病


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余師愚

組方:生石膏50(大劑68兩,中劑24兩,小劑8錢~1.2)  小生地15(大劑6錢~1兩, 中劑3錢~5錢,小劑24)  烏犀角5(大劑68錢,中劑34錢,小劑24)  真川連6(大劑64錢,中劑24錢,小劑11.5)  梔子10克  桔梗10克  黃芩10克  知母10克  赤芍10克  玄參15克  連翹10克  竹葉10克  牡丹皮10克  甘草5克  
石膏煎十餘分鐘後,再入餘藥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對入,分二次服。疫證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如裂,煩躁譫妄,身熱肢冷,舌刺唇焦,上嘔下洩,六脈沉細而數

用大劑,沉而數者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

功效:清熱解毒 涼血瀉火

主治:瘟疫熱毒 氣血兩燔證

方解:余師愚說:治一切火熱,不論始終,以此為主。說明疫病全過程,只要有熱毒的存在,就可以使用清瘟敗毒飲,甚至發生誤診以後,只要火毒未去,仍可以清瘟敗毒飲治癒。

有學者考證:公元1768年,即乾隆戊子年,在桐城所發生的疫疹,為猩紅熱。

本方治寮流行性出血熱 敗毒症 膿毒血症 病毒性腦炎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鉤端螺旋體病 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加減解毒活血湯(鼠疫匯編)—晚清羅芝園

組方:連翹 赤芍 柴胡 葛根 甘草 生地 紅花 當歸 桃仁 川朴

功效:清熱解毒 涼血活血

主治:鼠疫 。脈道阻滯,形容慘淡,神氣模糊,惡核痛甚。

方解:方中連翹 葛根 柴胡 甘草清熱解毒;生地清熱涼血;當歸 赤芍 桃仁 紅花活血袪瘀;厚朴理氣以助活血之力。


五瘟丹(韓氏醫通)—韓懋

組方:黃芩 黃連 黃柏 梔子 香附 紫蘇 甘草 大黃(黃芩(乙庚之年為君)、黃山梔(丁壬之年為君)、黃柏(丙辛之年為君)、黃連(戊癸之年為君)、甘草(甲己之年為君)、香附子、紫蘇 )每用1丸,取泉水浸7碗,可服7人。

功效:清熱解毒 理氣解表

主治:解疫毒及解疹痘毒

方解:5味,各隨運氣為君者,多用一倍。餘4味,又與香附、紫蘇為臣者,減半也。上7味皆生用,為細末,用錦紋大黃三倍煎濃湯,去滓,熬膏為丸,如雞子大,用硃砂、雄黃等分為衣,貼金。


清營湯(溫病條辨)

組方:犀角9(3)  生地黃15(5)  玄參9(3)  竹葉心3(1)  麥冬9(3)  丹參6(2)  黃連5(2.5)  金銀花9(3)  連翹連心6(2)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效:清營解毒 透熱養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

方解:犀角清營分之熱毒,為君藥,生地涼血滋陰,麥冬清熱養陰生津,玄蔘滋陰降火解毒,三藥共用,清熱養陰,助清營涼血解毒,共為臣藥,銀花 連翹 竹葉清熱解毒,使營分之邪外達,此即"透熱轉氣"的應用。黃連清心解毒,丹蔘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瘟疫論箋正':營分受熱,至於斑疹隱隱,即以透斑為要,透斑之法,不外涼血清熱,甚者,下之。用於各種急性傳染病,或非傳染病極期有出血傾向者,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隨膜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等。還可以治療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成人still病,肺損傷,川崎病,銀屑病,過敏性紫癜,肝硬化等疾病。


六神丸(雷允上誦芬堂方)

組方:珍珠粉 犀牛黃 麝香 雄黃 蟾酥 冰片

功效:清熱解毒 消炎止痛

主治:用於爛喉丹痧,咽喉腫痛,喉風喉癰,丹雙乳蛾,小兒熱癤,癰瘍疔瘡,乳癰發背,無名腫毒。

方解:犀牛黃清熱解毒、化痰開竅,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雄黃氣味雄烈、解毒殺蟲,蟾酥解毒止痛、開竅醒神,冰片清熱止痛,開竅醒神,珍珠粉安神定驚,解毒生肌,大量辛寒開竅之品,以除壯熱毒盛之證,效如桴鼓。本方用於治療猩紅熱 乙型腦炎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慢性肝炎 上消化道惡性腫瘤 帶狀皰疹等疾病。


升降散(傷寒瘟疫條辨)—楊栗山

組方:白僵蠶 全蟬蛻 廣姜黃 川大黃

功效:升清降濁 散風清熱

主治:溫熱,瘟疫,邪熱充斥內外,阻滯氣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致頭面腫大,咽喉腫痛,胸膈滿悶,嘔吐腹痛,發斑出血,丹毒,譫語狂亂,不省人事,絞腸痧(腹痛),吐瀉不出,胸煩膈熱,疙疸瘟(紅腫成塊),蛤蟆瘟(頸項腫大),以及丹毒,痲瘋。

方解:楊栗山說:是方以僵蠶為君,蟬蛻為臣,姜黃為佐,大黃為使,米酒為引,蜂蜜為導,六法具備,而方乃成。...蠶食而不飲,有大便無小便,以清化而昇陽;蟬飲而不食,有小便無大便,以清虛而散火。君明臣良,治化出焉。姜黃辟邪而靖疫,大黃定亂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績建焉。酒飲之使上行,蜜潤之使下導,遠近通焉,補瀉兼行,無偏盛之弊,寒熱並用,得時中之宜...明曰升降散,蓋取僵蠶、蟬蛻,昇陽中之清陽;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

楊栗山說:凡未曾服過他藥者,無論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散,無不則效。

升降散是治療瘟疫的基礎方,單用升降散宜先用早用,若病逝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就不能單用升降散了。臨床主要用於猩紅熱 麻疹 肺炎 腎病綜合徵 哮喘 濕疹 銀屑病 蕁麻疹 過敏性紫癜等


竹葉石膏湯(傷寒論)

組方:竹葉 石膏 粳米 甘草 人參 半夏 麥冬

功效:清熱生津 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 溫病 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方解:治療惡性腫瘤發熱 化療後發熱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 反流性食管炎 病毒性心肌炎 流行性出血熱 2型糖尿病 口乾症 小兒夏季熱 復發性口腔潰瘍等


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組方: 黃柏 知母 熟地 龜粄 豬脊髓

功效: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 潮熱盜汗 咳嗽喀血 耳鳴

方解:用於治療腎病綜合徵 慢性腎炎 過敏性紫癜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月經不調 糖尿病 失眠等疾病


沙參麥門冬湯(溫病條辨)
組方:沙參 玉竹 生甘草 冬桑葉 麥冬 生扁豆 天花粉

功效:甘寒生津 清養肺胃

主治:燥傷肺胃或肺胃陰津不足

方解:本方所治之證較桑杏湯證又深一層,較清燥救肺湯證燥熱為輕(清燥救肺湯>沙參麥門冬湯>桑杏湯),吳氏稱本方為”甘寒救其津液”之法。本方治療2型糖尿病 癌症放化療後 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胃炎 乾眼症 乾燥綜合徵


太清飲(景岳全書)

組方:知母 石膏 石斛 木通,或加麥冬

功效: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主治:熱邪初入營分,灼及心包或溢出肌膚出現的發斑發狂

方解:木通可上清心火,下可使熱邪從尿道而出。


玉女煎(景岳全書)

組方:生石膏 知母 熟地 麥冬 牛膝

功效:清胃熱 滋腎陰

主治:胃熱陰虛證。頭痛 牙痛 齒鬆牙衄 煩熱乾渴 舌紅苔黃而乾 。亦治消渴 削穀善饑。


方解:現在用於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口腔潰瘍 牙周炎 白塞病 皮膚病等


清燥養榮湯(瘟疫論)-明代吳有性

組方:知母 天花粉 地黃汁 當歸 白芍 甘草 陳皮 燈心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

主治:疫病解後陰枯血燥者

方解:疫病內郁,陽氣不得宣布,積陽為火,大劑寒涼清熱解毒之後,餘焰尚在,陰血未復,大忌蔘耆等壅補之品...


柴胡養榮湯(瘟疫論)

組方:柴胡 黃芩 甘草 生薑 大棗 當歸 生地 白芍 天花粉 知母 陳皮

功效:清熱養血解鬱

主治:瘟疫解後 表有餘熱


人參白虎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張錫純

組方:

功效:清熱 益氣 生津

主治:氣短肢軟 脈大無力 汗出 背微惡寒

方解:現在用於2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小兒夏季熱 乙型腦炎 不明原因高熱等病


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方:芍藥 當歸 黃芩 黃連 大黃 檳榔 木香 官桂 甘草

功效:和血調氣 清熱化濕

主治:治療溼熱痢疾,腹痛下利膿血,赤白相煎,裡急厚重,肛門灼熱,尿短色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重用芍藥配當歸、官桂和血活營,檳榔、木香導氣行滯,三黃清熱利濕,甘草調和諸藥。用於細菌性痢疾 過敏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闌尾炎 痔瘡 慢性附件炎 腸道腫瘤 放射性直腸炎等


五苓散(傷寒論)

組方:

功用:利水滲濕 溫陽化氣

主治: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方解: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腦積水,急性腸炎,尿瀦留,新生兒黃疸,尿毒症,頭痛,腹瀉等疾病。



茵陳五苓散(金匱)

組方:

功效:溫陽化氣 利濕行水

主治: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所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可不思飲。

方解:用於各種類型的黃疸,急性甲型肝炎,肝纖維化,化學性肝損傷,高脂血症,早期糖尿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藿香正氣散(局方)

組方:大腹皮 紫蘇 陳皮 厚朴 藿香 半夏曲 白芷 桔梗 生薑 茯苓 白朮 甘草 大棗

功效:解表化濕 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 內傷濕滯。山嵐瘴氣。

方解:明醫指掌說:藿香正氣散治療四時不正之氣,不服水土,脾胃不和,吐利腹痛,飲食停滯,噁心胸滿者主之。治療感冒 胃腸道疾患 食物中毒 蕁麻疹等病。


平胃散(局方)

組方:

功效:燥濕運脾 行氣和胃

主治:脾胃濕滯證

方解:松峰說疫說:平胃散,治脾濕痰痞,宿食滿悶,嘔瀉及嵐瘴不服水土。特別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抑殺作用,用於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神香散(景岳全書)

組方:丁香 白荳蔻(或砂仁)

功效:溫中散寒化濕

主治:胸脅胃脘逆氣難解,疼痛,嘔噦,脹滿,痰飲膈噎,諸藥不效者。

方解:丁香溫胃暖脾,降逆止嘔;白荳蔻芳香化濕,理氣暢中,二藥合用,共湊理氣寬中,溫中驅寒之功。霍亂論說:霍亂因於寒濕,凝滯氣逆者。


三仁湯(溫病條辨)

組方:杏仁 飛滑石 白通草 白荳蔻 竹葉 厚朴 生以仁 半夏

功效:宣暢氣機 清熱利濕

主治:溫病初起及暑溫夾濕,邪在氣分。

方解:溫病條辨說: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氣化則濕亦化。用於治療胸痹,肺障,喘證,哮喘,肺炎,慢阻肺,心率失常,高血壓,胃痛,胃食脘反流,泄瀉,黃疸,脂肪肝,膽囊炎,乙肝,便秘,淋證等病。



甘露消毒丹(醫校秘傳)---葉天士

組方:飛滑石 淡黃芩 綿茵陳 石菖蒲 川貝母 木通 藿香 連翹 白蔻仁 薄荷 射干

功效:利溼化濁 清熱解毒

主治:濕溫時疫,邪在氣分, 溼熱並重證。

方解:滑石利水滲溼,清熱解暑,茵陳善清利濕熱而退黃,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藥合用,正合溼熱病重之病機,共為君藥。石菖蒲、藿香、白荳蔻行氣化濕,悅脾和中,令氣暢溼行,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導溼熱從小便去,以益其清熱利濕之力,熱毒上攻,頤腫咽痛,故佐以連翹、射干、貝母、薄荷,合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而利咽止痛。溫熱經緯說: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現在用於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腦炎、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腎炎等。


連朴飲(霍亂論)---王孟英

組成:制厚朴 川連 石菖蒲 制半夏 香豉 焦梔子 盧根

功效:清熱化濕 理氣和中

主治:濕熱霍亂。

方解:黃連 梔子 清熱瀉火燥濕;半夏 厚朴 石菖蒲苦溫辛溫並用,辛開苦泄,燥濕化濁,半夏亦有和胃降逆之功;豆豉,宣郁透熱;盧根,清熱生津。趙紹琴(溫病縱橫):本證暑濕熱並重,治療一清熱燥濕並行。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肝硬化 消化性潰瘍等


藿朴夏苓湯(醫原)(原書無方名,根據"感證輯要")---清 石壽堂

組方:藿香 川朴 姜半夏 赤苓 杏仁 生苡仁 白蔻仁 豬苓 香豆豉 澤瀉 通草

功效:解表化濕

主治:濕溫初起 身熱惡寒 肢體困倦 胸悶口膩 舌苔薄白 脈濡緩

方解:與三仁湯結構略同,而利濕作用過之。中醫治濕有三法,即芳香化濕 苦溫燥濕 淡滲利濕,本方集三法為一方,外宣內化,通利小便,可為治濕良方。治療功能性消化性不良 胃炎 登革熱 愛滋病 上呼吸道感染 高脂血症等


茵陳蒿湯(傷寒論)

組方:

功效:清熱 利濕 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

方解:茵陳為君,苦泄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要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住茵陳飲濕熱從小便去,佐以大黃泄熱逐瘀,通利大便,導瘀熱從大便而下。治療疫病瘀熱發黃、時疫發黃等。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 膽囊炎 膽石症 鉤端螺旋體病 肝癌 急性胰腺炎等


五積散(局方)

組方:麻黃 桂枝---解表散寒;甘草 芍藥---和中止痛;蒼朮 厚朴---平胃土而袪濕;陳皮 半夏行逆氣而除痰;芎 歸 姜 芷入血分而袪寒濕;枳殼 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熱;茯苓泄熱利水 寧心益脾,所以為解表溫中除濕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一方統治多病,為活法者便而通之。

古今醫鑑說:夏應熱而反寒,秋發寒疫,五積散主之。主要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多囊卵巢綜合徵 蕁麻疹等病。


桃仁承氣湯(瘟疫論)---吳又可

組方:大黃 芒硝 桃仁 當歸 芍藥 丹皮

功效:攻下泄熱 涼血逐瘀

主治:瘟疫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由於瘀血未行者。

方解:適用於溫邪久羈,入於下焦,與血相結而見[小便自利,大變黑而易]的胃腸蓄血證

。傷寒論的桃核承氣湯(調味承氣湯+桃仁、桂枝)治療瘀重而熱輕,此方治寮瘀熱並重。治療流行性出血熱 細菌性痢疾 顛癇 慢性腎功能不全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慢性肝炎 慢性腸炎 糖尿病 骨折等


抵當湯(傷寒論)

組方:大黃 虻蟲 桃仁 水蛭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下焦蓄血。少腹硬滿疼痛,小便自利,喜忘發狂,大便色嘿,舌紫淡,苔白,脈沉遲或弦細澀。

方解:水蛭 虻蟲 桃仁破血逐瘀;大黃清熱通腑,活血祛瘀。本方是破血逐瘀重劑,非瘀阻實證慎用,年老體虛者慎用,孕婦忌用。瘟疫論說:無分前後二便,並可取用。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慢性腎衰竭,中風後認知障礙等。


理中湯(傷寒論)

組方:

功效:溫中祛寒 補氣健脾

主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蚘(音回),及感寒霍亂。

方解:用於治療心慌 胃潰瘍 慢性腹瀉 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膽囊炎 慢性盆腔炎 嬰兒肝炎綜合徵等


補中益氣湯(李杲)

組方:黃耆 白朮 陳皮 升麻 柴胡 人參 甘草 當歸

功效:補中益氣 升陽舉陷

主治:1.脾虛氣陷證2.氣虛發熱證

方解:喻嘉言說:凡遇陽邪陷入陰分,如久瘧、久痢、久熱等症,當識此義,使其緩緩從內透出表外,方為合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肝硬化 習慣性便秘 重症肌無力 老年尿路感染 頸椎病 糖尿性胃輕癱 尿崩症 痛經 不明原因發熱 小兒遺尿症等


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

組方:當歸 芍藥 茯苓 白朮 澤瀉 川芎

功效:養血調肝 健脾利濕

主治:婦人妊娠或經期,肝脾兩虛之證

方解:常用於妊娠腹痛 痛經 習慣性流產 妊娠羊水過多 胎位不正 不孕症 妊娠貧血 功能性子宮出血 子宮內膜炎 盆腔炎 子宮肌瘤 更年期綜合徵等


十全大補湯(局方)

組方:

功效:溫補氣血

主治:氣血不足諸病。舌淡、脈細弱。

方解:景岳全書說:若邪氣已盡而瘧不止者,則當專補元氣,以八珍、十全或大補元煎之類主之。用於治療癌症及其放、化療術後,貧血,白細胞減少,心肌梗死致心衰,骨折術後等疾病。


四君子湯(局方)

組方:

功效: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

方解:用於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兒腹瀉 貧血 急性黃疸型肝炎 癌症及放、化療後輔助治療 糖尿病 消化道潰瘍 潰瘍性結腸炎等


六味地黃湯(小兒藥證直訣)---宋錢乙

組方:

功效:滋陰補腎

主治:肝腎陰虛諸證。虛火牙痛牙宣等證。

方解:熟地滋腎補精,為主藥,山藥補脾固精,山萸肉養肝澀精,稱為三補。澤瀉清瀉腎火,並防熟地黃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濕,以助山藥之健運,丹皮清瀉肝火,並制山萸肉之溫,共為經使藥,謂之三瀉。六藥合用,補中有瀉,寓瀉於補,相輔相成,補大於瀉,共湊滋補肝腎之效。現在用於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骨質疏鬆 圍絕經期綜合徵 月經不調 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功能衰竭 高血壓 早博 功能性便秘 再生障礙貧血 血小板減少症 癌症放、化療術後等疾病。


六物湯(仁齋直指方論)---宋代楊仕瀛

組方:常山 柴胡 檳榔 青皮 草菓仁 炙甘草

功效:袪痰截瘧 理氣燥濕

主治:瘧疾

方解:常山能吐老痰積飲,檳榔能下食積痰結,草菓能消太陰膏粱之痰,柴胡截瘧退熱,疏肝解鬱,青皮理氣行痰,皆為溫散行痰之品,加甘草入胃,佐常山以吐瘧痰也。


生脈散(醫學啟源)---金代張元素

組方:

功效:益氣生津 歛陰止汗

主治:1.溫熱 暑熱 浩氣傷陰證2.久傷咳肺,氣陰兩虛證3.疫病,津傷化燥證。

方解:廣泛用於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絞痛 心源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


人參養榮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宋代陳言

組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熟地 白芍 黃耆 桂心 陳皮 五味子 遠志 生薑 大棗
(
:十全大補湯-川芎+陳皮 五味子 遠志)

功效:益氣補血 養血安神

主治:1.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2.治發汗過多,身振振搖,筋惕肉瞤。

用於癌症、放化後不良反應 貧血 雷諾綜合徵 男子不育症 阿爾次海默症 肝硬化 高脂血症等


五福飲(景岳全書)

組方:人參 熟地 當歸 白朮 炙甘草

功效:補氣養血

主治:五臟氣血虛損。

方解:用於治療癌症及齊放、化療之術後 椎間盤突出症 骨性關節炎 疲勞綜合徵 咳嗽變異性哮喘等


理陰煎(景岳全書)

組方:熟地 當歸 甘草 乾薑

功效:滋補脾陰 溫運胃陽

主治:脾腎陰陽兩虛 喘滿 嘔逆 瀉痢 經遲

方解:歸地得乾薑,不但不見其滯,而補陰之力愈見其功。傷寒論參注說:柴胡證具而投以小柴胡湯無效或增劇,脈仍弦而重按無力,急投景岳大溫中飲、理陰煎等溫中解表,自然大汗而愈。用於不育症 痛經 慢性蕁麻疹 不明原因發熱 心動過速 地中海貧血等病。


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組方:人參 山藥 熟地 杜仲 當歸 山茱萸 枸杞 炙甘草

功效:救本培元 大補氣血

主治:氣血兩虧 精神萎頓 腰痠耳鳴 汗出肢冷 心悸氣短 脈微細

方解:用於治療不孕不育 月經不調 頭暈頭痛 橋本甲狀腺炎 骨節性關節炎 糖尿病腎病 冠心病等


獨蔘湯(景岳全書)


蔘耆托裡散(景岳全書)

組方:人參 茯苓 白朮 陳皮 黃耆 當歸 熟地 芍藥

功效:補氣昇陽 健脾養血

主治:窗陽氣血具虛,不能發起,或腐潰不能收斂,及惡寒發熱者。

方解:景岳全書說:若時毒雖盛而外實內虛,脈弱神困,凡諸虛證有具者,必當救裡內脫,一蔘耆托裡散或托裡消毒散。


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組方: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131

功效:清熱解毒 鎮驚開竅

主治: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

方解:溫病條辨說:此芳香化穢濁而利諸竅,鹹寒保腎水而安心體,苦寒通火腑而瀉心用。

常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脊隨膜炎 中毒性菌痢 乙型腦炎 中毒性肺炎 肝昏迷 腦血管意外 尿毒症 顱腦損傷 黃疸型肝炎 以及感染或中毒所致的高熱


紫雪丹(局方)
組方: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133

功效:清熱解毒 鎮痙熄風 開竅定驚

方解:臨證指南醫案說:如毒火深伏,氣血壅遏者,藉芳香以搜逐,用紫雪丹。

主要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膜炎、麻疹併發肺炎、小兒高熱抽搐,見高熱不退,或神昏譫語,口渴唇焦者。



至寶丹(局方)

組方:犀角 硃砂 琥珀 玳瑁 牛黃 麝香

功效: 化濁開竅 清熱解毒

主治:痰熱內閉心包證。

方解: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134



主要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腦血管意外、肝昏迷,球菌性腦膜炎,中毒性痢疾,癲癇,小兒熱盛驚風,見壯熱煩躁,神昏譫語,痰盛氣粗,苔黃垢膩,脈滑數者。


二聖救苦丸(萬病回春)

組方:皂角 大黃

功效:解表開竅,瀉火解毒

主治:時行瘟疫,噁心吐酸,身體疼痛,發熱等症。

方解:皂角開竅發表,大黃瀉火而攻裡,使毒從汗下而出。醫宗金鑑說:疫氣從鼻而入,一受其邪,臟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則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為主,以汗次之,是為病尋出路也。


神犀丹(溫熱經緯)

組方: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223

功效:清熱開竅 涼血解毒

主治:溫熱暑疫,邪入營血證。

方解:溫熱經緯說:溫熱暑疫諸病...單看病人舌色乾光,或紫絳或圓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用於斑疹傷寒、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膜炎、出血熱、紅斑類皮膚病。症見壯熱,神昏譫語,斑疹色紫,口糜咽爛,目赤煩躁,舌質紫絳,脈細數者。


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組方: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357

功效:清熱解毒 鎮痙熄風 開竅定驚

主治:溫熱病,熱邪內陷心包...及小兒熱盛驚厥。

方解:主要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症、心力衰竭、帕金森病、中風後遺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性震顫見後期神倦,手足蠕動,舌質絳,苔少,脈虛弱者。



蔘附湯(聖濟總錄)—宋代太醫院所做

組方:人參 製附子

功效:益氣回陽救脫

主治:陽氣暴脫證 ,腎消,飲水無度,腿膝瘦細,小便白濁

方解:常用於治療休克 心力衰竭等屬於陽氣暴脫者,對於婦女暴崩,外傷及手術後大出血而致血脫亡陽者。



四逆湯(局方)(?)

組方:炙甘草 乾薑 生附子

功效:回陽救逆

主治:傷寒自利不渴 嘔噦不止 或吐利具發,小便或澀或利,或汗出過多,脈微欲絕,腹痛脹滿,手足逆冷 及一切虛寒厥冷,並宜服之。

方解:常用於搶救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病人及危重者,如用於搶救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肺炎、中毒性休克,以及虛脫、肺心病等。


三甲復脈湯(溫病條辨)


組方:炙甘草 乾地黃 生白芍 麥冬 阿膠 麻人 生牡蠣 生鱉甲 生龜粄

功效:滋陰清熱 潛陽熄風

主治: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者心中痛者。

方解:吳鞠通說:以鎮腎氣、補任脈,通陰維之龜粄止心痛,合入搜肝邪之二甲,相繼成功。

主要用於心律失常、高血壓、血管性癡呆、骨質酥鬆,也可用於皮膚搔癢症、周圍經期綜合徵、面肌抽搐、腦動脈硬化等病。


(
資料來源: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 仝小林)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新編金匱要略

(僅輸入原文)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page.com/big5/science/jinkua.htm
附註資料來源:金匱要略。李克光主編。高等中醫研究叢書。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1. 栝蔞桂枝湯
      葛根湯
      大承氣湯
      麻黃加朮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防己黃耆湯
      桂枝附子湯
      白朮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加人參湯
      一物瓜蒂湯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
    1. 百合知母湯
      滑石代赭湯
      百合雞子湯
      百合地黃湯
      百合洗方
      栝蔞牡蠣散
      百合滑石散
      甘草瀉心湯
      雄黃
      赤豆當歸散
      升麻鱉甲湯
    瘧病脈證并治第四
    1. 鱉甲煎丸
      白虎加桂枝湯
      蜀漆散
      〔附方〕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柴胡桂薑湯
    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
    1. 侯氏黑散
      風引湯
      防己地黃湯
      頭風摩散方
      桂枝芍藥知母湯
      烏頭湯
      礬石湯
      〔附方〕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1. 黃耆桂枝五物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天雄散方
      小建中湯
      腎氣丸
      薯蕷丸
      酸棗仁湯
      大黃●蟲丸
      〔附方〕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1. 甘草乾薑湯
      射干麻黃湯
      皂莢丸
      厚朴麻黃湯
      澤漆湯
      麥門冬湯
      葶藶大棗瀉肺湯
      桔梗湯
      越婢加半夏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附方〕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1. 奔豚湯
      桂枝加桂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1. 栝樓薤白白酒湯
      栝蔞薤白半夏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
      人參湯
      茯苓杏仁甘草湯
      橘枳薑湯
      薏苡附子散
      桂枝生薑枳實湯
      烏頭赤石脂丸
      〔附方〕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1. 厚朴七物湯
      附子粳米湯
      厚朴三物湯
      大柴胡湯
      大建中湯
      大黃附子湯
      赤丸
      烏頭煎
      當歸生薑羊肉湯
      烏頭桂枝湯
      桂枝湯
      〔附方〕
      瓜蒂散方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1. 旋覆花湯
      麻子仁丸
      甘草乾薑苓朮湯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1. 苓桂朮甘湯
      甘遂半夏湯
      十棗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木防己湯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澤瀉湯
      厚朴大黃湯
      小半夏湯
      己椒藶黃丸
      小半夏加茯苓湯
      五苓散
      〔附方〕
      桂苓五味甘草湯
      苓甘五味薑辛湯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薑辛夏湯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1. 文蛤散
      栝蔞瞿麥丸
      蒲灰散
      滑石白魚散
      茯苓戎鹽湯
      豬苓湯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1. 越婢湯
      防己茯苓湯
      甘草麻黃湯
      麻黃附子湯
      杏子湯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桂枝加黃耆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枳朮湯
      〔附方〕
    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1. 茵陳蒿湯
      硝石礬石散
      梔子大黃湯
      豬膏髮煎
      茵陳五苓散
      大黃硝石湯
      〔附方〕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1. 桂枝救逆湯
      半夏麻黃丸
      柏葉湯
      黃土湯
      瀉心湯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1. 茱萸湯
      半夏瀉心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豬苓散
      四逆湯
      小柴胡湯
      大半夏湯
      大黃甘草湯
      茯苓澤瀉湯
      文蛤湯
      半夏乾薑散
      生薑半夏湯
      橘皮湯
      橘皮竹茹湯
      桂枝湯
      小承氣湯
      桃花湯
      白頭翁湯
      梔子豉湯
      通脈四逆湯
      紫參湯
      訶黎勒散
      〔附方〕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十八
    1. 薏苡附子敗醬散
      大黃牡丹湯
      王不留行散
      排膿散
      排膿湯
    跗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1. 藜蘆甘草湯 ( 方未見 )
      雞矢白散
      蜘蛛散
      甘草粉蜜湯
      烏梅丸
    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1. 桂枝茯苓九
      芎歸膠艾湯
      當歸芍藥散
      乾薑人參半夏丸
      當歸貝母苦參丸
      葵子茯苓散
      當歸散
      白朮散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1. 枳實芍藥散
      下瘀血湯
      陽旦湯 ( 即桂枝湯 )
      竹葉湯
      竹皮大丸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附方〕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1. 半夏厚朴湯
      甘麥大棗湯
      溫經湯
      土瓜根散
      旋覆花湯
      膠薑湯
      大黃甘遂湯
      抵當湯
      礬石丸
      紅藍花酒
      蛇床子散
      狼牙湯
      小兒疳蟲蝕齒方
    雜療方第二十三
    1. 四時加減柴胡飲子
      長服訶黎勒丸
      三物備急丸
      紫石寒食散
      救卒死方 ( 共五方 )
      救卒死而壯熱者方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
      救卒死而張口反折者方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治尸蹶方 ( 共二方 )
      救卒死,客忤死 ( 共二方 )
      救自縊死方
      療中暍方
      救溺死方
      治馬墜及一切筋骨損方
    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1.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治食鬱肉漏脯中毒方
      治黍米中藏乾脯,食之中毒方
      治食生肉中毒方
      治六畜鳥獸肝中毒方
      治食馬肝中毒,人未死方 ( 共二方 )
      治食馬肉中毒欲死方 ( 共二方 )
      治噉蛇牛肉,食之欲死方 ( 共三方 )
      治食牛肉中毒方
      治食犬肉不消成病方
      治食鳥獸中箭肉毒方
      治食鱠不化成癥病方 ( 共二方 )
      治食魚後中毒,兩種煩亂方
      治食鯸凤魚中毒方
      治食蟹中毒方 ( 共二方 )
    果實菜穀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1. 治食諸果中毒方
      治食諸菌中毒,悶亂欲死方
      治食楓柱菌而哭不止方
      治誤食野芋,煩亂欲死方
      治誤食蜀椒閉口者方
      食躁式躁方
      治誤食鉤吻殺人解之方
      治誤食水莨菪中毒方
      治食芹菜中龍精毒方
      治食苦瓠中毒方
      治凡飲食中毒方 ( 共二方 )
      貪食、食多不消,心腹堅滿痛治之方
      通除諸毒藥
(關於劑量,主要參考左季雲編著[傷寒論類方匯參]一書所列,惟方劑之考證各家不一,差別甚大,大成P850附錄有列表討論宜參)
 

臟 腑 經 絡 先 後 病 脈 證 第 一

問 曰 : 上 工 治 未 病 , 何 也 ? 師 曰 : 夫 治 未 病 者 , 見肝 之 病 , 知 肝 傳 脾 , 當 先 實 脾 , 四 季 脾 王 不 受 邪 , 即 勿補 之 ; 中 工 不 曉 相 傳 , 見 肝 之 病 , 不 解 實 脾 , 惟 治 肝 也。     
夫 肝 之 病 , 補 用 酸 , 助 用 焦 苦(大成:"焦苦"為偏義複詞,義在"苦",焦是氣,苦是味) , 益 用 甘 味 之 藥 調之 。( 酸 入 肝 , 焦 苦 入 心 , 甘 入 脾 。 脾 能 傷(傷字解釋為制約,以下同) 腎 , 腎 氣 微 弱, 則 水 不 行 ; 水 不 行 , 則 心 火 氣 盛 ; 心 火 氣 盛 , 則 傷 肺, 肺 被 傷 , 則 金 氣 不 行 ; 金 氣 不 行 , 則 肝 氣 盛 。 故 實 脾, 則 肝 自 愈 。 此 治 肝 補 脾 之 要 妙 也 。) 肝 虛 則 用 此 法 , 實則 不 在 用 之 。(本段治法針對肝虛,上段治法針對肝實。本段歷代爭議多,但重點歸納如下:
1.肝實,瀉肝補脾2.肝虛,補肝、補心、補脾3.脾不虛不必補4.天時不利,斟酌補脾
)
    經 曰 : 「 虛 虛 實 實 , 補 不 足 , 損 有 餘 」
(靈樞九針十二原:[無虛虛,無實實]) , 是 其 義也 。 餘 臟 準 此 。(1)
(刪除線部分是尤怡認為後人謬添注腳)
(大成說:一般而言,肝病初期,肝實而脾不虛者,以治肝為主,但要注意治肝而不傷脾,或者適當調補脾氣,如柴胡疏肝散法。若病情進一步發展,肝實證與脾虛證並見,則當肝脾同治,既疏肝又實脾,如逍遙散法)--肝實治法
(大成說:肝虛證的治法是:1.用酸味藥補益。以酸入肝,若肝之陰血虛當補之以本味。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2.用苦藥協助。以苦入心,以肝之陰血虛則不能養心而心火易熾,故加點兒苦味藥而清之。3.更用甘味以調之。以甘入脾,難經十四難有"損其肝者,緩其中"之說,故以甘味藥調補脾氣。總之,酸、甘、苦三味相合,能直接和間接的治肝之虛,故曰[
肝 虛 則 用 此 法 , 實則 不 在 用 之 ]。--肝虛治法
(大成:肝病治心辨:尤怡在注釋本句說:"助用焦苦",千金所謂"心旺則氣感於肝也。查考千金要方卷第十一.肝勞之原文為:論曰: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旺則氣感於肝矣...治肝勞虛寒...豬膏酒方....治肝虛寒勞損.....虎骨酒補方....。上述可知,孫思邈所謂肝勞病,是論肝之虛寒證(肝陽氣虛證)。這與仲景所述肝之虛熱證(肝陰血虛證)不同。此外,古人有"虛者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之法,以肝為例,腎為肝之母,肝虛證可滋水以涵木:心為肝之子,肝實證應當治肝病瀉心。仲景所述為肝虛證(肝陰血虛證),故助用焦苦是清虛熱(滋陰),而非瀉實火)

    夫 人 稟 五 常(五行) , 因 風 氣(大成:自然界的氣候) 而 生 長 , 風 氣 雖 能 生 萬 物 ,亦 能 害 萬 物 , 如 水 能 浮 舟 , 亦 能 覆 舟 。 若 五 臟 元 真 (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榖氣并而充身者也)通 暢, 人 即 安 和 。 客 氣 邪 風 (大成:外至約客,不正曰邪), 中 人 多 死 。 千 般 疢 難 , 不 越 三條 : 一 者 , 經 絡 受 邪 , 入 臟 腑 , 為 內 所 因 也 ; 二 者 , 四肢 九 竅 , 血 脈 相 傳(大成:傳,困之誤字,指由於血脈相凝結,以致壅塞不通) , 壅 塞 不 通 , 為 外 皮 膚(大成:[皮膚二字疑是[外]的旁記字,傳超誤入正本。[為外所中]與[為內所因]是上下對文) 所 中 也 ; 三 者, 房 室 、 金 刃 、 蟲 獸 所 傷 。 以 此 詳 之 , 病 由 都 盡 。
(仲景三條:以臟腑經絡為內外,客氣邪風為主因;陳無擇三因:以內傷外感為內外,無主次之分)
    若 人 能 養 慎 , 不 令 邪 風 干 忤 經 絡 ; 適 中 經 絡 , 未流 傳 臟 腑 , 即 醫 治 之 。 四 肢 才 覺 重 滯 , 即 導 引 、 吐 納 、針 灸 、 膏 摩 , 勿 令 九 竅 閉 塞 ; 更 能 無 犯 王 法 、 禽 獸 災 傷, 房 室 勿 令 竭 乏 , 服 食 節 其 冷 、 熱 、 苦 、 酸 、 辛 、 甘 ,不 遺 形 體 有 衰 , 病 則 無 由 入 其 腠 理 。 腠 者 , 是 三 焦 通 會元 真 之 處 , 為 血 氣 所 注 ; 理 者 , 是 皮 膚 臟 腑 之 文 理 也 。(2)

    問 曰 : 病 人 有 氣 色 見 於 面 部 , 願 聞 其 說 。 師 曰 :鼻 頭 色 青 , 腹 中 痛 (肝乘脾), 苦 冷 者 死(陽衰) ; 一 云 腹中 冷 , 苦 痛 者 死 。 鼻 頭 色 微 黑 者(腎水反侮脾土之象) , 有 水 氣 ; 色 黃 者(脾病生飲,飲停胸膈), 胸 上 有 寒(大成:千金翼方作[胸中]) ; 色 白 者 , 亡 血 也 , 設 微 赤 非 時 者 死(大成:假若失血的病人,面色顯現微赤如妝,又不在夏季火令之時,此微虛陽上浮的戴陽危證,主死) ; 其 目正 圓 者 痙(大成:目正圓:兩眼直觀不能轉動,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 不 治 。 又(大成:又字表示以下論常見病) 色 青 為 痛 (血脈凝澀), 色 黑 為 勞(腎精不足,其色外露) , 色 赤 為 風(肝陽化風) ,色 黃 者 便 難(脾虛生濕阻滯大腸與脾虛不運) , 色 鮮 明 者 有 留 飲 (體內停積水飲,上泛於面,所以面目浮腫而見明亮光潤)。(3)
(考槃按:靈樞五色篇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又曰: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寒甚為皮不仁。與此更互發明。)
(大成:可見P479)

    師 曰 : 病 人 語 聲 寂 然(安靜無聲) 喜 驚 呼 者 , 骨 節 間 病(關節痛,體位轉動不利則痛) ; 語 聲喑 喑 然 (聲音低微而不清澈)不 澈 者 , 心 膈 間 病(結胸、心痞、懊憹之類。由於實邪閉塞心胸,氣道不暢) ; 語 聲 啾 啾 然 (聲音細小而長)細 而 長 者 , 頭中病(偏頭痛、顛頂痛之類,太大聲則震動頭部,其痛愈甚,但胸膈氣道正常) 。 一 作 痛 。(4)

    師 曰 : 息 搖 肩 者 , 心 中 堅 ; 息 引 胸 中 上 氣 者 , 咳; 息 張 口 短 氣 者 , 肺 痿 唾 沫 (肺臟萎弱,水津不能四布,反停留為引,故唾涎沫也)。(5)
(息搖肩:呼吸困難,兩肩上聳的狀態。心中堅,是由於痰熱實邪內蘊,壅塞在胸,肺氣不宣,常伴鼻翼煽動,胸悶喘咳。若為虛證,多伴膚冷汗出,不一定有心中堅。)

    師 曰 : 吸 而 微 數 , 其 病 在 中 焦 , 實 也 , 當 下 之 即愈 (當有心下滿痛,脘腹脹滿,大便硬結;大柴胡湯); 虛 者 不 治(無根失守之氣) 。 在 上 焦 者 , 其 吸 促(淺短) , 在 下 焦 者 , 其 吸 遠(吸氣深長而困難,吸長呼必短), 此 皆 難 治 。 呼 吸 動 搖 振 振 者 (呼吸急迫而引起全身振動), 不 治 。(6)

    師 曰 : 寸 口 脈 動 者 , 因 其 旺 時 而 動 , 假 令 肝 旺 色青 , 四 時 各 隨 其 色 。 肝 色 青 而 反 色 白 , 非 其 時 色 脈 , 皆當 病 。(7)
(凡條文中寸口與關上、尺中並舉的,則此寸口僅指兩手寸脈;如單舉寸口或寸口與跗陽、少陰對舉的,則此寸口包括兩手的寸關尺三部(或僅指兩寸,應視內容而定)。本條的寸口,則包括兩手的六部脈。)
(徐彬:寸口鼓而有力為動,因時之王而王,色亦應之,即明堂察色之法。)
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問 曰 : 有 未 至 而 至 , 有 至 而 不 至 , 有 至 而 不 去 ,有 至 而 太 過 , 何 謂 也 ? 師 曰 : 冬 至 之 後 , 甲 子 夜 半 少 陽起 , 少 陽 之 時 , 陽 始 生 , 天 得 溫 和 。 以 未 得 甲 子 , 天 因溫 和 , 此 為 未 至 而 至 也 ; 以 得 甲 子 , 而 天 未 溫 和 , 為 至而 不 至 也 ; 以 得 甲 子 , 而 天 大 寒 不 解 , 此 為 至 而 不 去 也; 以 得 甲 子 , 而 天 溫 如 盛 夏 五 六 月 時 , 此 為 至 而 太 過 也。(8)
(未至而至,前一至字指[時至],後一至字指[氣至])
(這裏的[甲子]指冬至之後60日第一個甲子夜半,此時正當雨水節,非指甲子日(指節氣))
大成:時令與農曆二十四節氣關係表
少陽: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1、2月
陽明: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3、4月
太陽:立夏、小滿、芒種、夏至 :5、6月
太陰:小暑、大暑、立秋、處暑 :7、8月
少陰: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9、10月
厥陰: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11、12月

    師 曰 : 病 人 脈 浮 者 在 前 (指寸脈,或指病的前期), 其 病 在 表 ; 浮 者 在 後(指尺脈,或指病的後期。一般是腎陰不足或虛陽外浮) ,其 病 在 裡 , 腰 痛 背 強 不 能 行 , 必 短 氣 而 極(短氣之甚,危篤之候) 也 。(9)
(寸脈浮或尺脈浮,未必皆是病脈,當四診合參)
(大成說:病人在病的初期,病邪在表,故脈浮。病情發展至病的後期,久病之人,脈反見浮,為正氣虛衰之脈。....血痹虛勞病篇說:脈浮者,裡虛也...必須四診合參)

    問 曰 : 經 云 : 「 厥 陽 獨 行 」(大成:厥陽,陽氣盛極之意) , 何 謂 也 ? 師 曰 : 此為 有 陽 無 陰 , 故 稱 厥 陽 。(10)
(大成:臨床所見,陰虛陽亢,肝風內動,甚至中風,即屬於厥陽獨行的病機)

    問 曰 : 寸 脈 沉 大 而 滑 , 沉 則 為 實 , 滑 則 為 氣 , 實氣 相 搏(血與氣併而俱實也) , 血 氣 入 臟 即 死 , 入 腑 即 愈 , 此 為 卒 厥(脈經[卒厥]下有[不知人]三字) , 何 謂 也? 師 曰 : 唇 口 青 , 身 冷 (血液瘀滯), 為 入 臟 即 死 ; 如 身 和 , 汗 自 出(血氣恢復正常運行), 為 入 腑 即 愈 。(11)
(實為血實,氣為氣實,血實氣實,謂邪氣實於氣血)
(臟,藏而不瀉,邪入臟無出入,故病重)
(大成說:五臟者,藏而不瀉,血氣入之,卒不得還,神去跡息,則唇青,身冷而死。六腑者,傳而不藏,血氣入之,乍滿乍瀉,氣還血行則身和,汗出而癒...本條所述,頗似西醫學所謂的[急性腦血管疾病],特別是[高血壓性腦出血]....)


    問 曰 : 脈 脫 (脈乍伏不見,是邪氣阻遏正氣,血脈一時不通)入 臟 即 死 , 入 腑 即 愈 , 何 謂 也 ? 師 曰: 非 為 一 病 , 百 病 皆 然 。 譬 如 浸 淫 瘡 , 從 口起 流 向 四 肢者 可 治 (病自內向外), 從 四 肢 流 來 入 口 者 不 可 治 ; 病 在 外 者 可 治 , 入裡 者 即 死 。(12)

    問 曰 : 陽 病 十 八(營、衛、營衛) , 何 謂 也 ? 師 曰 : 頭 痛 、 項 、 腰、 脊 、 臂 、 腳 掣 痛 。 陰 病 十 八(虛、實) , 何 謂 也 ? 師 曰 : 咳 、 上氣 、 喘 、 噦 、 咽(咽中梗塞) 、 腸 鳴 、 脹 滿 、 心 痛 、 拘 急 。 五 臟 病 各有 十 八(六淫*氣分、血分、氣血分)  , 合 為 九 十 病 , 人 又 有 六 微(六腑,府病較臟病為輕,所以稱為六微) , 微 有 十 八 病(氣分、血分、氣血分) , 合 為一 百 八 病 , 五 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 七 傷(血痹虛勞病篇與病源所說略異) 、 六 極(極,極度勞損。內經無六極之說,見病源) 、 婦 人 三 十 六 病 (見於千金、諸病源候論), 不 在 其中 。
    清 邪(霧露之邪) 居 上 , 濁 邪(水濕之邪) 居 下 , 大 邪 中 表(風邪) , 小 邪 中 裡 (寒邪,經絡之裡), 馨 飪 之 邪(馨(下從禾寫)同[穀],為糧食作物的總稱,馨飪指各種穀食) , 從 口 入 者 , 宿 食 也 。 五 邪 (風寒濕霧宿食等五種)中 人 , 各 有 法 度 , 風中 於 前 (指午前), 寒 中 於 暮(指傍晚) , 濕 傷 於 下 , 霧 傷 於 上 , 風 令 脈 浮 ,寒 令 脈 急 , 霧 傷 皮 腠 , 濕 流 關 節 , 食 傷 脾 胃 , 極 寒 傷 經, 極 熱 傷 絡 。(13)
(大成:陽病,泛指外表經絡的病。陰病,泛指內部臟腑的病)
(大成:中人法度並非絕對,不可拘泥)


    問 曰 : 病 有 急 當 救 裡 救 表 者 , 何 謂 也 ? 師 曰 : 病, 醫 下 之 , 續 得 下 利 清 穀 不 止 , 身 體 疼 痛 者 , 急 當 救 裡; 後 身 體 疼 痛 , 清 便 自 調 者 , 急 當 救 表 也 。(14)
(裡實當先解表;裡虛當先救裡)
(大成引用尤怡說:治實證者,以逐邪為急;治虛證者,以養正為急,蓋正氣不固,則無以籞邪而卻疾,固雖身體疼痛,而急當救裡;表邪不去,勢必入裡而增患,故既清便自調,則仍當救表也。)
(大成:表裡同病有三種治法:1先解表後治裡2.表裡兼治,適用於不宜先治其表,又不宜先治其裡,治當表裡兼顧,如傷寒論中治表寒裡熱的大青龍湯,與表邪裡虛的大青龍湯....表虛裡實的厚朴七物湯3.先治理後治表...)

    夫 病 痼 疾 加 以 卒 病 , 當 先 治 其 卒 病 , 後 乃 治 其 痼疾 也 。(15)

    師 曰 : 五 臟 病 各 有 所 得 者 愈 , 五 臟 病 各 有 所 惡 ,各 隨 其 所 不 喜 者 為 病 。 病 者 素 不 應 食 , 而 反 暴 思(享和本曰[思]一作[食]) 之 , 必發 熱 也 (突然喜歡平素不喜歡的食物,是臟氣為邪氣所改變,食後可能助長病氣而引起發熱)。(16)
(魏荔彤曰:病者素不應食者,不喜食之物也,因病而復暴欲食,此病為飢渴所以害之也,因以食之,其藏與之不相宜,食之必發熱,無益於氣血,徒長其病邪。)

    夫 諸 病 在 臟 (大成:泛指在裡屬實的病證), 欲 攻 (大成:攻,作治解,如傷寒論[攻表宜桂枝湯])之 , 當 隨 其 所 得 (指病邪與有形之邪如痰、血、水、食等相合)而 攻 之 , 如 渴者 , 與 豬 苓 湯 (治熱與水結而傷陰,水去而熱除)。 餘 皆 仿 此 。(17)


痙 濕 暍 病 脈 證 治 第 二

(痓病項背強急為主證,痓,當作痙。痙、濕、暍都是外因誘發,同時又從太陽表證開始,初起均有惡寒發熱的表證,與傷寒相似,實質不同。
痙病,病在筋脈,以項背強急,口噤不開,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證,致病原因,由於外感風寒傷及筋脈,兼之患者平素津液不足,筋脈失於濡養,邪阻筋脈所致。此外,本篇尚指出因誤汗誤下,傷筋傷津而致的痙病;或由其他疾病轉歸而致的津病,這與上述痙病的病因不同。
濕病,病在肌肉關節,以發熱身重,骨節疼痛為主。發病原因,由於感受外濕,或兼風兼寒,侵犯肌表,流入關節所致。濕為陰邪,最易傷陽, 需要照顧陽氣。
,傷暑也,中熱也。以發熱自汗,煩渴尿赤,少氣脈虛為主證。初起多見表證,每易挟寒夾濕,形成虛實夾雜之候。)(按暑證兼夾,當參考溫病學)
(大成:痙病,外邪內傷均可致痙,本篇主要論述外邪所致的痙病;濕病,本篇主要論述外濕,濕之為病多夾風、挟寒、挾熱,而表現混雜證候。若因虛受邪,則表現虛實夾雜證候;暍病,本篇所論有暑熱與數挟寒濕之不同)

太 陽 病 , 發 熱 無 汗 , 反(甲乙經無[反]字) 惡 寒 者 , 名 曰 剛 痙 。(1)

     太 陽 病 , 發 熱 汗 出 , 而 不 惡 寒(脈經細注:[一云惡寒];病源無[不]字) , 名 曰 柔 痙 。(2)
(凡是病邪在表的,都有惡寒症狀,不過有程度的輕重,時間的久暫而已。外邪客於太陽經脈,又有津液受傷的內在因素,故既見表證,又見津脈強急,與太陽傷寒中風單純感受風寒不盡相同。本證因有外感,治法宜從外解。)
(大成:既稱為痙,必然有項背強急,口噤不開等筋脈拘急表現)

    太 陽 病 , 發 熱 , 脈 沉 而 細 者(大成:必兼弦象,是氣血不足無力抗邪之象) , 名 曰 痙 , 為 難 治 。(3)
(痙病而出現沉細之脈,是精血已虛,攻既不能,補亦礙邪,故難治)
(大成引陸淵雷說:...夫曰太陽,則並尚初起,病初起即項背勁強,脈沉而細者,乃惡性腦脊髓膜炎,致命極速,故曰難治。大成說:陸淵雷所謂[惡性腦脊隨膜炎],即[流行性腦脊隨膜炎](簡稱流腦),為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炎症。致病菌自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菌血症,最後侵襲腦膜及脊髓膜,成為化膿性腦脊隨膜炎病變。主要表現:發熱,頭痛,噴射性嘔吐,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徵。)

    太 陽 病 , 發 汗 太 多 , 因 致 痙 。(4)
(金鑑:病出汗過多、新產、金瘡出血過多,而變生此證,皆其類)
(仲景對於發汗,每諄諄致戒,用桂枝湯時說: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用麻黃湯時說:覆取微似汗。)
(章楠說:本太陽傷風寒,其氣血虛者,仲景原有禁汗治虛之法,倘不如法而治,望發其汗,汗太多,更傷津液,而津脈枯燥,遂致拘急而成痙,此明誤汗而成者也)

    夫 風 病(指太陽中風病,當用桂枝湯解肌;大成:風邪,泛指感受外感病) , 下 之 則 痙(陰液下奪,津脈失養) , 復 發 汗(津液更傷) , 必 拘 急(指四肢筋脈拘攣強急) 。(5)

    瘡 家 雖 身 疼 痛(瘡瘍初起亦有汗散之法;大成:1.素患瘡瘍2.金刃創傷) , 不 可 發 汗 , 汗 出 則 痙 。(6)
(瘡家二義:1.指久患瘡瘍,津血虧損的人2.瘡,古與創通,指被刀劍所傷,出血過多的人)
(瘡家也有不經誤汗而成痙的,因瘡口感受風毒之邪(破傷風桿菌),深入經絡,榮衛不通,以致津脈拘急,甚則傳入內臟而造成死亡。按:菁芳草主之)
(章楠:瘡家多傷津脈,氣血耗損,雖無外邪,身常疼痛。若感外邪,仲景亦禁發汗,必用和法。)
(大成:金匱本篇所述痙病脈證,多屬於金瘡痙(破傷風)的表現,第7 條即為破傷風致痙病的特點...第11、12條所述為輕型;第13條為其重型...目前對破傷風所致痙病治療,多採中西醫結合方式...方法是:以大劑量熄風止痙藥(一次用蟬衣60克、全蠍、蜈蚣各9克)同時結合西醫治療,如破傷風抗毒血清、抗生素等。)

    病 者 身 熱 足 寒(陽氣上壅不下達;陽盛於上,陰獨居於下) , 頸 項 強 急(傷筋動風) , 惡 寒(邪在太陽) , 時 頭 熱 , 面 赤, 目 赤 (邪入陽明邪鬱化熱炎上), 獨 頭 動 搖 (邪熱傷津化燥動風), 卒(陣發性) 口 噤(風乘於上,牙關緊閉) , 背 反 張 者 , 痙 病 也 。 (若 發其 汗 者 , 寒 濕 相 得 , 其 表 益 虛 , 即 惡 寒 甚 。 發 其 汗 已 ,其 脈 如 蛇) (金匱玉涵經無此六句脈來堅勁,屈曲如蛇狀,是筋脈拘急已極的真臟脈)。 一 云 其 脈 货 货 。(7)

(若發其汗者....以下17字疑濕病中之文,今錯簡於此)
(本病傳變極速,每每表證未解而已進入陽明,出現鬱熱上衝的反應。邪熱傷津化燥動風,筋脈拘急,則頸項強急,角弓反張)
(曹家達:五臟風寒積聚篇所謂:肝死脈,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是也。蓋痙病脈本弦急,重發汗,則經脈益燥,直上下行之弦脈,一變而成屈曲難伸之狀)

    暴 腹 脹 大 者(厚朴生薑甘草人參半夏湯) , 為 欲 解(與角弓反張時,胸滿腹必凹陷如舟底對看) 。 脈 如 故(緊而弦) , 反 伏 弦 者(沉伏而弦,邪氣深入,病進之象) , 痙 。(8)
(一般說來,凡疾病經過治療,症狀與脈象同時好轉的,最為佳兆,屬病癒之徵;若症狀無甚出入,脈象見有轉機者,亦屬佳事;若症狀雖有減輕,而脈象不減或反而惡化者,病情必有變端,病終不得向癒)

    夫 痙 脈 , 按(沉取) 之 緊 如(與[而]字通用) 弦 , 直 上 下(尺寸) 行 (寸至尺皆見緊急弦勁之脈)。 一作 ● ● 而 弦 , 《 脈 經 》 云 : 痙 家 , 其 脈 伏 堅 , 直 上 下 。(9)
 (  痙脈的緊弦,必重按才有感覺,也就是沉緊

痙 病 有 灸 瘡 , 難 治 。(10)
(灸瘡,膿血久漬,津血本已虧損,再患痙病,勢必血枯津傷,轉增風燥)
(日醫飯田養賢說:灸疑久誤,瘡下疑脫[者]字。久瘡,指瘡口難收者,及瘡面乾收者等,此後世所謂破傷風者也)

    太 陽 病 , 其 證 備 , 身 體 強(身體僵硬強直) , 几 几(音書) 然 (強直的樣子), 脈 反(玉涵與脈經皆無[反]字) 沉 遲(大成:因為營陰不足,不能滋養筋脈,故脈沉遲必兼弦緊之象) ,此 為 痙 , 栝 蔞 桂 枝 湯 主 之 。(11)
(痙病初起,多見太陽表證,每與傷寒中風相混,區別之點,脈象是主要的關鍵點。
第九條言[緊而弦]為痙病主脈,而此復言沉遲,是沉遲兼弦,按之有力之脈。於此遲非內寒,乃津液少而營衛之行不利也。
)
(陸淵雷說:此條身體強而脈沉遲,明是腦脊隨膜炎,腦脊隨膜炎之脈博,初起多遲甚,瀕死則數,因迷走神經使則興奮中則麻痺故也)
迷走神經
(大成:桂枝家葛根湯是項背強几几,為邪盛於表...加葛根以散經俞之邪;此方是身體強几几,為津傷於裡...加瓜蔞跟以滋液養津。)

    栝 蔞 桂 枝 湯 方 :

栝 蔞 根 二 兩   桂 枝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生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九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取 微汗 。 汗 不 出 , 食 頃 (一頓飯的時間不出汗), 啜 熱 粥 發 之 。

    太 陽 病 , 無 汗 而 小 便 反 少(津液已傷) , 氣 上 衝 胸(痙病早期津傷於內,氣機逆亂) , 口 噤 不 得語 , 欲 作 剛 痙 , 葛 根 湯 主 之 。(12)
(表實無汗則邪不能外達,小便少則裡氣不能宣行...,勢必逆而上衝。口噤不得語,是邪阻經脈,強急不利,為發痙之兆。而非已發之後,是邪氣方盛於表,而非全屬筋燥痙強,故宜用葛根湯開發腠理,發汗祛邪,升陰養筋,舒緩筋脈,即乘其未盛而奪之之義。)
(現代研究:以葛根湯為主治療流行性腦脊隨膜炎初起,證見突然惡寒嘔吐、頸項強急、頭熱、目赤、脈象浮緊、舌苔白滑者,確有療效。(浙江中醫雜誌))
葛根除具有昇陽發表解熱,生津止渴,透發斑疹之效外,還有解痙擴張心冠脈,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筆者以葛根配芍藥,緩解橫膈痙攣;又以葛根為主,輔以代赭石、半夏,緩解食道痙攣。(遼寧中醫))

    葛 根 湯 方 :

葛 根 四 兩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芍 藥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十 二 枚 ( 擘 )     上 七 味 , ● 咀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麻 黃 、 葛 根 , 減二 升 , 去 沫 , 內 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覆取 微 似 汗 , 不 須 啜 粥 , 餘 如 桂 枝 湯 法 將 息 及 禁 忌 。
(章楠說:先煎麻葛者,殺其輕浮升散之性,使與諸藥融合,以入肌肉營衛而疏通之,則邪自可外解矣)
(大成舉剛痙醫案三則,其中二則醫案脈或浮緊或沉緊)

    痙 為 病 , 一 本 痙 上 有 剛 字 胸滿 口 噤 , 臥 不 著 席 , 腳 攣 急 , 必 齘(音謝,齒相切也) 齒(牙關緊閉,切齒有聲) , 可 與 大 承 氣 湯 。(13)(本條論述痙病邪入陽明之裡的證治)
(胸滿為裡熱盛於上,氣機阻滯,語氣上衝胸同理,但其勢較盛。臥不著席為反張之甚,齘齒,為口噤之甚,。這一系列的症狀,均為熱盛耗灼津液,筋脈失於濡養,以致拘攣所致,其病勢較前2條為重,故以大承氣湯通腑泄熱,急下存陰,即素問所謂:熱淫於內,治以鹼寒之意)
(本條病變不在胃腑,而在筋脈,下其熱所以救其津。金鑑說:直攻其熱,非攻陽明之實)
    大 承 氣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 酒 洗 )(60克)   厚 朴 半 斤 (125克)( 炙 去 皮 )   枳 實 五枚(3*5-10*5 )  芒 硝 三 合(16*3)       上 四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枳 朴 , 取 五 升 , 去 滓 ,內 大 黃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內 芒 硝 , 更 上 微 火 一 二 沸 ,分 溫 再 服 , 得 下 止 服 。
(大黃久煎則蔥醌甙卸下成分減低,鞣質收斂成分增加)
(臨床報導:
1.大承氣湯對腸管的作用以局部作用為主。
2.加味大承氣湯(加桃仁、赤芍、萊服子)治療急性腸梗阻,治癒率70%(115例);柴芩承氣湯加減(柴胡、銀花藤、蒲公英、黃芩、清藤香、金鈴子、陳皮、大黃、芒硝)治療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治癒率96.9%(97例))

    太 陽 病(外感引起) , 關 節 疼 痛 而 煩 (濕流關節), 脈 沉 而 細 一作 緩 。 者(氣血受阻,營衛不暢) , 此 名 濕 痹 。 《 玉 函 》云 中 濕 , 濕 痹 之 候 , 小 便 不 利 , 大 便 反 快 (正常、或軟、或溏泄), 但 當 利其 小 便 。(14)
(大成引喻昌說:濕痹者, 濕邪閉阻其身中之陽氣也。利其小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之痹並解矣)
(濕痹為內外合邪之病,水氣內鬱,濕邪壅滯,利小便使內鬱之邪從小便而去,則關節疼痛亦可緩解。曹家達主張用五苓散加桂枝。
濕病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多因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臨床表現以身體疼種為主徵;內濕多因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所致,臨床表現以小便不利為主徵。外濕宜取微汗,內濕當利小便。)
(天問按:太陽病傷寒脈浮、濕痹沉細(或沉緩)、痙病沉細,脈象固然有別,更需別於症狀)

    濕 家 之 為 病 , 一 身 盡 疼 , 一 云 疼煩 。 發 熱 , 身 色 如 熏 黃(黃而暗滯) 也 。(15)
(大成:身熱發黃:為濕鬱化熱, 濕邪瘀于血分,蘊蒸肌表所致)
(本條指出外濕可以引起發黃,濕邪外侵則身疼發熱,外濕初起多有寒熱,仍屬急性病範疇。
本條色如熏黃,是濕熱蘊蒸,濕氣沉滯的表現。由於濕重,固色黃而晦,與濕熱發黃的黃疸不同,不可只做陰黃論治,當與其他症狀參合。本條所述重在表證,治之之法,當使濕從表解,小丹波主張連軺(音搖)赤小豆湯,曹家達認為以麻黃加朮湯為主方。
)

    濕 家 , 其 人 但 頭 汗 出(外感寒濕,肌腠閉塞,陽氣不能外達,因而上越) , 背 強 (寒濕客表,太陽經氣不利), 欲 得 被 覆 向 火(濕痹阻陽,故惡寒) 。 若下 之 早 則 噦(呃逆)(誤認為是陽明濕熱病,故有誤下之舉) , 或 胸 滿 , 小 便 不 利 , 一 云利 。 舌 上 如 胎 者(白苔, 濕阻之象) , 以 丹 田 有 熱 , 胸 上 有 寒 , 渴 欲 得(脈經無[得]字)飲 而 不 能 , 則 口 燥 煩(傷寒總病論[煩]作[故]) 也 。(16)
(誤下損傷中焦陽氣,以致胃氣上逆而呃逆;表濕內陷,中焦為濕所困,氣化不行,故在上則見胸滿,在下則小便不利。寒濕陷裡,陽氣內鬱,氣化不行(久)則形成濕遏熱伏之機。
濕病誤下,形成一種寒熱錯雜,上下內外交阻的病理變化,陽氣不能升騰,舌上無以化燥結胎,寒濕在上,故舌布白滑苔垢,故舌上白滑似胎非胎。下焦有熱,則渴欲飲水,所以口渴,而上焦有寒不能消水,故但口燥心煩而不能飲。
山田業廣引靈樞.刺節真邪篇[上寒下熱,先刺其項]。醫心方卷九茱萸丸治膈上冷,膈下熱,外台卷三十六,小兒雜療方,聊小兒上冷下熱等等。
)

    濕 家 下 之 , 額 上 汗 出 , 微 喘(虛陽上越) , 小 便 利(小便不禁或小便不出一云 不 利 者 死 ; 若 下 利 不 止 者 (真陽失守), 亦 死 。(17)
(唐宗海指出:誤下損傷脾腎所致。誤下傷腎,致使腎氣衰竭,真陽浮越,故見額上汗出,此汗當是額汗如油。腎不納氣則見微喘,當是氣息微弱,呼多吸少。腎氣不固,水泉不約,其小便必是清長而頻數,甚至失禁。誤下傷脾,脾失健運之力,清陽不升,中氣下陷,更因命火衰微,釜底無薪,關門不利,固其下利必澄澈清冷,完穀不化,甚至滑脫不禁。)

    風 濕 相 搏(李彣說:博者,凝結不解之義) , 一 身 盡 疼 痛 (風濕鬱阻肌表關節,氣血不暢), 法 當 汗 出 而 解 ; 值 天 陰雨 不 止(外濕強) , 醫 云 此 可 發 汗 , 汗 之 病 不 愈 者 , 何 也 ? 蓋 發 其汗 , 汗 大 出 者 , 但 風 氣 去 , 濕 氣 在 , 是 故 不 愈 也(還可能傷陽氣) 。 若 治風 濕 者 , 發 其 汗 , 但 微 微 似 欲 汗 出 者 , 風 濕 俱 去 也 。(18)
(治風濕者,必通其陽氣,調其營衛,和其經絡,使其從微汗而解。這樣可以使陽氣內蒸而不驟泄,在肌肉關節之間充滿流行,則濕邪自無地自容。)
(魏荔彤說:兼發汗而大汗出,人身之濕邪亦大盛,風寒雖去於表,而濕氣仍留衣被之間,復由腠理還著其人之軀殼,得以內濕相合,此不愈之由有。)

    濕 家 病 , 身 疼 發 熱 , 面 黃 而 喘(大成:脈經無以上11字,而有[病人喘]三字) , 頭 痛 鼻 塞 而 煩 ,其 脈 大(病邪在表在上) , 自 能 飲 食 , 腹 中 和 無 病 , 病 在 頭 中(音種) 寒 濕 , 故 鼻塞 , 內 藥 鼻 中(大成:宣肺利竅,除頭中寒濕) 則 愈 。 《 脈 經 》 云 : 病 人喘 , 而 無 濕 家 病 以 下 至 而 喘 十 一 字 。(19)
(內藥鼻中:歷代醫家多用瓜蒂一味為末,吹入鼻中,或用綿裹塞鼻中,令出黃水,宣泄上焦寒濕。
高學山附錄鼻淵一方:凡頭痛鼻塞,而稠黃濁涕不止者,用鵝不食草一味,乾為細末,納鼻中少許,令涕出廢物,數次即癒。
)
    
濕 家 身 煩 疼(濕阻經絡營衛不暢,因為身疼痛而煩擾不安) , 可 與 麻 黃 加 朮 湯 發 其 汗 為 宜 , 慎 不可 以 火 攻 之(火攻,溫針、艾灸、火燻,為漢末俗醫常用治熱病的方法,傷津耗液今已少用) 。(20)
(大成說:如用火攻發汗,必致大汗淋漓,風去濕存,病必不除;且火熱內攻,必致生變)
(以方測證:應有發熱、惡寒、無汗等證)
(喻昌:麻黃得朮,則雖發汗不至於多汗,朮得麻黃,並可行表裡之濕下趨水道)
(仲景時無蒼朮白朮之分,宜用蒼朮)
(本方臨床用於蕁麻疹、急性腎炎初起,有療效)
(如風邪偏勝疼痛遊走者,加防風、羌活、獨活;如濕邪偏勝,關節腫重者,加威靈仙、防己、苡仁;若寒邪偏勝,疼痛劇烈者,加烏頭、細辛。)

    麻 黃 加 朮 湯 方 :

麻 黃 三 兩 (45克)( 去 節 )(大成:陶弘景認為麻黃節能止汗,...一般用帶節麻黃仍有發汗作用)   桂 枝 二 兩(30克)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30克)( 炙 )   杏 仁 七 十 個 (28克)( 去 皮 尖 )   白 朮 四 兩(6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九 升 , 先 煮 麻 黃 , 減 二 升(麻黃先煎) ,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 煮 取 二 升 半 , 去 滓 , 溫 服 八 合 , 覆 取 微 似 汗。

    病 者 一 身 盡 疼 , 發 熱 , 日 晡 所 劇(濕鬱化熱徵象) 者(晡,申時,下午3-5點。所,大約) , 名 風 濕 。 此病 傷 於 汗 出 當 風 , 或 久 傷 取 冷 所 致 也 。 可 與 麻 黃 杏 仁 薏苡 甘 草 湯 。(21)
(大成:"輯義"認為,本方劑量小而煎法與諸方異,疑是後人所定。<外台>腳氣門所載卻是原方:麻黃4兩(60克) 甘草2兩(30克) 薏苡仁半升(75克) 杏仁2兩(30克) 。右四味咬咀,以水5升煮取2升,分溫再服,汗出即愈)
(正當汗出之時,腠理疏鬆,風邪乘隙而入,離經之汗液,既不得外出於皮毛,又不能內返於經絡,隨著於肌腠而為濕;經常貪涼受寒, 濕從外侵,使欲出之汗不能外泄,留滯於肌腠而生濕。
濕家與風濕:金鑑認為濕家一身盡痛,濕家痛則重著不能轉側,風濕痛,則輕掣不可屈伸;濕家發熱,早暮不分微甚,風濕之熱,日晡必劇。)

    麻 黃 杏 仁 薏 苡 甘 草 湯 方 :

麻 黃 ( 去 節 ) 半 兩 ( 湯 泡 )   甘 草 一 兩 ( 炙 )   薏苡 仁 半 兩   杏 仁 十 個 ( 去 皮 尖 , 炒 )     上 銼 麻 豆 大 , 每 服 四 錢 匕 , 水 盞 半 , 煮 八 分 , 去滓 , 溫 服 , 有 微 汗 , 避 風 。
(麻黃加朮湯&麻杏苡甘湯
前者麻黃3兩,桂枝2兩,後者無桂枝、白朮。
前者比後者表證還要重,故麻黃配桂枝以發汗散寒,配白朮除肌表之濕,配杏仁宣利肺氣,適用於寒濕在表之證;後者,麻黃配杏仁、苡仁清輕宣化在表之濕,且方中甘草用量倍於麻黃,使整個方子成為微汗之劑。
)
(麻杏苡甘湯治癒20例扁平疣,若氣虛加黃耆,血虛加當歸,皮虛加白朮、陳皮,表皮硬結加僵蠶。麻黃、甘草各8克、杏仁10克、苡仁60克)

    風 濕 , 脈 浮 (邪在表)身 重(濕閉肢體) , 汗 出 惡 風 者 (表虛衛陽不固。此處之惡風,是汗後才出現的), 防 己 黃 耆 湯 主 之。(22)

    防 己 黃 耆 湯 方 :

防 己 一 兩 , 甘 草 半 兩 ( 炒 ) , 白 朮 七 錢 半 , 黃 耆 一兩 一 分 ( 去 蘆 )     上 銼 麻 豆 大 , 每 抄 五 錢 匕 , 生 薑 四 片 , 大 棗 一 枚, 水 盞 半 , 煎 八 分 , 去 滓 , 溫 服 , 良 久 再 服 。 (喘 者 加 麻黃 半 兩(宣肺平喘) , 胃 中 不 和 者 加 芍 藥 三 分(和脾胃利血脈) , 氣 上 衝 者 加 桂 枝 三 分(下氣降逆,溫化水濕), 下 有 陳 寒 者 加 細 辛 三 分(散陳寒痼冷) )(千金無[喘者]到[三分]以下36字)。 服 後 當 如 蟲 行 皮 中(衛陽振奮,風濕欲解之徵兆) , 從 腰 下如 冰 , 後 坐 被 上 , 又 以 一 被 繞 腰 以 下 , 溫 令 微 汗 , 差 。
(千金要方卷八:黃己黃耆湯: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方。
甘草(二兩) 黃耆 (五兩) 漢防己(四兩) 生薑 白朮(各三兩)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蟲行皮中,卧取汗。)
(水氣病篇:風水,脈浮身腫,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防己黃耆湯方:見濕病])
(大成說:風濕在表以關節疼痛為主證,本條不言者,省文也。證候屬於風濕,但因表氣虛,故不用麻黃加朮湯、麻杏苡甘湯以發汗....。本條脈證與桂枝湯頗類似,但病因病機不同,應注意鑑別)
(現代研究:
1.防己黃耆湯用於風濕痹痛、水腫、喘咳、膨脹等多種疾病,對脾肺氣虛,肌腠關節濕滯一切證候,不論外感、內傷皆可運用。
2.是一般關節疼痛的常用方,久病痹痛氣虛衛弱者,用之療效尤佳。上肢痛加桑枝、桂枝;下肢痛加牛膝、苡仁、木瓜;腰背痛加杜仲、桑寄生、續斷;項背痛加葛根。)
(大成:本方適當加減治療狐臭及婦女帶下病亦有良效)


    傷 寒 八 九 日 (泛指表證), 風 濕 相 搏 , 身 體 疼 煩(脈經作[疼痛]) , 不 能 自 轉 側(因疼痛之故行動不能如常), 不 嘔 不 渴 (未傳裡), 脈 浮 虛 而 澀 者(表陽虛風寒濕留) , 桂 枝 附 子 湯 主 之 ; 若 大 便堅 , 小 便 自 利 者(指風邪已去,寒濕未除,裡和無病) , 去 桂 加 白 朮 湯 主 之 (本經朮主風寒濕痹;別錄:逐皮間風水節腫)。(23)
(大成:大便堅,小便自利,指平素大便乾結,小便正常,續進原方劑量減半...屬於善後調理方法)

    桂 枝 附 子 湯 方 :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60克)   生 薑 三 兩 ( 切 )(45克)   附 子 三 枚(15-20*3=45~60克) (太多,今使用於3-4錢之間)(炮 去 皮 , 破 八 片 )   甘 草 二 兩 ( 炙 )(30克)   大 棗 十 二 枚(36克) ( 擘)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白 朮 附 子 湯 方 :

白 朮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半 ( 炮 , 去 皮 )   甘 草 一 兩 (炙 )   生 薑 一 兩 半 ( 切 )   大 棗 六 枚 ( 擘 )     上 五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一 服 覺 身 痹(大成說身體麻痺,頭目眩暈,皆附子用至最佳劑量的中毒反應) , 半 日 許 , 再 服 , 三 服 都 盡 , 其 人 如 冒 狀(眩暈,瞑眩反映), 勿 怪 , 即 是 朮 附 並 走 皮 中 , 逐 水 氣 未 得 除 故 耳 。
(治濕用量宜小宜久;治風用量宜多而速)
(白朮通便需生用至少25克以上)
(大成引陸淵雷說:傷寒論藥量及水皆多一倍,仍分三服....金匱蓋後人所改)
(大成重用生白朮治療需姓便祕有良效可見P498)
(大成:生白朮治療虛性便祕效果好:引用魏龍襄醫生的醫案可見P498。魏龍襄說:故余治便閉蓋以生白朮為主,少則1-2兩,重則4-5兩,便乾結者,加生地以滋之,時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濁之義。若便難下而不乾結,或稀軟者,其苔多呈灰黑而質滑,脈亦多細弱,則屬陰結脾約,又當增加肉桂、附子、厚朴、乾薑等溫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風 濕 相 搏 , 骨 節 疼 煩 , 掣 痛 不 得 屈 伸 , 近 之 則 痛劇 (表邪已經由肌肉深入關節,比前條身體疼煩為重), 汗 出 短 氣(正氣虛弱衛陽不固,內外之陽皆虛) , 小 便 不 利(濕性濡滯,陽虛氣化不行,小便量少) , 惡 風 不 欲 去 衣(衛陽不固) , 或 身 微 腫 者(氣化不行), 甘 草 附 子 湯 主 之 。(大成:與傷寒論175條同)(24)

    甘 草 附 子 湯 方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白 朮 二 兩   附 子 二 枚(15~20*2=30~40克) ( 炮 去 皮 )  桂 枝 四 兩(
去 皮 )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 初 服 得 微 汗 則 解 , 能 食 ,() 汗 出 復 煩 者 , 服 五合 。 恐 一 升 多 者 , 服 六 、 七 合 為 妙 。
(治療內濕以利小便為主,治療外濕以發汗為主。在發汗時必須照顧陽氣,陽虛的助陽,氣虛的益氣)
(大成"甘草不宜多用,多用則戀濕增腫)
(大成:桂枝附子湯證、白朮附子湯證、甘草附子湯證(前兩湯在前條)比較
本條與上條都是風濕在表而陽虛的證治,但上條是陽虛輕證而偏表陽虛;本條是陽虛重證而表裡陽氣皆虛。故三方都用附子溫陽止痛,而桂枝附子湯治風邪偏重,故以桂枝為主;白朮附子湯治濕邪偏重,故以白朮為主;甘草附子湯治風濕並重,故桂枝、白朮同用。
周揚俊說:此證較前條更重,曷為反減少附子耶?前條風濕尚在外,在外者利其速去;此條風濕入裡,入裡者妙在緩攻,仲景正恐附子多,則性猛且急,筋節之竅未必驟開, 風濕之邪豈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不能盡耳,君甘草也,欲其緩也,和中之利短,戀藥之用長也,此仲景所以前條用附子三枚者,分三服;此條止二枚初服五合,恐一升為多,宜服六七合,全是不欲盡劑之意)
外濕辨證施治表
實證
1.寒濕傷表營衛不行:發熱、惡寒、無汗身煩疼,脈浮緊:宜散寒逐濕;麻黃加朮湯
2.風濕相搏留滯肌表: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宜袪風化濕;麻杏苡甘湯
虛證
1.風濕在表衛陽不固: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宜益氣行濕;防己黃耆湯
2.風濕表陽虛而風偏勝:惡寒發熱,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宜桂枝附子湯
3.風濕表陽虛而濕偏勝(上條風去濕存):身體尚煩疼,轉側未便,大便鞭,小便自利。宜溫經除濕;白朮附子湯
4.表裡陽氣俱虛風濕兩盛: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小便不利,身微腫。宜溫中助陽,袪風化濕:甘草附子湯
(現代研究
1.關於風濕夾寒者,按此湯加味,效能極佳,尤其對於兼有汗症者,無不效如桴鼓。
2.本方為風濕病、風濕在表、心腎陽虛常用方。其證:肢體關節疼痛,胸悶,心悸,小便少,下肢浮腫,脈象結代。
如瘀血內阻加川芎、桃紅、鬱金;如痰飲內阻加瓜蔞、薤白、半夏;如心血不足加丹參、當歸、熟地)

    太 陽 中 暍(讀音業,中熱) , 發 熱 惡 寒(寒束於表) , 身 重 而 疼 痛(暑證夾濕;大成:在涼處避暑又感受寒濕,即所謂陰暑) , 其 脈 弦 細 芤遲(芤脈與細脈難以共存,或弦細或芤遲) 。 小 便 已 , 洒 洒(讀音顯,寒冷的樣子) 然 毛 聳(小便後陽氣下泄,有寒慄感而毫毛豎起;體表陽氣暫時氣餒使然) , 手 足 逆 冷(陽虛) , 小 有 勞 , 身 即 熱(陽虛氣浮), 口 開 (暑熱內擾氣逆作喘;大成:因暑熱傷氣,氣虛張口作喘之狀), 前 板 齒 燥(暑熱傷陰,陰虛津傷失潤) 。 若 發 其 汗 , 則 惡 寒 甚(傷表陽) ; 加 溫 針 , 則發 熱 甚(傷陰氣火熱內擾)|  ; 數 下 之 , 則 淋 甚 (傷津液)。(25)
(應用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清暑益氣湯、生脈散、王好股的黃耆湯:四君+黃耆、芍藥、生薑)
(大成:可採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若暑熱耗傷氣陰,無濕邪夾雜,宜採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湯

    太 陽 中 熱 者 , 暍 是 也 。 汗 出 惡 寒(氣虛,汗出後衛陽虛才惡寒) , 身 熱 而 渴(暑熱熾盛,汗多傷津,大渴引飲,且喜涼飲) , 白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氣陰兩傷)。(26)
(中暍、中暑、中熱名異實同)
(臨床除了見到渴飲,還可以看到心煩、尿赤、口舌乾燥、倦怠少氣、脈虛等證)
(中風: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
 傷寒:無汗惡寒,身熱而不渴
 溫病:汗出身熱而渴,不惡寒
 中暍:汗出身熱而渴,惡寒)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方 :

知 母 六 兩   石 膏 一 斤 ( 碎 )   甘 草 二 兩     粳 米 六 合   人 參 三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米 熟 , 湯 成 , 去 滓 , 溫 服一 升 , 日 三 服 。
(氣陰兩虛故用白虎加人參湯)
(此處人參現代人研究是指黨蔘,虛不受補黨蔘最妙,太子蔘亦可用(糖尿病用西洋蔘))

    太 陽 中 暍 , 身 熱 疼 重(濕重) , 而 脈 微 弱 (暑熱傷陽氣), 此 以 夏 月 傷 冷水(貪涼) , 水 行 皮 中 所 致 也 , 一 物 瓜 蒂 湯 主 之 。(27)(本經:瓜蒂主大水頭身四肢浮腫,下水...)
(曹家達傷寒發微醫案:用瓜蒂40枚煎湯服用,此案例並無嘔吐)
(古本: [一 物 瓜 蒂 湯 主 之]作[豬苓加人參湯主之])
(醫宗金鑑主張用香薷飲、大順散汗之)
(大成:夏季暑熱,腠理開泄,易於汗出,若汗出入水中或以冷水盥洗周身,使熱不能散,汗不能出,水行皮中,陽氣被郁,因而身熱;水濕阻於肌膚則身體疼重;暑熱傷氣,氣虛則脈微弱。治宜袪濕散水。瓜蒂苦寒,功能催吐...本方藉吐而發汗,以散皮中水濕,如此治法,古今罕用。似此證候,可用香茹飲治之)
(大成:程國彭"傷暑")

    一 物 瓜 蒂 湯 方 :

瓜 蒂 二 十 個     上 銼 , 以 水 一 升 , 煮 取 五 合 , 去 滓 , 頓 服 。



百 合 狐 惑 陰 陽 毒 病 脈 證 治 第 三

(1.惑為蜮(音域)之誤,故狐惑應為狐)
(此三種病都與外感熱病有關。如百合病多發生於傷寒熱病之後,餘熱未盡;狐蜮病的發病是因為感受濕熱毒蟲;陰陽毒則是感染疫毒而致病。大成:或與傷寒有關,或狀如傷寒。
百合病:可發生在傷寒熱病之後。餘熱未盡,邪熱耗傷心肺陰液所以起;亦可由於情治不遂,鬱而化火,灼傷心肺之陰所形成。其臨床表現,有一派精神恍惚的證候,而以口苦、小便赤、脈微數為特徵。
狐蜮病:是由於感受濕熱蟲毒所致,在上,腐蝕咽喉為蜮;在下潰爛前後二陰為狐。久病損及目,則[目赤如鳩眼]。其臨床表現以目赤、咽喉及前後二陰之蝕爛為特徵。
(大成:狐,晝伏夜出,比喻二陰蝕爛,羞於見人;蜮,是食稻葉小蟲,比寓上蝕)
陰陽毒:是陰毒並與陽毒病的總稱。一般認為是受染疫毒,侵入血分所引起。以發斑、咽喉痛為主證,屬於急性熱病範疇。)
(大成:百合病與西醫所說的神經症相類似;狐蜮病與白塞病相類似;陰陽毒則很難與西醫病名類比)

論 曰 : 百 合 病 者 , 百 脈 一 宗 (人體百脈分之可百,但同歸心肺所主則一), 悉 致 其 病 也(百合病影響全體,全體經脈都受累而病) 。 意 欲 食復 不 能 食 (有時食慾很好,有時又厭惡飲食), 常 默 默(病人精神不振,靜默不語;大成:失意的樣子) , 欲 臥 不 能 臥 , 欲 行 不 能 行 , 欲 飲 食, 或 有 美 時 , 或 有 不 用 聞 食 臭 時 , 如 寒 無 寒 (似乎發冷又非真冷), 如 熱 無 熱(似乎發熱又非真熱), 口 苦 , 小 便 赤 ,(大成:[諸藥]字上[其病]二字)有 諸 藥 不 能 治 (各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彰), 得 藥 則 劇 吐 利 , 如 有 神靈 者(大成:千金[者]作[所為也]三字) (好像有神靈作祟), 身 形 如 和(外形未發現明顯病態;大成引張璐說:病不在皮肉筋骨,則身形如和) , 其 脈 微 數(心肺陰虛,邪少虛多) 。     
每 溺 時 頭 痛 者 , 六 十 日 乃 愈 ; 若 溺 時 頭 不 痛 , 淅然 (讀音西。寒貌。怕風、寒慄,毛髮立起來)者 , 四 十 日 愈 ; 若 溺 快 然 , 但 頭 眩 者(尿後頭暈) , 二 十 日 愈 。
(大成引程林說:尿之頭痛與不痛,可以觀邪之淺與深矣。故百合病尿時頭痛者,言邪舍深而陽氣衰矣...尿時頭不痛,淅然者,邪尚未入臟腑之內,但陽氣不足...若尿快然,言邪猶淺矣...)
(本心肺陰虛內熱,津液不足,小便時,液隨尿出而耗氣傷津,必加重陰虛內熱,導致膀胱經氣不足,不榮於頭,故頭痛;衛氣不能衛外,故惡寒;若只有清陽不升,未見影響太陽經氣氣化,故但頭眩。其中日數僅是參考,不可拘泥。)
    其 證 或 未 病 而 預 見(未病而預見屬於情志問題引起) , 或 病 四 、 五 日 而 出 , 或 病(大成:本條3個[病]字皆指熱病) 二十 日 或 一 月 微 見 者 , 各 隨 證 治 之 (辨證施治,但不可汗、吐、下;大成:以養陰清熱為主)。(1)
(大成總結吳謙說法:本病的病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熱病傷陰,餘熱未清,二是事不遂願,氣鬱化火而傷陰)
(大成:恍惚去來,變化不定的有1.消化道異常2.感覺異常3.神志異常;常見不變的證候是:口苦,小便赤,脈微數。)
(尤怡說:全是恍惚去來,不可為憑之象。例如肺合皮毛,心肺陰虛,則營衛之氣鬱滯,若衛氣不行於表,則[如寒無寒];若衛氣雖出於表,而因陰虛生熱,營分鬱熱亦隨之外出,則[如熱無熱]。肺脈出中焦,心肺陰虛影響胃氣不和,故表現為[意欲食復不能食]以及[ 欲 飲 食, 或 有 美 時 , 或 有 不 用 聞 食 臭 時];心神失守,魄不守舍則致[常默默,欲 臥 不 能 臥 , 欲 行 不 能 行]。)
(本病為心肺陰虛內熱)
(神經官能症中屬於心肺陰虛者,可參考本篇治療)

    百 合 病 發 汗 後 者(百合病屬心肺陰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傷陰,必然出現心煩、口渴) , 百 合 知 母 湯 主 之 。(2)
(百合甘平微苦,色白入肺,味苦入心,能潤肺清心,益氣安神,治邪氣之實,補正氣之虛;知母苦寒,能養陰清熱,除煩止渴;泉水甘平,解熱、調中以之煎藥,更能下熱利尿。二味分煎合服,共湊補虛、養陰、清熱、滋燥之功)
(類方證治
治消渴:生山藥1兩、生黃耆5錢,知母6錢,生雞內金搗細2錢,葛根1.5錢,五味子3錢,天花粉3錢,水煎服。)
現代研究
治項軟:心肺陰虛、筋脈失養,項不能豎,反應遲鈍,不語,夜寐不寧。)

 百 合 知 母 湯 方 :
百 合 七 枚 ( 擘 )(70克)   知 母 三 兩 ( 切 )(45克)       上 先 以 水 洗 百 合 , 漬 一 宿 , 當 白 沫 出 , 去 其 水 ,更 以 泉 水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去 滓 ; 別 以 泉 水(大成說:泉水甘涼清潤,功善"下熱氣,利小便"(嘉佑本草)) 二 升 煎 知 母, 取 一 升 , 去 滓 ; 後 合 和 , 煎 取 一 升 五 合 , 分 溫 再 服 。

    百 合 病 下 之 後 者(誤下傷陰傷胃) , 滑 石 代 赭 湯 主 之(大成:千金、外台[滑石]上有[百合]二字) 。(3)
(誤下傷陰,陰液從大便出,小便短少,表現為短赤而澀;苦寒誤下傷胃,胃失和降,其氣上逆為嘔吐、呃逆等證。法當養陰清熱,和胃降逆。
代赭石和胃降逆,泉水、滑石清熱兼利小便;滑石利尿泄熱,通下竅之陽以復陰氣
)

   (百合) 滑 石 代 赭 湯 方 :

百 合 七 枚 ( 擘 )   滑 石 三 兩 ( 碎 , 綿 裹 )   代 赭 石如 彈 丸 大 一 枚 ( 碎 , 綿 裹 )     上 先 以 水 洗 百 合 , 漬 一 宿 , 當 白 沫 出 , 去 其 水 ,更 以 泉 水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去 滓 ; 別 以 泉 水 二 升 煎 滑 石、 代 赭 , 取 一 升 , 去 滓 ; 後 合 和 重 煎 , 取 一 升 五 合 , 分溫 服 。
(現代研究
治畏冷、胸悶、脘痛、腹痛
)

    百 合 病 , 吐 之 後 者 (誤吐傷脾胃之陰,擾亂肺胃和降之氣), 用 後 方 主 之 。(4)

(誤吐發生心煩不安,胃中不和之證,法當滋養肺胃,生津降逆,用百合雞子湯)

(雞子
滋阴润燥,养血安眙。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烫伤。
《本经》:主除热火疮,痫痉。
尤怡說:[雞子安五臟,治熱疾,吐後臟器傷,用之不特安內,亦且攘外)
(雞子使用禁忌
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症之人忌食。病人發高熱之時,因消化液分泌減少,各種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應吃清淡飲食,少吃含有高蛋白的蛋類,否則會引起食慾下降,腹脹,腹瀉,不利于康復。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而這兩者均需在肝臟內代謝;使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復。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時,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再過多地食用雞蛋,體內尿素增多,使腎臟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症。所以,任何腎病當出現腎功能衰竭時,應忌食雞蛋。根據前人經驗,雞蛋忌與甲魚一同食用。)

    百 合 雞 子 湯 方 :

百 合 七 枚 ( 擘 )   雞 子 黃 一 枚     上 先 以 水 洗 百 合 , 漬 一 宿 , 當 白 沫 出 , 去 其 水 ,更 以 泉 水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去 滓 , 內 雞 子 黃 , 攪 勻 , 煎五 分 , 溫 服 。

    百 合 病 , 不 經 吐 、 下 、 發 汗(未曾誤治) , 病 形 如 初 者(如第一條所述) , 百 合地 黃 湯 主 之 。(5)

    百 合 地 黃 湯 方 :

百 合 七 枚 ( 擘 )   生 地 黃 汁 一 升 (量大)    上 以 水 洗 百 合 , 漬 一 宿 , 當 白 沫 出(生用效佳) , 去 其 水 , 更以 泉 水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去 滓 , 內 地 黃 汁 , 煎 取 一 升 五合 , 分 溫 再 服 。 中 病 , 勿 更 服(再服恐致瀉) 。 大 便 當 如 漆(服地黃汁之故) 。
現代研究
治神經衰弱:心肺陰虛,虛火上炎,頭昏健忘,心悸失眠
治眩暈:心陰不足,虛火上炎,頭昏且痛,夜寐欠佳,煩躁
治瘡疹:心肺陰虛,肌膚失養,身體斑疹,生瘡潰破,煩躁易怒
治梅核氣:陰虛為患,虛火上浮,陰虛於下,不能潤上,以致咽喉異物感,以本方合酸棗仁湯加減
合溫膽湯治肝胃不合,虛熱內擾,煩躁失眠,午後面熱,四肢麻木,腹脹納差

    百 合 病 一 月 不 解(經久不解) , 變 成 渴 者 (陰虛加重), 百 合 洗 方 主 之(在百合地黃湯的基礎下再增添洗方) 。(6)
(大成:餅,為古代麵食的通稱,傷寒總並論說:煮餅,就是"切麵條";千金說是白湯餅。煮餅是小麥粉製成,能益氣養津,為本病患者的食物)
(大成說:在內服百合地黃湯的同時,再用百合漬水洗身,因肺主皮毛,其氣相通,用百合漬水洗皮膚,亦可通其內,以收滋陰潤燥之效)

    百 合 洗 方 :

上 以 百 合 一 升 , 以 水 一 斗 , 漬 之 一 宿 , 以 洗 身 (肺合皮毛,洗其外通其內)。 洗已 , 食 煮 餅(餅,麵食通稱,小麥所製,能益氣養陰) , 勿 以 鹽 豉 也(增渴) 。
    
 百 合 病 , 渴 不 差 者 , 用 後 方 主 之 。(7)
(選百合洗方與瓜蔞牡蠣散,均應理解為與主方的百合地黃湯合用,這樣才符合臨床實際)
(百合病因為陰傷在先,故治消渴使用清熱藥,用藥較輕,避免再次傷陰)
(大成說:天花粉甘寒,清解肺胃之熱,生津止渴;牡蠣鹹寒,升津潛降,引熱下行)

    栝 蔞 牡 蠣 散 方 :

栝 蔞 根   牡 蠣 熬 等 分( 熬,作[製]解。用鹽水煮一時伏(一晝夜);一說,漢代[熬]為今之[炒])       上 為 細 末 , 飲 服 方 寸 匕(約2克;一方寸匕大約10粒梧桐子大) , 日 三 服 。
(按:一方寸匕金石類約為2.74克;草木內約為1克;一般約為2克;大約成藥小塑膠湯匙約一尖匙)

    百 合 病 變 發 熱 者(病邪久鬱,內熱氣盛,溢於肌膚所致) , 一 作 發 寒 熱 百 合 滑 石 散 主 之 。(8)(千金、外台:本條尚有[小便赤澀,臍下堅急]等證)
(大成說:滑石清裡熱而利小便,使熱從小便排出)

    百 合 滑 石 散 方 :

百 合 一 兩 ( 炙 ) (炙,以利於研末)  滑 石 三 兩     上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當 微 利 者 , 止 服(勿分利太過), 熱 則 除 。

    百 合 病 見 於 陰 者 , 以 陽 法 救 之 ; 見 於 陽 者 , 以 陰法 救 之 。 見 陽 攻 陰 , 復 發 其 汗 , 此 為 逆 ; 見 陰 攻 陽 , 乃復 下 之 , 此 亦 為 逆 。(9)
(仲景論脈,所謂陰陽多指尺寸而言;仲景論證,所謂陰陽多指裡表。救,作解救;攻,作攻伐。前2句是正確治法,後2句是錯誤作法。)
(百合病是邪少虛多之證,其治法當平劑調補,不可妄用汗下,這是本條的宗旨)

    狐 蜮 之 為 病 , 狀 如 傷 寒(有惡寒低熱的現象) , 默 默 欲 眠 , 目 不 得 閉 ,臥 起 不 安 (濕熱內擾營血,心煩), 蝕 於 喉 為 蜮 , 蝕 於 陰 為 狐(喉與陰皆是人體幽隱潮濕之處,易為濕熱蟲毒所侵襲,因而腐蝕、潰爛) , 不 欲 飲 食 , 惡 聞食 臭 (濕熱之邪(或蟲)擾胃,胃失和降), 其 面 目 乍 赤 、 乍 黑 、 乍 白 (大成:乍,或,當有的)。 蝕 於 上 部 則 聲 喝(音葉,聲音噎塞;讀下,嗓音嘶啞) , 〔一 作 嗄 〕 , 甘 草 瀉 心 湯 主 之 。(10)
(本證是由於濕熱久鬱,正氣漸虛,每當形體動作或情緒波動之時,正氣動,邪氣擾,正邪交爭,濕熱散漫,若熱偏甚而上蒸,則面目乍赤;若濕偏甚而上遏,則面目乍黑;若濕熱下行,阻滯營衛,氣血不能上榮,則面目乍白。
蝕於上則聲音嘶啞,治法宜清熱化濕、扶正解毒,用甘草瀉心湯,苦辛相合,苦以清熱,燥以化濕,辛以殺蟲。甘草用生(傷寒中用炙))
(有病人不宜辛燥,可用千金中之狐蜮湯(黃連、熏草))
(王子和老先生認為甘草應該生熟各半(生解毒炙建中),長期服用黃連宜改為馬尾連)
現代研究
治療白塞氏綜合徵:感染濕毒,濕毒上擾心神,目赤、口腔、前陰、肛門潰瘍,咽乾、五心煩熱、失眠。
治療胃腸炎,口腔炎,產後口腔糜爛,下利,神經衰弱,不眠證,神經官能症,夢遊病。
(大成:王子和老中醫診治狐蜮病的獨到經驗
王子和說:本病為一綜合徵,在診斷上依靠症狀觀察,常見症狀如下:
1.常見症狀
(1)喉、舌、牙齦、口腔黏膜潰瘍:本病初起,潰瘍多在舌之底面,或唇頰黏膜,牙齦等處,重者,滿舌皆白腐,懸壅垂亦可累及。
(2)前陰潰瘍:常發部位為婦女大小陰唇、男子陰莖、龜頭、陰囊等處。瘡面凹陷,大小不等,上披偽膜,易脫落,局部疼痛或腫痛。梅毒血清反應概屬陰性,即非梅毒、下疳所致。
(3)肛門黏膜潰瘍:有的直腸末端潰瘍,突出肛外;有的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等處潰瘍,無瘻管。
(4)眼部症狀:初起即見眼部症狀的比較少見,多發生在遷延不癒反復發作二三年後的患者。臨床表現有目赤、雲翳、腫痛等,視力亦隨之而損害;也有只覺視力減退者。
(5)惡寒發熱、關節煩痛:本病雖發冷發熱,關節疼痛,但項不強,脈不浮緊,不為汗解,易與傷寒鑑別。脈至可數,但臨床也有脈雖數而身無熱,或雖身熱而脈不數者。關節痛多見於膝、踝與腕關節等處。
(6)皮膚損害:本病於針灸或注射針眼處,恆有發炎或化膿表現,是為本病之特徵。
(7)其他症狀:如面色易有異樣改變,在病情嚴重時常可見之;口乾為常有之症狀;他如汗出,臥起不安或默默欲眠, 聲音嘶啞,口鼻出氣灼熱,噁心厭食,心煩失眠,均可見之。
總之,口腔潰瘍,前陰或肛門潰瘍,發冷發熱,皮膚損害等為本病之主症,結合日久不癒, 周期性增劇之特點,即可確診。
2.治療方法
(1)內服方藥
1.甘草瀉心湯加減:生甘草、黃芩、乾薑、人參、制半夏、黃連、大棗。不欲飲食者加佩蘭12克;咽喉潰瘍加升麻4克、廣犀角3克;口渴去半夏加花粉15克;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各9克;口鼻出氣灼熱加生石膏30-60克,知母15克;胸脅滿痛加柴胡15克;濕偏盛加赤苓、木通各9克;寒偏盛以生姜易乾薑;便閉加酒川軍9克;五心煩熱加胡黃連6-9克
2.治蜮丸(自擬方):槐實、苦蔘各60克,蘆薈30克,乾漆(炒令煙盡)2克,廣木香、桃仁(炒微黃)各60克,青葙子、明雄黃(飛)、廣犀角各30克。上九味,共研極細末,泛水為小丸,滑石為衣,每服3-6克。本方具有清熱袪濕、殺蟲解毒之效,為治本病不可缺少之藥。服藥期間,忌食大蒜、豬頭肉、無鱗魚。
(2)外用藥
1.苦蔘湯:即苦蔘30克,水煎熏洗外陰
2.雄黃散:即雄黃9克,研末,燒令熏肛門。雄黃性溫,長於殺蟲解毒。但雄黃粉不能燃著,需用艾葉作團,將雄黃粉灑於其上,然後用一筒狀物將火罩住。熏前,必須將肛門洗淨,熏後保持局部清潔。每日3-4次。
體會
甘草瀉心湯以甘草甘平瀉火為君,而且用量最大,一般18-36克,生、炙各半。甘草瀉心湯與治蜮丸二者合用,可以提高療效。服用治蜮丸後,病者常有輕度腹痛,隨後由大便排出大量黏液便,婦女或由前陰排出濁液,或白黏如帶,或烏褐如血, 諸症亦常亦隨之而解。所治病例,其療程最短者約2個月左右,長者,2-4個月,即可見效。至於復發問題...亦有見輕度復發者,繼服原藥即可迅速恢復。本病好發年齡已15-45歲之間青壯年為最多,每常年發作,遷延難愈...)(中醫雜誌1963,11:9)

    甘 草 瀉 心 湯 方 :

甘 草 四 兩(大成:傷寒論第158條用炙甘草)   黃 芩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乾 薑 三 兩   黃 連一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半 夏 半 升     上 七 味 , 水 一 斗 , 煮 取 六 升(大成:傷寒論下有[取三升]) , 去 滓 再 煎 ,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蝕 於 下 部 則 咽 乾 , 苦 參 湯 洗 之 。(11)
苦參湯方:苦參一升(按:懸解作苦參一斤)以為一斗, 煎取七升,去渣,熏洗,日三。
(濕熱蟲毒腐蝕下部前陰。前陰為足少陰腎經所主、足厥陰肝經所過。肝腎兩經經脈,均上通於咽喉,蘊積於前陰之濕熱尋經上衝,且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咽喉乾燥。
苦參能殺蟲解毒化濕。其在後陰,則以雄黃散熏之>
(大成:苦參湯熏洗治療各種陰道炎有良效,可見p516)
(大成:外洗皮膚濕疹驗方:苦參60克 蛇床子30克 百部30克 益母草30克)
類方證治
1.苦參一味,治齲齒。
2.毒熱足腫作痛欲脫,苦參煮酒潰之。
3.下部漏瘡,苦參煎湯日日洗之。
4.溫病欲死,苦參乃解溫聖藥。苦參一兩,水二碗,煎一碗,頓服之。或吐或汗癒。又治熱病狂邪不避水火,苦參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薄荷湯下;或為末,每服2錢水煎服。
5.治白癩,苦參五斤,酒3斗,恣飲,勿絕,並取皮、根末服。
驗方
甘草瀉心湯合赤小豆當歸散加土茯苓以利濕解毒,並以苦參洗之日2次。治二陰口腔潰瘍,身體羸瘦,面色潮紅,周身關節疼痛,目微赤,口乾,聲音嘶啞,大便微溏,兩下之有結節性紅斑,時有寒熱,舌苔白滑而膩,脈象沉滑。)

    蝕 於 肛 者 , 雄 黃 熏 之 。(12)
(雄黃味苦平寒,功能解毒殺蟲燥濕)
(二陰皆為腎所主,肝脈所過,且此處多潮濕,容易被濕熱之邪所侵襲,蟲毒所腐蝕)

    雄 黃

上 一 味 為 末 , 筒 瓦(兩個瓦片對在一起形成一個筒狀) 二 枚 合 之 , 燒 , 向 肛 熏 之 。 ( 《脈 經 》 云 : 病 人 或 從 呼 吸 上 蝕 其 咽 , 或 從 下 焦 蝕 其 肛 陰, 蝕 上 為 惑 , 蝕 下 為 狐 , 狐 惑 病 者 , 豬 苓 散 主 之 ) 。 
(大成:雄黃,太平聖惠方作[半兩])
類方證治
1.五都雄黃帶一塊約5兩於肘間,諸蛇末能犯。
2.陰莖中卒痛不可忍,雄黃、礬石各2兩,甘草1尺,水5升煮取2升,漬。
3.百蟲入耳,雄黃燒燃燻之自出。
4.治呃逆服藥無效者,用雄黃2錢,酒一杯,煎七分,急令犯者嗅其熱氣即止。  

   病 者 脈 數(內熱) , 無 熱(無表熱即無表證) , 微 煩(熱毒擾心) , 默 默 但 欲 臥(即默 默 欲 眠 , 目 不 得 閉 ,臥 起 不 安) , 汗 出 , 初得 之 三 、 四 日 , 目 赤 如 鳩 眼 (熱毒擾血分隨肝經上注,即將成膿;大成:鳩,指斑鳩); 七 、 八 日 , 目 四 眥(眼眶) (一 本 此 有 黃 字 ) 黑(血分熱毒壅遏已久,熱瘀血腐,膿已熟成) 。 若 能 食 者(病勢集中於局部,脾胃影響甚輕) , 膿 已 成 也 , 赤 豆 當歸 散 主 之(赤小豆滲濕清熱,解毒排膿;當歸活血,去淤生新;漿水清涼解毒) 。(13)
(漿水:漿,酢也。又名酸漿。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類漿,故名。一般以漿水為尹類總稱)
(近代臨床觀察,眼部症狀往往經過2-3年反複發作才出現,最初表現紅赤,並可兼見畏光,視力逐漸模糊,進一步可形成前房積膿,此時兩目由紅赤色轉為暗黑,若不治療可致盲。)
(大成:本條論狐蜮病日久,累及於目的證治)
(大成:本方在後第16篇,亦至濕熱蘊於大腸,迫血下行的腸風下血,此異病同治之法)
(大成:赤小豆治療外傷性血腫及疔瘡可見p517)
類方證治
1.丹毒:赤小豆一升,為末下篩,以雞子白和如泥,塗之,乾復塗之。
2.急黃身如今色:赤小豆散方:赤小豆1兩,丁香1分,黍米1分,瓜蒂半分,陸燻香1錢,青布五吋燒灰,麝香1錢研細,又件導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後,以清粥飲調下一錢,用少許吹鼻中,當下黃水即效。
3.去疣四號方:主治多發性尋常疣,跖疣。當歸尾9克,赤白芍各9克,桃仁9克,紅花9克,熟地12克,牛膝9克,赤小豆15克,山甲片9克水煎2次,另加黃酒1兩,早晚分服。
4.脫疽三號方:銀花藤、地丁草、連翹、當歸、赤芍、紅花、牛膝、川鍊子、赤小豆、玄參、甘草
5.血痢方:赤小豆3升,炒令熟,當歸3兩,右二味,導篩為散,服方寸匕。日三,薄粥溫下。

    赤 豆 當 歸 散 方 :

赤 小 豆 三 升(480克) ( 浸 , 令 芽 出 , 曝 乾 ) 當 歸(大成:俞橋本、寬政本、新刻本作10兩;千金外台作3兩)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漿 水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陽 毒 之 為 病 , 面 赤 斑 斑 如 錦 紋 , 咽 喉 痛 , 唾 膿 血, 五 日 可 治 , 七 日 不 可 治 , 升 麻 鱉 甲 湯 主 之 。
    陰 毒 之 為 病 , 面 目 青 , 身 痛 如 被 杖 , 咽 喉 痛 。 五日 可 治 , 七 日 不 可 治 , 升 麻 鱉 甲 湯 去 雄 黃 、 蜀 椒 主 之 。(15)
(本病屬於疫病範圍,感受疫癘之邪所致。
陰毒楊毒是一病二證。陽毒如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紅斑性狼瘡;陰毒如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斑疹傷寒等)
(陰陽毒都是熱在血分,陽毒症狀顯於表,陰毒症狀阻滯血流。丹波元簡用附子飲治療陰毒,彼陰毒非此處所言之陰毒)
(升麻鱉甲湯中,升麻、甘草清熱解毒,用於解毒升麻、甘草用量宜大;鱉甲、當歸滋陰行血散淤,蜀椒導火歸元下達命門,雄黃燥濕殺蟲攻毒二味用量較少;陰毒所以去蜀椒、雄黃乃因陰毒之邪已傷及陰血,此二味辛散恐傷陰氣。
)
(大成:陽毒與陰毒的病因病機,皆疫毒之侵襲營血。由於患者素體不同,故證候表現有所不同。證候明顯的謂之[陽毒];證候隱晦的謂之[陰毒]。尤怡說...皆用辛溫升散之品,以發其蘊蓄不解之邪;而亦並用甘潤鹹寒之味,以安其邪氣纏擾之陰....其蜀椒、雄黃二物,陽毒用之者,以陽從陽,欲其速散也;陰毒去之者,恐陰邪不可解,而陰氣反受損也)
(大成:治療陽毒(紅斑性狼瘡)、爛喉痧可見518)
(大成:陰陽毒還應參考後世對瘟疫、溫毒發斑。的治法)
現代研究
1.血小板減少紫癜:熱入營血,迫血妄行,損及陽氣,鼻、齒齦、口腔、陰道黏膜出血,甚至結膜下、視網膜出血
2.血尿:熱毒傷腎,血脈受損,溲少色深或赤,腰痠
3.猩紅熱:頭痛、發熱、咽痛,頸面紅色斑疹,紅疹遍及四肢
4.亞急性紅斑性狼瘡:腎虛而熱入血分,面色紅斑,形如蝴蝶狀,胸背上肢紅斑,咽痛

    升 麻 鱉 甲 湯 方 :

升 麻 二 兩(30克)   當 歸 一 兩(15克)   蜀 椒 ( 炒 去 汗 )(去油去水) 一 兩(15克)  甘 草二 兩 (30克)  雄 黃 半 兩 ( 研 )(7.5克)   鱉 甲 手 指 大 一 片 ( 炙 )(?克)       上 六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之 , 老 小 再服(分兩次服用) , 取 汗(鄒學熹說:陽毒輕淺。利於疏散,故用雄黃、蜀椒新散之品,以引諸藥透邪外出,觀方後有云服之[取汗]就可記本方透解的功效了) 。 (《肘 後 》 、 《 千 金 方 》 : 陽 毒 用 升 麻湯 , 無 鱉 甲 , 有 桂 : 陰 毒 用 甘 草 湯 , 無 雄 黃 。 )
(雄黃為硫化砷,雌黃為三硫化二砷,不可見火,其效用基本一致,現在多用雄黃少用。藥用雄黃以色紅黃如雞冠,塊大、質鬆,無石性者為佳。如色熏黃發暗(即石黃),或碾碎時外紅內白,或為白色結晶者,均為含砒霜或其他雜質較多之徵,不可用。
雄黃辛苦溫有毒,能攻毒燥濕殺蟲,袪痰劫瘧定驚。內服一般0.15-0.3克入丸散,局部外用不宜大面積塗或長期連續使用,忌火煅能分解氧化為三氧化二砷與硫,前主即砒霜成分
本品中毒症狀為上吐下瀉。輕者,可用防己10克,或生甘草、綠豆煎濃汁頻服;嚴重者送醫院急救)


瘧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四

(大成說:瘧病發作的三階段:1.惡寒期:患者寒顫,臉色蒼白,肢體厥冷,雞皮樣皮膚等,持續10分鐘到1小時。2.發熱期:寒顫之後,繼以高熱,體溫可達39-41度C,常伴有面赤、口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明顯,或噁心、嘔吐、脈弦數,持續4-8小時。3.出汗期:高熱之候,病人突然全身大汗,體溫驟降,隨即頓感輕鬆舒適,但有疲勞感,常安然入睡,此期2-3小時。(此為典型證候亦有不典型)。一般說來,間日瘧最多見)

師 曰 : 瘧 脈 自 弦(邪搏少陽) , 弦 數 者 多 熱 , 弦 遲 者 多 寒 , 弦 小緊(大成:小緊為陰,主病在裡在下) 者 下 之 差 (有積滯才能下), 弦 遲(大成:遲,裡寒;緊,表寒) 者 可 溫 之(如柴胡桂薑湯;劑生方的果附湯:草果仁、附子、生薑、大棗) , 弦 緊 者 可 發 汗 (可服藥,如劉河間的麻黃羌活湯:麻黃、羌活、防風、甘草、半夏麴)、 針 灸 也 ,浮 大 者 可 吐 之 (需兼有宿食痰涎停胃), 弦 數 者 風 發 也(風邪發熱,需用清法,熱盛容易傷津酌加甘寒如浙汁、梨汁等) , 以 飲 食 消 息 止 之 。(1)       
(瘧脈自弦兩種看法:1.瘧病在少陽,其脈為弦,如喻昌認為瘧脈不論初久必有弦脈2.瘧脈非皆及少陽,脈可不弦,如劉河間。根據臨床,瘧脈並非皆弦。且素問刺瘧論有六經瘧、五臟瘧、胃瘧之分)
(大成:關於針灸治瘧可見P520)

病 瘧 , 以 月 一 日 發 , 當 以 十 五 日 愈(十五日為一節氣,正氣協助袪瘧邪外出) ; 設 不 差(體稍虛之故) , 當月 盡(月終) 解 ; 如 其(大成:外台[其]作[期]) 不 差 (體更虛), 當 云 何 ? 師 曰 : 此 結 為 癥 瘕(因瘧疾不癒) , 名 曰瘧 母 (頑痰夾淤結於脇下作脹且痛,相當於脾臟腫大或肝亦腫大), 急 治 之(積極治之) , 宜 鱉 甲 煎 丸(破淤消癥,殺蟲止瘧) 。(2)
(徐彬說:藥用鱉甲煎者,鱉甲入肝,除邪養血,合煅竈灰所浸酒去瘕,故以為君。以小柴胡、桂枝湯、大承氣湯為三陽主藥,故以為臣,但甘草嫌柔緩而減藥力(凡走絡藥不需守法),枳實嫌破氣而直下,故去之。外加乾薑、阿膠助人參、白朮養正為佐。瘕,必瘕血依痰,故以四蟲桃仁合半夏消血化痰。凡積必有氣結,氣利而積消,故以烏扇、葶藶利肺氣,合石膏、瞿麥清氣熱而化氣散結。血,因邪據而熱,故以牡丹、紫葳去血中伏火、去膈中實熱為使。千金方去鼠婦、赤硝而加海藻、大戟以軟堅化痰更妙。
吳昆說:仲景公先取灰酒便是妙處,蓋灰從火化,能消萬物。)
(瘧母的辨證治療:瘧久除了可轉為瘧母(症見脇下脹痛,按之有塊,觸之不移,遇勞,易作寒熱,面色乏華,倦怠少力,舌邊有紫氣,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之外,還可出現陰陽兩虛,夢遺咳嗽,甚,則致使癆瘵,此時,可用十全大補丸、或大埔元煎;瘧後脾胃兩虛,中氣下陷,亦可變為痢疾,宜從虛治,可用補中益氣湯。
瘧母亦可用灸法,張景岳說:瘧病痞成難消者,需灸張們、水道等穴,柱宜稍大,多灸火連灸二、三次,方得痊癒。)
(大成:有學者吳風全把本條中急治之中的[急]字,解釋為[先],以瘧病發展到瘧母階段,則瘧病之寒熱就不可能痊癒...)
現代研究
1.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2.肝硬化腹水3.瘧疾脾腫大症


    鱉 甲 煎 丸 方 :

鱉 甲 十 二 分 ( 炙 )   烏 扇(射干;本經說:療老血在心脾間,李時珍認為射干可以治瘧母) 三 分 ( 燒 )   黃 芩 三 分  柴 胡 六 分   鼠 婦 三 分 ( 熬 )   乾 薑 三 分   大 黃 三 分   芍藥 五 分   桂 枝 三 分   葶 藶 一 分 ( 熬 )   石 葦 三 分 ( 去 毛)   厚 朴 三 分   牡 丹 五 分 ( 去 心 )   瞿 麥 二 分   紫 葳(凌霄花) 三分   半 夏 一 分   人 參 一 分   蟅蟲 五 分 ( 熬 )   阿 膠 三 分( 炙 )   蜂 窩 四 分 ( 炙 )   赤 硝 十 二 分   蜣 螂 六 分 ( 熬)   桃 仁 二 分     上 二 十 三 味 , 為 末 , 取 鍛 灶 下 灰(大成引本經疏證:鍛鐵灶中灰亦兼得鐵器,療暴癥大有功) 一 斗 , 清 酒 一 斛五 斗 , 浸 灰 , 候 酒 盡 一 半 (大成:畫線部分千金作[以酒浸灰,去灰取酒]), 著 鱉 甲 於 中 , 煮 令 泛 爛 如 膠漆(熬至黏稠) , 絞 取 汁 , 內 諸 藥 , 煎 為 丸 , 如 梧 子 大 , 空 心 服 七 丸, 日 三 服 。
(本經疏證認為:鼠婦、白魚皆利水,鼠婦偏於治療濕熱阻氣因而及血,白魚偏於寒濕阻氣因而及血)
(大成引丹波元簡認為:勤和沒有以[分]計量,當是後人竄改,他認為:其三分者,一作18銖,六分,宜作1兩十二株,五分,宜作1兩6銖,一分宜作6銖,二分宜作12銖,四分,宜作1兩,始合古意)(按:1分約4克)
(吳瑭認為:本方辛苦通降,鹹走絡法)
(大成:瘧母、肝硬化臌脹醫案可見P521)


    師 曰 : 陰 氣 孤 絕 , 陽 氣 獨 發 , 則 熱 而 少 氣 煩 冤(心受熱熾則煩悶不舒服) ,手 足 熱 (熱邪橫溢四肢)而 欲 嘔(熱邪犯胃或傷胃津,胃氣上逆) , 名 曰 癉 瘧(癉,讀旦,火起貌,熾熱炎熱之意) , 若 但 熱 不 寒 者 , 邪 氣 內 藏 於心(大成:泛指於[內]), 外 舍 分 肉 之 間 , 令 人 消(廣注作[銷]) 鑠 脫 肉 。(3)
(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
(本處的癉瘧與素問敘述同,但素問的注本對陰氣陽氣多指寒氣和風氣,但金匱多指陰液陽氣,概念有不同)
(大成:與西醫所述的惡性瘧(持續性高熱神昏)頗類似)
(大成:引張氏醫通醫案用白虎加人參湯可見P522)

    溫 瘧 者 , 其 脈 如 平(如平人之脈,但對勘這篇首條和臨床亦有弦數者;大成:病情緩解時脈如平人,若發作時當為弦數脈,且有以下症狀) , 身 無 寒 但 熱 (表應有微寒方合用桂枝), 骨 節 疼 煩 (表邪未解), 時嘔(邪傷胃氣) , 白 虎 加 桂 枝 湯 主 之 (大成:加桂枝者,假其辛味達邪於外)。(4)
(大成:溫瘧與癉瘧
溫瘧,身熱多寒少,但瘧癉熱不寒,皆為熱盛的表現,可看作一類。但癉瘧病重,為持續高熱之"惡性瘧";溫瘧較輕,仍具有不典型的[發作有時]的特點(先寒後熱,汗出熱退),兩者均為瘧病的特殊類型。皆以白虎湯為主,溫瘧加桂枝以透邪,癉瘧加人參以護正。)
驗方
清中驅瘧飲:首烏、黨蔘、柴胡、黃芩、花粉、知母、貝母、醋炒常山、甘草,即小柴胡湯去半夏、生薑+首烏、花粉、知母、貝母、常山
現代研究
治療風溼熱病,合併心肌炎加玉竹、淮耆、附片
溫瘧和癉瘧的鑑別
病機
溫瘧:裡熱熾盛,表邪未解;癉瘧:表裡俱熱,熱盛傷津
症狀
溫瘧:身體微寒,骨節煩疼,時嘔脈平;癉瘧:但熱無寒,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肌肉消瘦(脈促)
病情
溫瘧:較輕;癉瘧:較重
治法
溫瘧:清熱生津,解表祛邪;癉瘧:清熱生津益氣
處方
溫瘧:白虎加桂枝湯;癉瘧: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

    白 虎 加 桂 枝 湯 方 :

知 母 六 兩   甘 草 ( 炙 ) 二 兩   石 膏 一 斤   粳 米 二 合(大成:傷寒論第176條作[六合])  桂 枝 ( 去 皮 ) 三 兩     上 銼 , 每 五 錢 , 水 一 盞 半 , 煎 至 八 分 , 去 滓 , 溫服 , 汗 出 愈 。

    瘧 多 寒 者(寒多熱少非無熱) , 名 曰 牝 瘧 , 蜀 漆 散 主 之 。(5)
(大成:論注、心典牝瘧作[牡瘧])
(尤怡說:瘧多寒者非真寒也陽氣為痰飲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內伏心間牡藏也故名牡瘧蜀漆能吐瘧痰痰去則陽伸而寒愈取雲母龍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並動心中之神與氣也。)
(素體陽虛陽氣難以外達,或是素有痰飲,陽氣被陰氣所遏,致使陽氣流於陰分者多,而並於陽者少。
蜀漆,常山苗比常山不易催吐,且抗瘧效價為常山的5倍。
蜀漆驅痰截瘧、雲龍助陽扶正,鎮定安神,且有治瘧之功
)
(常山鹼能迅速控制症狀即清除血中瘧原蟲,顯效較快,但停藥後易復發。為防止催吐,一般宜用複方,如常山5錢、姜夏3錢,柴胡5錢,水煎取汁分3次服,在發作前一天晚上、前半天、即2小時前各服1次。或者少量多服)
(大成引李彣說:不用根而用苗,取其性多升發,能透陽氣於上之義也)

    蜀 漆 散 方 :

蜀 漆 ( 洗 去 腥 )   雲 母 ( 燒 二 日 夜 )(大成:長沙藥解:雲母,利水瀉濕,消瘀除瘧;蜀漆散用此瀉濕行痰)   龍 骨 等 分 (大成:陽虛之體恐蜀漆發越太過,故配以龍骨,潛陽安神)    上 三 味 , 杵 為 散 , 未 發 前(瘧發之前約2小時服藥) 以 漿 水 服 半 錢 匕 。 溫 瘧加 蜀 漆 半 分 , 臨 發 時 服 一 錢 匕 。
(大成引陸淵雷說:此方用以截瘧.....惟截瘧須於發3-5次後行之,截之若早,常有後遺病。又須於瘧發前1-2小時服藥,服早僅不效而已,服遲則瘧發更增燥擾,此皆經驗之事實。大成說:現代用常山治療瘧疾的觀察結果表明。於發作前2-4小時兩次服的治癒率為80%,其他時間的服亦藥效果則大為降低)
(大成:常山單味服用往往引起噁心嘔吐...與檳榔配合可以制止...或少量頻服亦可;誘引李士才說:世俗畏常山發吐,不知其(治瘧)有神功。但炒透則不吐耳)
(治瘧專藥:蜀漆、常山、青蒿、柴胡)
瘧病比較
1.溫瘧:症狀:身體微惡寒,骨節疼煩,時嘔,脈弦或不弦。病機:裡熱熾盛表邪未解。治法:清熱生津解表祛邪。方名:白虎加桂枝湯。病程:不長。休作:定時。轉歸:痊癒或轉為瘧母
2.癉瘧:症狀:但熱無寒,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肌肉消瘦,脈多數。病機:表裡俱熱,熱盛傷津。治法:清熱生津。方名: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病程:不長。休作:定時。轉歸:痊癒或瘧母。
3.牝瘧:症狀:寒多熱少。病機:痰飲內停,陽氣被遏。治法:袪痰止瘧。方名:蜀漆散。病程:不長。轉歸:痊癒或瘧母。
4.瘧母:症狀:脇下脹痛,按之有塊,觸之不移,寒熱易作。病機:病久正虛痰凝瘀滯。治法:化痰袪瘀,扶正消瘀。方名:鱉甲煎丸。病程:較長。休作:或有定時。轉歸:緩解或終身不癒或生它變。


    附 注 : 《 外 臺 秘 要 》 方

    牡 蠣 湯 : 治 牝 瘧

牡 蠣 四 兩   麻 黃 四 兩 ( 去 節 )   甘 草 二 兩   蜀 漆 三兩 (大成:外台有[若無,用常山代之])    上 四 味 以 水 八 升(大成:千金、外台皆有先洗3遍去腥味) , 先 煮 蜀 漆 、 麻 黃 , 去 上 沫 , 得六 升 , 內 諸 藥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一 升 , 若 吐 則 勿 更 服 。
(大成引尤怡說:此系宋孫奇等所附,蓋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較猛矣)
(本方具有化痰截瘧,祛寒散邪之功。甘草、蜀漆化痰截瘧為主藥,牡蠣鹹寒軟堅散結消痰,並能歛陰氣之耗散;麻黃辛溫散寒,發越陽氣,牡蠣與麻黃相伍,一歛一散,使邪去而正不傷;甘草以合諸藥。合有截瘧散邪之功。本方適用於痰濕內結兼有表寒的瘧病。瘧以寒多熱少,伴有頭痛鼻塞咳嗽等症。)
(牡蠣湯與蜀漆散皆用於寒瘧,接宜未發前服用,但前者有表邪故用湯劑,後者無表邪,無須解表,用散劑即可)

    柴 胡 去 半 夏 加 栝 蔞 湯 , 治 瘧 病 以 發 渴 者 , 亦 治 勞瘧(久瘧不癒氣血虛弱) 。
(本方治瘧在少陽,具有寒熱往來,發作有時,口渴欲飲等症狀。瘧久不癒正虛邪實者亦可用之。若邪氣已盡,元氣弱脾腎偏虛應專以補益為主,可用十全大補湯,或大補元煎。若腎陰不足,精不化氣者,可用理陰煎等)
金匱要略淺述醫案:治勞瘧先用本方+醋炒常山止瘧,後用秦艽鱉甲湯+首烏、黨蔘、甘草調服7劑。)

    柴 胡 八 兩   人 參   黃 芩   甘 草 各 三 兩   栝 蔞 根 四兩   生 薑 二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去 渣 , 再 煎,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二 服 。

    柴 胡 桂 薑 湯 : 治 瘧 寒 多 微 有 熱 , 或 但 寒 不 熱(?) 。 (服 一 劑 如 神 )
    柴 胡 半 斤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乾 薑 二 兩   栝 蔞根 四 兩   黃 芩 三 兩   牡 蠣 三 兩 熬   甘 草 三 兩 ( 炙 )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去 渣 , 再 煎,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初 服 微 煩 , 復 服 汗 出 便愈 。
(從方劑用量來看,實為治療寒熱並存,熱勢非微而津傷的瘧疾,即為寒熱並調之劑)
(張璐說:小柴胡湯本陰陽兩條之方,可隨證之進退,加桂枝、乾薑則進而從陽,若加瓜蔞、石膏則退而從陰,可類推矣)
(大成引尤怡說:趙氏曰此與牡瘧(按即是第5條所說的牝)相類而實非牡瘧邪客心下此風寒濕痹於肌表肌表既痹陽氣不得通於外遂鬱伏於營血之中陽氣化熱血滯成瘀著於其處遇衛氣行陽二十五度及之則病作其邪之入營者既無外出之勢而營之素痹者亦不出而與陽爭故少熱或無熱也是用柴胡為君發其鬱伏之陽黃芩為佐清其半里之熱桂枝乾薑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蔞根牡蠣除留熱消瘀血甘草和諸藥調陰陽也得汗則痹邪散血熱行而病愈矣。)


中 風 歷 節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五

(關於中風立論
1.漢唐以前:多以內虛邪中立論
2.漢唐以後:1.劉完素:認為非外中之風,實由於內因內因五志化火所致。2.李杲認為本氣自病,正氣內虛。3.朱震亨認為由氣虛、血虛、痰濕自盛所致。4.張景岳認為是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提出[非風]之說。
關於歷節
1.多由內傷肝腎不足,而後風寒濕侵襲經脈關節,導致經脈痹阻不通,故關節疼痛腫大。
2.巢元方稱他為歷節風;外台稱他為[白虎病];歷節久不癒,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朱震亨稱為[痛風]
3.本病多晝輕夜重,發則徹隨痠痛,乍歇,其痛如虎嚙)
(大成:本篇是以體虛外風入中立論,其理論依據根源於靈樞刺節真邪篇:虛邪客於身半...發為偏枯。這種[虛邪內中]之說與金元時期以"內風"立論有所不同)

夫 風 之 為 病 , 當(大成:趙刻本作[常]字) 半 身 不 遂 , 或 但 臂 不 遂 者 , 此 為 痹(大成:指病機非病名,即經脈閉塞不通,屬於中風輕症,不典型的臨床表現,不是痺病,痺病主症是關節疼痛)。 脈 微 而 數 , 中 風 使 然 。 (1)
(尤怡說:風徹於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閉於一處,故但臂不遂。風重而痹輕,且痹為風寒濕三邪雜至。中風與傷寒論中的[中風]涵義不同,中風半身不遂即是內經所謂的[偏枯]。)
(脈微而數,是假脈象而論述中風,亦即中風根由是氣血不足病邪有餘,並非說中風脈象一定是脈微而數)

     寸 口 (左右兩手寸脈。寸口主表主營衛)脈 浮(指氣血虛) 而 緊(表寒) , 緊 則 為 寒 , 浮 則 為 虛 ; 寒 虛 相 搏, 邪 在 皮 膚(上五句金鑑認為與本文之義不屬) ; 浮 者 血 虛(氣血虛) , 絡 脈 空 虛 ; 賊 邪 不 瀉(外邪入侵停留) , 或 左 或右 ; 邪 氣 反 緩 (經絡之氣閉塞,緩而不用,故見鬆弛狀態); 正 氣 即 急(不病的一端反見相對緊張拘急) , 正 氣 引 邪(不病的一端牽引留邪的一端,故口眼喎斜向左者,病反在右...) , 喎 僻 不 遂 。(按:本處的口眼喎斜是顏面神經麻痺或是中風,仍需細辨,但中醫辨證論治無別
考顏面神經麻痺或中風)

    邪 在 於 絡 , 肌 膚 不 仁(營衛不行於肌膚) ; 邪 在 於 經(營衛不行於肢體,氣血不足) , 即 重 不 勝(大成:肢體重著少力,不易舉動,較不遂為輕) ; 邪入 於 腑 (風入胃,胃熱痰涎壅塞隧道,胃之支絡絡心,堵其神氣出入之竅(按即痰涎血瘀壓迫腦神經),故不識人), 即 不 識 人 ; 邪 入 於 臟 (入於心), 舌 即 難 言(舌縱難言,廉泉開流涎沫) , 口 吐 涎 (病重於入府,故應有不識人症狀,此為省筆)。(2)
(尤怡說:...絡邪病於肌膚,而經邪病連筋骨...神藏於臟而通於腑,腑病則神滯至於內,故不識人,諸陰皆連舌本,臟氣厥不至舌下,則機息於上,故舌難言而涎自出。)
(大成說:所述邪入於腑之神昏等證候,為中風急性期的表現;邪入於臟為中風後遺症的表現,即中風昏迷經過救治後,神識清醒,故表現"舌即難言,口吐涎"即半身不遂等症狀。腑與臟應為互詞,即邪入臟腑之義。...
首段論述的,為後世所謂"真中風",俗稱面攤,亦即西醫學所說的面神經炎,亦稱面神經麻痺,為周圍神經病變。其症狀以口喎為主,同時伴有患側額紋消失 ,不能抬眉,眼閉不全,流淚,鼻唇溝變淺,齒頰內食物殘留等。
次段論述的,為後世所謂的"類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病變,所述:邪在於絡,肌膚不仁,後世認為是中風的先兆;"邪在於經,即重不勝"或為中風的先兆,或為腦梗死的先兆之輕證;邪入臟腑,則為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仲景時代,尚無真仲風與淚仲風之分,總以正氣內虛,外邪入中立論...)
(大成:中風先兆
1.肢體麻木(即金匱所謂邪在絡,肌膚不仁)2.肢體少力(金匱所謂邪在經,即重不勝)3.眩暈4.其他(舌強語謇、失語、飲食發嗆、口歪舌偏、複視、偏盲、耳鳴、耳聾、頭痛、頭脹、頭沉、手物失落、手顫、卒倒、近事遺忘等等......經CT檢查,有的其實就是輕微梗死或少量出血。因此中風先兆和中風難以截然分開,所以有的專家學者把中風先兆稱為[小中風])

    侯 氏 黑 散 : 治 大 風 (外風直中臟腑經絡,四肢煩重)四 肢 煩 重 , 心 中 惡 寒 不 足 者(心陽虛心血不足) 。 《 外 臺 》 治 風 癲
    菊 花 四 十 分   白 朮 十分   細 辛 三 分   茯 苓 三分   牡 蠣 三 分   桔 梗 八分   防 風 十 分 人 參 三分   礬 石(宜燒過三 分   黃 芩 五分   當 歸 三 分   乾 薑 三分   芎 藭 三 分   桂 枝 三分
    上 十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日 一 服 , 初 服二 十 日 , 溫 酒 調 服 , 禁 一 切 魚 肉 大 蒜 , 常 宜 冷 食 , 六 十日 止 , 即 藥 積 在 腹 中 不 下 也 。 熱 食 即 下 矣 , 冷 食 自 能 助藥 力 。
(呂志杰(傷寒雜病論研究大成)說:本方及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散四方是否為仲景方,注家考證說法不一。筆者認為,是不是仲景方無關要緊,關鍵是臨床有效,就應注重應用)
(經方發揮說:本案例證實侯氏黑散確實有降血壓作用,並且進一步證實了侯氏黑散在某些情況下,降壓作用還超過了西藥,......高血壓病是慢性疾患,很難根治。如症狀不太急迫時,可將本方研製為散,日服12-15克,緩緩收工,以資鞏固療效。如病情嚴重,刻不容緩,將此方用水煎服,菊花量可用至60克,其他藥物按比例推.....)
(呂志杰說:本方以菊花甘苦而涼為君,清火養肝以平木,木平則風熄。配伍蔘朮補氣,姜桂助陽,歸芎養血,細辛通腎氣,黃芩清肺火,桔梗利肺氣,茯苓利脾濕,牡蠣潛降,白礬化痰,共湊扶正袪邪之功。)  
(一分約6銖約四克)                                                                                                                                                                                                                                                  
    寸 口 脈 遲 而 緩 , 遲 則 為 寒 , 緩 則 為 虛 ; 營 緩 則 為亡 血(大成:這裏作[營血虛]理解) , 衛 緩 則 為 中 風 。 邪 氣 中 經(大成:指外感邪氣侵入人體經脈,為真中風,與前面"邪在於經,即重不勝"之類中風不同,類中風的病機主要是經脈痹阻) 則 身 癢 而 癮 疹(風疹之類) ; 心 氣 不足 (大成:此處心氣泛指正氣), 邪 氣 入 中 (此處指入於心肺), 則 胸 滿 而 短 氣 。(3)
(尤怡說:遲者行之不足,緩者至而無力,不及為寒,而無力為虛也。沉而緩者為營氣不足,浮而緩者為衛中風。衛在表而營在裡也,經不足而風入之,血為風動則身癢而癮疹;心不足而風中之,陽用不布,則胸滿而短氣,經行肌中而心處胸間也。)
(大成:由於癮疹來去無定,類似中風的發病特點,故於此論述。...類似西醫的蕁麻疹,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

    風 引 湯(風引,風癇掣引) : 除 熱 癱 癇(癱,半身不遂;癇,癲癇病)

大 黃   乾 薑   龍 骨 各 四 兩   桂 枝 三 兩   甘 草   牡 蠣各 二 兩   寒 水 石   滑 石   赤 石 脂   白 石 脂   紫 石 英   石膏 各 六 兩     上 十 二 味 , 杵 , 粗 篩 , 以 韋 囊(皮袋) 盛 之 , 取 三 指 撮 ,井 花 水 三 升 , 煮 三 沸 , 溫 服 一 升 。 治 大人 風 引 , 少 小 驚 癇 瘛 瘲 , 日 數 十 發 , 醫 所 不 療 , 除 熱 方。 巢 氏 云 : 腳 氣 宜 風 引 湯 。
(陽邪化風,火熱內盛,大人中風,小兒驚風,而見四肢抽搐,角弓反張,風邪入絡,經脈痹阻,故半身不遂而癱瘓。方中六石清熱重鎮熄風,龍牡介類潛陽,大黃導熱,桂姜反佐通脈)
(本方重鎮清熱熄風之劑,如用於治療癇病屬於痰火者固可,即使中風之由於肝陽上亢、虛風內動者,加減使用亦可取法)
(尤怡說:...中有姜桂石脂龍牡者,蓋以澀馭泄(按減緩泄瀉之力),以熱監寒也。然亦猛劑,用者審之)
(大成醫案精選:1.內風2.高血壓病3.癲癇可見P532)
(大成:本方可辨證治療肝陽化風、癲癇、狂症、中風等。方中大黃為泄熱要藥,苦可慮其攻下而減去不用)

    防 己 地 黃 湯 : 治 病 如 狂 狀 , 妄 行 , 獨 語 不 休 , 無寒 熱(病不在表) , 其 脈 浮 (火盛血虛)。
(風邪內入裡,熱邪傷心,故狂躁妄行,風火相熾,心神錯亂,獨語不休。)
    防 己 一 錢   桂 枝 三 錢   防 風 三 錢   甘 草 二 錢
    上 四 味 , 以 酒 一 杯 , 浸 之 一 宿 , 絞 取 汁 , 生 地 黃二 斤 , [口父]咀(把藥物切碎) , 蒸 之 如 斗 米 飯 久 , 以 銅 器 盛 其 汁 , 更 絞 地黃 汁 , 和 , 分 再 服 。
(大成引尤怡說:狂走譫語,身熱脈大者,屬陽明也。此無寒熱,其脈浮,乃血虛生熱,邪併於陽而然。桂枝、防風、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輕清,歸之於陽,以散其邪;用生地黃之甘寒,熟蒸使歸於陰,以養血除熱。概藥生則散表,熟則補衰,亦表裡法也(趙氏))
(風邪入裡化熱,治宜袪風清熱。二防、桂枝袪風解表,希表邪從外而解。重用地黃清心涼血,熱從內去)
現代研究
1.治急性風溼性關節炎:木防己15克 生地15克 防風9克 桂枝9克 甘草9克。加羌活30克 忍冬藤30克(或西河柳30克) 蒲公英30克 
關節紅腫,皮膚有環形紅斑,舌質紅。去桂枝、羌活、忍冬藤,加生地6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水牛角30克 紫草15克
每日一劑,分2-3次服
2.此方能減輕或消除激素的不良反應與併發症。生地30克 防己15克 桂枝、防風各10克 甘草6克。脾腎陽虛者,非本方所宜。
3.治療陰血虧虛,心神失養,虛火干擾的精神疾患、癲癇性精神障礙)
(生地、麥冬酒煎可防滋膩)|
(酒浸取汁,用是清輕,歸之於陽,以散其邪...概要生則散表,熟則補衰,此煎煮法,亦表裡法也)
(呂志杰說:防己地黃湯對陰虛鬱熱性精神失常患者有療效。...無寒熱,其脈浮,排除了熱病病因...乃血虛生熱脈象,必浮而無力。)
(呂志杰說:根據丁浮艇先生臨床經驗,以甘重於苦之乾地黃150克為妥,多則服後心煩,少則難收滋陰養血之效。本方常用劑量為:防己3克 桂枝9克 防風9克 甘草3克 乾地黃150克 改蒸法以濃煎,其效相同。)
(大成:引用劉強治療癲證使用份量:生地90克 防己 防風 桂枝 生甘草各10克)
(大成:具丁浮艇先生臨床經驗,以"甘重於苦"之乾地黃150克為妥,多則服後心煩,少則難收滋陰養血之效。本方常用劑量為防己3克 桂枝9克 防風9克 甘草3克 乾地黃150克 。改蒸法以濃煎,煎法雖簡便而其效相同。本方於重劑育陰清熱、養血固本之同時,佐以少量袪風之品,藉其輕清生散之性,可使鬱熱得泄,不安神而神自安,不治狂而狂自癒。)

    頭 風(發作性頭眩;頭痛之類) 摩 散 方(藥散於病處,用手揉摩) :
大 附 子 一 枚 ( 炮 )   鹽 等 分     上 二 味 為 散 , 沐 了(病處先洗浴) , 以 方 寸 匕 , 已 摩 疾 上(大成:醫通作[痛處]) , 令 藥力 行 。
(頭風是由風寒外侵,經絡痹阻引起,其證頭痛、頭重,遇風,病則痛重加劇。附子溫經散寒止痛,食鹽治上盛之浮熱;千金藉此治頭面一切久伏之毒風)
(大成:頭風,指頭痛日久不癒,時發時止,甚至一觸即發的病證。由風寒侵入頭部經絡,或因痰涎風火,鬱遏經絡,以致氣血壅滯所致。症見頭部劇烈疼痛,痛連眉梢、眼睛,甚者目昏不能睜開,頭不能抬舉,頭皮麻木等)
(大成:張璐說一法:用川烏末,醋調,涂痛處。又說,頭風諸藥不效,用大附子一只切片,同綠豆一升煮熟,去附子,但服綠豆及汁即愈。)
(大成引用侯恆太一案摩五分鐘後局部有熱辣疼痛感,繼續搓摩少頃,辣痛感消失,僅感局部發熱可見P534,該案作者提示:1.用藥前必須熱敷或淋浴,使毛孔張開,易於藥物滲透2.可酌情加減,例如治一例頭皮疼痛,原方效果不著,加細辛後病除3.藥末一定研細,否則反複搓摩會損傷局部皮膚)

    寸 口 脈 沉 而 弱 , 沉 即 主 骨(腎氣不足) , 弱 即 主 筋 (肝血不足), 沉 即 為 腎, 弱 即 為 肝 (肝腎氣血不足)。 汗 出 入 水 中 , 如 水 傷 心(汗為水阻不能外出,水濕內入,鬱積而生濕熱,傷及血脈,浸淫筋骨,流入關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以致周身歷節疼痛,痛必腫大,溢出黃汗) , 歷 節 黃 汗 出 , 故曰 歷 節 。((4)
(本條黃汗出是歷節病的一個兼症,其表現只在關節局部,是由寒濕浸淫關節鬱而化熱,濕熱薰蒸所致,局部可有紅腫疼痛。黃汗病的黃汗是全身性的,是由濕熱鬱於肌膚所致,一般無關節疼痛,但有四肢頭面種,胸悶等症狀)
(唐宗海認為,黃汗在氣分,歷節在血分,他認為[然火不傷血分決不作痛])
(大成:歷節黃汗出之[黃]字疑[疼痛]之誤。)
(大成:病源卷二[歷節風候]說:歷節風之狀,短氣自汗出,歷節疼痛不渴忍。總錄卷十[歷節風]說:歷節風者,由血氣衰弱,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摶,所歷之節悉皆疼痛,痛甚則使人短氣汗出。根據以上記載,則歷節主症,乃骨節痛、汗出。由此看來,所述[歷節黃汗出]之[黃]應為[疼痛]明矣。)

    跗 陽(足背上五吋即衝陽穴,診脾胃脈) 脈 浮 而 滑(浮為風邪入胃,滑屬水穀為病,脈顯浮滑,乃素積酒穀濕熱招風為穀實) , 滑 則 穀 氣 實 , 浮 則 汗 自 出(汗出當風,或汗出入水中,則內熱與外熱相搏,亦能成為歷節) 。(5)
(大成:本條是藉跗陽脈的變化,簡述歷節病另一成因,文氣未完,疑有脫簡)

    少 陰 脈(神門穴、太谿穴) 浮 而 弱 , 弱 則 血 不 足(弱為陰血不足) , 浮 則 為 風 , 風 血 相搏 , 即 疼 痛 如 掣(牽引性的疼痛) (風邪乘虛侵襲,導致經脈痹阻,筋骨失養,關節掣痛不能屈伸。李彣說:風在血中,則剽悍勁切,無所不至,為風水相搏,蓋血主榮筋骨也,若風以燥之,則血愈耗而筋骨失其所養,故疼痛如掣)。(6)
(金鑑認為當養血袪風,養血藥中加入袪風藥物)

    盛 人(肥人;大成:非體質盛壯,指體型胖,濕盛之人) 脈 澀 小(應滑大反見澀小,表示陽氣不足) , 短 氣(陽氣不足) , 自 汗 出(陽氣不固) , 歷 節 痛 , 不 可 屈 伸, 此 皆 飲 酒 汗 出 當 風 所 致 (內因飲酒濕熱,又且陽氣不固,汗出當風,風與濕熱內外相襲。大成:因酒後汗出,腠理開,風入與濕結合,流注於關節,阻礙氣血運行,所以關節疼痛而不可屈伸...法當溫經助陽,袪風除溼,方如第2篇治濕病三個附子湯(此說與教材略異,教材主濕熱))。(7)
(從上述幾種病機來看
內因:肝腎不足,胃蘊濕熱,陰血先虧,肥人陽虛等等。
外因:汗出入水,汗出當風。
但實際上,如觸冒風冷,居處潮濕,露天就寢,淋雨受濕等等,都能成為歷節病的誘因,當活看。
)
(第四條是肝腎先虛,氣血不足;第五條是濕熱交蒸,故脈浮滑;第六條是少陰不足,陰血不足,故脈象浮弱;第七條是陽氣虛,故脈澀小。)

    諸 肢 節 疼 痛 (大成:主症,其特點為遊走性、多發性、對稱性小關節痛,且晨間關節僵硬,活動後減輕), 身 體 尪 羸(脈經作[魁羸])(形容關節腫大,一云身體瘦弱。大成:指肢體畸形而瘦弱。尪,骨骼彎曲症,脛、背、胸彎曲都叫尪,羸,極度瘦弱。病程日久之故) , 腳 腫 如 脫(形容關節腫脹,且又麻木不仁,似乎要和身體脫離一樣;大成:古人把下之小腿部稱為腳,腫,指下肢關節腫大,腫大的關節與銷售的身體似乎要脫離一樣) , 頭 眩 短 氣(大成:陽氣不足則短氣,清陽不升則頭眩) ,溫 溫(蘊蘊,謂心中鬱鬱不舒) 欲 吐(大成:濕濁中阻則欲吐) , 桂 枝 芍 藥 知 母 湯 主 之 。(8)
(風濕流注於筋脈關節,氣血通行不暢,故肢體疼痛腫大;病久不解,正氣日衰,邪氣日盛,顧身體逐漸消瘦;風邪上犯,則頭昏目黑,濕阻中焦,則短氣嘔噁;濕無出路,流注下肢,則腳腫如脫。本證還應有發熱症狀,是病久陰虛生內熱,但病因,風濕閉阻經脈關節,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兼顧養陰。方中桂枝麻黃袪風通陽,附子溫經散寒止痛,白朮防風去風除濕,知母芍藥養陰,生薑甘草調味和中。
朮附合用,對風濕肌肉或關節疼痛,每有良效,桂麻與白朮合用,具有發汗且袪表裡之濕。
(大成:方中知母,並非只是清熱,本經說: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可見知母具有一要多效的功用)
(《本草經疏》:知母稟天地至陰之氣,故味苦氣寒而無毒。《藥性論》兼平,日華子兼甘,皆應有之。入手太陰、足少陰經。苦寒能除煩熱,至陰能入骨,故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脾腎俱虛則濕熱客之,而成肢體浮腫,肺為水之上源,腎屬水,清熱滋肺金,益水臟,則水自下矣。補不足者,清熱以滋金水之陰,故補不足。熱散陰生,故益氣。苦寒至陰之性,煩熱得之即解,故療傷寒,久瘧煩熱,及脅下邪氣。凡言邪者,皆熱也。膈中惡,即邪惡之氣中於膈中也。風汗者,熱則生風,而汗自出也。內疸者,即女勞色疸也。熱火既散,陰氣即生,故主上來諸證也。多服令人泄者,陰寒之物,其味復苦,則必傷脾胃生發之氣,故作泄也。)
類方證治
防風湯:防風 桂心 知母各4兩 白朮 生薑各5兩 芍藥 甘草各3兩炙 附子2枚炮 主身體四肢疼痛,墮如腫脫,按之皮急,頭眩短氣,溫溫悶亂如欲吐。(外台)
外用輔助:麻黃 松節 白芥子包患處,開毛竅以去風濕。
風濕四病具可參考本篇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風寒濕性 風濕性 強質性脊柱炎
(大成:趙錫武先生...類風濕則屬於中醫之歷節、腎痹(骨骼變形)...近世所謂類風溼性關節炎,多謂不治,但歷年來我曾以桂枝芍藥知母湯治愈多人)
(大成引用張漠瑞等經驗: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依據1.起病緩慢,具有全身疲乏,低熱,手足多汗,關節麻木等前驅症狀2.成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受累的關節多為對稱性小關節,如指(趾)掌(跖)關節,常有梭形的關節周圍炎3.發作期和緩解期長反復出現4.發作期化驗檢查(略),均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處方:桂枝12克 生甘草9克 知母9克 白芍9克 生麻黃9克 白朮9克 炮附子15-30克(先煎半小時) 生姜9克。
加減:發熱者加生石膏30克(與附子一同先煎半小時),薏苡仁15克;有血虛肢節腫大者,加雞血藤30克 鹿銜草12克 白芷9克;濕盛關節腫大者,加萆薢30克 澤瀉12克 漢防己15克;氣虛者,加生黃耆15克。服藥後出現胃部不適的副反應時,加蜂蜜60克,分兩次混和在藥汁內服。服藥30劑為一療程。...服桂枝芍藥知母湯將近治癒期,再加黃耆(即桂枝芍藥知母湯與黃耆桂枝五物湯合方),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從而使治療效果獲得鞏固)(張漠瑞等(中醫雜誌)1981)

    桂 枝 芍 藥 知 母 湯 方 :

桂 枝 四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麻 黃 二 兩   生 薑五 兩   白 朮 五 兩   知 母 四 兩   防 風 四 兩   附 子 二 枚 ( 炮)(附子大一枚約20克,中約15克)       上 九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服 。
(大成方歌:桂枝芍藥知母湯,朮附麻黃薑草防,身羸腳腫肢節痛,正虛邪痹此方良)

    味 酸 則 傷 筋(過食之故) , 筋 傷 則 緩(津傷血泄,筋遲緩不用,不能隨意運動) , 名 曰 泄 。 鹹 則 傷 骨 (過食), 骨傷 則 痿(腎主骨而生隨,腎傷則骨傷髓枯,骨傷則痿弱不能行立) , 名 曰 枯 。 枯 泄 相 搏 , 名 曰 斷 泄(肝腎具傷精竭血虛) 。 營 氣 不 通 , 衛不 獨 行 , 營 衛 俱 微 , 三 焦 無 所 御(大成:御,有[用]義) , 四 屬 斷 絕(四肢得不到營養;大成說:四屬,皮、肉、脂、髓,謂此四者不相連屬,若解釋成四之於病理不合。) , 身 體 羸 瘦, 獨 足 腫 大 , 黃 汗 出 , 脛 冷 。 假 令 發 熱 , 便 為 歷 節 也 。(9)(脛冷,不發熱,遍身出黃汗而無病處,是為黃汗病;如果脛不冷,發熱,關節痛,既使有黃汗,亦僅在關節痛處,是屬歷節病
趙以德說:《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以津,盖谓津液不濡而内溢;短肌,谓走血而肌缩;大骨气劳,谓咸入骨走血,髓无养也。由是知此之谓泄,即溢也,津液内溢,蓄而成湿,筋得湿,则弛长而缓,故名为泄。枯者,髓无血也,咸多伤骨因致痿而为枯。血走,绝而不流谓之断,湿胜谓之泄,血不流则荣不通,荣与卫相将,荣不通,则卫不独行也。三焦形体,皆藉血以养,血亡则三焦无所依。四属者,皮肉脂髓也,无血以滋,则身体羸瘦。独有所蓄之湿,下流伤肾,肾主下焦,故脚肿大;湿胜则多汗,脾色黄,湿本于脾,故黄汗出;肾虚而阳不下降,则胫冷;假令阴虚湿郁变热,则湿不泄,而流于筋骨关节也。夫仲景诚善于立言者矣。)
教材說:過食酸鹹引起上述諸病實屬罕見


    病 歷 節 不 可 屈 伸 , 疼 痛 , 烏 頭 湯 主 之 。(10)
(本條論述寒濕歷節的證治。烏頭湯溫經祛寒,除溼解痛,麻黃發汗宣痹;烏頭祛寒解痛;芍藥甘草緩急舒筋;黃耆氣固衛,並助麻黃、烏頭溫經止痛,又可防麻黃過於發汗;白蜜甘緩,能解烏頭毒。)
(大成引尤怡說:寒濕之邪,非麻黃、烏頭不能去,而病在歷節,又非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黃耆之補,白芍之收,甘草之緩,牽制二物,必得深入而去留邪。如衛歡監鍾鄧入蜀,使其成功而不及於亂,乃治方之要妙也)
(大成引周岩說:烏頭與附子同為少陰藥,而補益以附子為優,發散以烏頭為勝)
(烏頭有毒性,服後可能有反應,故應掌握劑量。如服烏頭湯後,唇口肢體麻木,甚者昏眩吐瀉,此時應加以注意:
1.若脈搏、呼吸、神志方面無大變化,則為[面眩]反應,則療效尤速;
2.如服後見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脈搏有間歇現象,甚者神志昏迷的,則為中毒反應,當急服西藥解救。)
(桂枝芍藥知母湯(1)與烏頭湯(2)的鑑別:
病機:(1)風濕外侵,日久化熱(2)寒濕外侵,經脈痹阻
症狀:(1)肢節疼痛,身體尫羸,頭眩短氣欲吐(2)關節痛,不可屈伸
治法:(1)袪風除溼,行痹清熱(2)溫經祛寒,除溼宣痹
藥物:(1)桂枝 芍藥 知母 甘草 麻黃 生薑 白朮 防風 附子(2)烏頭 麻黃 芍藥 黃耆 甘草
烏頭止痛強於附子,可知烏頭湯的疼痛比較重;烏頭湯雖亦用麻黃,但不用桂枝 防風,其目的就不在於發汗,而在通陽行痹。可知烏頭湯的重點主要在關節,故不著重於表散。桂枝芍藥知母湯用知母苦寒清熱,可知其熱證較為顯著,關節部分除了腫痛以外,亦可能發紅發熱;烏頭湯用烏頭,大辛大熱,驅寒止痛,並欲黃耆扶正袪邪,可知其證內無熱象,關節亦不紅熱,而只是以劇痛不可屈伸為主。)
(烏頭(川烏),大者1枚10克,中者7克。一般病人服烏頭湯140ML,即有效應)
(大成:1.凡烏、附類方(附子湯除外) ,其中用炙甘草為烏、附的兩倍2.蜜制川烏3. 余藥另煎,取汁與蜜(烏頭與蜜先煎之汁)再煎
為了安全從20世紀60年代起,又加3條措施:
1.凡用烏頭劑,必加2倍量炙甘草,蜂蜜150克,黑小豆、防風各30克。凡用附子超過30克,不論原方有無,皆加炙甘草60克,文火煮2.5小時以上
2.凡劑量超過30克時,烏頭劑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3服,煎煮時間3小時左右,已可有效迫害烏頭鹼之劇毒,附子用於慢性心衰,加冷水1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2-3次服;危急頻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劑破格救心湯,則開水武火急煎,隨煎隨灌,不尋常規,此時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慮。
3.凡用烏頭劑,必親臨病家,親為示範煎藥,病人服藥後,必守護觀察,詳詢服後唇舌感覺
1965年搶救2利烏頭中毒瀕危2例:以生大黃 防風 黑小豆 甘草各30克 蜂蜜150克 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均在40分鐘內救活(李可老中醫))
(大成引李可原按:以烏頭湯為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曰2000例以上,正虛,加大劑量生黃耆,腎虛,加腎四味(枸杞 菟絲子 補骨脂 仙靈脾),久病加蟲類藥(按:全蠍、蜈蚣),關節變形加製馬錢子粉,每次01.5克,漸加至0.6-0.8克,日服2次,連服10日,間息5日,用綠豆湯佐餐(可防馬錢子蓄積中毒)。多數病例10天痊癒,最常1立2.5個月。合病風心病者以溫氏奔豚湯治本...凡大毒治病,中病即止,以培補脾腎收工)

    烏 頭 湯 方 : 治 腳 氣 疼 痛 , 不 可 屈 伸 。(丹波元堅說:治以下九字後人所添)

麻 黃   芍 藥   黃 耆 各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川 烏五 枚(5-10)*5=(25-50)克 ( 咬 咀 , 以 蜜 二 升(400CC)(蜜煎制烏頭毒) , 煎 取 一 升 , 即 出 烏 頭 )(大成認為:咬咀上脫一[不]字,第十篇大烏頭湯煎及明白[不咬咀]。否則烏頭大毒,咬咀可致中毒)       上 五 味 ,咬 咀 四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內 蜜 煎 中 , 更 煎 之 , 服 七 合(140CC;一般人服此劑量即有效應) 。 不 知(服後舌頭微微感覺麻木為知) , 盡 服 之 。
(大成歌曰:烏頭蜜煎烏頭湯,麻耆芍草各三兩,歷節疼痛難屈伸,寒濕侵入宜此方)

    礬 石 湯 : 治 腳 氣 衝 心(指腳氣病而見心悸、氣喘、嘔吐)

(腳氣病由寒濕或濕熱引起,故見腿足腫脹疼痛。如脾腎虛水濕不化不能運行,則水濕上衝於心,而見心悸、氣喘、嘔吐。致用礬石湯熏洗,取酸溫收濕澄濁,清熱解毒。如濕下行不上衝,則諸症自已。)
(千金、外台考證,隋唐以後才有腳氣名稱)
礬 石 二 兩     上 一 味 , 以 漿 水 一 斗 五 升 , 煎 三 五 沸 , 浸 腳 良 。

    〔 附 方 〕

《 古 今 錄 驗 》   續 命 湯 : 治 中 風 痱(靈樞熱病說:痱之為病,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治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尤怡說:非特邪氣之擾,亦為真陽之衰也) , 身 體 不 能 自 收持 , 口 不 能 言 , 冒 昧 不 知 痛 處 , 或 拘 急 不 得 轉 側 。 姚云 : 與 大 續 命 同 , 兼 治 婦 人 產 後 出 血 者 及 老 人 小 兒 。    
麻 黃   桂 枝   當 歸   人 參   石 膏   乾 薑   甘 草 各三 兩   芎 藭 一 兩   杏 仁 四 十 枚(16克)
    上 九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四 升 , 溫 服 一 升 , 當 小汗 , 薄 覆 脊 , 憑 几(大成:小或矮的桌子) 坐 , 汗 出 則 癒 ; 不 汗 , 更 服 。 無 所 禁, 勿 當 風 。 並 治 但 伏 不 得 臥 , 咳 逆 上 氣 , 面 目 浮 腫 。
(風中臟腑,心神失靈,故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風邪外中,經脈痹阻,顧身體不能自收持。治宜養血益氣,袪風清熱。方中麻桂外解風邪、蔘草補氣、芎歸補血,如有喘加杏仁降氣,熱加石膏,寒加乾薑,乃攻補兼施之法)
(本方為中風有表證而設,如肝陽上亢引起的類中風,不可用)
(大成說:痱又稱風痱,風痱與中風偏枯二病同中有異:1.從發病特點而言,二病皆發病卒然,但病因不同2.從臨床表現而言,二皆肢體廢用,但中風為半身不遂,而風痱多四肢不用。醫學綱目說: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3.結合西醫學來看,中風與急性腦血管病相類,屬於中樞神經病變;風痱,與多發神經炎相似,屬於周圍身經病變。)
(大成說:據考據此為仲景方,千金在此方基礎上去石膏、乾薑,加防己、黃耆、芍藥、附子、防風、生薑等藥,命曰小續命湯;治療多發性神經炎可見P541)


    《 千 金 》 三 黃 湯 : 治 中 風 手 足 拘 急 , 百 節 疼 痛(風外中) ,煩 熱 心 亂(風入內化火傷心神) , 惡 寒 (風外中), 經 日 不 欲 飲 食(內火傷脾) 。
    麻 黃 五 分(20克)   獨 活 四 分 (16克)
  細 辛 二 分(8克)   黃 耆 二 分(8克)   黃芩 三 分(12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一 服小 汗 , 二 服 大 汗 。 心 熱 加 大 黃 二 分(8克) , 腹 滿 加 枳 實 一 枚(3-10克) ,氣 逆 加 人 參 三 分 (12克), 悸 加 牡 蠣 三 分(12克) , 渴 加 栝 蔞 根 三 分(12克) , 先有 寒 加 附 子 一 枚 (15-20克)。
(魏荔彤說:亦為中風正治,而少為變通者也。以獨活代替桂枝,為風入之深者也。以細辛代替乾薑,為邪入於經者設。以黃耆補虛以熄風也;以黃芩代石膏清熱,為濕鬱於下焦甚於上者設;心熱加大黃,以泄熱也;腹滿加枳實,以開鬱行氣也;逆氣加入人參,以補中益胃也;悸加牡蠣,防水邪也;可加瓜蔞根,以肅肺生津除熱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即無熱可知,縱有熱亦內真寒外假熱而已。云加附子,則方中黃芩亦應斟酌矣,此僅為虛而有寒者言治也。)

    《 近 效 方 》 朮 附 湯 : 治 風 虛 頭 重 眩 , 苦 極 , 不 知食 味 , 暖 肌 補 中 , 益 精 氣 。
    白 朮 二 兩   甘 草 一 兩 ( 炙 )   附 子 一 枚 半 (15-20)*1.5
( 炮 去皮 )
    上 三 味 , 剉 , 每 五 錢 匕 , 薑 五 片 , 棗 一 枚 。 水 盞半 , 煎 七 成 , 去 滓 , 溫 服 。
(徐彬說:腎氣空虛,風邪乘之,漫無出路,風挾腎中濁陰之氣,厥逆上攻,致頭中眩苦之極,兼以胃氣亦虛,不知食味,此非輕揚風劑可癒,故用附子暖其水臟,白朮甘草暖其土臟,水土一暖,猶之冬月井中,水中既暖,陽和之氣可以主復,而濁陰之氣不驅自下矣。)
(千金三黃湯見於卷八偏風門,名仲景三黃湯;近效朮附湯見於外台十五卷風眩門,原著云: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前方後世醫家很少運用,後方藥證不符,存以待考。教材醫案應用近效朮附湯治癒重症眩暈)
(此方藥味雖少,但力專效捷,三藥合用,以治頭重苦眩。臨床時,除應注意兼證外,脈候最為重要,因陽虛之脈是沉微或浮虛。)

    崔 氏 八 味 丸 : 治 腳 氣 上 入 , 少 腹 不 仁 。

乾 地 黃 八 兩   山 茱 萸 四 兩   薯 蕷 四 兩   澤 瀉   茯 苓  牡 丹 皮 各 三 兩   桂 枝 一 兩   附 子 一 兩 ( 炮 )     上 八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梧 子 大 。 酒 下 十 五 丸, 日 再 服 。
(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水濕下注,則腿足腫大而成腳氣;水濕內聚,小便不利,故少腹不仁,拘急不舒。治用腎氣丸,溫補腎陽,化氣利水)
(尤怡說:腎之脈起於足而入於腹,腎氣不治, 濕寒之氣隨經上入,具於少腹,為之不仁,是非袪濕散寒之劑所可治者,須以腎氣丸補腎中之氣,以為生陽化濕之用也)
(本方即金匱腎氣丸,當與虛勞、消渴、水氣、婦人雜病等並結合研究)

    《 千 金 方 》 越 婢 加 朮 湯 : 治 肉 極(肌肉極度消瘦;大成:引徐彬說:謂風勝則熱勝,以致肉極熱而汗多) , 熱 則 身 體 津 脫, 腠 理 開 , 汗 大 泄 , 厲 風 氣(可能為近代麻風之類;大成引徐彬說:風入榮為厲,內經說,厲者,有榮氣熱胕,今風入榮為熱,即是厲風氣矣) , 下 焦 腳 弱 。
    麻 黃 六 兩   石 膏 半 斤   生 薑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白朮 四 兩   大 棗 十 五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麻 黃 去 沫 , 內 諸 藥 , 煮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惡 風 加 附 子 一 枚 , 炮 。
(風溼外侵,漸次化熱,熱傷津液,肌肉消灼,津液脫出,腠理開,汗大泄,兩腳軟弱。內經說:厲者,熱氣熱腑,今風入營微熱,即是癘風氣矣。
方中麻黃袪風濕之邪,石膏清內鬱之熱,姜棗調和營衛,白朮驅肌肉之濕。本方現在多用於風濕熱、發熱、關節疼痛、水腫等。)

 
血 痹 虛 勞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六
(本篇論述血痹與虛勞兩病,由於這兩病均屬虛證,故合為一篇論述,但重點在於論述虛勞病。
對於虛、損、勞、極論述最詳的莫不屬於醫宗金鑑中的雜病心法。它說:虛者,陰陽、氣血、營衛、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損者,外而皮、脈、肉、筋、骨;內而肺、心、肝、脾、腎消損是也。成勞者,為虛損日久,連留不癒而成五勞、七傷、六極也。(按虛者,辨證可知;損者,望診、內鏡檢查可知;勞者,虛損病久而得。五勞、七傷、六極都是指虛損久病不癒)
治虛勞方法眾多,而重點在補脾腎,久病虛勞而致瘀血內積者,則當以安中補虛的方法治療(按不可以驅瘀血為主))
(血痹,是由於衛氣營血不足,血行瘀滯,以致身體麻木不仁的一種疾病。血痹與風痹不同,後者是風寒濕三氣雜至而成,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
虛勞,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臟腑元氣虧損,精血不足的慢性衰弱疾病的總稱。)
(大成說:血痹,是因為營衛虛弱,腠理不固,外受風邪,痺於肌膚血絡所致。血痹與痺證區別要點:血痹以周身或局部肌膚麻痺,甚者,伴有痠痛為特點;痺證,則以肢節疼痛為特點。)
(大成說:徐靈胎說:古人所謂虛勞,皆是純虛無陽之症,與近日之陰虛火旺,吐血咳嗽者正相反,誤治必斃,近日吐血咳嗽之病,乃是血病,有似虛勞,其實非虛勞也。由此可知,本篇所述虛勞,主要討論五臟氣血陰陽虛損的病證。其治則,由於虛勞至中後期,往往是五臟虛損,而以脾腎虛損為主,且偏於陽氣虛,所以在治療上著重補脾胃,甘溫扶陽)

問 曰 : 血 痹 病 從 何 得 之 ? 師 曰 : 夫 尊 榮 人(好逸惡勞養尊處優) 骨 弱 (體質不強健)肌 膚盛 (腎氣弱腠理不固,肌肉雖豐盛抵抗風邪之力卻不足,外盛內虛), 重 困() 疲 勞 汗 出(汗出當風) , 臥 不 時 動 搖 (大成:病源[搖]字下有[腠理開]三字多思慮睡眠不佳), 加 被 微 風 , 遂 得 之 。但 以 (大成:病源[但以]作[診其])脈 自 微 澀 , 在 寸 口( 脈 自 微 澀 在 寸 口斷句), 關 上 小 緊(受邪不深) (大成:諸家斷句不一可見P544), 宜 針 引 陽 氣 , 令 脈和 緊 去 則 愈(氣行則血行) 。 (1)
(大成:脈微,主陽弱;澀,主血滯;緊,是外受風寒之象。...故用針刺法導引陽氣,氣行則血行,營衛通暢,則外邪隨之而解) 
  
 血 痹 陰 陽 俱 微(營衛氣血不足) , 寸 口 關 上 微(陽氣虛) , 尺 中 小 緊 (小,陰血不足;緊,風邪), 外 證 身體 不 仁 (肌肉麻木不仁;大成:素問說:榮氣虛則不仁;不仁者,肌膚知覺遲鈍,甚者,不覺痛癢), 如 風 痹 狀(痺證以關節疼痛為主) , 黃 耆 桂 枝 五 物 湯 主 之 。(2)
(大成說:血痹與風痹的鑑別:風痹,是頑麻疼痛兼有之證,血痹則是頑麻而無疼痛。如為血痹重證,亦有痠痛感,但不嚴重,故曰[如風痹狀])
(大成:醫宗金鑑說:黃耆五物湯治因虛招風,中人經絡而半身不遂...此方屢試屢驗者,其功力專於補外,所以不用人參補內,甘草補中也。著名的補陽還五湯即師此法)

    黃 耆 桂 枝 五 物 湯 方 :

黃 耆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生 薑 六 兩   大 棗十 二 枚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服 , 一 方 有 人 參 。
(本方為桂枝湯去甘草,倍生薑加黃耆組成。黃耆補氣行血,倍生薑助桂枝溫通陽氣,芍藥和血濟陰,生薑大棗調合營衛,甘草有礙血暢行,故去之)
(靈氣邪氣臟腑病形篇說: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溫藥)

    夫 男 子(非獨男子) 平 人(外表如平人,內臟氣血已經虛損,即難經所謂脈病形不病) , 脈 大(脈大無力) 為 勞 , 極 虛 亦 為 勞 。(3)
(虛勞脈象不論脈大無力或證候極虛,都與腎臟虧損有關。本調所舉脈象屬於真陰虧損,虛陽外浮脈象多浮大或浮芤、若屬於元陽不足,脈體不充的脈,多極虛或沉遲脈緊。)
(大成:諸家對脈大與極虛脈有不同解釋,師其大意可也。第4條之浮;第6條之浮大,大8條之芤遲,第12條之弦而大,皆大脈之類;第9條之虛弱細微,第11條之沉小遲皆極虛脈之類。由於虛勞病之病機複雜,故臨床常見複合之脈。)

    男 子 面 色 薄 者(面色淡白而無華) , 主 渴 及 亡 血(大成:或因消渴,或因亡血,應從病史中求之) , 卒 喘 悸 (稍一動作,即突然氣喘心悸), 脈 浮 者 ,裡 虛 也 。(4)
(素問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血虛不榮於面,面白而無華;血虛不能養心,陰血不足則津液亦不足,故口渴;陰血不足,多因失血所致,故主亡血。腎主納氣,腎虛不能納氣故喘,陰血不足則陽氣浮越於上,故裡虛脈浮,此浮而無力)
(曹家達說:虛勞之喘,坐臥則略定,稍動則肩搖而息粗,是為猝然而喘,與汗出飲水而喘,痰飲之喘,靜處不能暫停者,固不同也。虛勞之悸,略無驚恐,則坦坦如平人,若據梧沉思,忽聞對座高聲,或凝神坐,忽見燈旁物影,不覺怦然大動,是為卒然而悸,與水氣凝心之悸,絕無間斷者,又不同也。)

    男 子 脈 虛 沉 弦(脈象虛軟沉取帶弦而無力) , 無 寒 熱(陰陽具不足且不相乘,一云無表證) , 短 氣(在肺呼吸短氣) 裡 急(腎氣虛不納氣則短氣;精氣需失於濡煦,則腹裡拘急;大成:裡急,腹中拘急空虛感,似脹非脹,似痛非痛) , 小 便 不 利(陽虛不能化氣) ,面 色 白(血不能上榮) , 時 目 瞑 (目眩,一作病人畏光,時常要閉上眼睛;大成:陰精不能滋養肝目), 兼 衄 (虛陽上浮或陽虛不固), 少 腹 滿(陽虛不化氣) , 此 為 勞 使 之 然 。(5)
(虛陽上浮與陰虛火旺不同。所謂陰虛陽浮,與虛陽上浮,或陰虛不能藏陽同義,其實質為陰陽兩虛,其病機為陰虛,陽無所附,是陰陽皆虛,失去維繫所致。
至於陰虛火旺與陰虛陽亢同義,主要區別是:陰虛火旺,其舌質多紅,脈多細數或弦數,小便短赤,大便乾燥等;陰虛陽浮則無此現象,而見脈浮大或虛弦,舌淡胎滑,溲清便溏。)
(趙以德說:脈經云: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假令尺脈微,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勞 之 為 病 (大成:脈經、病源[勞之]二字上有[男子]二字), 其 脈 浮 大(陰虛陽浮於外,脈浮大無力) , 手 足 煩(陰虛內熱;大成:手足心煩熱) , 春 夏 劇 , 秋 冬 瘥, 陰 寒(大成:與第8條合參,疑是[陰頭寒]之省文。李彣說:陰寒者,命門火衰也) 精 自 出(陰虛及陽,精關不固,陽虛陰不內守故精自出;腎精虛骨弱,難經所謂:骨痿不能起於床) , 痠 削 (腰腿痠軟,行動無力)不 能 行(骨弱無力) 。(6)
(金鑑主以陰虛,黃元御主以陽虛)

    男 子 脈 浮 弱 而 澀(真陽不足則脈浮弱少力;精虧血少則脈艱澀遲滯;大成:浮取軟弱沉取澀滯) , 為 無 子(多為先天不足) , 精 氣 清 冷 。 一作 冷 (7)
(曹家達說:此症用當歸羊肉湯,冬令服二三劑,屢試而效。用生羊肉三斤,當歸四兩,生附子一枚,生薑四兩。)

    ((夫 失 精 家(經常夢遺、滑精之人) 少 腹 弦 急(陰損及陽) , 陰 頭 寒(前陰寒冷,陰損及陽故也) , 目 眩 一作 目 眶 痛 髮 落(精血衰少) , 脈 極 虛 芤 遲 , 為 清 穀 (下利)亡 血 , 失 精。))(大成:脈經雙括號文列一條,下文又另列一條) 脈 得 諸 芤 動(即芤脈) 微 緊(虛弦之象) (大成:脈象應該表現在芤、動、微、緊幾個方面), 男 子 失 精(夢中失精,即夢遺) , 女 子 夢 交 , 桂 枝 加 龍 骨牡 蠣 湯 主 之(大成:龍骨、牡蠣既能潛陽入陰以鎮心神,又能收斂故澀以保腎精) 。(8)
(尤怡說:桂枝湯外證得之能解肌去邪氣,內證得之能補虛調陰陽;加龍骨牡蠣者,以失精、夢交為精神間病,非此不足以收斂其浮越。)
    桂 枝 加 龍 骨 牡 蠣 湯 方 : 《 小 品 》云 : 虛 弱 浮 熱 汗 出 者 , 除 桂 , 加 白 薇 、 附 子 各 三 分 , 故曰 二 加 龍 骨 湯 。
    桂 枝   芍 藥   生 薑 各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大 棗 十 二枚   龍 骨   牡 蠣 各 三 兩
    上 七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大成:治療小兒肺炎遷延不愈可見P547;遺精盜汗等)

    天 雄 散 方 :(補陽攝陰之方)

天 雄 三 兩 ( 炮 )   白 朮 八 兩   桂 枝 六 兩   龍 骨 三 兩     上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半 錢 匕 (0.8-1克), 日 三 服 , 不 知 ,稍 增 之 。
(此方治男子失精腰痛,亦治精滑陽痿。所以孫思邈謂天雄散治五勞七傷,陽痿不起衰損方)
(大成:莫枚士謂此方為陽虛失精之祖方。古之失精,一是無夢失精,一是有夢失精。前者責之虛而夾寒,天雄散主之;後者源於精神意志未寧。心藏神,損心者當和營衛,故宗桂枝湯調解之,並益龍牡以澀精。以今論之,失精可為滑精及精子失去功能之謂。
天雄藥源少,代以附子,藥效尚可
初種之母為烏頭,附烏頭旁生者為附子,種而獨生無附子,長三四寸者為天雄。凡欲其走經者附子為佳,欲其守經者天雄為善。較之烏頭與天雄,則烏頭其中空,以氣為用;天雄其中實,以精為用。氣主發散,故欲散寒者用烏頭;精主歛藏,欲暖精溫腎,守藏者用天雄。
臨床用天雄散治精氣清冷所致男子不育,常加味增加用肉蓯蓉、枸杞子、巴戟天、淫羊藿、冬蟲夏草、黨蔘、當歸等,以宏填精補髓,益氣養血之效。使用實尚須注意:1.持之以恆,長期服用2.加強營養,添食餌補益之功3.令患者心情舒暢,勿使情志抑鬱、肝失調達4.房室有度,節欲有時,勿傷於勞。)

    男 子 平 人 , 脈 虛 弱 細 微 者 , 喜 盜 汗 也 。(9)
(陰虛盜汗,因為衛氣入夜不能行於陰,以致營陰失之固密而外泄,便發生盜汗,但虛勞日久不癒,並由陰虛而及陽虛,導致陰陽氣血皆虛,故脈見虛弱細微,陽虛不固,陰虛不守,則容易發生盜汗。虛微主陽虛,細弱主陰虛、血虛。但臨床不一定同時出現四脈,必須結合症狀診斷)
(大成:如屬陰陽氣血皆虛,可用上條桂枝加龍牡湯,或二加龍骨湯;如屬陰虛火旺盜汗,則應選用後世的當歸六黃湯。)

    人 年 五 六 十 , 其 病 脈 大 者 , 痹 俠 背 行(大成:夾背左右兩側麻木感) , 若 腸 鳴(大成:[苦腸鳴]三字若移至下節[腹滿]下,則文從義順也) ,馬 刀 俠 癭 者(淋巴結核或淋巴腫大) , 皆 為 勞 得 之 。(10)
(人到了五六十歲,往往因為精氣內衰,虛陽外浮,可以見到脈大;又因氣血不足,不能濡養筋骨,故背部時有麻痺感,這是衰老現象,不能與勞病相提並論。若因為中氣不足脾胃衰弱不能運化水濕而腸鳴,陽氣外浮,所以脈大;或因為肝腎不足,陰虛火旺,痰血相搏而引起脈浮大,症見生馬刀夾癭(瘰癧)則屬虛勞的範圍)
(大成引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具出矣)

    脈 沉 小 遲(脾腎陽虛) , 名 脫 氣 (胸中大氣虛少,不充氣息所用;大成引徐彬說:沉小遲三脈相並,是陽氣全虧,故名脫氣), 其 人 疾 行 則 喘 喝(張口而喘,短氣不足以息) 手 足 逆 寒 (陽虛生外寒),腹 滿(脾腎陽虛) , 甚 則 溏 泄 、 食 不 消 化 也(腎陽不足引起脾陽虛衰) 。(11)
(從發病過程來看,則以腎病為本,脾病為標,故應先補腎,後補脾。前人多主張理中湯加附子)

    脈 弦 而 大 , 弦 則 為 減(弦脈按之不移,而革脈的弦,重按則減) , 大 則 為 芤(大脈洪大有力,但革脈之大則大而中空,類似芤象) , 減 則 為 寒 , 芤則 為 虛 , 虛 寒 相 搏 , 此 名 為 革 。 婦 人 則 半 產 漏 下(非月經期間下血,淋漓不斷) , 男 子則 亡 血 失 精 。(12)
(形成革脈的機理,主要是由於陰氣大傷,虛陽外浮所致。本證是由亡血或失精所引起,已由陰損及陽。在治法上,就應該氣生血,補陽攝陰,才合乎陽生陰長的道理。
曹家達說:此條見婦人雜病篇,治婦女半產露下則有旋覆花湯,而男子亡血失精獨無方治,而補陽攝陰之法,要以天雄散最勝,天雄以溫下寒,龍骨以鎮浮陽,朮桂以扶中氣,而崁離交濟矣
)
(臨床所見,革脈多出現於大出血之後。大失血出現革脈,因陽氣未亡,尚有再生能力,如此時脈兼沉細無力,則陽氣已經消沉,陰亦無法後繼,病情將趨於惡化。如大出血後,弦大中空的脈象不能逐漸平復,這是陰虛陽亢的現象)
(大成說:驗之臨床,芤脈見於急性失血;革脈見於虛勞久病。大失血之後常見寒象,以氣隨血脫也)

    虛 勞 裡 急(腹中拘急空虛感,似脹非帳似痛非痛) , 悸 、 衄 , 腹 中 痛(大成:此三字在(裡急)之下,才語義相貫) , 夢 失 精 , 四 肢 痠 疼, 手 足 煩 熱 (大成:千金建中兩方,皆云(手足逆冷)), 咽 乾 口 燥 , 小 建 中 湯 主 之 。(13)
(當陰陽兩虛時,就出現寒熱錯雜之證。如陰虛生熱則衄血、手足煩熱、咽乾口燥,陽虛生寒則裡急、腹中痛;心營不足則心悸;腎陰虛不能內守,則夢遺失精;氣血虛衰不能營養四肢,則四肢酸疼。
由於陰陽兩虛,補陽則傷陰,滋陰則傷陽,用小建中湯調補脾胃,本證由陽虛導致陰虛,用甘溫之品振奮脾胃陽氣,充裕氣血,陰陽自調,偏寒偏熱的症狀就會消失。正如尤怡所說:欲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靈樞也說: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
(小建中湯證雖是寒熱錯雜,陰陽兩虛之證,但其症狀表現卻偏於陽虛,如偏陰虛者,用之當慎)
(大成認為小建中湯是脾虛營弱之方,能抑制潰瘍及疼痛。治以(腹中痛)為主,所謂建中八證,實為脾虛營弱所致的五臟不安,不同意是陰陽兩虛、寒熱錯雜之方,見P551)
(大成引用尤怡說:此和陰陽調營衛之法也...若陽病不能與陰和,則陰以其寒獨行,為裡急,為腹中痛,而實非陰之盛也;陰病不能與陽和,則陽以其熱獨行,為手足煩熱,為咽乾口燥,而實非陽之熾也...惟以甘酸辛藥和合成劑,調之使和,則陽就於陰而寒以溫,陰就於陽而熱以和,醫之所以貴識其大要也...或問,和陰陽,調營衛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營衛生成於水穀,而水穀轉輸於脾胃,故中氣立,則營衛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運(按,指心肝肺腎之臟)之軸而陰陽之機也,故中氣立則陰陽相循,如環無端,而不極於偏。是方,甘與辛和而生陽,酸得甘助而生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大成:方歌:脾虛營弱小建中,虛勞裡急腹中痛,脾氣虛衰諸般病,再加黃耆中氣充)
(大小建中湯:大成引用周岩說:小建中所治不一,而其扼要在建中,以云建中,猶建中之小者爾。若大建中,則專治中臟虛寒,不兼顧它經之證,"腹中寒"句是主,餘皆腹寒所波及。溫脾無過乾薑;補脾無過人蔘膠飴;椒,能由脾達腎,以消飲而殺蟲,亦溫脾之要藥,此四物大溫大補,不出中宮,建中有大於是者乎!)

    小 建 中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三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芍 藥 六 兩   生 薑 三 兩 膠 飴 一 升(大成"飴糖,味甘,微溫,主補虛乏;目前中藥鋪皆無飴糖可用蜂蜜代之)       上 六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內 膠 飴 ,更 上 微 火 消 解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嘔家 不 可 用 建 中 湯 , 以 甜 故 也 。
(小建中臨床運用:1.血虛2.腹痛(用黃耆建中湯)3.發熱-去生姜加黃耆4.虛黃(用歸耆建中湯)

    虛 勞 裡 急 、 諸 不 足(氣血陰陽皆不足) , 黃 耆 建 中 湯 主 之 。(14) 於小 建 中 湯 內 加 黃 耆 一 兩 半 , 餘 依 上 法 , 氣 短 胸 滿 者 加 生薑 (飲氣滯陽以生薑宣散之;大成:千金:嘔者,倍生薑); 腹 滿 者 去 棗 , 加 茯 苓 一 兩 半(蠲飲) ; 及 療 肺 虛 損 不 足 , 補氣 加 半 夏 三 兩 (燥濕化痰去逆;大成引胡毓秀說:半夏之功,非治脾虛之本,乃治脾虛生痰之標,此半夏補氣之義)。
(大成引吳謙說:若知桂枝湯治虛勞之義,則得仲景新法矣。蓋桂枝湯辛甘而溫之品也,若啜粥溫覆取汗,則發散營衛以逐外邪,即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是以辛為主也。若加龍骨、牡蠣、膠飴、黃耆,則補固中外以治虛勞,即經曰勞者溫之,甘藥調之,是以溫以甘為主也。...)
臨床:
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用秦伯未得黃耆建中湯(黃耆、白芍、桂枝、甘草、炮姜炭)。主證候為:胃痛日久,痛處喜按,飢餓則痛,得食則減,喜熱畏涼,舌苔薄白,脈虛而緩。如有肝胃不和:吐酸、噫氣、嘔逆、脹滿,則在本方基礎上略加味,證減輕後改為建中散(即本方加烏賊骨、煅瓦楞、川楝子配成散劑)
(大成:秦伯未的經驗:潰瘍病或稱未十二指腸潰瘍病...黃耆建中湯內生薑辛辣,刺激性較大,可改用炮姜炭,取其溫中不暴並止虛寒出血,飴糖本為主藥,對反酸有影響,有痰濕症狀的更不相宜,可少用或暫時不用。在這個基礎上,如血虛可加當歸,出血可加阿膠,亦能補血;短氣疲乏明顯,可加黨蔘;足冷或全身特別怕冷可加熟附片。此外,因感寒或食生冷引起復發,可加重桂枝,或加蘇梗烏藥;因脾虛生濕生痰可加姜半夏、陳皮;濕重,亦可加製蒼朮;因惱怒劇痛或脅痛,可加青皮、郁金;因多食傷食,可加神曲等。需要明確的是,潰瘍病很容易因生氣、受涼和飲食不適,引起復發,從潰瘍病本身來看,這些因素都是誘因而不是主因,既然是誘因,只要兼顧而不需要專治標。當然,標證嚴重者,也應先治其標,但畢竟是暫時的措施,不能作為常法)
(大成:胃、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驗方,與西藥組甲氰咪胍對照
氣虛型:空腹痛,得食痛減,治宜益氣健脾,甘緩和中。耆60克 蒲公英30克 白芍30克 丹蔘20克 炙甘草15克 肉桂10克 煅瓦楞30克
氣滯型:脹痛,得食痛甚,治宜益氣健脾,理氣通降。黃耆40克 蒲公英30克 白芍30克 丹蔘20克 炙甘草15克 百合20克 烏藥15克 代赭石20克)

       虛 勞 腰 痛(腎虧) , 少 腹 拘 急 , 小 便 不 利 者(氣化不利) , 八 味 腎 氣 丸主 之 (腎陽為陰中之陽,命火為水中之火,故欲補腎陽必於陰中求陽。柯琴說: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完納桂附欲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腎氣也。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私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源者,亦納氣而歸封蟄之本矣)。 方 見 腳 氣 中 。(15)
(腎氣丸治療:虛勞腰痛,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遺尿,浮腫,消渴,痰飲,咳嗽氣喘等病,屬於腎氣不足者,皆可選用)
類方證治
磁石為腎虛部要藥,將八味內附子代以五味子加磁石,治腎虛耳聾有奇效。)
現代研究
和田正系對八味丸的考察結論:1.臍下不仁是本方的主證2,虛勞和腳氣均為次主證2.項背強、頭重、夜尿、睡眠障礙等均為客證3.客證不能代替主證(天問:亦即不能單憑客證就斷定為腎氣虛)4.中醫對八味丸證症狀的記載言簡意賅5.判斷八味丸證,要分別主次,去偽存真。)
(大成:若腎虛消渴小便反多,如何解釋?蓋腎氣虛衰,既不能蒸騰津液以上潤,又不能氣化膀胱以攝水,以致形成小便反多。治之之法當補腎之虛,溫養其陽,恢復腎的蒸津化氣之功,則津液輸布,小便自調)
(大成引"相濡醫集"原按說:陰盛格楊者,趙獻可"醫貫"稱雷龍火動,此火得濕則焫(音弱),遇水則燔,每當濃雲驟雨之時,火焰愈熾,不可水滅,不可直折,當引火歸原,宜八味丸。桂咐與相火同氣,直入腎水,據其宅窟而招之,蓋同氣相求,相火安得不與之同歸哉?
雷龍火動之真寒假熱證,其脈之特點為陽脈大而尺脈沉細。
此種陽強陰弱之脈,可見於三種情況:
1.心火旺而腎水虧:水虧不能上濟心火,心火獨亢而不下交,呈現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其陽脈之大也,必按之有力,其尺脈之細也,按之必細數。治之,當瀉南補北,代表方為黃連阿膠湯(天問按:此陰虛陽亢,不是陰盛格陽)
2.陰虛不能制陽,陽浮而大,按之虛,其陰脈當細數燥急,治當滋陰潛陽,方如三甲復脈之類(天問按:此陰虛陽亦虛,但陽上浮,三甲復脈湯過於偏陰)
3.陰盛格陽:由於陽氣虛衰,陰寒內盛,虛陽浮越於外,成為格陽、戴陽(天問按:格於外,戴於上,部位不同),尺脈當沉細無力,或沉細拘緊無力,而陽脈浮大按之虛,制當引火歸原,使浮游於外之陽,得以下歸宅窟,方如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桂附八味之類。(天問按:與2比較差別在尺脈無力或細緊無力)
此三者脈象,皆陽旺而陰弱,然病機、治則迥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若脈象難以遽斷,當進而察舌:
1.水虧火旺者,舌紅而堅斂蒼老
2.陰虛陽浮者,當舌嫩而光絳無苔
3.陰盛格陽者,舌當淡嫩而潤,或淡嫩而黯)


    腎 氣 丸 方 :(可以補陰、生氣、助陽、化水)
乾 地 黃 八 兩   山 藥   山 茱 萸 各 四 兩   澤 瀉   牡 丹 皮  茯 苓 各 三 兩   桂 枝 附 子 ( 炮 ) 各 一 兩     上 八 味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梧 子 大 , 酒 下 十 五 丸 , 加至 二 十 五 丸 , 日 再 服 。
(大成歌曰:腎虛祖方腎氣丸,一八二四三三三,桂枝附子各一兩,滋陰利便又助陽(原:滋陰助陽利小便))
(大成:實驗研究,腎氣丸對整個機體具有綜合效應,主要表現為:
1.調節神經中樞細胞代謝,降低副交感神經興奮性2.改善腎功能,影響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利尿消腫3.降血脂,抗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應是降高血壓)4.改善糖代謝5.抑制血清脂質過氧化反應,從而具有抗衰老作用。此外,本方還能調節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抑制白內障的發生,改善性功能,以及拮抗慶大黴素耳毒性等多種作用)

    虛 勞 諸 不 足 , 風 氣 百 疾 (風為百病之長,風氣泛指病邪), 薯 蕷 丸 主 之(調理脾胃為主) 。(16)
(大成:所謂"虛勞諸不足",概指多種虛損證候,例如:
望之,面白,神疲,體瘦
聞之,喘息,聲微
問之,心悸,乏力,眩暈,納呆
切脈,虛弱細微,或浮大無力等諸不足表現。"風氣百疾"指感受外邪證候。...)

    薯 蕷 丸 方 :

薯 蕷 三 十 分   當 歸   桂 枝   条   乾 地 黃   豆 黃 卷 各十 分   甘 草 二 十 八 分 人 參 七 分   芎 藭   芍 藥   白 朮   麥門 冬   杏 仁 各 六 分   柴 胡   桔 梗   茯 苓 各 五 分   阿 膠 七分   乾 薑 三 分   白 斂 二 分   防 風 六 分   大 棗 百 枚 為 膏     上 二 十 一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如 彈 子 大 , 空 腹酒 服 一 丸 , 一 百 丸 為 劑 。
(金匱要略淺述治浸潤型肺結核,用薯蕷丸加減,調理年餘逐漸康復P170)
(徐彬說: 此不專言裡急,是內外皆見不足證,非獨裡急諸不足也。然較黃耆建中湯證,前但云裡急,故主建中,而此多風氣百疾,即以薯蕷丸主之,豈非此丸似專為風氣乎。不知虛勞證多有兼風氣者,正不可執意治風氣,故仲景以四君、四物養其氣血,麥冬、阿膠、乾薑、大棗補其肺胃,而以桔梗、杏仁開提肺氣,桂枝行陽,防風運脾,神麴開鬱,黃卷益胃,柴胡生少陽之氣,白歛化入營之風,雖有風氣,未嘗專治之,謂正氣運風氣自去也。)
(大成:薯蕷丸治心功能減退有王道之功,方中風藥,有外感可祛邪,無外感邪氣,可內調血氣...引用醫案1.虛勞(神經官能症)2.心悸(病毒性心肌炎)3.小兒泄瀉(黴菌性腸炎)可見P566...薯蕷丸對多種慢行疾病原方或加味,丸劑久服,療效滿意...可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對心功能減退有改善作用)

    虛 勞 虛 煩(心中擾亂鬱而不寧) 不 得 眠 , 酸 棗 仁 湯 主 之 。(17)
(人寤則魂寓於目,人寐則魂藏於肝。肝陰不足不能藏魂,魂不歸肝則失眠。肝陰虛則生內熱,虛熱內擾心神,則虛煩不寧。若心血不足,心神被擾,神難守舍,亦不能寐)
(酸棗仁、甘草,酸甘合化,可以養肝陰歛浮陽;知母清虛煩兼滋肝燥;川芎疏達肝臟氣血;茯苓安神寧心)
(梔子豉湯主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其病機為外感傷寒,餘熱未盡,熱擾心神所致,除了虛煩不得眠,尚有反覆顛倒,心中懊憹)

    酸 棗 仁 湯 方 :

酸 棗 仁 二 升(大成:明刊本等作1升)(120克)   甘 草 一 兩(15克)   知 母 二 兩(30克)   茯 苓 二 兩(30克)   芎藭 二 兩(30克)   深 師 有 生 薑 二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酸 棗 仁 , 得 六 升 ,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大成:關於酸棗仁生用治好眠,是指既不炒熟又不煎煮;熟用治不得眠,是指既要炒熟又要兼湯...另外酸棗肉和酸棗仁用於醒睡和不寐之說見於P568。總之,酸棗肉味酸,酸入肝而斂肝利膽,補肝膽之虛;酸棗仁味甘補脾,炒熟之後,其芳香之氣亦能醒脾,由此推論,酸棗仁湯以酸棗仁之肝為主藥補皮之虛,脾氣充實,營血化生之源生生不息,才能滋養四旁...若需要以酸補肝,則應用酸棗肉類酸味之藥。)
(大成:臨證指要:酸棗仁湯主治以陰血不足的失眠、郁證等,在辨證論治各種痛證(頭痛、脅痛、胃痛、四肢痛、腰痛)的處方中加入酸棗仁,有很好的鎮痛作用,其治療虛證痛優於實證痛,而以夜晚痛劇者效果好。...實驗研究生、熟棗仁皆有明顯鎮靜催眠作用,二者並無區別)

    五 勞 虛 極 羸 瘦(五勞七傷發展到嚴重階段) , 腹 滿 不 能 飲 食(病人自覺腹中脹滿不舒,因有瘀血停留,重則結聚成塊) , 食 傷 、 憂 傷 、 飲傷 、 房 室 傷 、 飢 傷 、 勞 傷 、 經 絡 營 衛 氣 傷 , 內 有 乾 血 ,肌 膚 甲 錯 , 兩 目 黯 黑(1.白眼球呈青暗色2.病人自覺視物暗黑不清) , 緩 中 補 虛(乾血去則邪除正旺,非真能補虛;大成:峻藥緩攻,補益陰血之劑,即以攻瘀通絡為主,以甘潤補虛為輔,目的在於漸消瘀血,恢復正氣,通過攻補兼施,中焦脾胃的功能恢復,自然腹滿消除,飲食能進,氣血生化有源,則內外久瘀證候會逐漸緩解) , 大 黃 蟅 蟲 丸 主 之 。(18)
(
(尤怡說:虛勞證有夾外邪者,如上所謂風氣百疾是也。有挾瘀鬱者,則次所謂五勞諸內傷有乾血者是也。夫風氣不去,則足以賊正氣而生長不榮;乾血不去,則足以留新血而滲灌不周,故去之不可不早也。此方潤以濡其乾,蟲以動其瘀,通以去其閉,而仍以地黃、芍藥、甘草和養其虛,攻血而不專主於血,一如薯蕷丸之去風而不著意於風也。喻氏曰:此世俗所謂稱乾血勞之良治也。血瘀於內,手足脈相失者宜之。兼入瓊玉膏補潤之劑尤妙。)
(大黃蟅蟲丸是補虛活血化瘀之劑,但其症狀除了條文中所述外,尚有腹脅脹滿,按之有痞塊(疼),面黃消瘦,兩眼呈青暗色,舌旁或舌上有瘀點,肌膚甲錯,脈來澀中帶弦等。在臨床中多用於肝脾腫大,子宮肌瘤,以及婦人經閉等。)
(大成:大黃蟅蟲丸主治因虛(因血虛)致瘀,瘀血日久所致的各科多種痼疾怪病,用之得當,丸藥久服(服藥時間最長7個月,服藥最多800丸),療效稱奇...)
(大成:實驗研究:大黃蟅蟲丸的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歸納如下:
1.抗肝損傷,肝纖維作用(肝硬化)
2.抑制血小板聚集,並能是聚集後的血小板,逐漸解聚
3.改善微循環障礙,降低血液黏度,並且具有血管閉內膜保護作用,改善心肌血流量,從而起到降血脂、抗凝血、抗動脈硬化及溶血栓等作用
4.改善腦缺血及改善腦出血對腦組織造成的病理損害
5.對難治性腎綜合徵,能改善腎功能,減輕腎間質纖維化,及改善高凝狀態。
6.促進腸蠕動,減輕腸粘連
7.對外傷性組織損傷,能促其癒合。
總之,大黃蟅蟲丸對腦、心、肝、腎等臟器病變,及血脈病變,概要具有活血通絡、峻毅緩攻,補益陰血之攻瘀而不傷正,的功效。
現代研究
用於治療肝硬化
(大成: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能縮小腫大脾臟)2.乾血癆、閉經3.痛經、閉經(子宮內膜結核)4.痛經(輸卵管結核)5.石瘕(子宮肌瘤)6.經斷復來(宮頸癌3期;內科1.臌脹(肝硬化腹水)2.身顫3.中風4.不寐5.低熱;外科1.脫疽(血栓性脈管炎)2.手臂外傷紅腫;皮膚五官1.肌膚甲錯2.失音以上請見P572)

    大 黃 蟅蟲 丸 方 :

大 黃 十 分 ( 蒸 )(40克)|   黃 芩 二 兩(30克)   甘 草 三 兩(45克)   桃 仁 一 升(120克)  杏 仁 一 升 (122克)  芍 藥 四 兩(60克)   乾 地 黃 十 兩(150克)   乾 漆 一 兩(15克)   虻 蟲一 升 (16克)  水 蛭 百 枚(200-300克)   蠐 螬 一 升(60克)   蟅蟲 半 升 (22克)    上 十 二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小 豆 大 , 酒 飲 服 五 丸, 日 三 服 。
(大成歌曰:乾血大黃蟅蟲丸,三年協力齊作戰,峻藥緩攻補陰血,桃杏芩芍地黃甘、乾漆蠐螬虻水蛭,頑疾怪病此方勘)

    〔 附 方 〕

《 千 金 翼 》 炙 甘 草 湯 一 云 復 脈 湯 :治 虛 勞 不 足 、 汗 出 而 悶(汗出傷陽心氣不暢) , 脈 結 悸(脈結,營氣不行。心悸,血虧,心失所養) , 行 動 如 常 , 不 出 百 日, 危 急 者 十 一 日 死 。    
 甘 草 四 兩 ( 炙 )(60克)   桂 枝   生 薑 各 三 兩 (45克)  麥 門 冬 半升(60克)   麻 仁 半 升(50克)   人 參(虛不受補可用黨蔘代替。氣陰兩虛改用西洋蔘、太子蔘)   阿 膠 各 二 兩(30克)   大 棗 三 十 枚 (90克)  生 地黃 一 斤(250克)
    上 九 味 , 以 酒(傷寒論177條為[清酒]二字) 七 升 , 水 八 升 , 先 煮 八 味 , 取 三 升(久煎之則氣不峻,此虛家用酒之法。地黃、麥冬得酒可減滋膩之性), 去 滓 , 內 膠 消 盡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大成:汗出而悶,脈結、悸,為心臟病發作之脈症,"行動如常"是說上述脈症時發時止,時急時緩,緩解期如常人......方中生地黃、麥冬、阿膠、麻人益陰養血,人參、大棗補氣滋流氣,桂枝振奮心陽,配生姜更能溫通血脈,藥用清酒煎煮,可增強流通血脈作用。...)

    《 肘 後 》 獺 肝 散 : 治 冷 勞 , 又 主 鬼 疰(病邪隱僻難見,似有鬼邪作祟,故名鬼注) 一 門 相 染 。
(丹波元簡按<<本草>>:獺肝,甘溫有毒。別錄治[鬼注],而肘後無治冷勞之文。云:屍疰鬼疰者......大略令人寒熱沉沉黙默,不的知其所苦,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後復注易旁人,乃至滅門,覺如此候者,宜急療之。)
(大成:冷勞,只寒性虛勞證。又主[瘵疰]一門相染,即今所謂肺結核之類。獺甘性溫,溫陽化陰,殺瘵蟲,故能主之。名醫別錄謂獺肝,止久嗽。醫學心悟虛勞篇中月華丸即用獺肝)

    獺 肝 一 具(又獺肝)
    炙 乾 末 之 , 水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肺 痿 肺 癰 咳 嗽 上 氣 病 脈 證 治 第 七

(大成:三者病因、病機、病程有所不同,但皆屬於肺部病變,且臨床表現有相同之處,所以合為一篇討論。
第1、5、10條論肺痿證治;第1、2、11、12、15論肺癰證治;第3、4、6-9、13、14論咳嗽上氣(咳喘病)證治。
肺痿與西方醫學所述的支氣管擴張等並有相似之處;肺癰與肺膿腫相似;咳嗽上氣的發病過程與西醫學所述的急性氣管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心力衰竭等病的病理變化頗相似。...)

問 曰 : 熱 在 上 焦 者 , 因 咳 為 肺 痿 。 肺 痿 之 病 , 從 何得 之 ? 師 曰 : 或 從 汗 出 , 或 從 嘔 吐 , 或 從 消 渴 , 小 便 利數 , 或 從 便 難 , 又(大成:脈經、千金"又"作"數") 被 快 藥 下 利 , 重 亡 津 液 , 故 得 之 。     
曰 : 寸 口 脈 數 , 其 人 咳 , 口 中 反 有 濁 唾 涎 沫(稠痰白沫,由於肺氣虛,津液不得敷布,停蓄於肺,為熱所灼) 者 何? 師 曰 : 為 肺 痿 之 病 。 若 口 中 辟 辟 燥(形容乾燥,張口時辟辟作響;大成:口乾燥,乾咳狀,魏氏以為肺癰之痰涎膿血具蘊結於肺臟之內,故口中反乾燥,而但辟辟作空響,燥咳而已) , 咳 即 胸 中 隱 隱 痛(肺中有實邪,氣道不利,故咳嗽則胸中隱痛), 脈 反 滑 數 , 此 為 肺 癰 , 咳 唾 膿 血(大成:脈經、千金把此四字移入下段,列為肺痿證候...結合西醫學支氣管擴張症主要症狀是慢性咳嗽、喀濃痰和反復喀血,由此可見,肺痿亦可見咳唾膿血) (癰潰膿出)。
    脈 數(大成:千金無"數"字) 虛(氣津兩虛故脈數無力) 者 為 肺 痿 , 數 實(邪熱壅肺,蓄結為膿,故脈滑實有力) 者 為 肺 癰 。(1)
(肺痿病情雖有虛寒與虛熱兩種,但臨床所見屬虛熱者為多。熱在上焦,肺受熏灼,失於肅降,則肺氣上逆發為咳嗽。日久不癒,津液煎熬成痰,肺氣因而虛弱,導致氣陰兩傷,肺失濡養,痿弱不振,因而形成肺痿。
肺痿也有膿血,但其膿為津液不布,蓄於肺中,虛熱煎熬津液所致,其血熱為灼肺絡所出,故不腥臭。反之,肺癰膿血腥臭異常,出現較早,是血肉腐敗所致。)

    問 曰 : 病 咳 逆 , 脈 之 何 以 知 此 為 肺 癰 , 當(大成:假如) 有 膿 血, 吐 之 則 死 , 其 脈 何 類 ?
 師 曰 : 寸 口 脈 微 而 數(金鑑主張三個[微]字當是[浮]字;尤怡認為風入營而增熱,故脈不浮而反微) , 微 則 為風 , 數 則 為 熱 ; 微 則 汗 出(浮則汗出,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故汗出;尤怡認為氣傷於熱,則汗出) , 數 則 惡 寒 (因汗出腠理疏鬆,衛陽耗傷,故見惡寒)。 風 中 於 衛 , 呼 氣不 入 (風中於衛,病位較淺,病邪易於驅出。尤怡認為,氣得風而浮,利出而艱入也); 熱 過() 於 營 , 吸 而 不 出(熱入於營,病位較深,病毒就難以排出。尤怡認為,血得熱而壅,氣亦為之不伸) 。 風 傷 皮 毛 , 熱 傷 血 脈 。 風舍() 於 肺 , 其 人 則 咳 , 口 乾 喘 滿(風氣內壅,肺氣不利,氣不布津,津液被灼) , 咽 燥 不 渴 (徐彬認為胸有停飲,尤怡認為熱入營血。臨床卻常見會渴), 多 唾 濁 沫 ,時 時 振 寒(熱壅於裡,衛氣不行,正邪交征,所以時時振寒。) , 熱 之 所 過() , 血 為 之 凝 滯 , 蓄 結 癰 膿(痰涎內結,熱毒壅聚,肺家脈絡損傷,瘀熱成癰) , 吐 如 米粥 (潰膿期,腥臭異常,吐如米粥)。 始 萌 可 救 , 膿 成 則 死(徐大樁說:肺癰之疾,膿成亦有癒者) 。(2)
(喻昌說:滑數者,已成之脈,微數者,初起之因。
肺癰初起,脈不宜數大;潰後最忌短澀)
(以上三個階段,只是一般狀況,事實上有開始即吐臭痰,也有續發於其他疾病之後,經過化驗檢查,才發現微肺癰的,所以不能固定肺癰的形成,必須經過一定的階段)
(肺癰的病變過程及臨床表現,與西醫學所述的"肺膿腫"頗類似)

    上 氣(氣逆不降) 面 浮 腫 (陽虛氣浮,水氣上溢), 肩 息(氣喘抬肩呼吸。呼吸即段困難。又稱息高或息奔) , 其 脈 浮 大(浮大無力,腎不納氣) , 不 治 , 又 加 利 尤甚(陰竭於下) 。(3)
(諸病源候論[浮]作[胕];[肩]作[髆(肩胛骨)])
(上氣,如咳嗽與上氣並稱,則此上氣指喘;如上氣與喘並稱,則此上氣又為咳嗽。但一般上氣多指喘而言)

    上 氣 喘 而 躁 者 , 屬 肺 脹 , 欲(尚未) 作 風 水(風寒外來,水氣內停,肺失宣肅,邪氣內閉,阻遏氣機,上逆奔迫,故喘咳而煩躁。風水,一身面目浮腫) , 發 汗 則 愈(風邪先泄於肌表,水自然下降。宜麻黃加朮湯、越婢湯、小青龍湯等加減使用) 。(4)
(千金、脈經作[燥而喘者]。諸病源候論作[上氣脈燥而喘者屬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愈])
實喘與虛喘
病程:實喘短;虛喘長
脈象:實喘,浮大有力;虛喘,浮大無力。
證候:實喘,升高息粗,以呼出囗快;虛喘,神疲倦怠,氣卻, 聲低息喘,但以吸入為快。

    肺 痿 吐 涎 沫 而 不 咳 者(虛寒無力咳) , 其 人 不 渴 , 必 遺 尿 , 小 便數(肺冷氣沮,治節不用,水液直驅下焦) 。 所 以 然 者 , 以 上 虛 不 能 制 下 故 也 。 此 為 肺 中 冷 , 必眩(本草綱目"必眩"作"頭眩")(肺氣虛冷,清陽不能上升) , 多 涎 唾(上虛寒不能攝津,亦不能化津) , 甘 草 乾 薑 湯 以 溫 之 。 若 服 湯 已 渴 者(服湯已渴又小便數,則屬於飲一溲二) , 屬 消渴(消渴則小便多兼口渴,此則不渴)(脈經無此9字) 。(5)
(大成:蘭台軌範說:此乃治肺冷之方,非肺痿通用之方也,不得誤用)
(大成:引用朱顏1965中醫雜誌經驗,治療寒證之胃脘痛、吐酸、胸腹脹、腹鳴腹瀉,胸痛、眩暈、咳喘、經來腹痛,取效多在1-2劑之間,重則3-5劑亦愈,但胃脘痛、經來腹痛加白芍。另,至吐血、衄血、昏厥、小兒咳嗽喘證、腺病毒肺炎(冬溫)、慢驚風(小兒重症肺炎可見P581))

    甘 草 乾 薑 湯 方 :

甘 草 四 兩 ( 炙 )   乾 薑 二 兩 ( 炮 )     上 [口父] 咀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 去 滓 , 分 溫再 服 。
(陳古愚說:此方以甘草為主,取大甘以化姜桂之辛熱;乾薑為佐,妙在炮黑變辛為苦,合甘草又能守中以復陽也)

    咳 而 上 氣 (咳嗽氣喘病), 喉 中 水 雞 聲 (哮喘聲), 射 干 麻 黃 湯 主 之 。(6)
(諸病源候論說:肺病令人上氣,兼胸膈痰滿,氣行壅滯,喘息不調,致咽喉有聲,如水雞之鳴也。本證尚應有舌苔白滑,脈象浮緊,以及惡寒發熱,不渴等寒飲鬱肺症狀。)
(丹波元簡說:今驗肺脹證,多是宿飲為時令所觸發者,而不必具表候,則其用麻黃,是取發泄肺中鬱飲...)
(射干開痰結,麻黃宣肺散寒,紫菀 款冬 半夏,助射干以降氣化痰,生薑 細辛助麻黃以散寒化飲,又恐耗散太過,以五味子收斂肺氣,大棗安中調和諸藥)
(大成:咳、喘、哮並見,以"哮"為突出特點,其病機為寒飲鬱肺,肺氣不宣,痰阻氣逆...發表、下氣、潤燥、開痰四法萃於一方。...尤怡說: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氣,麻黃、細辛、生薑發邪氣,半夏消飲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歛肺,恐動散之藥,並傷其正氣也...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頗似西醫所述"支氣管哮喘")
(大成歌曰:紫冬射干麻黃湯,半辛五味棗生薑,寒飲鬱肺咳喘哮,小兒肺病有專長)
(大成:射干麻黃湯與小青龍湯證
兩方都治寒飲咳喘,但射干麻黃湯主治"喉中水雞聲",以支氣管病變為主,病位偏上;小青龍湯主治"心下有水氣",以肺實質病變為主,病位偏下。)
(大成引述曹穎甫的經驗:又當其劇時(哮喘),痰涎上湧,氣機有升無降,當先服控涎丹數分,以破痰濁,續投射干麻黃湯)

    射 干 麻 黃 湯 方 :

射 干 十 三 枚19.5克 ( 一 法 三 兩 45克)   麻 黃 四 兩60克   生 薑 四 兩 60克 細 辛 三 兩 45克  紫 菀 三 兩 款 冬 花 三 兩 45克  五 味 子 半 升45克   大 棗 七枚 21克  半 夏 大 者 洗 八 枚16克 ( 一 法 半 升60克 )     上 九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先 煮 麻 黃 兩 沸 ,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本方治標之劑,平時當以扶脾腎為主)
現代研究
以本方治療寒飲鬱肺之哮喘、久喘、百日咳等病,每能取效。關鍵在於1.痰多、咳重、胸悶、不渴2.脈弦或滑或濡,舌苔白膩或滑3.喉中有水雞聲,不得臥,臥則喘甚,其中前兩項尤為必具。)

    咳 逆 上 氣 , 時 時 吐 濁(黏稠的痰) , 但 坐 不 得 眠(大成:千金[眠]作[臥])(肅降無權,胸中壅塞之氣過盛,膈上膠固之痰難拔) , 皂 莢 丸 主 之。(7)
(千金要方[咳逆]上有[肺癰初起]四字)
(本方適應證,除本條敘證外,尚應有咳唾不爽,胸滿或痛連胸脅,大便難,脈滑,胎膩而黏等)
(大成引用醫案:1.肺脹(肺氣腫)2.小兒疳積厭食3.膠痰黏肺咳喘4.腹痛(胃癌)5.眩暈可見P585)

    皂 莢 八 兩 ( 刮 去 皮 , 用 酥 炙 )(大成:曹穎甫說:刮去皮者,刮去其外皮之黑衣也;酥炙者,用為火炙之,史略成焦黃即得,勿成黑炭也)
    上 一 味 , 末 之 , 蜜 丸 梧 子 大 , 以 棗 膏 和 湯 服 三 丸, 日 三 夜 一 服 。
(皂莢辛鹹,除痰之力最猛;酥炙,酥,為牛羊乳所製成的油,俗稱黃油,皂莢經酥炙後,脆而容易研末,酥炙蜜丸,所以潤其燥烈之性,用棗膏調下,目的在於兼顧脾胃,使痰除而正不傷)
(魏荔彤說:用丸俾徐徐潤化,自上而下,而上部方清,若用湯直瀉無餘,不能治上不知膠凝矣)
(大成引黃宮綉本草求真說:皂角辛鹹性燥,功專通竅袪風...宣導風痰竅閉;引徐大椿說:稠痰黏肺,不能清滌,非此不可;引經方實驗錄說:能治膠痰,而不能去濕痰...亦不能除水氣也...代以砂糖無非取其便捷,然其保津之功,恐不如棗膏)

    咳(當是咳嗽上氣之省筆) 而 脈 浮 者(脈浮,風寒束表或水飲上迫都會浮) , 厚 朴 麻 黃 湯 主 之 。(8)
(千金要方:咳而大逆上氣,胸滿,喉中不利,為水雞聲,其脈浮者,厚朴麻黃湯方)
(本湯旨在散飲降逆,止咳平喘,麻、朴、杏宣肺泄滿而降喘逆;乾、辛、味、夏祛寒化飲而止咳;石膏清熱除煩;小麥安中而養正)
(大成:本條脈浮與下條脈沉相對比,再結合厚朴麻黃湯分析,可知本條所述的是肺有伏飲,復感外邪,鬱而化熱之證。尤怡說:厚朴麻黃湯與小青龍加石膏湯大同,則散邪蠲飲之力居多...)
(大成:本經說:厚朴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上述厚朴的功用,賴其辛散之力也,聯繫第10篇第10條所述表裡同病的厚朴七物湯證,可知仲景用厚朴,非專取其行氣除滿)

    厚 朴 麻 黃 湯 方 :

厚 朴 五 兩 (75克)  麻 黃 四 兩 (60克)  石 膏 如 雞 子 大 (100克)|(千金作3兩)  杏 仁 半 升(61克)  半 夏 半 升 (60克)  乾 薑 二 兩(30克) 細 辛 二 兩(30克)   五 味 子 半 升 (45克)  小 麥 一 升 (140克)    上 九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先 煮 小 麥 熟 , 去 滓 , 內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脈 沈 者(大成:徐大椿:脈沉,伏飲在裡) , 澤 漆 湯 主 之 。(9)
(大成說:脈經卷二作:寸口脈沉,胸中引脇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千金:夫上氣,其脈沉者,澤漆湯方)
(承上條而來,脈沉是飲邪趨向於裡之徵。水飲內停,喘咳身重,水飲上迫於肺,肺氣上逆則為咳為喘)
(紫參力大於紫菀,本經說:紫參,味苦寒,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力大小便。金匱嘔吐噦下利病脈併治說:紫參湯,治下利肺痛,知紫參有通九竅,利大小便,治肺痛之功,未必作紫菀。本篇以水飲內結為主,本方又重在逐水通陽,自宜以紫參為是。如咳嗽劇而水勢輕者,亦可用紫菀。)
(大成:魏荔彤說:澤漆較大戟寒性雖減,但破瘀清熱,利水降氣有同性也,但性緩於大戟,故宜於上部用。無此藥,用大戟亦可。)
天問歌曰:澤漆脈沉桂夏姜,蔘甘白前芩紫菀

    澤 漆 湯 方 :

半 夏 半 升(60克)   紫 參 五 兩(75克) 一 作 紫 菀  澤 漆 三 斤(750克) ( 以 東 流 水 五 斗 , 煮 取 一 斗 五 升 ) 生 薑 五 兩(75克) 白 前 五 兩(75克)   甘 草   黃 芩   人 參   桂 枝 各 三 兩(45克)(千金作[桂心])       上 九 味 , ● 咀 , 內 澤 漆 汁 中 , 煮 取 五 升 , 溫 服 五合 , 至 夜 盡 。(分十次服用一天服完)
(本方旨在逐水通陽,止咳平喘,方中澤漆消痰行水,紫參利大小便,桂枝通陽,生薑、半夏散水降逆,白前止咳平喘,蔘草垺正補脾,水飲久留每挾鬱熱,佐苦寒黃芩以清之)
現代研究
澤漆湯為治水飲內停,上衝於肺的肺脹(相當於慢性咳嗽哮喘病,與肺氣腫、肺心病)之方。其適應證為:表證已罷,咳嗽上氣而喘,面目一身浮腫,小便不利。)
(金壽山認為此方治肺癌)

    大 逆 上 氣(大成:徐彬、尤怡註本均作[火逆];葉霖說:應作咳逆)(津傷陰虛火旺,火氣上逆) (大成:氣逆上衝較甚), 咽 喉 不 利(咽喉燥癢不利,喀痰不爽,或咽中如有物梗。其他如口乾欲得涼潤,舌光紅少苔,脈象虛數等) , 止 逆 下 氣 者 , 麥 門 冬 湯 主之 。(10)
(方中重用麥門冬滋養肺胃之陰,半夏用量僅為麥冬七分之一,用以降逆開結,利咽下氣,既失其燥烈之性,又可疏通津液流行之道,人參、甘草、大棗、粳米益氣養胃。火逆甚者,可加竹葉、石膏。)
(費伯雄說:半夏之性,用入溫燥藥中則燥,用入清潤藥中則下氣化痰,胃氣開通,逆火自降,與徒用清寒者有霄壤之別。)
(大成歌曰:大逆上氣虛火升,一升半夏七升冬,潤燥配伍止逆氣,蔘草棗粳甘補中)


    麥 門 冬 湯 方 :
麥 門 冬 七 升(120*7=840克)   半 夏 一 升 (120克)  人 參 三 兩 (45克)  甘 草 二 兩 (30克)  粳米 三 合(60ML)   大 棗 十 二 枚(36克)       右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夜 一 服 。
肺痿虛寒與虛熱鑑別
病機:虛熱:陰虛內熱,灼傷肺津,肺氣痿弱;虛寒:上焦陽虛,肺中虛冷
證候:虛熱:咳吐濁沫涎沫,咽喉不利,上氣,脈數虛;虛寒:吐涎沫不咳,不渴,遺尿,小便數,頭眩
治則方劑:虛熱:清養肺胃,止逆下氣:麥門冬湯;虛寒:溫肺復氣,甘草乾薑湯

    肺 癰 , 喘 不 得 臥 , 葶 藶 大 棗 瀉 肺 湯 主 之 。(11)
(本篇第一條提到肺癰主證: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數實。今又見喘不得臥,說明風熱病毒,濁唾涎沫,壅滯於肺,氣機被阻,證屬邪實氣閉,方中葶藶苦寒滑利,能開泄肺氣,具有瀉水逐痰之功,又恐其猛峻,有傷正氣,故佐以大棗甘溫安中,而緩和藥性,使祛邪而不傷正。)
(如證屬脈實,痰壅氣閉,不問未成、將成或已成均可應用)
現代研究
本湯治療心病心衰,可使症狀迅速緩解,心衰得到改善。若患者喀血,加丹參、歸尾、赤芍、紅花、桃仁、土鱉;動則氣喘汗出,神疲加黃耆即四君子湯;四肢不溫者,加附片、故紙、桂枝等
用本方和控涎丹加味治療滲出性胸膜炎,即晚期血吸蟲病,切脾後胸腔積液患者,頗有療效,推測可能對滲出性胸膜炎有促進炎症吸收,排泄毒素作用。)
(大成引陸淵雷:皂莢丸主黏痰,此則主稀痰,其病實非肺癰)
(大成引李今庸說法,認為應該是肺壅,不是肺癰。...本篇兩節(按指第11、15條)葶藶大棗瀉肺湯主治的所謂"肺癰",實際都不是指"風熱壅遏,蓄結癰膿"的肺癰一病,而是指水飲之邪逆於肺中,所導致的肺氣壅塞。是"肺癰"者,言"肺壅"者也,特此文之"肺癰"兼有寒邪束表之證也。癰,壅也。古代醫學文獻裡,"壅塞"之"癰",每有寫作"壅"者...
大成贊成李氏見解可見P590)
(大成引用醫案:1.肺心病心衰2.各種心衰3.肺癰4.肺炎性心臟病5.麻疹後肺炎)
(葶藶子有強心作用)

    葶 藶 大 棗 瀉 肺 湯 方

葶 藶 熬 令 黃 色 , 搗 丸 如 彈 子 大 (一彈丸約1280黍,100黍約0.7克,故1280/100=12.8 12.8*0.7=8.96克)  大 棗 十 二 枚 (36克)    上 先 以 水 三 升 , 煮 棗 取 二 升 , 去 棗 , 內 葶 藶 , 煮取 一 升 , 頓 服 。

    咳 而 胸 滿(痰熱壅肺,肺氣不利) , 振 寒 脈 數(陽鬱於裡,衛氣不行,肺癰成濃的特徵之一) , 咽 乾 不 渴 (熱蒸血液,津液足以上承), 時 出 濁 唾 腥 臭, 久 久 吐 膿 如 米 粥 者(肺癰已成) , 為 肺 癰 , 桔 梗 湯 主 之(證候轉虛,故不用瀉肺湯之攻利,而用桔梗湯以排膿解毒) 。(12)
(大成:從本條敘證來看,與第二條所論肺癰已經成膿的症狀相似。第二條對肺癰成膿時曾提到"時時振寒",本條又說"振寒",可知這一症狀是肺癰成膿的特徵之一。)
(桔梗湯由桔梗、甘草組成,具有祛痰排膿,清熱解毒作用。臨床所見,肺癰成膿期,如將本方與千金葦莖湯合用,則其效果更顯。外台以本方加地黃、當歸、白朮、敗醬草、桑白皮、薏苡仁等,亦名桔梗湯,治肺癰膿已成,經久不癒,氣血衰弱者)
(徐彬說:此乃肺癰已成,所謂熱過於榮,吸而不出,邪熱結於肺之榮分,故以苦桔梗下其熱,開提肺氣,生甘草以清熱解毒,此一開痹之法,故又曰:再服,則吐膿血也)

    桔 梗 湯 方 : 亦 治 血 痹 。(千金、外台、金鑑等無此四字)

桔 梗 一 兩   甘 草 二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分 溫 再 服 , 則 吐膿 血 也 。
(桔梗,千金用3兩,外台用2兩;現在臨床初次使用桔梗、甘草都重用,以兩起跳)
(大成:桔梗湯合用千金葦莖湯,療效更確實;引用吳傳鐸醫案桔梗用到60克可見P592)

    咳 而 上 氣 , 此 為 肺 脹 (大成:肺脹者,肺氣脹滿,胸成筒狀,其中生薑半夏,散水降逆), 其 人 喘 , 目 如 脫 狀(目睛脹突,好像要脫出的樣子) , 脈 浮大 者(風熱邪實) , 越 婢 加 半 夏 湯 主 之 。(13)
(本條與第三條: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均論上氣之證與脈浮大,但第三條為虛證,脈浮大無力,此為飲熱鬱肺,其脈浮大有力,前者,神疲倦怠,短氣不足以息,此則神情緊張,氣粗聲高息湧)
(徐彬說:脾運水穀,主為胃行津液,職卑如婢也。湯名越婢者,取發越脾氣,通行津液之意)
(水氣病篇用越婢湯治風水,是因為內無飲邪,故只需麻黃合石膏發越水氣,不加半夏;此則內有水飲,故加半夏加強化飲之力。)
(魏荔彤說:咳逆肺脹,外感風寒,內氣鬱塞也。喘而目如脫,氣上逆之甚也。診之脈浮大,外有風寒內有蓄熱也。越婢湯之義,寓發散之理於柔道,且以攝孤陽之根,不令隨上逆之氣飛越也。加半夏者,意在開其閉塞,之鬱而氣逆如此,肺竅中必有痰涎之結聚,為肺癰根基也。麻黃生薑解其鬱,石膏清其熱,半夏開其瘀,大棗甘草益其胃)

    越 婢 加 半 夏 湯 方 :

麻 黃 六 兩 (90克)  石 膏 半 斤(125克)   生 薑 三 兩(45克)   大 棗 十 五 枚(45克)   甘草 二 兩 (30克)  半 夏 半 升 (60克)    上 六 味 ,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方證口訣說:此方主肺脹,其證咳而上氣,喘而氣急,甚似支飲,然支飲之喘,初必胸痛或手足厥冷,氣急不能側臥。肺脹上氣,則熱勢強,卒發,目如突狀,然非難以側臥者)

    肺 脹 , 咳 而 上 氣 , 煩 躁 而 喘 , 脈 浮 者 , 心 下 有 水, 小 青 龍 加 石 膏 湯 主 之 。 《 千 金 》 證 治同 , 外 更 加 脅 下 痛 引 缺 盆 。(14)
(心下素有水飲宿疾,由於外感風寒而引起,外表束邪,故脈浮,水飲漬肺,肺失宣肅,故咳嗽上氣而喘,飲邪鬱久化熱,故煩躁)
(本條與上條比較:前條外感風熱,本條外感風寒;前條熱重於飲,本條飲甚於熱;前條喘甚於咳(其人喘,目如脫狀),本條喘咳並重;前條辛涼為主,本條偏重辛溫)
(1)射干麻黃湯、(2)厚朴麻黃湯、(3)小清龍加石膏湯、(4)越埤半夏湯四方比較
病機:(1)外寒內飲,肺失宣肅(2)飲邪挾熱,上迫於肺(3)外寒內飲,飲重於熱(4)飲熱鬱肺,熱重於飲
證候:(1)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胸膈滿悶,喘不得臥,舌苔白滑,脈浮緊(2)咳嗽氣逆,胸滿煩躁,痰聲漉漉,倚息不能平臥,脈浮,苔滑(3)咳嗽上氣,煩躁而喘脈浮(4)咳嗽上氣,喘甚,目如脫狀,脈浮大
方劑功效:(1)射干麻黃湯-散寒宣肺,化痰降逆(2)厚朴麻黃湯-散飲降逆,止咳平喘(3)小清龍加石膏湯-解表化飲,清熱除煩(4)越婢加半夏湯-宣肺泄熱,降逆平喘
(天問按:熱重或飲重,看石膏的用量)

(千金、外台: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浮,心下有水氣,脇下痛引缺盆,設若有實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清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 青 龍 加 石 膏 湯 方 :

麻 黃   芍 藥   桂 枝   細 辛   甘 草   乾 薑 各 三 兩(45克)   五味 子(45克)   半 夏 各 半 升(60克)   石 膏 二 兩 (30克)    上 九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 強 人 服 一 升 , 羸 者 減 之 , 日 三 服 , 小 兒 服四 合 。

    〔 附 方 〕

《 外 臺 》 炙 甘 草 湯 : 治 肺 痿 涎 唾 多 , 心 中 溫 溫 液 液者 。 方 見 虛 勞 中 。 (虛熱肺痿)   
(外台此方桂枝作桂心2兩,大麻子仁半升,阿膠3兩炙,大棗40枚)
類方證治
1.骨蒸勞嗽,抬肩喘息,多夢不寐,自汗盜汗,痰中血絲,寒熱交發,兩頰紅赤,巨里動甚(應為虛里穴),噁心憒饋欲吐者,宜此方。若下利者,去麻子仁,加乾姜,水煮為佳。(類聚方廣義)
2.肺痿少氣而胸動甚者,用此方,有一時之效。龍野秋山玄端,以此方加桔梗為肺痿主方。

《 千 金 》 甘 草 湯 :(虛熱肺痿)
    甘 草
    上 一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減 半 , 分 溫 三 服 。
(千金甘草用2兩;千金翼名溫液湯,用3兩)
(徐彬說:肺痿之熱由於虛,則不可直攻,故以生甘草之甘寒頻頻呷之,熱自漸化也。余妾曾病此,初時涎沫成碗,服過半月,痰少而癒,但最難吃,三四日內猝無捷效耳。)
現代研究
甘草含有甘草素,係甘草酸的鉀、鈣鹽,此外還含有甘草甙(糖苷)、尿素酸等。
甘草甜素或鈣鹽能解毒,對細菌毒素、蛇毒、河豚毒以及食物,體內代謝產物的中毒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能促進水和鈉鹽在體內瀦留,和排出鉀離子,有抗利尿作用。
甘草流浸膏有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又能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
甘草又有抗炎、抗過敏性反用用。
甘草長期應用有引起水腫、高血壓等副作用。(張仲景藥法研究)

    《 千 金 》 生 薑 甘 草 湯 : 治 肺 痿 , 咳 唾 涎 沫 不 止 ,咽 燥 而 渴(外台卷十引[集驗]主療下注[一云不渴]) 。
(本方治脾胃中虛的肺痿證治。脾胃氣虛,水寒不運,故雖乾燥而不口渴,治以生薑甘草培土生金,資肺潤燥。人參甘草大棗重在補脾,氣化生津液,生姜辛散溫通,暖中宮而布散津液。)
(本方為甘草乾姜湯的變方,治虛寒性的肺痿,具有培土生金,溫肺復氣之功效,惟藥方較炙甘草湯為輕,較甘草湯為重。)

    生 薑 五 兩   人 參 三 兩   甘 草 四 兩   大 棗 十 五 枚
    上 四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 千 金 》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皂 莢 湯 : 治 肺 痿 吐 涎 沫 。
(千金方涎沫下有[不止]二字,大棗作12枚,皂莢作一挺,煮法中無[微微火]三字。千金衍義[肺痿]作[肺癰])
(方中桂枝溫通胸肺,宣行營衛,甘草生姜大棗溫補心肺陽氣,生津潤燥,皂莢通竅除痰)
(有人認為本方維平喘攻痰重劑,只宜施於實證)
    桂 枝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大 棗 十 枚   皂莢 一 枚   去 皮 子 炙 焦
    上 五 味 , 以 水 七 升 , 微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大成引尤怡說:按,以上諸方,俱用辛甘溫藥,以肺既枯痿,非濕劑可滋者,必生氣、行氣以生其津。蓋津生於氣,氣至則津亦至也。右方下俱云:吐涎沫多不止,則非無津液也,仍有津液而不能收攝分布也。故非辛甘溫藥不可,加皂莢者,兼有痰濁也)

    《 外 臺 》 桔 梗 白 散 : 治 咳 而 胸 滿 , 振 寒 脈 數 , 咽乾 不 渴 , 時 出 濁 唾 腥 臭 , 久 久 吐 膿 如 米 粥 者 , 為 肺 癰 。
(大成引徐彬說:...然此以貝母、巴豆易去甘草,則迅利極矣。蓋此等證,危在呼吸,以悠乎貽禍不可勝數,故卻見人強或證危,正當以此急救之,不得嫌其竣,坐以待斃矣。)
(大成說:桔梗白散即傷寒論主治"寒實結胸,無熱證"的三物小白散。肺癰成膿,與寒實結胸處方相同者,異病同治之法也...此為外台發展了該方的臨床運用。)
(外台:[米粥]上有[粳]字。[巴豆去皮]下有[心]字。[吐膿血]作[必吐]二字)
(本方與前12條桔梗湯,證同而方異。證勢輕的,用桔梗湯開肺排膿,已能取效,若病重而正氣實者,則宜用本方,否則緩不濟急。方中桔梗宣肺排膿,貝母清熱化痰,巴豆瀉膿,至肺癰有捷效。用量以3-5厘為度。)
(本方急傷寒論的三物白散。主治[寒實結胸,無熱證者],方後注云:[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出],可知此方以盪滌吐下為功,並非專治肺癰吐膿的方劑)
(大成引用數例醫案均用於肺癰,皆通過吐瀉而見病情好轉,中還有數例經由桔梗湯、千金葦莖湯等治療無效,轉而用桔梗白散取效者可見P596)
現代研究
1.新中醫說:作者用三物白散治療肺膿腫潰膿期,認為三物白散的作用是排膿托毒外出,加速空洞閉合。但本方不具解毒作用,故服用此方時,仍須用解毒中藥。
2.中醫雜誌王志強等:作者用三物白散治療寒實結胸證,認為本方是溫下寒實,滌痰破結之峻劑。服藥後,寒水之邪結於上者,可吐之而出,結於下者,可瀉下而去。但應用時必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訓,若邪去大半,即停用本方,改為六君子湯以善其後。

    桔 梗   貝 母 各 三 分 (12克)  巴 豆 一 分(4克) ( 去 皮 , 熬 , 研 如脂 )
    上 三 味 , 為 散 , 強 人 飲 服 半 錢 匕(0.5克) , 羸 者 減 之 。 病在 膈 上 者 吐 膿 血 , 在 膈 下 者 瀉 出 , 若 下 多 不 止 , 飲 冷 水一 杯 則 定 。

    《 千 金 》 葦 莖 湯 : 治 咳 有 微 熱 , 煩 滿 , 胸 中 甲 錯(未必有此徵象), 是 為 肺 癰 。
(大成:此方適用於肺癰邪盛而正氣偏虛的患者,釀膿期、潰膿期及善後調理都可用)
(癰膿已成,痰熱瘀結續結肺中,故咳嗽、微熱、煩滿、吐腥臭黃痰膿血。氣滯血凝,肌膚失養,故心胸部皮膚粗如麟甲狀。治以葦莖湯清瀉肺熱,苡人、冬瓜子除濕排膿,善消內癰,陶人活血袪瘀)
(目前治療肺癰,常用本方加減,不論將成、已成(吐腥臭痰)、未成,均可服用。肺癰將成(胸痛、壯熱振寒、脈數、時唾濁沫)可加入魚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銀花、連翹等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肺癰已成,可加入桔梗、甘草、貝母以增強其排膿解毒的功效。肺癰潰膿,咳血甚多時,宜去桃仁,加黃耆人參白芨藕節茅根等補養氣血與止血之品)
類方證治
類聚方廣義說:葦莖湯,當以吐膿血臭痰為目的(時)。然非多日多服,則難見其效,且每隔七日十日,用白散或蠟肉丸取吐下為佳。
現代研究
1.王耀華:葦莖湯加百部、川貝、桃仁、甘草、化橘紅、枇杷葉、鮮梨皮為主方,治療百日咳 痙咳期有效。
2.姚芳蔚:葦莖湯在眼科上的應用:用本方治目疾,如天行赤眼、金瘍玉粒、白珠具青、花翳白陷、色似胭脂、神氣枯瘁等疾。但必須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以外障為主2.舌赤少津,紅乾少胎,或舌赤苔黃而燥3.脈數、滑數或洪數、洪大有力4.其他體徵:面紅、鼻乾、鼻孔發熱或鼻瘡糜爛、咽乾、口燥、喜飲冷、或咳嗽聲嘎,乾咳少痰。
加減:煩熱較甚加知母、花粉;兼大便不暢加杏仁麻人;大便閉結加郁李人肉,或加大黃、芒硝;兼乾咳或吐黃痰加杏仁、象貝、竹茹;咳嗽聲嘎,且兼壯熱加桑葉、枇杷葉;兼鼻衄加荷蒂;兼口瘡,合導赤散。
    葦 莖 二 升 (48克)(蘆葦之嫩莖,葦莖與盧根同性,接甘寒無毒,清熱利水,生津解渴,止嘔除煩)  薏 苡 仁 半 升(75克)   桃 仁 五 十 枚(20克)   瓜 瓣 半 升(?冬瓜人代約24克)
    上 四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葦 莖 , 得 五 升 , 去 滓 ,內 諸 藥 , 煮 取 二 升 , 服 一 升 , 再 服 , 當 吐 如 膿 。
(大成:引湛德剛醫案單用盧根(250克,文火久煎)治療膿胸6例均愈;令治療大葉性肺炎、肺癰、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可見P597)

    肺 癰() 胸 脹(千金作胸脇脹) 滿 , 一 身 面 目 浮 腫 (肺氣壅滯,通調失職,水氣泛溢), 鼻 塞 清 涕 出(肺竅不利,不攝津液) , 不 聞香 臭 酸 辛(肺失其和) , 咳 逆 上 氣 , 喘 鳴 迫 塞(肺氣不降) , 葶 藶 大 棗 瀉 肺 湯 主 之。(15) 方 見 上 , 三 日 一 劑 , 可 至 三 四 劑 , 此先 服 小 青 龍 湯 一 劑 乃 進 。 小 青 龍 湯 方 見 咳 嗽 門 中 。
(大成:根據千金卷17第7,應在本篇第11條之下...)
(陸淵雷說:本篇泻肺汤证二条,皆冠以肺痈二字,然其证无脓血腥臭,其方不
用排脓,而用逐水,可知其病非肺脓肿肺坏疽,乃肺炎支气管炎之由于水毒结聚者耳。是
以经文不当云肺痈,当云肺胀。乃注家拘牵经文肺痈字,以未成脓说,抑思痰饮咳嗽篇
以此汤治支饮,正是葶苈逐水之功,与未成脓的肺痈何与哉。胸满状,咳逆上气,喘鸣
迫塞,皆肺炎支气管炎症候。身面浮肿,乃肺循环郁滞,引起郁血性水肿也.鼻塞清涕
出,不闻香臭,则是并发鼻粘膜炎也。凡咳嗽气喘而兼鼻粘膜炎者,必有外感。外感则
当发表,故先服小青龙,后乃攻其水毒也(《金匮要略今释》
))
(考本條所稱的肺癰,當係壅塞的壅,古字通用。這是水飲內蓄,壅塞不通,因而發生咳逆上氣,喘滿迫塞,再加外感風寒,表氣不宣,風阻水遏,而見鼻塞清涕,一身面目浮腫。方後云:先服小青龍,乃進瀉肺湯,先解其外感,再下其水飲)
(尤怡說:此方原治肺癰喘不得臥,此兼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則肺有表邪宜散,故先服小青龍湯一劑)
本篇內容歸納表
肺痿歸納表
虛熱型
成因:津液耗損,陰虛內熱
主證:咳嗽,吐濁痰涎沫,形體羸瘦,脈虛數
治療:麥門冬湯清養肺胃
附方:炙甘草湯益氣生津潤燥;甘草湯滋燥潤肺
虛寒型
成因:上焦陽虛,肺中冷
主證:不咳,不渴,吐涎沫,小便數,頭眩,遺尿
治療:甘草乾薑湯溫肺復氣
附方:千金生薑甘草湯培土潤燥
肺癰歸納表
成因:感受風熱病毒
主證:1.表證期:發熱惡寒,咳嗽胸痛2.釀膿期:胸痛加劇,壯熱振寒,脈數時唾濁沫3.潰膿期:濁唾腥臭,咳吐膿血,形如米粥
治療:1.表證期:銀翹散、桑菊飲辛涼解表、兼清裡熱2.釀膿期:葶藶大棗瀉肺湯,千金葦莖湯清熱瀉肺3.潰膿期:桔梗湯排膿解毒
附方:外台桔梗白散化痰瀉膿
預後: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咳嗽上氣歸納表
成因:水飲內停,風寒外束
辨證:
1.寒飲鬱肺,咳嗽痰多,喉中如水雞聲-射干麻黃湯散寒滌飲
2.飲邪上迫,咳嗽上氣,胸滿脈浮-厚朴麻黃湯清熱泄滿
3.水飲內結,咳喘脈沉-澤漆湯逐水滌飲
4.稠痰壅塞,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滌除痰濁
5.外有表邪,內有水飲,咳喘煩躁-小青龍湯加石膏散飲除煩
6.痰熱鬱肺,喘咳脈浮大,目如脫狀-越婢加半夏湯清熱化飲


奔 豚 氣 病 脈 證 治 第 八

(奔豚的病名見於素問靈樞難經,但其症狀不同,所以歷代諸家認識不一,爭論不已。素問骨空論說:衝脈為病,逆氣裡急,此病從小腹上衝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按不得前後為二便不利)。楊玄操說:素問之衝疝,當金匱之奔豚。靈樞臟腑病形篇說: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丹波元簡認為,蓋本篇所論,即是也。
張志聰《靈樞集注》:「腎為生氣之原,正氣虛寒,則為沉厥;虛氣反逆,故為奔豚;陰寒在下,故足不收;腎開竅於二陰,氣虛不化,故不得前後也。」
張介賓《類經六卷·脈色類十九》:「若微急沉厥足不收者,寒邪在經也。為奔豚者,寒邪在臟也。為不得前後,寒邪在陰也。按《五十六難》曰:『腎之積氣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其義本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55vm3p.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55vm3p.html
所謂奔豚氣病,其特徵是:氣從少腹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它與衝氣、衝疝,腎機奔豚等地氣從少腹上衝諸證,形似而實不同,因為衝氣是以腎氣厥逆為主,衝疝是以疝氣為主,腎積奔豚屬於積聚,因而內經難經所說的奔豚,皆非本篇所論的奔豚氣。)
(從證候表現看,類於西醫的胃腸神經官能症(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及冠心病、心血管神經症等。大成:與西醫所謂的"神經官能症""癔病"類似)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55vm3p.html)

師 曰 : 病 有 奔 豚 , 有 吐 膿 , 有 驚 怖 , 有 火 邪(但火邪根據傷寒論太陽篇的記載,多因火邪發生驚變,不是因驚而得火邪) , 此 四部 病 , 皆 從 驚 發 得 之 。 師 曰 : 奔 豚 病 , 從 少 腹 起(大成:外台"從"上有"氣"字;吉野本、享和本"少"並做"小") , 上 衝咽 喉 , 發 作 欲 死(大成:脈經"發作"下有"時"字) , 復 還(大成:音懸,立即) 止 , 皆 從 驚 恐 得 之(心腎不足,下焦寒氣隨衝氣上逆) 。 (1)
(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十三·氣諸病·賁豚氣候》:「夫賁豚氣者,腎之積氣。起於驚恐、憂思所生。若驚恐,則傷神,心藏神也。憂思則傷志,腎藏志也。神志傷動,氣積於腎,而氣上下遊走,如豚之賁,故曰賁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踴踴如車所驚,如人所恐,五臟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賁豚之狀。若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極,呼吸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嘔,此憂思賁豚之狀。診其脈來觸祝觸祝者,病賁豚也。腎脈微急,沉厥,賁豚,其足不收,不得前後。」
(大成引尤怡說:蓋是證有雜病傷寒之異,從驚恐者,雜病也;以發汗及燒針披寒者,傷寒也。其吐膿、火邪二病,仲景必別有謂,估缺之以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55vm3p.html)  
(大成:驗之臨床,奔豚氣病之病因,多為情志因素,病機多與肝腎有關,而其上沖則與沖脈有聯繫,從肝病得者,證治如下條,從腎病得者,筆者有治驗如下:P599)
 
奔 豚 氣 上 衝 胸 , 腹 痛(脘腹部疼痛:乃肝氣鬱結,氣滯血行不暢,肝木侮土) , 往 來 寒 熱 (肝氣鬱結化火,影響膽經少陽,少陽之氣不和), 奔 豚 湯 主 之(當疏肝清熱,降逆平沖) 。(2)
(李樹根白皮大寒,主消渴,止心逆煩,奔豚氣。可清熱下氣。生薑半夏生葛降逆散氣,甘草緩急,芎歸芍養血理血,黃芩清熱降火)
(大成:甘李根白皮,性大寒,專治奔豚氣,葛根、黃芩協助甘李根白皮清泄肝火,芍藥、甘草緩急止痛,半夏、生薑和胃降逆,當歸、川芎養血調肝。本經逢源說:仲景言甘,是言李之甘,言苦,是言根之苦,但宜用紫李根皮則入厥陰血分...)
(大成:奔豚湯證,後是稱為肝氣奔豚,疼痛是本病的必具之證,而寒熱往來是可有可無之證...李根白皮難得,劉子雲老中醫,常以大劑量川鍊子代之,能取柎鼓之效...)
(如遇虛寒證,當用桂枝加桂湯,桂苓甘棗湯以及外台治療奔豚諸方。這類方劑大多由人參、伏苓、桂心、乾薑、附子等組成)

    奔 豚 湯 方 :

甘 草   芎 藭   當 歸 各 二 兩 (30克)  半 夏 四 兩 (60克)  黃 芩 二 兩 (30克) 生 葛 五 兩 (75克)  芍 藥 二 兩(30克) 生 薑 四 兩(60克)\   甘 李 根 白 皮 一 升(80克) 。    上 九 味 , 以 水 二 斗 , 煮 取 五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夜 一 服 。
(大成歌曰:奔豚湯證氣沖胸,往來寒熱與腹痛,李根為主芩姜夏,葛根甘草歸芍芎)

    發 汗 後 , 燒 針(溫針) 令 其 汗 (汗出太多傷陽), 針 處 被 寒 (寒邪從針處侵入), 核 起 而 赤 者(外披寒襲,火鬱脈中,血不流行) ,必 發 奔 豚 (腎水陰邪乘外寒上凌心陽), 氣 從 少 腹 上 至 心(汗出陽氣受傷,引動沖氣) , 灸 其 核 上 各 一 壯(一艾炷;外灸核上以消腫散邪) , 與 桂 枝加 桂 湯 主 之(助陽氣止沖逆) 。(3)
(張虛谷說:表寒重於裡寒者,當加桂枝;如裡寒重於表寒者,當加肉桂)
(大成:與傷寒第117條基本相同)
(大成:桂枝加桂湯是加桂枝還是肉桂,尚有爭論...古今名醫醫案,既有用桂枝者,亦有用肉桂者;余無言醫案加桂枝無效加肉桂見效可見P601)

    桂 枝 加 桂 湯 方 :

桂 枝 五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五 味 , 以 水 七 升 ,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一 升 。

    發 汗 後 , 臍 下 悸 者 (素有水飲,因發汗過多傷心陽,因而水飲內動), 欲 作 奔 豚 ,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棗 湯 主 之 。(4)
(苓桂溫陽化水以止逆氣;甘棗培土制水以制上衝逆氣;甘瀾水性行而不滯;同時苓桂合用能交通心腎,治療動悸。以方測證:本證除了臍下動悸,尚應有小便不利,脈沉,苔白而滑。)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棗 湯 方 :

茯 苓 半 斤(125克)   甘 草 二 兩 ( 炙 )(30克)   大 棗 十 五 枚   桂 枝 四兩 (60克)    上 四 味 , 以 甘 瀾 水 一 斗 , 先 煮 茯 苓 、 減 二 升 , 內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甘 瀾 水 法: 取 水 二 斗 , 置 大 盆 內 , 以 杓 揚 之 , 水 上 有 珠 子 五 、 六千 顆 相 逐 , 取 用 之 。
(大成:苓桂甘棗湯是汗後陽氣受傷,水飲內動,欲做奔豚..桂枝加桂湯是汗後陽氣受傷,引動衝氣,已發奔豚。劉渡舟用苓桂甘棗湯治療已發奔豚可見P602)



胸 痹 心 痛 短 氣 病 脈 證 治 第 九

(胸痹是以病位和病機命名,痹,是痹塞不通之意。胸痹,即是以胸膺部位痞悶疼痛為主證。心痛是以病位和症狀命名,其病情比較複雜,靈樞有真心痛和厥心痛之分,前人還有九種心痛的說法,本篇所述的心痛,主要是指正當心窩部位的疼痛證,其性質屬於靈樞所述的厥心痛範疇,從病因分析,當屬於飲心痛或冷心痛。短氣,指呼吸短促不能接續,有虛實之分。在本篇短氣作為胸痹的一種症狀來描述。胸痹與心痛,均有疼痛症狀,有時亦可合並發生,其病因、病機亦有所相同。)
(大成說:西醫學所述的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肺心病等心肺病變,均可參考本篇治療)

師 曰 : 夫 脈 當 取 太 過 不 及 , 陽 微 陰 弦(寸微尺弦) , 即(脈經作[則]) 胸 痹 而 痛, 所 以 然 者 , 責 其 極 虛 也 (陽氣虛疲、不足)。 今 陽 虛 知 在 上 焦 , 所 以 胸 痹、 心 痛 者 , 以 其 陰 弦 故 也 。(1)
(現代研究:冠心病若是滑脈,意味著其心臟功能尚無障礙;弦脈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脈象,其動脈血管內壓力和阻力增高,心指數明顯降低;微脈心泵(崩)功能明顯障礙,和心電機械收縮時相的異常)
(大成:陽微,是上焦陽氣不足,胸陽不振之象;陰弦,是陰寒邪盛,痰飲內停之證。陽微與陰弦並見,說明胸痛、心痛的病機是上焦陽虛,陰邪上乘,邪正相搏,正虛之處即是容邪之所...關於陽微陰弦之陰與陽的定位,注家見解不一...根據第三條當以寸為陽尺為陰為妥)
上焦陽氣不足,胸陽不振,水飲內停為胸痺、心痛基本病機) 
     
平 人 無 寒 熱 , 短 氣 不 足 以 息 者 , 實 也 。(2)(本虛標實
(大成:凡人到中年,嗜食少動者,若突發短氣,並見胸中痞悶,則很可能是一個初發的,不典型的"冠心病心絞痛"...既無惡寒發熱之表證,又不見陽為之虛象,那麼很可能是痰濁,或瘀血,或宿食等有形實邪阻礙了氣機)

    胸 痹 之 病 , 喘 息 咳 唾 , 胸 背 痛 , 短 氣 , 寸 口 脈(大成:千金外台無[口]字) 沉而 遲 , 關 上 (大成:外台[上]作[脈])小 緊 數 (即弦緊脈,非謂數脈,脈不可能寸遲尺數)(大成: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 栝 蔞 薤 白 白 酒 湯 主 之 。(3)
(寸脈沉取而遲,是胸陽不振;緊脈相合,是形容脈象緊急躁動之形態,亦即弦脈之象。如"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有[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的解釋(第20條),此處的數是指動勢急迫之意,脈來繃急而緊束弦脈。脈弦為痰濁邪盛之徵,故關脈小緊數表明中焦停飲,陰寒內盛。)
(又現代醫學理論:臨床上可見某些心律失常的病人,其脈律可時遲、時數,說明胸痹病人的脈象具有不恆定性)
(大成:...患者的心律與脈律如果是100次/分,便是較數的脈,此時診其關脈變為"小緊數";而室性早博行成陣發性二聯律,其心律仍然是100次/分,而在脈律上則可表現為50次/分,可謂"遲脈"其他部亦可能如此,需要注意這種遲、數同見的脈象,是在切脈三部九候的不同時間獲得的,相同時間內遲、數是不能同見的)

    栝 蔞 薤 白 白 酒 湯 方 :(米酒、高粱酒、紹興酒都可

栝 蔞 實 一 枚 ( 搗 )(50克)   薤 白 半 斤(125克)   白 酒 七 升(1400毫升)       上 三 味 , 同 煮 , 取 二 升 , 分 溫 再 服 。
上方典型證治
(大成:方中白酒...為米酒無誤可見P604...米酒與醋不同,一是溫通,一是酸歛,現代研究米醋有軟化血管作用,故治心血管病方中,可在辨證的前提下酌加米醋...引用張立明醫案,治胸痛加入鎮江米醋3匙同煎)
(大成:方中瓜蔞苦寒滑利,豁痰下氣,寬暢胸膈;薤白辛溫,通陽散結以止痺痛;白酒功擅通陽,宣行藥勢)
(大成:方歌:一蔞半薤酒七升,宣痺通陽有神功,喘息咳唾胸背痛,痰飲較甚半夏中。胸痹偏虛或偏實,補助陽氣裡中行;枳朴蔞薤桂枝湯,心中痞為結在胸。陽微寒甚真心痛,赤石脂丸救急症。胸痹輕症橘枳姜,胸中氣塞短氣方。急性發作為特點,救急薏苡附子散。)
(大成:瓜蔞薤白白酒湯與瓜蔞薤白半夏湯宣痹通陽之功效,不僅治療心、肺疾病有良效,而且可辨證治療胸脇、乳腺疾患...瓜蔞薤白白酒湯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律、減弱心肌收縮力、提高動物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胸 痹 不 得 臥 , 心 痛 徹 背 者 , 栝 蔞 薤 白 半 夏 湯 主 之。(4)

    栝 蔞 薤 白 半 夏 湯 方 :

栝 蔞 實 一 枚 (50克)( 搗 )   薤 白 三 兩 (45克)  半 夏 半 升(60克)(一作半斤(125克))  白 酒 一斗     上 四 味 , 同 煮 , 取 四 升(大成:若聯繫下文,應該ˇ為3)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胸痛徹背,比上條胸背痛病情更嚴重,若血瘀需加丹蔘、降香、紅花、香附等;大成:究其原因是痰飲壅塞較甚之故

    胸 痹 心 中 痞(心窩胃脘悶痛) , 留 氣 結 在 胸 (大成:玉函作[心下痞氣,氣結在胸];此指胸中局部痞塞不通), 胸 滿 , 脅 下 逆 搶(念槍一聲) 心(大成:脇下氣逆上衝心胸) ,枳 實 薤 白 桂 枝 湯(偏實) 主 之(病勢已由胸膺向下擴展到胃脘兩脇,形成胸胃合併證候) ; 人 參 湯(偏虛) 亦 主 之 。(5)
(大成:主症為經常性的胸滿,陣發性的心中痞、脇下逆搶心等...偏於實者,是陽虛不甚而陰寒痰濁偏盛,其脈以陰弦為主;偏於虛者,是心胸陽氣大傷,陰霾不散,蘊結心胸,其脈以陽微為主...枳實薤白桂枝湯,枳實、厚朴行氣散結,消痞除滿;瓜蔞豁痰下氣,寬暢胸膈,薤白、桂枝通陽散結,平降逆氣...人參湯與理中湯藥味及用量相同,理中湯用炙甘草,人參湯用生甘草....曹穎甫認為人參湯一方,乃服湯後調攝之方,而非胸痹正治。)
(大成引唐宗海說:...但解胸痛,則用瓜蔞薤白白酒,下節添出不得臥,則添用半夏一味以降水飲,在下一節又添出胸痞滿,則加枳實以泄胸中之氣,脇下之氣亦逆搶心,則加厚朴以泄脇下之氣....)
(大成引用焦樹德治療以胸背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絞痛、胸肋神經痛等,常用方:
全瓜蔞20-30克 薤白12-15克 半夏10克 枳實6-10克 厚朴10克 桂枝6-10克 檀香6-9克 紅花10克 丹蔘12-15克 茯神30克 炒五靈脂12克 蒲黃10克(布包)。藥煎好後,臨服前兌入米醋20-30ML,嗜酒者,也可不用醋,兌入紹興黃酒20-30ML;心胸疼痛嚴重或發作頻繁者,可再加蘇合香丸,每次1丸,1日2次,隨湯藥服。)

    枳 實 薤 白 桂 枝 湯 方 :

枳 實 四 枚(3-10)*4=(12-40克)   厚 朴 四 兩(60克)   薤 白 半 斤 (125克)  桂 枝 一 兩(15克)   栝 蔞一 枚 ( 搗 )(5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五 升 , 先 煮 枳 實 、 厚 朴 , 取 二 升 ,去 滓 , 內 諸 藥 , 煮 數 沸 , 分 溫 三 服 。

    人 參 湯 方 :

人 參   甘 草   乾 薑   白 朮 各 三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服 。

    胸 痹 , 胸 中 氣 塞 , 短 氣 , 茯 苓 杏 仁 甘 草 湯 主 之 ;橘 枳 薑 湯 亦 主 之 。(6)(胸痺之胸痛症狀不明顯,故是輕證。前方偏於飲邪後方偏於氣滯
(大成:上條病情較重,故用藥也重)

    茯 苓 杏 仁 甘 草 湯 方 :

茯 苓 三 兩 (45克)  杏 仁 五 十 個(20克)   甘 草 一 兩(15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五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服 。 不 差 , 更 服 。

    橘 枳 薑 湯 方 :

橘 皮 一 斤(250克)   枳 實 三 兩 (45克)  生 薑 半 斤 (125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再 服 。 《肘 後 ) 《 千 金 》 云 : 治 胸 痹 , 胸 中 愊 愊 如 滿 , 噎 塞 習 習如 癢 , 喉 中 澀 燥 , 唾 沫 。

    胸 痹 緩 急(同義複詞取急之義) 者(大成:胸背痛突然發作,且痛勢急劇;緩急,胸痹心痛時發時止時緩時急) , 薏 苡 附 子 散 主 之 。(7)(胸痺急證

    薏 苡 附 子 散 方 :

薏 苡 仁 十 五 兩(225克) (本經:治筋急拘攣)  大 附 子 十 枚 ( 炮 )(200克)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仲景用藥,凡亡陽急症,需回陽急救,多用生附子;凡用以止痛,多用炮附子;對發作性疼痛,沉寒痼冷,痛極而有肢冷汗出的,多用烏頭

    心 中 痞 (心窩胃脘悶痛), 諸 逆 (大成:泛指陰寒、痰飲向上衝逆), 心 懸 痛(心窩部牽引疼痛;如空中懸物動搖而痛) , 桂 枝 生 薑 枳 實 湯 主 之 (大成:通陽氣,降逆氣)。(8)

    桂 枝 生 薑 枳 實 湯 方 :

桂 枝   生 薑 各 三 兩(45克)   枳 實 五 枚(3-10克)*5=15~50克 )     上 三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大成:桂枝生薑枳實湯證與枳實薤白桂枝湯證
本條與前第5條同有心中痞,逆氣等表現,但病機、證候有所不同。枳實謝白桂枝湯證為胸痹而心中痞,故條文首先突出胸痹(胸部痞悶-胸背痛、喘息咳唾)二字,在治法上,既用桂枝、枳實、厚朴下氣除痞,又用瓜蔞、薤白豁痰寬中;本條是以心中痞和心懸痛為主,故不用瓜蔞、薤白,而只用桂枝、生薑、枳實。
桂枝生薑枳實湯證與枳橘薑湯證
枳橘薑湯證,橘皮配生薑枳實,專於理氣散結;桂枝生薑枳實湯證,以桂枝易橘皮,是加強通陽降逆之力,前條以胸中氣塞為主,本條以氣逆心懸痛為主。)

    心 痛 徹 背 , 背 痛 徹 心(心窩部疼痛牽引到背背部疼痛又牽引到心窩痛無休止) , 烏 頭 赤 石 脂 丸 主 之 。(9)
(大成:必伴發四肢厥冷,冷汗出,面色白,口唇青紫之危證。舌淡胖紫暗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緊甚至脈細欲絕等表現。...宜溫經逐寒,止痛救逆....方中烏附椒姜皆大辛大熱之品,偕同配伍,振奮陽氣,逐寒止痛之力極強;佐赤石脂,取其固澀之性,收歛陽氣,以防辛熱之品辛散太過...辛溫燥散之品,過用容易耗散氣陰,因此不可久服,當疼痛緩解之後,應改用人參湯溫陽益氣之劑,鞏固治療。...本條方證類似於西醫學所述的心肌梗死先兆或心肌梗死。)
(大成:烏頭赤石之證與瓜蔞薤白半夏湯證
瓜蔞薤白半夏湯證,心痛徹背,痛有休止,證較緩;本方證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痛無休止,證較重。從病機上說,前者胸陽不振,痰濁阻塞;本條危陽氣衰竭,陰寒痼結....瓜蔞薤白半夏通陽散結,豁痰下氣,本方烏附椒姜,逐寒止痛...吳謙說: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是連連痛而不休...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

    烏 頭 赤 石 脂 丸 方 :

蜀 椒 一 兩 (15克)一 法 二 分(8克)   烏 頭 一 分 ( 炮 )(4克)   附 子 半 兩 (炮 )(7.5克)   一 法 一 分 (4克)  乾 薑 一 兩(15克) 一 法 一 分(4克)   赤 石 脂 一 兩(15克) 一 法二 分(8克)       上 五 味 , 末 之 , 蜜 丸 如 桐 子 大 , 先 食 服 一 丸 , 日三 服 , 不 知 , 稍 加 服 。
烏附同用,附子重滯,溫經逐寒,偏於治臟腑;烏頭輕疏,溫經去風,偏於治經風寒
(大成:引劉慶增等說:...烏頭中主要含有A類生物鹼,及烏頭鹼及次烏頭鹼,而B類生物鹼含量極少。炮附子和附子粉末中主要含有B類生物鹼,即脂烏頭鹼及脂次烏頭鹼,而A類含量較少。動物實驗證實,同時口服附子粉末可使烏頭中烏頭鹼的及性毒性顯著降低。附子與烏頭並用可增強止痛效果。)

    〔 附 方 〕

    九 痛 丸 : 治 九 種 心 痛(適應證:積聚、痰飲、結血、蟲注、寒冷,其他未必適合

(大成:千金中的九痛丸,其坊用生狼毒4兩(瀉水逐飲,破積殺蟲),無生狼牙,附子、乾薑各2兩,其餘相同)
附 子 三 兩 ( 炮 )(45克)   生 狼 牙 一 兩(15克) ( 炙 香 )(用狼毒   巴 豆 一 兩(15克)( 去 皮 心 , 熬 , 研 如 脂 )   人 參   乾 薑   吳 茱 萸 各 一 兩 (15克)    上 六 味 , 末 之 , 煉 蜜 丸 如 桐 子 大 , 酒 下 。 強 人 初服 三 丸 , 日 三 服 , 弱 者 二 丸 。 兼 治 卒 中 惡(大成:指卒然感受穢濁之氣,結聚胃腸,心腹脹痛難忍,大便不通,悶亂不知的病證) , 腹 脹 痛 , 口不 能 言 ; 又 治 連 年 積 冷 , 流 注 心 胸 痛 , 並 冷 衝 上 氣 , 落馬 墜 車 血 疾 等 皆 主 之 。 忌 口 如 常 法 。

陰寒痼結的心痛證治

附九種心痛證治表(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
 

名稱 證候 治法
蟲心痛 痛有休作,攻衝上下,面目乍青、乍白、乍赤。 殺蟲破積
注心痛 卒然心痛,面目青暗,昏瞶譫語,脈乍大乍小。 通陽化氣,活血化瘀
風心痛 心痛脇下鳴轉,食不消,胸滿,短氣,吐涎。 溫散
悸心痛 心痛而悸,喜按,得食痛減,飢則更痛,脈虛弱。 補益心脾
食心痛 脹悶而痛,噯腐吞酸,惡食,腹滿,脈滑實。 初起宜吐,繼則消導
飲心痛 脘痛,吐涎沫,胸悶,或協下有水聲,脈弦滑。 健脾化食
冷心痛 心痛暴發,手足冷,冷汗,尿清便溏,脈沉細。 溫腎扶陽袪寒
熱心痛 痛處灼熱,畏熱喜冷,尿赤便祕,脈數實。 解鬱泄熱
去來心痛 時痛時止,飲食無礙,晝夜不安,經久不癒。 補氣溫陽,去濕消痰



腹 滿 寒 疝 宿 食 病 脈 證 治 第 十

(三種病證均有腸胃道病變,都可出現腹部脹滿或疼痛,脈象又多弦緊,諸方互為通用,故合為一討論
此處寒疝依照素問「長刺節論」是指: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非是疝氣;宿食,是指食傷、食積
(大成:...可見古人是將陽氣虛弱,寒氣攻衝所致的以腹痛為主的證候, 稱之為寒疝可見P616)
(大成:所論三病,多屬於消化系統疾病,與西醫學所述的急性腸梗阻、胰腺炎、膽囊炎等急腹性相類似,有的則屬於功能性疾患)

    跗 陽 脈 微 弦 (古人常以此診脾胃病), 法 當 腹 滿 , 不 滿 者 必 便 難 , 兩 胠(胸脇兩旁當臂之處) 疼 痛, 此 虛 寒 從 下 上 也 , 當 與 溫 藥 服 之 。(1)
微,陽氣虛;弦,肝氣逆,主寒痛)     

病 者 腹 滿 , 按 之 不 痛 為 虛 , 痛 者 為 實(不按亦痛) , 可 下 之 ;舌 黃 未 下 者 , 下 之 黃 自 去(大成:玉函"去"下有"宜大承氣湯"五字) 。(2)
舌黃未經攻下,才能使用下法;如已經攻下舌仍黃,需考慮是否還還可以攻下,或下法是否恰當,或有無併發症等問題
腹滿一證,有始病虛寒,得溫藥而轉實;有本為實證,下後陰寒乘虛上僭者---曹家達
下劑為燥屎宿食者,必以舌黃為厚,至於袪瘀之劑、逐水之劑,其舌始終不黃,黃者反屬例外---陸淵雷

    腹 滿 時 減 , 復 如 故 , 此 為 寒 , 當 與 溫 藥 。(3)(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大成:由於陽氣時盛時衰,故寒氣或聚或散,則腹滿時輕時重...應與後第13條對比研究)

    病 者 痿 黃 (黃色而黯淡不澤;尤怡:痿黃,脾虛而色敗也), 躁(心典、金鑑並作[燥]) 而 不 渴 (寒濕隔於中脘,胃中無熱而津不上輸;尤怡:氣不至,故燥;中無陽,故不渴), 胸 中(脈經作「胃中」) 寒 實 (真陽虛,胃中寒實), 而(脈經利字上有[下]字) 利 不 止 (中陽敗絕,藏氣下脫)者 ,死 。(4)

    寸 口 脈 弦 者 , 即 脅 下 拘 急 而 痛 , 其 人 嗇 嗇 惡 寒(瑟縮畏寒) 也。(5)(寒疝脈證,內外皆寒可用柴胡桂枝湯加減,去黃芩增芍藥

    夫 中 寒 家(大成:千金作[凡是中寒者]) , 喜 欠(表陽受遏裡陽引氣而上) , 其 人 清 涕 出 , 發 熱 色 和 者 (常人外感之狀), 善嚏(裡陽不虛袪邪外出) 。(6)
(大成:中寒,指經常容易受到外寒影響的人。指陽虛體質,由於受到外邪侵犯肺衛,肺竅不利,則見鼻流清涕,而打呵欠,或打噴嚏,打呵欠,為陽氣欲伸,祛邪外出之勢,所謂[發熱色和者]此為似外感而非也。)
(大成:第7條說裡虛之人,寒自內生,或寒邪內侵脾胃則下利,陽氣不得伸展,則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言其素體腹中虛寒也;本條證候類似過敏性鼻炎)

    中 寒 , 其 人 下 利(裡陽素虛感受寒邪入裡下利腹痛) , 以 裡 虛 也 , 欲 嚏 不 能 (裡虛無力驅邪外出), 此 人 肚中 寒 。(7)
(上2條論述因同證異的感寒證一 云 痛 。
(第6條中寒,中為動詞,第7條中寒,中為副詞)

    夫 瘦 人(虛弱之人) 繞 臍 痛 , 必 有 風 冷 , 穀 氣 不 行(大便不通) , 而 反 下 之, 其 氣 必 衝(正氣尚強,猶能抗拒下藥之力,可與桂枝湯) ; 不 衝 者 , 心 下 則 痞 (正氣大傷,風冷陷於心下,瀉心湯之類之治之)。(8)
上條敘述裡寒誤下後之變證

    病 腹 滿 , 發 熱 十 日 (倒裝文法,病由表傳裡), 脈 浮 而 數(表裡同病,故用雙解;若浮緊,雖有腹滿當先解表;大成:為病邪在表,並有化熱趨勢) , 飲 食 如 故(胃氣未病) , 厚 朴七 物 湯 主 之 。(9)

    厚 朴 七 物 湯 方 :

厚 朴 半 斤(125克)   甘 草   大 黃 各 三 兩(45克)   大 棗 十 枚(30克)   枳 實 五枚(3-10)*5=(15-50)   桂 枝 二 兩 (30克)  生 薑 五 兩(75克)(藥量比較接近厚朴三物湯,而非小承氣湯之藥量)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四 升 , 溫 服 八 合 , 日 三服 。 嘔 者 加 半 夏 五 合(停飲上逆) , 下 利 去 大 黃 (裡氣本虛), 寒 多 者 加 生 薑 至 半斤 。
(大成:方取桂枝湯解表和營衛,因其腹滿不痛,故去芍藥;合用厚朴三物湯以除滿,若嘔者,乃氣逆於上,故加半夏以降逆,下利是脾胃已傷,故去大黃,寒盛,則重用生薑以散寒)
(大成方歌
表裡同病兼治方,桂枝去芍枳朴黃;痛而閉者但三物;心下滿痛柴胡湯;腹滿不減腹實證,承氣攻下苔不黃。)
(大成引瀋陽市老中醫醫案編選治療3個月小兒關格(嬰兒完全性腸梗阻),厚朴七物湯用量如下:
厚朴10克 桂枝7.5克 甘草10克 枳實10克 川軍2.5克 生薑5克 大棗3枚)

    腹 中 寒 氣 , 雷 鳴(千金作[腹脹腸鳴])(腸鳴音活躍) 切 痛(腹部拘急痛甚) , 胸 脅 逆 滿 , 嘔 吐(腹中寒氣攻其兩脇並上逆,寒邪上逆,胃失和降尚應有四肢厥冷,舌苔白滑,脈細而遲等證) , 附 子 粳米 湯 主 之 (脾胃虛寒甚者,可加蜀椒、乾薑)。(10)
脾胃虛寒,水濕內停腹滿痛證治

    附 子 粳 米 湯 方 :

附 子 一 枚 ( 炮 )(15-20克)   半 夏 半 升(60克)   甘 草 一 兩(15克)   大 棗 十 枚(30克)  粳 米 半 升(8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米 熟 , 湯 成 , 去 滓 , 溫 服一 升 , 日 三 服 。

    痛 而 閉 者(脈經作[腹滿痛])(腹部脹滿疼痛,大便閉結不通,乃實熱內結、氣滯不行,氣滯重於積滯,故中用厚朴不用小承氣之重用大黃,厚朴三物湯偏於腹部中上,小承氣偏於腹部中下) , 厚 朴 三 物 湯 主 之 。(11)
裡實氣滯為重,脹重於積的腹滿證治

    厚 朴 三 物 湯 方 :

厚 朴 八 兩   大 黃 四 兩   枳 實 五 枚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先 煮 二 味 , 取 五 升 , 內大 黃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以 利 為 度 。

    按 之 心 下 滿 痛 者 (胃之上脘,相當於胸腹部份), 此 為 實 也 , 當 下 之 , 宜 大 柴 胡湯 。(12)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治: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與大柴胡湯下之;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二條聯繫來看,則用柴胡湯就比較全面了
使用本湯應住意本證有:舌苔黃,脈弦有力
胸脇苦滿之證:據日人湯本氏之經驗:常從肋骨弓下左右相合而連及心下,其餘波左右分歧,沿直腹筋至下腹部
(本經說:「主心腹腸胃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大成:大柴胡湯是少陽腑證...為病邪深入膽腑,膽熱橫逆,波及於胃,胃氣上逆則嘔,此非陽明裡實證。...陽明腑實的腹部症狀...其脹、滿、痛皆在腹中,繞臍之所,即腸之位,並非心下。湯本求真說:承氣之候,心下寬...以臍部為中心,而堅滿于其上下左右,心下及下腹部,常無變化。...大柴胡湯的[下之]陳修園說:下其邪氣,而不攻其大便,則愈;尤怡說:與大柴胡湯以下裡熱則愈。...大柴胡湯中大黃僅用2兩,更以8兩柴胡為君,且配半夏之溫燥,生薑之辛散,大棗之甘緩,雖配伍枳實、芍藥,亦不足以言瀉下之劑也。許淑薇說:大黃蕩滌蘊熱,傷寒中要藥。王叔和說:若不用大黃,恐不名大柴胡...吳謙說:...少加大黃,所以瀉其熱也。...大柴胡是太陽病邪傳入少陽,邪熱蘊結於膽腑,其治法是和解少陽,清泄裡熱,使在經之邪,假道太陽汗之,在腑之熱,假道陽明下之...可見P178)

    大 柴 胡 湯 方 :

柴 胡 半 斤 (125克)  黃 芩 三 兩 (45克)  芍 藥 三 兩(45克)   半 夏 半 升 60克)( 洗 )  枳 實 四 枚(3-10)*4=12-40克炙 )   大 黃 二 兩 (30克)  大 棗 十 二 枚 (36克)  生 薑 五 兩 (75克)
    上 八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去 滓 , 再 煎,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腹 滿 不 減 , 減 不 足 言 (偶有所減不足以殺其勢,猶如不減;大成:強調腹部持續性脹滿不減之實證特點), 當 須 下 之 , 宜 大 承 氣 湯 。(13)
    大 承 氣 湯 方 :見前痙病中
(大成:裡虛證無積滯,故腹滿時減;實證裡有宿食或燥糞,故腹滿不減)
大黃雖為瀉下藥,如用小量,則起健胃作用,而不一定瀉下;如與枳實、厚朴相伍,作用多在胃;與芒硝相伍,作用多在腸
實熱腹滿四方證治比較
方名 厚朴七物湯 大柴胡湯 厚朴三物湯 大承氣湯
病機 表邪入裡而甚於裡,積滯之邪壅滯於腸道 病邪在裡而連及於表 實熱內結,氣機壅滯 燥屎積滯於腸道
主證 腹滿,發熱脈浮而數,飲食如故 心下滿痛,往來寒熱,鬱鬱微煩,苔黃,脈弦有力 痛而閉 腹滿不減,脹積俱重
部位 滿痛偏於中腹 滿痛側重於心下兩脇 滿痛偏於中脘(脹重積輕) 攻下積滯
治則 調和營衛,行氣除滿 和表攻裡 行氣除滿  
(大成:四個方證證候,治法雖不盡相同,而採用行氣之枳實,瀉下之大黃則相同,以腹氣通則滿痛除,四方功效主要得力於大黃一味,大黃既入氣分亦入血分,善治一切裡實熱證。"除邪氣而不傷正氣...(本草正義) )

心 胸 中 大 寒 痛 (比附子梗米湯更重), 嘔 不 能 飲 食 , 腹 中 滿(一云[腹中寒]。大成:言陽虛腸寒而不適合回蟲寄生,因而蛔蟲擾動) , 上 衝 皮 起, 出 見 有 頭 足 (1.寒氣搏於腸胃之外,衝突出見於皮膚膜原之分,有如頭足或2.陰凝成象,腹中蟲物乘機而動)(大成:蛔蟲聚集於腸中,上下擾動攻沖之證候), 上 下 痛 而 不 可 觸 近(病勢向外故疼痛不可觸近) , 大 建 中 湯 主 之(大成:病由脾胃陽衰,中焦寒甚所引起) 。(14)
虛寒性腹滿痛證治。此乃中虛夾寒波及上下兩焦,非腎經虛寒直中,故不用桂附回陽
(大成引用醫案:1.治寒疝2.治蛔蟲性腸梗阻3.治膽道蛔蟲病可見P623)

    大 建 中 湯 方 :

蜀 椒 二 合 ( 去 汗 )(5克)   乾 薑 四 兩 (60克)  人 參 二 兩(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內 膠 飴 一升(270克)(紅糖亦可) , 微 火 煎 取 一 升 半 , 分 溫 再 服 ; 如 一 炊 頃 (燒一餐飯的時間), 可 飲 粥 二升 , 後 更 服 , 當 一 日 食 糜 (吃粥或稀薄易消化的食物), 溫 覆 之 。
(大成: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別錄說:蜀椒主除五臟六腑寒冷...殺蟲。,人參、飴糖補益脾胃,四味合用,大建中氣,溫陽治蛔)
蜀椒,當是山椒實之殼,且需用炙法使其油瀝出方能入藥。有人認為,蜀椒按照金匱原方是過重的,易引起皮炎、不眠等副作用,以作者(大塚敬節)之經驗,每天蜀椒2克、乾薑5克,人參3克,膠飴30克煎服為好。
(大成方歌:陽虛寒盛大建中,嘔不能食大寒痛,蜀椒乾薑人參飴,溫陽治蛔補中宮。)


附子梗米湯與大建中湯的區別
方名 附子梗米湯 大建中湯
病機 脾胃虛寒,水濕內停 脾胃陽微,中焦寒甚
主證 腹中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上衝皮起,出見有投足,上下痛不可觸近
病勢
治則 化濕降逆,散寒止痛 溫中散寒,大建中氣
藥物比較 治虛寒性腹痛,乾薑優於附子;虛寒性嘔吐,蜀椒勝於半夏;溫養脾胃,甘草、梗米、大棗不如人參、飴糖
 
脅 下 偏 痛( 大成:吳謙、葉霖並謂[偏]當是[滿]字)(左脇或右脇疼痛,非兩脇俱痛), 發 熱(大成:脈經無[發熱]二字)(非表邪發熱,或局部發熱;大成:或然之症) , 其 脈 緊 弦(大成:主寒主痛) , 此 寒 也 , 以 溫 藥 下之 , 宜 大 黃 附 子 湯 。(大成:程氏曰:大黃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細辛之大熱,則寒性散而走瀉之性存)(15)(還應有形寒肢冷,舌台白膩,大便不通等證
寒邪內實證治,寒實內結,邪實正虛,如服溫下劑後大便通利,則邪去正復,可轉危為安;如服藥後大便仍不通利,反增嘔吐肢冷,脈象轉細,是中陽已敗,病勢趨於惡化
(大成:據皇漢醫學說:此方實能治偏痛,然不特偏痛已也。亦能治寒疝,胸腹絞痛延及心胸腰腳,陰囊焮腫,腹中時時有水聲,而惡寒甚者。若拘攣劇者,合芍藥甘草湯。...故不可拘泥於[偏痛]二字)
千金藥方之溫脾湯與本事方之溫脾湯俱從本方出而優於本方:千金溫脾湯:大黃、附子、乾薑、人參、甘草;本事方溫脾湯:大黃、附子、乾薑、桂心、甘草、厚朴

    大 黃 附 子 湯 方 :

大 黃 三 兩   附 子 三 枚 ( 炮 )(15-20)*3=(45-60)克   細 辛 二 兩 (30克)    右 三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千金作[分溫再服]); 若 強人 煮 取 二 升 半 , 分 溫 三 服 , 服 後 如 人 行 四 、 五 里 , 進 一服 (千金無[若強人]等後23字)。(臨床用於急腹證,一般大黃以後下為佳
(大成引用經方發揮說:根據經驗,本方治療右下肋痛,應當以下列三條為應用標準:1.疼痛部位必須是,以乳根之肋緣下距腹中線五分處為痛之中心點,而且有明顯的壓痛2.不因咳嗽和深呼吸而引起疼痛加劇者3.疼痛發作時拒按。
凡符合以上條件者,不論是病之新久,刺痛、鈍痛、鑽頂痛,以及隱痛者,以此方治之,大部分患者可以獲效。以上所指肋下痛病因病機,必須是寒食內結的患者,為適應症。)
(大成引用陽貫之醫案:夏月病熱誤治,熱邪陷入三陰一案頗有啟發當參,可見P626)

    寒 氣 厥 逆 , 赤 丸 主 之 。(16)
厥逆有二義:1.陰陽氣不相順接(病機)2.手足逆冷者是也
論述寒飲厥逆證治
本方敘證脫減,但本方溫陽散寒,化飲降逆,如陰寒內盛,水飲上逆,證件四肢厥冷,腹痛嘔逆,頭眩心悸等證,當能取得療效。
(大成:寒氣厥逆,即寒氣在內所致手足厥冷,腹中痛,嘔吐,心悸,頭眩等、"厥證"和"逆證"。)

    赤 丸 方 :

茯 苓 四 兩 (60克)  烏 頭 二 兩 ( 炮 )(30克)   半 夏 四 兩 ( 洗 )(60克) 一方 用   細 辛 一 兩(15克) 《 千 金 》 作 人參     上 四 味 , 末 之 , 內 真 朱(朱砂為衣,取其重鎮以降逆) 為 色 , 煉 蜜 丸 如 麻 子 大( 火麻人籽粒同綠豆大小),先 食 酒 飲 下 三 丸(千金作[空腹酒服一丸]) , 日 再 夜 一 服 ; 不 知 , 稍 增 之 (千金作[加至二丸]), 以 知 為度 。
(大成說:千金卷十六第八無[人參]。其原文曰:赤丸主寒氣厥逆方:茯苓、桂心各四兩,細辛一兩,烏頭、附子各二兩,射罔加(理解為[如]字)大棗一枚...一方用半夏四兩不用桂。射罔為草烏頭汁,製成的膏劑)
(大成:細辛不過錢之說可見p89)
曹家達云:寒氣厥逆,此四逆湯證也。...,然湯證劑過而不留,可治新病,不可以治痼疾。且同一厥逆,四逆湯證脈必細微,赤丸證脈必沉弦,所以然者,傷寒為太陰、少陰,不必有水氣,而寒氣厥逆,及從水氣得之...如麻子大則甚小,每服三丸,日再服夜一服,欲其緩以留中,使得漸拔病根也。
十八反認為烏頭與半夏反,不可同用,但本方兩藥並用,臨床亦未見不良反應,可能用量較小,且有蜜以制其毒,據患者云:服後腹中多有溫熱感。

    腹 痛 , 脈 弦 而 緊(弦中帶有緊數的脈象;大成:正氣與寒邪相搏的表現)(大成:脈經、千金此二句併成一句[寸口脈弦而緊]) , 弦 則 衛 氣 不 行 (弦脈之寒,自內而生), 即 惡 寒(陽虛不外達,皮毛失溫煦) , 緊 則不 欲 食(緊脈之寒自外而來,寒邪入內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 邪 正 相 搏 , 即 為 寒 疝(疝有山的意思,因其發作時臍腹疼痛,高低不平故名疝,又其病因多寒,或犯寒則發,故名寒疝) 。
    寒 疝 繞 臍 痛 (寒氣搏結不散), 若 發 則 白 汗 出 (白汗即魄汗,白、魄、薄古通用,有逼迫的意思,因劇痛而出的冷汗叫做白汗), 手 足 厥 冷 (陽氣不能達於四末), 其 脈 沉緊 者(由弦緊轉沉緊,疼痛更劇烈) , 大 烏 頭 煎 主 之 (下焦之藥味不宜多,多則氣不專;大成:烏頭大辛大熱有大毒,善治沉寒痼冷)。(17)

    烏 頭 煎 方 :

烏 頭 大 者 五 枚(50克) ( 熬 , 去 皮 , 不 [口父] 咀 )     上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 內 蜜 二 升(既可解烏頭毒,又可延長藥效) , 煎 令水 氣 盡 , 取 二 升 , 強 人 服 七 合 , 弱 人 服 五 合 。 不 差 , 明日 更 服 , 不 可 一 日 再 服 (大成:慎之又慎)
烏頭大辛大熱有毒,散沉寒痼冷而止疼痛。用蜜煎煮,令水盡則已成膏狀,烏頭氣味進入蜜中,變辛為甘,變急為緩,既能減輕藥毒,又可延長藥效。
用烏頭煎治療胃腸神經官能症,寒氣內結,陽氣不運,繞臍腹疼痛,寒涼疲勞即發,先以小劑量以消息之,烏頭用4.5克,黑豆、甘草代蜜,二劑後烏頭加至9克。---魏龍驤
(大成歌曰:大烏頭煎治寒疝,水煮去渣蜜再煎,沉寒痼冷為良驥,烏頭桂枝兼表寒)

    寒 疝 腹 中 痛 , 及 脅 痛 裡 急 者 (腹脇缺少氣的溫煦與血的濡養,則寒邪內凝,其痛屬虛,病勢輕緩,臨床上可見舌淡苔白,脈沉弦而澀), 當 歸 生 薑 羊 肉 湯 主之 。(18)
(大成:本條證候由血虛引起,血虛及氣,氣虛則寒自內生,腹脅筋脈失去氣的溫煦和血的濡養,故腹中痛及脅痛裡急,其特點為腹痛及脅痛不甚,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而潤,脈弦虛而澀...徐彬說:不用蔘而用羊肉,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金鑑說:服烏頭煎病勢退者,亦當與之)
(大成:李傳榮醫案,治療胃脘痛(十二指腸求部潰瘍)服用理中、建中之劑,進藥則緩,停藥則發,終未得除,後改用生薑羊肉湯斷根,大成認為:...虛勞之人血氣虛寒者,宜用生姜、羊肉等藥時兼顧之方以溫補之)
(大成歌曰:當歸生薑羊肉湯,藥補食補同用方,血氣虛寒諸般病,陽虛體質強身良)

    當 歸 生 薑 羊 肉 湯 方 :

當 歸 三 兩   生 薑 五 兩   羊 肉 一 斤     上 三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服 。 若 寒 多 者 , 加 生 薑 成 一 斤 ; 痛 多 而 嘔 者 , 加 橘 皮 二兩 , 白 朮 一 兩 。 加 生 薑 者 , 亦 加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二 合, 服 之 。
(大成引用醫案2則,皆把羊肉與當歸分開煎煮可見P628)


    寒 疝 腹 中 痛 , 逆 冷 , 手 足 不 仁(內寒) , 若 身 疼 痛(外寒;大成:是否外感風寒之表證,很難確定,但總為營衛不和之肌表病變,桂枝湯煮至肌表而調營衛) , 灸 刺諸 藥 不 能 治(言病勢之劇,套法不能得治) , 抵 當(千金無此二字;吳謙認為是衍文) 烏 頭 桂 枝 湯 主 之 。(19)

    烏 頭 桂 枝 湯 方 :

烏 頭(多家認為約5枚)(大成:千金作[秋乾烏頭,實中者5枚,除去角)(7*5=35克)
       上 一 味 , 以 蜜 二 斤(大成:為[升]之誤,參前烏頭湯、大烏頭煎) , 煎 減 半 , 去 滓 , 以 桂 枝 湯 五合 解 之 , 得 一 升 後 , 初 服 二 合 , 不 知 , 即(大成:千金、外台作[更]字) 服 三 合 ; 又 不知 , 復 加 至 五 合 。 其 知 者 , 如 醉 狀 , 得 吐 者 , 為 中 病 。

    桂 枝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五 味 , 銼 , 以 水 七 升 ,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大成:金鑑說:以桂枝湯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謂以烏頭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湯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大成認為如醉狀,得吐者,為烏頭中毒反應,即藥量已用到最佳的火候,不可再加大劑量...如服藥後發現:呼吸迫促、頭痛、心跳過速、脈象歇止及肢體麻木,則為烏頭中毒的嚴重表現,應中西結合搶救,中藥可速服綠豆湯或黑豆甘草湯,可以緩解)
曹家達云: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視大烏頭煎一證,似是稍 緩,按傷寒論,凡身疼痛而無裡熱者,用麻黃湯以解表。兼裡證而欲使之外達者,則用桂枝湯以解肌。烏頭桂枝湯,用烏頭煎以回裡陽,附加桂枝湯以救表陽,亦蜜 2升煎減半者,煎去蜜之半而止。復減其半,而取桂枝湯半數相加,合得一升,而又僅服五合,不知,更服三合。又不知,更服五合。豈不慎之又慎,最後卻云,其 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此非親驗者不能言。
蓋烏頭性同附子,服後遍身麻木,欲言不得,欲坐不得,欲臥不得。心中跳蕩不寧,神智沉冥,,如中酒狀。頃之,寒痰從口一湧而出,胸膈便舒,手足溫而身痛止 矣。服生附子者,往往有此見象,與與長女昭華,得以親試而識之。但昭華因痰飲服之,則嘔痰而癒。予以寒利服之,則大瀉而癒,要其麻最則一也。


寒疝三方證之比較
方名 大烏頭煎 烏頭桂枝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
病機 寒氣內結,陽氣不行 內外具寒,表裡皆病 血虛內寒
主證 繞臍痛,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脈沉緊 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 腹痛及脇痛裡急
病性 裡寒 表裡皆寒 血虛而寒
治則 破積散寒止痛 調和營衛,袪寒止痛 養血散寒


    其 脈 數 而 緊 , 乃 弦 (緊與弦相類,皆主寒主痛。此「數」不是代表至數,是止脈的動勢有急迫之意,脈來繃急而緊束的,視為弦脈;大成:徐彬說:此言弦緊脈為寒疝主脈,然有數而緊與大而緊,具是陽中有陰,皆當下其寒,故以此總結寒疝之脈之變), 狀 如 弓 弦 , 按 之 不 移 。 脈 數弦 者 , 當 下 其 寒 ; 脈 緊 大 而 遲 者 (大為陽脈,緊為陰脈,陽中有陰,陽為陰遏之象,既寒且實,可用溫下法,大黃附子湯所主), 必 心 下 堅(心下堅大如盤,痞之意) ; 脈 大 而 緊者 , 陽 中 有 陰 , 可 下 之 。(20)
敘述寒實當下之脈證,但仍須脈證合參

    〔 附 方 〕

    《 外 臺 ‧ 卷 七 》 烏 頭 湯 : 治 寒 疝 腹 中 絞 痛 , 賊 風 入攻 五 臟 , 拘 急 不 得 轉
側 , 發 作 有 時 , 使 人 陰 縮(生殖器因受寒而上縮) , 手 足 厥 逆 。
外臺烏頭湯方:烏頭15枚、芍藥4兩、甘草2兩,大棗十枚、老薑1斤,桂心6兩。本條較烏頭桂枝湯病情更重,如腹中絞痛,拘急不得轉側,生殖器向內縮入等,皆為陰寒凝斂收飲的危重症候,所以用量也較大。近人門純德氏曾用此方治療寒性脈管炎而疼痛難忍者,取得良好效果。)(但此方未載份量及煮服法,臨床宜審。方見 上 。

    《 外 臺 》 柴 胡 桂 枝 湯 : 治 心 腹 卒 中 痛 者 (表寒內傳少陽,氣血不通,肝膽失於疏泄,氣鬱化熱)。

柴 胡 四 兩(60克)   黃 芩   人 參   芍 藥   桂 枝   生 薑 各 一 兩半 (22.5克)  甘 草 一 兩 (15克)  半 夏 二 合 半 (50毫升=1/4升=30克)  大 棗 六 枚(18克)       上 九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服 。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提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罷者。柴胡桂枝湯為主治。故本方可用於外感性胸腹兩脇疼痛之證

    《 外 臺 》 走 馬 湯 (形容藥效急速如奔馬之勢): 治 中 惡(俗稱絞腸烏痧。有忽然撲倒,精神昏亂,顏面發黑,心腹痛,脹滿,大便不通等證) 心 痛 腹 脹 , 大 便 不 通 。

杏 仁 二 枚(0.8克)   巴 豆 二 枚 ( 去 皮 心 , 熬 )     上 二 味 , 以 綿 纏 捶 令 碎 , 熱 湯 二 合 , 捻 取 白 汁 飲之 , 當 下 。 老 小 量 之 。 通 治 飛 尸 (病名,其病突然發作,迅速如飛,症狀是心腹刺痛,氣息喘急,脹滿,上衝心胸。)鬼 擊 病 (病名,指不正之氣突然襲擊人體,症狀是胸脇腹內絞急切痛,或兼見吐血、衄血、下血。如臍腹絞痛、上衝心胸脹悶的,則稱寒疝。)。
本證多由臭穢惡毒之氣,從口鼻直入心胸,致使腸胃氣機壅塞,故有心腹絞 痛,脹滿欲死的表現。法當急攻其邪,緩則氣機閉塞,預後不良。走馬湯中之巴豆峻烈溫通,故能破積攻堅,開通閉塞,左杏仁之苦溫,宣利肺與大腸之氣,使邪從 後陰一掃而盡。寒疝、乾霍亂有上述之證亦可一用。故本方是一種救急之劑。

    問 曰 : 人 病 有 宿 食 , 何 以 別 之 ? 師 曰 : 寸 口 脈(千金[脈]字之前有[下利]二字) 浮而 大 , 按 之 反 澀(宿食阻滯氣機之象,重按有力) , 尺 中 亦 微 而 澀 (非微弱之謂,乃沈滯不起之微,尺中重按不流利), 故 知 有 宿 食 , 大 承 氣湯 主 之 (脈經無此六字,依仲景金匱問答慣例具不開方,脈經為是)。(21)
    脈 數 而 滑 者 , 實 也(飲食不節,穀氣鬱滯腸胃,鬱而化熱,故脈見數象。宿食新停,胃腸氣機永滯不甚,實氣相搏,故脈來滑利) , 此 有 宿 食 , 下 之 愈 , 宜 大 承氣 湯 。(22)
宿食初停,腸胃穀氣盛則脈滑;病根深,胃腸氣滯不通,故脈澀
    下 利(正氣抗病的反應) 不 欲 食 者 (食傷脾胃不能運化,惡聞食臭,雖利,胃中食滯仍有未盡,若久病不宜用承氣湯), 有 宿 食 也 , 當 下 之 , 宜 大 承 氣 湯。(23)
胸脘痞悶,腹痛拒按,頻頻噯氣,泛泛欲吐或惡寒發熱,這些宿食所常見的症狀,金匱皆略而不言,而在最難辨別和容易懷疑的地方,如21條「澀」脈,23條「下利」,這些宿食的特殊情況則提出討論。可見金匱的體例是詳於特殊略於一般。於此又可以得一證明。
    大 承 氣 湯 方 : 見 前 痙 病 中 。

    宿 食 在 上 脘 , 當 吐 之 , 宜 瓜 蒂 散 。(24)
(考胃有三脘,如宿食在下脘,腹必滿痛而便祕,故當下之;若腹不滿痛而膈間滿痛,則為宿食在上脘,並在上焦,則宜吐去之為宜。
至於食停在中脘,既不宜吐,又不宜下的,可用消導法,如保和丸、平胃散之類

    瓜 蒂 散 方 :

瓜 蒂 一 分 ( 熬 黃 ) (4克)  赤 小 豆 一 分 ( 煮 ) (4克)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以 香 豉 七 合(87克) 煮 取 汁 , 和 散 一 錢匕(1克) , 溫 服 之 , 不 吐 者 少 加 之 , 以 快 吐 為 度 而 止 。 亡 血 及虛 者 , 不 可 與 之 。
瓜蒂雖有毒,然服後並不吸收,只刺激胃腸黏膜,故無中毒之患。唯服之過量,則引起急性胃腸炎,使吐利不止,故一次所服不得逾六分五厘云。採集之法,須於瓜蒂未熟時採之,新採味苦則良,若瓜熟而採,或陳久失味者不效。
(大成:瓜蒂味苦,赤小豆味酸,能湧吐胸胃實邪,佐香豉煮汁,開鬱結而和胃氣)
(大成:凡痰涎、宿食、毒物等居於咽喉、胸脘,皆當以吐為快,可採用瓜蒂散吐之,如吐不止,可口含生薑片或服薑汁少許,或服冷粥,或服冷開水,均有止吐作用)

    脈 緊 如 轉 索 無 常 者 , 有 宿 食 也(25)
浮緊知其有外感也;中取如轉索,即滑大之別名,之其有宿食也。
宿食脈緊,是食積氣壅,緊束脈道,乍緊乍疏,新病者多兼滑象,久病者多兼澀象;外感風寒脈緊,感受寒邪,寒性收引凝歛,脈道收縮拘急,緊象比較恆定,多與浮脈相兼或緊而帶弦。
    脈 緊 , 頭 痛 風(大成:寬保本說:[風]字疑[惡]字誤) 寒 , 腹 中 有 宿 食 不 化 也 。 一云 寸 口 脈 緊 。(26)
  (宿食和外感風寒都可以頭痛寒熱、脈緊。唯前者可伴吞酸、噯腐、食臭,以及痞滿腹痛等證,後者可兼身疼腰脊痛。
(大成:宿食不化,鬱滯之氣上為頭痛,有如風寒之狀,而食積類傷寒也,仲景孔人誤以為外感而發其汗,故舉已示人曰:腹中有宿食不化。)
(大成:尤怡說:脈緊如轉索無常者,緊中兼有滑象,不似風寒外感之緊,為緊而帶弦也)

腹滿證治歸納表
實熱 病機:胃腸實熱,燥屎積於腸道。
證候:腹滿不減,按之痛,舌紅苔黃脈沉實。
治則:攻下
辯證與治療:
1.腹滿,發熱,飲食如故,脈浮數---厚朴七物湯表裡雙解。
2.按之心下滿痛---大柴胡湯和表攻裡。
3.痛而便祕---厚朴三物湯行氣除滿。
4.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大承氣湯蕩滌實熱。
虛寒 病機:脾腎虛寒,氣滯不通。
證候:腹滿時減,按之不痛,舌淡苔白,脈微弦。
治則:溫補
辯證與治療:
1.腹中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附子梗米湯溫中化濕。
2.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上衝皮起出見有投足上下,痛不可處盡---大建中湯溫中散寒。
寒實 病機:寒實內結,陽氣被鬱。
證候:脇下偏痛,發熱,便難,脈弦緊。
治則:溫下
辨證治療:---大黃附子湯溫下寒結
 

寒疝證治歸納表
病機成因:陽虛寒盛。  
主證:發作性繞臍劇痛,汗出肢冷,脈沉緊。  
辨證與治療:
1.繞臍痛,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脈沉弦---大烏頭湯散寒止痛。
2.腹中痛,及脇痛裡急---當歸生薑羊肉湯養血散寒
3.腹中痛,膩冷,手足不仁,身疼痛者,為表裡具寒---烏頭桂枝湯調和瑩營衛,散寒止痛。
4.四肢厥冷,腹痛嘔逆,頭眩心悸---赤丸溫散滌飲。
 


宿食證治歸納表
病機成因:飲食不節,停積腸胃,經宿不化。  
治則:宿實在上---當吐之;宿食在下---當下之;宿實在中---不宜吐、不一下,宜用消導法  
辨證與治療:
1.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
2.脈數而滑。
3.下利不欲食。
以上證具在宜用大承氣湯攻下實積。
4.宿食在上脘,泛泛欲吐---瓜蒂散湧吐。
5.宿食在中---宜平胃散、保和丸
 


五 臟 風 寒 積 聚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一

本篇五臟中風、中寒的涵義實指兩種性質不同的病因干及內臟而產生的五臟證候。它是借用風、寒二字來代表陽邪及陰邪,並非專指外感風寒而是以內傷五臟為主。
(本篇所論既非傷寒論中太陽病的中風中寒,也非金匱中風歷節篇所論的中風病與素問風論,所論的五臟風有廣義與狹義之別,素問以風邪為主,金匱以內傷為主)
(本篇殘缺甚多,當合其他篇章合看)
(本篇主要精神有四:1.指病位在五臟之裡,非專指在表2.指病性與病因,五臟風寒包括了五臟病變之屬寒性和熱性,也包括了病性之屬虛屬實,其病因由外感六淫與五臟陰陽失調引起3.體現了臟腑經絡辨證4.所論積聚與難經55難之意相同:氣之所積,痛有定處為積,屬臟病;氣之所聚,痛無定處曰聚,屬腑病。)
(大成說:...是指五臟受到自然界風寒邪氣的影響而發病...大抵是:臟中風、中寒---臟傷---死臟。這是在"內所因"的條件下,風寒侵入五臟的即興演變狀況,倘臟氣尚可與邪氣相持,則其演變情況將是臟中風、中寒的某種中間狀態,如肝著、脾約、腎著等,久則形成積聚...無腎中風及脾、腎中寒,疑五臟風寒部分有脫簡..."五臟死脈"是指危重病人的脈象,其他五臟風寒積聚之病情相當複雜,很難用幾種病類比。)

    肺 中 風 者(中,讀平聲,以下同) , 口 燥 而 喘(風燥傷肺,氣息壅滯;大成:尤怡說:肺中風者,津結而氣壅,津結不上潮則口燥;氣壅則不下行而喘) , 身 運 而 重(身體運轉動搖則感覺笨重,不能自主,因宗氣被傷,氣機不利而衛陽不得外達) , 冒 而 腫 脹 (昏冒、沉悶。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濁陰上逆,水濕浸漬於膚表)。(1)

三因方:肺風之狀,多 汗,惡風,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氣,肩息,身重,背痛,面脹腫,晝差暮甚,診在鼻,其色白。) 
    
 肺 中 寒 , 吐 濁 涕 (胸陽不布,津液凝聚,涕,痰濁涎沫)。(2)
(肺中寒,則胸陽不布,津液凝聚不行,而變生濁涕,肺氣不宣,則鼻竅不通而出氣難,故濁涕不從鼻出而從口出(鼻塞,鼻涕倒流)
三因方:肺中寒之狀,喜吐濁涎,氣短,不能報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
脈經: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此乃肝火灼肺傷陰,治當清肝寧肺,養陰涼血,用丹溪「載咳血方」(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浮石)加沙蔘、麥冬、白芨之類
    肺 死 臟(大成:指真臟脈) , 浮 之 虛(大成:浮,浮取) , 按 之 弱 如 蔥 葉(大成:素問玉機真臟論說: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 , 下 無 根 者 死 。(3)
浮取無力無神,指下感覺虛微,按之則如蔥葉中空外薄。無根有兩說, 一為候兩尺脈,一為以沉候為主,此處以理解沉取以候腎氣則空無根柢。
傷寒論-辨脈法:若汗出發潤,喘而不休,此為肺先絕也。脈經:病人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

    肝 中 風 者 , 頭 目 瞤(念順。眼皮跳動;大成:魏荔彤說:肝木內風動則頭目瞤,瞤者,合眩目而言), 兩 脅 痛 , 行 常 傴(音羽,曲背,因脅痛而傴) (肝鬱風火消爍精血,筋脈失去濡養而攣急不利), 令 人 嗜 甘(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4)
三因方: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頭目瞤,左脇偏痛,嗜甘,如阻婦狀,筋急攣痺不伸,診在目,其色青。
    肝 中 寒 者 , 兩 臂 不 舉(厥阴筋脉收引,寒邪令筋脈收引 , 舌 本 燥(此處指舌體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肝寒火弱,不能蒸血生津上润于舌,故见舌本干燥。肝病而津液疏泄失常) , 喜 太 息 , 胸 中 痛, 不 得 轉 側 (肝脉上贯胸膈;肝氣鬱結,失於條達, 食 則 吐 而 汗 出 也(肝病传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故胃不受食,食则吐;气逆而开,津随之而泄,故吐而汗出。吳茱萸湯可參) 。(5)
三因方:肝中寒之狀,其人洒洒惡寒,翕翕發熱,熏然面赤,漿漿如有汗。胸中煩熱,脇下攣急,足不得伸。《 脈 經》 、 《 千 金 》 云 : 時 盜 汗 、 咳 , 食 已 吐 其 汁 。
    肝 死 臟 , 浮 之 弱(浮取無力) , 按(按而非重按) 之 如 索 不 來 (沉取脉象如绳索,郁阻坚劲,伏而不起,劲而不柔。按後再浮之脈亦不來, 或 曲 如 蛇 行 者(脉象如蛇行,弯曲之状,虽左右奔引,却无上下条达象,即亦伏且劲无柔和感之脉。 , 死 。(6)
傷寒論.辨脈法:脣吻反青,四肢漿習(手足顫搖震動,如小鳥飛騰,振奮不已)者,此為肝絕也
脈經.卷四:病人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視而不見,人汗(一作泣)出如水不止,病人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病人筋絕,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
肝絕常兼有目閉不開,畏光或目不視物,瞳孔散大甚至戴眼反折,筋痛,髮直如麻

    肝 著(大成:著,感受,受到,肝著,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 , 其 人 常 欲 蹈 其 胸 上(用手推揉按压,甚则捶打胸部 , 先 未 苦 時 , 但 欲 飲 熱, 旋 覆 花 湯 主 之 。(7)
肝 着,是肝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病证。因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若肝气不足,风寒湿等邪气便易痹阻于肝经,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 畅。肝脉又布胁络胸,肝气不畅,则胸中气机不利,故其症可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 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在初起时,因为病在气分,热饮可助阳散寒,能使气机通利,故但欲饮热;肝着既成,则经脉瘀滞,虽热饮亦不能暂减其瘀结,除 蹈胸一时为快外,需投以旋复花汤。旋复花微咸性温,能理气舒郁,宽胸开结,尤善通肝络而行气;助以葱管之辛温,既能芳香宣浊以开痹,又能温通阳气而散结; 新绛活血化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三味共煮顿服,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臣 億 等 校 諸 本 旋 覆 花湯 方 皆 同 。
(大成:肝著為何病在"胸上"?肝病在脇,固不待言,而強調"胸上",尤怡說:肝雖著,而氣反注於肺,所謂"橫"之病也。...傷寒論說:肝乘脾,名曰縱;肝乘肺,名曰"橫"。...既然如是,則旋覆花為君藥治療,就應釋為旋覆花肅肺散結,通絡舒肝)

    旋 覆 花 湯 方 :

旋 覆 花 三 兩   蔥 十 四 莖   新 絳 少 許(可以茜草、紅花、蘇木、鬱金等代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之 。
(旋覆花:降氣化痰。降逆止嘔,又能活血通絡)
(大成:婦人雜病篇用此方治療"半產露下"應互參)

    心 中 風 者 , 翕 翕 發 熱 (發熱輕微), 不 能 起(風熱內勝,壯火食氣,故不欲起立行動) , 心 中 飢(大成:脈經、千金"饑"字下有"而欲食"三字)(胃之大絡通心包,熱由心包干胃府,化燥傷津,胃中失濡則煩躁吵雜,感覺飢餓) , 食 即 嘔吐(風熱盤據胃失和降) 。(8)
(心為陽臟,風為陽邪,陽邪干及心包,則心中蘊鬱火熱之 邪,蒸越於外,故見微微發熱。)
(三因方說: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赤,翕翕發熱,瘖不能言,欲飲食,食則吐,診在舌,其色赤焦)可互勘
(曹家達說:風一日不去,則心陰一日不定,胃氣一日不和,當用防風、黃耆以泄風,大黃、甘草以降逆,不治風而風自癒)

    心 中 寒 者 , 其 人 苦(大成:脈經、千金無"苦"字) 病 心 如 噉 蒜 狀(大成:寒束於外,火鬱於內,似痛非痛,似熱非熱,懊憹無奈) , 劇 者 心 痛 徹 背, 背 痛 徹 心 , 譬 如 蠱 注(如蟲咬) 。 其 脈 浮 者(病在上焦,邪未深入;大成:脈浮,寒有外出之機) , 自 吐 乃 愈 。(9)
(寒邪凝滯心陽不宣,鬱熱閉歛,狀如食辛辣味濁的薤蒜;病情重者,陰寒上盛,心陽閉阻,無力鼓動氣血運行,胸被前後氣機閉塞不通,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難以忍受猶如蟲咬)
(曹家達簡言之為[烏頭赤石脂丸證];陸淵雷認為是胃中寒的病變,可用抑肝和胃法治之(黃連、蘇葉、半夏、竹茹、陳皮)若心 痛 徹 背, 背 痛 徹 心 , 譬 如 蠱 注,則加枳實、薤白)
(三因方說:心中寒之狀,其人如噉韭齑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猶如蟲疰,惡寒,四肢厥,自吐,少間,頃時復發,休作不已,昏塞不知人)

    心 傷 者 , 其 人 勞 倦 , 即(大成:千金無"即"字) 頭 面 赤 而 下 重(大成:血虛者,其陽易浮,上盛者,下必無氣。下部沉重無力。諸家解釋不一) , 心 中 痛 而自 煩, 發 熱  (大成:心虛失養而熱動於中), 當 臍 跳 (心虛於上而腎動於下), 其 脈 弦(大成:變心脈圓潤滑利之常,而為長直弦勁之形) , 此 為 心 臟 傷 所 致 也 。(10)
(脈經卷六在[心傷者]之上有[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望善怒],[心中痛]下無[而]字,有[徹背]二字。)
(本文諸家解釋分歧。教材認為:心主血,血生於氣,心傷者,心血虛而氣無所附,導致氣血兩傷,故症見勞倦疲乏,血虛虛陽浮越於上而見頭面赤,此素問所謂陽氣者,煩勞則張是也;上盛則下虛、中氣不足,則腰及下肢沉重無力,甚或中氣下陷則脫肛;心虛失養,虛熱不潛而擾動於中,則見心中痛而自煩、發熱;心之陽氣虛衰於上,不能制下,心腎不交,腎之陰濁之氣將上逆而悸動,故見臍部跳動不已,有如奔豚欲作之狀;心脈由圓潤滑利變為弦脈勁急,說明心之氣陰兩傷,不能濡養經脈。)
(方治:高學山提出小建中加參芪歸麥。結合臨床來看,可再加棗仁、柏子仁、茯神。曹家達認為若心陽虛腎水妄動者,可用茯苓桂枝甘草湯。心傷嚴重致中氣大虛者,當補中益氣佐以益陰潛陽,如五味異功散加黃耆龜板牡蠣白斂之類)


    心 死 臟 , 浮 之 實 如 麻 豆(大成:趙刊本[麻]做[丸];脈經、千金[如麻豆]作[如豆麻擊手]) , 按 之 益 躁 急 者 , 死 。(11)
(心脈之常,應圓潤滑利,來時快,去時稍慢。而心的真臟脈,則見[浮之實如麻豆],是指輕按堅實,如麻豆之彈指,毫無柔和之象、按之益躁急者,是指重按(中、沉取脈)有躁急不寧和數亂的感覺。說明心血枯竭,神氣渙散,全失勾洪本象。玉機真臟論說: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類似後是脈的十怪脈之[麻促]脈。)
(本條當與心死證合參:傷寒論辨脈法說: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
脈經卷似說:病人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
以及昏瞀、舌短、口開、面黑如黧等)
(大成:五臟中風、中寒,非風寒之邪直中五臟,而是風寒之邪影響五臟所發生的病變,例如第9條...,即素有心臟病的患者,受到自然界寒邪的影響,而誘發心痛復發...與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頗類似,心臟病在冬寒季節的發病率、死亡率明顯高於其它三個季節...)

    邪 哭 使 魂 魄 不 安 者(靈樞本神說: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無故悲傷哭泣,好像鬼邪作祟) , 血 氣 少 也(血虛肝不藏魂,氣虛肺不藏魄;魂魄不藏,神氣不寧) ; 血 氣 少 者 屬 於 心(心為肝肺五臟之主宰), 心 氣 虛 者 , 其 人 則 畏(心氣虛心神失其主宰,膽氣亦不足) , 合 目 欲 眠(人寤則魂寓於目,目開則神存於中而應事,目合則神散於外而妄行,今心神虛弱不能統攝肝魂,肝魂失於主宰,則精氣不能上注於目,故反見合目欲眠而不能熟睡) , 夢 遠 行 而 精 神 離 散, 魂 魄 妄 行 (魂魄雖係肝肺所藏,而實為神所主,精所御,今心神不斂,則精氣渙散魂魄失統,魂不入舍魄不安宅,故神魂魄三者浮蕩無依,因而出現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等一系列精神錯亂症狀)。 陰 氣 衰 者 為 癲 , 陽 氣 衰 者 為 狂(血氣少者屬於心所導致的癲狂的病因及其病裡轉變)(本處學者解讀不一) 。(12)
(佐證:素問腹中論說:...實之則陽氣虛,虛則狂;素問氣厥論說:肝移寒於心,狂,隔中;靈樞通天論說:...陽重脫者易狂)
(臨床實踐:癲狂確有陰陽之分,狂病並非純屬陽熱實證者,亦有陰寒凝結,水泛為痰,虛火上逆以及[心無所依,神無所歸]等各種陰狂證。
陰狂陽狂如何鑑別?
1.陰狂證脈雖洪大,按之必空或細數、陽狂證則脈大滑實2.陰狂證舌多淡紅胖嫩,滑潤少苔,陽狂證則舌多紅絳,苔黃燥膩3.陰狂證外貌似熱而手足常冷,陽狂證面赤如醉而四肢溫熱4.陽狂證之治療當以清心瀉火,滌痰開竅,催吐通下或滋陰安神為主,如醫學心悟之生鐵落飲,若大便閉結,先用滾痰丸下之,二陰煎、千金定志丸+琥珀鬱金蜜丸
而陰狂證,當以溫陽化飲,交通心腎,潛鎮攝納,引火歸元等諸法為主,如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張氏醫通有案例單用人參治癒神不守舍之虛狂,邵繼棠用桂枝加龍牡湯合交泰丸療陰狂。
難經所言癲狂屬實,金匱所論癲狂屬虛
)
(大成:李今庸說:把"衰"自當"虛少"解釋,是不能把他讀通的,必須跟據說文,所謂"衰",草雨衣之義,做"重疊"講,使與難經"重陽者狂,重陰者癲"之義相合。)
(心肝肺三臟的關係:素問經脈別論篇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精氣歸於肺。又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王淑和脈經卷六補充說:五藏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託也,魂魄飛揚者,其五藏空虛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藏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為涕泣,肺氣衰者,即為泣出;肝氣衰者,魂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脾 中 風 者 , 翕 翕 發 熱 , 形 如 醉 人 , 腹 中 煩 重 , 皮目瞤瞤而 短 氣 。(13)
(脾主四肢而合胃,脾胃又為營衛之源,風為陽邪,水穀中悍熱之氣與風邪相搏,則肺氣之呼吸,毛竅之開合而見[翕翕發熱]之狀。風邪遏鬱脾氣,脾濕不化,陽氣不能宣達於四肢,故見形如醉人,身體怠惰無力,四肢不能自收持,濕邪內停,則見腹中煩重,煩滿重脹。眼包屬脾,脾中風,風淫於外而氣阻於內,則見眼包皮膚瞤瞤跳動,甚至眼皮浮腫。脾濕不運,氣機阻滯,故呼吸不利而短氣。)
(三因方:脾中風者,人迎與右關上脈浮而微遲。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臟為脾。脾虛,因中 風邪為勝克,故脈應在右關上。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薄黃,四肢怠墮,皮肉瞤動 ,發熱短氣,不欲飲食,嗜臥如醉人,診在唇,其色黃。)
(三因方:脾中寒者,人迎與右關上脈緊而沉細。脾虛中寒,寒邪乘克,脈應本部,長則吉;沉緊 ,唇揭,為不利。脾中寒之狀,心腹脹,四肢攣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秘或泄。)
(三因方:肝中寒之狀,其人灑灑惡寒,翕翕發熱,熏然面赤, 如有汗,胸中煩熱,脅下攣急,足不得伸。)
(脈經:肝中寒者 其人洗洗惡寒翕翕發熱面翕然赤漐漐有汗胸中煩熱肝中寒者 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時盜汗 欬食已吐其汁。)

    脾 死 臟(脾病將死,真臟脈現) , 浮 之(脈經、千金"之"字下有"脈"字) 大 堅(浮取大而堅搏) , 按 之(沉取) 如 覆 盃 潔 潔(潔潔,清白貌。古字做絜,形容裡面空無所有。重按中下皆空) , 狀 如 搖 者(躁急不寧,指脈來搖盪不定,乍疏乍數,或左或右,或忽然上出魚際,或忽然下出尺部,或突然中斷搏動,不成至數,躁急無根,或兩動一止,三四動一止,其搖動之狀毫無規律可循), 死 。 臣 億 等 詳 五 臟 各 有 中 風 、 中 寒 , 今 脾 只 載 中 風 ,腎 中 風 、 中 寒 俱 不 載 者 以 古 文 簡 亂 極 多 , 去 古 既 遠 , 無文 可 補 綴 也 。(14)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公雞、雄雉等腳爪後上方突出像腳趾的部分,中有硬骨,外包角質,打鬥時可做武器 。),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傷寒辨脈法說:
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脈經說:病患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出無時度。一曰五日死)

    跗 陽 脈 浮 而 澀 , 浮(舉之輕取有餘) 則 胃 氣 強(胃熱) , 澀(按之) 則 小 便 數(脾陰虛) , 浮 澀相 搏 , 大 便 則 堅 , 其 脾 為 約 , 麻 子 仁 丸 主 之 。(15)
(脈經及千金[其脾為約]下更有[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不渴也
(大成:由於衛氣燥熱,損及脾陰,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津液)偏滲膀胱,所以出現小便短數,大便秘結...)
(本病病機諸加說法不一)
(浮主胃熱盛,澀主脾陰不足,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腸道失潤,胃熱氣勝而傷胃陰故大便閉結,胃熱迫膀胱則小便數。大黃厚朴枳實抑其胃強,麻人芍藥杏仁蜂蜜,扶助脾陰,杏仁厚朴利肺氣,助脾氣以轉輸。勞人或虛人,由於血不潤腸而致便閉者,本方加當歸,大黃枳實厚朴酌減,痔瘡便血酌加槐花地榆)
(反省:胃熱氣盛往下焦影響也可以不渴)
(脾約證與胃家實證鑑別:
二者均有大便堅硬
1.脾約,無潮熱、譫語、腹滿硬痛證,而是以大便燥結,小便頻數為主,傷寒論說: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以及脣口乾燥,舌紅苔少等證候。乃胃熱氣盛,脾陰不足所致。
2.胃家實,則有一系列痞滿燥實堅(閉)等典型證候,勢急而重,其脈洪實有力,純屬大實證。
脾約證與脾陰虛之鑑別:
均有大便乾硬難解急津液不足之病理
1.脾約,以便硬、溲數為主,其津液不足為胃熱亢盛所致。脾約麻仁丸乃小承氣加麻杏芍蜜。
2.而脾陰虛之便乾乃是急證,津液不足方是病本,外證可見形體消瘦,皮膚乾燥乏澤,皸裂肌熱,內則飲食不化,口乾消渴,大便乾澀或痢下黏凍,舌質紅苔少乏津,治療以滋養脾陰為主,如沙參麥門冬湯。
現代研究
1.大便難:習慣性便閉,老年性便閉,腹部手術後便閉
2.壹膈:改厚朴為君,酌加旋覆花、赭石
3.咳喘:伴有大便不通者
其他:麻人杏人不宜久煎;大黃後下;蜂蜜煎好後兌於藥內溫云頻服

    麻 子 仁 丸 方 :

麻 子 仁 二 升(200克)   芍 藥 半 斤((125克)   枳 實 一 斤 (250克)(傷寒第247條作半斤)  大 黃 一 斤(250克)   厚朴 一 尺(30克)   杏 仁 一 升(122克) (傷寒第247條"一升"下有"去皮尖,熬,別作脂"七字)     上 六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梧 子 大 , 飲 服 十 丸 ,日 三服(傷寒第247條"日三服"下有"漸加"二字) , 以 知 為 度 。

    腎 著 (留滯附著)之 病 , 其 人 身 體 重 , 腰 中 冷 , 如 坐 水 中 , 形如 水 狀(大成:千金此八字作"如水洗狀")(好像水氣病的浮腫。臨床可以看到足跗浮腫) , 反 不 渴(病位在腎之外府腰部,不在腎臟和膀胱府,故不影響氣化,所以不渴,也不影響小便功能) , 小 便 自 利 , 飲 食 如 故 , 病 屬 下 焦 , 身勞 汗 出 , 衣(大成:衣,一作"表") 裡 冷 濕 (身勞汗出陽氣易虛;衣服濕冷寒濕易留), 久 久 得 之 , 腰 以 下 冷 痛 , 腹 重(大成:脈經、千金、享和本、寬政本軍作"腰重") 如 帶五 千 錢 (約81斤強), 甘 薑 苓 朮 湯 主 之 (大成:千金作"腎著湯"。尤注本作"一名腎著湯")。(16)
(治法:不需要溫腎之本臟,而以袪除腰部經絡寒濕為主)
(乾薑,去臟腑陳寒痼冷,發諸經之寒氣,用炮姜更擅溫經之長。茯苓導水,二要配合溫行陽氣,散寒除溼,白朮健脾燥濕,利腰脐之氣合以炙甘草益脾氣)
(諸家對腎著病因病機看法分歧)
按語:
1.本方適應證:可兼有腰間水氣,陰唇水腫;胞痺,小便不利,鼻出清涕
2.本方再加一位獨活以溫通督脈之陽氣,其效更佳。脾腎陽虛的寒濕腰痛,證見腰痛沉重,下肢微微浮腫,勞則汗出,脈沉緩而苔白膩,若偏腎陽虛,則加桂附;偏脾陽不足,則加砂仁、白荳蔻;夾瘀加牛膝、杜仲;脾腎陽虛兼外感風寒,證見劇烈腰痛,全身肌肉痠痛,頭痛,行走困難,當合九味羌活湯加減;若見上肢痺痛或不舉,手腕部浮腫,脈浮緩,苔白膩者,當加桑枝、桂枝、威靈仙。寒濕流注,痺阻下肢經絡,證見腰以下掣痛,下肢不能轉側,脈沉緊,苔白滑者,加川牛膝、續斷、木瓜、地龍、絲瓜絡;婦人年久腰疼,帶下者,加紅花更佳。)
3.腎著湯與真武湯比較
相同點:1.肢體沉重2.病機都是陽虛水寒停滯3.治法都是溫陽散寒除水4.均用白朮茯苓與薑(乾或生)溫陽健脾散寒除水
相異點:
1.主證:腎著湯:腰以下冷痛,負重如帶五千錢,身體重,不渴,飲食如故。真武湯: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或咳或嘔
2.病因病機:腎著湯:陽氣不行,寒濕留著於腰(經絡等不入臟腑)。真武湯:腎陽虛衰,水氣不化。
3.治法:腎著湯:溫行陽氣,散寒除濕(經絡間之寒濕),燠(音域)土制水。真武湯:溫腎陽以散寒,健脾氣以散水
4.用藥特點:腎著湯:用炙甘草以燠土,乾薑發諸經寒氣通利關節。真武湯:附子壮腎陽,生薑散水氣,芍藥斂陰和營,制附子之剛燥。
4.乾薑苓朮湯與苓桂朮甘湯比較
("今釋"湯本氏云:本方即苓桂朮甘湯去桂枝加乾薑,二方之異於此可辨。苓桂朮甘湯無乾薑有桂枝,故有上衝目眩之證,是因水毒上泛而集中於上半身,且見胃內停水也,本方無桂枝有乾薑,則主水毒下降而集中於下半身,故無上衝目眩之證,胃內亦無停水,有之亦甚微也。乾薑附子同稱大熱,而有驅毒水毒之效,故其證必惡寒厥冷。師云身體重,即組織中有水毒之徵。...)
關於腎中風腎中寒闕文教課書多有討論P313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說:
腎中風:腎中風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浮而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臟為腎腎虛因中邪風為母子相感故脈應在左尺中腎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如炲(音台。煙氣凝積而成的黑灰)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昏寢汗愈多志意惶惑診在耳其色黑
腎中寒:腎中寒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沉緊而滑腎虛中寒寒喜中腎以類相從脈應本部沉滑者吉緊澀耳輪黑目睛眣(音跌。目露、目不正、失意的樣子)為不利腎中寒之狀色黑氣弱吸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清拘攣而疼昏不知人余例見傷寒門

    甘 草 乾 薑 苓 朮 湯 方 :

甘 草   白 朮 各 二 兩(大成:千金翼方作、甘草1 兩;千金及千金翼方並作"白朮4兩")   乾 薑 (大成:千金作"3兩"翼方作"2兩)  茯 苓 各 四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腰 中即 溫 。
(大成:根據本經與別錄均記載為"朮"...故書中白朮之"白"字,系後人所加。本草通玄說:蒼朮,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朮,補中除溼,其功不如白朮...)

    腎 死 臟 , 浮 之 堅 , 按 之 亂 如 轉 丸(脈象躁動,如彈丸之亂轉) , 益 下 入 尺 中 者(大成:尺脈躁動更甚), 死 。(17)
(
(素問說: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及腎脈本當沉實有力,今反見浮之堅,脈不沉而外鼓,說明腎失胃氣之助,故脈不柔和。按之如轉丸,是變沉實之脈微燥動不寧之象。益下入尺中者,指上述脈象直達尺中更明顯,乃真氣不固而外越,元陰元陽將脫。素問說: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生命將絕:傷寒論辨脈法說: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體形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此心絕也。脣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問 曰 : 三 焦 竭 部(三焦各部所屬的臟腑生理機能一時性的虛乏) , 上 焦 竭 善 噫 (噯氣), 何 謂 也 ? 師 曰 :上 焦 受 中 焦 氣 未 和(上焦受中焦氣,中焦未和) , 不 能 消 穀 , 故 能(平脈法成注引作[令]) 噫 耳 。 下 焦 竭(一時性機能虛乏) , 即遺 溺 失 便 , 其 氣 不 和 , 不 能 自 禁 制 , 不 須 治 , 久 則 愈 。(18)
(本文註解諸家不同)
(心肺居上焦,心主血以行營氣,肺主氣以行衛氣,皆賴水穀精氣所養,若中焦脾胃機能衰退,上焦所受皆是脾胃陳腐之氣,食氣上逆而肺氣不降而成為噯氣;肝腎屬下焦,腎氣失於閉藏,攝納無權,膀胱失約,而肝氣又疏泄太過,導致二便失固。其氣不和,也可以理解為上氣不能制下,脾氣不攝,腎氣不固,三焦各部功能互相協調制約,雖有一時性失調,無需治療,等待三焦氣和,正氣復而病自癒。(嚴重的話還是要用藥))

    師 曰 : 熱 在 上 焦 者 , 因 咳 為 肺 痿 ; 熱 在 中 焦 者 ,則 為 堅 ; 熱 在 下 焦 者 , 則 尿 血 , 亦 令 淋 秘(小便淋漓澀痛,癃閉不通) 不 通 , 大 腸 有寒 者 , 多 鶩 溏 (鴨溏,水糞雜下); 有 熱 者 , 便 腸 垢 。 小 腸 有 寒 者 , 其 人 下重 便 血 , 有 熱 者 , 必 痔 。(19)
(諸家對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不同的解釋)
(熱在上焦,肺失清肅,氣逆而咳,久咳津氣俱傷,肺葉痿弱;熱在中焦,消灼脾胃陰津,腸道失調,大便燥結堅硬;熱在下焦,灼傷腎與膀胱絡脈,則尿血,熱結下焦氣分,氣化不行,則小便淋漓,尿道疼痛,或小便癃閉;大腸為傳導之官,傳導功能失職,寒,則水分雜下而為鴨溏,熱,則排出腸垢黏膩;小腸受盛之官,其病則受盛化物功能失調,有寒,則陽虛氣陷,而不能統攝陰血,故下重便血(黃土湯),有熱,則熱移廣腸,結於肛門之經脈,則生痔瘡)
(小 腸 有 寒 者 , 其 人 下重 便 血 ,此處黃樹曾說:此下重是指脫肛,與熱利的裡急後重不同。此便血宜用炮黑薑、側柏葉、艾葉等藥溫之,脫肛宜用補中益氣湯溫補升舉之。痔者,...多由濕熱...藥用竹茹、懷花、枲耳(音喜)、黃柏、萹蓄、猬皮、鱉甲、五味子等味...)

    問 曰 : 病 有 積 、 有 聚 、 有 穀(原字打不出來,但是穀字之古字) 氣 , 何 謂 也 ? 師 曰 :積 者 , 臟 病 也 , 終 不 移 ; 聚 者 , 腑 病 也 , 發 作 有 時 , 展轉 痛 移 , 為 可 治 , 榖氣 者 , 脅 下 痛 , 按 之 則 愈 , 復 發 為 榖氣 (尤怡說:食積太陰,敦阜之氣,遏抑肝氣,故痛在脇下,按之,則氣行而癒。復發者,飲食不節,則其氣仍聚)。
(難經五十六難說:心積曰伏梁,肝積曰肥氣,脾積曰痞氣,肺積曰息奔,腎積曰奔豚。皆由氣血食痰蟲等積滯所引起。)
(高學山說:积者。久积不行。聚者。暂聚未散之义。二者。皆脏腑之阴液。因阳衰、气寒而不能运动。故沉着于脏腑之内者 也。气者。谷气也。胃中饱食过度。或久停未化。于是胃实气满。不从下行。而由胃络旁溢者是也。但积聚以 及气。其症俱能作痛。而其名义。颇相似而难辨。故问其所以为积、为聚、为气之谓也。不知积为脏病。脏 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积之为病。亦因其脏精之居守。而始终不移。聚为腑病。腑者。府库之象。其 气既入而亦出。故聚之为病。亦因其腑气之流行。而发作有时。展转痛移。夫发作有时。则未发者。为阳气犹 有自振之机。展转痛移。则所聚者。为病邪已见腾挪之渐。投以辛甘。治以攻发。迎而导之。则聚者自散。宁与 脏积之始终不移。正邪相服。而无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则积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络 脉通于胁。故实满之气。溢于胁下。而作如刺如胀之痛也。按则其气复从络而还于胃。故其痛则愈。复发 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减谷则愈者乎。此所谓气之症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脏 之积而言其脉。且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亦准脏积之例也。盖谓五脏诸积之大法。俱属有阴 无阳。而其阴液沉着之候。故其脉来必细以应无阳。必沉以应脏。必伏以应阴液沉着。此细而沉伏附骨者。 乃积脉也。若此脉见寸口。积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托也。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络之 所经也。见关上。积在脐旁。脐旁者。肝脾之所托也。上关上。积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络之所经也。微下 关。积在少腹。少腹者。肝肾之所托也。见尺中。积在气冲。经名气街穴。针灸大成作气冲。在脐下横骨两端毛 际中。动脉应手者是。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也。但于脏无取。未详其义。岂阳明之气。与阴会相合而通于肾脏 者乎。脉与积应。其左右中央。各根据其部者。如寸口左见。则积在心。右见。则积在肺。左右两见。则积在心肺中 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又如关上左见。则积在肝。右见。则积在脾。左右两见。则积在肝脾中 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关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脏之系及络俱能病积。 故曰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俱准脏积之例也。或曰。条端明列三病。仲景独言积脉。而不及 聚与气者。何也。答曰。气为一时之轻病。减谷则气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脉也。然愚尝试之。其人尺 寸俱平。关脉实而滑于右。弦而细涩于左者。乃(穀)气之脉也。若夫聚之为脉。已具积脉中。而俟善读者之自 悟久矣。如诸聚大法。脉来细而于不浮不沉中见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则易积以聚。意则易脏以腑。而 细按之。则三焦之所属。六腑之所经。左右中央之所寄托。不与积脉同一彰明较着乎哉。)

    諸 積 大 法 , 脈 來 細 而 附 骨 者(積病根深蒂固,氣血不容易外達,脈多沉細不起) , 乃 積 也 。 寸 口 , 積在胸 中(如胸痹寸部陽微之脈) ; 微 出 寸 口(脈見魚際) , 積 在 喉 中(如梅核氣) ; 關 應 上 (即正關部) 積 在 臍 旁(左脇下痞塊,狀如覆杯,如瘧母、肥氣,類似脾腫大、脾膿腫;息奔,右脇下有塊如覆杯,久病可發生肝膿瘍) ; 上 關 上(寸關交界處) , 積 在 心 下(如伏梁(脘腹部有痞滿腫塊、癰瘍疾患)、痞氣(胃脘部有腫塊突起,狀如覆盤)) ; 微 下 關(關尺交界處) , 積 在 少 腹(如寒疝) ; 尺 中(正尺部) , 積 在 氣 衝(氣街穴)(如腸覃(類似卵巢囊腫)、石瘕(類似宮腔積血、子宮口粘連))。 脈 出 左 , 積 在 左 ; 脈 出 右 , 積 在 右 ; 脈 兩 出 (脈氣不能分布左右,故積在中央), 積 在 中央 。 各 以 其 部 處 之 。(20)
(榖氣之治:越鞠丸、六鬱湯)
積聚

歸納檢表
五臟中風
肺中風-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肝中風-頭目瞤,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心中風-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則嘔吐
脾中風-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脾目瞤瞤而短氣
腎中風-多汗,惡風,色如炲,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昏寢汗愈多,志意惶惑(據三因方補)
五臟中寒
肺中寒-吐濁涕
肝中寒-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心中寒-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脾中寒-心腹(月真)脹,四肢攣急,噯噫不通,臟氣不傳,或祕或瀉(據三因方補)
腎中寒-脈沉緊而滑,耳輪黑,目睛眣(音諜,目不正,目露出)為不利,色嘿,氣弱,吸吸少氣,耳聾腰痛,膝下清,拘攣而疼,昏不知人(據三因方補)
五臟死脈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肝死臟-服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急者死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五臟病證治
肺-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吐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瞋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據脈經補)
肝-肝傷者-其人脫肉又臥,口欲得張,時時手足青,目暝瞳仁痛,此為肝臟傷所致也(據脈經補)
肝-肝著-症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病機:氣鬱血滯,陽氣痹結。治療:旋覆花湯(行氣活血,通陽散結)
心-心傷者-其人勞倦,即投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心-心虛-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
脾-脾約-脈證:跗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病機:胃氣強,脾陰弱。治療:麻子人丸(泄熱潤燥,緩通大便)
腎-腎著-病因: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症狀: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行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病機:陽氣不行,寒濕留著於腰部。治療:乾薑苓朮湯(溫中散寒,健脾除濕)
積聚榖氣病
積病
性質:臟病
體徵:終不移
診斷:脈象:脈來細而附骨。部位: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右-積在右;脈出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
聚病
性質:腑病
症狀:發作有時,輾轉反側,為可治
榖氣:脇下痛,按之則癒,復發為榖氣

痰 飲 咳 嗽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二

(本篇是論述痰飲和咳嗽兩種病證,但重點在痰飲,咳嗽僅是痰飲中的一個症狀,而且這裏的咳嗽,也是由痰飲所引起的,並不包括所有的咳嗽在內)
(漢晉時代,[痰飲]亦成為[淡飲]或[澹飲]。所以篇名雖言[痰飲],但乃屬飲病,現在中醫所稱之[痰],在金匱要略則稱為[唾濁])
(作為篇名[痰飲]是一個總的病名,其中又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故前者[痰飲]是總稱,後者[痰飲]僅只痰飲停留於腸胃的病變)
(除了四飲外,還有留飲、伏飲、微飲之稱。留、伏、微是意味著飲病的久深或輕微,並不是四飲之外,另有留飲、伏飲和微飲。)
(大成:痰飲與咳嗽並提,在於提示本篇重點是支飲中的咳嗽...支飲以咳嗽微主證。...第1-15、19、20條為痰飲病總論;第17條為微飲證治;第16、18、29條為狹義痰飲證治;第21、22條為懸飲證治;第23條為溢飲證治;第24-41條(29條除外)為支飲證治。本篇包括了西醫學所述的慢性胸肺病變、心力衰竭及胃腸疾患。)

問 曰 : 夫 飲 有 四 , 何 謂 也 ? 師 曰 : 有 痰 飲 , 有 懸 飲(大成:徐彬說:懸者,如物空懸,懸於膈上而不下也), 有 溢 飲 , 有 支 飲(大成:徐彬說:支者,如菓在枝,偏旁而不正中也) 。(1)
    問 曰 : 四 飲 何 以 為 異 ? 師 曰 : 其 人 素 盛 今 瘦 , 水走 腸 間 , 瀝 瀝(大成:病原;太平聖惠方作[漉漉]為象聲詞) 有 聲 謂 之 痰 飲 (脾胃陽虛), 飲 後 水 流 在 脅 下 , 咳 唾 引痛 , 謂 之 懸 飲 (飲留協下,則肝氣不升;咳唾痰涎,乃肺氣不降。肝脈上注於肺,肝肺相引,飲邪懸結不散,所以咳嗽時牽引胸脅疼痛)。 飲 水 流 行 , 歸 於 四 肢 , 當 汗 出 而 不 汗 出, 身 體 疼 重 , 謂 之 溢 飲(脾氣不運,肺失宣降,營衛不暢,飲溢於四肢肌表) 。 咳 逆 倚 息(大成:只能靠著床被取坐位或半臥位) , 短 氣 不 得 臥 , 其 形如 腫 , 謂 之 支 飲(靈樞邪客篇: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故飲邪上犯,支撐胸膈,故肺失宣肅。臥,則氣機不暢,故不得平臥。氣逆則水溢故形如腫) 。(2)
(大成:痰飲,因脾虛飲停...懸飲,...肝失疏泄...溢飲,因失於汗散...支飲,由於水飲阻肺,肺失宣肅...)

    水(停飲) 在(大成:影響之義,非臟中蓄積有形之水,以下同) 心 (影響心包絡), 心 下 堅 築(痞堅悸動) , 短 氣(呼吸不相接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疼痛;大成:心陽被水飲所遏,波及於肺) , 惡 水 不 欲 飲(亦困胃陽,乃因心胃相通;大成:水飲不化) 。(3)
(大成:本條級以下四條之"水",指水飲,本篇對"水"與"飲"二字,往往互用,水即是飲)
(大成:水氣病篇中之五臟水, 徐彬說:蓋彼論水,通身之水也,乃臟真先有病,而使水道壅塞妄行,故以水腫為主病)
(大成:由四飲推及五臟,意謂水飲為害,不僅停留於腸間、脇下、胸膈、肢體,還可波即五臟)

    水 在 肺 , 吐 涎 沫 , 欲 飲 水 。(4)(肺主氣,布津液。水飲射肺,肺氣與水飲相激,水隨氣泛,故吐涎沫。肺失清肅,氣不化津,又多吐涎沫耗損津液,故口乾欲飲水。)
    水 在 脾 , 少 氣 身 重 。(5)
(大成說:水飲困脾,脾氣虛弱,故動則少氣似喘;脾虛濕盛,故身體困重)

    水 在 肝 , 脅 下 支 滿 , 嚏 而 痛 。(6)(水客於肝,則肝絡不和,陰陽升降之道受阻,故邪下支撐脹滿)

    水 在 腎 , 心 (大成:吳謙認為"心"當是"脐"之誤)下 悸 。(7)(腎陽虛,臍下蓄水衝逆而為悸動;大成:水飲犯腎,腎氣不化,水蓄於下,上凌於心)(水氣波及五臟出現之症狀)

    夫 心 下(心下或胃或胸膈或胸中) 有 留 飲(痰飲停留不去) , 其 人 背 寒 冷 如 手 大 (飲邪使陽氣不達)。(8)
(大成:不僅胃脘部寒冷而已,若陰寒之氣徹於背,則其人背寒如掌大)
    留 飲 者 , 脅 下 痛 引 缺 盆 , 咳 嗽 則 輒 已(則已甚,咳嗽震動病所,疼痛增劇) , 一 作 轉 甚。(9)
(大成:引留脇下,則肝絡不合,氣機不利,所以脇下痛引缺盆,咳嗽則疼痛更甚)
    胸 中 有 留 飲 , 其 人 短 氣 而 渴(大成:肺氣不利,氣不布津) ; 四 肢 歷 節 痛(飲邪流注四肢,痹著關節,陽氣不通) , 脈 沉者 , 有 留 飲 (靈樞水氣病篇云:脈得諸沉,當則有水)。(10)
(大成:留飲即水飲之久留而不去者,心下留飲即痰飲;脇下留飲即懸飲;胸中留飲即支飲;四肢留飲即溢飲)

    膈 上(支飲部位) 病 痰 (素有痰飲), 滿 喘 咳 吐 , 發(外感;大成:氣候驟變或外感風寒飲動伏飲) 則 寒 熱(惡寒發熱) , 背 痛 腰 疼 , 目泣 自 出(突然咳吐,寒熱交作,背痛腰疼,則目淚自出,目者,宗脈之所聚,上液之道也......宗脈感則液道開。今肺舉(咳)則氣上逆,氣感宗脈上溢之道開,故見咳而上泣出) , 其 人 振 振 身 瞤 劇 (瞤,肌肉掣動,位全身震顫動搖很厲害;大成:因咳嗽引起上身聳動震顫,陣陣加劇), 必 有 伏 飲(痰飲潛伏在內) 。(11)(本條論伏飲,是外寒引動內飲,陳念祖云:俗稱哮喘,主張用小青龍湯,卻符合實際)
(大成:本條所述伏飲,為痰飲伏於胸肺,難於攻除,反覆發作之證,即西醫學所謂的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之類的痼疾,感受外邪引動內飲,內外合邪,勢必病情加重,可用小青龍湯表裡兼治,待病情緩解後,在著重補益脾腎以固本。)
(大成:引許玉蓮經驗說:凡飲邪身伏臟腑之俞,逢寒發病,非用灸法不能除根(伏飲至春灸肺俞、大椎、中脘等穴)

    夫 病 人 飲 水 多 , 必 暴 喘 滿 (水停上焦胸中,肺氣壅不得降,水消則喘滿止;大成:病入膏肓,方患此證)。 凡 食 少 飲 多 , 水 停 心下(中焦心下) 。 甚 者 則 悸 (凌心), 微 者 短 氣(礙肺) 。
    脈 雙 弦(兩手脈俱弦;大成:雙,加倍的意思) 者 寒 也 , 皆 大 下 後 喜(大成:魏注本、金鑑[喜]作[裡]) 虛 。 脈 偏 弦(一手脈弦;大成:偏於弦) 者 飲 也 。(12)
(大成:試問:臨床上痰飲病之脈,會一手脈弦,一手脈不弦嗎?)
(大成:虛寒證亦見弦脈,不可一見弦脈便認定為飲證,當四診合參)

    肺 飲(支飲之類) 不 弦 , 但 苦 喘 短 氣 。(13)
    支 飲 亦 喘 而 不 能 臥 , 加 (大成:葉霖說:[加]字疑衍)短 氣 。 其 脈 平(平和之脈) 也 。(14)
(大成:肺飲,即水飲之在肺者...以上兩條,一曰[不弦]一曰[脈平]示人知常達變之法)
    病 痰 飲 者 , 當 以 溫 藥 和 之 。(15)(治療總則)(和之]是醫者治飲,既不能過於剛燥,又不可過於溫補,過於剛燥必然傷正,過於溫補助邪為虐,故應以和為原則。如苓、甘、五味、芍藥、地黃、山茱萸、薯蕷等與麻、桂、姜、辛、朮、附相伍,組成諸方)(治本之藥,苓桂朮甘湯以治脾,腎氣丸以治腎;治標方面,行其氣、消其痰、開其陽、導飲邪從大小便出)
(大成:所謂和之,是指溫藥劑不可過於刚燥,又不可過於溫補,應以調和為原則。...治本方面,以調補脾腎為主,治脾,以苓桂朮甘湯為主方;治腎,以腎氣丸為主方。治標方面:有行、消、宣、導四法;行者,行其氣也;消者,消其痰也;宣者,開其肺也;導者,導飲邪從大小便出也...言和之,則不專事溫補,即有行銷之品...蓋痰飲之邪因虛而成,而痰亦實物,必少有開導,總不出溫藥和之四字,其法盡矣)

    心 下 有 痰 飲 , 胸 脅 支 滿(胃中停飲阻礙三焦及肝經輸注) , 目 眩(清陽不升,陰冒陽則眩)(本條當有小便不利一證) 。 苓 桂 朮 甘 湯 主 之。(16)
(正常的情況下,所飲入的水分,都能通過三焦的氣化作用進行吸收和排泄,如果人體陽氣衰微,脾胃運化不及,三焦氣化失常,則水濕停留,積而為飲,隨著人體所虛之處,停留為患,產生各種症狀,形成痰飲病)
(痰飲病淺,懸飲病深;溢飲病重,支飲病最重)

    苓 桂 朮 甘 湯 方 :

茯 苓(利水飲) 四 兩   桂 枝(行陽氣)   白 朮 各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小 便則 利 。

    夫 短 氣(大成:12條說: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氣) 有 微 飲(飲邪停留,升降之機受阻,故短氣) , 當 從 小 便 去 之 , 苓 桂 朮 甘 湯 主 之; 方 見 上 。 腎 氣 丸 亦 主 之 。(17)
(痰飲的形成,有因於脾者,有因於腎者,如中陽不運,水停為飲,證見胸脅支滿,目眩以外, 應有心下逆滿等證候,故用苓桂朮甘湯溫陽扶脾以利水。若下焦陽虛不能化水,以致水泛心下者,見胃寒足冷,小腹拘急不仁等證,故用腎氣丸溫腎化氣以行水。二 方都是治本雖各有所主,但[溫藥和之]的原則相同),方見 腳 氣 中 。

    病 者 脈 伏(推筋著骨始得,水飲久留,陽氣不通,故脈伏;大成:省筆法,應有[心下堅滿]四字) , 其 人 欲 自 利(留飲欲去之勢) , 利 反 快(自利後感到舒服) , 雖 利 , 心 下 續 堅 滿(病根未除) , 此 為 留 飲(飲邪久留謂之留飲) 欲 去 故 也 , 甘 遂 半 夏 湯 主 之(因勢利導,素問至真大要論:結者散之,留者攻之) 。(18)

    甘 遂 半 夏 湯 方 :

甘 遂 大 者 三 枚(7.5克)   半 夏 十 二 枚(1.5-2)*12=18-24克) ( 以 水 一 升 , 煮 取 半 升, 去 滓 ) 芍 藥 (大成:芍藥在本經說有"破堅積""利小便"之功)五 枚   甘 草 如 指 大 一 枚   ( 炙 ) 一本 作 無 。     上 四 味 , 以 水 二 升 煮 取 半 升 , 去 滓 , 以 蜜 半 升 ,和 藥 汁 煎 取 八 合 。 頓 服 之 。
(甘遂、半夏逐飲散結之力較猛,甘草、白蜜,甘以緩之,芍藥酸以收之。方中甘遂、甘草相反同用,取其相反相成,俾激留飲得以盡去。千金:甘遂與半夏同煮,芍藥與甘草同煮,最後得二汁加蜜合煮,頓服,較為妥當。此方分煎加蜜煮,卻有深意)
(大成:歌括
甘遂半夏湯芍甘,水煮去渣蜜再煎,心下堅滿為留飲,相反並用妙難言)
(大成:現在動物實驗表明:若干草的用量與甘遂相等或少於甘遂,則無相反作用,還能減輕甘遂的不良反應,但若甘草的用量大於甘遂,則有相反作用,且配伍的甘草越多,毒性越大)

    脈 浮 而 細 滑(輕取即得,如絲之狀,呈現流利) , 傷 飲(外飲所傷,非停積之飲) 。(19)(痰飲初期飲邪未深,飲邪不甚故脈不弦或脈平)

    脈 弦 數 , 有 寒 飲 , 冬 夏 難 治 。(20)(寒飲夾熱,故脈弦數)

    脈 沉 而 弦 者(水飲內結,法當破積逐飲) , 懸 飲(咳唾引痛,脅下痛飲缺盆,脇下支滿,嚏而痛..心下痞滿,引脇下痛,常伴有頭痛、乾嘔、短氣等證。.飲在脇下肝絡不和,陰陽升降之氣被阻) 內 痛 (胸脅疼痛)。(21)
(大成:徐彬說:甘遂性苦寒,能瀉經隧水濕,而性更迅速直達;大戟性苦辛寒,能瀉臟腑之水濕,而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溫,能破水飲窠囊,故曰破癖必用芫花...)

    病 懸 飲 者 , 十 棗 湯 主 之 。(22)(懸飲初起多有表證,必須解表方可攻之)

    十 棗 湯 方 :

芫 花 ( 熬 )   甘 遂 (瀉經隧水濕,性迅速直達;大戟瀉臟腑水濕為控涎之主,芫花破水飲窠囊)大 戟 各 等 分     上 三 味 , 搗 篩(大成:千金[搗篩]二字作[為末]) , 以 水 一 升 五 合 , 先 煮 肥 大 棗 十 枚。 取 六 合 , 去 滓 , 內 藥 末 , 強 人 服 一 錢 七 分 , 羸 人 服 半錢 , 平 旦 溫 服 之 ; 不 下 者 , 明 日 更 加 半 錢 。 得 快 下 後 ,糜 粥 自 養 。
(十棗湯為逐水峻劑,但必病人形氣俱實,舌滑而覺口乾,脈象沉弦有力的始可用之。現在用法,以諸藥為末,裝膠囊每日一次,每次服五分至一錢,清晨空腹用棗湯服下,4-6日為一療程。若治懸飲,用控延丹效果更好。)

    病 溢 飲 者(參前第二條) , 當 發 其 汗(大成:徐大椿說:水在中,當利小便;水在四肢,當發其汗。此亦總訣) , 大 青 龍 湯 主 之(溢飲兼有鬱熱) ; 小 青 龍 湯亦 主 之(溢飲兼肺中伏飲) 。(23)
(飲盛於表兼有鬱熱者,方可用大青龍湯;如無內熱並見惡寒發熱,胸痞,乾嘔,咳喘等外寒裡飲證,方可用小青龍湯)
(王子接認為,小青龍湯之配伍,是不欲發汗之意)

    大 青 龍 湯 方 :

麻 黃 六 兩 ( 去 節 )(90克)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45克)   甘 草 二 兩( 炙 )(30克)   杏 仁 四 十 個 ( 去 皮 尖 )(16克)   生 薑 三 兩 ( 切 )(45克)   大棗 十 二 枚 (36克)  石 膏 如 雞 子 大(100克)
碎 )     
上 七 味 , 以 水 九 升 , 先 煮 麻 黃 , 減 二 升 ,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取 微 似 汗 , 汗多 者 , 溫 粉 粉 之 。
(大成:千金要方有溫粉方:煅龍骨 煅牡蠣 生黃耆各3錢,粳米粉1兩,共研細末,合勻,以稀疏絹包,緩緩扑於肌膚,外用以止汗)
(大成:引[傷寒論臨床運用50論]治療[風水](急性腎小球腎炎)一案,結論說:舉凡外邪而水氣居表,兼有熱象者,當率先選用大青龍湯,發越在表之水氣和外邪。若外邪不甚而腫熱急劇者,又當以風水之證治以越婢湯為是)

    小 青 龍 湯 方 :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45克)   芍 藥 三 兩 (45克)  五 味 子 半 升 (45克)  乾 薑三 兩(45克)   甘 草 三 兩 ( 炙 )(45克) 細 辛 三 兩(45克)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45克)  半 夏 半 升 ( 洗 )(60克)
       上 八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麻 黃 , 減 二 升 ,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膈 間 支 飲(飲邪支撐於胸膈) , 其 人 喘 滿 , 心 下 痞 堅(大成:痞,為無形之聚;堅,為有形之積,及不但自覺心下痞悶,而且按之堅實) , 面 色 黧 黑 (黧黑,黑而帶黃。胃中成聚,營衛不行,腎氣上應水飲;大成:面色晦暗而無光澤), 其脈 沉 緊(寒飲在裡) , 得 之 數 十 日 , 醫 吐 下 之 不 愈(病本脾陽虛弱,本虛標實,純用吐下法,故病不癒,宜攻補兼施) , 木 防 己 湯 主 之 。虛 者(心下虛軟,水氣去故;大成:服用木防己湯之後,心下痞堅變為虛軟) 即 愈 , 實 者 三 日 復 發(水病又聚) , 復 與 不 愈 者 , 宜 木 防 己 湯 去石 膏 加 茯 苓 芒 硝 湯 主 之(去石膏之辛涼恐不利於化水飲,加淡滲之茯苓,鹹寒之芒硝) 。(24)
(尤怡說: 支饮上为喘满。而下为痞坚。则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胃中成聚。营卫不行 也。脉浮紧者为外寒。沉紧者为里实。里实可下。而饮气之实。非常法可下。痰饮可吐。而饮之在心下者。非吐可 去。宜其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而不愈也。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 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书不尽言。而意可会也。故又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于法 可谓密矣。其虚者外虽痞坚。而中无结聚。即水去气行而愈。其实者中实有物。气暂行而复聚。故三 日复发也。魏氏曰。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坚投坚而 不破者。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饮下行之用耳。)
(大成:支飲在膈間,導致氣血不利,氣不利則水不行,水氣逆於肺,則喘息胸滿;血不利則為水,血水相雜,結餘心下,則為痞悶堅硬;寒飲伏留於裡,結聚不散,故其脈沉緊;正虛飲盛,氣血不能上榮,故面色黧黑...尤怡說:痞堅之處必有伏飲,...加茯苓、芒硝使飲邪從二便而去。)
(大成:本方所述,可能是多種心臟病導致心力衰竭的表現,"心下痞堅"為心衰所致的瘀血性肝硬化肝腫大,比這曾經治療一例50多歲風心病心衰患者,其臨床表現及如原文所述,用木防己湯而獲效,但易復發)
(大成:引用朱進忠治療臌脹(風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肝硬化)使用木防己湯加味如下:防己10克 桂枝10克 生石膏15克 茯苓10克 杏仁10克 川牛膝10克 人參10克)

    木 防 己 湯 方 :

木 防 己 三 兩(45克)   石 膏 十 二 枚 雞 子 大(1200克,太多;大成:葉霖說:"十二枚"三字衍文...))   桂 枝 三 兩(45克)   人 參四 兩(60克)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再 服 。
(外台作石膏雞子大3枚(300克;近人有人提出當為[石膏雞子大(100克),大棗十二枚])

    木 防 己 去 石 膏 加 茯 苓 芒 硝 湯 方 :

木 防 己   桂 枝 各 二 兩 (30克)  人 參 四 兩(60克)   芒 硝 三 合(48克)   茯 苓四 兩 (6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內 芒 硝 ,再 微 煎 , 分 溫 再 服 , 微 利 則 愈 。
(大成:歌曰:木防己湯蔘桂膏,補虛通陽飲自消,心下痞堅上喘滿,癒而復發微利好。)

    心 下 有 支 飲 , 其 人 苦 冒 眩(大成:冒:頭暈而不清爽;眩:目眩而眼花撩亂) , 澤 瀉 湯 主 之 。(25)
(支飲,飲邪支撐於心下,不是前面四飲中的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四飲中的支飲在胸膈,而本條支飲在心下胃部),冒眩,為痰飲在胃腸部的主要證候,與苓桂朮甘湯同。飲邪在心下支撐,清陽不升,濁陰上冒,病者為眩冒所苦,用澤瀉湯,取其利水除飲,健脾燥濕。陳元犀說:澤瀉甘寒,領水陰之氣以下走,然猶恐水氣下而復上,故用白朮之甘溫崇土制水者以堵之)
(本條除苦眩冒外,當有小便不利,並無其他支飲症狀)
(現代研究用於主治化膿性中耳炎)
(P343王君驗案:梅尼爾氏綜合徵:頭昏目眩,視物旋轉,如坐舟中,伴噁心嘔吐,不能飲食,脈沉弦滑,舌苔白膩。澤瀉30克 白朮30克 鉤藤10克 半夏10克 益母草12克(陝西中醫))

    澤 瀉 湯 方 :

澤 瀉 五 兩 (75克)  白 朮 二 兩 (30克)    上 二 味 , 以 水 二 升 , 煮 取 一 升 , 分 溫 再 服 。
(葉天士說: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支 飲 胸 滿 者(胸滿疑為腹滿) , 厚 朴 大 黃 湯 主 之 。(26)
(金鑑說:胸字當是腹字,若是胸字,無用承氣之理...支飲胸滿,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支飲腹滿,邪在胃也,故用厚朴大黃湯,及小承氣湯也)
(本證除腹滿外,可能有心下時痛,大便秘結等症狀)
(支飲屬痼疾,本方治卒病,俟腸胃通後當治其本)
(陳元犀說:君以厚朴者,味苦性溫,為氣分之藥,苦降溫開,使陽氣通,則胸中支飲化矣;枳實形圓臭香,香以醒脾,圓主旋轉,故用以為佐,繼以大黃,直決地道,地道通,則飲邪有不順流而下出哉?)
(大成:認為胸滿不是腹滿其說見P658)

    厚 朴 大 黃 湯 方 :

厚 朴 一 尺 (30克一說八兩)  大 黃 六 兩 (90克)  枳 實 四 枚 (大40克,小12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再 服 。
(大成:認為厚朴為君藥當參考厚朴三物湯、厚朴麻黃湯,不可參考小承氣湯,故認為5-8兩為宜)

    支 飲 不 得 息 , 葶 藶(辛寒而苦,瀉肺氣之閉以逐痰飲) 大 棗 瀉 肺 湯 主 之 。 方見 肺 癰 中 。(27)
(支飲主證: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水在肺之急證。水飲阻於胸膈,鬱而化熱,熱結,氣壅,液聚,痰阻,互為因果,以致喘、咳、氣逆,呼吸困難。本方瀉肺氣之閉而逐水飲。支飲與肺癰同用本方因為有相同的病機,凡肺中邪實,證見咳、喘、呼吸困難者,皆可用之。)
(大成:據中醫雜誌19610427報導:用葶藶子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併發心力衰竭10例,效果良好。治療方法:北葶藶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後服,並配合一般處理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結果:10例患者多在服藥後4日開始尿量增加,浮腫見退;心力衰竭到2-3周時顯著減輕或消失,服藥過程中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
(大成引用王瑞岳治療心力衰竭喘證,葶藶子15-30克,大棗10枚)
葶 藶 大 棗 瀉 肺 湯 方 
葶 藶 熬 令 黃 色 , 搗 丸 如 彈 子 大( 弹子的大小,直径大概平均在2.5cm——3cm左右。
根据古医书的记载,一个弹子的大小跟一个鸡蛋黄差不多大的。大約5-6克)  大 棗 十 二 枚 (3*12=36克)    上 先 以 水 三 升 , 煮 棗 取 二 升 , 去 棗 , 內 葶 藶 , 煮取 一 升 , 頓 服 。)

    嘔 家 本 渴 , 渴 者 為 欲 解(飲隨嘔去) , 今 反 不 渴(支飲未盡除) , 心 下 有 支 飲故 也 , 小 半 夏 湯 主 之 。 《 千 金 》 云 : 「小 半 夏 加 茯 苓 湯 」 。(28)
(大凡嘔吐後,必傷津液而口渴,是宿食或痰、飲、涎已盡的反應,也是胃陽恢復之徵,今嘔吐後反而不渴,可見嘔吐只排出少部分停飲而已,所以還不會渴。方中半夏辛燥,散結蠲飲,生薑制半夏之悍,散逆止嘔。)

    小 半 夏 湯 方 :

半 夏 一 升(130克)   生 薑 半 斤(125克)       上 二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一 升 半 (久煮), 分 溫 再 服 。

    腹 滿 , 口 舌 乾 燥 , 此 腸 間 有 水 氣 , 己 椒 藶 黃 丸 主之 。(29)
(脾失運化,水飲下注於腸,氣機阻滯,故腹滿。飲邪內結,陽氣被阻,氣不化水,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口舌乾燥。以方測證,尚有浮腫,小便不利,大便閉結等證。防己、椒目,泄濕行水,導飲於前,葶藶、大黃攻堅決壅,推飲於後,使濁者從大便而下。服後若仍口乾舌燥而渴,則胃熱盛,則加芒硝鹹寒以軟間破結。若脾虛停飲者,本方不可服)

    己 椒 藶 黃 丸 方 :

防 己   椒 目   葶 藶 ( 熬 )   大 黃 各 一 兩     上 四 味 , 末 之 , 蜜 丸 如 梧 子 大 , 先 食 飲 服 一 丸 ,日 三 服 ,(疑脫[不知]二字) 稍 增 , 口 中 有 津 液 , 渴 者 加 芒 硝 半 兩 (大成:若脾氣轉輸,津液自生...(若)口舌乾燥而口渴者,則為飲阻氣結更甚,故加芒硝輔助大黃以通腑瀉飲。)

    卒 嘔 吐 , 心 下 痞 , 膈 間 有 水(大成:水停於胃,即28條所謂的[心下有支飲]) , 眩 悸 者 , 小 半 夏 加茯 苓 湯 主 之 。(30)
(飲停於胃,胃失和降,水飲上逆,故突然發生嘔吐;飲邪停積,氣機不暢,則心下痞滿;飲邪上逆,蒙蔽清陽,故頭目昏眩;飲邪上凌於心則悸。半夏、生薑降逆止嘔,茯苓利水。)
現代研究
本方治療上述諸證中惡阻嘔逆明顯者,加伏龍肝為佳(伏龍肝入水攪動靜置,取上承清水液煎藥);可治療水飲所致之夢遊症。

    小 半 夏 加 茯 苓 湯 方 :

半 夏 一 升(130克)   生 薑 半 斤(125克)   茯 苓 三 兩 一法 四 兩(45-60克) 。     上 三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 分 溫 再 服 。
(大成:以生脈散加味重用伏苓(60-70-120克)治療心衰心悸,收到較好療效...茯苓健脾利水寧心,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但其味淡性平,故非重用不足以建功)

    假 令 瘦 人 (其人素盛今瘦)臍 下 有 (大成:[有]字為衍文,見脈經、千金)悸(痰飲在下焦,筑筑然跳動) , 吐 涎 沫(水飲氣化不利,逆而上行) 而 癲 眩(頭目眩暈,水飲內阻,清陽不升;一說癲癇) , 此 水 也 , 五苓 散 主 之 。(31)
(五苓散主要用於:濕邪蘊結,出現上吐下瀉,腹脹氣滿,或水腫身重,小便不利,苔白滑或逆,脈弦緊的水飲候)

    五 苓 散 方 : 澤 瀉 一 兩 一 分(15+4=19克)   豬 苓 三 分(12克) ( 去 皮 )  茯 苓 三 分(12克)   白 朮 三 分(12克)   桂 枝 二 分(8克) ( 去 皮 )
    上 五 味 , 為 末 , 白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多 飲 暖水 , 汗 出 愈 。

    〔 附 方 〕

《 外 臺 》 茯 苓 飲 : 治 心 胸 中 有 停 痰 宿 水 , 自 吐 出 水後 , 心 胸 間 虛 , 氣 滿 , 不 能 食 , 消 痰 氣 , 令 能 食 。     
茯 苓   人 參   白 朮 各 三 兩   枳 實 二 兩   橘 皮 二 兩半   生 薑 四 兩
    上 六 味 , 水 六 升 , 煮 取 一 升 八 合 , 分 溫 三 服 , 如人 行 八 九 里 進 之 。
(外台茯苓飲方與此同,惟人參用三兩,枳實二兩下有炙字,橘皮用一兩半...方後細注:仲景傷寒論同。據此,可知此系仲景方)
(丹波元簡說:[沈]脾虛不與胃行津液,飲停於心胸所致,入蓄為飲,貯於胸膈間,滿而上溢,故自吐出水;後邪去正虛,滿而不能食也,所以蔘朮大健脾氣,使新飲不聚,姜橘枳實以趨胃家未盡之飲,日消痰氣另能食爾)
(大成:徐彬認為:此為治痰飲善後最穩當之方)

    咳 家 其 脈 弦 , 為 有 水 。 十 棗 湯 主 之 。 方見 上 。(32)
(外感之咳,其脈必浮,內傷之咳,其脈多數,不浮不數而呈弦象,為水飲內阻所致,病程遷延日久,謂之咳家,咳而脈弦,脈弦為水,知為水飲漬於肺也,故用十棗湯以峻下逐水)

    夫 有 支 飲 家 , 咳 煩 胸 中 痛 者(大成:肺病及心) , 不 卒 死(大成:不一定猝死卻隨時有猝死之憂) , 至 一 百 日或 一 歲 , 宜 十 棗 湯 。 方 見 上 。(33)
(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又見心煩,胸中痛,為支飲之重證。支飲久積膈中,有化熱之勢,故心煩;飲邪阻礙氣道,陽氣不通,故胸中痛。本病言久病元氣未竭,病本為支飲,病本不拔,終無癒期)
(大成:以上兩條論咳家、支飲家重病證治)
(十棗湯中3藥的利尿作用次於瀉下作用,同時還有鎮咳袪痰作用)
(現代研究
十棗湯有多種功效,以瀉下、利尿、鎮咳袪痰為主,可治肝硬化腹水,腎性水腫,良性顱內壓增高症,頑固性髮際瘡,哮喘,眩暈, 胸痛(滲出性胸膜炎),胸腔積液)

         久 咳 數 歲 , 其 脈 弱 者 可 治 ; 實 大 數 者 死(正衰邪盛,補正礙邪,攻邪傷正,預後不良) ; 其 脈 虛者 必 苦 冒(宗氣不布,水飲濁氣上衝,蒙蔽清陽) 。 其 人 本 有 支 飲 在 胸 中 故 也 。 治 屬 飲 家 。(34)

    咳 逆(古咳嗽名) 倚 息 不 得 臥(呼吸急促故也) , 小 青 龍 湯 主 之 。 方見 上 。(35)
(咳逆倚息不得臥,乃支飲主證,以方測證,本條屬於外寒引動內飲,治宜外散寒邪,內溫水飲)
(麻桂散外寒,宣肺平喘,半夏消內飲,化痰降逆,乾薑細辛,化飲散寒,桂枝芍藥調和營衛,五味子歛肺止咳,防其耗散太過,甘草緩麻黃之烈性)
(本方既用於溢飲,又用於支飲,乃主證相同,異病同治)
(大成:若屬上實下虛的支飲證,則小青龍湯中的辛散之藥應慎用,用之不當,便會出現如下誤治之變)
(張氏醫說:
外邪入而合之因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況支飲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衝而上。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內。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則咳終無寧宇矣。其曰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明外內合邪之証。惟小青龍湯為的對耳。然用小青龍湯。其中頗有精義。須防衝氣自下而上。重增濁亂。其咳不能堪矣。
傷寒用小青龍湯。無少陰證者可服。雜証用小青龍湯。亦恐少陰腎氣素虛。衝任之火易於逆上。
衝任火上。無咳且增煩咳。況久咳不已。顧可動其衝氣耶。蓋衝任二脈。與腎絡同出胞中。腎虛不能固守於下。則二脈相挾從少腹逆衝而上也。蓋腎氣本虛之人。即素無痰飲。纔感外邪。則衝任之火便乘勢上凌膈上。迫津液而為痰飲。支塞清道。必至咳逆倚息不得臥也。倚息者。倚伏而喘息。陰火內應外邪。為証最急。不得不以小青龍為務也。只緣真元素虧。縱有合劑。不能逞迅掃之力。所以餘邪得以久持。致有如下變證也。多唾。飲上溢也。口燥。津液傷也。寸脈沉。)
([不得臥]金匱凡三見:肺癰,喘不得臥,乃風熱病毒,濁唾涎沫壅塞於肺所致,以[咳即胸中隱隱痛]為特點,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蕩肺逐邪;胸痹,不得臥,乃陽虛因盛所致,以[心痛徹背]為辨證,故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陽散結,逐飲降逆;支飲,咳逆椅息不得臥,屬外寒內飲,互相搏擊所致,以[惡寒、發熱、咳喘]為主,故用小青龍湯解表滌飲)
(有人認為本條為第十一條伏飲出其方治)

    青 龍 湯 下 已 , 多 唾 口 燥(多吐稠痰而口乾燥,為寒飲將去之候,與20條渴者為欲解之理相同) , 寸 脈 沉 , 尺 脈 微(下虛上實,寒盛於上,腎陽虛於下) , 手 足厥 逆(腎陽虛弱)(大成:千金[逆]作[冷]) , 氣 從 小 腹 上 衝 胸 咽 , 手 足 痹 , 其 面 翕 熱 如 醉 狀 (小青龍湯溫散,發越人體陽氣,陽氣一動,則衝氣隨之而動,且夾腎氣上行而達於胸咽,衝氣為病,時發時平,衝氣上逆則時復冒,衝氣復還下焦,則下流陰股;衝氣上逆,則一身之氣皆逆,膀胱無氣以化水,故小便難),因 復 下 流 陰 股 , 小 便 難 , 時 復 冒 者 , 與 茯 苓 桂 枝 五 味 甘草 湯 , 治 其 氣 衝 。(36)
(以下五條論述支飲的體虛患者服小青龍湯後變證)
(服小青龍湯,內飲有所減輕,但由於真陽素虛,因而產生一系列變證,以衝氣為主,苓桂五甘湯治衝氣,桂枝、甘草辛甘化陽以平衝,茯苓、五味收斂耗散之真氣)
(吳謙說:小青龍湯辛熱則傷陰,故多唾口燥;大散則傷陽,故手足厥逆;面熱如醉,陽外浮也;小便難,氣上衝,陰內竭也;脈沉微,裡氣弱也;手足痹,表氣虛也;時復冒,虛之甚也...)
(尤怡說:茯苓、桂枝能抑衝氣,使之下行,然逆氣非歛不固,固以五味之酸歛其氣)

    桂 苓 五 味 甘 草 湯 方 :

茯 苓 四 兩(60克)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甘 草 三 兩 ( 炙 )(45克)  五 味 子 半 升45克)       上 四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衝 氣 即 低 , 而 反 更 咳 、 胸 滿 者 , 用 桂 苓 五 味 甘 草湯 去 桂 加 乾 薑 、 細 辛 , 以 治 其 咳 滿 。(37)
(服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後,衝氣已平,反而更加咳嗽和胸部脹滿,衝氣即低,乃桂苓之力,上逆之氣得伏,咳而胸滿,乃肺中匿伏之寒飲續出,宜以治咳、滿為主,由於衝氣已平,故去桂枝,咳滿因支飲在胸部留伏,故加乾薑、細辛以溫肺散寒)
(王子接說:兩次用桂而邪不伏(小青龍湯和桂苓五味甘草湯皆用桂枝,而飲邪不伏),以桂能去陽分之凝,不能袪臟腑沉匿之寒,必得乾薑細辛之大辛大熱,才能泄胸中之滿而止咳也)
現代研究
適應證: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有輕度的肺水腫,而見有身腫者

    苓 甘 五 味 薑 辛 湯 方 :

茯 苓 四 兩   甘 草   乾 薑   細 辛 各 三 兩   五 味 子 半 升(45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 溫 服 半 升 ,日 三 服 。

    咳 滿 即(儘管) 止 , 而 更 復 渴(姜辛熱藥使然) , 衝 氣 復 發 者 (熱藥引發), 以 細 辛 、 乾薑 為 熱 藥 也 , 服 之 當 遂 渴 , 而 渴 反 止 者(若不渴不是衝氣而是支飲上逆) , 為 支 飲 也 。 支飲 者 法 當 冒(眩冒) , 冒 者 必 嘔 (支飲之冒必嘔;衝氣之冒不嘔), 嘔 者 復 內 半 夏 以 去 其 水 。(38)(治支飲輕證支飲在胃之冒與嘔)
(尤怡說:衝脈之火。得表藥以發之則動(麻黃)。得熱藥以逼之亦動(乾薑、細辛)。而辛熱氣味。既能劫奪胃中之陰。亦能布散積飲之氣。仲景以為渴而衝氣動者。自當治其衝氣。不渴而冒與嘔者。則當治其水飲。故內半夏以去其水。而所以治渴而衝氣動者。惜未之及也。約而言之。衝氣為麻黃所發者(表藥)。治之如桂、苓、五味、甘草。從其氣而導之矣。其為姜、辛所發者(熱藥)。則宜甘淡咸寒。益其陰以引之。亦自然之道也。若更用桂枝。必捍格不下。即下亦必複衝。所以然者。傷其陰故也。)
(大成:小青龍湯與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
寒喘,多因外寒內飲,內外合邪而發。但寒氣偏外,當著重辛散;飲邪偏內,當著重溫化。如外寒引動內飲而發熱惡寒,周身痠痛,無汗等表證未罷,宜用小青龍湯;無傷寒表證,而有眩冒,喘悸或嘔噁,面目浮腫等症,宜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二方雖同以乾薑、細辛、五味子溫肺為主,而偏寒偏飲而分辨清楚。)

桂 苓 五 味 甘 草 去 桂 加 薑 辛 夏 湯 方 :

茯 苓 四 兩(60克)   甘 草   細 辛   乾 薑 各 二 兩(30克)   五 味 子(45克)   半夏 (60克)各 半 升     上 六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半 升, 日 三 。
    水 去 嘔 止 , 其 人 形 腫 者(大成:肺氣壅滯所致的氣腫。氣腫按之,抬手即起;水腫按之,沒指,陷而不起) , 加 杏 仁 主 之 。 其 證 應 內麻 黃 , 以 其 人 遂 痹 , 故 不 內 之 。 若 逆 而 內 之 者 , 必 厥 ,所 以 然 者 , 以 其 人 血 虛 , 麻 黃 發 其 陽 故 也 。(39)
(水在胃為冒、為嘔;水在肺為喘為腫。服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湯後,胃中水飲得溫化而嘔吐止,是裡氣已和之候,但仍肺氣鬱滯不通,餘邪未盡,飲迫於肺,故形腫。形腫一般可用麻黃發汗消腫。但其人尺脈微,手足痹,乃真陽虛弱,陰血亦虛,故不用麻黃,但取杏仁宣利肺氣,氣化則飲去腫消。若使用麻黃,恐發泄陽氣,使虛者更虛)
(徐彬說:其人因血虛不能附氣,故氣行澀而痹,更有麻黃陽藥發泄其陽氣,則亡血復汗,溫氣去而寒氣多,焉得不厥)
現代研究
適應證: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有輕度的肺水腫,而且有身腫者。

    苓 甘 五 味 加 薑 辛 半 夏 杏 仁 湯 方 :

茯 苓 四 兩   甘 草 三 兩   五 味 半 升(45克)   乾 薑 三 兩   細 辛三 兩   半 夏 半 升(60克)   杏 仁 半 升(61克) ( 去 皮 尖 )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半 升, 日 三 服 。

    若 面 熱 如 醉(若字,是承上文所言,及概括咳嗽、胸滿、眩冒、嘔吐、形腫等證悉具;大成:與36條屬於浮陽衝氣者不同) , 此 為 胃 熱 上 衝 熏 其 面(胃熱隨經上衝薰其面所致) , 加 大 黃 以 利之 。(40)
(尤怡說:水飲有夾陰之寒者,亦有夾陽之熱者。若面熱如醉,則為胃熱隨經上衝之證,胃之脈上行於面之故也。即於消飲藥中加大黃以下其熱,與衝氣上逆其面翕熱如醉者(36條)不同,衝氣上行者,並屬下焦陰中之陽,故以酸溫止之,此屬中焦陽明之陽,故以苦寒下之)
(張氏醫通說:按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為其腎虛陽氣不藏。故以攻下為戒。而此平昔陰虧血虛。反用大黃利之者。以其証變疊見。雖有面熱如醉。脈見寸沉尺微。洵非表邪怫鬱。而為胃中熱蘊無疑。竟行滌飲攻熱。恬不以陰虛為慮而致扼腕也。嗟夫。仲景治咳。全不從咳起見。治其支飲。下其逆氣衝氣。法中之法。游刃有餘矣。)
(以上六條,其主要精神,在於說明下虛上實的痰飲咳嗽證,不同於一般的痰飲病情)

    苓 甘 五 味 加 薑 辛 半 杏 大 黃 湯 方 :

茯 苓 四 兩   甘 草 三 兩   五 味 半 升(45克)   乾 薑 三 兩   細 辛三 兩   半 夏 半 升 (60克)  杏 仁 半 升 (61克)  大 黃 三 兩     上 八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半 升, 日 三 服 。
(大成:吳謙對35-40條做了簡要綜合註釋:
咳逆,古咳𠻳名也。倚息,今呼吸促也。咳𠻳呼吸氣促不得卧,乆病多属痰飲,新病毎兼形寒,故宜以小青龍湯汗之以散內飲外寒也。小青龍湯辛溫大散,惟有餘之人宜之,若誤施之于不足之人,辛熱則傷隂故多唾口燥也。大散,則傷陽,故手足厥逆也。面熱如醉,陽外浮也。小便難,氣上衝隂內竭也。衇沉㣲,裏氣弱也。手足痺,表氣虚也。時復冒,虚之甚也。雖隂陽表裏俱虚,然屬誤汗寒熱錯雜之壊病,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先通陽和隂,俟上衝氣平再議他法也。今氣衝雖下而反更咳𠻳胸滿者,則知寒飲貯胸,故嫌桂枝偏于走表,加乾薑細辛獨勝中之寒飲也。服之,咳滿即止而更復渇衝氣復發,則知隂火上逆為乾薑細辛熱藥所動故也。若服之,時遂渇稍時而渇反止者,則為其人素有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是因飲逆胸中作嘔而冒非陽虚為飲所阻不升之冒也,故仍以夲方復加半夏者以去水也。更去甘草者,恐甘助嘔也。水去嘔止,其人面形腫者,加杏仁以降嘔咳上逆之餘邪。若不因嘔咳面腫,則為風邪所襲應加麻黄,今其人血虚手足痺,陽虚手足厥,且因嘔咳後而腫故不加也。若兼有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更加大黄以利胃熱可也。)

    先 渴 後 嘔 , 為 水 停 心 下 , 此 屬 飲 家 , 小 半 夏 加 茯苓 湯 主 之 。 方 見 上 。(41)
(胃有停飲,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渴而飲水過多,不及運化,以致停於心下,胃失和降,飲邪上逆,故發生嘔吐。嘔吐有突然與經常之分,飲邪有久暫之別,素有飲病因渴飲水過多而嘔吐。小半夏加茯苓湯以行水止嘔)
(陳元犀說:方用半夏降逆,生薑利氣,茯苓導水,合之為滌痰定嘔之良方)
(本條與30條都用此方,乃病機相同,皆為飲邪上逆之故)
本篇歸納檢表
飲病分類
痰飲-素盛今瘦,水走腸間有聲
懸飲-飲後水流脇下,咳唾引痛
溢飲-飲水歸於四肢,不得汗出,身疼痛
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如腫
痰飲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通陽利水
短氣有微飲,1.胃陽不振-苓桂朮甘湯,培土制水2.腎陽不足-腎氣丸,溫腎化水
留飲欲去未去,欲自利,利反快,心下續堅滿,甘遂半夏湯,行水逐飲
腸間有水,腹滿口燥,二便不通,己椒藶黃丸,泄滿下水
膈間有水,水停心下,嘔吐,心下痞,眩悸,先渴後嘔,小半夏加茯苓湯,降逆止嘔利水
臍下有水,瘦人臍下悸,吐涎沫,顛眩,五苓散,通陽利水
懸飲
脈沉而弦,脇內引痛,十棗湯,逐飲化水
溢飲
飲水流行,當汗出而不汗出,當發其汗:1.新病,飲從熱化,大青龍湯,發表清熱2.久病,飲從寒化,小青龍湯,發表消飲
支飲
喘滿,心下痞堅,面黑,脈沉緊,吐下不癒,膈間支飲:1.虛者,木防己湯,補虛瀉飲2.實者,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利水軟堅
心下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培土制水
酒客支飲,支飲胸(腹)滿,厚朴大黃湯,清熱瀉滿
支飲在肺,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瀉以決壅
嘔家嘔而不渴,小半夏湯,滌飲降逆
支飲咳家,咳煩胸中痛,十棗湯,下水逐飲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溫寒滌飲
一變,氣逆上衝,桂苓五味甘草湯,治衝氣
二變,反更咳滿,苓甘五味姜辛湯,治其咳滿
三變,眩冒嘔吐,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甘姜細辛半夏湯,去水
四變,身形浮腫,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宣利肺氣
五變,胃熱上衝,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黃湯,清泄裡熱
預後
脈弦數,冬夏難治,寒飲
脈弱,可治
脈實大數,死
脈虛,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
水在五臟
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在脾,少氣身重
在肝,脇下支滿,嚏而痛
在腎,心下悸


消 渴 小 便 利 淋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三

([小便利]多加改為[小便不利]與內容較符合,宜從。
消渴病,以三多一消為特點,屬於雜病;消渴證,則指口可飲水無度,並無中下二消以及消瘦,屬於熱病過程中發生的一個證,本篇是論病為主,間述其證以資鑑別。
淋病,是以小便淋瀝、澀痛為主要症狀,後世醫家分為五淋,即氣淋、血淋、石淋、勞淋、膏淋,本篇僅涉及血淋、石淋,論述不夠全面
有些條文有證無方,或有方無證,疑似有脫簡
)
(大成:西醫學所述的糖尿病、泌尿感染等可參考本篇正治治療)
(大成:
消渴病(糖尿病)簡要
早期:主要病機是燥熱陰虛,典型症狀是多飲多食多尿,以白虎加人參湯為主。
中期:以氣陰兩虛為主,其三多症狀已不典型,而以身體消瘦,體重減少較突出,以六味地黃丸合生脈散為主。
晚期:以陰陽俱虛,瘀血或水阻為主,其三多症狀多已經消失,卻不思飲食,小便反少。以消渴病累及其他臟病變之合病病證的證候為主,以腎氣丸為主方,或辨證選用其他方藥(呂志杰))

厥 陰 之 為 病 , 消 渴(內熱在上灼傷津液) 氣 上 衝 心 (內熱在上、肝氣上逆), 心 中 疼 熱(火性炎上) , 飢 而 不 欲食(胃虛客熱,胃虛求助於食,則知飢,客熱而不能消食) , 食 即 吐 (蛔,胃熱腸寒而有蛔蟲,蛔蟲聞食臭而妄動;如強與之食,則肝胃氣逆,必致嘔吐), 下 之 不 肯 止(病屬於厥陰不在陽明不可下誤用下法重傷脾胃,上熱未去,下寒轉盛,泄瀉不止) 。(1)
(厥陰病消渴症,不可用下法,屬於熱病,非是雜病之消渴病。烏梅丸主之,文見傷寒論) 
     
寸 口 脈 浮 而 遲 (浮而無力,乃陽氣虛浮虛也;遲,非裡寒,是勞傷陰血,血脈不充), 浮 即 為 虛 , 遲 即 為 勞 ; 虛 則 衛 氣不 足 , 勞 則 營 氣 竭(衛虛氣浮不歛,營虛燥熱內生) 。(上消形成的機理
    跗 陽 脈 浮 而 數(浮乃胃氣亢盛,數則為熱,主胃熱有餘) , 浮 即 為 氣 , 數 即 消 穀 而 大 堅 (大便堅), 氣 盛(胃火盛) 則 溲 數 (胃熱亢盛約束於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水液直驅膀胱故小便數), 溲 數 即 堅 ,(火盛迫使水津偏滲膀胱,腸道失潤,故大便堅硬) 堅 數 相 搏 , 即 為 消渴 。(2)(中消病的病機與證候
(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結,則謂之消,指出胃腸熱結,是發生消渴病的主要原因,這種消渴病是以消穀善飢多食為主)


    男 子 消 渴 , 小 便 反 多 , 以 飲 一 斗 , 小 便 一 斗 , 腎氣 丸 主 之 。(3) (腎陽虛下消證治
(本條論述腎陽虛的下消證治,臨床上尚有腰痠、腳腫、陽痿、羸瘦,納呆食少,可喜熱飲或小便清長,脈沉細無力,尺脈猶弱,舌質淡,苔少乏津潤等)
(中醫學所說的消渴,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
(後世醫家認為:運用本方時,若再選加人參、桂心、五味子、鹿膠、龜膠等益氣溫胃類則療效更好;若屬腎陰虛消渴病,淺述用六味地黃湯加生脈散加豬姨子煎服,療效尚好。)
(說男子,意味色慾過度,房勞傷腎,精耗導致陽傷,並起於下之意,事實上女子亦有不可拘泥。命門火衰,腎氣蒸騰作用減弱,不能化氣以攝水,使飲入之水直趨膀胱,故小便反多。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故腎氣丸中六味壯水之主,使陽有依附,不得外浮,桂附溫陽暖腎,補水中之火鼓舞腎氣,腎氣上蒸則化生津液)
(萬病回春: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齦潰爛,喉嚨作痛,或身體憔悴,寢汗發汗,五臟齊損,即六味丸加肉桂1兩,五味子4兩)
現代研究
糖尿病,尿崩症後期及水腫病,腎氣不足引起的淋證,小便不利等,本方治療均有療效。)

脈 浮 , 小 便 不 利 , 微 熱 消 渴 者 , 宜 利 小 便 發 汗 ,五 苓 散 主 之 。 方 見 上 。(4)
(大成:傷寒論第71條原文如下: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渴 欲 飲 水 , 水 入 則 吐 者 , 名 曰 水 逆 , 五 苓 散 主 之。(5) 方 見 上(5)
(大成:傷寒論第74條原文如下: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第四條中的脈浮,應為浮而兼緊,說明風寒在表,寒邪不從外解,由太陽之經進入膀胱府,以致寒與水結,膀胱氣化受阻,小便不利,水停於下。"微熱"為外邪在表,即發熱少惡寒多,大部分表邪循經入府,少部分表邪留於肌表,故"微熱"。又因小便不利,水停膀胱,下焦蓄水後,阻礙津液上承而口渴,這種寒水互結於膀胱所引起的口渴,飲水不多)
(第五條,乃胃與膀胱同病,下焦蓄水上干於胃,導致胃氣失和。魏荔彤說:名曰水逆,其人必小便不利,且是主證,條文中不言乃省文法。本條不兼表邪)
(有的醫家認為,第五條水逆證不宜做湯劑,宜用散劑少量水服)
類方證治
加味五苓湯:即本方加車前子,治服暑熱二氣,及冒泄瀉注下,或煩或渴或小便不利)
第4、5條比較
第四條第五條
病位太陽經腑胃與膀胱
病因在表風寒,部分循經入腑風寒離表,循經入腑
病機寒與水結,氣化受阻,下焦蓄水,表裡同病寒與水結,氣化受阻,下焦蓄水,上行干胃
證候表證-脈浮微熱;裡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
治則利小便、發汗(通陽解表、化氣利水)通陽降逆、化氣利水
用藥特點不同:取桂枝解表以散寒邪取桂枝和胃降逆使氣下行
相同:兩條都取二苓澤瀉淡滲利水,白朮健脾利水,桂枝通陽化氣
現代研究
五苓散無論有無表邪皆可用
茯苓、豬苓均有利尿、鎮定,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的作用。澤瀉有明顯利尿、加速體內葡萄糖同化、抗凝血酶原及升高白細胞的作用。桂枝有鎮靜止痛,擴張血管,發汗解熱,促進胃液分泌,增進消化機能,抑制流感病毒與皮膚真菌,殺滅固紫陰性桿菌等作用。目前,用於急慢性腎炎, 濕疹, 風濕性心臟病水腫,傳染性肝炎等,獲得較好療效。又對胃腸炎、尿崩症、急性苯胺中毒也有治療效果)


渴 欲 飲 水 不 止 者 , 文 蛤 散 主 之 。(6)
(渴欲飲水不止是由於腎陰虛,虛火上炎,心移熱於肺,則肺燥陰傷,故渴欲飲水,其結熱甚堅(按陰虛故也),水入不能消其熱,反而為燥熱所消,以治飲水不止。文蛤,鹹寒潤下(按鹹能入腎退虛火,治本之法),能生津潤燥止渴。又說:本條不是雜病的消渴,乃熱病引起的口渴,陰熱傷津液故口渴,水津不布故不能止其渴)
(大成說:文蛤散亦見於傷寒論第141條,...文蛤一味僅有生津止渴之功,無解表作用,用於傷寒論第141條證候,不切合,似應以金匱第17篇第19條之文蛤湯為是...金鑑說:嘗考五倍子亦名文蛤,按法製之,名百藥煎,大能生津止渴,故嘗用之,屢試屢驗也)

    文 蛤 散 方 :

文 蛤 五 兩     上 一 味 , 杵 為 散 , 以 沸 湯 五 合 , 和 服 方 寸 匕 。
(大成:名醫祝諶予善治糖尿病,其降糖基礎方:黨蔘 麥冬 生地 茯苓 五倍子 生龍骨 生牡蠣 蒼朮 玄蔘 黃耆 山藥 )


    淋 之 為 病 , 小 便 如 粟 狀 (石淋;大成:粟狀砂石), 小 腹 弦 急 , 痛 引 臍 中(熱結氣滯少腹) 。(7)
(小便不利,少而不痛;淋證,小便不利,次數多,少而痛)
(諸病源候論說:淋之為病,由腎虛膀胱熱也)
(大成:病源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砂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其病之狀,小便則莖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從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悶絕。)
(大成:呂志杰治療腎結石效驗方:石葦 滑石 白茅根 生地 牛膝各15克 木通 瞿麥 王不留行 紅花各10克 萹蓄 香附各12克 海金砂20克 金錢草24克 日一劑)

    跗 陽 脈 數 , 胃 中 有 熱 , 即 消 穀 引(大成:引,續也) 食(大成:徐彬、尤注等本均作[引飲]) , 大 便 必 堅 ,小 便 即 數 。(8)
(胃強脾約,脾失轉輸,水液直驅膀胱,故小便頻數。此中消證,當與第2條合參)

    淋 家 不 可 發 汗 , 發 汗 則 必 便 血 (尿血)。(9)
(淋家多因腎陰虛膀胱濕熱,宿疾如此,再感外邪,不汗則外邪不解,汗之則辛溫助熱,並劫奪津液,陰傷邪熱更甚,熱邪傷及陰絡,動其營血,而迫血妄行,導致尿血變證,當養陰資津、清熱通淋,兼解表邪。凡腎陰虛下焦蓄熱而患外感者,均應由此悟出治法)
(大成:淋病與西醫學所述的[泌尿系感染]相類似。筆者曾治療有淋並病史的感冒患者,採用辛溫發汗方法,外感雖解,卻淋病復發而尿痛、尿頻、尿急等)

    小 便 不 利 者 , 有 水 氣 (腎陽虛,不能化氣於膀胱,不能蒸騰津液上潮於口;大成:[有水氣]其人必有水腫表現), 其 人 若 渴 (醫統本作[苦渴]), 栝 蔞 瞿 麥 丸 主之 。(10)
(金鑑說:薯蕷、花粉潤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麥之滲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子宣通陽氣,上蒸津液,下行水氣。本方寒涼溫燥,但滲補益相互並用,攻補兼施,陰陽同調,服法更有意思,值得效法)
(大成:小便不利,下寒上燥證治)
(大成歌曰:小便不利水氣病,其人若渴腹中冷,上燥下寒炮附子,瓜蔞瞿麥薯茯苓。)

    栝 蔞 瞿 麥 丸 方 :

栝 蔞 根 二 兩   茯 苓 三 兩   薯 蕷 三 兩   附 子 一 枚(15-20克) ( 炮)   瞿 麥 一 兩     上 五 味 , 末 之 , 煉 蜜 丸 梧 子 大 , 飲 服 三 丸 , 日 三服 ; 不 知 。 增 至 七 八 丸 , 以 小 便 利 , 腹 中 溫 為 知(說明腹中有寒冷感覺) 。
(金鑑說:本方為腎氣丸之變制。說明兩方有相似之處,比較如下:
方劑瓜蔞瞿麥丸腎氣丸
證候上見苦渴,下見小便不利,少腹冷,腰以下腫等。口渴欲飲,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變一斗等
病機腎陽不足,氣化無權,不能蒸津行水(腎失開)腎陽不足,氣化無權,不能蒸津攝水(腎失合)
作用溫陽化氣,蒸津利水溫陽化氣,蒸津攝水
相同點
均有口渴證,即腎陽不足,氣化不行的病機
不同點
主要在於小便的變化
)


    小 便 不 利 , 蒲 灰 散 主 之 ; 滑 石 白 魚 散 , 茯 苓 戎 鹽湯 并 主 之 。(11)
(大成:千金卷至二十一:
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小腹急痛方,通草、茯苓各三兩、葶藶二兩o右三味治下篩,以水服方寸匕
,日三服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一(消渴淋閉尿血水腫78方)24 24又方o蒲黃、滑石等分
o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一又方o蒲黃、滑石等分o
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成:趙以德說:由是三方觀之,悉為膀胱血病澀滯,以致氣不化,小便不利也...三方亦有輕重
,亂髮為重,蒲灰次之,戎鹽又次之。)可見P673)
(蒲灰,根據醫學綱目說,應該是蒲黃,本經說:蒲黃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本經疏證說:蒲黃之質,固有似於灰也。所以蒲灰不是燒成灰。大明本草說:破血消腫者,生用;補血止血者,炒用。蒲灰散有涼血消瘀、通利小便之功,治小便不利,由於濕熱下注,深入膀胱血分,濕熱瘀結,阻遏膀胱氣化不行所引起。臨床證候,應以小便不利,或短赤,或有血尿,尿時莖中艱澀疼痛如刺,少腹拘急,痛引臍中為是,由於瘀血與出血並見,故方中蒲灰當生、炒並用為是)
(白魚即是衣魚,能消瘀行血利小便,亂髮燒存性名血餘炭,能止血消瘀利小便,三藥合用與上方功效大同)
(茯苓戎鹽湯,戎鹽即青鹽,鹹寒入腎,能滋腎清熱利尿,茯苓白朮健脾利濕,三藥合用,可益腎清熱健脾利濕,對於中焦脾虛濕盛,下焦腎虛有熱,膀胱氣化受阻的小便不利,莖中輕微刺痛,或尿後餘瀝不盡,或少量血尿,或白濁等,均可用之)
(以上三方機理治證大同,但輕重虛實有別:
蒲灰散、滑石白魚散,都能涼血消瘀,清熱利濕,但蒲灰散通力濕熱作用強,滑石白魚散止血消瘀見優,兩方具治療實證。茯苓戎鹽湯,治療虛實錯雜證,為通中兼補之劑
)
(吳謙說:觀東垣以通關丸,治熱鬱血分之小便不利,則可之在血分多不渴也,主茯苓戎鹽湯者...亦必是水濕鬱於下也,鹽,為渴者之大戒,觀用戎鹽則不渴可知也)

    蒲 灰 散 方 :

蒲 灰 七 分(28克)   滑 石 三 分 (12克)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大成:蒲灰,本經疏證說:蒲灰即蒲黃。蒲灰者,蒲黃之質有似灰也)

    滑 石 白 魚 散 方 :

滑 石 二 分(8克)   亂 髮 二 分(8克) 〔 燒 〕   白 魚 三 分(12克)       上 三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茯 苓 戎 鹽 湯 方 :

茯 苓 半 斤(125克)   白 朮 二 兩(30克)   戎 鹽 彈 丸 大 一 枚(約90克)       上 三 味
(四部備要本有[先將茯苓白朮煎成,入戎鹽再煎,分溫三服]十七字,宜從)
(經實測一彈丸=一雞子黃=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細麻子=1280黍;另:1銖=100黍=約6.5克,臨床取7克)古代劑量考證

    渴 欲 飲 水 , 口 乾 舌 燥 者(氣虛不能化津,津虧不能上潤) ,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12) 方見 中 暍 中 
(消渴症:陽明經熱盛傷津,煩渴引飲,小便不多;消渴病,渴引不解,消穀善飢,小便頻數。本方渴治消渴症,亦可治療消渴病)
(方藥加減:口渴多引不解+花粉、黃連;舌紅降、苔少+麥冬、生地、元蔘、玉竹;口乾舌燥+耦汁、生地汁或用荸薺汁、梨汁)

    脈 浮 發 熱 , 渴 欲 飲 水 , 小 便 不 利 者 , 豬 苓 湯 主 之。(13)

    豬 苓 湯 方 :

豬 苓 ( 去 皮 )   茯 苓   阿 膠   滑 石   澤 瀉 各 一 兩     上 五 味 , 以 水 四 升 , 先 煮 四 味 , 取 二 升 , 去 滓 ,內 膠 烊 消 , 溫 服 七 合 , 日 三 服 。
整理(王雪華教授)(第57講)

消渴小便


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概  念┬廣義──疾病名,指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即

 │    │    三多一少症)為特徵的一類疾病

 │    └狹義──症狀名,指熱病過程中,口渴引飲的症狀

消│分證:上消、中消、下消

 │病因病機:五臟柔弱,善病消癉┐

 │     營衛兩虛,氣血不足├燥熱內生,陰虛火旺(02)

 │     過食肥甘,飲食失宜┘

 │病變特點: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肺胃熱盛,津氣兩傷──上消(12)

渴│              │胃熱氣盛     ──中消(02、08)

 │              └腎陽虛(陰損及陽)──下消(03)

 │辨證施治┬上消┬臨床特徵:渴欲飲水,口乾舌燥──消爍津液而多飲     ┐

 │    │  │病變臟腑:肺、胃    (12)             │消耗

 │    │  └證  治:熱盛傷津──白虎加人參湯──益氣生津,清熱止渴│肌肉

病│    │中消┬臨床特徵:消穀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消穀善饑而多食│則

 │    │  └病變臟腑:胃    (02、08)             │消瘦

 │    │下消┬臨床特徵: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水趨下源即多尿│

 │    │  │病變臟腑:肺、胃、腎(03)               │

 └    └  └證  治:腎陽虛衰──腎氣丸──補腎之虛,溫養腎陽   ┘


 ┌概  念:以小便點滴,淋瀝澀痛,甚則刺痛

淋│    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分  類:砂石淋、血淋、熱淋、膏淋、勞淋

病│石淋主症: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07)

 └禁  忌:淋家禁汗


 ┌概  念:指小便困難,量少或點滴,短少,勢緩,但

小│     尿道不疼為特徵的一類疾病,亦是時

 │     病和雜病中的一個症狀

便│辨證施治┬下寒上燥──栝蔞瞿麥丸──化氣利水潤燥(10)

 │    │濕熱──蒲灰散──化瘀利竅泄熱(可治熱淋)

不│    │濕熱挾瘀──滑石白魚散──利水消瘀止血(可治血淋)

 │    │脾腎兩虛──茯苓戎鹽湯──健脾利濕益腎(可治膏淋、血淋)

利│    │熱病小便不利┬膀胱氣化不行──五苓散──化氣行水利小便(04、05)

 └    └      └水熱互結、鬱熱傷陰──豬苓湯──育陰清熱利小便(13)




水 氣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四

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五臟水,是五臟(虛損或病變)受水侵凌的反應,實非五藏本身有水,其證候多分屬於皮水、正水、石水等。
水分、血分、氣分,所謂水分病是指,先病水而後病血;血分病,是先病血而後病水;氣分病,是由氣而病水。
(大成說:本篇共32條,其中第1、4、8、9、10、11、18條論述水氣病的分類、脈證、
機及治則。第6、7、12條論宿疾并發水腫的辨證;第2、3、22、23條論述風水證治;
第5、24、25、27條論皮水證治;第26條論正水證治;第21條論水氣病誤治病例、
第13-17條論五臟水病;第28、29條論黃汗病證;第19、20條論寫血分病;第30、31
、32條論氣分病證治。)
(大成說:水氣病的主症是水腫,故後世常稱之為水腫病。本篇將水氣病分為風水、
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種證候,其病機主要是肺脾腎三臟功能的失調,與三焦
、膀胱亦有密切的關係。在治療方面,本篇提出了三大治法,即發汗、利小便、逐水
2為發汗、利小便有具體方藥,而逐水則無處方。渴參考"痰飲病"篇有關方藥。此外,
本篇還提到五臟病變引發的水腫及其他病并發的水腫,對血分病、水分病、氣分病的
正治也有所論述)
(大成說:水氣病的病因病機及相關病證相當複雜,西醫學所述的急慢性腎炎、肝硬化
、心力衰竭及婦科病中某些病證引起的水腫,皆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師 曰 :
 病 有 風 水 、 有 皮 水 、 有 正 水 、 有 石 水 、 有 黃汗 。 風 水 其 脈 自 浮 , 外 證
 骨 節 疼 痛 , 惡 風(大成:外邪束表,肺氣不宣,不能通條水道,水氣外溢則為風水) ;
皮 水 其 脈 亦浮 , 外 證 胕 腫 (大成:脈經、千金[胕]作[浮])
即皮膚水腫), 按 之 沒 指 , 不 惡 風(大成:表證已罷) , 其 腹 如 鼓(如鼓,脈經作如故
不滿;病原、外台鼓作故。亦即諸家之言並無腹腫) , 不 渴(未化熱) ,當 發 其 汗 。
正 水 其 脈 沉 遲 , 外 證 自 喘(張璐說:正水者,腎經之水自病也。內經說:腎者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成其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標本俱病) ;
石 水 其 脈 自 沉 ,外 證 腹 滿 不 喘 。 黃 汗其 脈 沉 遲 , 身 發 熱 , 胸 滿 , 四 肢 頭
面 腫 , 久 不 愈, 必 致 癰 膿 。(1)
(大成說:總論水氣病的分類及其脈證的特點,並指出風水、皮水的治法)
(大成說:皮水脈浮病情不重,一旦外證胕腫,按之沒指,其脈象必沉。皮水為風水的
發展,不惡寒表示外證已解。皮水、風水不解,遷延日久,則發展成正水,脈沉遲
為裡陽不足,寒水內盛之象,外正自喘,為水氣犯肺之證。石水為肝腎病變密切
相關,素問大奇論說:肝腎並沉為石水,其脈亦沉為水濕停聚,陽氣不運之象,
外證腹滿不喘,為水聚於腹,未波及於肺,故不喘;黃汗少見,以汗出色黃沾衣為
特徵,與脾病濕熱交蒸有關。)
(大成說:1.風水面目先腫,素問說: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也,繼則腫及四肢或周身
2.皮水,四肢水腫較風水為甚,按之如泥、尿少或血尿3.正水,四肢水腫難消,甚者腫
及頭面,腹部脹大4.石水,腹部脹大,四肢消瘦,其形如蛙,面色晦暗,甚者四之亦腫
,為難治。
風水、皮水類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正水,類似慢性腎炎或腎功能衰竭。
石水,類似肝硬化腹水。)
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及黃汗
病名 病位 氣血 主證 備註  治法
風水 在表 氣分(有外邪) 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 風邪外襲,故當兼有發熱;風邪上行與水相激,多瀦留於胸頸之上,因此當兼有頭面浮腫  當發其汗
皮水 在表 氣分(無外邪) 脈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 胕腫,當作皮膚腫,不僅跗腫。腹滿如鼓,是水濕阻滯脾絡,尤怡認為即內經「空空然不堅」之意。諸病源候論,認為其腹如故,表示水邪尚未入裡。  當發其汗
正水 在裡 氣分(影響於上) 脈沉遲,外證自喘 根據素問水熱穴論應有「腹部膨大」。  當溫解
石水 在裡 氣分(病結於下) 脈沉,外證腹滿不喘 少腹腫滿堅硬如石狀,累及肝腎時,應兼有「上引脇下脹痛」(病源)。水氣病之最重者。  當溫解
黃汗 在表 氣分、血分 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癒,必至癰膿 脾虛為本。,久病必致營血不通氣血腐敗化膿。在氣分當發汗。  當發其汗

脈 浮 而 洪 , 浮 則 為 風(風邪) , 洪 則 為 氣(洪指邪盛) (指水氣), 風 氣 相 搏(風水與水氣相持,相互搏擊於肌表) , 風強(風邪偏盛) 則 為 隱 疹 (營氣鬱滯), 身 體 為 癢 , 癢 為 泄 風(風薄汗泄) , 久 為 痂 癩 (癢疹搔抓不已,日久成為痂癩); 氣 強(水氣偏盛) 則為 水 (為腫為喘成水病), 難 以 俯 仰 (裡水支飲、浮腫之類), 風 氣 相 擊 (風氣、水氣俱盛(大成:總錄水腫門無以上31字), 身 體 洪 腫(即浮腫) , 汗 出 乃 愈(金鑑認為用越婢湯) , 惡風 則 虛(衛表虛,金鑑認為越婢湯加附子) , 此 為 風 水 ; 不 惡 風 者(與風邪無關) , 小 便 通 利(膀胱氣化尚未受到影響) , 上 焦 有 寒 ,其 口 多 涎 , 此 為 黃 汗 (黃汗初起,尚未化熱,且脈當沉)。(2)
(大成說:總錄卷 九十七無[風強]至[風氣相擊]31字)
(論風水病產生的機制)
(大成說:風水為水氣病初發的階段,類似急性腎小球腎炎,西醫認為本病係由B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其中包括皮膚感染,如丹毒、膿泡瘡等。而古人早已認識到,風水的發病,有的與皮膚病密切相關,本條便是明證)

    寸 口 脈 沉 滑 者, (沉脈主水見於寸部,是水氣盛犯於表,資有風水。由原先脈浮變脈沉表示病勢加劇), 中 有 水 氣 , 面 目 腫 大 ,有 熱 (風與水邪上犯,水濕瀦留於胸頸以上), 名 曰風 水 。 視 人 之 目 窠(眼窩) 上 微 擁(眼胞微腫) , 如 蠶(蠶字諸家及靈樞皆無,疑似衍文) 新 臥 起 狀 (比喻像剛睡醒的眼睛)(初起狀脈浮), 其 頸 脈 動(風水邪氣過盛波及脾胃) ,時 時 咳(水氣上漬於肺) , 按 其 手 足 上 , 陷 而 不 起 者(加重狀脈轉沉) (尤怡云:「與內經:『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不同。然腹中氣大,而肢間氣細,氣大,則按之隨手而起,氣細則按之窅而不起,而其浮腫一也;四肢浮腫至此,比面目浮腫更劇,且波及於脾,顯示水氣發展較速,病勢較劇,屬較重之證), 風 水(既曰風水表示兼有發熱,惡風,或骨節疼痛,若發熱、惡風證除,當以皮水視之) 。(3)

    太 陽 病 (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脈浮緊或浮緩), 脈 浮 而 緊 , 法 當 骨 節 疼 痛 , 反 不 痛(風水流關節則骨節疼痛如首條所述,若侵淫肌膚則身體重酸) , 身體 反 重 而 痠(水邪侵淫肌奏理則身重,風邪戀於肌表則酸軟) , 其 人 不 渴(裏無熱邪) , 汗 出 即 愈 , 此 為 風 水(脈雖浮緊不得認為是傷寒) 。 惡 寒 者(水腫病本陽虛體質,故發汗後惡寒), 此 為 極 虛 發 汗 得 之 。
    渴 而 不 惡 寒 者(不惡寒表示無外邪,皮水初起不渴如首條所述,日久,影響肺脾運輸津液則渴;大成:鬱而化熱故口渴) , 此 為 皮 水 。(大成說:水濕壅遏於皮膚之間,影響到陽氣通行,鬱而化熱,故口渴;外邪已解,故不惡寒)
    身 腫 而 冷 , 狀 如 周 痹 , 胸 中 窒 , 不 能 食 , 反 聚 痛(上述都是寒濕遏鬱), 暮 躁 不 得 眠 , 此 為 黃 汗 。 痛 在 骨 節 (寒鬱化熱)。
(大成說:身腫而冷,狀如周痹,寒濕阻郁胸中陽氣,故胸中窒塞而痛;寒濕在中,脾失健運,故不能食;至傍晚時陽氣不能入陰,故暮躁不得睡眠;寒濕外淫,流注關節,故痛在骨節)
(靈樞周痹篇說: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個當其所...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故名曰周痹)
    咳 而 喘 (肺脹,因寒水傷肺,肺失宣降), 不 渴 者 , 此 為 脾 脹 (改為肺脹,吳謙說:傳寫之誤), 其 狀 如 腫 (面目浮腫和風水一樣;魏荔彤說:按其手足,未至陷而不起,故曰如腫,似腫而實非腫也大成說:寒水內閉肺氣,肺失宣降,通調失職,故咳喘而面如浮腫), 發 汗 即愈 。(肺痿篇云:上氣喘而燥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癒
    然 諸 病 此 者 , 渴 而 下 利 , 小 便 數 者 , 皆 不 可 發 汗(凡病如上所述皆不宜發汗)。(4)

    裡 水 者(大成:脈經:一云皮水;作皮水) , 一 身 面 目 黃 腫(洪腫,皮水夾有鬱熱) , 其 脈 沉(由浮變沉表示水邪盛之重證) , 小 便 不 利 , 故令 病 水 。 假 如 小 便 自 利 , 此 亡 津 液 , 故 令 渴 也 (前云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越 婢 加朮 湯 主 之 (倒裝句,應該列在「故令病水」句後)。(第23條越婢湯有「續自汗出」之內熱迫津外出之病機,故當有此「續自汗出」之症狀方 見 下 。(大成:[醫統證脈]本作"方見中風")(5)

    跗 陽 脈 當 伏( 一曰跗陽之脈道在足背二骨間,故平時脈當沉實於裏而不浮露於表;一曰跗陽有水脈當伏,以胃陽為水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不出也) , 今 反 緊 , 本 自 有 寒 , 疝 瘕 (疝者,睪丸連少腹急痛;瘕者,腹中積塊或聚或散,沒有定形定處), 腹 中 痛, 醫 反 下 之 , 下 之 即 胸 滿 短 氣(誤治傷脾陽水濕不運逆於上,則傷肺,肺氣不得宣暢) 。(6)(本條水與寒聚
(大成:兩條論本有宿疾欲發水腫的辨證)
(大成:緊脈主寒,是腹中素有寒疾,如疝、瘕、腹中痛等,寒性病證,按理當用溫法治療,若用苦寒攻下之劑,重傷陽氣,即可發生胸滿、短氣等症狀。)

    跗 陽 脈 當 伏 , 今 反 數 , 本 自 有 熱 , 消 穀 , 小 便 數(胃熱過剩,脾陰不足,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反偏滲於膀胱,小便頻數), 今 反 不 利 (反而小便不利,乃水與熱互結,膀胱氣不利,水氣將溢於肌膚), 此 欲 作 水 。(7)(本條水與熱結

    寸 口 脈 浮 而 遲 , 浮 脈 則 熱 , 遲 脈 則 潛 , 熱 潛 相 搏(大成說:此搏即附著、加上之義), 名 曰 沉 (浮脈見於寸口,外來熱邪侵襲;遲脈屬於陰,寸口見遲脈,乃衛氣阻滯不行,浮遲相兼乃熱邪不得發於外,而內潛於裡,非指沉脈。尤怡說:熱而潛,則熱有內伏之勢而無外發之機,故曰沉;熱而止,則熱有留滯之象而無運行之道矣,故曰伏)。 跗 陽 脈 浮 而 數 , 浮 脈 即 熱 , 數 脈 即 止 , 熱 止相 搏 , 名 曰 伏 (數主有熱,數止乃因邪熱留滯不得運行;此言邪熱內伏,非曰伏脈)。 沉 伏 相 搏 (上焦、中焦皆有邪熱內伏,博,相合之意思), 名 曰 水 。 沉 則 脈 絡 虛(客熱沉潛於上焦,肺失其通調及朝百脈之功,故脈絡無氣血灌注而空虛;大成說:熱留於內,則氣不外行而脈絡虛), 伏 則小 便 難 (客熱潛伏於脾胃,脾傷失運,影響膀胱氣化功能,故小便少), 虛 難 相 搏 (脈絡虛,小便難), 水 走 皮 膚 (肺脾及膀胱功能失常,飲入水氣氾溢肌膚), 即 為 水 矣(水熱互結,可用疏鑿飲子開鬱散結,行氣逐水) 。(8)
(大成:本條四句句法相同,其推理方式艱深難懂)

    寸 口 脈 弦 而 緊 , 弦 則 衛 氣 不 行 , 即 惡 寒 , 水 不 沾流 (水液不尋常道而行), 走 於 腸 間 。
(大成說:寸口脈弦而緊,是寒氣外束,衛陽被郁,故惡寒。肺氣不利,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飲入之水返瀦留於腸間,外溢肌膚,則形成水氣病)
    少 陰 脈 緊 而 沉 , 緊 則 為 痛 , 沉 則 為 水 , 小 便 即 難。(9)
(大成說:脈沉而緊,是腎陽不足,寒自內生之象,陽氣不能化氣行水,所以小便難而少,水濕不能排出體外,則形成水氣病)
(大成說:上段言外感而病水,與肺有關;下段言內傷而病水,與腎有關)

    脈(把脈) 得 諸 沉 , 當 責(推求) 有 水 , 身 體 腫 重 (沉脈主水病,但卻不盡主水,水病亦不盡脈沉。大凡陰寒內盛之病,因其陰盛礙陽,故其脈多沉,風水、皮水初起,脈卻多浮,因此,只有在「身體腫重」的主證與脈沉並見時,始可斷為水病。), 水 病 脈 出(大成:指脈暴出而無根) 者 (脈出不同於脈浮,後者盛於上而弱於下,前者有上而無下;若服昇陽藥,脈暴出而下無根,表示陽藥入而群陰不受,沒滅其陽,陽即出亡而不可救矣),死 。(10)

    夫 水 病 人 , 目 下 有 臥 蠶 (眼瞼嚴重水腫脾胃為水濕所困,水濕泛溢眼胞), 面 目 鮮 澤 (面目腫甚而光亮皮中水氣太盛,潤膚而壅營衛), 脈 伏(比沉脈更甚,水腫更劇) , 其 人消 渴(陽為水遏氣不化津而化熱傷陰;津不上承所致,雖口乾或渴,然飲水不多) 。 病 水 腹 大 , 小 便 不 利 (氣機阻滯,三焦閉阻,陽不化水), 其 脈 沉 絕 者 (沉之甚,由於水腫嚴重,脈道被遏;大成:謂沉伏難尋), 有 水 , 可 下之(可字有衡量之意。下水可用十棗湯、浚川散、神佑丸、禹公散、舟車丸等,但若邪實證虛,陳念祖主張用真武湯加木通、防己、椒目等利導水濕) 。(11)(此正水或石水之重證
(大成:論水氣病重症的脈證及治法)
(大成說:可下之指逐水法,即素問所說:去宛陳莝(除掉水氣的鬱積,要像斬草一樣而漸去之)法。此外,靈樞說:宛陳,惡血也,故治療水氣病可酌情配合活血化瘀方法)

    問 曰 : 病 下 利 後(下利日久,必致脾腎虛而津氣俱傷) , 渴 飲 水 , 小 便 不 利(小便比較少) , 腹 滿 因 腫(諸書因腫作陰腫)者 (脾虛不運,腎虛不化而致陰腫(或云因而腹腫), 何 也 ? 答 曰 : 此 法 當 病 水([當病水]三字丹波元簡作[陰腫]二字) , 若 小 便 自 利 及 汗 出 者 ,自 當 愈 。(12)

    心 水 者 , 其 身 重(大成:千金作[其人身體腫重]) 而 少 氣 (心陽虛,水氣盛而凌心,身體沈重(一云腫),少氣不足以言;大成:心陽衰憊,水氣不行,則身重少氣), 不 得 臥 , 煩 而 躁(心陽被遏,臥則水邪更逆於心,故煩躁(一云煩而悸);大成:水氣凌心,則心陽被遏,則心悸,或心中煩亂,躁擾不寧,甚則不得臥) , 其 人陰 腫 (心陽虛,無火下交於腎,腎不主水,水溢於前陰而為陰腫,陰囊腫大)。(13)(不得臥、煩而悸是診斷心水的重點
(大成說:千金卷二十一第四作[其人身體腫重])

    肝 水 者(肝氣先虛,水氣乘之) , 其 腹 大 , 不 能 自 轉 側 (肝病乘脾(妨礙脾之運行;大成:氣滯水停,而腹部脹大,不能自轉側),脾不能運化水濕,致水氣盛積腹內,故而腹脹大,不能自轉側), 脅 下 腹 痛(水氣凌肝,阻滯肝絡,經脈氣血鬱致不通,甚則氣血瘀阻,因此脇腹部痛脹或甚而刺痛) , 時 時津 液 微 生 (大成說:,津液指水液,水腫漸漸加重,提示病程較長), 小 便 續 通 (正邪相爭,肝之疏泄功能時而正常、時而紊亂;大成:小便時通而少)。(14)(脇下腹痛、小便續通是診斷肝水重點

    肺 水 者(肺氣先虛,水氣凌肺) , 其 身 腫(通調失職,水氣橫溢) , 小 便 難 , 時 時 鴨 溏 (肺氣虛通調失職,水不下輸膀胱;影響大腸傳化,大腸收斂失職;大成:大腸傳化失常,水糞混下)。(15)(時時鴨溏乃肺水特徵

    脾 水 者 , 其 腹 大 , 四 肢 苦 重 , 津 液 不 生 , 但 苦 少氣 , 小 便 難 。(16)(脾陽虛為水濕所困故腹大、四肢苦重;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津液不生;營衛氣血皆源於脾胃,脾氣虛則源乏少氣;脾不散精於肺,肺不輸津於膀胱故小便難)(腹大、四肢苦重為診斷脾水的重點

    腎 水 者 , 其 腹 大 , 臍 腫 腰 痛(腎者,胃之關,又腰者,腎之外府。故腎陽虛受水氣侵凌不能化氣行水,而聚於腹部而有上述之證,腎虛外府失榮,則腰痛) , 不 得 溺 (氣化失常,腎虛不能溫化膀胱), 陰 下 濕 如牛 鼻 上 汗 (腎開竅於二陰,水寒下注,陰部常濕;大成:水泛前陰...總無乾時), 其 足 逆 冷 (陽氣不能下達), 面 反 瘦(五臟氣血不榮於上。大成說:腎水腹大,而面不腫,故相對面反瘦) 。(17)
五臟水病,肝、脾、腎均為陰藏,位居於腹,病變重心在裏在下,故三藏均 有腹大;心、肺屬於陽藏,位居於胸,病變重心在上、在表,均有身重、身腫、煩躁不得臥等證。可知五臟水與四水在表裡上下有聯繫。不過四水有來自外感者,如 風水,而五臟水來自內臟,可能屬於正水、石水一類疾患。
(大成:五臟水為內因而生,風水、皮水為外感而病)
(大成:五臟水以五臟並為本,水腫為標,痰飲病水在五臟,以痰飲病為本,累及五臟證候為標)
(大成說:以上五條,論五臟虛損所致五臟水病的病機)
(大成說:五臟水病,因五臟病變(如風心病心衰、肺心病心衰、肝硬化、慢性腎炎甚至腎功能不全等)引起的水腫,即五臟病為本(原發病),水腫為標(繼發病)。臨床表現以腹脹大為特點。如肝水、皮水、腎水均言[腹脹大];心水、肺水均言[其身腫],而病深日久亦可致腹水。五臟水的基本病機是臟真虧損、水濕浸淫。故治則應培植臟氣以固本,攻逐水濕以治標,五臟水並病情深重,預後不良,但善加調治,亦可維持生機)

    師 曰 : 諸 有 水 者 , 腰 以 下 腫 , 當 利 小 便(潔淨府,五苓、豬苓之類) ; 腰 以 上腫 , 當 發 汗 乃 愈(開鬼門,越婢、青龍之類) 。(18)
(治水三大法:發汗、利尿、攻下。皆以正氣強盛為前提,對於虛證、陰證不能單獨運用,臨床上發汗、利小便往往合用,而上下分消)
(大成說:發汗、利小便的方法只適宜病初起的陽證、實證,如風水、皮水,而不適宜於病程日久的陰證,如正水。正水患者以正虛為本,水盛為標,治當標本兼顧,以培補脾腎為主,佐以利水,如腎氣丸,及後世方之實脾飲、濟生腎氣丸等;若正水患者復感外邪,又當補正與發汗法兼施,如防己黃耆湯、麻黃附子湯。)

    師 曰 : 寸 口 脈 沉 而 遲 , 沉 則 為 水 , 遲 則 為 寒 , 寒水 相 搏(肺氣虛弱,寒水犯肺,水與寒水相搏結,致使肺氣不宣;大成:遲主寒,沉主水,沉而遲是陽氣被寒水所阻之脈象) 。 跗 陽 脈 伏(大成:指趺陽脈沉伏而弱) , 水 穀 不 化 , 脾 氣 衰 則 鶩 溏 , 胃 氣 衰則 身 腫 (胃氣虛衰,既不能納食又不能腐熟水穀,則胃衰脾亦衰)。 少 陽 脈 卑(耳門微前上方之和髎穴,卑,沉而弱,營血不足,三焦決瀆功能失常) , 少 陰 脈 細(大成:少陰腎精太谿穴腎虛血少失其氣化功能) , 男 子 則 小 便 不 利 , 婦 人則 經 水 不 通(腎陽不足、寒凝血少) ; 經 為 血 , 血 不 利 則 為 水(經水閉阻,則必氣滯,氣滯水停) , 名 曰 血 分 (水病因經血閉阻而來)。(19)
(大成舉驗案用桃紅四物湯+益母草、茯苓、丹蔘、川牛膝、水蛭服用7劑後改用逍遙散善後)

    問 曰 : 病 有 血 分 水 分 , 何 也 ? 師 曰 : 經 水 前 斷 ,後 病 水 , 名 曰 血 分(瘀血阻治水道,病位比較深,治當通經為主,佐以利水) , 此 病 難 治 ; 先 病 水 , 後 經 水 斷 , 名曰 水 分 (水液阻滯血道,病位比較淺,當利水為主,佐以通經), 此 病 易 治 。 何 以 故 ? 去 水 , 其 經 自 下 。(20)
(大成說:本條林億本缺,據脈經及魏注本、尤注本補入)
(大成說:從本條可以看出,水與血是互相影響的。現代受本條啟發,在治療腎炎水腫時,於利水劑中適當加入活血之品,可增強療效)

    問 曰 : 病 者 苦(患之義) 水 , 面 目 身 體 四 肢 皆 腫 , 小 便 不 利, 脈 之(借代修辭手法,用脈之代替診療之義) , 不 言 水 , 反 言 胸 中 痛 , 氣 上 衝 咽 , 狀 如 炙 肉 ,當 微 咳 喘 , 審 如 師 言 , 其 脈 何 類 ?(大成:提出一個水氣併發衝氣的複雜病例)
    師 曰 : 寸 口 脈 沉 而 緊 (手上寸關尺三部份), 沉 為 水 , 緊 為 寒 , 沉 緊 相搏 , 結 在 關 元(在任脈上,足三陰及任脈所會;大成:泛指下焦) , 始 時 尚 微 , 年 盛 不 覺 , 陽 衰 之 後(女子5*7男子6*8之後) , 營 衛相 干 (營衛不和諧), 陽 損 陰 盛 , 結 寒 微 動 , 腎 氣 上 衝 , 喉 咽 塞 噎 , 脅下 急 痛(腎氣上逆與衝脈並行,症狀類似懸飲) 。 醫 以 為 留 飲 而 大 下 之 (誤以為懸飲用十棗湯之類下之,傷正氣
;大成:衝氣宜溫降不宜攻下), 氣 擊(氣沖;尤注本氣急作氣系) 不 去 , 其 病 不 除 。後 重 吐 之 (咽喉塞噎,誤以為痰飲組於胸膈,用瓜蒂散之類吐之,傷胃氣), 胃 家 虛 煩 , 咽 燥 欲 飲 水 , 小 便 不 利 , 水 穀 不化 , 面 目 手 足 浮 腫(本有腎陽虛弱又加誤治,脾腎俱虛,健運失職,氣化不行) 。 又 與 葶 藶 丸 下 水 (攻實不顧虛;大成:當養衛氣以行水), 當 時 如 小 差 , 食飲 過 度 , 腫 復 如 前 , 胸 脅 苦 痛(比脇下急痛更甚) , 象 若 奔 豚 (比腎氣上衝,咽喉塞噎更甚), 其 水 揚 溢 ,則 浮(徐注本、尤注本無[浮]字) 咳 喘 逆(水聚於中,氣往上衝,其水揚溢,上及肺位,則咳與喘逆) 。(大成:從脈診、並追述形成水氣的過程和誤治的辨證)
當 先 攻 擊 衝 氣 (新病應先治療,苓桂味甘湯之類), 令 止 , 乃 治 咳(苓甘五味姜辛湯之類) ; 咳 止 , 其喘 自 差 。 先 治 新 病 , 病 當 在 後(大成:先治衝氣等新病後治水腫) 。(大成:指出治療的原則)(21)

    風 水 , 脈 浮 身 重(水濕浸淫肌膚`,即前第10條所述[身體腫重]) , 汗 出 惡 風 者 (汗出後而惡風甚,表氣虛), 防 己 黃 耆 湯 主 之。 腹 痛 者 加 芍 藥 (大成:加芍藥以除血痹...止痛)。(22)
本條與痙濕暍篇中第22條原文,只有「濕」字和「水」字之異,處方相同。但該條以風濕在表、關節疼痛為主;本條以風水在表、面目浮腫,按手足上陷而不起為特徵。但同屬表虛
(大成:防己黃耆湯具有補氣與利水的功效,五臟病引起的水腫,辨證屬於氣虛者,都可以該方為主加味治之)
    防 己 黃 耆 湯 方 : 方 見 濕 病 中 。
(大成說:防己黃耆湯治療心悸、水腫(風心病):漢防己15克、玉竹9克、黃耆18克、白朮9克、白茯苓30-45克,適當加味。本煎劑對活動性風濕性心臟病療效顯著,如能得到早期較長時間的徹底治療,似有根治的可能。臨床療效為:小便逐漸增加,心悸氣短及衰弱倦怠等自覺症狀顯著好轉,水腫及腹水消失,精神與食慾增加,肝臟縮小,血沉降至正常。可酌情配合西藥治療。)
(大成引遼寧中醫雜誌說:變通防己黃耆湯治肝硬化腹水,適用脾虛濕停,水氣上迫,其他如氣滯濕阻、寒濕困脾、脾腎陽虛、肝脾血瘀等證,可根據本方酌以化裁。本方不適用於濕熱蘊結,肝腎陰虛型。
防己黃耆湯和葶藶大棗瀉肺湯化裁:變通防己黃耆湯:葶藶子、冬瓜皮、白朮各30克,黃耆15-60克、茯苓、澤瀉、車前子各15克、大棗9枚、漢防己、鬱金、大腹皮各12克)

    風 水 惡 風 (衛表被風邪所傷), 一 身 悉 腫 (比前條更重,風多氣強), 脈 浮 不 渴 (應作渴), 續 自 汗 出 (內熱所逼), 無大 熱(外無大熱) , 越 婢 湯 主 之 。(23)
(大成:論風水初起證候與風水化熱的證治)
(大成:麻黃雖發汗散水,但用之太過易傷衛陽而惡風,故方後注曰"惡風者加附子"以顧護衛陽;風水氾濫,水濕太盛,宜加白朮或蒼朮與麻黃配伍,表裡同治,以增強消退水腫的功用)
(大成說:尤在涇等古代諸家對[不渴]句不明其義而含糊其辭,或避而不談,皆智者之一失也。第23條之證候有兩對矛盾必須明確:一是風水[一身悉腫]必[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而[寸口脈沉滑](3(第3條)),為何曰其[脈浮]呢?二是,既然是脈浮不渴,為何越婢湯方中又用[石膏半斤]之重呢?
筆者反復思索,恍然大悟!仲景這是將風水初起與風水加重化熱兩個階段的證候寫成一個條文使然。
風水初起,外邪束表,故見惡風,脈浮不渴,以發熱、無汗、眼胞微腫等證候;病情發展,風水氾濫,兼夾鬱熱,故見一身悉腫,口渴續自汗出,表無大熱,以及小便量少,脈由脈浮變成沉滑。越婢湯重用麻黃、石膏發汗散水,兼清裡熱;姜棗調和營衛,甘草調和諸藥(因其有戀濕之弊,水氣病不渴多用)。以方測證,渴之本方為風水化熱而設。)
(大成:越婢湯及越婢加朮湯,是治療風水、皮水(急性腎炎)的可靠良方。該方具有發汗散水與利水雙重功效,可變證治療多種水腫及皮膚病患者。要注意方中劑量的適當配伍。)
(大成:越婢加朮湯中的麻黃與白朮,均有利尿作用,特別白朮的利尿作用明顯而持久。其作用機理...以麻黃宣通肺氣,通調水道;白朮健脾益氣,運化水濕。...要明確指出:甘草能使尿量及鈉的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若長期服用,能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故水腫患者應少用甘草,其越婢湯中甘草的用量就較少)

    越 婢 湯 方 :

麻 黃 六 兩 (90克)  石 膏 半 斤(125克)   生 薑 三 兩 (45克)  甘 草 二 兩(30克)   大 棗十 五 枚 ((45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麻 黃(諸家有[再沸]二字)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千金此下有[覆取汗]三字) 。 惡 風 者(惡風甚或惡寒) 加 附 子 一 枚 炮 。 風 水 加朮 四 兩 (加強脾氣運化之力)。 ( 《 古 今 錄 驗 》 )

越婢湯與防己黃耆湯鑑別
  越婢湯 防己黃耆湯
主證相同點 眽浮、汗出、惡風
主證不同點 一身悉種 身重、腰以下腫甚、大熱
惡風汗出的原因 熱逼水津外出,乃風邪較甚襲表 表虛不固
病機及屬性 風水表實而加肺胃鬱熱 風水表虛不固
治法 發汗利尿兼清鬱熱 補衛固表、利水散濕
藥物 麻黃、石膏、生薑、大棗、甘草 防己、黃耆、白朮、生薑、大棗、甘草

皮 水 為 病 , 四 肢 腫 (第一條云:「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入鼓,不渴,當發其汗」,本條突出「四肢腫」說明水邪之盛。), 水 氣 在 皮 膚 中 , 四 肢 聶 聶 動者 (四肢肌肉輕輕跳動,水氣相逐), 防 己 茯 苓 湯 主 之 (用防己黃耆湯,去朮加桂苓者,風水之濕在經絡近內,皮水之濕在皮膚近外,故但以苓協桂,滲周身之濕,而不以朮燥其中氣也,不用薑棗,濕不在上焦之營衛、,無取乎宣之也。)。(24)
(大成:皮水氣虛的證治)
(尤怡說:防己、茯苓善驅水氣,桂枝得茯苓則不發表反行水,且和黃耆、甘草助表中之氣,以行防己、茯苓之力:大成:防己:利大小便,通腠理)
(大成說:據報導,重用茯苓治療55例心衰性水腫,其中茯苓用量從10克~100克的使用經驗中(日二次口服),結果顯示茯苓劑量在25克以下,利尿作用不顯,欲達利尿需在30克以上,茯苓劑量在100克/日,利尿作用最強,未見中毒表現,茯苓劑量在75克/日以上時,血中氯離子明顯下降,宜用氯化鉀或氯化銨調節...重用茯苓60-120克治療各種心臟病心衰水腫,取得較好療效)

    防 己 茯 苓 湯 方 :

防 己 三 兩 (45克)  黃 耆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茯 苓 六 兩 (90克)  甘 草二 兩(3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大成:歌曰:防己茯苓耆桂草,皮水肌腫肌肉跳,心力衰竭病水腫,重用茯苓有良效)

    裡 水(大成:外台及古今錄驗皆作[皮水]) , 越 婢 加 朮 湯 主 之 (脈證包含第五條,乃皮水加內熱), 甘 草 麻 黃 湯 亦 主 之 (皮水而無內熱)。(25)
    越 婢 加 朮 湯 方 : 越婢湯加白朮4兩,又見腳氣中。方 見 上 。 於 內 加白 朮 四 兩 。 又 見 腳 氣 中 。

    甘 草 麻 黃 湯 方 :

甘 草 二 兩   麻 黃 四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甘 草,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重 覆 汗 出 , 不 汗 , 再 服 。 慎 風寒 。
(大成說:甘草麻黃湯麻黃倍於甘草,取辛甘發散為陽,以發汗散水消腫。)

    水 之 為 病 , 其 脈 沉 小 (與第五條相比,本條脈沉而無力), 屬 少 陰 (少陰證脈:脈沉細、惡寒、四肢不溫。屬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浮 者 為 風 (屬風水。以脈之浮沈辨別), 無 水虛 脹 者 , 為 氣(氣脹,以手按之無沒指之象,尤其以腹部呈現一種虛浮脹滿之象,氣脹不可發汗。) 。 水 (若風水與正水), 發 其 汗 即 已 (正水與風水表有水氣者,皆可用汗法,但正水因為腎陽虛,所以需助陽發汗,故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脈浮者宜杏子湯,杏子湯推測應該是麻杏甘石湯或甘草麻黃湯加杏仁),。 脈 沉 者 宜 麻 黃 附 子 湯; 浮 者 宜 杏 子 湯 。(26)

    麻 黃 附 子 湯 方 :

麻 黃 三 兩(45克)   甘 草 二 兩(30克)  附 子 一 枚 ( 炮 ) (大約20克,中約15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七 升 , 先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半 , 溫 服 八 分 , 日 三 服 。
    杏 子 湯 方 : 未 見 , 恐 是 麻 黃 杏 仁甘 草 石 膏 湯 。
(大成說:麻黃附子甘草湯在傷寒治療少陰感寒,溫經發汗以散表邪,金匱本條治療少陰水病,溫經發汗以散水腫,異病同治也)

    厥 而 皮 水 者 , 蒲 灰 散 主 之 。方見消渴中。(27)
衛陽外虛皮水四溢,周身衛氣凝滯不行,去其水則厥自癒。內有溼熱,不用桂附之屬。蒲灰用蒲黃或用菖蒲。蒲灰散外敷兼內飲
皮水的正治是汗法,如越婢加朮湯、甘草麻黃湯;也可汗利同用,如防己茯苓湯;還可單用利法,如本條蒲灰散。蒲灰散清溼熱、利小便,治溼熱壅遏陽氣被阻之皮水,為後世陽水的治法奠定了基礎。方 見消 渴 中 。
(大成說:蒲黃,本經說能利小便消瘀血,滑石能利小便。該方活血利水,水腫消除,陽氣得伸,則厥冷自可痊癒,葉天士有[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的名言])

    問 曰 : 黃 汗 之 為 病 , 身 體 腫 , 一作 重 。 發 熱 汗 出 而 渴 , 狀 如 風 水 , 汗 沾 衣 , 色 正 黃如 柏 汁 , 脈 自 沉 , 何 從 得 之 ? 師 曰 : 以 汗 入 水 中 浴 , 水從 汗 孔 入 得 之 , 宜 耆 芍 桂 酒 湯 主 之 。(28)
第五條云: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故脈沉、身體腫,是水氣病的主脈主證。黃汗病是水氣病一類。
汗出營衛之氣衰弱,又受水濕之邪鬱阻營衛,治汗液排泄不暢,濕滯皮膚,衛鬱營熱,溼熱交蒸於肌奏,故行成黃汗
桂芍調和營衛,黃耆達表協桂振奮衛陽而行水濕,米醋協芍藥攝營益陰,且泄營中鬱熱。臨床上有用梔子、黃柏代替苦酒。
(大成說:引別錄說:苦酒主消癰腫,散水氣。古人稱醋為苦酒)

    黃 耆 芍 藥 桂 枝 苦 酒 湯 方 :

黃 耆 五 兩   芍 藥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上 三 味 , 以 苦 酒 一 升(200CC) , 水 七 升 , 相 和 , 煮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 當 心 煩 , 服 至 六 七 日 乃 解 。 若 心 煩 不 止 者(心煩,乃苦酒酸收阻濕氣於內之故,等藥力積久,氣自行則濕邪漸去而不煩), 以 苦 酒 阻 故 也 。 一 方 用 美 酒 醯 代 苦 酒。

    黃 汗 之 病 , 兩 脛 自 冷 ; 假 令 發 熱 , 此 屬 歷 節(黃汗水濕鬱滯肌奏,衛鬱營熱交蒸,濕注於下,陽為濕遏,而不能溫煦於下肢,故身雖發熱而兩脛發冷,此乃有別於歷節之發熱,一身盡熱,括兩脛亦熱;大成:歷節以諸節疼痛為主證) 。 食已 汗 出 (胃氣本有不足,食後食氣外洩), 又 身 常 暮(外台[暮]作[夜]) 臥 盜 汗 出 者(營陰內虛不斂,陽氣不固) , 此 勞 氣 也(勞傷陰氣,陰虛有熱) 。 若 汗 出 已 反發 熱 者 , 久 久 其 身 必 甲 錯 (肌膚失其營養而粗糙狀如鱗甲); 發 熱 不 止 者 , 必 生 惡 瘡 (此論黃汗變證(黃汗本熱出汗減),一說此論虛勞預後)。
    若 身 重 , 汗 出 已 輒 輕 者 , 久 久 必 身瞤(音順,汗多日久損傷陽氣陰液,肌肉掣動) , 瞤即 胸 中痛 (陽不足), 又 從 腰 以 上 必 汗 出 (陽虛於上,失其固護之能), 下 無 汗(水濕就下,陽氣不達) , 腰 髖 弛 痛(寒濕凝滯氣血不暢) , 如 有 物(外台[物]作[蟲]) 在皮 中 狀 , 劇 者 不 能 食 (濕阻於中焦), 身 疼 重(濕滯肌奏) , 煩 躁 (濕傷心陽), 小 便 不 利 (陽氣不行,膀胱失其氣化功能), 此 為黃 汗 , 桂 枝 加 黃 耆 湯 主 之(外台作[桂枝湯加黃耆五兩主之]) (調和營衛,宣通衛陽,濕從汗解。黃汗本溼熱為患,除了調和營衛,另一方面當除濕清熱,後世用藥,除了選耆芍草外,常根據病情家清熱利濕之品,如,茵陳、山梔、黃柏、防己、赤苓、白癬皮、淡竹葉等)。(29)


  耆芍桂酒湯 桂枝加黃耆湯
藥物:同有黃耆、芍藥、桂枝;功用:宣達陽氣,調和營衛,排泄水濕;主治:黃汗病
症狀 身體腫、發熱、周身汗出而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 身疼重,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不能食。
病機 表虛而濕鬱熱伏於肌奏 營衛失調,水濕鬱滯,陽氣被鬱
治法 實衛固表,調和營衛, 宣陽散濕,佐以清泄鬱熱(為正治法) 調和營衛,宣陽散濕(為變治法)
方藥 黃耆五兩(為君)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苦酒一斤 桂枝湯(為君)桂枝、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另加黃耆二兩

    桂 枝 加 黃 耆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甘草   黃 耆 各 二 兩     上 六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須 臾飲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服(醫統本作[溫覆]) 取 微 汗 ; 若 不 汗 , 更服 。
(大成說:臨證30年未見一例,據說南方濕盛之地可見本病,其病因不盡由[汗出入水中浴]所得,有的患者並無洗浴史。
黃汗以汗出色黃沾衣為特點,黃疸以身黃、目黃、尿黃等三黃為特點)

    師 曰 : 寸 口 脈 遲 而 澀 (寸口,心肺為主), 遲 則 為 寒 , 澀 為 血 不 足 。跗 陽 脈 微 而 遲(脾氣虛) , 微 則 為 氣 (為氣不足也), 遲 則 為 寒 。 寒 氣 不 足 , 則 手足 逆 冷(陽氣不足已溫煦四肢) ; 手 足 逆 冷 , 則 營 衛 不 利 ; 營 衛 不 利 , 則 腹 滿 脅鳴 相 逐(脇鳴應作腸鳴(吉野本。享和本、魏注本)) ; 氣 轉 膀 胱(寒氣下轉膀胱經府) , 營 衛 俱 勞 (營衛俱乏竭); 陽 氣 不 通 即 身 冷(陽氣不通,肌表失溫煦) , 陰 氣不 通 即 骨 疼(精血不能榮於骨) ; 陽 前 通 則 惡 寒 (前者,斷絕之意。古假借用剪), 陰 前 通 則 痹 不 仁(肌肉失養) ; 陰 陽 相得 , 其 氣 乃 行 , 大 氣 一 轉 (大氣,膻中之宗氣。心肺之氣,肺主一身之氣,心主一身之血,言氣者,賅血也), 其 氣 乃 散(水寒結氣就能散去,治當調其陰陽,溫運陽氣) ; 實 則 失 氣 (鬱結之氣後泄,則證見矢氣,屬實證), 虛 則遺 尿 (鬱結之氣由小便而出於前陰者,屬於虛證), 名 曰 氣 分 (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30)
(大成說:矢氣、遺尿皆陰陽相失之證。本條說明氣分病由於陰陽失調,陽氣虛衰,大氣失其周流運轉不息之功能。如此大氣不轉的病變,既導致氣分病,又可導致水氣病)
(大成說:張錫純大氣論:所謂大氣是指胸中所積之氣。..乃知《內經》所謂大氣,有指外感之氣言者,有指胸中之氣言者。且知《內經》之所謂宗氣,亦即胸中之大氣。

    氣 分 (寒氣乘陽之虛而結於氣者), 心 下 堅 , 大 如 盤 , 邊 如 旋 杯胃上脘痞結堅滿有如覆杯之狀;大成:尤注本[杯]作[盤]) , 水 飲 所 作(大成"尤注本無此四字)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麻 辛 附 子 湯 主 之 。(31)(以方測證:本條可具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身冷,骨節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等證
(尤注本:[杯]做[盤],且此句下無[水飲所作]四字)
(大成引朱良春在1982江西中醫雜誌的文章說:水飲聚於心下,最多見的有兩種情況:一 為脾失健運,一為心陽失曠。前者(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太陰之復,飲發於中。蓋脾並則不能制水,中樞失運,升降失司,津液不歸正化,以致飲聚於胃;後者,則因陰陽不足,心氣內結,寒水內停而發生,與肺腎的功能尤為密切。,仲景在水氣篇所主的[枳朮湯]與[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兩方,就是針對這兩種證情而設,且示人以用藥之大法。前方健脾強胃,消痞袪水;後方振奮心陽,溫運大氣。
從臨床實踐來看,一些風濕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患者,在病情發作期,恆可見心下堅,因此我益信31條[氣分]證,乃是心氣內結使然。考諸家之注,唐榮川說:此證是心腎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積月累,如鐵石之難破。提示非大劑溫陽散結不為功。除心下堅滿外,這類患者常伴有下肢浮腫,進一步可出現腹水。
心氣內結造成的病理產物,除水飲以外,必有瘀血的存在。行水消瘀之劑,不過治標而已,且易傷正氣。仲景則著重溫運大氣,以助氣化,真正抓住了疾病的本質。蓋大氣運轉,則宿淤自消,停飲自散。固可視本方為良好的強心行水劑。本方可廣泛應用於陰水,如陳修園於此方中,加一味知母而創訂[消水聖愈湯],治水種有效,這是對經方的活用。)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麻 黃 細 辛 附 子 湯 方 (芍藥不利於溫經通陽):(溫陽散寒,通利氣機,宣行水飲)(用於陽虛陰凝於心,肝硬化腹水,肝腎綜合證,風濕性、肺源性、充血性心性水腫

桂 枝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36克)  麻黃 二 兩   細 辛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15-20克)       上 七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麻 黃 , 去 上 沫 ,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當 汗 出 , 如 蟲 行 皮 中 (陽氣振奮推動陰凝之邪,外達肌奏之特徵), 即 愈 。

    心 下 堅 , 大 如 盤(肘後作[椀]即[碗]字) , 邊 如 旋 盤 , 水 飲 所 作(氣積不散,水飲所由起) , 枳 朮 湯主 之 。(32)(以方測證:本方病機是屬於脾氣虛弱,失於轉輸,致水飲內聚,痞結餘心下而致者,因此不具備上條之表證。
(大成說:碗高於盤,盤大於碗。謂其堅大如碗,其邊如圓盤。枳實行氣消痞,白朮,健脾益氣)
(大成: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與枳朮湯證:
上條是三焦陽虛而寒凝水停,本條是脾失健運而氣滯水停。前者以寒凝為主,故用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振奮陽氣,溫而散之;後者以氣滯為主,故用枳朮湯,行氣實脾,消補並用。)

    枳 朮 湯 方 :

枳 實 七 枚 (大者10克*3;小者3克*3;中者6克*3)  白 朮 二 兩  (30克)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腹 中軟 即 當 散 也 。

    〔 附 方 〕

《 外 臺 》 防 己 黃 耆 湯 : 治 風 水 , 脈 浮 為 在 表 , 其 人或 頭 汗(風邪) , 表 無 他 病 (水勝於風), 病 者 但 下 重 , 從 腰 以 上 為 和 , 腰 以下 當 腫 及 陰 (濕勝於下), 難 以 屈 伸 。 方 見 風 濕 中 。
  (用於治療風濕表虛及風水表虛
水氣病小結(王雪華教授)

小結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概  念:因氣不化水所致,以水腫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分  類: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1)
 │四水脈證┌風┌病因病機:內有水氣,外感風邪──風邪阻滯肺衛,                          肺失宣降而病水
 │  │ │水│主要脈證:“脈浮”或“寸口脈沉滑”,惡風,骨節疼痛                        (有痠重感),有熱(汗出)
水│  │ │ │以浮腫為主症,“面目腫大,目窠上微擁,                                    如新臥起狀”
 │  │ │ │ (腫起於頭面,目窠先腫,波及全身)
 │  │陽│ │ “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其勁脈動,時時                                   咳”(1、3)
 │  │ │ │臟腑辨證:肺
 │  │ │ │病  性:表中之表
氣│  │ │ └病  勢:起病急驟,變化迅速?
 │  │ │皮┌病因病機:內有水氣,溢于皮中,外感濕邪──脾失                              健運,肺失通調,
 │  │水│水│水氣瀦留于皮中
 │  │ │ │主要脈證:脈亦浮或沉,不惡風(不汗出),                                 外證胕(跗)腫,按之沒指
 │  │ │ │(足踝先腫或腫甚),一身面目洪腫,其腹如故,

                        不渴,小便不利
病│  │ │ │臟腑辨證:脾、肺                  (1、5)
 │  │ │ │病  性:表中之裡
 │  │ └ └病  勢:起病緩慢
 │  │ ┌正┌病因病機:腎陽衰弱,水氣停蓄
 │  │ │水│主要脈證:喘(腹滿,浮腫,腫甚),脈沉遲  (1)
 │  │陰│ │臟腑辨證:腎
 │  │ │ └病  性:裡中之表
 │  │ │石┌病因病機:陰寒凝聚于下焦,結於少腹
 │  │水│水│主要脈證:腹滿不喘,脈自沉
 │  │ │ │臟腑辨證:肝、腎
 │  └ └ └病  性:裡中之裡
 └脈證與預後: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10)

 ┌病  因:與風、水、濕、熱邪有關
 │病  機:肺、脾、腎、三焦、膀胱,氣化失調,

                   導致津液運行不利,水氣停蓄,泛溢人體各部。(9、                         19)
 │要  點:腎虛氣不化水
 │治  則┬“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18)
 │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病水腹大,
 │    └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11)
 │辨證施治┬風水挾熱證──越婢湯──發越水氣,兼清鬱熱(23)發                    汗法
 │    │風水在表表虛證──防己黃耆湯──益氣固表,利水消腫                     (22)汗、利兩法
 │    │皮水挾熱證──越婢加朮湯──發汗清熱,除濕利水(5、                     25)發汗法
 │    │皮水錶實無汗證──甘草麻黃湯──宣肺利水,和中補脾                     (25)發汗法
 │    │皮水陽鬱證──防己茯苓湯──通陽化氣,表裡分消                         (24)利小便法
 │    │皮水手足逆冷證──蒲灰散──清濕熱,利小便(27)利                     小便法
 │    └正水錶有水氣證──麻黃附子湯──溫經發汗(26)發汗                     法
 │血分概念: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為病難治(20)
 │水分概念: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20)
 │氣分病┬病因病機:陽氣衰微,大氣不轉
 │   │治療原則: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30)
 │   │辨證施治:水飲┬陽虛陰凝──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溫陽散寒,通利氣機(31)
 │   └     所作└脾弱氣滯──枳術湯──行氣散結,健脾利水
 │黃  汗┬病因病機與脈證(1、2、4)
 │    │辨證施治┬衛郁營熱,表虛濕遏──芪芍桂酒湯──調和營                     衛,祛散水濕(28)
 │    └    └氣虛濕盛陽郁──桂枝加黃耆湯──通陽益氣,                     化濕解肌
 └五臟水(13~17)


黃 疸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五

(大成說:關於黃疸病的病因、病機、主症。其病因,第8條指出以[濕]為主。即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其病機,為濕毒蘊結化熱,成為濕熱疫毒,深入血分,血分瘀熱溢於周身。即主證為三黃即尿黃(呈濃茶水色)、目黃、深黃。
穀疸,為飲食不潔有關。酒疸,與嗜酒有關。女勞疸,與房勞有關(其實與肝鬱、勞倦、體弱有關)。黑疸,則為諸疸惡化的晚期表現。火劫發黃、燥結發黃與虛黃,則為特殊的黃疸證候。後世醫家分為陽黃陰黃,便於掌握。
根據內經,黃疸與脾、胃、腎、肝有關。張景岳認識到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溢泄的膽黃證(指膽黃證)。
本篇共22條,其中第1、2、8、9、10條,論黃疸病的脈證、病機、分類;大11、12條論黃疸病預後;第3、13條論穀疸證治;第4、5、6、15條論酒疸證治、第16-22條論黃疸病及其變證,或特殊證候的證治;第7、14條論黑疸證治;女勞疸,沒有明確提出正治。
西醫學所述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膽石證以及消化系統腫瘤等,均可參考本篇證治治療。)

寸 口 脈 浮 而 緩 , 浮 則 為 風 , 緩 則 為 痹(風邪濕邪相合,溼熱閉阻於脾) 。 痹 非 中 風 (強調脾失運化而致發黃,不是風寒濕三氣侵入關節經脈之痹證;大成:意在說明,黃疸發生三黃前,其臨床表現類似外感病太陽中風)。四 肢 苦 煩 (濕熱困脾,四肢感到沉重困乏)、 脾 色 必 黃 , 瘀 熱 以 行 (瘀字,表示黃見於血分。氣分不得稱「瘀」。氣分鬱熱,小便黃赤短澀不會發黃;大成:脾臟所蘊積的溼熱疫毒深入血分)。(1)
(大成說:仲景將黃疸病的病因分兩大類,外感發黃散見於傷寒論,內傷發黃集中於本篇,與西醫的急性黃疸型肝炎相類,該病的前期症狀常以太陽病類似症狀為特點。)

     跗 陽 脈 緊 而 數(谷疸脈象) , 數 則 為 熱 , 熱 則 消 穀(胃熱消穀) , 緊 則 為 寒(大成:指寒濕,聯繫下文,為濕濁困脾也), 食 即 為 滿 (寒濕傷脾,脾傷不運)。 尺 脈 浮 為 傷 腎 (此女勞疸之脈,腎虛有熱故尺脈浮), 跗 陽 脈 緊 為 傷 脾(此穀疸之脈,寒濕傷脾鬱而化熱) 。 風 寒 相搏 (風熱與寒濕相搏,溼熱壅滯,運化失職;大成:風寒泛指病邪,類似外邪襲表,而實際上並非外感), 食 穀 即 眩 (免強進食,助濕增熱,溼熱上衝), 穀 氣 不 消 , 胃 中 苦 濁 (濁,指溼熱;大成:被胃中濕熱所苦), 濁 氣 下 流 (溼熱下流膀胱,氣化不行), 小 便不 通(尤怡說:小便通則濁隨去,今不通,則濁雖下流而不外出) , 陰 被 其 寒(陰指太陰脾,寒濕傷脾鬱而化熱) , 熱 流 膀 胱 , 身 體 盡 黃 (溼熱無從排泄,鬱蒸成黃疸), 名 曰 穀 疸 (因為與飲食有關故名穀疸)。

    額 上 黑(額上指天庭,為灰黑色,額上黑為腎經虛熱上泛,熱與血相搏,凝為瘀斑,現餘額上所致;大成認為,不言身黃,省文也,因第14條論述女勞疸證候,明文有[身盡黃]) , 微 汗 出 , 手 足 中 熱 , 薄 暮(傍晚,薄暮屬陰,薄暮即發,陰虛生熱也) 即 發 (腎虛內熱,迫津外出), 膀 胱 急(小腹急,由腎精不足), 小 便 自 利 (病由腎虛非溼熱引起;大成認為:結合傷寒論187條(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即本篇第9條來看,自利應作不利), 名 曰 女 勞 疸(大成引張璐說:女勞之瘅惟言額上黑,不言身黃,省文也。大成說:後文帝14條...明文有身盡黃) ; 腹 如 水 狀 (病至後期,脾腎雙敗,臌脹病水臌之狀)不 治(脾腎兩敗) 。

    心 中 懊 憹 (鬱悶不寧;大成:指胃中煩悶)而 熱 (溼熱薰心), 不 能 食 , 時 欲 吐(酒熱傷胃溼熱濁氣上逆) , 名 曰 酒 疸 。(2)

    陽 明 病 , 脈 遲 者(太陰寒濕:大成:此條脈遲,非為寒類,實為主濕) , 食 難 用 飽(脾虛不運) , 飽 則 發 煩(飽食則氣滯不化) 頭 眩(濁氣上逆,阻遏清陽;大成:太平聖惠方[頭]作[目])) , 小便 必 難 (濕濁下流,氣化失職)(大成:此二句傷寒論第95條作[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 此 欲 作 穀 疸 。 雖 下 之 , 腹 滿 如 故(表示下之前已有腹滿症狀) , 所 以 然 者 ,脈 遲 故 也 (本不當下,下之傷脾陽)。(3)
脈遲,其證當有舌淡苔白,精神疲倦,面色萎黃等;及後世所謂的陰黃,當用理中湯、四逆湯加茵陳。這裡的脈遲,應該遲而無力,若遲而有力,並見腹滿便祕,則為陽明實證。
(對於[欲作谷疸]大成提出異議:認為若認定[脈遲]主寒,把本條解釋為陰黃之類,則有失本條原意。大成認為陽黃與陰黃的辨別,在於陽黃正氣未衰,陰黃正氣已衰。欲作穀疸,是黃疸發作的前期,其臨床表現有兩大特點:1.類似外感證候,第2、12及傷寒論第260條都是2.濕濁困脾證候,第2、12、13及本條所述脈證都是。)

    夫 病 酒 黃 疸 , 必 小 便 不 利 (溼熱下流,氣化不行,傷寒云:若小便利者,不能發黃), 其 候 心 中 熱 (濕熱上蒸,比「心中懊憹」症稍輕), 足 下 熱(溼熱隨經下注於足), 是 其 證 也(千金翼方[證]作[候]) 。(4)

    酒 黃 疸 者 , 或 無 熱 (外表無熱,或云心中無悶熱;大成:尤怡說:或亦有不熱,...則其熱不聚於心中,而或從下積為腹滿,或從上衝為欲吐、鼻燥也), 靖(大成:通[靜]) 言 了 了(心中無大熱,故神情安靜,語言清晰), 腹 滿 欲 吐(溼熱蘊於腸胃,或云溼熱蓄於膀胱致使小腹滿) , 鼻 燥(溼熱上衝,鼻燥,欲吐); 其 脈 浮 者 先 吐 之(瓜蒂散) , 沉 弦 者 先 下 之 (梔子大黃湯)。(5)
先字,表示暫時性的處理,必須結合全身症狀進一步的處理

    酒 疸 , 心 中 熱 , 欲 嘔 者 , 吐 之 愈 (酒疸有欲吐之狀,瓜蒂散吐之)。(6)

    酒 疸 下 之(下之不當) , 久 久 為 黑 疸 (濕熱內陷,深入血分,就久久熏蒸,血為淤滯;黑疸,黃疸病之晚期), 目 青 面 黑 (白睛青紫,雖黑微黃), 心 中 如 噉 蒜虀 狀 (薺,音寄,指搗碎的姜、蒜、韭菜等。此言胃中灼熱不舒感), 大 便 正 黑(瘀血下流;大成:黑疸晚其併發消化道出血的表現) , 皮 膚 爪 之 不 仁(血瘀於內,不榮於外,抓之不覺痛癢) , 其 脈 浮 弱 (浮表是溼熱上攻之勢,弱表示病久病深), 雖 黑 微 黃(整個面黑,身體為桃皮色,而且由黃轉黑。面色晦暗,微微發黃。與女勞疸之只有額上黑(灰黑)作鑑別), 故 知 之 。(7)
凡黃疸經久不癒都有轉變成黑疸的可能,非獨酒疸;第14條則言女勞疸,日久為黑疸及治方

    師 曰 : 病 黃 疸 , 發 熱 煩 喘(大成:發熱為裡證發熱,治應清解) , 胸 滿 口 燥 者(濕熱增盛影響心肺) , 以 病 發時 火 劫 其 汗(艾灸、溫針或熏法,強迫出汗,屬於誤治;大成:傷及津液) , 兩 熱 所 得 。 然 黃 家 所 得 , 從 濕 得 之(濕為病本;大成:此句為插筆,說明黃疸病多得之於濕,但亦有與濕無關者,本條便是...傷寒論第114條說: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薰灼,其身發黃...) 。 一 身盡 發 熱 而 黃 , 肚(廣韻[肚]釋義為[腹]) 熱 (熱度很高,一身盡熱,腹部發熱更重,毫無惡寒現象), 熱 在 裡 , 當 下 之 (攻下法通府泄熱)。(8)
(大成:可用第19條大黃硝石湯;結合傷寒114條參看)

    脈 沉 (主裡;熱難外泄), 渴 欲 飲 水(裡有熱,水與熱結) , 小 便 不 利 者(濕熱壅滯三焦水道,氣化不利,熱不下出) , 皆 發 黃 。(9)

    腹 滿 (脾虛不運,寒濕中阻), 舌 痿 黃(衛生寶鑑[舌]作[面];葉霖[痿]當作[萎]萎黃,黃而不潤澤,乃由於脾胃虛寒) , 燥 不 得 睡(濕鬱中焦,胃不和臥不安, 屬 黃 家(屬「陰黃」,稱「家」表示成為慢性病了)(大成:舌痿疑作身痿) 。 舌 痿 疑 作 身痿 。(10)
另一說,認為是「舌萎黃燥」斷句,則解釋為濕熱內結
陰黃腹滿按之柔軟;陽黃腹滿實熱內結拒按

    黃 疸 之 病 , 當 以 十 八 日 為 期 , 治 之 十 日 以 上 瘥(邪淺而正勝之) ,反 劇 為 難 治 。(11)(十八日有二說;尤宜認為,十八日為土旺之期,脾氣至,虛者當復,實者當通;徐彬認為,十八日為一個節氣(15日)有餘,節氣到代表氣候變遷。實者,病之癒與不癒當看邪正勝衰,與治療是否得當,不以多少日為決定。

    疸 而 渴 者 (濕熱化燥,邪重熱盛,病勢方張), 其 疸 難 治 (病情入裡熱重); 疸 而 不 渴 者(病淺,邪淺熱輕) , 其 疸 可 治 。發 於 陰 部() , 其 人 必 嘔(胃氣上逆) ;(發於) 陽 部 (), 其 人 振 寒 而 發 熱 也(大成:正邪交爭於裡,營衛失和於表,非外感太陽表證) 。(12)(難治易治,必須結合症狀、脈象、舌苔來判斷,不能單以熱重、熱輕來判斷

    穀 疸 (胃脾濕熱、鬱滯中焦)之 為 病(起病) , 寒 熱 不 食(濕熱交蒸,營衛不和,與 一般的表證發熱惡寒不同,即前條振寒而發熱。不食,嘔噁厭食,特別是厭食油膩,因為濕熱運結脾胃,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此及第12條:發於陰部,其人必嘔) , 食 即 頭 眩 (濕熱上衝), 心 胸 不 安 ,久 久 (參傷寒第260條: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發 黃 為 穀 疸 , 茵 陳 蒿 湯 主 之 。(13)
第二條指出穀疸:消穀、食即為滿,食穀即眩,小便不通,因此本證的主要症狀還應該有腹滿,小便不利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茵陳蒿湯主之
(大成說:外感寒熱者,惡寒發熱,而飲食如故;內傷寒熱者,振寒發熱,必有飲食異常等病變。茵陳蒿湯中,茵陳與大黃的用量比例是3:1,古今不少名醫學者認為,臨證應用本方,可酌情重用大黃。瘟疫論.發黃其茵陳蒿湯:茵陳1錢,山梔2錢,大黃5錢,加生薑煎服)(姜春華說:大黃主要是針對肝炎病毒為本,青蒿是以利小便退黃為本)
(大成: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屬中醫陽黃,應從陽黃論治,屬陰黃者居極少數。...單用茵陳蒿湯,少數隨證加減,選加龍膽草、木通、澤瀉、二苓、板藍根、大青葉、赤芍、苦蔘,或合用五苓散、梔子柏皮湯、小陷胸湯等...平均黃疸消退時間6.7-17.2天,平均住院天數9.4-41天,極少數報導有1.5%的死亡率,都屬於極度營養不良的患者。
吉林陳國恩中醫認為:茵陳清熱利濕,乃退黃要藥,但須足量。成人宜500-1000克,兒童不得少於500克,收效方速,煎藥時先煎茵陳,時間不宜過長,且以急火煎之,再以其藥汁煎其他藥方,療效方佳。方中苦寒藥較多,易傷胃氣,殆急性期過後,黃疸清退,自當減量或減味。陳醫生的用方:茵陳500-1250克,梔子10克、大黃10克,龍膽15克、紅花10克、白茅根50克、柴胡15克,、茯苓20克。煎法:先用2500CC水煎茵陳至1500CC,去渣,再加入其他藥物,煎至400CC,分兩次早晚空腹溫服。
另外遼寧吳國慶醫生認為,黃疸輕者以30-50克為宜,重者60-250克,最多不超過500克。若超過60克應另包單煎。他認為茵陳用量太小力薄,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用量太大會損傷胃陽,且易出現毒副反應。關於煎法,他認為宜先煎、久煎,此作用有三:1.去輕陽之氣以厚其味,使其專於苦降2.袪除茵陳的毒性3使其性緩,徐徐袪除黏滯之濕熱,而全身之黃盡退。)
(大成歌曰:茵陳蒿湯梔大黃 ,黃疸病症特專長; 濕熱兩盛血分毒,茵陳五苓濕盛涼;熱盛梔子大黃湯,重證大黃硝石方。)

    茵 陳 蒿 湯 方 :

茵 陳 蒿 六 兩(180克)   梔 子 十 四 枚(1.5*14=21克)   大 黃 二 兩(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茵 陳 , 減 六 升 , 內 二 味,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 小 便 當 利 , 尿 如 皂 角 汁狀 , 色 正 赤 , 一 宿 腹 減 , 黃 從 小 便 去 也 。
(根據大成的歸納,茵陳蒿湯臨床用於:
1.膽道蛔蟲病,膽系感染所致的黃疸病2.膽石病術後的黃疸症3.抗勞藥物引起的黃疸症4.胎黃(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減梔子加黃芩、甘草)5.蕁麻疹6.口腔潰瘍7.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8.重症肝炎)
(大成說:若黃疸病熱中濕輕者,可加重大黃用量以泄血分中的瘀熱疫毒,若濕熱並重,仍以茵陳蒿湯的用量比例為宜。另外,引劉渡舟的經驗,黃疸退後有復發的現象,必須觀察小便由色黃赤變淡了,大便由色發白變黃了,就差不多了,中西醫結合還應看化驗指數。)
(周氏以茵陳蒿湯家味,加荊芥、防風治癒蕁麻疹,並以茵陳蒿湯為主方治療面游風(溢脂性皮炎)、纏腰火丹(帶狀泡疹)、粉刺(尋常痤瘡)等病,配合外用法(面游風用黃柏水煎後濕敷局部;纏腰火丹用青黛散油調外敷)均取得滿意療效。凡皮膚病辨證為濕熱內蘊者(舌紅、胎黃膩、脈滑數)...以茵陳蒿湯為主方治之。)
(大成說:凡濕熱內蘊所致的頭面五官病變,都應採取[病在上,取之下(內)]的原則,以茵陳蒿湯清利濕熱,釜底抽薪)
(大成說:實驗研究,茵陳蒿湯具有利膽排石、抗肝損傷、抗炎鎮痛、降脂、降糖,以及抗菌、瀉下、解熱、鎮靜、利尿、止血等多種作用)
(姜春華說:根據最近報告,茵陳蒿湯中用大黃,其利膽作用,較制大黃為強,出現時間也較早;大黃用量大者,比用量少者,膽汁流量要多些。實驗也表明,梔子單用有利膽作用,但梔子也能削弱大黃的利膽作用。茵陳與大黃有協同作用,就三者比較而言,茵陳蒿的利膽作用最強。
若以收縮膽囊而言,茵陳雖有明顯的利膽作用,但不能使膽囊收縮,山梔子是能輕度的收縮膽囊,大黃無收縮膽囊的作用,茵陳配山梔子,只呈現山梔子收縮的作用,當再加大黃,膽囊發生強烈的收縮,證實茵陳蒿湯必須全方使用,才有最佳療效。(天津醫藥雜誌 1960)
病毒性肝炎1  病毒性肝炎2  

    黃 家(千金翼方作[黃疸之為病]) 日 晡 所(多家它本作[時]) 發 熱(下午3-5點的申食,是氣血流注於膀胱的時候;下午5-7點的酉時,是氣血流注於腎經的時候) , 而 反 惡 寒(千金翼方無[而反]二字)(黃疸若屬於濕熱蘊蒸,鬱於陽明,則申酉時發熱而不惡寒,今惡寒,表示非陽明之病,而是腎虛有熱) , 此 為 女 勞 得 之(衛生寶鑑本句作[此女勞疸也]) ; 膀胱 急 , 少 腹 滿(瘀血內著,非水脹) 、 身 盡 黃(病源作[身目皆黃]) , 額 上 黑(虛熱熏蒸,氣血不能外榮,熱與血搏,凝為瘀斑) , 足 下 熱 (陰虛不能藏陽,虛陽外瀉之象), 因 作 黑 疸 (有似黑疸,但黑疸整個面都黑微黃;大成:於是發展成黑疸),其 腹 脹 如 水 狀 , 大 便 必 黑(大成:與第7條大便正黑病機相同,皆為黑疸晚期消化道出血) , 時 溏 (腎虛兼有瘀血,一如黑疸), 此 女 勞 之 病 , 非 水 也(脹引起的腹滿;大成:提示後人水氣病與黃疸病嚴重者,都可出現腹水)。 腹 滿 者 難 治 (脾腎兩敗故難治;大成:非氣滯腹滿,而是瘀血水臌而腹部脹滿,與第2條腹如水狀不治,相類)。 硝 石 礬 石 散 主 之(大成:化瘀袪濕。) (倒裝筆法,言黑疸尚未轉變至脾腎兩敗時的用藥,若脾腎兩敗當考慮補脾腎)。(14)
(大成說:黑疸與肝硬化頗類似,本條應與第7條綜合分析,兩條所述證候,有的屬於黑疸輕證(早期肝硬化),病機以陰虛夾淤為主。有得屬於黑疸重證(晚期肝硬化)病機以瘀血水臌為主。但不論輕重,總以[雖黑微黃]為證候特徵。諸病源候論說:夫黃疸、酒疸、女勞疸,久久多變為黑疸。可知黑疸是諸疸失治、誤治,遷延日久(十幾年或幾十年)而病情惡化的結果,早期尚可治,晚期則難治...本方攻補兼施,但吳謙認為本方治標故宜,非圖本之治)

    硝 石 礬 石 散 方 :
硝 石 、 礬 石 ( 燒 ) 等 分(硝石入血分消堅積,礬石,卻水勝濕,近代醫家認為用皂礬代替礬石,不但化濕,亦有補血作用;大成:綠礬,亦名皂礬、青礬。本草綱目說:綠礬酸涌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與白礬同而力差緩)     上 二 味 為 散 , 以 大 麥 粥 汁 和 服 方 寸 匕(恐石藥傷胃) , 日 三 服 。病 隨 大 小 便 去 、 小 便 正 黃 , 大 便 正 黑 , 是 候(是其候也) 也 。
(大成:引孫竹溪臨床經驗認為本方不但能治陰黃,也能治陽黃...收治24例(陰黃4例,陽黃20例)20天以內退黃者占17例,30天和40天退黃者各3例,如伴有其他雜病,則退黃天數較遲。在初服消礬丸的4-5天中,如胃部覺有陣發性嘈雜,可以將劑量減輕,待無嘈雜感時,再逐次增加劑量)
臨床上有用硝石礬石散連服5個月治癒肝硬化腹水報告。
另一報告,改硝石礬石散為丸藥,治癒24例黃疸,其中陰黃4例,陽黃20例,平均退黃數在20天內`;在初期服硝礬丸的4-5天內,如胃部覺得有陣發性嘈雜,可以將劑量減輕,待無嘈雜感時,再逐次增加劑量
(急性傳染性肝炎(陽黃):用本方:礬石、生山藥各10份、硝石3份,共研細末,加蜂蜜適量為丸,每丸重1.5克,每次3丸,1日3次。90例患者30天內幾乎完全恢復)
(慢性肝炎、肝硬化(陰黃):硝石、礬石等量,研粉裝膠囊內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1克,結果:慢性肝炎5例,症狀消失3例,無效1例,終止治療1例。肝硬化5例,症狀消失2例,減輕3例,另有一例肝硬化腹水,治療後症狀亦告消退(5個月);本藥對黃疸消除、腹水消退、精神改善等有一定效果。一般服藥後無不良反應,但食慾不佳的病人一開始服藥後,稍見胸悶,並有一定程度的泛噁,繼續服藥便逐漸消失,所有病人服後,大便均呈黑色,有的初服時有輕度腹瀉,但服用2-3天後即恢復正常)
(黑疸(肝硬化):本方加鱉甲、桃仁、白芍、牛膝、茯苓、柴胡)
(大成:引老中醫葉橘全經驗:用蒲公英鮮草單味(每天90-120克)煮湯喝,喝了一個多月治好慢性肝膽黑膽病)
(大成:消石礬石散是味黑疸而設,黑疸與西醫學所述肝硬化相類。以本方或辨證並用湯劑治療早期或晚期肝硬化、急性或慢性肝炎及鉤蟲病、血吸蟲病皆有療效)

    酒 黃 疸 , 心 中 懊 憹 或 熱 痛 (濕熱蘊於中焦,上蒸於心;濕熱阻滯,氣機不利;大成:熱痛,是心中懊憹進一步加重的結果,是裡熱太重所致), 梔 子 大 黃 湯 主 之 。(15)
(大成:論酒疸熱重濕輕之輕症的證治)
(酒疸的症狀,第二條有「不能食」,第四、五條有「小便不利,足下熱」和「腹滿」「鼻燥」等症。因此,本方使用除了心中懊憹或熱痛外,當有發熱、不能食、腹滿、小便不利、足下熱、鼻燥等症,方可使用)
喻昌云:「傷寒論有云:『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是則煩熱甚於內者,皆足以致此,非獨酒也
梔子大黃湯與茵陳蒿湯,兩方均用大黃、梔子,其功用主治類似,但他們的病位、主證、方藥功用卻完全不同。前者病位在心中、心下,主證唯心中懊憹或熱痛,其作用在於泄熱除煩;後者並未在腹中,主證為心胸不安、腹滿,其功用在於通利濕熱。

    梔 子 大 黃 湯 方 :

梔 子 十 四 枚(1.5*14=21克)   大 黃 一 兩 (15克)  枳 實 五 枚 (3~10*5=15~50克)  豉 一 升(124克)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三 服 。

    諸 病 黃 家 , 但 利 其 小 便(大成:利小便以排除血分中的溼熱疫毒) ; 假 令 脈 浮(病初起) , 當 以 汗 解 之, 宜 桂 枝 加 黃 耆 湯 主 之 。(16)
(大成:論黃疸病的治療常法及變法之一)
黃疸多因濕熱相搏而成,初起常見胸脘痞滿、身倦不能食,小便黃,苔白厚膩等濕熱內盛證。若投桂枝加黃耆湯,加之大棗、甘草、白芍均能滿中斂濕。因此臨床多不用此方治療黃疸病,而用麻黃連軺(音姚)赤小豆湯,或麻黃五味湯(外台:麻黃、葛根、石膏、茵陳、生薑)解表清熱利濕。至於黃疸初起表虛內熱不重者,仍當用桂枝加黃耆湯扶正解表。方 見 水 氣 病 中。
(大成:本方只適用於表虛而內熱不重之候,若表實無汗而內熱又重,又宜仿許仁則治療急黃的麻黃五味湯之例,發汗以泄黃勢。)
(大成引用王伯章經驗,陰黃肝脾腫大,使用茵陳五苓散無效,後改用本方加三稜莪朮而取效,參見P709)

    諸 黃 , 豬 膏 髮 煎 主 之 。(17)(據千金、外台:本正當有少腹急滿,大便閉結等症
(千金、外台紀載:本方正應有少腹急滿,大便秘結等證)
(大成:論燥結萎黃的證治)
(尤怡說:此治黃疸不濕而燥之法)
(沈明宗說:此黃疸血分通治之方也,蓋黃疸皆因濕熱鬱蒸,相延日久,陰血必耗,不論氣血二分,皆宜兼滋其陰,故云諸黃主之)
諸黃,是指一切萎黃病、黃疸、女勞疸後期。見膚色萎黃,目多不黃,飲食不消,少腹急滿,大便燥結,小便不利,是熱已去,津枯血瘀。此乃外不足以潤澤肌膚,內不能濡養臟腑的虛黃瘀燥病證。
治當補虛潤燥,化瘀通便。豬膏髮煎中用豬膏利血脈、解風熱,潤燥結,亂髮消瘀能通大便。二藥合用,使胃腸津液充足,氣血暢利而不淤滯,並從大小便去,萎黃自消。

本方不能治一切黃疸,更不能治療濕熱黃疸
(吳謙認為治諸黃恐未必盡然,此必有脫檢)
(大成引張璐說:此治瘀血發黃之緩劑,以諸黃雖多濕熱,然經脈久病,不無瘀血阻滯也。肘後方以此治女勞疸,身目盡黃,發熱惡寒,少腹滿,小便難。以大熱大汗女勞,交接入水所致。用髮灰專散瘀血,和豬膏煎之,以潤經絡腸胃之燥,較硝石礬石散,雖緩急輕重懸殊,散淤之旨則一也。)

    豬 膏 髮 煎 方 :

豬 膏 半 斤(125克)   亂 髮 如 雞 子 大 三 枚 (外台作2枚)    上 二 味 , 和(外台[和]作[納髮]) 膏 中 煎 之 , 髮 消 藥 成 , 分 再 服 。 病 從小 便 出 。
(大成引驗案說明豬膏髮煎煎法:血餘4兩、豬油1斤,熬至髮枯,取油盛貯,一切食物中可以用油者,俱用之)

    黃 疸 病 , 茵 陳 五 苓 散 主 之(濕重於熱的黃疸證治。當有形寒發熱,飲食減退,大便溏泄,小便短少不利等證 一 本云 茵 陳 湯 及 五 苓 散 并 主 之 。(18)
(大成引用驗方:適用於不耐苦寒者(新生胎黃、小兒膽汁淤積綜合徵):
1.茵陳9-15克、黑山梔3-6克、茯苓4.5-9克、木通2-3克、澤瀉4.5-6克、苡仁9-12克、蒼朮3-6克隨證加減
2.茵陳6-10克、白茅根10-15克、茯苓5-6克、車前草5-6克、黃疸重者加豬苓3-5克
3.茵陳四苓散:黃疸色澤鮮明,大便閉結者加黃柏、梔子;黃疸色澤晦暗,大便溏薄者加黨蔘;小便短赤者加竹葉;黃疸日久不退者加金錢草)
(臨證指南醫案:今觀先生治法。若濕阻上焦者,用開肺氣,佐淡滲,通膀胱,是即啟上閘,開支河,導水勢下行之理也。若脾陽不運,濕滯中焦者,用朮朴薑半之屬,以溫運之,以苓澤腹皮滑石等滲泄之,亦猶低 濕處,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剛燥之土培之,或開溝渠以泄之耳。其用藥總以苦辛寒治濕熱,以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或再加風藥,甘酸膩濁,在所不用,總之腎陽充旺,脾土健運,自無寒濕諸症,肺金清肅之氣下降,膀胱之氣化通調,自無濕火濕熱暑濕諸症。若夫失治變幻,則有腫脹黃膽泄瀉淋閉痰飲等類,俱於各門兼參之可也。(華岫云)
((

    茵 陳 五 苓 散 方 :(濕重於熱)

茵 陳 蒿 末 十 分(40克)   五 苓 散 五 分(20克) 方 見 痰飲 中 。     上 二 物 和 , 先 食 飲(疑脫[服]字)(飯前服用) 方 寸 匕 (石類2克;草類1克;一說石類9克,草類6克), 日 三 服 。
本方可用於治療傳染性肝炎
(濕熱性盜汗茵陳五苓散效用佳:濕熱傷陰者加川斷、五味子;濕盛者加佩蘭、苡人;熱盛者加梔子、六一散、竹葉,忌辛辣香燥、菸酒厚味。)
(大成:引劉渡舟治療陰黃一案,則用茵陳五苓散再加乾薑、附子)
(大成說:茵陳五苓散是[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之治黃大法的代表方劑。該方主治黃疸濕重熱輕證,對小兒黃疸病及新生兒黃疸症尤其適宜可見p711)

    黃 疸 腹 滿 , 小 便 不 利 而 赤 , 自 汗 出 (裡熱薰蒸逼汗外泄,表邪已解,熱邪傳裡,裡熱成實,汗出更易耗津液,故治當攻下,通腑泄熱), 此 為 表 和 裡實 (邪熱疫毒蘊結於裡化燥成實), 當 下 之 , 宜 大 黃 硝 石 湯 。(19)
(大成說:以方測證,本條還會並見如下證候:胸脅滿悶,煩躁,口渴,潮熱,便閉,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滑數有力)

    大 黃 硝 石 湯 方 :(熱重於濕

大 黃   黃 柏   硝 石 各 四 兩(應該用芒硝)   梔 子 十 五 枚(1.5*15=22.5克)       上 四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內 硝 , 更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
本方藥猛,運用時要注意症候和脈象,必須是腹部和脇部脹滿、拒按,二便不利,脈滑數有力者,方為的當
臨床中如黃疸病兒見陽明熱結,潮熱譫語,腹滿拒按,周身、鞏膜深度黃染,大便閉結,小便黃赤,脈沉而實,舌苔焦黃或焦黑起芒刺者,方中可去硝石改加芒硝,攻下陽明實熱,取芒硝軟堅瀉熱,勿用硝石破血化瘀。
(大成說:梔子、黃柏苦寒清熱,大黃、硝石攻下瘀熱,合用清熱攻淤除黃,頓服,則攻逐之力更峻。並根據千金及脈經相關條文考證,認為應該用芒硝取代硝石)P712
方證鑑別
大成說:第13條茵陳蒿湯是濕熱兩盛。第18條茵陳五苓散是濕重熱輕。本條與第15條是熱重濕輕,不同之處是第15條證候病位偏上,病情較輕;本條證候病位偏下,病情較重。...四方皆以[三黃]為特點,皆有脘腹脹悶, 嘔噁厭食,鑑別要點...濕重者舌苔白膩微黃;熱重者舌苔黃燥,脈數;濕熱兩盛者,舌苔黃膩,脈滑。)


    黃 疸 病 , 小 便 色 不 變 , 欲 自 利(非溼熱,乃太陰濕寒) , 腹 滿 而 喘(腹滿時減,喜按,為中焦虛寒,少氣不足以息) , 不 可除 熱 , 熱 除 必 噦 (需用理中、四逆,溫運脾陽,除濕散寒。若誤用下劑除熱(或苦寒藥傷胃氣),導致中陽被寒要遏抑,胃氣不伸,所以發生呃逆)。 噦 者 , 小 半 夏 湯 主 之(凡呃逆皆可用,非獨黃疸也;呃逆止改用茵陳朮附湯或茵陳理中湯) 。(論述黃疸病誤治變證的證治 方見 痰 飲 中 。(20)

    諸 黃 , 腹 痛 而 嘔 者 , 宜 柴 胡 湯 。(21)(黃疸初起出現少陽證,故用小柴胡湯。但方中人參助濕生熱,濕熱重者去之改茵陳;如裏熱漸盛,大便閉結,則為少陽陽明病,當用大柴胡湯 必小 柴 胡 湯 , 方 見 嘔 吐 中 。
(大成:論黃疸病肝邪犯胃的證治)
(大成說:在黃疸病的過程中,如見腹痛而嘔,辨證是肝邪犯胃所致,宜柴胡湯疏肝和胃,止痛止嘔。傷寒論第231條...與小柴胡湯。若用小柴胡湯,該方之後注說: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關於柴胡湯程林主張用大柴胡湯,尤怡主張用小柴胡湯,吳謙認為應辨證之後於二方中選)

    男 子 黃 , 小 便 自 利 (非濕熱黃疸,而是脾胃血虛的萎黃證), 當 與 虛 勞 小 建 中 湯 。 方見 虛 勞 中 。(22)
(大成:論虛勞所致萎黃的證治)
(大成說:本證非獨男子所有,凡婦人患月經病,或產後....)
(尤怡說:小便利者,不能发黄,以热从小便去也。今小便利而黄不去,知非热病,乃土虚而色外见,宜补中而不可除热者也,夫黄疸之病,湿热所郁也,故在表者汗而发之,在里者攻而去之,此大法也。乃亦有不湿而燥者,则变清利为润导,如猪膏发煎之治也;不热而寒、不实而虚者,则变攻为补、变寒为温,如小建中之法也;其有兼证错出者,则先治兼证而后治本证,如小半夏及小柴胡之治也,仲景论黄疸一证,而于正、变、虚、实之法,详尽如此,其心可谓尽矣。)
(因虛致黃及溶血性黃疸皆是黃疸症而非黃疸病;大成說:(若)黃疸病轉入慢性期,肝病而見脾虛證候,亦可辨證採用建中法)
(大成說瓜蒂治黃的作用機制:1.引邪外出(吹鼻、內服催吐)2.祛邪下行(吹鼻、內服催吐)3.宣邪外達(內服)4.助肺宣肅,調和五臟(吹鼻))
另瓜蒂治黃的藥理研究見P716
(大成引吉林中醫藥說:瓜蒂散吹鼻,係以其有效成分作用於局部神經和血管分布極為豐富的鼻前庭,血管反射性的舒張,滲透性增加,使機體內過多的膽紅質移至體外而達到治療的效果。但因刺激性過強,易使局部組織受損,故應間斷使用)

    〔 附 方 〕

瓜 蒂 湯 : 治 諸 黃 (穀疸、酒疸、黃疸等,吐法現在少用,但臨床報導,瓜蒂散研末蓄鼻,滲出黃水有效)。 方 見 暍 病 中 。 
(趙以德說:古方多用此治黃,或做散,或吹鼻,皆取黃水為效...)
(大成:近年來臨床印證及藥理研究,均表明了瓜蒂是治療黃疸(以治療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為主)的奇特良藥)
(瓜蒂湯和瓜蒂散不同,瓜蒂散見傷寒論171條與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瓜蒂散)
(大成引用河南中醫報導用瓜蒂(一味瓜蒂散)治黃的臨床經驗P715,探討瓜蒂散的效果:提取為晶體,並融解後塗抹於前庭部,可見局部紅腫、充血及滲出。...瓜蒂散具有袪濕熱作用,...能引邪外出,宣泄濕熱而退黃。以本方治療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高膽紅質血症達15年,效果良好。
本品也可內服,但可治噁心、嘔吐及上腹痛,若製成腸溶片,則可防止上述不良反應。另有口服法見同頁)
(大成:瓜蒂散治黃的機制:1.引邪外出:功同湧吐而作用緩和2.祛邪下行:陳靈石曾說:黃乃濕熱相併,鬱蒸不得外越,用瓜蒂散吐而越之,使上隔開而下竅達,濕熱之邪自有出路3.宣達外邪:瓜蒂尚有發汗以宣邪外達的作用,使內蘊溫熱之邪,借鬼門從表而解4.調和五臟:宣肅肺氣以助脾胃肝膽調和治節...瓜蒂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大成:瓜蒂治黃的藥理研究可見P716)
(瓜蒂的毒性、副作用及禁忌見P716)
     
《 千 金 》 麻 黃 醇 酒 湯 : 治 黃 疸 。(表實脈浮緊用,美酒,行血燥濕,表虛、濕熱重的當禁用此法)(大成:古今臨床顯有用之)

    麻 黃 三 兩
    上 一 味 , 以 美 清 酒 五 升 , 煮 去 二 升 半 , 頓 服 盡 。冬 月 用 酒 , 春 月 用 水 煮 之 。

穀疸、女勞疸、酒疸比較
病名 病因 病機 症狀
穀疸 飲食內傷 食積,濕熱內蘊,脾失運化 頭眩、身黃、心胸不安、寒熱、腹滿
女勞疸 房勞過度 腎虧,瘀熱內蘊 額上黑、少腹滿、手足中熱、自汗、身盡黃
酒疸 飲酒過度 濕熱內蘊,蘊蒸於心 心中懊憹、發熱、不能食、食欲吐


黃疸證治
病機 症狀 治法 方劑
濕熱並重,熱盛於下 寒熱不食、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 清熱、利濕、通腑 茵陳蒿湯
濕熱上盛 心中懊憹或熱痛 清熱除煩 大黃梔子湯
腎虧瘀熱夾濕 日晡惡寒、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 燥濕、袪瘀 硝石礬石散
濕重於熱 黃疸、小便不利 健脾、利濕 茵陳五苓散
熱重於濕,瘀熱內結 腹滿、小便不利、自汗出  清熱、破瘀、通腑 大黃硝石湯
濕熱在少陽 黃疸、腹痛而嘔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濕熱在表表虛 黃疸脈浮 發汗解肌 桂枝加黃耆湯
燥結夾瘀 萎黃、大便閉結 潤腸通便 豬膏髮煎
胃氣上逆 黃疸、噦者 和胃、降逆 小半夏湯
脾胃虛寒 男子、小便自利 補脾健中 小建中湯

(大成說:傷寒論有關發黃的條文按其病因而分,大體可歸納以下四類
1.濕熱發黃:如第236、260-262條
2.火逆發黃:如第6、111、114、115、116條
3.瘀血發黃:如第125條
4.寒濕發黃:如第187、259、278條
除了寒濕發黃外,其他都有瘀熱在裡,和邪熱傷血的特點...葉天士說:傷寒發黃,金匱黃疸,立志雖異,治法多同)

吐 衄 下 血 胸 滿 瘀 血 病 脈 證 治 第 十 六
(大成說:本篇論述驚悸、吐血、衄血、下血、瘀血病證治,而胸滿僅是瘀血的一個症狀。由於這些疾病均與心和血脈密切關係,所以合為一篇討論。
本篇只有17條,第1、12、13條論驚悸證治;第2-9條論血症病因、脈證、辨證及預後;第14、17條論吐血;衄血證治;第15、16條論下血證治;第10、11條論瘀血脈證及治法。西醫學所述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寸 口 脈 動 而 弱 (動或弱;大成;動,脈急,搏擊動搖;弱,乃脈緩沉細無力;而,選擇連詞,可譯作[或者]), 動 即 為 驚 (卒驚恐,心無所倚,神無所歸,心氣亂而不能自持,所以脈見動搖不寧;大成:驚,自外來,驚則氣亂), 弱 則 為 悸(營血虧虛,心脈失於充養,脈氣無力鼓動,則脈細軟無力;大成:悸,自內生,血虛不能養心,所以脈弱無力) 。(1)
動脈和弱脈未必就是驚悸,臨床上還須四診合參。治驚之法,素問云:「驚者平之」。治悸之法,本篇只列了水飲和火邪兩節。但傷寒論有1.發汗過多2.水氣凌心3.水停心下。而內傷心悸更多:有氣虛、血虛、痰、火等之別。臨證應全面分析,全面辨證論證。)  

   師 曰 : 夫 脈 浮(當作「尺脈浮」) , 目 睛 暈 黃 (病人目睛呈現暈黃或說病人自覺視物昏黃不清;大成:患者黑睛周圍出現黃暈), 衄 未 止 。 暈 黃 去 , 目睛 慧 了 (大成:視物明爽), 知 衄 今() 止 。(2)
尺脈候腎,腎寓相火,脈本應沉,今反見浮,是腎陰虧損;相火不潛而內動之象。肝為目竅,肝主藏血,相火亦寄於肝,且肝腎同源。肝有鬱熱上擾於目,則目晴昏黃,視物不清。陽火上亢熱犯血絡則衄。若火降陰復,則衄止,目晴慧。

    又 曰 : 從 春 至 夏 衄 者 太 陽 , 從 秋 至 冬 衄 者 陽 明 。(3)
太陽為開,陽明為合。本條但言氣候與衄血的關係,但衄血原因許多,不可拘泥此條文義
(尤怡說:所謂太陽、陽明者,言衄所從出之路也。參傷寒第46條及207條)

    衄 家 不 可 汗 , 汗 出 必 額 上 陷 , 脈 緊 急 (一云,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以額兩旁動脈微微凹陷之故)(脈為血之府,陰血虧損則經脈空虛,故額上絡脈陷而不起;經脈失養,經氣不柔,故其寸口脈緊急), 直 視 不 能眴(音順,眼球轉動貌。陰血虧不能榮於目,故目系急,目晴直視而不能轉動;國語辭典,眴音眩,轉動眼睛以示意) , 不 得 眠(血虛心神失養,陰不潛陽) 。(4)

    病 人 面 無 色(脫血) , 無 寒 熱 (無表證)。 脈 沉 弦 者(沉以候腎,弦以候肝) , 衄 (腎水虛無以涵養肝木,肝火妄動); 浮 弱(大成:脈經[浮]上有[脈]字) , 手(大成;病源無[手]字)按 之 絕 者 (浮弱無根,陽虛血少,虛陽浮於上,陽不斂陰,則血脫於下), 下 血 , 煩 咳 者(虛煩咳嗽,知肺陰虛有熱) , 必 吐 血 。(5)
(尤怡說:此皆病成而後見之診也)
(大成說:結合血痹虛勞篇第4、5條來看,本條之內傷失血與虛勞病可互為因果)

    夫 吐 血 (陰血大虧,陰虧火旺), 咳 逆 上 氣 (一作喘逆上氣,因上氣而吐血), 其 脈 數 (一作脈數浮大)而 有 熱 (陰不斂陽,故脈數身熱。吐血和咳逆上氣惡性循環), 不 得 臥 者( 虛火上浮擾動心神),死 。(6)
(大成說:上條說:煩咳者,必吐血。本條亦咳逆與吐血並論,可知其血必隨咳而出,即[咳血]。病變在肺無疑。聯繫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之危候,類似西醫學所說的肺結核大喀血。如此危候,古無良法)

    夫 酒 客 咳 者 , 必 致 吐 血 , 此 因 極 飲 過 度 所 致 也 。(7)
濕熱內蘊,積於胃而熏於肺,肺失肅降則咳。飲酒過度,咳嗽不止,久則血絡傷,故必致吐血
此條專主濕熱而言,凡濕熱盛者皆可做酒客觀,陳念祖認為用瀉心湯及豬苓湯,或五苓散去桂加知母石膏竹茹湯多效
本條諸家見解不一,有主張傷胃致吐血者,有主張傷肺致喀血者,亦有主張肺胃俱傷出血者。景岳曰:凡喘滿咳嗽及左右腔膈間有隱隱脹痛者,此病在肺也;...若大嘔大吐,煩渴、頭痛、大熱不得臥者,此病在胃也。

    寸 口 脈 弦 而 大 , 弦 則 為 減 (初按為弦), 大 則 為 芤(稍重按則為大而中空為芤) , 減 則 為 寒(脈弦,衛氣結也,故為減為寒), 芤 則 為 虛 , 寒 虛 相 擊 , 此 名 曰 革(革脈機理,由於陰氣大傷,虛陽外浮,治療之法當益氣生血補陽攝陰) , 婦 人 則 半 產 漏 下 ,男 子 則 亡 血 (曹家達認為:婦人半產漏下可用旋覆花湯;而男子亡血失精,可用天雄散)。(8)(本條說明亡血不一定都是陰虛,也可出現陽虛。又見於「血痹虛勞病」第12條
(大成:本並見前"血痹虛勞病"篇第12條。為此專為失血立論,所以條文末尾刪去[失精]二字)
臨床所見,革脈多出現於大出血之後。出現革脈,陰陽氣未亡尚有再生能力,如此時脈見沉細無力,則陽氣已經消沉,陰亦無法候繼,病情將趨於惡化。如弦大中空的脈象,不能逐漸平復,則是陰虛陽抗的現象,結果陰竭陽亡而死
臨床亦有中氣虛寒脾陽不攝諸出血症狀,但大都脈細弱無力

    亡 血 不 可 發 其 表 (血汗同源), 汗 出 即 寒 栗 而 振(陽氣無所依附隨津外洩)。(9)
失血量多者,常在失血候伴見發熱,如誤用發汗當導致傷陰、傷陽;如陰本虛而更發汗,後遺症如第四條;如陽本虛而更發汗,後遺症如本條
(參傷寒第87條)
(大成說:因為人的體質有偏陰偏陽之異,若因本虛而更發汗,勢必使陰液更傷;陽本虛再誤汗,則必然使陽氣更損。)
(大成說:汗,雖為津液所化而屬陰,但汗出於外依賴陽氣的蒸化,此及素問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若不當汗而汗,或發汗太過,不僅傷陰液,且傷陽氣)

    病 人 胸 滿 (瘀血阻滯,氣機壅塞), 唇 痿(口唇色萎不澤,瘀血內阻,不能上榮) 舌 青(心主血脈,開竅於舌,瘀血內阻,血行不暢,舌青紫不澤) , 口 燥 (瘀血阻滯,津液不上承), 但 欲 漱 水 不 欲 嚥 (病在血分,氣分無熱,津液未虧。水飲病亦見此,但水入口即作惡作吐),無 寒 熱(瘀血亦可見發熱,此處強調非由外感) , 脈 微 大 來 遲(脈大不甚,往來澀滯遲緩;大成:根據臨床, 瘀血病之脈常見弦硬或澀滯) , 腹 不 滿(外形診察並無脹滿之徵) , 其 人 言 我 滿 (瘀血停留影響氣機不暢), 為 有 瘀 血。(10)
瘀血證是一個綜合性的症候,其中舌質的變化是診斷瘀血證的最基本的依據。現代研究,血瘀證診斷有主要依據及其他依據,文獻見於p468

    病 者 如 熱 狀(自覺有熱而煩滿) , 煩 滿 , 口 乾 燥 而 渴 (津液不化不布), 其 脈 反 無 熱 (無洪大滑數之熱象),此 為 陰 伏 (熱伏於血分,有瘀血), 是 瘀 血 也(瘀血之渴,渴而不引飲,有別於氣分熱渴) , 當 下 之 (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之類)。(11)
(大成說:臨床上瘀血病之脈常見弦硬或澀滯.....第十條云: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第11條又云:口乾燥而渴。前後似不一致,其實這是淤血鬱熱的輕重不同而已。瘀熱不甚,但欲漱水不欲咽;瘀熱加重,則口乾燥而渴)
仲景創立十種治瘀法則,見於p469:
(1.溫經活血法,如溫經湯、當歸四逆湯2.瀉熱逐瘀法,如桃仁承氣湯、抵擋湯(丸)3.補氣活血法,如黃耆桂枝五物湯4.行氣活血法,如旋覆花湯5.行瘀逐水法,如大黃甘遂湯6.活血化濕法,如當歸芍藥散、蒲灰散7.化瘀消癥法,如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湯、鱉甲煎丸、大黃蟅蟲丸、土瓜根散8.活血止血法,如王不留行散9.活血袪風法,紅藍花酒10.解毒活血法,如升麻鱉甲湯。(王效菊等,1980)
近年來,活血化瘀應用臨床各科,特別對於心血管、急腹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取得明顯的療效

    火 邪 者(誤用燒針、艾灸、火熏等法劫汗亡陽,引起驚狂起臥不安的變證) ,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蜀 漆 牡 蠣 龍 骨 救 逆 湯 主 之。(12)
火邪發汗損傷心陽(非腎陽四逆之輩),神氣浮越,臨床上有心悸、驚狂、起臥不安等症。傷寒論云: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就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之陰柔以復受損之心陽,加牡蠣、龍骨固澀重鎮安神。心陽既虛,痰濁易阻,蜀漆即是常山之嫩葉,滌痰逐邪以止驚狂,蜀漆湧吐之力教強,伍以生薑以制其毒性。
(大成說:方用桂枝湯去芍藥之酸,加蜀漆之辛,使邪風火氣從外而解,為[火鬱發之]之意,且能助心陽以助本;加龍骨牡蠣鎮定安神,並收斂浮越之陽氣以治其標。參傷寒第112條)
現代研究:常山、蜀漆、常山...如用量稍多,常致噁心嘔吐,出現此反 應也常是產生效果的標誌。臨床上遇有卒發重症,心悸不寧,短氣,四肢不溫,脈來急數,往往不易計數(大於160/分,心電圖檢查為室性或室上性陣發性心動 過速),往往使用中西醫藥一般治療措施而未能控制。曾用本方(蜀漆換常山),急煎服之,藥液入胃,移時噁心嘔吐,吐出痰涎急部分藥汁,心動過數即恢復正 常,心悸頓失,諸症均減。本方能滿意的控制心動過速,卻有救溺之功

    桂 枝 救 逆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牡 蠣 五 兩 ( 熬 )   龍 骨 四 兩   大 棗 十 二 枚(3*12=36克)   蜀 漆 三 兩 (洗 去 腥 )     上 為 末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先 煮 蜀 漆 , 減 二 升 , 內諸 藥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

    心 下 悸 者 , 半 夏 麻 黃 丸 主 之 。(13)(論水飲致悸的治法,疑錯簡於此
水飲停心下,上凌心陽,心陽被遏,故出現悸動感。以方測證,應兼有咳唾清稀涎沫,或喘或嘔等水飲證候
半夏蠲飲降逆,麻黃宣發陽氣,但陽氣不能過宣,停飲不易速消,故以丸劑,緩緩圖之。且蜜能補正益氣。
(大成說:本條心下悸與第1條所說的[弱則為悸]之病機不同,第一條之悸病位在心,為血不養心所致的心動悸,治宜養心定悸;本條之悸病位在胃為水飲停聚所致的心下悸,治宜蠲飲和胃。尤在涇說:此治飲氣抑其陽氣者之法。半夏蠲飲氣,麻黃發陽氣。妙在作丸與服,緩以圖之,則麻黃之辛甘,不能發越津氣,而但升引陽氣;即半夏之苦辛,亦不特蠲除飲氣,而並和養中氣。...)
傷寒論和金匱關於「悸」的治法歸納如下:
1.水飲內停致悸,用半夏麻黃丸蠲飲宣陽;水上凌心致悸,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引水下行;水停心下,厥而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湯溫胃化飲;水蓄下焦致悸,用五苓散化氣利水;陽虛水泛,振振而悸,用真武湯溫陽利水;心陽虛臍下悸,用苓桂甘棗湯溫通心陽,行氣化水。
2.心陽不振致悸,用桂枝甘草湯溫通心陽,甚者用桂枝甘草龍牡湯溫通心陽,潛鎮安神;心陽外浮(驚狂、臥起不安),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通陽豁痰,鎮驚安神。
3.陽鬱失宣致悸、厥,用四逆散暢達氣機;樞機不利致悸,用小柴湖湯
和解少陽。
4.陰陽兩虛,中氣不足致悸,用小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建立中氣;心之陰陽俱虛的心動悸,用炙甘草湯補陰陽、調氣血

動物實驗表明,半夏有比較明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半 夏 麻 黃 丸 方 :

半 夏   麻 黃 等 分     上 二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小 豆 大 , 飲 服 三 丸 , 日三 服 。
    吐 血 不 止 者 , 柏 葉 湯 主 之 。(14)(吐血屬虛寒治法
(大成:論中氣虛寒吐血不止的證治)
以方測證, 應見面色萎黃、血色淡紅或暗,形倦神疲,舌淡苔白、脈虛數無力等現象

    柏 葉 湯 方 :

柏 葉   乾 薑 各 三 兩   艾 三 把 (參考竹葉一握約12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五 升 , 取 馬 通 汁 一 升 , 合 煮 , 取 一升 , 分 溫 再 服 。(馬通汁,即馬糞用水化開,以布濾之,澄清之即是,本經認為微溫。能引血下行,亦善止血。艾葉宜用焦艾、乾姜宜用炮薑,效果更佳
(大成說:吐血不止,若為中氣虛寒,氣不攝血所致者,必並見便血如漆,面色無華、心悸。頭暈,氣短,舌淡,脈虛等證候。...柏汁微寒清降,折其上逆之勢而止血,馬通汁,微溫,引之下行而止血,乾薑、艾葉溫陽守中,使氣能攝血,四味合用標本兼治,具有溫中止血之效。馬通汁一味後世已經不用,古今方書常改用童便止血,確有功效。)
陳達理認為:馬通既療血熱出血,其性應涼,後世用童便代馬通汁,乃因兩 藥性味功用相近。因此,馬通汁或童便與柏艾薑配伍,其方不應為溫,而應近於平,以方藥推測柏葉湯證汁病機,吐血日久不止,血耗氣亦隨之而傷,氣血兩虛,若 單用溫藥,恐灼陰血而迫血外溢;獨用寒涼,又俱損其陽氣而氣不攝血,故寒溫並用,陰陽兼顧,共成止血之功。
現代研究:治潰瘍併發出血:側柏葉15克加水300ml,煎成150ml為一次量,每日服三次,多服亦可。治潰瘍病併發出血50例,平均止血時間(便轉陰)3.5天,療效100%
(李斯熾經驗:1長期鼻血,反覆發作,經服清熱止血藥,愈服愈烈,突然暴出不止,血色暗黃,面色蒼白,手足厥冷,診得脈細而遲,舌淡而紫,病屬垂危...急煎炮姜炭15克以暖氣攝血...複診仍用乾薑、艾葉炒黑以增強溫攝之力,此證虛寒已極,重點在溫,故未用柏葉而加附片,又仿千金加入阿膠以養血,再加紅蔘以補氣攝血....以此方活人甚多...)
(大成引胡建華經驗:利用童便治療血症38例,治愈36例。方法:取7 歲以下健康男孩的新鮮中段尿液100ML,兌陳醋10ML,加白糖適量燉溫燉服,1日服2-4次...本草綱目說:人尿滋陰降火,消瘀血,止吐衄諸血。實火、虛火皆可用)
(大成引李壽山經驗:以柏葉湯化裁治療各種咳血症,均獲良效,現將方藥介紹如下:生側柏葉15-30克,炒艾碳6-10克,炮薑碳6-10克,粉丹皮10-15克,黃芩10-15克,阿膠7.5-15克(烊化服)。每日一劑,病重者6小時服一次,日進二劑。原方乾薑易炮薑,意在減乾薑燥熱之性,用炮薑收斂止血之功。加丹皮清熱涼血而袪瘀,加黃芩清肺熱而止咳,有正本清源之效。加阿膠補血止血,且能潤燥益肺。諸藥合用,使原柏葉湯化裁成為寒熱相濟,潤燥相伍,斂而不澀的治咳良劑。
若外感傷肺,咳嗽痰中帶血者,去艾葉加桑葉、杏仁、沙參;痰黃稠者,加魚腥草、川貝母;肝火犯肺,嗆咳痰中帶血,脅痛者,加地骨皮、山萸肉、生龍牡;氣陰兩虛明顯者,加西洋參或太子參、生地;咳血量多者,加三七粉、白及粉(沖服),或加童便引火歸原,則效更佳。)
(大成:柏葉湯,溫陽以攝血,青降以止血,標本兼顧,是主治虛寒性出血的良方。諸如吐血、咳血、喀血、衄血等血證。皆可辨證以柏葉湯為主方或適當加味治之)

    下 血 , 先 便 後 血(大成:此為胃腸出血後第一次大便的特徵) , 此 遠 血 也 , 黃 土 湯 主 之 。(15)(虛寒便血證治
本條主證:便血量多,脘中冷痛,面色蒼白,肢冷脈細,舌淡白。灶心黃土 即伏龍肝,性微溫,入脾胃、肝。有溫中降逆,止嘔止血之功。朱顏說:赤石脂與伏龍肝都與高嶺土相似,主要為吸著作用。內服能吸收消化道內的毒物及食物異常 發酵的產物。對發炎的胃腸黏膜,有局部保護作用,對胃腸出血還有止血的作用)
(大成:論中氣虛寒便血的證治)
雲南中醫雜誌報導:黃土湯加味治療急性壞死性腸炎,既有體弱神疲,面色無華,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微等一派氣虛寒及陰血不足之象,又有急性腹痛,大便呈果醬色或鮮紅之腥臭稀便等邪實表現。
鄭孫謀等研究:黃土湯加丹皮治療上消化道出血25例,無效一例(疑惡變)。大便引血專陰最快2天,最慢12天,平均6天
廣州中醫院研究:脾虛阻的人毛細血管脆性高於對照阻,經補脾益氣治療,有63%獲得改善。
(大成說:伏龍肝溫中止血,附子、白朮溫陽健脾以攝血,地黃、阿膠滋陰養血以止血,甘草甘緩以和中,黃芩作為反佐以防溫燥動血之弊)
(大成引陳修園說:愚每用此方,以赤石脂一斤代黃土如神,或以乾薑代附子,或加鮮竹茹、側柏葉各四兩。引唐榮川說:血者,脾之所統也,先便後血,乃脾之不攝,故便行氣下泄,而血因之而下,方用灶土、草、朮健補脾土,以為攝血之本。氣陷則陽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陽,血傷則陰虛火動,故用黃芩以清火,而阿膠、熟地(原方是乾地)又滋其既虛之血,合計此方乃滋補氣血,而兼用溫清之品以和之,為下血崩中之總方,...)
(大成:黃土湯與柏葉湯證:
兩方皆治中氣虛寒所致出血證,蓋柏葉湯所主,病位偏上(胃),出血量多勢急,隨胃氣上逆而吐出,則為吐血;黃土湯所主,病位偏下(腸),出血勢緩,隨腸道下行而便血。需要明確,便血之人不一定吐血,而吐血者必然便血。故吐血、衄血、便血之病機屬於虛寒者,兩方皆可酌情使用。)
(大成引張伯臾經驗說:對於上消化道出血之黑便,書中皆謂遠血,屬勞倦內傷,脾胃虛寒,中氣虛弱,脾不統血所致...在治療方面,對脾胃虛寒之黑便,認為可用歸脾湯或黃土湯治之。歸脾湯適用於輕症, 需重用黨蔘、黃耆,方能達到益氣攝血之目的。
對於黃土湯,余很推崇,此為治虛寒黑便之要方。凡上消化出血屬脾胃虛寒者,黃土湯可溫調脾胃以攝血,初起即可應用。症見便溏者,灶心土、白朮皆需重用至30克,方中地黃,以用熟地為好...對出血較多者,方中更宜增加黨蔘,乃[血脫益氣][補氣攝血]之意。
若平時對脾虛濕重,又見黑便、口中黏,苔白膩而潤,脈小滑,宜與平胃散合用;因過食葷腥油膩而致,應家用保和丸、焦楂麴等以消導,或可加用生大黃或大黃探以止血導滯....平均大便引血轉陰時間為三天...)

    黃 土 湯 方 : 亦 主 吐 血 衄 血 。
甘 草   乾 地 黃   白 朮   附 子 ( 炮 )   阿 膠   黃 芩 各三 兩   灶 中 黃 土 半 斤     上 七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二 服 。
(千金無乾地黃,無附子有炮乾姜;外台作釜灶下黃焦土半升)
(大成:方歌:吐衄便血黃土湯, 白朮附子乾地黃, 阿膠黃芩與甘草, 溫脾攝血為良方。) 

    下 血 , 先 血 後 便 , 此 近 血 也 , 赤 小 豆 當 歸 散 主 之。(16)(濕熱便血證治 方 見 狐 惑 中 。
(大成:本條論述大腸濕熱便血的證治)
 (補充主證:大便下血,血色鮮紅,或夾膿液,腹痛,大便不暢,舌苔 黃膩,脈象濡數。因大腸濕熱,蘊積日久,灼傷陰絡, 濕熱阻滯氣機。用赤小豆清熱利濕解毒,當歸活血止血,漿水(用粟米燒熟,放於冷水中浸五、六日。水面生白花,內為漿水樣,故名。)清涼解毒,清熱除濕。共 湊清熱利濕,解毒化瘀之效,使濕熱去,則下血止。
(大成說:本條所論之近血,即後世所稱之[腸風下血]及[臟毒]。其中包括 痔瘡、肛裂,特別是痔瘡感染而成膿者,可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此方與產後篇附方千金三物黃芩湯(生地、黃芩、苦參)合用,再加清熱解毒涼血之品,效果更好)
近血、遠血諸加說法不一,臨床所見,出血部位距肛門遠(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便血以柏油樣黑糞為主,亦有暗紅色血便者,多為血便混雜而下,很少見到「先便後血」者。
出血部位在肛門或距離肛門近(直腸)的便血,其表現為便後滴血或射血,或便前射血,但以「先便後血」佔大多數。
既使血便排出的先後相同,出血的部位相同,辨證卻不近相同。所以不能侷限於近血遠血,必須從出血症狀、舌象、脈象、全身症狀考慮。

現代研究:赤小豆當歸散治療下肢紅腫熱痛或潰瘍流水等證有效
(近血(內痔)丁甘仁驗方:赤豆1兩、當歸2錢、黨蔘1.5錢、荊芥炭0.8錢、炙黃耆2錢、大白芍1.5錢、側柏炭1.5錢、清炙草0.6錢、生地炭3錢、槐花炭3錢(包))
(洪德華治痔瘡出血驗方:赤小豆30-60克、當歸、連翹各30克、升麻10克。加減:便祕加桃仁、牛膝;熱毒偏盛、肛門灼熱疼痛:加銀花、赤芍、紅藤;氣虛無力,肛門下墜:加黨蔘、白朮、黃耆。)
(大成說:近血,主要是肛門直腸出血,其中最主要的是痔血和肛裂。至於炎症、息肉、腫瘤引起的出血,其出血常膿性穢濁或暗色,實屬中醫[臟毒]之類)
黃土湯與赤小豆當歸散證候鑑別
  黃土湯 赤小豆當歸散
辯證要點 便血量多、色暗或柏油樣大便、胃脘冷痛或腹痛綿綿,得熱得食則減,面色萎黃或蒼白、形寒肢冷、神疲懶言、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細。 大便下血、血色鮮紅、或夾膿益,腹痛、大便不暢、肛門灼熱或腫痛,納呆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病機 脾氣虛寒、氣不攝血 大腸濕熱、迫血下行
治法 溫脾攝血 清利濕熱、活血止血

  心 氣 不 足(依據千金要方,「不足」作「不定」即「煩亂不安」;大成:心氣不足並非病之始因,乃吐血、衄血之後果) , 吐 血 、 衄 血 , 瀉 心 湯 主 之 。(17)(血熱妄行,吐血衄血證治。唯用於治療霍亂之說不可從
(大成說:出血過多,累及於心,心血亡失,心氣遂虛,故曰心氣不足。吐血、衄血之前、之初,必見面赤、心煩、便閉,舌紅苔黃,脈滑數有力;吐衄之後,失血過多,則見面白,心悸,便血,暈眩,乏力,汗出,舌淡苔微黃,脈數無力或弱等[心氣不足]證候。...瀉心湯審因論治之法...陳修園說:余治吐血,諸藥不止者,用金匱瀉心湯百試百效,其效在生大黃之多,以行瘀血也...唐榮川指出:瀉心即是瀉火,瀉火即是指血,得利大黃一味,逆折而下,兼而破淤逐陳,使不為患...芳名瀉心...大黃一味,既是氣藥,又是血藥,止血不留淤,尤為妙藥...)

    瀉 心 湯 方 : 亦 治 霍 亂 。

大 黃 二 兩   黃 連   黃 芩 各 一 兩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之 。
  (本證吐血,雖然邪火有餘,但陰血已耗,正氣已傷。本方屬苦寒瀉熱 劑,不宜多服,以免傷正,當尊方後注「頓服之」之囑,血停則止。有人統計200例胃、十二指腸疾患合併上消化道出血後指出以脾虛為本佔多,裡熱為標佔少, 治當以健脾益氣攝血為本,清熱涼血降火為標,後者限於出血之時。但也不可以因為脾虛吐血實妄投參耆,恐吐血不止。
(大成說:瀉心湯是瀉火劑的主方,主治三焦火熱亢盛所致的出血證,及各科多種病證。大成所列驗案:小兒夜啼、崩露(功能性子宮出血)、倒經(子宮內膜異位症)、脫髮(脂溢性脫髮)、咽痛、頭痛(三叉神經痛)、狂證(精神分裂症)、肝風(高血壓病)、喀血(肺結核)、吐血、吐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骨疽(指骨骨髓炎)、頭痛(高血壓病)p729)
(大成說:根據現代藥理研究,三黃都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高血壓病屬於陽熱實證者,更適宜用瀉心湯,吐血、衄血用瀉心湯時,方中重用大黃...治高血壓用瀉心湯,方中重用黃芩...考李東垣小清空膏治頭痛,即為肝陽上亢之頭痛而設。(小清空膏用片黃芩,酒浸透曬乾為末,每服1錢,茶酒送下,治少陽頭痛,亦治太陽頭痛,不拘偏正))
(大成引彭振聲說:小兒不安多啼....唯方中芩、連味苦,嬰兒必拒之。筆者經驗,可用優質大黃,沸水泡之,待溫服用,微苦而具清香之氣,通腑瀉火,可代三黃)
(大成:瀉心湯是瀉火劑的主方,主治三焦火熱亢盛所致的出血證,及各科多種病症)


瀉心湯與柏葉湯
湯證 瀉心湯 柏葉湯
辨證要點 吐血鮮紅或暗紫,心中煩熱,面紅尿赤,發熱口渴,便祕,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吐血不止,血色淡紅或暗,面色蒼白或萎黃,形倦神疲,舌淡苔白,脈虛數無力
病機 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中氣虛寒不能攝血
治法 瀉火清熱止血 溫中止血
臨床應用 流行性出血熱出血、流腦皮膚瘀斑、肝昏迷出血、痢疾出血、急性血小板減少出血,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喀血、胃及十二指腸出血、諸病血熱妄行 上消化道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石道靜脈曲張出血,肺結核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斑

嘔 吐 噦(呃逆) 下 利 病 脈 證 治 第 十 七

(大成:下利,包括泄瀉和痢疾。...12條與傷寒重複(或只個別文字有出入)。本篇所述之病,在病機上,主要是脾胃腸功能失常,或與腎陽不足有關,或與肝膽病變有關。在治則上,屬於實證、熱證者,多治以和胃降逆、通腑祛邪;屬於虛證、寒證者,多治以溫補脾腎。這種治則源於素問.太陰陽明論"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論。
本篇第1-6,8-21條論嘔吐證治;第7、22、23條論噦病證治;第24-47條論下利證治...
本篇所述的嘔吐包括西醫學所述的急性胃炎、幽門梗阻、誤食毒物、傷食等以嘔吐為˙主症,以及高位性腸梗阻伴嘔吐者。下利,包括急慢行腸炎,以及部分腸梗阻。噦,即呃逆,為膈肌痙攣所致。)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陽病數腑,陰病數臟。

    夫 嘔 家(稱家者,皆有久患之意) 有 癰 膿 , 不 可 治 嘔 (病本在癰膿不在嘔), 膿 盡 自 愈 。(1)
並非不服藥以待膿盡。張氏醫通認為「輕者,金匱排濃湯,重者,射干湯或犀角地黃湯加忍冬、連翹,皆因勢利導之法也) 
(大成說:應治其癰膿,癰膿去,邪不擾胃則嘔自癒。若因胃中有痰飲,或宿食,或誤食毒物等邪氣擾胃而嘔者,為正氣祛邪外出之象,不僅不可止嘔,還應催吐,使胃中邪氣隨吐而出。)
     
先嘔卻(大成:外台[卻]作[後)渴者,此為欲解(傷寒論第71條說: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癒);先渴卻(大成:痰飲咳嗽病篇:[卻]作[後])嘔者(飲阻氣滯,津不上承,故渴),此為水停心下。嘔 家 本 渴 , 今 反 不 渴 者 , 以 心 下 有 支 飲 故 也 , 此屬 支 飲 。(2)(小半夏加茯苓湯)
一般水飲所致的嘔吐,多唾清水或涎沫,而且渴飲後嘔吐,或嘔吐後又渴欲飲水,其口渴都不多飲,並惡冷飲,但欲漱水而不欲嚥

    病 人 脈 數 , 數 為 熱 , 當 消 穀 引 食(如消渴第8條) , 而 反 吐 者 , 何也 ? 師 曰 : 以 發 其 汗誤汗傷陽) , 令 陽 微 (心陽不足,胃中虛冷), 膈 氣 虛 , 脈 乃 數 , 數 為客 熱 (大成:虛熱、假熱,非人體固有的熱,此數必為數而少力), 不 能 消 穀 , 胃 中 虛 冷 故 也 (膈氣虛熱,胃中虛冷)。
    脈 弦 者 , 虛 也(痰飲篇云: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大成說:弦多主邪實,而此言虛者,必脈弦而少力,聯繫下文,為虛寒之象) , 胃 氣 無 餘 , 朝 食 暮 吐 , 變 為 胃 反。 寒 在 於 上 , 醫 反 下 之 , 今 脈 反 弦 , 故 名 曰 虛 。(3)
(大成:論誤汗、誤下而致胃反的病機)
示人不可單憑脈數主熱,弦脈主寒、主飲、主痛等說,應脈證相參,脈因結合,方為全面
(大成:病人脈數本主熱,現在不能食而反嘔吐,是誤汗損傷胃陽所致。此時脈數,非胃有邪熱,乃胃中虛所致虛熱,虛熱亦能令脈數,但必數而少力)
(大成說:關於胃反,本篇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反覆嘔吐之症狀,如後文第18條(胃 反(俗稱胃翻,非前面之「胃反」亦非「噎膈」) , 吐 而 渴 欲 飲 水 者 (必兼有頭眩、心下悸), 茯 苓 澤 瀉 湯 主 之 。)所述。另一種是指病名,如本條及後5、16條所述)

    寸 口 脈 微 數 (兩手寸關尺), 微 則 無 氣 (脈微數無力), 無 氣 則 營 虛 , 營 虛 則 血不 足 , 血 不 足 則 胸 中 冷 (中陽衰,胸中虛冷,虛寒上逆,而有胃反之病)。(4)
(大成:尤怡說:此因數為客熱,而推言脈微而數者,為無氣而非有熱也。氣者,營之主,故無氣則營虛;營者,血之源,故營虛則血不足;營衛具虛,則胸中之積而為宗氣者少矣,故胸中冷)
(大成引用尤怡所說:合上二條言之,客熱固非真熱,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熱治之,是皆當以溫養真氣為主。真氣,沖和純粹之氣,此氣浮則生熱,沉則生冷;溫之則氣焰自收,養之,則虛冷自化。若熱以寒治,寒以熱治,則真氣愈虛,寒熱內賊,而其病愈甚矣。)

    跗 陽 脈 浮 而 澀(眽浮:胃虛陽浮,失其和降;脈澀:脾虛不足,失其健運) 、 浮 則 為 虛 (大成:唐宗海說:脾為陰土,主潤以化谷,脈澀則陰液虛,不能濡化穀食) 、 脾 傷 則 不磨(不運化) , 朝 食 暮 吐 、 暮 食 朝 吐 、 宿 穀 不 化 、 名 曰 胃 反 。 脈 緊而 澀 (緊主寒盛,澀主津虧,因虛而寒,因寒而燥,變成陰陽兩虛之候,治療棘手)、 其 病 難 治 。(5)
(大成說:...胃以降為和,故趺陽脈不應浮,浮為胃陽虛浮而不降,所以說[浮則為虛];脾以升為健,故趺陽脈不當澀,澀為脾陰受傷而不健,所以說[澀則傷脾]。...緊微寒盛,澀則津歸虧,既緊且澀,病屬脾陰胃陽兩虛...)(本條跗陽眽浮與脾約證不同,脾約跗陽眽浮,其浮大有力,本條則浮虛無力
(大成說:脾陰胃陽兩虛,助陽則易傷陰,滋陰則易損陽,所以說難治)
(大成說:本條所述為久病之後,胃陽與脾陰兩虛的胃反之病,臨床表現除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尚有身體消瘦,糞燥如羊屎等特點,可用大半夏湯治之,詳見後第16條)
(案:由浮虛而澀轉為緊澀,是病進的表現)

    病 人 欲 吐 者 , 不 可 下 之 。(6)(病邪在上應因勢利導,採用吐法從口中出,若遽下之,病氣必與藥氣爭,使正虛邪陷,加劇病情)(在臨床上,使用吐法治療,應該掌握1.病邪在胃脘上;2.泛泛欲吐:3.邪盛正不虛
(大成說:如果用下法,是逆正氣祛邪的自然趨勢,不但不能愈病,反而挫傷正氣,加重病情)

    噦 而 腹 滿 (實邪內阻,氣機壅滯), 視 (大成:玉涵作[問])其 前 後 (二便), 知 何 部 不 利 , 利 之 即 愈 。(7)(噦而屬實治法
(大成:傷寒論第381條[噦而腹滿]前冠[傷寒]兩字,其餘同)
尤怡云:噦而腹滿者,並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欲吐者不同;黃元御云:噦而腹滿者,太陰之清氣不升,陽明之濁氣不降也。前後二陰必有不利之部,...前後竅通,濁氣下泄,則滿消而噦止
活人書云:前部不利,豬苓湯,後部不利,調胃承氣湯
(大成
說:若病久正氣虛衰,而出現呃逆者,多為脾腎衰敗之危候,絕不可利之)

    嘔 而 胸 滿 者(以方測證,為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寒飲內盛而上逆之候。寒飲內盛,胸陽閉阻,則胸滿不舒;寒飲上衝,則迫為上逆而嘔吐) , 茱 萸 湯 主 之 。(8)(胃虛寒凝而嘔吐的證治
(大成:傷寒論第378條同,但缺一[吳]字)
尤怡云:胸中,陽也。嘔而胸滿,陽不治而陰乘之也
根據傷寒論對陽明食穀欲嘔;少陰病吐利、逆冷、煩躁;厥陰病乾嘔,吐涎沫等都用吳茱萸湯證治,說明吳茱萸湯既治脾胃虛寒,亦治肝寒濁陰上逆之候。

    茱 萸 湯 方 :

吳 茱 萸 一 升 (80克;一說乾品約30克,鮮品約60克), 人 參 三 兩 (45克)  生 薑 六 兩(90克)   大 棗 十 二 枚(36克) 。     上 四 味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七 合(約分四次服用) , 日 三服 。
(大成說:少數患者服用本方後,有頭痛反劇,或眩暈,或欲嘔等反應,應提前告知靜養,不必驚慌)

    乾 嘔 (有聲無物,因胃虛肝寒上逆;俗名噁心;大成:為嘔吐先兆。黃元御說:胃氣上逆,濁氣翻騰,則生乾嘔), 吐 涎 沫(胃虛寒飲上逆) , 頭 痛 者(肝寒巡經上衝) , 茱 萸 湯 主 之 。 方見 上 。(9)
    (胃虛肝寒上逆證治
吳茱萸湯暖肝胃、降濁逆。臨床上溫肝膽之寒,則吳茱萸為必用之藥;大成引李彣說:不用桂附用吳茱萸者,以其入厥陰故爾
(大成說:以上兩條,除了原文所述外,還可以見心下痞滿,其脈弦而少力,舌淡胎白膩)
(大成說:少數患者服用本方後有頭痛反劇,或眩暈或嘔吐等反應,應提前告知靜養,不必驚慌)
郭慶虹認為:對急性胃腸炎、慢性胃潰瘍、心臟病、高血壓、肝炎惡阻 及胃癌等患者,在病變過程中,出現胃中虛寒,食穀欲嘔,乾嘔,吐涎沫,頭痛或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等症,用本方往往嘔吐即止,胃納增加,在緩解痛苦, 消除症狀,恢復機體健康方面有積極作用。但在用藥分量方面,認為生薑應是吳茱萸的一倍。

          嘔 而 腸 鳴 , 心 下 痞 者 , 半 夏 瀉 心 湯 主 之 。(10)(寒熱錯雜的嘔吐證治
尤怡云: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
現代研究用於治療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及萎縮性胃炎取得一定程度療效;又本方針對口腔潰瘍,潰瘍部位呈現灰白色,屬於心火脾濕者,療效滿意。
(大成說:脾胃同居中焦,胃為陽土,脾為陰土。若中氣不足,內邪或外邪干擾脾胃,則胃病從熱化,脾病而從寒化,形成胃熱脾寒之寒熱錯雜證。
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氣機不通,故心下痞;胃氣不降則噁心或嘔吐;脾氣不升則腸鳴或下利。
半夏瀉心湯,以半夏、乾薑之辛溫散寒開結;黃芩、黃連苦寒清熱降逆;人參、炙甘草、大棗之甘補中益氣。
...本方提示了一個調補中焦的大法,此法寒藥以清胃熱,熱藥以溫脾寒,辛開以升運脾氣,苦降以承順胃氣,肝胃藥以補中(偏陽氣不足者重用人參乾薑;偏陰血不足者加甘寒養陰藥如麥冬、石斛、沙蔘等)其用量應靈活變通,方藥可適當加減,男女老幼,用之得當,皆獲良效。)

    半 夏 瀉 心 湯 :

半 夏 半 升 (60克)( 洗 )   黃 芩 三 兩 (45克)  乾 薑 三 兩 (45克)  人 參 三 兩(45克)  黃 連 一 兩(15克)   大 棗 十 二 枚 (36克)  甘 草 三 兩 ( 炙 ) (45克)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六 升 , 去 滓 , 再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乾 嘔 (濕熱上擾,胃氣逆)而 利 者(濕熱下迫) ,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主 之 。(11)(臨床多伴有腸鳴腹痛,利下熱臭或積垢等症狀。本條以利為主,重點在腸,上條以心下痞為主,重點在胃。但都是濕熱蘊結。
(大成說:傷寒論第172條為急性腸炎,或急性胃腸炎之證候。)
(邪熱在腸,腸熱下迫則下利及腹痛;衛氣上逆則乾嘔,甚者嘔吐。由於以下利為主,故用黃芩湯清腸熱以止利,加半夏生薑降逆和胃以止嘔。如不嘔應去生薑半夏)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方 :

黃 芩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芍 藥 二 兩   半 夏 半 升(60克),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日 再 夜 一 服 。

    諸 嘔 吐 (各種嘔吐), 穀 不 得 下 者(內有停飲,隨氣上逆,而阻其穀入之路也;大成:嘔吐頗劇不能進食) , 小 半 夏 湯 主 之(化痰滌飲、和胃降逆) 。 方見 痰 飲 中 。(12)
其他原因嘔吐,應辯證施治,不可依賴小半夏湯
張劍秋云:生半夏用9-15克,先煎30分鐘-1小時,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更無中毒現象
(小半夏湯:半夏一升(60克),生薑半斤(125克),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久煮),分溫再服)
(大成說:尤怡說:嘔吐谷不得下者,胃中有飲,隨氣上逆,而阻其谷入之路也。故以半夏消飲,生薑降逆,逆止飲消,谷斯下已)
(大成說:小半夏湯為止嘔之專方。本方治停飲嘔吐可標本兼治;治諸病嘔吐,應辨別寒熱虛實以治本,合用本方以治標)小半夏湯應結合痰飲偏第28、30、41及本篇第2條綜合研究)

    嘔 吐 而 病 在 膈 上 (膈上本無病,因胃有停飲,而上逆於胸膈所致), 後 思 水 者(嘔吐後思飲水,停飲隨嘔而盡去,則胃陽漸復,必思水以潤其燥) , 解 , 急 與 之(傷寒論云: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癒) 。 思 水者 (如思水而盡量與飲,勢必因胃陽初復而不能盡消其水,以致有舊飲去而新飲復生的可能,故用豬苓散以健脾利水), 豬 苓 散 主 之 。(13)
(大成說:論嘔吐後飲水多而致停飲的證治。豬苓散健脾利水以防水飲復聚)

    豬 苓 散 方 :

豬 苓   茯 苓   白 朮 各 等 分     上 三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嘔 而 脈 弱 (大成:指微細欲絕之脈,非氣血不足之脈弱), 小 便 後 利 (陽氣衰微,不能固攝於下。後利,應作自利;大成;指小便失禁), 身 有 微 熱(陰盛格陽;初按則熱,久按不熱;大成:此熱在皮膚,寒在骨隨也,顯然為重病之候) , 見 厥 者(四肢冷) , 難 治, 四 逆 湯 主 之 。(14)(本條嘔吐,乃全身性虛寒症狀之一,與停飲於胃不同,故不用姜、夏降逆止嘔,而用四逆回陽救逆)(諸病案針對陰盛格陽皆用四逆煎後冷服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377條同)

    四 逆 湯 方 :

附 子 ( 生 用 ) 一 枚 (15-20克)  乾 薑 一 兩 半(22.5克)   甘 草 二 兩 ( 炙 )(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再 服 。 強 人 可 大 附 子 一 枚 , 乾 薑 三 兩 (45克)。

    嘔 而 發 熱 者 ,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15)(少陽邪熱迫胃致嘔
少陽邪熱迫胃,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其發熱為往來寒熱,其嘔亦必口苦,咽乾,心煩而喜嘔。欲止其嘔必解其邪
傷寒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379條同)
(大成說:嘔為膽熱犯胃,胃氣上逆也;發熱為樞機不利,正邪交征之反應,故用小柴胡湯調和樞機,清透邪熱,降逆止嘔。....由於小柴胡湯具有住正祛邪之功效,故所有外感、內傷之患,五臟、六腑之疾,凡屬於正虛邪戀者,解可以本方變通治之)

    小 柴 胡 湯 方 :

柴 胡 半 斤(125克)   黃 芩 三 兩 (45克)  人 參 三 兩 (45克)  甘 草 三 兩(45克)   半 夏半 升 (60克)  生 薑 三 兩 (45克)  大 棗 十 二 枚 (36克)    上 七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 取 六 升 , 去 滓 , 再 煎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胃 反 嘔 吐 者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脾虛不運,氣不化津以滋潤大腸,而大便燥結如羊屎), 大 半 夏 湯 主 之 。 《千 金 》 云 : 治 胃 反 不 受 食 , 食 入 即 吐 。 《 外 臺 》 云 : 治嘔 , 心 下 痞 硬 者 。(16)補述虛寒胃寒治法
(胃反,多為噎膈前兆,故必配合必要的檢查,方為全面)
(大成:尤怡說東垣說: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榖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為宜益胃推揚穀物而已,此大半夏湯之旨也。)
(大成說:前第3、4、5條以具體論述了胃反嘔吐的病機、脈證及預後。其第5條明確指出胃反嘔吐的主證特點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由於脾陰胃陽兩虛,不能消化谷食,故吐出物為宿谷不化。此外,由於飲食在胃中瀦留,可見心下痞悶飽脹,脾陰不能如潤大腸,故便燥如羊屎;反復嘔吐,進食減少,精微乏源,則身體日漸消瘦。大半夏湯以半夏降逆止嘔,人參補虛安中,白蜜潤燥通便。
胃反證與西醫所謂的[幽門梗阻]頗類似,本病有功能性與器質性的不同,功能性幽門梗阻符合本方證者,治之有良效。器質性幽門梗阻,本方不一定有療效,必要時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此外,胃部腫瘤或術後化療、放療等,可辨證選用本方。)

大 半 夏 湯 方 :

半 夏 二 升 (240克)( 洗 完 用,乾品減半 )   人 參 三 兩(45克)  白 蜜 一 升 (200毫升)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和 蜜 揚 之 二 百 四 十 遍 (白蜜多煮去其寒而用其潤),煮 取 二 升 半 , 溫 服 一 升 , 餘 分 再 服 (類證本草[餘分]作[日])。

    
食 已 即 吐 者 , 大 黃 甘 草 湯 主 之 。 《外 臺 》 方 , 又 治 吐 水 。(17)(胃腸實熱嘔吐證治)
(大成說:食已即吐由於胃熱上衝,或腸腑不通所致,必舌紅苔黃脈滑有力。前第6條提出[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是因邪有外出上越之機,故當因勢利導使用吐法,即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本條是邪熱衝逆證,因邪熱阻於胃腸,腑氣不通,胃氣上逆而嘔吐,故當用攻下,即所謂[欲求南薰,先開北牖]...)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與「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在病機上有偏上和偏下之異,故治有「因而越之」(吐)和「引而竭之」(下)的不同。其次對於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在幽門)屬於寒,食已即吐(多在噴門)屬於熱之說,不可拘泥。必須審因論治。

         大 黃 甘 草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60克)  甘 草 一 兩(15克)       上 二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千斤煮一升半) , 分 溫 再 服 。(外台甘草作2兩並用炙甘草)
(大成引李興培的經驗:李氏的體會是:本方服法極其重要,因本組大半是得水亦吐者,故以每15-20分鐘呷咽半口一口(5-10ML)為佳藥以冷服為最好(老人、體弱者以稍溫不涼口為度)。實踐證明採用多次、少量、冷服,大多數病很快即止吐神安,多次、少量、分服,亦即所謂的"重劑輕投"法,減緩了大黃峻下之性,尚未見按此法服藥而引致瀉下者,其清熱健胃,平衝降逆等作用更平妥。
令尹王堯的經驗說:以少量多次溫服為宜,無法口服者採用鼻飼,上消化道出血者應微溫服用。)
(大成引周氏使用大黃的經驗:細讀本經中大黃功效的計載,貴在一個[通]字,其瀉腑實、利水谷,破積聚的功效,可以治療消化系統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病變。消化系統癌瘤幾乎佔惡性腫瘤的一半,包括食管、胃、腸道、肝膽、胰腺等癌瘤,以食管癌、胃癌、腸癌、肝癌為常見。
對於消化系統癌瘤的辨證,屬痰濁阻滯者宜通,屬濕熱內蘊者宜利,屬瘀毒鬱結者瀉。不少中、晚期消化系統癌病患者,儘管體質已較虛衰,而偶些症狀如嘔噎、梗塞、疼痛、出血、黃疸等卻較為突出,此時標急本緩,按照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應用大黃的複方進行辨證論治,常用量每次10-20克,使用得當,療效顯著。)
(大成引吳自生說:劉氏用大黃粉外敷臍部,治療小兒由於乳食積滯之便閉30例,年齡均在七歲以下,病程在一周以上,治療方法:取大黃粉末10克,用適量的酒調成糊狀,塗於臍部,用紗布覆蓋固定,再用熱水袋熱敷十分鐘,每日一次,結果28例痊癒,2例改善。可見P740)
(大成說:大黃甘草湯小兒力專效捷,對胃腸實熱或邪火上衝性嘔吐者頗佳。其他病機所致者,亦可以本方加味,並變通用量治之。....大黃甘草湯止吐之療效,不受年齡大小、病程長短及病種之限制,用之得當,無毒及不良反應,可謂良方。)
(大成引醫案大黃甘草湯用於五官科之牙齦腫痛、口瘡、目赤腫痛、鼻衄,適當加藥均顯現效果,辨證屬於胃腸實熱,腑氣不通者。)

胃 反(俗稱胃翻,非前面之「胃反」亦非「噎膈」;本條所謂胃反,是指反復嘔吐而言,與大半夏湯所治的胃反不同) , 吐 而 渴 欲 飲 水 者 (必兼有頭眩、心下悸), 茯 苓 澤 瀉 湯 主 之 。(18)
(大成引陳修園說:...今有夾水飲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則水飲從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是舊水不因其吐而盡,而新水反因其渴飲而增,愈吐愈渴,愈飲愈吐,非從脾而求轉樞之法,其吐與渴將何以寧,以茯苓澤瀉湯主之)
(大成說:本方為苓桂朮甘湯+澤瀉、生薑而成)
(大成引李彣說: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虛燥也,飲水,則水停心下,茯苓、澤瀉降氣行飲 ,白朮補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意也。然胃反因脾虛氣逆,故加生薑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此胃反無表熱而亦用之,以桂枝非一于攻表之藥也,乃徹上下、達表裡,為通行津液,和陽散水之劑也。)

    茯 苓 澤 瀉 湯 方 : 《 外 臺 》 云 : 治 消 渴 脈 絕 , 胃 反吐 食 之 , 有 小 麥 一 升(140克)
    茯 苓 半 斤 (125克)  澤 瀉 四 兩 (60克)  甘 草 二 兩 (30克)  桂 枝 二 兩 (30克)  白朮 三 兩(45克)   生 薑 四 兩(60克)(千金作半夏4兩)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內 澤 瀉 、 再 煮 取二 升 半 , 溫 服 八 合 , 日 三 服 。

    吐 後 、 渴 欲 得 水 而 貪 飲 者 (貪飲指並不再吐,表示有內熱), 文 蛤 湯 主 之 。 兼 主 微風 、 脈 緊 、 頭 痛 。(19)

    文 蛤 湯 方 :
文 蛤 五 兩   麻 黃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石 膏五 兩   杏 仁 五 十 枚   大 棗 十 二 枚(麻黃、石膏同用能深入伏熱之中,頃刻透出於外從汗而解)     上 七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一 升 , 汗 出即 愈 。
(大成引尤怡說:吐後,水去熱存,渴欲得水,與前豬苓散證同,雖復貪飲,亦止熱甚而然耳,但與除熱導水之劑足矣,乃復用麻黃、杏仁等發表之藥者,必兼有客邪餘熱于肺不解故也,觀下方云:汗出即癒,可知矣,曰兼主微風 、 脈 緊 、 頭 痛,以麻杏甘石,本善袪風發表之長耳)

    乾 嘔 , 吐 逆 , 吐 涎 沫 (中陽不足,寒飲內盛,胃氣上逆), 半 夏 乾 薑 散 主 之 。(20)(陽虛寒飲盛的嘔逆證治
程林云:脾寒則涎不攝,胃寒則氣上逆

    半 夏 乾 薑 散 方 :(與小半夏湯比,本方用乾姜著重溫中化飲,小半夏湯用生薑著重溫散袪飲,與吳茱萸湯相比,本方專於胃,吳茱萸湯兼肝氣上逆
(大成說:半夏乾薑散只是胃寒而寒飲上逆,吳茱萸湯是胃寒夾肝氣上逆。徐彬說:
此比前乾嘔吐涎沬頭痛條,但少頭痛而増吐逆二字,彼用茱萸湯此用半夏乾薑湯何也?蓋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一也,然前有頭痛是濁陰上逆格邪在頭故疼,與濁陰上逆格邪在胸故滿相同故俱用人參薑●助陽,而以茱萸之苦溫下其濁陰,此則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用參,專以乾薑理中,半夏䧏逆,謂與前濁陰上逆者寒邪雖同,有髙下之殊,而未至格邪在頭在胸,則虛亦未甚也)

半 夏   乾 薑 等 分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取 方 寸 匕 , 漿 水 一 升 半(尤怡說:漿水甘酸,調中引氣止嘔逆也) , 煎 取七 合 , 頓 服 之 。

    病 人 胸 中(胸胃) 似 喘 不 喘(吳謙說:似喘不喘,謂胸中似喘之不快,而不似喘之氣急也) , 似 嘔 不 嘔 , 似 噦 不 噦 , 徹 心中(胸胃) 憒 憒(憒,心亂也) 然(心中昏亂不安) 無 奈 者 (寒飲停胃,上逆胸中,阻滯胸陽,邪正相搏,出入升降受阻;大成:病人心中昏亂不安,無可奈何的樣子), 生 薑 半 夏 湯 主 之(21) 。
(大成說:寒飲在胃,正邪相搏之狀,中焦寒飲上逆,影響肺氣肅降,故似喘不喘;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為寒飲凌心,心陽被扼之狀,生薑用汁而倍於半夏,以舒展肺胃之陽氣。...溫藥涼服,因生薑汁熱服則辛辣走竄更甚,易致嘔吐加重。分四服...乃避免因服藥量稍大而引起嘔吐,凡止嘔藥皆應仿此少量頻服法。)

    生 薑 半 夏 湯 方 :
(與小半夏湯相比,小半夏湯內半夏用量重於生薑,主要治飲停心下,取其散飲降逆,和胃止嘔;本方生薑用量重於半夏,且取汁用,主要治寒飲搏結胸胃,病凌迫心肺,故取生薑宣通消散,以通陽散結)

(大成:小半夏湯證,為痰飲嘔吐,故用生姜以止嘔為主;半夏乾薑散證,為胃寒氣逆,故用乾薑以溫中為主;生薑半夏湯證,為胃寒上逆,影響胸肺,故用生薑汁以散飲為主。三方皆配伍半夏[下氣]止[嘔逆])

半 夏 半 升 (60克), 生 薑 汁 一 升 (200毫升)    上 二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半 夏 取 二 升 , 內 生 薑 汁 ,煮 取 一 升 半 , 小 冷 (內經云:治寒以熱,涼以行之), 分 四 服 (緩服,防藥力過猛), 日 三 夜 一 服 , 嘔 止 、 停 後服 。

    乾 嘔 ,噦(寒氣上逆) , 若 手 足 厥(大成:千金[厥]下有[冷]字) 者(程雲來說: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  , 橘 皮 湯 主 之 (非陰盛陽衰而手足厥冷,故不用桂附)。(22)

    橘 皮 湯 方 :

橘 皮 四 兩(60克)   生 薑 半 斤(125克)       上 二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下 咽 即 愈(大成:可知病輕) 。
(大成說:乾嘔與噦臨床表現不同,乾嘔,為噁心欲吐之狀,,為胃氣上逆動膈,喉間氣逆,呃聲連連。二症不會同時出現。,至於手足厥,指手腳發涼,是由於胃氣上逆,中陽失布,一時性不能達於四末所致。為或然症。橘皮湯之橘皮辛苦而溫本經別錄均謂主下氣,止嘔逆,並用生薑之辛溫,共奏宣通陽氣,和胃降逆。氣行胃和,乾嘔或噦自止,手足自溫。方後說[下咽即癒],可知病輕易治)
(大成說:據報導,口嚼生薑可止噦,用法,取鮮生薑片放口中咀嚼,邊嚼邊咽薑汁,一般嚼1-3片可止。)

    噦(大成:明代之後統稱呃逆,俗稱打嗝,西醫認為是膈肌痙攣所致) 逆 者 (胃虛而熱乘之), 橘 皮 竹 茹 湯 主 之 。(23)(胃虛有熱而噦治法
(大成:論胃中虛熱性噦逆的證治)
(以方測證:必多兼有虛煩不安,少氣口乾,脈虛數、食少、舌紅少苔的症狀表現)
(尤怡說:胃虛而熱乘之,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降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ˋ大棗益虛安中)
(大成:第22條所述為胃寒氣逆,治宜溫胃散寒,降逆止噦;第23條為虛熱氣逆,治宜補虛清熱,降逆止噦;前第7條為腑實為患,以通利為要)
(大成說:關於噦病的治療,靈樞紀載了非藥物的療法,指出: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引迎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即取嚏以通肺氣,氣達則噦止,或採閉氣及驚嚇療法,上述非藥物療法,簡便易行,噦逆病輕者,確有療效。
噦之一症對危重病者的預後判斷很有意義。素問說:病深者,其聲噦。濟生拔萃更具體的說:大抵老人、虛人、久病人及婦人產後有此症者,皆是病深之候,非佳兆也。醫碥並說:病重得此,多為氣脫。)
(大成引秦伯未:治一患者呃逆不止,高齡、病久、舌紅少苔,脈細弱,屬於氣陰兩虛,詢問病因,乃因大怒而起,氣之逆也。治以西洋蔘、海沉香二味,一劑平,二劑愈)

    橘 皮 竹 茹 湯 方 :(嚴用和以本方加茯苓、半夏、麥冬、枇杷葉等,而增強補虛降逆之效,對治療氣陰兩虛呃逆,有一定參考價值

橘 皮 二 升(80克)(醫統本、尤注均作2斤) , 竹 茹 二 升(48克) , 大 棗 三 十 枚(90克) , 人 參 一 兩 (15克), 生薑 半 斤(125克) , 甘 草 五 兩(75克) 。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服 。
(大成:歌曰:噦逆橘皮竹茹湯,人參甘草棗生薑,寒熱虛實應分辨,病深聲噦不治象。)

    夫 六 腑 氣 絕(大成:指臟腑之氣虛衰) 於 外 者 , 手 足 寒 、 上 氣 、 腳 縮 ; 五 臟氣 絕 於 內 者 、 利 不 禁 、 下 甚 者 、 手 足 不 仁 。(24)(總論嘔吐、噦、下利的病機及預後)(呼應總論,突出雜病以臟腑為核心
呃逆,並由胃陽虛衰,不能通達於四末,故手足寒冷。「陽氣者,精六腑屬陽,陽主衛外,以胃為本。胃陽虛衰,失其和降,上逆而嘔吐」,筋脈失去陽氣之溫煦,故踡臥腳縮;更由於上焦受氣於中焦,胃陽虛衰,而宗氣亦隨之不足,以致於有上氣喘促之現象。
五臟屬陰,陰主內守,以腎為本。腎虛不固,故泄利不禁,下利過甚,則陰液勢必亦隨之不足,四肢筋脈缺少陰液的滋潤,故手足麻木不仁。
(大成說:本條列於本篇嘔噦與下利原文中間,承上啟下,旨在闡明嘔吐、噦、下利病變的一般規律。從總的病機來說三病出病在脾胃,終必及腎,是其病變的基本規律,...因此初期以治胃為主,而病至後期,病屬虛的,則要重視脾腎。)
(大成說:六腑以胃為本....五臟以脾腎為本.....)
(大成說:人體以臟腑為本,五臟六腑各司其職,六腑屬陽,陽主衛外,其氣行於表;五臟屬陰,陰主內守,其氣行於裡。
所謂[六腑氣絕於外][五臟氣絕於內],是指臟腑的氣衰弱,外不足以以行於表,內不能固守封藏的病機而言。六腑以胃為本,諸府皆受氣於胃,故六腑之氣虛衰,主要是胃氣虛衰;五臟以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諸臟之氣發源於腎,並受後天脾氣的充氧,故五臟之氣不充,主要是脾腎氣衰。
若胃氣虛衰,則諸腑之氣不達於表,故手足寒冷;胃失和降,故吐、噦逆;上焦不能受氣於中焦,宗氣亦隨之虛弱,故上氣喘逆;筋脈失於陽氣的溫煦,故踡臥腳縮。
若脾腎氣衰,腎氣不能固藏而下利,初期以脾病為主,脾虛失運,清氣下陷,故泄瀉;久必及腎,腎陽虛衰,故下利尤甚;陰液隨利而下泄,以致四肢筋脈失其濡養,故手足麻木不仁。)

    下 利 脈 沉 弦 者(沉脈主裡,弦脈主痛主寒,是邪氣入裡阻滯氣機,傳導不利) 、 下 重 (裡急後重,滯下不爽,腹痛不舒); 脈 大 者(大則病進) 、 為 未 止 ; 脈 微 弱數 者(微弱表正邪皆衰,數則陽氣將復(尤怡)) 、 為 欲 自 止 , 雖 發 熱 不 死 (微熱或虛熱。非內經云:「腸澼身熱則死」之大熱、實熱可比)。(25)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第365條同...)

    下 利 , 手 足 厥 冷 , 無 脈 者(陽虛,內外不溫) , 灸 之 不 溫 (陽衰難復,脈氣不還)。 若 脈 不 還, 反 微 喘 者 (陰氣下絕而下利,陽氣上脫而喘,陰陽離絕)、 死 。 少 陰 負 跗 陽 者(腳部少陰脈比跗陽弱;尤怡說: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跗陽者,水負而土勝也) , 為 順 也 (跗陽脈不絕,為脾胃陽氣來復,且少陰脈不絕,腎之根本未絕)。(26)(脾腎虛寒下利及其預後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第362條同)


    下 利 有 微 熱 而 渴(尤怡說:微熱而渴者,胃陽復也) 、 脈 弱 者(脈弱知其陰寒下利,但病者身有微熱、口渴,表示陽氣來復之象;尤怡說:脈弱,知邪氣衰也) , 今 自 愈 。(27)
(本條與傷寒論第360條同)

    下 利 脈 數 (陰寒下利,多脾腎陽虛。如其病變過程中見有數脈,非邪氣有餘,而是陽氣來復之象。傷寒361條有同樣論述,但此處之數脈乃與前25條「脈微弱數者」基本相似,如數而不弱,表示病進)、 有 微 熱 汗 出(尤怡說:微熱汗出,氣方振而勢外達) 、 今 自 愈 ; 設 脈 緊(緊主寒邪尚在) 為 未 解。(28)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第361條同,惟361條"設脈緊"之"脈"做"復"。據成注應作[設脈復緊])

    下 利 脈 數 而 渴 者(陽復太過,寒氣雖解而熱氣反增) , 今 自 愈(微弱數則自癒,數有力則內熱而傷陰絡,則血內溢。此時,渴必喜涼飲) ; 設 不 差 , 必 圊 膿 血 ,以 有 熱 故 也 。(29)
(大成:本條傷寒論第367條同,惟367條[圊]做[清];以上二條論虛寒下利而陽復太過的病機)

    下 利 脈 反 弦 (陰寒下利本應脈沉,今轉為浮弦,為陽氣升發,邪氣欲解,所以發熱、身汗之陽復而營衛和的症狀表現;尤怡說: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 發 熱 身 汗 者 , 自 愈(諸本無[自]字) 。(30)(陰寒下利向癒的脈證

(大成說:以上六條所論述的下利病,多為虛寒證候,故手足厥冷,甚至無脈。在本病過程中,以陽氣恢復為病情好轉的關鍵,故以口渴、脈數、微熱、汗出為正氣勝邪之徵。虛寒下利,脈象微弱,是正衰邪亦微之候,故之病將愈。反之,如脈大則為邪盛,故知病未解;脈緊與弦皆為寒象。如汗出後脈仍緊或弦,亦可知病邪未解。)
(大成引尤怡說: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里之候。故或熱,或渴,或汗出,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而愈。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證,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下利身熱則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雜病濕熱下利之證;仲景所言者,傷寒陰邪內入之證,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 利 氣 (矢氣)者 , 當 利 其 小 便(氣行於陽,不行於陰) 。(31)
下利氣的病機是:脾虛不運,濕邪內盛,濕盛氣阻,鬱滯腸間,故下利而作矢氣,氣隨利失,頻作不已。病多伴有腸鳴腹脹,小便不利等症)(利小便為治濕大法,而五苓散是主方
(醫宗金鑑說:久利,則為氣陷於大腸而不上舉,又當於升補中兼利小便)

    下 利 、 寸 脈 反 浮 數(寸脈候陽主氣,數主熱,寸口脈浮數為陽熱氣盛) 、 尺 中 自(自,本然) 澀 者 (尺脈候陰主血,澀則血不足)、 必 圊 膿 血(陽氣熱盛,陰血不足,勢必熱灼營血,腐化膿血) 。(32)(本論濕熱蘊結於下焦之痢疾,與陰寒下利不同

    下 利 清 穀 (清榖,即完穀,食物不消化,乃脾腎陽氣大虛,不能化腐水穀), 不 可 攻 其 表(必先救裡) , 汗 出 必 脹 滿(汗出陽更虛,陰寒更盛,以致陽虛不運,氣化遲難,而有腹部脹滿之象。內經云:「臟寒生滿病」) 。(33)(本條與「臟腑經絡篇」第14條「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裡」是首尾相顧,前後一致

    下 利 , 脈 沉 而 遲(脾腎陽虛) , 其 人 面 少 赤 , 身 有 微 熱(陰寒內盛,格陽於外;) , 下 利清 穀 者(陽虛不能溫腐水穀) , 必 鬱 冒 汗 出 而 解(邪正相爭,而鬱悶不舒,頭昏目瞀,若正盛邪卻,陰陽相和於外,則周身津津汗出,頭目清爽,遍體舒適而癒,此汗出應是微微汗出,非是大汗淋漓,亦非「但頭汗出」) , 其 人 必 微 熱 (陽虛不能溫養於外;
傷寒366條作微厥), 所 以 然 者 , 其面 戴 陽(虛陽上浮) , 下 虛 故 也(重申病機) 。(34)
(大成:論虛寒下利而虛陽浮越的病機)
(尤怡引喻氏說:若其人陽尚有根,其格出者終必復返,陽反而陰未肯降,必鬱冒少頃,然後陽勝而陰出為汗,陰邪乃解,自不下利矣。陽入陰出,敢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象,病人能無厥乎?)

    下 利 後(利已止) 脈 絕 , 手 足 厥 冷(應急以回陽救逆救治) , 晬 時(一周時,即一晝夜;經氣一周) 脈 還 , 手 足 溫 者 生(陽氣回), 脈 不 還(真陽絕) 者 死 。(35)
(大成:與傷寒論第368條同)
(

    下 利 (後)腹 脹 滿 , 身 體 疼 痛 者 , 先 溫 其 裡 , 乃 攻 其 表, 溫 裡 宜 四 逆 湯 , 攻 表 宜 桂 枝 湯 。(36)(陽證、實證,以袪邪為主;虛證、寒證,以養正為先
    四 逆 湯 方 : 方 見 上 。
(尤怡說:下利腹脹滿,裡有寒也;身體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溫其裡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於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顧里於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桂 枝 湯 方 :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五 味 , ● 咀 , 以 水 七 升 ,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適 寒 溫 服 一 升 , 服 已 須 臾 , 啜(熱) 稀 粥 一 升 , 以 助 藥 力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 微 似 有 汗 者 、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水 淋 漓 , 若 一 服 汗 出 病 瘥 , 停 後 服 。

    下 利 , 三 部 脈 皆 平(如平人脈實不虛;千金翼方[平]做[浮]) , 按 之 心 下 堅 者 (脘阻腹脹,按之堅硬,為有形之實滯內結), 急 下 之 , 宜大 承 氣 湯 。(37)
(尤怡說:按之心下堅,其證的矣,脈雖不實大,而亦未見微弱,自宜急下,使實去則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

    下 利 脈 遲 而 滑 (有力。輕取浮遲,沉取滑實有力,為食滯於裡之脈)者 、 實 也 、 利 未 欲 止(大成:千金作[利為未止]) , 急 下 之 , 宜大 承 氣 湯 。(38)
(尤怡說:脈遲為寒,然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實,以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機也。夫利因實而致者,實不去則利不已,故宜急下。)

    下 利 脈 反 滑 者(下利脈應沉,今滑,故曰反。脈經云:脈滑者,病食也。宿食停積之實證) , 當 有 所 去(去宿食) , 下 乃 愈 , 宜 大 承 氣 湯。(39)

    下 利 已 差 , 至 其 年 月 日 時 復 發 者 (宿食積病,攻之不盡), 以 病 不 盡 故 也。 當 下 之 , 宜 大 承 氣 湯 (宜字,有斟酌之意)。(40)
(尤怡說:病已差而至其時復發者,陳積在脾也。脾主信,故按期復發,是當下之,令陳積去,則病本拔而愈。)
根據臨床實踐,下利復發的原因,主要是袪邪未盡,與臟腑虧虛所致,故遇 到一定條件(包括氣候、飲食、情志等),則下利復發如故,因此在治療時,既要袪邪務淨,並注意調補臟腑,顧護腸胃,以增強其健運功能,這不僅僅治療反覆發 作的「休息痢」如此,對慢性痢疾、慢性腸炎的疾患也是很重要的原則
現代研究:大承氣湯能使動物腸運動汗容積增加,促使套疊還納,加味進一步能治療腸梗阻

    下 利 譫 語 者 (胃實熱上蒙心神,故神昏譫語;腸中燥屎內結,故少腹鞭滿,按之疼痛,下利不暢,曹家達認為即是「熱結旁流」。該證臨床上多兼有潮熱,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等), 有 燥 屎 也 , 小 承 氣 湯 主 之(尤怡認為,病剛剛成「實」,故不用大承氣湯恐傷正也) 。(41)
臨床上對脘腹阻障,痞鞭拒按,下利不暢,脈實有力等證,可市當選用大、小承氣湯化裁
(大成說:下利而聞之[譫語];脈之[滑]或[遲]有力;望之舌苔黃燥等,實證無疑矣。故用承氣湯攻下,此乃通因通用法,即內經所謂[實者瀉之]之意。倘若邪實而正氣已虛,則又當採用攻補兼施法為宜)

    小 承 氣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60克)  厚 朴 二 兩 ( 炙 )(30克)   枳 實 大 者 三 枚 ( 炙 )(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二 服 , 得 利 則 止 。

    下 利 便 膿 血 者 、 桃 花 湯 主 之 。(42)(虛寒下利膿血證治
(傷寒論第306條,下例前有[少陰病]三個字)
本條下利膿血,為久利不止,中陽大傷,氣血下陷,屬於虛寒候。由於既虛且寒,下利滑脫不禁,寒凝日久,故營血瘀腐而便膿血,其血多暗而無氣味,並有神疲乏力,四肢不溫,腸鳴腹脹,喜溫畏冷,脈微細或沉弱表現
本方在臨床上對阿米巴痢疾、慢性痢疾、腸傷寒伴腸出血、子宮功能性出血,腸功能紊亂,小兒腹瀉等,都可隨證加減運用效果良好。如氣虛加參耆;陽虛加桂附;出血加阿膠、地榆炭、三七、白芨,並以炮薑易乾姜;腹痛加芍藥;寒久化熱,挾有熱象者,少佐以芩、連、白頭翁等
(大成:尤怡說:此治濕寒內淫,臟器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斥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為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法)

    桃 花 湯 方 :

赤 石 脂 一 升(218克) ( 一 半 挫 , 一 半 篩 末 )   乾 薑 一 兩(15克)   粳米 一 升(16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令 米 熟 , 去 滓 , 溫 服 七 合, 內 赤 石 脂 末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若 一 服 愈 , 餘 勿 服 。

    熱 利 下 重 者(濕熱下利,裡急後重,滯下不爽) , 白 頭 翁 湯 主 之 。(43)
由於濕熱內蘊,大腸傳導失職,故有發熱,口渴,裡急後重,下利膿血,肛門灼熱,以及尿赤、苔黃、脈數等證的表現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第371條同,為[更服]下有[一升])
(大成引尤怡說:此治濕熱下注,及傷寒邪熱入裏作利之法,白頭翁苦以除溼,寒以勝熱也)
現代研究:對本方不用口服,採取保留灌腸,減少口服後受胃酸等中和作用而削弱藥力之弊,改變腸內環境酸鹼度,提高藥物對病原菌殺傷力,和保持藥物在腸內有效時間和濃度,對機體無什麼不良的特殊反應,對慢性頑固性腸道疾病,獲得教好的療效。
444888777
555999555
666666222
(表格測試:利用google文件先畫好表格再貼過來)


55555好好好

88888讚讚讚

6666壞壞壞

66666可可可

(在google文件先畫好輸入好,再貼過來)

      白 頭 翁 湯 方 :

白 頭 翁 二 兩 (清熱涼血)  黃 連 三 兩 , 黃 柏 三 兩 (上兩味清熱燥濕,堅陰厚腸)  秦 皮(瀉熱澀腸) 三 兩     上 四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二 升 、 去 滓 、 溫 服 一 升、 不 愈 , 更 服 。

    下 利 後 更 煩 (比之前更煩,餘熱未清), 按 之 心 下 濡 者(胃腸無有形之邪) , 為 虛 煩 也 , 梔 子 豉湯 主 之 。(44)
(大成:本條與傷寒論375條同...)
前人認為該方為宣湧之劑,但臨床並盡非如此
(尤怡說: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香豉、梔子能熱熱而除煩,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

    梔 子 豉 湯 方 :

梔 子 十 四 枚(1.5*14=21克)、 香 豉 四 合(12.4*4=49.6克)  ( 綿 裹 )     上 二 味 , 以 水 四 升 , 先 煮 梔 子 得 二 升 半 、 內 豉 ,煮 取 一 升 半 、 去 滓 、 分 二 服 , 溫 進 一 服 , 得 吐 則 止 。

    下 利 清 穀 (脾腎陽虛,陰寒內盛), 裡 寒 外 熱 、 汗 出 而 厥 者 (陰盛格陽,陽虛外浮,故身熱汗出。陰從下利而外脫,陽從汗出而欲外越), 通 脈 四 逆 湯主 之 (錢潢曰:既增通脈二字,恐是已加蔥白。)。(45)
傷寒論少陰篇第317條:「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可參考
(大成說:此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的證候在上表現為[其人面少赤];在下則為[下利清穀];在外則[外熱](肌膚雖熱,久按不熱);陽氣不能溫養四肢則[厥](厥冷至肘過膝);陽氣不固,陰液外洩則[汗出](冷汗不止,如珠如油)。此外,脈必細微欲絕或浮大無根,舌質淡胖或淡紫。急用通脈四逆湯回陽救逆。)
脈與證反時,脈象尤其重要)---版主

    通 脈 四 逆 湯 方 :

用 大 附 子 一 枚(15克) ( 生 用 )   乾 薑 三 兩(45克) ( 強 人 可 四 兩 )  甘 草 二 兩(30克)(炙 )(附子用量必須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論)---版主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 滓 , 分 溫再 服 。

    下 利 肺 痛(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痛即胸痛,因大腸濕熱內蘊), 紫 參 湯 主 之 。(46)(疑非仲景方)(紫參諸家說法不一,臨床上常以重樓為主治療急慢性痢疾,療效顯著。)(大成說:肺痛一詞所只有四種說法可見P748)
(大成:本經云:紫參苦寒,無毒。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利大便。紫蔘為何物,筆者尚無考證結果)
紫蔘

    紫 參 湯 方 :

紫 參 半 斤   甘 草 三 兩     上 二 味 , 以 水 五 升 , 先 煮 紫 參 , 取 二 升 , 內 甘 草, 煮 取 一 升 半 , 分 溫 三 服 。 ( 疑 非 仲 景方 )

    氣 利 (中氣虛寒,氣虛不固,故下利滑脫,大便隨屎氣而流出)
, 訶 黎 勒 散 主 之 。(47)(31條為水濕太盛,本條中虛下陷,虛實有別)

    訶 黎 勒 散 方 (疑非仲景方):(訶子有歛肺澀腸、止利固脫作用,臨床對久咳、久瀉、久利以致大便滑脫不禁者,有一定療效。粥引和服,能益胃腸,建中氣)

訶 黎 勒 十 枚 (45克)( 煨 )     上 一 味 , 為 散 , 粥 飲 和 , 頓 服 。 疑 非 仲 景 方 。
(大成說:引本草圖經說:以訶黎勒,麵裹,塘灰火中煨之,令面黃熟。引類證本草說:去核,細研為末)(火塘:可供生火取暖的小坑。築於室內,四周疊以磚石,生火於其中。)
(大成說:[下利氣]與[氣利]證治:本條與前第31條比較:前者是下利水瀉而兼矢氣,為濕滯大腸,當利其小便以實大便,可用五苓散;本條是久病泄瀉而氣虛不固。為矢氣時大便隨之而出,法當澀腸固脫以止利,治用訶黎勒散,或並用補中益氣法以舉陷)
(大成說:下利由中氣虛所致,補中益氣湯送服訶黎勒散,療效更佳。)
(大成說:炮姜所治,為脾陽虛泄瀉;訶黎勒散所治,為腸滑氣利之泄瀉)
(大成引趙鳳金等報導:泄瀉諸藥無效,用米粥調養而收工見P749)
(大成說:具實驗研究,訶子對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因其富含鞣質,對痢疾形成的黏膜潰瘍有收斂作用,訶子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作用)
(大成:脫肛驗案P749;引金匱發微:治鄉人陶姓曾用之,所用為訶子散,取其味澀能止,彼以藥末味澀,不能下嚥,和入粥中強吞之,日盡一服,三日而止...)

    〔 附 方 〕

《 千 金 翼 》 小 承 氣 湯 : 治 大 便 不 通 , 噦 數(呃逆較甚) 譫 語 。(陽明胃實證治)    

《 外 臺 》 黃 芩 湯 : 治 乾 嘔 下 利(寒熱互結中焦,胃失和降而降逆作嘔,腸失傳導而下利。與本篇第11條病機相似。重點在溫胃益氣,凡中寒氣少者可用) 
(大成說:黃芩湯,即傷寒論黃連湯,以黃芩易黃連而去甘草,為瀉心湯的變法。主治乾嘔下利,當屬寒熱互結於中,影響及於上下,且中焦虛寒)

    黃 芩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乾 薑 三 兩   桂 枝 一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半 夏 半 斤 。
    上 六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分 三 服 。
本篇歸納:
嘔吐實熱證:
1.少陽鬱熱甘味不和----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2.腸熱內迫、胃氣上逆----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3.胃腸實熱阻滯----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嘔吐虛寒證:
1.胃寒夾肝氣上逆----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2.脾胃虛寒、陰盛格楊----嘔而脈若、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四逆湯主之。
3.虛寒胃反----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嘔吐寒熱錯雜證:
1.寒熱互結於中----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嘔吐水飲內停證:
1.飲阻氣逆,嘔渴並見----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2.中陽不足,寒飲內盛----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3.寒飲搏結,胸陽被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嘔吐治禁:
1.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
2.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噦證治:
1.實邪阻滯----噦而腹痛,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2.胃虛有寒----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3.胃虛夾熱----噦溺者,橘皮竹如湯主之。
下利虛寒證治:
1.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2.下利(清穀)腹脹滿----四逆湯主之。
3.氣利,訶梨勒散主之。
下利實熱證治:
1.下利黏穢、下利瞻語、下利按之心下堅者----大小承氣湯主之。
下利虛煩證治:
1.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肺痛證治:
1.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大成說:

本篇所論嘔吐,其病因病機分為:實熱、虛熱、虛寒、寒熱錯雜、水飲庭旭等五種。其治療方法,有化飲以止嘔,如半夏、生薑等所組成的方劑;有祛邪以止嘔者,如小柴胡湯、大黃甘草湯、茯苓澤瀉湯之類;有溫潤以止嘔者,如大半夏湯;有溫脾腎以止嘔者,如四逆湯;有暖肝溫為以止嘔者,如吳茱萸湯;亦有不可見嘔而止嘔者,如嘔家有癰膿,不可止嘔之例。此皆[治病必求於本]之旨。

本篇所論噦,後世稱為呃逆,臨證應分辨寒、熱、需、實以治之。若胃寒宜橘皮湯;虛熱宜橘皮竹茹湯;邪實所致者宜通大便,或利小便,下竅通則上逆止。此外,病深呃逆,為預後不良之兆。

本篇所論下利,包刮泄瀉、痢疾兩病。從病機上可概括為虛寒和虛熱兩種證候。如表裡皆寒而泄瀉者,治宜先裡後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陽衰陰盛的寒泄,宜通脈四逆湯;熱結旁流的泄瀉,宜大、小承氣湯;虛寒滑脫,宜桃花湯;熱利下重,宜白頭翁湯;泄後餘熱不盡的虛煩,宜梔子豉湯。此外,下利氣因濕滯大腸者,可用五苓散;氣利因氣虛不固者,以柯黎勒散收斂止泄。

總之,嘔吐、噦、下利之屬於實證、熱證者,多與胃腸有關;屬於虛證寒證者,多與脾腎有關。所用方劑如桂枝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大承氣湯,為和、和、'溫、下法的代表方。篇中還有許多方劑非常實用,如吳茱萸湯、半夏瀉心湯、白頭翁湯等。)





腸 癰 浸 淫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八

(大成說:瘡,指金瘡,即刀斧所傷;癰,指癰腫,為體表癰瘍之一;浸淫瘡,是一種皮膚病。1、2條論癰腫的診斷;3、4條論腸癰的證治;5、6條論金瘡證治;7、8條論浸淫瘡的證治)

諸 浮 數 脈(浮數若為外感風熱,則應以身體發熱為主)
, 應 當 發 熱 , 而 反 洒 淅 惡 寒(反而以身體惡寒為主;乃熱毒內鬱,正邪相爭之症,始為振寒,繼則發熱) , 若 有 痛 處(身體某一局部有固定痛處而拒按;若有痛處才是辨證的關鍵) ,當 發 其 癰(千金[發其]作[結為]) 。(論癰腫初起的脈證)(1)

(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壅遏而不得行,營氣不從,癰腫局部熱毒壅塞,營血凝滯,故紅腫熱痛,痛處不移,衛氣不能發越暢行,則洒淅惡寒)
(臨床上凡瘡癰初起和潰膿階段,發熱與惡寒常常並見,且有局部疼痛的特徵)
(脈經論臃腫之脈如下:
1.脈微而遲,必發熱,弱而數,為振寒,當發臃腫。
2.脈浮而數,身體無熱,其形嘿嘿,胸中微噪(一作胃中微噪),不知痛之所在,此人當發癰腫。
3.脈滑而數,數則為熱,滑則為實,滑則主榮,數則主衛,營衛相逢,則結為癰,熱之所過,則為膿也。


    師 曰 : 諸 癰 腫 , 欲 知 有 膿 無 膿 , 以 手 掩 腫 上 , 熱者 為 有 膿 , 不 熱 者 為 無 膿 。(2)(營衛凝鬱只是癰腫,鬱而生熱,熱毒熾盛,使局部發熱,使氣血腐化才成膿)
(尤怡說:癰腫之候,膿不成則毒不化,而毒不聚,則膿必不成。故以手掩其腫上,熱者,毒已聚,則有膿;不熱者,毒不聚,則無膿。)
(吳謙醫宗金鑑之外科心法要訣云:
以手按之,堅硬者,無膿之象;不熱者,無膿;熱者,有膿;按之大軟者,內膿已熟;半軟半硬者,膿未全成;按之指即起復者,有膿;不復者,無膿;深按之而速 起者,內是稀黃水;深按之而緩起者,內是壞污膿;按之實而痛甚者,內必是血、按之虛而不痛者,內必是氣。輕按即痛者,其膿淺;重按方痛者,其膿深;薄皮剝 起者,其膿必淺;皮色不變,不高阜者,其膿必稠。
)
(黃樹曾云:
癰腫痛癢,多屬於火,膿流肉腐,皆傷於陰。製法總宜清火養陰為主,而加開胃健脾之藥,人參止用錢許,數劑即效。又凡治癰疽應注意其人肥脊,瘦弱之軀忌見 血,窗口若大,則肌肉難生,宜用圍藥......束其根盤,則頂自高而膿易成,繼之護心化膿可安。癰為陽毒,(但若)狀多平塌,皮色不紅,宜酌用陽和湯 (熟地、鹿角膠、白介子、肉桂、甘草、麻黃(先煮去沫)、薑炭)加減。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切忌濫用刀針。癰證初起,亦宜用消藥,逾四、五日,始能用托藥
)
(曹家達云:
與按癰疽大證......復有體虛為易腫大者,或婦人並在下體,未便開刀者,仙方活命飲成效卓著,當附存之。仙方活命飲方:乳香、末藥各2錢,炙甲片5 錢,皂角刺3錢,大貝4錢,甘草2錢,歸尾2錢,生黃耆3錢,赤芍4錢,銀花3錢。排膿加白芷。上右藥水煎服,即日止痛,膿成自潰,未成即消。)

(初起腫痛不甚紅者,可解表散毒法;如腫痛紅而硬者(將成膿),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如按之熱而痛甚(膿初成未潰),宜清熱解毒排膿法;如膿成已潰者,則宜生肌扶正法。)
(大成說:癰腫一般分癰疽兩類:大抵焮腫色赤,痛劇熱甚,其皮薄亮,其膿易化,窗口易歛者,癰;平蹋白陷,堅硬木痛,皮色不變,按之不熱,化膿收口遲緩者,。疽。
癰屬陽證,多為風火熱毒所致;疽屬陰證,多因寒濕凝滯而成。...陰疽的治法以及癰腫的治療,尚需參考後世方書)




    腸 癰 之 為 病 , 其 身 甲 錯 (營血澀滯,不能外榮皮膚。甲錯,皮膚粗糙摸之礙手;大成說:此種表現可見於慢性腸癰(急性發作)等久病患者,若素體健康,突發腸癰成膿,則不會有如此表現), 腹 皮 急 (緊張), 按 之 濡 (有形的癰腫內結於腸,已經成膿,故腹皮急,按之濡軟如腫之形狀), 如 腫狀 , 腹 無 積 聚(與腹內積聚不同;此與積聚堅硬者不同) , 身 無 熱 , 脈 數 (熱毒聚結於局部,邪熱不復散於外,病變侷限,故全身不發熱。但膿成血燥,局部瘀熱,加上陽氣不足,正不勝邪,故見脈數無力之象), 此 為 腹 內 有 癰 膿 , 薏 苡附 子 敗 醬 散 主 之 。(大成:論腸癰膿已成的證治)(3)
(大成說:此慢性腸癰急性發作。苡人、敗醬皆甘而微寒,重用之,解毒排膿,少用附子為佐。尤怡說:假其辛熱,以行鬱滯之氣爾。當然,久病陽氣虛衰者,可適當加大附子用量...)
(陳實功曰:初起小腹疼痛,小便不利,六脈微緩,不作寒熱者輕。已成小腹腫而堅硬,小便數而不利,六脈洪數者險。已饋時時下膿,裡急後重,日夜無度,疼痛不減者重。潰後膿腥臭穢,或流敗水濁淤,虛熱更增不食者死。)
(徐振華於浙江中醫總結治療闌尾炎89例報告:關於本方適應證:右少腹壓 痛,可觸有包塊如掌大,便乾尿黃肢冷,病人多素體陽虛,面色萎黃,精神疲倦,舌苔淡白,脈不過數(或脈遲緩),老人或小孩子多見此證,白血球檢查不高,不 論已成膿、未成膿,體溫在38度C以下,疼痛不劇烈,脈象細數或洪數者)
(本方臨床加減:血瘀加桃仁、桃花、穿山甲、地鱉蟲;膿毒重加冬瓜仁、赤小豆、紅藤;血虛加當歸、川芎、白芍;氣虛加黃耆、黨參;氣滯加木香、乳香;便必劇痛加大黃。)
(大成舉驗案,以本方治療1.卵巢囊腫2.急慢性腸癰3.慢腸癰急性發作5.克隆病見P752)
反跳痛
(大成說:薏苡附子敗醬散,清熱解毒,排膿散血之功效,不但是治療腸癰已成的專方,而且可以治療多種病證形成膿腫(如闌尾周圍膿腫、肝膿腫、卵巢囊腫(P752)
等)或濕熱運結(如黴菌性腸炎、頑固性滯下等)
(大成引孫公望經驗說:腸癰治療原則:未成膿時,急下以通壅結;若已成膿,活血行淤,排膿消腫為當務之急;癰已破潰,必須排膿托毒,調理氣血。
闌尾膿腫如侷限,波及面不大,表現陽明實熱者,尚可議攻;膿腫大而波及面廣者,不可攻之。
攻下要每用大黃,不用芒硝,患者每洩出黑糞或血樣膿凍,則收到下瘀熱之效;正氣不足者,即用熟大黃,亦可通便(方藥見下))

    薏 苡 附 子 敗 醬 散 方 :

薏 苡 仁 十 分 (40克)  附 子 二 分(8克)   敗 醬 五 分(20克)       上 三 味 , 杵 為 末 , 取 方 寸 匕(石類2克,草類1克;一說6-9克) , 以 水 二 升 , 煎 減 半, 頓 服 , 小 便(大便) 當 下 。
(大成說:服該方後可使膿毒淤濁從大便排出,則腸癰可癒。此云小便當下,恐有錯簡)
(黃竹齋:P915-916)

    腸 癰 者 , 少 腹 腫 痞 (瘀熱阻滯經脈,營血不暢。形腫於外,痞滿於內;大成:脈經[腫]下無[痞]字), 按 之 即 痛 如 淋(小腹為厥陰所過,厥陰脈尋陰器,故少腹按而痛引陰莖,有如淋狀,而小便則自調也;大成:營血瘀結於腸中,致少腹腫痞;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少腹拘急、拒按,按之有壓痛及反跳痛) , 小 便 自 調(意在與淋病鑑別,大腸居小腸下,逼處膀胱,致小腹種痞,而時非膀胱危害,固仍小便自調也)(大成:脈經[如淋,小便自調]并作[小便數如淋]。病在腸中,與膀胱鄰近,熱毒影響膀胱,可致小便數,如淋。但膀胱無病,故曰自調)
時 時 發 熱(發熱時輕時重,非時發時止也) , 自 汗 出(熱蒸而汗出) , 復 惡 寒 (正邪交爭,熱蒸營血,迫津外洩,熱邪外張。且熱毒壅遏營血引起衛氣不能暢行,故雖自汗出而又復惡寒), 其 脈 遲 緊 者 (有力,脈緊為腸癰初起正邪相爭之象), 膿 未 成(熱伏血瘀,蘊結不通,然營氣未腐,膿未成熟), 可下 之 (即大黃牡丹皮湯), 當 有 血(大成:攻下藥,患者每瀉出黑糞或血樣膿凍) 。 脈 洪 數 者 , 膿 已 成 , 不 可 下 也(尤怡說:云不可下者,雖下之不能消也,大黃牡丹皮湯,腸癰已成、未成皆可主之,故曰有膿當下,無膿當下血) , 大 黃 牡丹 湯 主 之 。(4)
(大成方歌:腸癰初起膿未成,大黃牡丹可建功,芒硝桃仁冬瓜仁,消瘀泄熱效力宏。薏苡附子敗醬散,主治腸內有癰膿。)

    大 黃 牡 丹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60克)  牡 丹 一 兩(大成:千金作[三兩])   桃 仁 五 十 枚(20克)   瓜 子 半 升(冬瓜仁24克)(千金作[一升])(尤本作[冬瓜仁]半升)   芒硝 三 合(48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 內 芒 硝 ,再 煎 沸 , 頓 服 之 , 有 膿 當 下 , 如 無 膿 , 當 下 血
(歷代對大黃牡丹皮湯的適應證有四種不同的看法,看法較妥當的有:1.該方最適用於未成膿的腸癰實熱證,但也可以用於有膿的實熱腸癰,不能用於體虛有膿的實熱腸癰(可考慮用薏苡附子敗醬散),關鍵在於辨證施治;大成說:對於腸癰農已成者,應當慎用攻下,以免造成闌尾穿孔,導致腹膜炎等危險病變)P754
(鄭藝文云:腸癰化膿尚未潰破,未形成腹膜炎,應在可下之列。早下正所以防癰膿潰散,瀰漫於腹腔,故此謂之[有膿當下]。設尚未化膿,則熱血鬱血成瘀,用此散結破瘀之劑,則下血而消癰,不致養虎貽患。)
(本方適應證:腸癰右下腹疼痛拒按,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發熱(體 溫在38度C以上)惡寒,自汗出,煩躁欲嘔,口渴欲飲,舌質紅或絳,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或遲緊;雖無發熱但大便閉結(或稀而不爽),小便自調或色黃。腸 癰急證服本湯後,當下灰黑色如泥糊樣便才能好轉。又治產後血暈,悶絕狼狽,若口噤,則敲開灌之必效,欲產先煎下,以備緩急)
(臨證時可據證加減:高熱者加銀花、紅藤、紫花地丁、石膏、花粉、連 翹;腹滿氣滯疼痛劇烈者,加木香、枳實、延胡索、厚朴、青皮、川楝子;有包塊者加乳香、沒藥、紅藤、炮山甲、牛膝;肝膿瘍者加柴胡、黃芩;如大便溏者,去 芒硝加苡仁;熱重於濕者家黃芩、黃連清熱解毒;濕重苔厚膩者加佩蘭、白蔻、藿香芳香化濕;舌質紅絳ˋ加麥冬。)

大黃牡丹皮湯和薏苡附子敗醬散比較表
  大黃牡丹皮湯 薏苡附子敗醬散
辯證要點 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右下腹闌門部位疼痛拒按,反跳痛,發熱自汗出惡寒,大便滯而不爽,舌紅苔黃,脈遲緊或弦滑數,新病體實者 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舌質淡紅,苔白微膩,脈虛數或細弱,體虛病程較長者
病機 熱毒蓄結腸中,血瘀成癰,未成膿或膿初成,數裡熱實證 腸癰膿已成未潰,熱毒未淨陽氣不足,數裡虛夾熱證。
法治 蕩熱解毒、消腫排膿,逐瘀攻下 排膿消癰,清熱解毒,通陽散結
臨床運用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急性闌尾併發腹膜炎。屬陽明府實證者。 化膿性闌尾炎膿腫型,慢性闌尾炎化膿未潰。
(對於重型急性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闌尾炎合併腹膜炎有中毒性休克,或腹腔膿液多者,或嬰兒急性闌尾炎,妊娠闌尾炎合併瀰漫性腹膜炎,闌尾寄生蟲病等,均不宜使用本方)
(用本方治闌尾炎時劑量應大:冬瓜仁、米仁1-2兩,丹皮24克-30克,芒硝18-24克,桃仁12-18克,生大黃9-12克)
(國內臨床報導認為:不論未成膿或已成膿甚至膿腫,腸癰潰爛引起陽明府實證,以本方為基礎加減仍能取得一定療效,並提出早用並堅持用下法,突破了仲景[膿已成,不可下]的認識-鄧鐵濤老師經驗介紹,詳細情形可見P755))
(大成引孫公望經驗:以活血散淤,排膿消腫為主,自擬敗醬薏苡紅藤湯:紅藤、紫花地丁、敗醬草、薏苡仁、冬瓜子、地榆、制乳沒、蒲公英
加減:氣滯加香附、陳皮;血鬱加元胡、粉丹皮、當歸;發熱加連翹、大貝、僵蠶;便閉加大黃或熟大黃
適應證:腹痛劇烈,右下腹可觸及腫塊,用抗生素難以控制,納呆便結,舌苔穢垢厚膩,脈洪數或弦緊者。)
(大成引丹波元簡說:...故葶藶大棗瀉肺湯,肺癰逐毒之治也;桔梗湯,肺癰排膿之治也。大黃牡丹皮湯,腸癰排膿之治也;薏苡附子敗醬散,腸癰排膿之治也)
(大成引余無言經驗:先父對內癰的治療曾潛心研究,如治肝癰,他以大黃牡丹皮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收效甚宏。又治腸癰及腸癰化膿...自擬紅藤丹皮大黃湯(紅藤30克 粉丹皮 錦紋大黃各15克 桃仁泥12克 元明粉12克分沖 瓜蔞仁12克 京赤芍9克 加酒一杯煎服)或以此方加減治療腸癰化膿病,一般在服藥1-2帖後減大黃,另加地丁、銀花等味...P756)
(大成引用吳氏8年收治急性闌尾炎1166例得出:對闌尾炎採用即期手術之指徵,提出三點意見P756)
(大成關於辨證論治用藥提點:P756)
(大成關於闌尾炎不同類型的腹痛特徵:P756)
(大成:非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遠期療效觀察P756)
(大成:大黃牡丹皮湯治療痔瘡P757)
(大成:大黃牡丹皮湯作為外科急腹證的基本方P757)
(大成:中西醫都確認:...臨床表現70-80%具有典型的轉移性腹痛(即腹痛先起腹上腹或臍周部,數小時後,轉移並固定在右下腹部。不同病理臨床類型的闌尾炎腹痛有差異,如單純性闌尾炎是輕度隱痛;化膿性成陣發性劇痛和脹痛;壞疽性腹痛成持續性(腹痛),穿孔後則可以引起瀰漫性腹膜炎。體徵以右下腹壓痛為特點,若闌尾炎已發展到化膿、壞死或穿孔,則有腹肌緊張、反跳痛和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腹膜刺激徵象...P757)
(大成引冉雪峰醫案: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冉氏按:初診時,痛劇脈旺,知其化膿不甚,苟果化膿甚,則脈必反弱,痛必反緩,故注重活血消瘀,軟堅散結,幸而獲癒。)
(大成:實驗研究,該方能增強腸管及闌尾的蠕動,改善其血運及組織營養,促進炎症消退。具有抗炎、抑菌,對外科及腹症患者能減少其內毒素證的產生,從而改善預後;並能增強機體免疫作用,以利於消炎癒病。)



    問 曰 : 寸 口 脈 浮 微 而 澀 (微,陽氣虛;澀,血虛。浮微澀,陰血不足,陽氣不固;大成;脈經無[浮]字), 法 當 亡 血 , 若 汗 出 (若,或也), 設不 汗 者 云 何 (從脈象看,或因亡血(吐衄下血崩漏之體內出血),或由汗出所致。因為汗血同源。若上述兩項都不是)? 答 曰 : 若 身 有 瘡 , 被 刀 斧 所 傷 , 亡 血 故 也(外傷出血)。(5)

(諸病源候論云:診金瘡血出太多,其脈虛細則生,數實大者死,小則生,浮大者死。所傷在陽處者,去血四、五斗,脈微緩而遲者生,急疾者死)
    病 金 瘡 , 王 不 留 行 散 主 之 。(6)(金瘡概治方)

    王 不 留 行 散 方 :

王 不 留 行 十 分(40克)(祛瘀活血) ( 八 月 八 日 採 )(秋氣肅歛氣全,有助於創傷癒合)  蒴 藋 (讀碩調)(行血通經,消瘀化凝)細 葉 十 分(40克) ( 七月 七 日 採 )   桑 東 南 根 白 皮 十 分(40克) ( 三 月 三 日 採 )(春氣生發,促使肉芽生發;可以縫金瘡,本經治傷中;別錄:可以縫金瘡)   甘 草十 八 分(72克)(大成:寬政本籍本草綱目做[十分])   川 椒 三 分(12克) ( 除 目 及 閉 口 , 去 汗 ) 黃 芩 二 分(8克)   乾薑 二 分(8克)   厚 朴 二 分(8克)   芍 藥 二 分 (8克)(芩、芍清血熱,椒、姜、朴溫運血脈,利氣行滯,甘草補中生肌,調和諸藥)
    上 九 味 , 桑 根 皮 以 上 三 味 燒 灰 存 性 (入血止血), 勿 令 灰 過 ,各 別 杵 篩 , 合 治 之 為 散 , 服 方 寸 匕 。 小 瘡 即 粉 之 , 大 瘡但 服 之 , 產 後 亦 可 服 。 如 風 寒 , 桑 東 根 勿 取 之(過於寒涼) ; 前 三 物, 皆 陰 乾 百 日 。
(王不留行散對各種機械創傷、瘀血兼出血症有效,在仲景治瘀諸法中,該方體現活血以止血的治法,影響後世名方如七厘散、活絡效靈丹、十灰散等著名止血方劑,皆於涼血止血中加入活血藥。)
(至金瘡出血不止方:煮桑根十沸,服一升即止;治久刺不出方:服王不留行即出,兼取根末貼之)
(根據國內報導蒴藋有如下作用:1.加速骨折癒合:取根莖,洗淨烘乾 研末,用時滲入少許的麵粉(4比1),以白酒調成泥狀,平舖在紗布上敷於骨折處,再用夾板固定,每5-10天換藥乙次,每隔一天滴入白酒1次,平均治預期 限33-48天2.消腫3.治跌打受傷及骨折疼痛(蒴藋根6錢,酒水各半,煎好,濾去渣,加白糖一兩,攪和服。又治紅腫癰毒,蒴藋鮮根或葉切碎搗爛,稍加 雞蛋。搗和敷患處。4.止痛,粉末加入膠囊,每粒0.3克痛時服2粒。用於各種手術後切口痛、牙痛、腹痛等。另外,用王不留行治療帶狀泡疹:將王不留行用 細火炒黃,直到少數開花,然後研碎過篩,取細末,泡疹已破損者,將粉撒布於破饋之瘡面上,未破者,用麻油將王不留行粉末調成稀糊狀塗抹,每日三次,每次塗 藥後,局部無不良反應,約20分鐘可以止痛)
(大成:金瘡久不合驗案可見P760)

    排 膿 散 方 :

枳 實 十 六 枚(理氣破滯除鬱熱) (3-10克*16=48-160克)  芍 藥 六 分 (用赤芍通血脈,涼血定痛)(24克)  桔 梗 二 分(開提肺氣而排膿) (8克)
    上 三 味 , 杵 為 散 , 取 雞 子 黃 一 枚 (血護陰滋), 以 藥 散 與 雞 黃相 等 , 揉 和 令 相 得 , 飲 和 服 之 , 日 一 服 。
(現在研究:主治胃癰或腸癰,膿成將潰或初潰,而瘀熱較盛之證。可以本方排膿化毒,膿成未潰,其脈滑數,屬瘀熱較盛者,方中芍藥宜用赤芍涼血化瘀;如初潰或潰後其脈虛數,屬虛熱較盛者,宜用白芍養血滋陰)
(白芍對所有格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桔梗不具任何抗菌性能)
(魏念庭說:排膿散為瘡癰將成未成,治理之法也。尤怡說:枳實苦寒,除熱破滯為君,得芍藥則通血,得桔梗則利氣,而尤賴雞子黃之甘潤,以為排膿化毒之本。)
(黃竹齋說:是方芍藥行血分之滯而不傷陰;桔梗利氣分之結而不傷陽;枳實導水以消腫;雞子黃調胃以護心安神,允為排膿之良劑也。)
(張氏醫通:排膿散治內癰,膿從便出)

    排 膿 湯 方 :(徐斌曰,上兩方,乃瘡癰不能散者概治之方,不獨為腸癰腫癰設也)

甘 草 二 兩   桔 梗 三 兩   生 薑 一 兩   大 棗 十 枚     上 四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溫 服 五 合 , 日 再服 。
(以上二方,一散一湯,雖未載主治,但均為排膿而設。一般化膿性疾病如肺癰、胃癰、腸癰、瘰癧潰瘍流膿,中耳炎流膿、臍癰流膿及卵巢膿腫,凡屬內癰、金瘡皆可服用。
以藥測證:排膿散適用於潰瘍流膿,有疼痛及久病陰虛,或瘡癰將成者;排濃湯治癰膿從嘔出,治膿痰及膿血急迫,適用於風寒外束、咽喉腫潰化膿者。唯兩方藥力較薄,應用時,均可適當加入銀花、連翹、赤小豆、貝母、苡米、敗醬、丹皮、桃仁、瓜瓣之類解毒排膿藥,其效更顯。
)
(大成說:二方皆有方無證,又不見於千金外台,不知是否仲景方...)
(魏念庭說:排膿湯一方,尤為緩治,蓋上部胸猴之間有欲成瘡癰之機,即當急服也...瘡癰為成者,服之即可開解;已成者,服之則可吐膿血而愈矣。)
(尤怡說:此亦行氣血和榮衛之劑)
(鄒潤安說:排膿何必取桔梗?蓋皮毛者肺之合也,桔梗入肺暢達皮毛,膿自當以出皮毛為順也。散之所至者深,湯之所致者淺...枳實芍藥散...是知所排者結於陰分血分之膿;桔梗湯...是知所排者陽分氣分之膿矣。)
(藥徵說:排膿湯之證雖闕,而桔梗湯觀之則其主治明矣。桔梗湯證曰: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仲景曰: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也。是乃甘草者緩其毒之急迫也,而唾濁吐膿非甘草之所主,其不瘥者乃加桔梗也。由是觀之,腫痛急迫則桔梗湯,唾濁吐膿多則排膿湯。)

    浸 淫 瘡 (浸,謂浸浸,淫,謂不已,謂此瘡浸淫流連不已), 從 口 流 向 四 肢 者 (由內走外), 可 治 ; 從 四 肢 流 來 入口 者(由外走內) , 不 可 治 。(7)
(大成說:這種預後判斷,不能看成絕對)
(浸淫瘡,說法不一,本書認為是[膿泡瘡],但也也認為如下疾病者:脫疽游丹或癩癘或棉花瘡、楊梅瘡、惡瘡或瘑疥濕瘡或今之濕疹或蛇纏瘡或神經性皮炎或水痘、天泡瘡、廣瘡等等)

    浸 淫 瘡(全身瀰漫性、傳染性疾病) , 黃 連 粉 主 之 。 (桂林古本:黃連十分、甘草十分,右二位搗為末,飲服方寸匙,並粉撲其瘡上)方 未 見 。(8)
  (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癢,故浸淫瘡亦屬心經濕熱火毒所致,治當清瀉心火,燥濕解毒)
(千金要方治浸淫瘡苦瓢散方:苦瓢1兩、蛇蛻皮、蜂房各半兩、梁上塵1盒、大豆半合,右五味治下篩,以粉為粥和傅粉上貼之,日三;近人:取適量白公雞毛燒炭存性,研細備用
,瘡面有膿汁滲出者,將細末乾撒其上,瘡面未破或已破結痂,用香油調塗
)
(千金治瘭疽浸淫多汁;極要方:療身上瘡,瘡之所著處即成瘡,名曰浸 淫、癢不止方:黃連1兩、黃柏1兩、藘如1兩、樊石1兩、甘草1兩、生胡粉1兩,右搗甘草以上為散,胡粉子槍子中著熬令黃(?),和之為散,欲傅藥,先以 苦參汁洗,故帛拭乾,即著藥,不過三四度即差(醫心方))
(大成引陳修園至楊梅瘡、棉花瘡方:余因悟一方。治杨梅疮棉花等疮甚效。连翘蒺藜金银花各三钱。当归甘草苦参荆芥防风各二钱。另用土茯苓二两。以水煮汤去滓。将此汤煮药。空心服之。十日可愈。若系房欲传染者。其毒乘肾气之虚。从精孔深入中肾。散于冲任督脉。难愈。宜加龟板入任。生鹿角末入督。黄柏入冲等药。并先用黑牵牛制末。作小丸。和烧散。以土茯苓汤送下。令黑粪大下后。再加前汤如神。)
(大成引用黃連治濕疹、眼疾、天炮瘡...等等見P761) 
(大成:李冠賢治療嚴重浸淫瘡效驗方:連 芩 柏 銀 翹 菊 龍膽 苦蔘各10克 蒼朮 白蘚皮 蛇床子 地膚子 土茯苓 豬苓 澤瀉各15克  防風 蛇蛻各10克 蜈蚣去投足2條 虎杖30克 水煎,每日一劑,內服、外塗。連用13劑後,皮疹全部消退,急性濕疹重證治癒。)
(大成:珍珠囊言黃連說:諸瘡必用。黃連粉外用,對人體各部的瘡節、溼疹等皆有良效。具有廣普抗菌作用)

本篇內容概要
癰腫
初起:脈象----浮數
         症狀----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局部有痛處
         病變----當發其癰
         觸診----以手掩腫上1.發熱者---為有膿2.不發熱者---為無膿
腸癰
慢性:脈證----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
         病機----腸內有癰膿(熱毒未淨,陽氣不足)
         治療----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消癰,清熱解毒通陽散結)
急性:症狀----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時時發熱,自汗出惡寒。
         脈診:1.遲緊----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2.洪數----膿已成,不可下(方後云,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病機----熱毒蓄結於腸,血瘀成癰的熱證實證。
         治療----膿未成或初成未潰治以大黃牡丹皮湯(蕩熱解毒消腫排膿,逐瘀攻下)
金瘡
診斷1.脈象----寸口脈浮微而澀(亡血、汗出)2.辯證----設不汗出,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則亡血。
治療----王不留行散(去瘀生新,通調氣血,治傷續筋,止血鎮痛)
浸淫瘡
預後1.從口起流向四肢者,易治2.從四肢流來入口者,難治
治療----黃連粉(清瀉心火,燥濕解毒)
排膿通用方
排膿散----適用於腸癰化膿,陰虛瘀熱較甚者
排濃湯----適用於肺癰化膿,無熱象兼風寒者



跗 蹶 手 指 臂 腫 轉 筋 陰 狐 疝 蚘 蟲 病 脈 證 治第 十 九


師 曰 : 病 跗 蹶(跗同趺,足背。蹶,僵也。足背僵硬,運動障礙) , 其 人 但 能 前 , 不 能 卻 (不能倒退), 刺 腨(音串)(腨,腓腸,即小腿肚)入 二 寸(漢時尺寸較短,約合今8分-1寸), 此 太 陽 經 傷 也 。(1)
(大成說:病者腳背僵直,後跟不能落地,但能前行不能後退,走路蹣跚。此太陽經筋受傷,牽引不利所致,可刺太陽經承山穴以舒緩筋脈,針刺承山等穴,可治療步履艱難。)
(陽明經行身之前,筋脈鬆和則能前步,太陽行身之後,筋脈柔濡則能後移,能前不能後,為太陽經脈感受寒濕而拘急不舒,當以針刺腨腸部---合陽、承山、飛揚等穴,以瀉太陽寒濕,以舒緩筋脈。)
(小腿肚本屬陽明,太陽脈過此,刺之使太陽陽明之氣相通)  

   病 人 常 以 手 指 臂 腫 動 , 此 人 身 體 瞤瞤(音順或ㄖㄨㄣˊ,肌肉掣動),者 , 藜 蘆 甘草 湯 主 之 。(2)
(尤怡說:手指必腫動,身體瞤瞤者, 風痰在隔,攻走肢體,陳無擇所謂痰涎留在胸膈上下,變生諸病,手足項背,牽引釣痛,走易不定者,是也。)
(風勝則動,濕勝則腫,由於風濕痰涎阻於經絡所致。痰濕凝滯關節則腫, 風邪襲傷經絡則動。治當湧吐風痰,內無湧滯,則陽氣外行諸證可癒。湯方未見,但黎蘆性寒有毒,能吐膈上風痰,甘草和中,能解黎蘆之毒)
(黎蘆用量宜控制在3-6克之內甘草可倍之。如確屬風痰為患,其他袪痰藥療效不顯著時,而體質壯實者可用之。服食,宜在空腹,不可一日再服。體弱者,可與培補脾胃之藥交替使用,但不宜久服)(風癇用藜蘆治癒見P762)
(後世對此種病證,多用導痰湯或指迷茯苓丸,比較穩妥,效果亦佳)
(關節病變的辨證:1.屬於血瘀者,多腫痛不得屈伸2.屬於寒濕痹痛者,多不腫或腫而冷痛3.屬於痰者,多腫而不痛4.屬於風痰者,多腫脹不痛而動5.屬於精血不足者多痠痛而不腫。)
(關於身體瞤動:1.形體多胖而不麻木者為有痰,治宜袪痰為主2.形體多胖而麻木者為痰滯夾瘀宜袪痰化瘀,治宜袪痰化瘀3.瞤動之處,肌肉逐漸萎縮者為血虛風動,治宜養血填精為主,佐以柔肝息風)

    藜 蘆 甘 草 湯 方 : 未 見

轉 筋 之 為 病 (抽筋,俗稱[吊腳痧]多見於小腿肚上), 其 人 臂 腳 直(臂腳強直), 脈 上 下 行 (欠柔和弦脈), 微 弦 (局部病輕微)。 轉 筋入 腹 者(足三陰三陽經脈從足入腹,轉筋之甚者,邪隨經脈上行,嚴重時其痙孿可從兩足牽引至少腹部疼痛,故稱轉筋入腹,並由濕熱傷筋所致) , 雞 矢 白 散 主 之(雞屎白清熱利濕,性微寒治轉筋,利小便,李時珍云:下氣,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脹,消癥瘕。可知本方只適用於濕濁化熱傷陰所致的轉筋,如霍亂轉筋的非所宜) 。(3)

(轉筋的原因很多,除了本條由於濕濁化熱傷津之外,有屬於經血虧損,不足以 濡潤津脈,以致經孿急痛,發作時多在夜間,以養血填精為主,佐以疏肝活絡,治從肝腎著手。另一種為霍亂轉筋,屬於寒性的,由於吐瀉過多,陽微液少,不能濡 煦筋脈,以致孿急而痛,以通脈四逆湯,或白通湯等加吳茱萸、木瓜急救回陽,舒緩筋脈。
霍亂屬於熱性的,津液大傷,不能濡潤津脈,以致孿急而痛,可用王孟英蠶矢湯(蠶砂、木瓜、薏仁、豆卷、炒山梔,黃芩、黃連、半夏、通草、吳茱萸)加生脈散益氣生津,袪濕舒筋。
)
(大成:轉筋之成因,常見於霍亂吐瀉嚴重,體易耗損太多者。後是王孟英用蠶矢湯治熱性霍亂轉筋,即受本方的啟發。若為寒性霍亂,吐下過多,體液消耗,陽氣亡失,不能煦養筋脈者, 需用通脈四逆湯,白通湯等急救回陽法)


    雞 矢 白 散 方 :

雞 矢 白     上 一 味 , 為 散 , 取 方 寸 匕 , 以 水 六 合 , 和 , 溫 服。
(總錄:雞白湯方有[炒一兩]三字;肘後、外台[和,溫服]均作[煮三沸,頓服之,勿令病者知之])
(大成:雞屎白散治痙病(破傷風)有奇效P763:任化天:雞屎白合劑:蜈蚣1條  全蝎3克 南星3克 天麻3克 白芷3克 羌活6克 防風3克 雞屎白6克,焙乾研細另包。先煮諸藥去渣,放入雞屎白末,放黃酒1杯,分三次服用(黃酒能通絡活血))

    陰 狐 疝 氣 者 (簡稱狐疝,形容病勢或上或下,猶如狐之出沒無常), 偏 有 大 小 , 時 時 上 下 (睪丸偏左或偏右,大小不同,時上時下,出沒不定。張從正云:其狀如瓦,臥則入少腹,行立則出少腹,入囊中。這種疝氣,有的牽引少腹痛,有的僅有沉重感。 病因下焦寒氣凝結,治當辛溫通利為主), 蜘 蛛 散 主 之。(4)
(大成說:偏小,是健康之常;偏大,是病態之變。蜘蛛有破結通利的作用,配桂枝以通陽化氣,但蜘蛛有毒性,用時須謹慎。後世對本證常用疏肝理氣藥,如川楝子、延胡索、木香、茴香、香附、烏藥之類,亦有一定效果)
(大成關於使用蜘蛛散治療疝氣見P764)

    蜘 蛛 散 方 :

蜘 蛛 十 四 枚 ( 熬 焦 )   桂 枝 半 兩(蜘蛛能泄下焦結氣,桂枝辛溫入肝經,唯蜘蛛有毒,用時宜慎。後世遇到本證,常用疏肝理氣藥,如金鈴子散、天臺烏藥散等。)
(關於蜘蛛的用法:雷斅[炮製論]云:蜘蛛,凡使勿用五色,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幷薄小者也上皆不堪用;須用屋西南有網、身小尻大,腹內有蒼黃膿者真也。凡用去頭足,研如膏,投藥中用之。若如仲景炒焦用,全無功矣。)
(大成:王聘賢說:經過上百例的臨床實驗,[袋蜘蛛]療效功專,效力宏偉,當為金匱蜘蛛散之蜘蛛正品)
(大成:陰狐疝氣,即西醫所謂的疝氣,與前第10篇所述[寒疝]不同。疝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西醫治療本並以手術為主...蜘蛛治療疝氣確有療效,對小兒疝氣效果較好。關於療效機制,高學山形象地解釋說:蜘蛛腹大,為下入少腹之專藥,且性主提攜束縛,以辛溫生氣之桂枝為配,則溫補關元、氣海之陽神,以驅客寒,開舉收煞之功用,以堅馳墜,陰狐疝病寧有不愈者哉?)
(大成:關於蜘蛛的毒性問題,古人認識不一,例如本草衍義認為"蜘蛛品亦多,皆有毒";陶宏景說:[蜘蛛類數十種],有的有毒,有得無毒。(按:醫學百科原文:陶弘景:蜘蛛类数十种,《尔雅》止载七、八种尔。今此用悬网状如鱼罾者,有赤斑者俗名络新妇,亦用之。其余杂种,并不入药,3.《本草衍义》:蜘蛛品亦多,皆有毒,《经》不言用是何种。今人多用人家檐角、篱头、陋巷之间,空中作圆网,大腹,深灰色者。遗尿着人作疮癣。)總之,應用蜘蛛散時,要選用無毒隻黑色大蜘蛛,並要注意袍製法與用量,以慎重為宜。)
(大成:彭履祥說:大黑蜘蛛,宜選用屋簷上遷大蜘蛛網之大黑蜘蛛,每枚約為大拇指頭大小,去其頭足,若誤用花蜘蛛則恐中毒)
(本條所謂[偏有大小]是由於[時時上下]所致,臨床所見,多因負荷過重, 或努力呼叫,以致腹內壓力增加,小腸自腹股溝脫出,實非睪丸本體受病,故與睪丸腫大的頹疝不同,頹疝雖亦偏有大小,但不時時上下;與前所論的[寒疝]亦不 同,寒疝以陰寒性腹痛為主,小腸不脫出,睪丸亦不腫大。)
(河南中醫洪哲明云:我治療疝氣,不論老幼,皆用金貴蜘蛛散,蜘蛛14枚新瓦上焙乾,肉桂5錢,共為細末,為一帖。每服一錢,日二服。60年中,所治不下千例,療效甚佳。尚未發現有中毒者。)     上 二 味 , 為 散 , 取 八 分 一 匕 , 飲 和 服 , 日 再 服 。蜜 丸 亦 可 。

    問 曰 : 病 腹 痛 有 蟲 , 其 脈 何 以 別 之 ? 師 曰 : 腹 中痛 , 其 脈 當 沉(裏寒腹痛其脈當沉或弦) , 若 弦 , 反 洪 大 (不沉、不弦反而洪大), 故 有 蛔 蟲(蛔動氣逆) 。(5)(寒氣腹痛與蛔蟲引起的腹痛在脈象上的診斷區別)
(診蛔蟲病不應只根據洪大脈及腹痛,應當與其他症狀結合。才能得出比較正 確的診斷。如腹部蟲塊,腹痛時作時止,噁心嘔吐,吐涎沫,面色蒼白或萎黃,間有白色斑點,睡中齘齒,鼻孔搔癢,眼白晴有藍色斑點,下唇黏膜有半透明狀顆 粒,舌面有紅點,舌苔多剝蝕,周圍呈灰褐色,以及貪食不易消化,嗜食異物,大便時秘時瀉等特徵。如再結合大便有無蟲卵,才可以段為蛔蟲腹痛)
(腹痛一證,又為多種疾病所共有,除本條所述者外,如虛寒腹痛,痛時 隱隱,得溫則暫緩,肢末不溫,面色蒼白,脈弦而沉,治當溫中散寒,可用小建中湯等方。食積腹痛,腹中脹滿,按之痛甚,口氣穢臭,嗳腐吞酸,或腹痛作瀉,瀉 後痛減,苔膩脈弦滑,治當消食導滯,可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等方。瘀血腹痛,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或觸及包塊,推知不移,晝輕夜重,舌有瘀斑,脈細澀,治當 活血化瘀,可用下瘀血湯、少腹逐瘀湯等方。)
(大成:蛔蟲病的主要特徵,是陣發性臍周腹痛,多於空腹時發作。....腹痛如因陽虛臟寒所致,其脈當沉或弦;若脈反洪大,又具有蛔蟲病的特點,亦考慮為蛔蟲腹痛。
(大成:蛔蟲病並可見以下表現:面有蟲斑鞏膜蟲影、唇泡、指甲白斑、睡中齘齒、鼻孔搔癢、嗜食異物、大便不調以及蕁麻疹、皮膚搔癢等。若糞便查出蟲卵,更可幫助正確診斷)

    蛔 蟲 之 為 病 , 令 人 吐 涎(靈樞云: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尤怡說:吐涎,吐出清水也,心痛,痛如咬齒,時時上下也), 心 痛 (蟲入上脘;大成說:心痛,指胃脘部,可能是腸道蛔蟲上竄,鑽入膽道或胰管之臨床表現), 發 作 有 時(蛔安則痛止) , 毒 藥不 止(錫粉、雷丸不能止) , 甘 草 粉(粱米粉) 蜜 湯 主 之 。(6)
(關於粉字,千金、外台、李時珍均主樑米粉,但尤怡、程林等均主白粉(鉛粉),後世治蛔多用白粉少許入甘草、蜜中誘殺蛔蟲。亦有不用粉只用甘草、蜂蜜、老生姜進行安蛔者)
(1.千金解鴆毒,及一切毒藥不止,煩悶方,用梁米粉。2.肘後方用胡粉(鉛粉),方寸匕,入肉臛中,空心服,治寸白蛔蟲,大效。)
(大成說:鉛粉內服用量要適中,以防中毒)
(大成引孫忠年經驗:用加味甘草粉蜜湯治療蛔蟲性腹痛症:甘草10-15克 蜂蜜30-60克 粳米30克 川椒3-6克 烏梅 苦楝根皮各20-30克 去殼使君子15克 醋炙元胡10-15克,水煎納蜜,成人2次服完,小兒酌減)

    甘 草 粉 蜜 湯 方 :

甘 草 二 兩   粉 一 兩   蜜 四 兩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先 煮 甘 草 , 取 二 升 , 去 滓 ,內 粉 、 蜜 , 攪 令 和 , 煎 如 薄 粥 , 溫 服 一 升 , 差 即 止(鉛粉有毒,中病即止) 。

    蛔 厥 者 (內有蚘蟲,蚘音蛔,四肢厥冷,為暫時性的,與臟厥煩無暫安不同。但病因也腸中有寒), 當 吐 蛔 , 令 (令,當作今)病 者 靜 而 復 時 煩 , 此 為 臟 寒(腸寒), 蛔 上 入 膈(蛔避寒上出胃上脘) , 故 煩 , 須 臾 復 止(得溫則安) , 得 食 而 嘔 (蛔聞食臭,復上而求食), 又 煩 者 , 蛔聞 食 臭(食物的氣味) 出 , 其 人 當 自 吐 蛔(因煩悶復作,蛔亦隨之吐出) 。(7)
(傷寒論云:傷寒脈微而絕,至七八日,膚冷,其人燥,無暫安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 厥 者 , 烏 梅 丸 主 之 。(8)(蛔得酸則止,得苦則安,得辛則伏。在本方的基礎上加以化裁治療膽道蛔蟲療效良好,對慢性下利益有良好效果)
(甘草粉密湯,因其[毒藥不止],故用甘草、米粉、白蜜甘平以安胃痛。烏梅丸是寒熱錯雜,故溫涼並用,使厥腹痛止。)
(蛔厥的手足厥冷,掌心不冷,煩躁發作有時,乃陽氣不伸,與臟厥大不同)
(大成說:蛔厥病的主症特點:陣發性心腹痛劇,痛發時,吐涎沫,或吐出蛔蟲,煩躁不安,手足厥冷等。)
(大成說:豐富的臨床資料表明:烏梅丸不僅是治療蛔厥的主方,而且對內、外、婦、兒等多種疾病表現為寒熱錯雜,虛實並見者,均有良效,可見P401)

    烏 梅 丸 方 :

烏 梅 三 百 個   細 辛 六 兩   乾 薑 十 兩   黃 連 一 斤   當歸 四 兩   附 子 六 兩 ( 炮 )   川 椒(傷寒論作[蜀椒]) 四 兩 ( 去 汗 )   桂 枝 六兩   人 參 六 兩   黃 柏 六 兩     上 十 味 , 異 搗 篩 , 合 治 之 , 以 苦 酒 漬 烏 梅 一 宿 ,去 核 , 蒸 之 五 升(傷寒論[升]做[斗]) 米 下 , 飯 熟 搗 成 泥 , 和 藥 令 相 得 , 內 臼中 , 與 蜜 杵 二 千 下 , 丸 如 梧 子 大 。 先 食 飲 服 十 丸 , 日 三服 , 稍 加 至 二 十 丸 。 禁 生 冷 滑 臭 等 食 。


本篇內容歸納表
跗厥:
1.成因---太陽經脈受傷
2.症狀---足背強直,行動不便
3.治法---刺腨入2寸
手指臂腫:
1.成因---風痰阻於經絡
2.症狀---手指和手臂部位腫脹顫動,或身體某一部分肌肉跳動
3.治法---藜蘆甘草湯湧吐風痰
轉筋:
1.成因---風濕化濁,傷及筋脈
2.症狀---臂腳直,脈上下行,脈微弦,甚則轉筋入復
3.治法---雞屎白散清熱利濕
陰狐疝:
1.成因---寒氣凝於足厥陰肝經
2.症狀---睪丸偏有大小,時時上下
3.治法---蜘蛛散辛溫通利
蛔蟲病:
1.診斷---腹中痛,無熱,脈洪大,有蛔蟲
2.證治---(1)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和胃緩痛(2)腹痛,手足厥冷,吐蛔,靜而時煩,得時則嘔---烏梅丸安胃殺蟲



婦 人 妊 娠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大成:第1條論妊娠的早期證治;第2條論妊娠宿有癥病的證治;第3、5條論妊娠腹痛證治;第4條論妊娠下血證治;第6條論妊娠嘔吐證治;第7、8條論妊娠小便不利證治;第9、10條論妊娠胎動不安等病症的證治;第11條為養胎說)

師 曰 : 婦 人 得 平 脈 (無病脈), 陰 脈 小 弱 (陰脈,尺脈。因胎初成,需血供養,故陰脈稍弱;大成:指尺脈細弱,或沉取細弱), 其 人 渴(尤怡說:一作嘔亦通) , 不 能 食(渴、嘔吐或欲嘔,不能食,都是妊娠惡阻之漸),無 寒 熱 (無外感;有的感覺微熱,體倦), 名 妊 娠 , 桂 枝 湯 主 之 (解肌、和營衛、調陰陽、和中降逆。對脾胃虛寒的妊娠惡阻,用之效用較佳)。 方 見 下 利 中 。 於 法 (脈經無[法]字)(一般情況)六 十日 當 有 此 證(脈經[當有此證]作[當有娠]) ; 設 有 醫 治 逆 者(逆,一說誤治,一說惡阻胎氣上逆) , 卻() 一 月(90日) 加 吐 下 者(又加吐下) , 則 絕 之(絕,極。說病更嚴重;大成認為指應立即斷絕前醫錯誤的治法)。(1)
(大成引程門雪說:妊娠二月最常見者,莫如惡阻,則嘔吐、喜酸、惡食是也,...女子以肝為天,受胎之後,血養胎而不涵木,肝體虧則肝用強,犯胃則嘔,胃受克則惡食;肝體虛,求助於外則喜酸。孕則經停,經停之後,精華則養胎元,其中濁氣無從發洩,乘肝之逆而犯於胃,胃虛正不勝邪,則嘔吐作矣)
(陰脈小弱,大成有別於尤怡的看法P767)(大成認為桂枝湯用於雜病,能化氣調和陰陽,妊娠遏阻,寒熱虛實皆不明顯,或偏於胃氣虛弱者,可用桂枝湯變通劑量,或適當加味治之吳謙認為用桂枝湯藥證不合,但何炎燊、門純德的醫案具用桂枝湯收功,可見P768

     婦 人 宿 有 癥 病 (凝血內結), 經 斷 未 及 三 月 , 而 得 漏 下 不 止 (瘀血內結,氣滯不利,經水不利),胎 動 在 臍 上 者(癥病為害,非真正妊娠;大成說:妊娠三個月,宮體未出骨盆,不會感到胎動,更不會[胎動在臍上];胎動) , 為 癥 痼 害 。 妊 娠 六 月 動 者 (胎動一般正常都在五個月以上,且按之柔軟), 前 三 月 經 水利 時(停經前三個月,經水順利) , 胎 也 (正常懷孕)。 下 血 者(若前三個月有下胚血情況) , 後 斷 三 月(大成認為此句為倒敘筆法,亦即[後斷三 月,下血者]), 衃 也(後三個月斷經,但臍上如胎動,按之硬痛 ,不是妊娠而是癥病)。 所 以 血 不 止 者 ,其 癥 不 去 故 也(瘀血日久,影響月經導致不調,漏下不止) , 當 下 其 癥 , 桂 枝 茯 苓 丸 主 之 。(2)
(脈經文略有出入,脈經卷九第二說:婦人妊娠,經斷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胎欲動,在於臍上,此為妊娠。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宜桂枝茯苓丸。)
(陸淵雷云:若素無癥病,於妊娠二、三月,間見少量之血者,往往不為病。 經斷未及三個月,則受孕至多未及四個月,雖或胎動,絕不在臍上,必別有原因。合觀素有癥病與漏下,則知子宮本有肌腫,受孕後其腫往往增進,於是子宮之膨 大,視無病之婦相差甚遠,故未及四月而動勢及於臍上,是為癥痼害明矣。無病之孕,二三月間見血者,其量既少,旋亦自止,今血不止,是其癥不去故也。)
(婦人有癥病(子宮肌瘤)固可受孕,但受孕率一般較低,並且必須肌瘤不大(才比較有可能受孕)。受孕二三月後,由於胚胎漸長,壓迫子宮肌瘤而出血者間亦有之,應宗桂枝茯苓丸化裁,使驅邪而不傷正,化癥以保胎)
(治小產:奪命丸:,即本方。專治婦人小產,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或胎上搶心,則悶悶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胎尚未殞,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婦人良方))
(催生湯:即本方水煎服,候產母腹痛腰痛,見胞漿下,方服。(濟陰綱目))
(治胞衣不下之危險證:牡丹丸:即本方蜜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細嚼淡醋湯送下,治胎腐爛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達生篇))
(治產後玉門不閉:桂苓湯:即本方加大黃作湯。凡產後玉門不閉,除瘀血則清血充暢,其不閉自閉(產育論))
(現代研究:將本方加味改為湯劑,受治療輸卵管阻塞引起不孕證的啟發,並治療心血管疾病而有心氣虛,氣虛血瘀者,效果滿意。認為通陽化瘀可能是在擴張血管,調整血循環的同時,促使溶解血塊,消散瘀血,以改變血液動力學及流變學,恢復血液循環的正常功能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大成說:其下血是妊娠下血,還是癥病衃血?醫宗金鑑論述了一個簡單的鑑別點:婦人經水不至,不分是孕是病者,5個月以後,以乳房辨之,若乳房升大有乳者是胎,若乳房不大無乳者是病也。當然,目前可採用B超辨別。)

    桂 枝 茯 苓 丸 方 :

桂 枝   茯 苓   牡 丹 ( 去 心 )(大成:直解、心典、正義等並無[去心]二字)   芍 藥   桃 仁 ( 去 皮 尖熬 ) 各 等 分     
上 五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如 兔 屎 大(比梧桐子稍大) , 每 日 食 前服 一 丸 , 不 知 , 加 至 三 丸 。
(大成說:桂枝溫通經脈,丹皮、芍藥、桃仁活血化瘀,茯苓健脾滲濕,諸藥煉蜜為丸,小量服之,若癥病患者有妊娠者,則此方及用法下其癥而不傷胎)
(大成:桂枝茯苓丸治內科、外科及男性病醫案見P769)
(大成引王國三子宮肌瘤基礎方,40例有效90%:桂枝10克 茯苓15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丹皮10克 大貝10克 夏枯草15克 鱉甲15克 牡蠣24克 海藻24克 昆布24克 60天為一療程 適當加減)  
(大成:本方治療下死胎等醫案見P771;消除激素面容可見P769)
(大成:研究表明:丸劑含量(桂皮荃、芍藥苷、苦杏仁苷等)比煎劑為高)
(大成方歌:癥病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藥與牡丹,通治瘀血諸般病,辨證為主與經驗)
(大成:經方發揮治療非遠期性子宮肌瘤,採用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製丸藥,服用一個月,使8*8*10公分子宮肌瘤縮小到3*3*5公分,又服2付,腫塊消失。原按:癥,與現代子宮肌瘤很相似...採用上述合方治療,常可使結塊縮小,甚至消失,如癥塊較大,積留時間較久,此方恐難以勝任,當考慮手術摘除。根據作者趙明銳先生的經驗,桂枝茯苓丸與當歸芍藥散合用,藥效更為完善,治療範圍更為廣泛。二方合用可治療婦科多種疾病,諸如:痛經、經閉、月經不調、崩漏、癥瘕結聚等。只要確屬寒凝血滯,瘀血內阻,或濕滯血瘀,其主要症狀為少腹痛、拒按、下血紫暗,血內有塊,下血塊後疼痛減輕,遇寒則甚,得熱痛減,或白帶過多,腰困,下之浮腫等,皆有著效。其可使閉者通,崩者止,實屬奇妙。...用此方治寮婦女崩漏等症,從未發現因去瘀活血而發生出血不止者。)
(大成:周立孝說:桂枝茯苓丸加三稜、莪朮各10克,其藥性無明顯寒熱之偏,故寒證、熱證皆可選用。...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有瘀血見證,且體質不虛者,皆可服用上方...臨床發現,某些患者服用一個月後,當即複查,效不明顯,過半月獲一個月後再復查則全消。至於某些體質較弱者,曾發現服藥後全身乏力,月經量多等不是應反映,如與黃耆桂枝五物湯同用,可達扶正而不留邪,去邪而不傷正之功)
(大成:張季高用桂枝茯苓丸+懷牛膝下死胎可見P771)
(大成:桂枝茯苓丸是治療瘀血所致多種婦人病的通治方。除驗案所述外,臨床上還應用於附件炎、不孕症、宮外孕、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習慣性流產、產後病、術後病、輸卵管粘堵絕育樹後遺症、乳腺腫物等。...只要辨證屬於瘀血者,均收到良效。此外,本方還可治療瘀血所致的內科、外科及男科等疾病。....日本漢方醫對桂枝茯苓丸的應用亦很廣泛....其運用指徵不僅依據瘀血症狀,而且依據下腹部抵壓痛,或腹部應滿等瘀血徵象....。)
(大成:實驗研究:桂枝茯苓丸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變血液動力學及流變學,以恢復正常的血液循環,對凝血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對生殖、內分泌系統與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影響;具抗炎(抗急性、亞急性、慢性炎症)抗腫瘤作用。此外,研究表明:丸劑含量(桂皮荃、芍藥苷、苦杏仁苷等)比煎劑為高)

    婦 人 懷 娠 六 七 月 , 脈 弦 發 熱(大成:6、7月其脈當滑。弦為虛為寒,內格其陽於外而發熱,陰寒內逆而作脹) , 其 胎 愈 脹 , 腹 痛 惡寒 者 (非身痛背惡寒之外感證), 少 腹 如 扇 (如被風吹之狀;大成:小腹陣陣作冷,像用扇子搧一樣), 所 以 然 者 , 子 臟 開 故 也 (子宮不能閉合), 當 以 附 子 湯溫 其 臟 。 方 未 見 。(3)
(後世認為即傷寒論之附子湯,但張璐認為非真陽虛陰寒者不可用。近人則用附子湯化裁而用於外治熱敷腹部)
(尤怡說:脈弦發熱,有似表邪,而乃身不痛而腹反痛,背不惡寒而腹反惡寒,甚至少腹陣陣作冷,若或扇之者然,所以然者,子臟開不能合,而風冷之氣乘之也...)
(大成關於孕婦使用附子,引用周連三先生的分析說:此方為溫陽峻劑,附子又為有毒之品,妊娠三四月時要慎用。仲景在六七月時用附子,是因為胎元已成,此時用附子則無墮胎之弊,何況胞宮虛寒, 失於溫煦,有是證則用是藥,有故無損也。其辨證須嚴格掌握,主要有:腹痛發冷,入夜痛甚,喜按喜暖,小便清長,惡寒身倦,胎胀脈弦,舌淡苔白多津等證,方可以本方加減施治。附子乃扶陽止痛之佳品也)
(大成妊娠身腹痛用附子湯治癒見;另有防治滑胎雖未滿七個月仍用附子湯和少腹逐瘀湯交替運用P773)

    師 曰 : 婦 人 有 漏 下 者 (非經期而下血,量少而淋漓不斷;量大稱為崩中), 有 半 產 後 因 續 下 血 都 不 絕者 (三月前約小產,三個月後約半產。小產後下血不止,量多且湧的崩漏證;大成程林主張4、5月,吳謙說5、6月墮胎;中央婦科學:12周之內,胚胎自然殞墮者,稱為墮胎;12周~28周胎兒已成行而自然殞墮者,稱為小產。小產又稱為半產、半生), 有 妊 娠 下 血 者(先兆流產;後世稱為胞漏、胎漏、漏胞) , 假 令 妊 娠 腹 中 痛 , 為 胞 阻(胞中氣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大成說胞脈阻滯,須盡早調治,若痛久不止,痛是日甚,難免發展為妊娠下血,甚至半產) , 膠 艾 湯主 之 。(4)
(大成:論婦人三種下血證治(漏下、半產、妊娠下血)。尤注認為三種情況皆是充任脈虛而陰氣不能守也。見P775)

    芎 歸 膠 艾 湯 方 : 一 方 加 乾 薑 一 兩 。 胡 氏 治 婦 人 胞動 , 無 乾 薑 。(張氏醫通云:若脈遲緩,陰勝於陽,則加乾薑,陽勝於陰,則加黃芩,可不言而喻矣)
    芎 藭   阿 膠   甘 草 各 二 兩   艾 葉   當 歸 各 三 兩  芍 藥 四 兩   乾 地 黃(阿膠養陰止血,艾葉溫經暖宮,四物養血和血,甘草調和諸藥,清酒行藥力)(地黃,心典等作6兩;千金4兩;廣注3兩)
    上 七 味 , 以 水 五 升 , 清 酒 三 升 , 合 煮 取 三 升 , 去滓 , 內 膠(千金此下有[更上火]三字) , 令 消 盡 , 溫 服 一 升 , 日 三 服 , 不 差 , 更 作 。
(陳念祖云:此方為經水不調,胎前產後之總方)
(治崩漏走下不止,即本方加丁香末。(衛生家寶))
(通過臨床上加味膠艾四物湯,對胎孕異位(宮外孕),葡萄疫(紫斑)治療,取得顯著療效)
(大成引用許永龍先兆流產經驗方:膠艾湯+白朮、桑寄生;焦樹德經驗:生地30克 當歸10克 白芍12克 艾葉6克 阿膠12克烊化 桑寄生30克 川斷炭30克 炒白朮6克 子芩12克 蘇梗12克 黃柏炭12克 )
(大成:膠艾湯是治療婦人"充任脈虛,而陰血不能內守"之下血證的主方。該方和血止血,調補沖任之功效,可治療胎前、產後及婦人雜病,以陰血虧虛為主的多種下血證,若上述之病因為陽虛者,則又當選附子湯為宜;先兆流產可見P775)
(大成:熊殿文治崩漏(功能性子更出血)說:膠艾湯乃育陰補陽,調經止血之方。方中川芎辛散溫通,其性走竄,為臨床常用的一種血中氣藥,用之似與本病止血功能不符。但臨床實踐證明本方治療"功血",病無行血過激之弊。西醫學認為"功血"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子宮內膜的不正常脫落。使增殖過速的子宮內膜盡早脫卸乾淨,是治指出血的一個基本方法,故醫治"功血"少佐一些化瘀藥勢可行的:徐陳如的經驗:一般只用4克)
(大成:實驗研究:
膠艾湯對血液系統的影響: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加速血管內膜修復的作用,同時,使血紅蛋白的含量升高,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計數增加,凝血時間縮短,從而有利於止血。並有升高血細胞作用,以阻滯繼發感染。
該方對生殖內分泌的影響:可使子宮活動力增強,子宮興奮收縮而起到止血作用,並能補充雌、孕激素不足,促進子宮內膜增生,修復瘡面而止血。)
(大成歌曰:膠艾湯中四物草,暖宮調經止血好,婦人多種下血證,充任脈虛或阻胞)


    婦 人 懷 妊 , 腹 中 疠(唸[立]或[絞]即絞)痛 (大成:腹中急痛、或綿綿而痛兩種解釋), 當 歸 芍 藥 散 主 之 。(5)(肝脾不和而妊娠腹痛治法)
(大成:疠痛,尤怡說:說文[疠]音[絞]腹中急也;而徐彬說:疠痛者,綿綿而痛。可見[疠痛]有兩種解釋。)
(大成說:婦人雜病篇第17條: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前後合參,可知本方可廣泛用於治療婦人病以腹痛為主,並可治療肝脾不和所致的其他疾病。治男子不育P785)
(大成說:肝血不足,則肝氣或鬱結或橫逆...脾失健運,則氣血乏源,水濕停留,如此肝脾不和,可見腹中拘急而痛,或綿綿作痛,以及小便不利,下之浮腫等證。)
(大成說:重用芍藥謝肝木而安脾土,合以歸芎調肝養血,白朮補脾燥濕,合苓澤滲濕泄濁,尤妙在作散以酒合服,能通氣血,調肝脾,故腹痛等證可癒。)
(以方測證:本證多伴有小便不利,足胕浮腫之症)
(金匱提到[腹中絞痛]語焉不詳,大成引日本漢方家稻葉克、和久田寅長期研究得知,其具體的腹證是:臍旁,臍上,臍下四周拘攣,按之痛而徹背)
(大成:婦女交媾疼痛曹習銓之驗方:當歸芍藥散+柴胡、枳實)
當歸芍藥散

    當 歸 芍 藥 散 方 :(養血疏肝,健脾利濕)

當 歸 三 兩   芍 藥 一 斤 ( 一 作 六 兩 )   茯 苓 四 兩   白朮 四 兩   澤 瀉 半 斤   芎 藭 半 斤 ( 作 三 兩 )     上 六 味 , 杵 為 散 , 取 方 寸 匕 , 酒 和 , 日 三 服 。
(現代臨床研究:本方治療不孕症(原發性或繼發性),習慣性流產,月經不調,痛經等,取得一定的療效。)
(大成引用焦樹德經驗,治療婦女各種腹痛證,經西醫儀器檢查,均未能檢查出器質性改變。用方如下:當歸10克 白芍30克 茯苓15克 澤瀉20克 川芎6克 玄胡索9克 炒五靈脂12克 烏藥12克 炒小茴香6克,加味法...)
(大成:吳光烈用加味芍藥散治療胎位不正有效,九劑以內未轉正者為無效)
(大成:藥理研究證實:當歸芍藥散能加強子宮平滑肌張力,收縮子宮,縮短凝血時間,減少出血,促進增生過厚的子宮內膜迅速剝脫,故本方對陰道出血有較好療效)
(大成:方歌:當歸芍藥與川芎,澤瀉白朮與茯苓,血虛肝鬱木克土,脾虛水停諸般病)

    妊 娠 嘔 吐 不 止(阻比較嚴重) , 乾 薑 人 參 半 夏 丸 主 之 。(6)(胃虛而寒飲盛的惡阻證治,以方測證,多吐清稀涎末,口乾不渴,或渴喜熱飲等,方中乾薑、半夏具屬妊娠禁忌之藥,故加人參以固胎,陳念祖云:半夏得人參,不僅不礙胎,且能固胎;樓全善云:余治妊娠病,屢用半夏未嘗動胎,亦有故無損之義,何必拘泥。但用之仍宜慎)
(趙以德云:先因脾胃虛弱、津液留滯,蓄為痰飲,至妊二月後,胚化成胎,濁氣上衝,中焦不勝其逆,痰飲遂湧,嘔吐而已,中寒乃起)
(尤怡云:陽明之脈,順而下行者也。有寒則逆,有熱亦逆,逆則飲必從之,而妊娠之體,精凝血聚,每多蘊而成熱者矣,按[外台]方,青竹茹、橘皮、半夏各5兩,生薑、茯苓各4兩,麥冬、人參各3兩,為治胃熱氣逆嘔吐之法,可補仲景之未備也。(胃熱嘔吐而見傷陰者))
(桂枝湯治惡阻乃一時性陰陽氣化失調,本方治惡阻屬於長時間寒飲上逆)
(大成:指妊娠惡阻重症,其嘔吐物以清稀為特點,舌質淡苔白滑,脈弦虛,病屬於胃虛而兼有寒飲,濁氣上逆所致...方中乾薑溫中散寒,人參扶正益氣,半夏蠲飲降逆,而生薑汁不僅加強止嘔之功,並解半夏之毒性...)
(大成說:惡阻嘔吐不止,往往不能受藥,藥入即吐,故該方以丸劑小量服之)
(大成引薛生白經驗治療妊娠遏阻屬於胃熱嘔吐,用川連3-4分;紫蘇葉2-3分,兩味煎湯,呷下即止)
(大成:但惡阻嘔吐不止,往往不能受藥,藥入即吐,可將該方研為散劑,用舌頭頻頻舐服,可以使其受納)
(大成:妊娠遏阻用生薑、伏龍肝(灶心黃土)見P785;又薯蕷半夏湯(張錫純方))
(大成:何紹奇根據20多年的臨床體會,認為妊娠遏阻的治療,應以辨證為依據而選用適當的方藥。例如:
寒則溫之:用生薑、砂仁、乾薑、丁香之類
虛則補之:用人參、茯苓、白朮、山藥之類
熱則清之:用黃芩、黃連、梔子、盧根、竹茹之類
氣鬱則疏理之:用蘇梗、枳殼、藿香、木香之類
氣血不和則調理之:用當歸、白芍、柴胡、枳殼之類
不一定每方都用半夏,但半夏止嘔,確有殊功)

    乾 薑 人 參 半 夏 丸 方 :

乾 薑   人 參 各 一 兩   半 夏 二 兩     上 三 味 , 末 之 , 以 生 薑 汁 糊 為 丸 , 如 梧 桐 子 大 ,飲 服 十 丸 , 日 三 次 。
(大成歌曰:乾薑人參半夏丸,生薑汁服妙難言,妊娠嘔吐總不止,胃虛寒飲此方安。胎前多熱惡阻病,宜用蘇葉與川連)
(大成:范文甫治天童和尚誤食生半夏喑啞不出:用生薑9克、白蜜二匙與之,3服而瘥5服而鬱。併按曰:生半夏含毒性,生食後可使舌、咽、口腔、聲帶麻木、腫痛,張口困難,嚴重者可窒息)

    妊 娠 , 小 便 難 (小便不利、淋瀝不爽、小便灼熱、經中作痛。及後世說的子淋), 飲 食 如 故 (病不在中焦), 當 歸 貝 母 苦 參 丸 主 之。(7)(血虛熱鬱小便不利)
(尤怡說:小便難而飲食如故,則病不由中焦出,而又無腹滿、身重等證,則更非水氣不行,知其水虛鬱熱,而津液澀少也。本草當歸補女子諸不足;苦蔘入陰利竅,除伏熱,貝母能療鬱結,兼清水液之源)
(大成:此小便難與子淋小便頻數,尿道澀痛不同,臨床有醫家治療妊娠大便難,有潤下之功效,秦伯未說:近得金華沈介業中醫師來信,指出這條[小便難]當作[大便難],經他祖父50年的經驗和他自己試用,效益非凡。信裡說:孕婦患習慣性便閉,有時因便閉而輕微燥咳,用當歸4分,貝母、苦蔘各3分,研粉,白蜜為丸,服後大便潤下,且能保持一天一次性的正常性,其燥咳亦止。過去吳家對於孕婦便難,不任攻下者,視此為秘方。)
(大成:引用此方治療1.妊娠癃閉(尿瀦留)、便祕、淋證見786)
(大成:王法良先生用當歸貝母苦蔘丸改為湯劑加味,治療婦女小便難、陰癢、陰腫等症,常獲滿意療效......處方:當歸12克、貝母10克、苦蔘15克並加連翹20克、蒲公英15克、牛膝10克)
(大成:當歸貝母苦蔘丸主治孕婦血虛鬱熱所致的小便難、大便難及淋證等)

    當 歸 貝 母 苦 參 丸 方 : 男 子 加 滑 石 半兩 。

當 歸 四 兩 (養血、補血)  貝 母 四 兩 (利氣解鬱,既清水之上源,兼治下焦熱淋)  苦 參 四 兩(利濕,除熱結)     上 三 味 , 末 之 , 煉 蜜 丸 (白蜜潤燥)如 小 豆 大 , 飲 服 三 丸 , 加至 十 丸 。

    妊 娠 有 水 氣(子腫) , 身 重(大成:由於身腫而致身重;引傅青主女科.妊娠水腫說:妊娠有至五個月, 肢體倦怠,飲食乏味,先兩足腫,漸至通身頭面具腫...) 、 小 便 不 利 , 洒 淅 惡 寒(水氣在皮膚中,衛外之陽氣被遏阻所致) , 起 即頭 眩(清陽不升) , 葵 子 茯 苓 散 主 之 。(8)(妊娠有水氣證治)
(妊娠六七月,胎兒漸長,需更多的氣血以養之。如氣血不足,氣化遲 難,小便不利,水濕不行,瀦留於肌體而身重,甚至水濕泛溢於肌膚而為腫,俗稱[胎腫],更由於濕阻陽遏,陽氣不能衛外而洒淅惡寒,清陽不升而起即頭炫。故 主利小便為急,使小便利則水濕去,水濕去則陽氣通,而諸證自除)
(上條偏血虛,本條偏水濕實邪)(本方和蒲灰散同屬通陽利水之法)
(小便不利比前條的小便難更重,故專以葵子茯苓散滑竅利水為主。但葵子性滑利竅,易致墮胎,故用量宜慎;大成說:後世醫家對此等證,每用五皮飲加紫蘇治療,效果良好)
(大成:當歸貝母苦蔘丸與葵子茯苓散證
兩方都是妊娠期間所發生的小便不暢,甚至排尿困難等病變,不同的是:
上條所述,由於血虛有熱,氣鬱化燥,津液不足而小便難,故用當歸貝母苦蔘丸,養血潤燥,清熱散結;本條所述是由於中晚期妊娠,受胎兒的影響,母體氣化被阻,小便不利而成水腫,故以葵子茯苓散滑利通竅,利水通陽)
(大成鯉魚湯治療妊娠水腫見P787)

    葵 子 茯 苓 散 方 :

葵 子 一 斤   茯 苓 三 兩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飲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小 便 利則 愈 。

    婦 人 妊 娠 , 宜 常 服 當 歸 散 主 之 。(9)(血虛有熱而胎不安者宜之,無病不必服)(大成:脈經無[常]字;無[主之]二字)
(朱震亨云:此方養血清熱之劑,瘦人血少有熱,胎動不安,素曾半產者皆宜之,以清其源而無後患也)
(以方測證:以多伴有面黃形瘦,神疲氣卻,納少,低燒,大便不爽等)

    當 歸 散 方 :

當 歸   黃 芩   芍 藥   芎 藭 各 一 斤   白 朮 半 斤     上 五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日 再 服 , 妊 娠 常服 即 易 產 , 胎 無 苦 疾 , 產 後 百 病 悉 主 之 。
(大成引用丹溪心法及醫宗金鑑等的說法,對後兩句存疑P787)

    妊 娠 養 胎 , 白 朮 散 主 之 。(10)(脾虛寒濕胎動不安的治法)
(本條為孕婦素體偏於脾陽虛,寒濕內盛,以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正常的供應胎兒營養,影響胎兒發育成長,而有胎動不安的症狀表現。此外,多伴有心腹時痛,氣逆上阻,時泛清涎等證,故用白朮散健脾溫中除濕,而安其胎)
(尤怡云:白朮主安胎為君,芎藭主養胎為臣,蜀椒主溫胎為佐,牡蠣主固胎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當歸散,肥而多寒者,宜用白朮散)
(治胎不長白朮圓(產科心法):即本方加阿膠、地黃、當歸共為末蜜丸。治婦人月經不行,已六七月,從前月事都準,今又無病,腹不見大,脈見微滑但不甚旺,此胎不長也)

    白 朮 散 方 : 見 《 外 臺 》 。

白 朮   芎 藭   蜀 椒 (去 汗)   牡 蠣 各三分。上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一 錢 匕 , 日 三 服 , 夜 一 服。 但 苦 痛 , 加 芍 藥 ; 心 下 毒 痛(即苦痛) , 倍 加 芎 藭 ; 心 煩 吐 痛 (外台吐痛作[吐唾]),不 能 食 飲 , 加 細 辛 一 兩 , 半 夏 大 者 二 十 枚 。 服 之 後 , 更以 醋 漿 水 (大成:高學山說:即米漿所作之酸水也)服 之 。 若 嘔 ,(外台:以尚有此亦字) 以 醋 漿 水 服 之 ; 復 不 解 者 , 小 麥汁 服 之 。 已 後 渴 者 , 大 麥 粥 服 之 , 病 雖 愈 , 服 之 勿 置 (外台[服]上有[盡]字)。
(大成:論脾虛寒濕胎兒不長的證治;非無故而服藥)
(大成:白朮主安胎為君,川芎,主養胎為臣,蜀椒,主溫胎為佐,牡蠣,主固胎為使)
(大成:尤怡說:白朮散,白朮、牡蠣燥濕,川芎溫血,蜀椒去寒,則正治寒濕之劑也)

    婦 人 傷 胎(脈經[傷胎]作[傷寒]) , 懷 身 腹 滿 , 不 得 小 便 , 從 腰 以 下 重 ,如 有 水 氣 狀 。 懷 身 七 月 , 太 陰 當 養 不 養 , 此 心 氣 實(余無言說:[心]當作[水],以刺之[小便為利則愈]證之) , 當刺 瀉 勞 宮 及 關 元 , 小 便 微(脈經無[微]字) 利 則 愈 。(11)
(所謂[心氣實],指心火氣盛的意思。心火盛則制金,肺金不降不能通調水 道則小便不利,故見腹部脹滿,腰以下沉重,如水氣狀,以致胎失所養,而謂之[傷胎]。[勞宮],心主穴也,針之以瀉其氣實。刺[關元]穴,以行氣利水。但 程林認為,關元穴為小腸之募,雖刺之小便能通利,但不可妄用,因為刺之能墮胎)
(尤在涇原文:尤在泾云、伤胎。胎伤而病也。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而实非水 也。所以然者。心气实故也。心。君火也。为肺所畏。而妊娠七月。肺当养胎。心气实。 则肺不敢降。而胎失其养。所谓太阴当养不养也。夫肺主气化者也。肺不养胎。则胞 中之气化阻。而水仍不行矣。腹满便难身重。职是故也。是不可治其肺。当刺劳宫以泻 心气。刺关元以行肾气。使小便微利。则心气降。心降而肺自行矣。劳宫。心之穴。关 元。肾之穴。)
(脈經認為各月養胎不可灸刺其經,必墮胎)
(千金、外台、脈經之逐月養胎之說如下:妊娠一月,足厥殷脈養;二月,足少陽脈養;三月,手少陰脈養;四月,手少陽脈養;五月,足太陰脈養;六月,足陽明脈養;七月,手太陰脈養;八月,手陽明脈養;九月,足少陰脈養)見 玉函 。
(大成認為:對妊娠逐月養胎學說,既不能全盤否定,又不能機械套用,應以科學態度,在實踐中探索其實用價值...)

  本篇內容歸納:
早期診斷:婦人得平脈,因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於法60日當有此證。
癥胎鑑別:1.婦人素有癥,經斷未及三月,而得露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癥痼害。2.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常見諸疾:1.惡阻1-1脾胃虛寒---桂枝湯(和中降逆)1-2脾虛寒飲---乾薑人參半夏丸(溫中降逆)
                 2.腹痛2-1陽虛寒盛---附子湯(溫其臟)2-2衝任虛寒---膠艾湯(溫經暖宮)2-3肝脾不調---當歸芍藥散(調和肝脾)
                 3.露下:3-1癥病下血---桂枝茯苓丸(化癥止血)3-2衝任虛寒,陰血不能內守---膠艾湯(溫經補血)
                 4.小便病證4-1血虛熱鬱而小便難---當歸貝母苦參丸(養血清熱散結)4-2氣化受阻而小便不利---葵子茯苓散(滑竅利水)
                 5.胎氣不安5-1血虛濕熱內阻---當歸散(養血調肝,清化濕熱)5-2脾虛寒濕滯留---白朮散(健脾溫中,除濕安胎)


婦 人 產 後 病 脈 證 治 第 二 十 一

(大成:全篇共11條原文,第1-3條論新產三病證治;第4-6條論產後腹痛證治;第7條論產後淤熱證治;第8-9條論產後中風證治;第10條論產後嘔逆證治;第11條論產後下利證治)

問 曰 : 新 產 婦 人 有 三 病(大成:根據女科證治約旨一書的說法[新產]大約一個月) , 一 者 病 痙(大成:口噤,項背強急) , 二 者 病 鬱 冒(鬱悶昏冒;大成:頭暈目眩,鬱悶不舒,寒熱嘔逆) ,三 者 大 便 難 , 何 謂 也 。 師 曰 : 新 產 血 虛 , 多 汗 出 , 喜 中風(容易受風;大成:非太陽中風,而是後世所謂[產後風痙]) , 故 令 病 痙(風熱灼津,筋脈失養,筋脈孿及抽搐) ; 亡 血 復 汗 , 寒 多 (受寒重), 故 令 鬱 冒 (陽被寒遏,陰虛陽鬱而上逆,頭昏目眩鬱悶不舒;大成:寒邪束表與氣血裡虛); 亡 津 液 ,胃 燥 , 故 大 便 難(胃液缺少,大腸津液不足;大成:大便難與便祕不同,便難為排便時間延長,所排之便先硬後軟,多為虛證;便祕則大便整體乾燥,便下費力,多為實證) (大成:以上三病...其成因都是由於亡血、汗多傷及陰液所致)。(1)
(大成:女科證治要旨:孕婦分娩之後,三候內,名曰新產)
(陳念祖云:此為產後提出三並以為綱,非為產後止此三病也)
(在病痙的基礎上,後世提出了1.產後子癎:多發於產後24小時內,有肝陽上亢與血虛風動,以及血壓高和血壓偏低的不同2.產後破傷風:多由創傷而感染邪毒所致,多於產後一周左右發病,並有口噤。面呈苦笑,畏光喜暗等特點。)
(大成:關於產後病痙原因有二...另外,產後鬱冒產後血暈不同見P791)

    產 婦 鬱 冒 , 其 脈 微 弱 (大成:產後感受外邪,由於產婦氣血兩虛,所以脈象微弱), 嘔 不 能 食(外邪束表,正氣內虛,胃氣上逆) , 大 便 反 堅(大便堅本非小柴胡証主證,故加[反]字) , 但頭 汗 出(大成:應是全身較多汗出) 。 所 以 然 者 , 血 虛 而 厥 , 厥 而 必 冒 。 冒 家 欲 解 ,必 大 汗 出 (非大汗淋漓之意,乃對比於[頭汗出]而言。指全身津津汗出,全身津津汗出,方為病癒之汗)。 以 血 虛 下 厥 , 孤 陽 上 出 , 故 頭 汗 出 , 所 以 產婦 喜 汗 出 者(不藥而容易津津汗出者) , 亡 陰 血 虛 , 陽 氣 獨 盛(非陽氣盛,乃陰血虛,獨,偏也) , 故 當 汗 出 , 陰 陽 乃 復(不藥而癒;大成:達到虛性平衡,乃人體機能自身調節的表現) 。() 大 便 堅 , 嘔 不 能 食 ,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 方見 嘔 吐 中 。(2)
(大成:產後由於亡陰血虛,造成陽氣獨盛,必帶大汗出,全身汗出較多,使偏盛之陽得以衰減,如此則體內陰陽可達到一個相對的虛性平衡,這是人體機能自身調節的表現...當身體汗出時腠理空疏,如果條護失宜,感受外邪,故以小柴胡湯扶正達邪...吳謙說:若有汗當減柴胡,無熱當減黃芩,嘔這當倍姜、半,虛者當倍人參,又在臨證知變通也)(產後病痙發熱醫案見P792)
(尤怡說:...小柴胡湯主之者,以邪氣不可不散,正氣不可不顧,為此法為能解散客邪,而和利陰陽爾)
(吳謙說:若有汗當減柴胡,無熱當減黃芩,嘔,則當倍姜,虛則當倍人參,又在臨證之變通也)
(鬱冒與產後血暈常見,資鑑別如下:
  1.產後鬱冒:寒多客邪為標,亡血傷津陰虛為本。陰虛陽盛----頭昏目瞀,鬱冒不舒)
     2.產後血暈:1-1失血過多----突然昏暈,面白唇淡,心悸征忡,甚至昏不識人(本虛)1-2瘀血上衝----惡露不行,腹痛拒按,脘阻氣粗,甚至神昏握拳(標實)) 

病 解 能 食(服小柴胡湯後鬱冒已解), 七 八 日 更 發 熱 者(脈經[日]下有[而]字)(並不在表而在裡) , 此 為 胃 實(脈經[胃實]作[胃熱氣實]) (以方測證,當有腹滿痛,大便閉結,脈沉實,胎黃膩等證。吳謙云:形氣俱實,胃強能食者可也。), 大 承 氣湯 主 之(脈經無[大]字) 。 方 在 痙 病 中 。(3)
(產後氣血俱虛,對產後有裡實之證,多顧慮其虛,而不敢攻下,僅以消導化滯去實之劑,似此,勢必曠日持久,裡實不能速去,甚至遷延日久,而釀成邪實未去而正以欲脫的棘手之候。仲景此示例正顯示因病制宜,辨證治療的靈活性)
(大成:此為病解之後,飲食不節,未盡的餘邪與食相結,因而成為宿食病,然必年體強壯...設遇胃虛之人...不可恣行攻擊也(張氏醫通)

    產 後 腹 中疠(音立,意同絞)痛 (血虛寒滯,脈絡不和,故腹中綿綿而痛), 當 歸 生 薑 羊 肉 湯 主 之(溫調血脈,補虛散寒,行滯止痛) , 并 治 腹 中寒 疝 , 虛 勞 不 足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治虛勞裡急男子亦用)。(4)
(疠痛,有說緩痛,有說急痛,根據臨床實踐,凡血虛寒滯,脈絡不和者,則多痛緩,綿綿而痛;血虛寒凝,脈絡拘急者,則多痛急,為絞痛或切痛。本方俱可治之。此外亦治療陽虛血寒痛經急不孕)
    當 歸 生 薑 羊 肉 湯 方 : 見 寒 疝 中 。
(大成:當歸生薑羊肉湯證與當歸芍藥散證:
兩方主證同為[腹中疠痛],但病機治法卻不相同。一為血虛肝鬱,脾虛濕滯,用當歸芍藥散養血疏肝,健脾利濕;一為血氣虛寒,用當歸生薑羊肉湯,補益經氣散寒止痛)
(大成:王柏章以當歸生薑羊肉湯作為食療方:
全當歸60克 生薑150克 羊肉500克 煲至羊肉熟爛,湯成,,調味即可成湯。羊肉可取出切成小塊沾醬油吃。適應證:產婦失血較多,氣血虛損,鬱冒頭暈,大便難,或惡露不淨,腹中痛,乳汁不暢,均宜服用。一般1-3天服一劑,可連服5-7劑。寒重加生薑;血熱減少當歸劑量;津液虧加甘蔗150克,並能去羊肉之臊氣味。結果,服後大多數產婦之惡露在1-2周內乾淨,腹痛消失)
(大成:李翠萍當歸生薑羊肉湯接近食療經驗配方:當歸10克 羊肉1斤(500克)  生薑 大茴 桂皮 蔥白適量,鹽少許,共煮取湯,以湯煮掛面和雞蛋,與羊肉共食之)

    產 後 腹 痛 , 煩 滿 不 得 臥 , 枳 實 芍 藥 散 主 之 。(5)(氣血癒滯而腹痛的證治)
(氣血籲滯成實則脹滿,久而化熱則心煩,故用枳實破氣散結,燒黑以行血中滯氣,芍藥和營血而止痛,用麥粥下之,以益胃和中,合而用之,使氣血宣通,氣行血暢,則煩滿除,能安眠,腹痛已)
(本條與上條相比,病機為一虛一實,治法亦一補一疏,從而示知產後並應分虛實,而不可泥於溫補一說。方後[並主癰膿],以方測證,當可治肺胃癰之初起
)

    枳 實 芍 藥 散 方 :

枳 實 ( 燒 令 黑 , 勿 太 過 ) 芍 藥 等 分 。     上 二 味 , 杵 為 散 ,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並 主 癰 膿, 以 麥 粥 下 之 。

    (師曰:)(根據大成補之)產 婦 腹 痛 、 法 當 以 枳 實 芍 藥 散 (行氣和血,病重藥輕), 假 令 不 愈 者 , 此為 腹 中 有 瘀 血(大成版[瘀血]作[乾血]) 著 臍 下 (少婦疼痛如刺,並拒按或有塊), 宜 下 瘀 血 湯 主 之 , 亦 主 經 水 不 利(經血不利,痛經亦可用)。(6)
(大成:服枳實芍藥散行氣和血不癒,則應考慮是產後瘀血日久,凝著臍下。其證多為少腹痛、拒按,按之有塊,脈沉結或沉澀,舌青紫或瘀斑。由於瘀血日久,前方已不能勝任,法當攻堅破淤,宜下瘀血湯。方中大黃、桃仁、蟅蟲攻血之力頗猛;用蜜為丸是緩其藥性,是取峻藥緩攻之法;酒煎之,引藥入於血分以行藥勢,如因瘀血而致經血不利,亦可採用本方治療。)

    下 瘀 血 湯 方 :

大 黃 二 兩(30克) (入血分推陳出新)  桃 仁 二 十 枚(8克 )(化瘀潤燥)蟅蟲(音這,地鱉或冀地鱉的雌蟲乾燥體,能逐瘀破結) 二 十 枚(18克) ( 熬 、 去 足 )     上 三 味 、 末 之 , 煉 蜜 (防傷正)和 為 四 丸 , 以 酒 一 升 , 煎 一丸 (酒煎,引藥入血分,又可湊和血之功), 取 八 合 頓 服 之 , 新 血 下 如 豚 肝 (大成:此新血是指產婦服用下瘀血湯後,第一次經血來潮;徐彬說:既曰新血,又曰如豚肝,驟結之血也;朱光被說:[新]當作[瘀])。
(黃樹曾云:瘀血著臍下,是少腹有故,蓋少腹者,胞宮藏血之所,惡露由此而出也。夫產後惡露不行,必因邪氣所阻)
(腹證奇覽云:臍下有瘀血,小腹急痛不可忍,甚者不可近手者,本方所主也。此症診臍下時,處指覺堅硬物,病人急痛者,此方之正證也。)
(大成驗案:1.狂犬病2.產後惡露不暢3.誤補致產後危證4.胎盤殘留5.臌脹、閉經6.腦血栓7.暈眩(腦震盪後遺症)8.癲狂)見P797
(大成:黃道六用下瘀血湯治療狂犬病的經驗:生大黃9克 桃人去皮尖7粒 地鱉蟲7只 上3味共研細末,加白密9克 陳酒1碗 煎至七分連渣服之;如不能飲者,用水兌和,小兒酌減,孕婦不忌,空腹服此藥後,...驗大小便,大便必有惡物如魚腸豬肝色,小便如蘇木汁...要服至大小便正常無惡物為度,不可中止,如留有餘毒,則有再患之虞)
(大成:石恩俊說:狂犬邪毒深重,似在血分,因思大黃或可解散血分之頑毒,其服藥後,瀉下烏黑稀便無數,顯有瘀血夾雜...)狂犬病
(大成:據研究,大黃蟅蟲丸對腦血栓有溶解作用。治療腦震盪後遺症見P798)
(大成歌曰:下瘀血湯酒煎丸,大黃蟅蟲桃人全,產婦乾血或經閉,狂犬病甚此方專)

當歸生薑羊肉湯、枳實芍藥散、下瘀血湯病機證治對照表
方名 病機 症狀 治療
當歸生薑羊肉湯 血虛而寒 腹中綿綿疼痛,或拘急切痛形寒畏冷,腹痛喜溫喜按 補虛散寒
枳實芍藥散 氣血鬱滯 腹中脹痛,脘阻胸滿,心煩不寧,夜不得臥 行氣和血
下瘀血湯 瘀血內結 腹痛拒按,按之有硬塊,或痛如針刺,少腹脹痛 破血行瘀


    產 後 七 八 日 , 無 太 陽 證 (無外感證), 少 腹 堅 痼(堅痛,一作墜痛,此乃惡露不淨,胞室瘀阻之故) , 此 惡 露 不 盡, 不 大 便 (脈經:[大便]下有[四、五日]), 煩 躁 發 熱(瘀濁敗血停積於內,正邪交爭) 、 切 脈 微 實 , 更 倍 發 熱 , 日 晡 時 煩躁 者(陽明裡實之證) , 不 食(腸府不通,胃氣不和,不欲食) , 食 則 譫 語(食助邪熱上擾,胃絡通心;神明被擾,故譫語) , 至 夜(脈經作[利之]) 即 愈(入夜陰長,邪熱稍輕) , 宜 大 承 氣 湯 主 之 ,熱 在 裡(陽明裡熱;大成認為非陽明之熱,乃瘀濁結在血室之裡,敗血為病乃生寒熱諸症;認為陽明裡實缺乏根據。大成舉時逸人經驗用桃仁承氣湯更貼切病情見P799) , 結在 膀 胱 也(惡露瘀血內結胞室,胞室近膀胱;大成:泛指下焦、血室) 。 方 見 痙 病 中 (7)
(宜大承氣湯,之[宜]字,有斟酌之意思。說明瘀結兼裡實之候,如攻瘀則 裡實不解,而且裡實熱盛,不僅影響攻瘀,並容易導致其他病變,故考慮用大承氣湯急攻裡實,使便通實去,邪熱得解,則瘀血亦往往可隨之而下,收到一舉兩得之 效;縱或瘀結不解,然後在下其瘀血不遲,此仲景用大承氣湯治療的要妙之處;大成:大黃亦有下瘀血之功) 
(大成:惡露不盡:在正常情況下,血性惡露持續3-4天,漿液惡露持續10日左右,白色惡露持續3周乾淨。若血性惡露超過10天仍淋漓不絕,稱為[惡露不盡]或[惡露不絕]、[惡露不止])
(大成:產後體溫多在正常範圍,產後24小時內可見體溫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度C。還要說明,產後3-4天可有泌乳熱,體溫可達37.8-39度C,持續4-16小時即下降,不屬病態。若新產後或產褥期表現發熱持續不退,甚至高熱寒顫者,稱為產後發熱,包括西醫所謂產褥感染。)

  產 後 風 (傷寒中風;新劇本作[產後中風])、 續 之 數 十 日 不 解 、 頭 微 痛 , 惡 寒 , 時 時有 熱 、 心 下 悶(產後正虛,中焦不運) 、 乾 嘔 (太陽之邪欲內入,而內不受)、 汗 出 、 雖 久 、 陽 旦 證 續 在 耳 , 可與 陽 旦 湯 (即桂枝湯)。 即 桂 枝 湯 。 方 見 下 利。(8)
(大成:爾雅說:旦,早也。可引伸為凡物之始,如歲旦、月旦。桂枝一方為眾方之祖,故名陽旦湯。)
(大成:歷年來關於陽旦湯歸納起來有4種見解:1.即桂枝湯2.加黃芩3.加附子4.增桂加附子...大成認為即是桂枝湯,雖有心下悶但僅為兼證,桂枝湯能外調營衛以治表邪,又能內調脾胃以治心下悶)

    產 後 中 風 、 發 熱 正 面 赤(面若朱妝;大成:產後陰血虛於內,虛熱浮於上故面正赤、喘息) 、 喘 (氣虛不納)而 頭 痛(大成:病邪在表故發熱頭痛) , 竹 葉 湯 主 之。(9)(中風兼陽虛之證治;大成:正虛而復感外邪證治)
(大成:尤怡說:此產後表有邪而裡適虛之證,若功其表則氣浮易脫;若補其裡則表邪不解。竹葉湯用竹葉、葛根、桂枝、防風、桔梗,解外之風熱;人參、附子固裡之脫;甘草、姜、棗,以調陰陽之氣,而使其平,乃表裡兼濟之法。凡風熱外淫而裡氣不固者,宜於此取則焉。)
(唐宗海云:面赤與喘,為虛陽上浮,乃產後獨有也,故散風尤要補正)
(用附子必須掌握素體陽虛,否則宜慎)

    竹 葉 湯 方 :

竹 葉 一 把(12克)   葛 根 三 兩(45克)   防 風 一 兩 (15克)  桔 梗 一 兩 (15克)  桂 枝一 兩 (15克)  人 參 一 兩(15克)   甘 草 一 兩(15克)   附 子 一 枚 ( 炮 )(15克)   大 棗 十五 枚(45克)   生 薑 五 兩(60克)       上 十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二 升 半 , 分 溫 三 服 , 溫覆 使 汗 出 , 頸 項 強 , 用 大 附 子 一 枚 , 破 之 如 豆 大 , 煎 藥揚 去 沫 。 嘔 者 加 半 夏 半 升 洗 。
(大成:活人書本方不用附子、張氏醫通無附子;趙以德金匱方義衍義更提出[附子恐後人加,治頭項強痛耳]。)
(大成:千金無[
破 之 如 豆 大 , 煎 藥揚 去 沫 ]此十字)
(大成:本條脈證并治,值得玩味。首先應明確。[面正赤]非虛陽上越的[戴陽證];用附子非陽虛內寒的大虛證。否則,"先溫其裡"且恐不及,豈能用寒涼的竹葉為君,並用眾多的發表藥呢?故筆者認為,本條所述,或為夏日產後感受溫熱之邪。仲景不太善治溫病,故設此溫清補散混雜之方...)
(大成:產後中風用金匱此方見P800)

    婦 人 乳(大成:脈經[乳]作[產];說文"人及鳥生子曰乳) ,中 虛 (乳房居胃上,陽明經所過,乳汁去多,則陰血乏而胃中益虛,陰血乏則火擾而神亂,胃虛則嘔逆), 煩 亂(虛熱擾心) 嘔 逆(胃失和降) , 安 中 益 氣(除煩降逆以安中,平壯火而不食氣。胃熱脾虛者宜) , 竹 皮 大 丸 主之 。(10)(大成:論產後虛熱煩嘔的證治)

    竹 皮 大 丸 方 :

生 竹 茹 二 分 (8克)  石 膏 二 分(8克)   桂 枝 一 分(4克)   甘 草 七 分(28克)   白薇 一 分 (4克)    上 五 味 , 末 之 , 棗 肉 和 丸 彈 子 大 (一彈子丸大約一蛋黃大約4克), 以 飲 服 一 丸 、日 三 夜 二 服 。 有 熱 者 倍 白 薇 , 煩 喘 者 加 柏 實 一 分 (4克)。
(梁運通曰:甘草大棗以益胃補虛,竹如甘草清熱降逆止嘔,石膏入氣分,白微入血分,二位甘苦寒涼,清瀉虛熱,桂枝能平衝降逆,與寒涼同用損其溫燥之偏,存其降逆之性,以止煩嘔,方中桂枝量少於甘草六倍,非桂枝甘草湯之通陽益氣之意,諸藥共湊安中益氣之功)
(大成:方中七分甘草與一分桂枝合用,重甘微辛,棗肉和丸,著重補中之虛以益氣;竹茹、石膏、白薇但用一二分,意在甘寒清虛熱以止嘔除煩,諸藥相伍,標本兼治,共湊安中益氣之功。虛熱甚者,倍加白薇;煩亂甚而喘者,加柏子仁以寧心)

    產 後 下 利 虛 極 (脈經作[婦人熱利下重,新產虛極]。產後本營陰不足,又兼下痢,故曰虛極), 白 頭 翁 加 甘 草 阿 膠 湯 主 之 。(11)(熱利傷陰治法)
(白頭翁湯為治熱利下重的主方,其證當有發熱,腹痛,裡急後重,大便膿血的症狀)
(阿膠為補血養陰,血肉有情之品,不僅適用於產後下利虛極之後,並對非產後痢久傷陰耗血者,則能疏導,無留滯者,則能平安)

    白 頭 翁 加 甘 草 阿 膠 湯 方 :

白 頭 翁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阿 膠 二 兩   秦 皮 三 兩   黃連 三 兩   柏 皮 三 兩     上 六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二 升 半 , 內 膠 令 消 盡 ,分 溫 三 服 。

    〔 附 方 〕

《 千 金 》 三 物 黃 芩 湯 , 治 婦 人 在 草 蓐(音入,草蓐及草墊,古時婦人多在草墊上分娩,代指產後), , 自 發 露 得 風(因產床不潔與保養不好而受外邪致病), 四 肢 苦 煩 熱 , 頭 痛 者 與 小 柴 胡 湯(頭痛有表邪) , 頭 不 痛 但 煩 者(邪入裡) , 此湯 主 之 。
(徐彬曰:產後陰虛,四肢在亡血之後陽氣獨盛,又得微風,則苦煩熱,然表多 則上入而頭痛,當以上焦為重,主以小柴胡湯和解,若從下受之而濕熱結於下,則必生蟲,而頭不痛,故以黃芩清熱為君,苦參去風殺蟲為臣,而以地黃補其元陰為 佐。曰多吐下蟲,謂蟲得苦參必不安,其上出下出正未可知也)
(大成:經方發揮治療五心煩熱、手足心熱醫案,作者按:臨床用三物黃芩湯治療"婦女每到春夏季節即出現的手足心煩熱證、本證既有邪熱內伏之鬱熱,又有陰津耗損之虛熱,三物黃芩湯養陰清熱,正對此證,使邪熱清而陰津復,故煩熱得除)
(三物黃芩湯為治陰虛血熱之良方。[類聚方廣義]云:1.治骨蒸勞熱,久咳,男女諸血症, 肢體煩熱甚,口舌乾燥,心氣鬱塞者2.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煩熱難堪,夜間最甚,不能眠者3.治諸失血後, 身體煩冤倦怠,手者足夏熱更甚,唇乾舌燥者)     
黃 芩 一 兩   苦 參 二 兩   乾 地 黃 四 兩
    上 三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二 升 , 溫 服 一 升 , 多 吐下 蟲 。

    《 千 金 》 內 補 當 歸 建 中 湯 : 治 婦 人 產 後 虛 羸 不 足, 腹 中 刺 痛 不 止(一作絞痛,血少也), 吸 吸 少 氣(忍痛吸氣時而發生氣短不足的現象,陽弱也;大成:吸吸,在忍痛吸氣時發出的吸氣之聲) , 或 苦 少 腹 急 摩 (少腹拘急摩擦感),痛 引 腰 背, 不 能 食 飲 , 產 後 一 月 , 日 得 服 四 、 五 劑 為 善 , 令 人 強壯 宜 。
(產後血海必虛,若中陽不足,因而氣血失調,腹中刺痛不已,衝、任、督、帶俱虛,少腹拘急不舒,痛引腰背;脾胃虛弱,則吸氣不足,食少神疲。用黃耆建中湯之變法,用當歸以調內營之血。)
    當 歸 四 兩   桂 枝 三 兩   芍 藥 六 兩   生 薑 三 兩   甘草 一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上 六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一 日令 盡 。 若 大 虛 加 飴 糖 六 兩 (徐彬說:不用人參概人身補元氣,與中氣不相安者有之;飴糖乃補中氣而聽元氣之自生,故因此一味而曰建中,正為產後先血虛,人參偏於氣,未免使陽驟勝,驟勝則愈傷陰也...), 湯 成 內 之 , 於 火 上 暖 令 飴 消, 若 去 血 過 多 , 崩 傷 內 衄 (內出血)不 止 , 加 地 黃 六 兩 , 阿 膠 二 兩, 合 成 八 味 , 湯 成 內 阿 膠 , 若 無 當 歸 , 加 芎 藭 代 之 , 若無 生 薑 , 以 乾 薑 代 之 。
(大成:張璐說:內補當歸建中湯即黃耆建中湯之變法,比用黃耆以助衛外之陽,此用當歸以調營內之血,兩不移易之定法。)
(徐彬說:註曰桂枝湯爲中風家和榮衛調隂陽聖方,加飴糖爲建中已爲邪盛正虛者巧定一先本後標之法,今産後虛羸不足,先因隂虛後並陽虛,補隂則寒凝補陽則氣壅,後天以中氣爲主,故治法亦出於建中,但加當歸即偏於內故曰內補當歸建中湯。謂腹中刺痛不止,血少也。吸吸少氣,陽弱也。故將桂枝生薑當歸之辛溫以行其榮衛之氣,甘草白芍以養其脾隂之血,而以飴糖大棗峻補中氣,則元氣自復而羸者豊痛者止也。然桂枝於隂陽內外無所不通,尤當歸善入隂治帶下之疾,故又主少腹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者,葢帶下病去而中氣自強也。曰産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爲善,謂急冝於此調之庶無後時之歎。然藥味和平,可以治疾可以調補故又曰令人強壯冝。若云大虛加飴糖而不用人參,葢人參補元氣與中氣不相安者有之,飴糖乃補中氣而聼元氣之自生故。因此一味而曰建中,正爲産後先血虛,人參偏於氣未免使陽驟勝則愈傷隂也)
(徐彬關於腎氣丸及婦人諸方用桂枝不用肉桂辨:
論曰近來腎氣丸十全大補湯俱用肉桂葢襍溫煖於滋隂藥中故無礙至桂枝湯因作傷寒首方又因有春夏禁用桂枝之説後人除有汗發熱惡寒一證他證即不用甚至春夏則更守禁不敢用矣不知古人用桂枝取其宣通氣血爲諸藥嚮導即腎氣丸古亦用枝其意不止於溫下也他如金匱論虛損十方而七方用桂枝胎前用桂枝湯安胎又桂苓湯去癥産後中風面赤桂枝附子並用産後乳子煩亂嘔逆用竹皮大丸內加桂枝治熱煩此於建中加當歸爲內補然則桂枝豈非通用之藥若肉桂則性熱下逹非下焦虛寒者不可用而人反以爲通用宜其用之而多誤矣予自究心金匱以後其用桂枝取效變幻出竒不可方物𦕅一拈出以破時人之惑
)

本篇內容歸納:
1.產後三大證:1-1新產血虛、多汗、喜中風----病痙
                        1-2亡血復汗、寒多----病鬱冒
                        1-3亡津液、胃燥----大便難
2.產後腹痛:2-1血虛且寒----腹中疠痛,當歸生薑羊肉湯煮之
                    2-2氣血鬱滯----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2-3瘀血內停----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
3.產後雜證:3-1胃腸失和----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3-2胃腸實滯----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大承氣湯主之
4.瘀阻兼裡實: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餔時煩躁,不食,實則譫語,至夜即癒----宜大承氣湯主之
5.中風(月內風)久不解:產後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可與陽旦湯
6.中風兼陽虛: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7.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竹皮大丸
8.熱利傷陰: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婦 人 雜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二

(大成:全篇共22條原文
第1~4條論熱入血室
第5條論梅核氣
第6條論藏燥
第7條論寒飲
第8條論婦人雜病成因(虛、積冷、結氣)
第9、11、12條論漏下
第10、13、14條論經水不利
第15條論白帶
第16-18條論腹痛
第19條論轉胞
第20條論陰寒
第21條論陰瘡
第22條論陰吹

婦 人 中 風 , 七 八 日 續 來 寒 熱 , 發 作 有 時 , 經 水 適 斷(大成:傷寒論第144條[斷]後有[者]字;大成:張志聰說:[經水適斷]四字應在[七八日]之下),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廣義的說,血室指包括肝、衝任、子宮;狹義的說,血室即子宮), 其 血 必 結(邪氣與血相結) , 故 使 如 瘧 狀(肝膽經不利,樞機不和,更由於營血瘀結,衛氣被阻,以致邪正交爭,而有往來寒熱如虐之狀) , 發 作 有 時(視衛氣所過之時而發)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 方 見 嘔 吐 中 。(1)
(熱入血室有輕重之別,輕者,小柴胡湯則邪熱去結自散;如邪熱與血相結之重者,則多伴有脅肋不舒,少腹脹痛,舌暗或舌有瘀點等證,應以小柴胡湯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赤芍之類) 
  
婦 人 傷 寒大成;前條中風,此條傷寒。可見婦人經期感受外邪,皆可導致熱入血室) 發 熱 , 經 水 適 來(熱邪乘虛進入血室) , 晝 日 明 了 暮(大成:傷寒九十論[暮]作[夜]) 則 譫 語 (衛氣晝行於陽,氣分無熱,營氣夜行於陰,血分有熱,熱血侵入陰血,擾亂心神;大成:吳又可說:至夜但發熱而不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因有輕重之分,不必拘於譫語也),如 見 鬼 狀 者 ,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 治 之 無 犯 胃 氣 及 上 二 焦(不可誤作熱入心胞而清上焦,也不可誤作陽明胃實而治中焦,更不應用攻下之劑而損傷胃氣) ,必 自 愈(寒原有熱入血室,暮則瞻語者,與小柴胡湯) 。(2)
(第二條比第一條嚴重第3條為表證已罷,瘀熱互結於血室)

    婦 人 中 風 , 發 熱 惡 寒 , 經 水 適 來 , 得 之 七 八 日 ,熱 除(大成:傷寒論第143條[熱除]後有[而]字) 脈 遲 , 身 涼 和(大成:傷寒論無此[和]字) , 胸 脅 滿 (傷寒第143條作「胸脅下滿」), 如 結 胸 狀 (證不在,邪熱乘虛陷入血室,結為瘀熱,屬於表和裡實之候,手觸之則痛), 讝 語 者 (讝,音義同譫), 此 為熱 入 血 室 也(吳又可說:至夜但發熱而不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因有輕重之分,不必拘於譫語也) , 當 刺 期 門 (肝之募,刺激門者瀉血實;吳又可說:若有如結胸狀者,血因邪結也,當刺期門以通其結,以柴胡湯治之,不若刺者功捷), 隨 其 實 而 取 之(審何經氣實,隨其實而瀉之) 。(3)
(本條較上兩條重,除了刺激期門外,更應結合清熱散結,疏肝利氣之劑內服,針藥並施,則效果更佳)
(大成:哈荔田先生說:
一、熱入血室的「血室」概念有三:1.沖脈2.肝臟3.子宮。哈先生認為不是解剖概念而是生理概念,是指與婦女月經生理、病理有關的若干臟器的綜合作用。
二、發病因素:熱入血室能否形成,與婦人的經氣盈虛有關,...雖不值經期,熱邪亦可內陷,出現迫血妄行,下血譫語等熱入血室症狀。
三、熱入血室的症狀表現:1.月經猝止或經水來多,淋漓不止2.發熱因邪留深淺而異:留於少陽則寒熱往來;留於厥陰則熱深厥深:熱蘊血分則日晡或夜間潮熱3.神志情況:熱入血室,上擾心神,或邪入肝經,均可見譫語如狂,或晝清夜作,或煩躁不安,夜寐囈語,或神識忽清忽昧等神志異常表現。溫熱經緯強調:熱陷血室之症,多有譫語如狂之象...輕者,僅為心煩神寐,重者神昏譫語4.胸腹症狀:若熱入血室,邪滯肝經則胸脅脹滿如結胸狀;若熱與血結,瘀阻胞宮,則有小腹脹痛拒按。
四、熱入血室的治療:...如王孟英所說:經水適來,因熱邪陷入而搏結不行者,此宜攻其血結;若經水適斷,而邪乘血室之空虛以襲之者,宜養營以清熱;其熱邪傳營,逼血妄行,致經水未當期而致者,宜清熱以安營。...個人體會,對於熱入血室證的治療,無須強分傷寒、溫病,必須依據熱勢之輕重,邪陷之深淺,病機之虛實,以辨證施治。其治寮精神,總以透邪徹熱使不與血結為原則。應用小柴胡湯加減,卻有一定效果)
(大成:引張鳳池老師的經驗:治發熱用柴胡,只有用到八錢,其退熱效果才好)

    陽 明 病 (惡寒,反惡熱)、 下 血 (大成:脈經[血]下有[而]字)讝 語 者(心藏神,神之魂藏於血,血熱魂擾,故心神皆亂而譫語) ,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非值經期,蓋衝任之脈併陽明之經,熱入血中而血下), 但 頭 汗 出(頭為手足六陽之會,陽氣上蒸,表不能閉,故頭上汗出而身無汗), 當 刺 期 門(以泄血熱)(大成:傷寒論第216條此八字作[但頭汗出者。刺期門]) , 隨 其 實 而 瀉 之 (大成;辨證同時採用清泄陽明邪熱的方藥,則更切實)
, 濈 然 汗 出 者(大成:第216條[者]作[則]) 愈(陰陽和) 。(4)
(大成引尤怡說:陽明之熱,從氣而之血,襲入胞宮,即下血而譫語。蓋冲任之脈,併陽明之經,不必乘經水之來而後熱得入之,此為熱入而血下也...)

    婦 人 咽 中 如 有 炙 臠(臠,肉切成塊,炙臠即烤肉 塊。情志不遂,氣滯痰凝,至咽如炙臠,吞不下,喀不出,但不妨礙飲食,後世稱為[梅核氣],不僅婦女所有,男子亦多見,與現在慢性咽炎相似。徐彬認為:乃 氣為積寒所傷,不與血和,血中之氣溢而浮於咽中,得水濕之氣而凝結難移,婦人血分受寒,多積冷結氣,最易得此病,而男子間亦有之。脾虛寒飲勝者,本方用之 多效。如肺虛火逆,咽中不利,則宜麥門冬湯化裁) , 半 夏 厚 朴 湯 主 之 。(5)
(大成: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如本證纏綿日久,清之不效,溫散也不見功,即應考慮併就氣滯而血瘀,適當加以化瘀之品;更須從病久及腎,腎脈絡於咽之旨,而以補腎之品為治)

    半 夏 厚 朴 湯 方 : 《 千 金 》 作 胸 滿 ,心 下 堅 , 咽 中 帖 帖 , 如 有 炙 肉 , 吐 之 不 出 , 吞 之 不 下 。

半 夏 一 升(120克)   厚 朴 三 兩(45克)   茯 苓 四 兩 (60克)  生 薑 五 兩 (75克)  乾 蘇葉 二 兩 (30克)    上 五 味 , 以 水 七 升 , 煮 取 四 升 , 分 服 四 服 , 日 三夜 一 服 。
(大成:應注意與食道上段腫瘤相鑑別,必要時做相關檢查)

    婦 人 臟 躁 (情志病,多由情志不舒,氣鬱化火,耗傷陰液,以致心失所養,心神不寧,而有精神失常,無故悲傷欲哭,頻作欠伸等象如神靈所作之證;大成:徐、尤住本等作[臟燥]), 喜 悲 傷 欲 哭(大成:亦有喜笑無常者;平素情志抑鬱,情感易衝動,心煩失眠等) , 象 如 神 靈 所 作 , 數 欠 伸(腎為欠為嚔,乃由心影響肝腎;悲哭之後頻頻打呵欠、伸腰骨), 甘 麥 大 棗 湯 主 之 。(6)

    甘 麥 大 棗 湯 方 :

甘 草 三 兩 (45克)  小 麥 一 升 (140克)(小麥養心氣)  大 棗 十 枚 (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六 升 , 煮 取 三 升 , 溫 分 三 服 , 亦 補脾 氣 。
(臨床對本方運用經驗總結,甘麥大棗湯是治療神經、精神疾患的一種重要方劑,對治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證、癔病,更年期綜合徵,精神分裂證等都取得顯著的效果,對某些效果不良者,把原方甘草劑量提高到25克到45克,功效更佳)
(大成:臟躁與西醫學所說的噫病頗類似,多見於婦人,但男子亦有患此者)
(大成引岳美中驗案,治療男子藏躁P810。岳美中說:本證悲傷欲哭,時出妄言,與癲狂相近,然癲狂證的妄言特點,為前後相失,出口即忘;本證則近似情理,移時猶記,表現不同。機制有異,方藥亦殊。)
(大成引劉景輝經驗說:使用本方劑量宜重,方中甘草需用至4-5錢以上,小麥、大棗各2-3兩,效果才好。咽乾口燥較甚者,酌家歸芍地冬,煩躁不安者,加龍骨、牡蠣、酸棗仁;兼有梅核氣合用半夏厚朴湯...)
(大成:周鳳梧說:(臟躁一證)雖屬虛證,不宜大補;雖屬虛火,不宜苦降。處理原則在一個[調]字,故藥量不宜重,藥味宜平淡清輕之品。甘麥大棗湯為平淡之品,酌情加入養陰生津,開鬱化痰之藥。周氏驗案處方如下:北小麥30克  炙甘草9克 紅大棗6枚 茯苓9克 生杭芍12克 麥冬9克 白薇9克 竹茹9克 橘葉9克)
(大成:內科、兒科(小兒過動)驗案P811)
(大成:周按:充任二脈。屬於奇經八脈...填補之藥,以血肉有情之品為宜,稽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精選"鎮沖脈則加用紫石英;治任脈,則加用龜粄;督脈為病,用鹿角以溫煦;帶脈為病,用當歸以宣補。其他如牛羊腎、髓、阿膠、淡菜等,亦常選用)
(大成:甘淡和平之性,可作為補益心脾之方。該方用量:醫家或用數兩之大劑,或用數錢之小劑。用法:既可將三藥合煎,只喝藥汁;又可先煎甘草,煎好後濾渣取汁,然後用甘草之間小麥、大棗,煎好後吃小麥、大棗,喝汁。)


    婦 人 吐 涎 沫(上焦有寒飲,宜溫散寒飲,男子亦有之;大成:水氣病篇第二條說:[上焦有寒,其口多涎]) , 醫 反 下 之 (傷中陽,導致寒飲內結成痞), 心 下 即 痞 , 當 先 治 其 吐涎 沫 , 小 青 龍 湯 主 之(溫散寒飲) , 涎 沫 止 、 乃 治 痞 , 瀉 心 湯 主 之(何種瀉心湯當根據具體情況,且不必然用苦寒為治;大成:千金作[可服甘草瀉心湯) 。(7)
    小 青 龍 湯 方 : 見 痰 飲 中 。
    瀉 心 湯 方 : 見 驚 悸 中 。

    婦 人 之 病 , 因 虛 , 積 冷 , 結 氣 , 為 諸(因為上述三種原因) 經 水 斷 絕 ,至 有 歷 年 , 血 寒 積 結 , 胞 門 (子宮)寒 傷 , 經 絡 凝 堅 。(婦人雜病的病機總綱)
    在 上 嘔 吐 涎 唾 (寒飲侵肺), 久 成 肺 癰(日久化熱,損傷肺絡,久成肺癰。[金匱述義]認為癰自應作痿字;大成:丹波元簡認為應是肺痿,蓋上焦寒凝無為肺癰之理。肺冷為萎,甘草乾薑湯證是也) , 形 體 損 分(形體消瘦,與未病前判若兩人) 。 在 中 盤 結, 繞 臍 寒 疝(影響肝脾,從寒化,繞臍疼痛) ; 或 兩 脅 疼 痛 (虛寒橫逆,腹痛和兩脇疼痛), 與 臟 相 連 ; 或 結 熱 中 (從熱化), 痛 在關 元 (
熱灼血乾,內著瘀血;大成:明刊本[痛]作[病]), 脈 數 無 瘡 (身雖無瘡), 肌 若 魚 鱗 ,時 著 男 子(內有瘀熱,新血不榮於外,肌膚苦燥,狀如魚鱗;大成:熱邪傷陰,皮膚失潤) , 非 止 女 身 (男女均可發生)。 在 下未 多 (專論以經帶為主的婦女雜病。虛、冷、結氣影響衝任不和,胞宮虛冷;大成:孫世揚說:[未]當作[沫]謂白物也), 經 候 不 勻 (經水不調), 令 陰 掣 痛 , 少 腹 惡 寒 ; 或 引 腰 脊 , 下根 氣 街 (下連氣街), 氣 衝 急 痛(衝氣攻衝急痛) , 膝 脛 疼 煩 。(情志不遂,氣機失調) 奄 忽 眩 冒(倏然發生暈厥) , 狀 如 厥 癲 ;或 有 憂 慘 , 悲 傷 多 嗔 , 此 皆 帶 下(婦人雜病,或稱帶下病;大成:泛指婦科經帶胎產等病,非是狹義解釋) , 非 有 鬼 神 。(尤怡云:帶下者,帶脈之下,古人列經脈為病,凡三十六種,皆謂之帶下病,非今人所謂赤白帶下也。...三十六病者,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也。;大成:此處之帶下是指廣義的,泛指婦科的經帶胎產諸病)
    久 則 羸 瘦 , 脈 虛 多 寒 (正虛邪實); 三 十 六 病(大成:統言婦女諸病,千金說:三十六疾者,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是也) , 千 變 萬 端 ; 審脈 陰 陽 , 虛 實 緊 弦 ; 行 其 針 藥 , 治 危 得 安 ; 其 雖 同 病 ,脈 各 異 源 (同病異脈), 子 當 辨 記 , 勿 謂 不 然 。(8)

    婦 人 年 五 十 所(大成:脈經[所]作[許]) , 病 下 利 (金鑑做[下血])數 十 日 不 止 , 暮 即 發 熱 (血結於陰,陽氣至暮不得入於陰),少 腹 裡 急 , 腹 滿(或伴有少腹刺痛拒按等) , 手 掌 煩 熱 (大成:脈經無[煩]字), 唇 口 乾 燥 (陰血虛不歛陽而生虛熱;大成:但欲漱水不欲咽,內有瘀血,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津上升), 何 也 ? 師 曰 :此 病 屬 帶 下(大成:泛指婦人病) , 何 以 故 ? 曾 經 半 產 , 瘀 血 在 少 腹 不 去 。 何以 知 之 ? 其 證 唇 口 乾 燥 , 故 知 之 。 當 以 溫 經 湯 主 之(大成:脈經[以]作[與],無[主之]二字) 。(9)(大成:論婦人經絕之年,冲任虛寒而夾淤所致崩漏的證治)
(大成:...婦人年五十所,冲任脈虛,經水理應自然斷絕,卻仍見下血,且數十日不止。追求病因,乃由於病人曾經半產。病機是淤血在少腹不去,證候以下血數十日不止為主症,並見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等。由於半產之時感寒積冷,瘀血殘留,則少腹裡急,腹滿,;瘀血停留,新血不得歸經,則崩中漏下;漏下不止,陰血耗傷,虛熱內生,則暮即發熱,手掌煩熱;血結陰傷,無津上潮,則唇口乾燥。
瘀血停留為諸證之本,故袪瘀當屬急務,但因年老天癸將竭,崩傷日久,陰血更虛,當此虛實夾雜之際,攻補不得,則溫以行之,方用溫經湯,溫經養血,和營祛瘀,方中吳茱萸、桂枝、生薑溫經暖宮,使血溫則行;川芎丹皮行血祛瘀,兩者合用溫通行血,以治病本;血去陰傷,故用當歸、白芍、阿膠、麥冬補血養陰;血生於氣,,用人蔘、半夏、甘草補氣安胃以生血,且蔘、半相和,補而不壅...)
(大成:李彣說:此湯名溫經,以瘀血得溫即行也。方內皆補養氣血之藥,未嘗以逐瘀為事,而瘀血自去也,此養正而邪自消之法)
(溫經湯不僅為胞寒血虛藥方,並係宮寒不孕之良劑,其溫經養血之妙,徐靈胎謂[此調經總方])
(本方臨床常用方劑,對虛寒兼瘀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不孕等症有一定的療效。近代用本方治療所述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習慣性流產等效果亦佳)
(大成:治男子不育、陽痿可見P818)
(大成:王清任說:孕婦體壯氣足....無小產,常有連傷數胎者...不知子宮內先有瘀血佔其地,胎至三月再長,其內無容身之地,胎病靠擠,血不能入胞胎,從傍流而下,故先見血,血既不入胎胞,胎無血養,故小產)
(大成:張氏(張紹舜)用溫經湯治療子宮發育不良而引起的不孕症25例。治療方法:分經前和經後兩步用藥,各服4劑為一醫療程。經前方為溫經湯加澤蘭;經後方為去半夏、丹皮、麥冬,加桑寄生、菟絲子組成。結果懷孕19例。本方對腎陽虛型,和瘀血型療效較好。)

    溫 經 湯 方 :

吳 茱 萸 三 兩   當 歸 二 兩   芎 藭 二 兩   芍 藥 二 兩   人參 二 兩   桂 枝 二 兩   阿 膠 二 兩   生 薑 二 兩   牡 丹 皮 ( 去心 )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半 夏 半 升(60克)   麥 門 冬 一 升 ( 去 心 )(60克)       上 十 二 味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三 升 , 分 溫 三 服 , 亦主 婦 人 少 腹 寒 , 久 不 受 胎 ; 兼 取 (徐注、曹注[取]作[治])崩 中 去 血 , 或 月 水 來 過多 , 及 至 期 不 來
(大成歌曰:溫經湯中桂姜草 四物去地半蔘膠 吳萸麥冬牡丹皮 溫通溫養經病調)
傅再希使用溫經湯的經驗:
(
婦女調經種子,古方流傳甚多,然用之確有特效者,在他(傅再希先生)的經驗中認為以溫經湯為第一。其方載《金匱要略》中,醫者皆知,方下原有「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之語,可見此方不僅溫暖子臟,亦為治療不孕症而設尤其用藥法度,多非後人思議所能及,故一般醫家都不十分相信,偶然使用,妄以己意加減,如桂枝改用肉桂,阿膠用蛤粉炒珠等,且又缺乏信心守方,自然不能達到療效。其或有些所謂葉派醫家,視此等方如砒鴆,更不足與言矣。

傅老用此方,曾得其師口傳諄囑不可妄自加減,必須等經水來時服三四劑後,經淨即止。以後每月皆如此照服,假如經水不來,則多已受孕不必再服,聽其自然發育生產。傅老認為,用此方時中藥味數雖不可變更,而分量可稍為加減,他所用的分量如下:

泡吳萸3〜5克,黨參10克,桂枝尖6~10克,阿膠10克(烊化沖服),姜半夏10克,麥冬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丹皮6克,甘草6克,生薑3片

吳萸必須用貴州出產者,緊小,略帶青綠色,味略苦,不甚辛辣,它處出產者,多帶辣味而不適用。半夏必須姜制,法制半夏無用。桂枝須用尖,嚼之有肉桂氣味,桂枝木無用,藥味既真,效驗自更確切。

文摘自《豫章醫萃: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精選》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4N0BP.html)

(大成:實驗研究:1.該方能促進黃體生成素的分泌,可直接作用於腦垂體,促進性腺激素的釋放。2.該方在發情初期作用於垂體,釋放出LH、FSH,激活卵巢功能,從而誘導排卵。3.該方可直接作用於卵巢,促進雌二醇、孕酮分泌4.該方有增大鼠排卵數傾向。此外,溫經湯還可以對抗虛寒,補益強壯及鎮痛作用,並能明顯降低血瘀動物血液流變學指標(RBC壓積、全血黏度、纖維蛋白黏度和血漿黏度)




    帶 下(泛指月經病) 經 水 不 利 , 少 腹 滿 痛 (脹滿疼痛), 經 一 月 再 見(古現字) 者( 一月兩見) , 土 瓜根 散 主 之 。(10)
(土瓜即王瓜,能逐瘀血,蟅蟲能開血閉,桂枝、芍藥舒陽益陰,調和營氣,則瘀去血和)
(大成:尤怡說:婦人經脈...惟其不利,則蓄泄失常,四通非通,欲止不止,經一月而再見矣。土瓜根主內閉瘀血月閉,蟅蟲蠕動逐血,桂芍行營氣而正經脈)
(婦人經水不利的原因較多,有血瘀、血虛、血熱、血寒,以及情志不舒,氣滯血瘀等不同,經水不利的診斷,必須掌握少腹滿痛拒按,按之有塊,月經量少色紫暗,舌有瘀象,脈見沉遲緩澀,弦遲等,方可考慮攻瘀破血之劑。至於頹腫問 題,本草綱目鯪鯉條下引摘玄方曰:[婦人陰頹,硬如卵狀]。湯本求真認為[陰頹即鼠蹊陰囊、陰脣部之假性腫瘤是,男女具有之],有參考價值。)

    土 瓜 根 散 方 : 陰 焮 腫 亦 主 之 。

土 瓜 根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蟅蟲 三 兩     上 四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日 三 服 。

    寸 口 脈 弦 而 大 , 弦 則 為 減 , 大 則 為 芤 , 減 則 為 寒, 芤 則 為 虛 , 寒 虛 相 搏 , 此 名 曰 革 , 婦 人 則 半 產 漏 下 ,旋 覆 花 湯 主 之 。(11)
(大成:認為該條文已見血痹虛勞及驚悸吐衄下血兩篇...刪除男子相關文字...加旋覆花湯主之...是專為婦人立法)
 (黃 元御云:水寒木枯則脈弦,營虛衛浮則脈大,弦則陽衰而外減,大則陰衰而內芤,減則陽氣不足而為寒,芤則陰血不充而為虛,虛寒相合,此名為革,如鼓之外硬而 中空也。氣血虛寒,脈如皮革,婦人見此則胎孕殞落而半產,經脈沉陷而漏下,旋覆花湯覆行血脈之瘀,蔥白通經氣之滯,新降(茜草代)止崩而除漏)
(對本條用旋覆花湯為治,有些注加持異議,認為:則氣已下陷,焉有再用下氣之理。但對虛不受補,寒不可溫之半產漏下,而用旋覆花湯理氣活血通絡。正如尤怡所述:虛不可補,解其鬱聚,即所以補,寒不可溫,行其氣血即所以溫,固不可專補其血,以傷其氣,亦必先散結聚,而後溫補)
(尤怡說:本文已見虛勞篇中。此去男子亡血失精句。而益之曰旋覆花湯主之。蓋專為婦人立法也。詳本草旋覆花治結氣。去五臟間寒熱。通血脈。蔥主寒熱。除肝邪。絳帛入肝理血。殊與虛寒之旨不合。然而肝以陰臟而舍少陽之氣。以生化為事。以流行為用。是以虛不可補。解其鬱聚。即所以補。寒不可溫。行其血氣。即所以溫。固不可專補其血。以傷其氣。亦非必先散結聚。而後溫補。如趙氏、魏氏之說也。)
(大成引用江蘇中醫李繼路醫案:治療半產後露下:旋覆花(布包10克) 新絳(茜草)(10克) 青蔥10根 生地15克 當歸10克 白芍6克 川芎6克 )
    旋 覆 花 湯 方 : 見 五 藏 風 寒 積 聚篇
   
 婦 人 陷 經(經氣(血)下陷,下血不止) , 漏 下 黑 不 解(大成:陰道下血,淋漓不斷,其色暗黑) , 膠 薑 湯 主 之 。(12) 臣億 等 校 諸 本 無 膠 薑 湯 方 , 想 是 前 妊 娠 中 膠 艾 湯 。
(大成:脈經"露下黑候"說:腎臟之色黑,露下黑者,是腎臟之虛損,故漏下而夾黑色也)
(所謂陷經,乃是衝任虛寒,氣不攝血,經氣下陷所致。本證除了漏下血色暗黑之外,至必伴有臉色蒼白,神疲力乏,憎寒畏冷,頭眩心悸,舌淡苔白,脈象微弱等。膠姜湯未見,或云阿膠乾薑,或云阿膠生薑,或認為即膠艾湯。) 
(大成說:屬虛寒者可以膠艾湯加炮姜;但引用金匱方歌括驗案中卻認為應用生薑升提可見P820)

  婦 人 少 腹 滿 如 敦 狀(敦,音對。古代盛黍、稷的器皿,為橢圓形,上下稍銳,中部肥大;大成:言少腹有形高起,如敦之狀,雨內經脇下大如覆杯略同) , 小 便 微 難 而 不 渴 (血室雖與膀胱異道,膀胱是行水之府,水蓄血室,氣有相感也), 生 後 者(產後) ,此 為 水 與 血 俱 結 血 室 也 (產後胞中胎水未能盡下,遂與惡血混雜而結聚於子宮), 大 黃 甘 遂 湯 主 之 。(13)(大黃破血結,甘隧逐水積,阿膠滋陰養血)

    大 黃 甘 遂 湯 方 :

大 黃 四 兩   甘 遂 二 兩   阿 膠 二 兩     上 三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頓 服 之 , 其 血 當下 。(天問按:經方劑量過大,臨床宜斟酌;臨床大黃約9-30克,甘遂約3-6克,阿膠約6-15克)
(大成引用醫案本方亦可治療:1.睪痛(副睪淤積證)2.臌脹(門脈性肝硬化腹水)3.癲狂等可見P822)
(大成:陳芳珊治臌脹(門靜脈肝硬化腹水)改湯為散:大黃40克 甘遂20克 阿膠珠20克 ,共為細麵,每次服1-1.5克,空腹以溫黃酒沖下)
(大成:大黃甘遂湯主治產後、半產、難產、經閉等多種婦人病"血與水並結在血室"的證候。該方創立了婦人雜病,及其他各科疾病,血與水並治,與攻補兼施的法則)

    婦 人 經 水 不 利 下(脈經無[下]字) , 抵 當 湯 主 之 。(14) (亦 治男子 膀 胱 滿 急 有 瘀 
(本 條與第十條土瓜根散對比,又有程度上的輕重之別。本條多一[下]字,即旨在闡明瘀結成實較重,而致經水閉阻不通之意,故用抵擋湯功瘀破血。臨證上,除了經 水不利下之外,尚多伴有少腹鞭滿脹痛,或[腹不滿,其人言我滿,唇萎舌青,或舌有瘀點,瘀斑,脈沉澀等證,甚至由於病程日久,而有肌膚甲錯的症狀表現。)
  抵 當 湯 方 :
    水 蛭 二 十 個 ( 熬 )(40-60克)   蝱 蟲 三 十 枚 ( 熬 、 去 翅 足 )(3克)  桃 仁 二 十 個(去 皮 尖 )(8克) 大 黃 三 兩 ( 酒 浸 ) (45克)    上 四 味 , 為 末 , 以 水 五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溫服 一 升 。
水蛭的量40-60克有待商榷,水蛭熬乾每個大約為0.5克可見參考網頁
(大成:抵擋湯與土瓜根散
兩方並見[經水不利],皆因瘀血所致。但瘀血有輕重,瘀血較輕者,治用土瓜根散,為和血通淤之緩劑;瘀血較重者,治用抵擋湯,為破血攻淤之劑。)

    婦 人 經 水 閉 不 利 , 臟(指胞宮) 堅 癖 不 止(子宮內乾血堅結不散;堅硬的腫塊不除去;止,除也,猶去也) , 中 有 乾 血 , 下 白物(白帶) , 礬 石 丸 主 之 。(15)
(婦人月經閉阻或經行不利,以致瘀血內留於胞宮,瘀血內留日久,則乾血堅結不散,並轉為濕熱而下白物,故用礬石丸除濕熱以止帶。方中礬石燥濕止帶,破瘀散結,杏仁利氣而潤燥開瘀,合為丸劑納於陰中,具有去濕止帶,消瘀散結之用)
(礬石丸為治帶的外治法,對婦人白帶多,陰癢,有一定的療效,但不宜久用,尤其是患者伴有陰中糜爛更非所宜(但大成引用2醫案皆治療宮頸糜爛可見P826)。其次,本條[下白物]病本在瘀血,病標在濕熱,故在用外治法時,結合內服消瘀散結之際,更為合宜。礬石丸能去白帶,但不能治久淤)
(大成:礬石丸為局部外治的方法,能止白帶,但不能去乾血(久瘀)。因此,在治療時尚需配合消瘀通經的內服藥物,以圖根治)

    礬 石 丸 方 :

礬 石 三 分 (12克)( 燒 )   杏 仁 一 分 (4克)    上 二 味 , 末 之 , 煉 蜜 和 丸 , 棗 核 大 , 內 臟 中 , 劇者 再 內 之 。

    婦 人 六 十 二 種 風 (言風之致病多端,為百病之長耳), 及 腹 中 血 氣 刺 痛(婦人經產後,氣血多虛,邪氣易侵,邪氣入腹中,與血氣相搏,以致氣機不利,血瘀不行,故有腹中刺痛之證,宜紅藍花酒活血利氣止痛) , 紅 藍 花 酒 主之 。(16)
(凡風血相搏之證,活血可以有祛風的作用,後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實源於此)

    紅 藍 花 酒 方 : 疑 非 仲 景 方 。

紅 藍 花 一 兩(藏紅花或紅花:辛溫,溫經活血袪瘀止痛)     上 一 味 , 以 酒 一 大 升 , 煎 減 半 , 頓 服 一 半 , 未 止再 服 。
(酒能助紅花以行血氣)
(大成:
1.加味紅蘭花酒治痛經:適用以血瘀為主的痛經:紅花10克 益母草60克 當歸10克 川芎5克 黑胡椒7粒 以上諸藥,用白酒500ML浸泡48小時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扶1次,每次10-20ML,連服一個月經週期為1療程。
2.紅花高治褥瘡:用紅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約間2小時紅花呈白色,過濾取液,再用文火煎3-4小時,使呈膠狀。用時塗於紗布上貼患部,覆以消毒紗布固定,隔日換藥一次。)
(大成舉醫案使用紅花治癒:1.胎衣不下2.難產3.產後血暈4.產後腳痛5.產後腹痛6.乳癖7.高血壓暈眩可見P827)


    婦 人 腹 中 諸 疾 痛 (指一般情志不舒,飲食勞倦所傷,以致肝失調達,脾不健運,而氣滯血瘀,脾虛濕阻所致諸病), 當 歸 芍 藥 散 主 之 。(17)(理肝脾,調氣血,去水濕)
(以方測證,除有腹中痛得主症外,尚多伴有小便不利,腹脘不舒,甚者腹脹滿,四肢頭面微腫等)
    當 歸 芍 藥 散 方 : 見 前 妊 娠 中


    婦 人 腹 中 痛 , 小 建 中 湯 主 之 。(18)(脾胃虛寒腹痛證治)
(結合傷寒102條,[虛勞]篇的13條,便知本條[婦人腹中痛]是腹痛綿綿,喜溫喜按,並伴有心中虛煩,面色無華,神疲納少,大便溏泄,舌淡紅,脈細澀等證)
(紅藍花酒---風血相搏,血凝氣滯---腹中疼痛,痛如針刺;大成:活血行氣,主治血瘀氣滯性腹痛。
當歸芍藥散---肝鬱氣滯,脾虛濕阻---腹中隱隱,時或切痛;大成:和血除濕,主治血虛濕阻性腹痛。
小建中湯---脾胃虛寒,中陽不運---腹痛綿綿,喜溫喜按;大成:主治脾虛營弱性腹痛)

    小 建 中 湯 方 : 見 虛 勞 中 。
    問 曰 : 婦 人 病 飲 食 如 故 (中焦脾胃無病), 煩 熱 不 得 臥(水道不通,濁陰上逆,影響上焦肺氣的宣降) , 而 反 倚 息者 , 何 也 ? 師 曰 : 此 名 轉 胞(胞,同脬,即膀胱。轉胞病名,臍下急痛,小便不通,自覺有似膀胱倒轉;大成:類似西醫所述尿瀦留) , 不 得 溺 也 (大成:勢必小腹拘急、脹滿或痛)。 以 胞 系 了 戾(了,通繚,義纏;戾,乖戾。即膀胱之系,繚繞不順;大成:了戾,纏繞) ,故 致 此 病 。 但 利 小 便 則 愈 , 宜 腎 氣 丸 主 之 (大成:脈經文:[宜腎氣丸,以中有茯苓也])。 方見 虛 勞 中 。(19)
 (巢元方云:轉胞之病由包為熱所迫,或忍小便,具令水氣還迫於胞,屈辟不得充張,外水應入不得入,內溲應出不得出,外內壅脹不通,故為胞轉,其狀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
(大成舉驗案:1.雜病轉胞(加車前子)2.妊娠轉胞3.產後轉胞4可見P828;引內經說:諸病皆治其本,獨[大小便不利]及[中滿]治其標)

  蛇 床 子 散 方 , 溫 陰 中 坐 藥(大成:用絲棉裹藥納入陰道的方法) 。(20)
(大成:脈經:[婦人陰寒,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坐藥:即納藥入陰中的外治法。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故謂之坐藥)

    蛇 床 子 散 方 :

蛇 床 子 仁(蛇床子溫中,白粉燥以除濕)     上 一 味 , 末 之 , 以 白 粉 少 許(白粉,鉛粉`;大成:趙以德:即米粉) , 和 合 相 得 , 如 棗 大, 棉 裹 內 之 , 自 然 溫 。
(以方測證:病者除自覺因中冷的主證外,並多伴有股、腋(腿腋)、少腹等部寒冷、腰痠重,帶清稀、陰搔癢等證。藥中有鉛粉,對陰癢帶多,而無宮頸糜爛,陰道潰瘍者,用少量鉛粉,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宮頸糜爛:http://baike.baidu.com/view/47918.htm)
(大成:蛇床子散與礬石丸證
兩方同為陰中坐藥,都有燥濕殺蟲止癢功用,但礬石丸主治濕熱帶下證,蛇床子主治寒濕帶下證)
(大成:蛇床子治療陰癢及小兒痱子療效奇佳,可見P829 ;另外列舉醫案:1.赤白帶下2.交感陰痛。大成說:蛇床子性味辛、苦而溫,歸腎經。外用有燥濕殺蟲止癢之功,蛇床子散治療陰癢,及加味治療多種皮膚病有良效。蛇床子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外用治療皮覆並有收斂、吸濕、抑制滲出等作用。本品有類似性激素的作用。)
(大成:吳謙說:婦人陰冷,皆由風寒乘虛客於子臟,久之,血凝氣滯,多變他證,且艱於受孕,宜多服桂附地黃丸,外以遠志、乾薑、蛇床子、吳茱萸研細,綿裹納陰中,日二易)
(大成:傅壽生蛇床子洗方治寮婦女陰癢方:
蛇床子 地膚子 蒲公英 苦蔘各9克 大黃 川黃柏 威靈仙 白癬皮各6克 枯礬4克 薄荷3克,水煎薰洗)
(大成:蛇床子與苦蔘均有良好的燥濕止癢的功效,配合運用療效甚佳,不僅小兒,成人搔癢症亦可運用。楊普選家傳方,治療小兒痱子:蛇床子60-90克,苦蔘15-30克,加水1000CC,煎汁溫洗患處,日3-4次,一般2-3天即癒)
(大成:蛇床子性味辛苦而溫,歸腎經。外用有燥濕殺蟲止癢之功;內服有溫腎壯陽補虛之效。蛇床子散治療陰癢,及加味治療多種皮膚病有良效。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外用治療皮膚病有收斂、吸濕、抑制滲出等作用。本品有類似性激素作用。)

    少 陰 脈(徐彬:少陰脈即左尺脈) 滑 而 數 者 (滑為濕,數為熱), 陰 中 即 生 瘡 , 陰 中 蝕 瘡 爛 者 (下焦濕熱蘊結於前陰,以致日久陰中糜爛成瘡,除有癢痛交加以外,並伴有帶濁淋漓,甚至有腥氣味,後世方書名之為[陰瘡]),狼 牙 湯 洗 之 (和藥神效方認為狼牙即野蜀葵或木蘭,可參考),狼 牙 湯 洗 之(清熱燥濕、殺蟲止癢)。(21)
(蛇床子散主治下焦寒濕所致帶下;樊石丸是瘀久化熱而下白物、而狼牙湯陰中腐蝕糜爛而有帶濁淋漓)
(大成:狼芽湯證、礬石丸證、蛇床子散證
三方所治皆為婦人陰中病症,均為外用方法,但三方用法、功效有所不同:狼芽湯症有瘡痛,採用洗劑,以利清瘡排毒;礬石丸、蛇床子散證無瘡痛,採用坐藥納於陰中,除濕止帶,殺蟲止癢,且蛇床子散,還可直接溫陰中寒冷)
(大成:葉橘泉經過考證認為狼牙,就是龍牙草(仙鶴草)(根芽),他認為仙鶴草的嫩莖葉煎劑,局部使用對陰道滴蟲病亦有良好的效果)
(大成:狼牙草為帶下、陰癢(陰道滴蟲)專方;另舉醫案治療陰癢(女陰硬化苔蘚)可見P830)
(大成:高慶超治療陰癢(女陰硬化苔蘚)方:狼芽草30克 蛇床子15克 菸草20克 茯苓 白癬皮 炒白朮 地骨皮各10克,水煎先薰後洗外陰30分鐘左右,日一劑,如法薰洗3次。經期停藥。)
(大成:趙雲芳說(以下精簡話語):1.仙鶴草根芽即狼芽也,二月三月採芽日乾,一般說來以陰曆正月、二月、八月、九月採集者為佳,且選用根芽為優,滅滴效果最好,經過臨床觀察,狼芽湯具有用藥時間短,滅滴性強,見效快而無不良反應等特點(西藥滅滴靈有引起過敏的副作用),而且狼芽湯還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狼 牙 湯 方 :

狼 牙 三 兩     上 一 味 , 以 水 四 升 , 煮 取 半 升 , 以 綿 纏 箸(筷子) 如 繭 浸湯 瀝 陰 中 , 日 四 遍 。

    胃 氣 下 泄 , 陰 吹 (前陰出氣如後陰矢氣)而 正 暄(出氣頻繁,連續聲響) , 此 穀 氣 之 實 也 , 膏 髮 煎導 之 。(22)
(天問按:輸卵管繖開口於腹腔,此氣必然由於滲透)
(形成有3種途徑 要談頻繁放屁停不下來的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下形成原因,形成屁的途徑有三種,一種是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有空氣進入消化道引起的;第二種是腸胃裡的細菌在分解食物時所產生的;第三種則是因為血液中的氣體滲透到了腸道而形成。)
(本條主要闡明胃中津液不足,腸道失潤,以致大便乾結,腑氣不通,胃中下行之氣,不得尋常道由後陰排出,而迫走前陰,以致陰道受壓變窄,氣行變窄處,故發生出氣聲響,並連續不斷之陰吹病。)
(陰吹病在臨床上多見,除胃腸躁結者外,並由下焦濕熱,中氣不足,飲停中焦等原因,故應審證求陰,辨證施治)
(豬膏、亂髮利水而滑大腸、瀉濕而通膀胱。用時,亂髮約5錢或雞子大三撮,以肥皂洗淨,然後入半斤豬膏中為火慢慢煎,每次服用約20毫升,服後可用開水淨口)
(大成說:關於[豬膏髮煎導之]之法,婦人大全良方說:頭髮灰、豬脂,右調停,棉裹如棗核大,納陰中。與黃疸病篇:豬膏髮煎方...髮消藥成,分再服。的用法不同。從本文[導之]看來,以良方[納陰中]為是。但後世驗案皆為內服法。)
(大成說:陰吹多見於經產體弱的婦女,而室女及未育者極少發生。其病因比較複雜,結合現代醫學進行探討,大略語下列情況有關:1.陰道壁及盆底組織鬆弛2.先天畸形--肛門與陰道均開口於陰道前庭3.後天損傷--直腸陰道瘻與1-3度陰道裂傷4.陰道產氣的化學因素---滴蟲性陰道炎(此病多陰陰癢、帶下就診,伴發陰吹者聲響很少)5.精神因素--神經官能症...上述諸多因素以第1種最常見。陰吹的治療除了豬膏髮煎以外,應當針對病因病機,採取不同的方法治之,如醫宗金鑑婦科辛法所提...)
(大成:由張忠惠醫案P832,可知:對陰吹病人首先應排除直腸-陰道瘻及產傷之類器質性病變,藥物治療才能生效)
(吳謙說:婦人陰吹者...若氣血大虛,中氣下陷者,宜十全大補湯加升麻、柴胡以提升之。)

    膏 髮 煎 方 : ( 見 黃 疸 中 )

    小 兒 疳 蟲 蝕 齒 方 : 疑 非 仲 景 方 。

雄 黃   葶 藶(本草綱目引此方分量為等分)     上 二 味 (本草綱目[上二味]作[等分], 末 之 , 取 臘 月 豬 脂 溶 , 以 槐 枝 綿 裹 頭 四五 枚 , 點 藥 烙 之 。
(牙齒被蟲蛀蝕的患者較多,成人多採取手術撥除,但亦容易引起其他牙齒的鬆動;本條為外治法,實為治蟲蛀牙齒的簡、便、廉之法。據宋史藝文誌記載,仲景有口齒論一卷,後散佚無存,本條是否為仲景所遺,值得研究。
本方中雄黃、亭藶、豬脂、槐枝等有通氣行血,消腫殺蟲作用,尤其油脂初溶,承熱烙其患齒,更有直接殺蟲之效。)



本篇內容歸納表
本篇內容歸納表
 
                        病因病機----因虛、積冷、結氣
                 總綱
                        治則----審陰陽、辨虛實、行其針藥
                           熱入血室----小柴胡湯、刺期門
                                        因瘀血而月經不調----土瓜根散
婦人雜病證治               經水不利---- 因瘀阻而經閉不行----抵擋湯
                                        因水與血結而經閉----大黃甘遂湯
                                    因瘀血而漏下不止----溫經湯
                  類型     漏下----
                                    因虛寒而漏下黑不止----膠薑湯
                
                                    風血相搏----紅蘭花酒
                           腹痛----  肝脾失調----當歸芍藥散
                                    中氣虛寒----小建中湯
                                    濕熱----礬石丸
                           帶下----
                                    寒濕----蛇床子散
陰瘡----狼牙湯外洗
陰吹----豬膏髮煎潤導
咽如炙臠----半夏厚朴湯
臟燥----甘麥大棗湯
轉胞----腎氣丸




 

雜 療 方 第 二 十 三

(高學山謂:雜療方者,大概症則九死一生,既非常有之病,藥則險峻冷異,又非和易之才,雖至十年,或可不用,而卻為一時之所急需,無處收受,而又不忍棄絕者,故以雜療統之。)

    退 五 臟 虛 熱 , 四 時 加 減 柴 胡 飲 子 方 :

冬 三 月 加 柴 胡 八 分   白 朮 八 分   陳 皮 五 分   大 腹 檳榔 四 枚 並 皮 子 用   生 薑 五 分   桔 梗 七 分   春 三 月 加 枳 實  減 白 朮 共 六 味   夏 三 月 加 生 薑 三 分   枳 實 五 分   甘 草三 分 共 八 味   秋 三 月 加 陳 皮 三 分 共 六 味     上 各 [口父]咀 , 分 為 三 貼 , 一 貼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二 升, 分 溫 三 服 ; 如 人 行 四 五 里 進 一 服 , 如 四 體 壅 , 添 甘 草少 許 , 每 貼 分 作 三 小 貼 , 每 小 貼 以 水 一 升 , 煮 取 七 合 ,溫 服 , 再 合 滓 為 一 服 。 重 煮 , 都 成 四 服 。 疑非 仲 景 方 。

(黃竹齋云: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皆四時不正之氣,乘人五臟之虛而傷之,致邪伏於皮膚之裡,臟腑之外,三焦之募原,久則血凝氣鬱滯而為熱,變證百出矣。
仲景立此方,欲人為未雨之綢繆,以思患而預防之,乘邪之初集而攻之。天四時風寒暑濕之邪雖不同,而傷之不即發,則鬱於少陽一也,故用柴胡為君引諸藥直達三 焦之膜原,以解散其五臟之寒熱,寒熱久者必有積滯,故用大腹、檳榔、枳實以為臣,邪之所中,其氣必虛,故用白朮以培中氣、生姜以散胃寒,桔梗清上焦之鬱 熱,腹皮消中焦之積濕。冬加柴胡以預解其溫,春加枳實以早弭其泄,夏暑發於秋則為痎瘧,故加甘草以清血解毒,秋濕作於冬則成咳嗽,故加陳皮以利氣寬胸,何 一非杜漸防微之意乎。渣再合煮者,仍不離和解少陽之成法。吳又可之達原飲,蓋即從本方化出耶。
)
   
長 服 訶 黎 勒 丸 方 : 疑 非 仲 景 方 。

訶 黎 勒 煨   陳 皮   厚 朴 各 三 兩     上 三 味 , 末 之 , 煉 蜜 丸 如 梧 子 大 , 酒 飲 服 二 十 丸, 加 至 三 十 丸 。
(黃竹齋云:人之疾病由飲食不節,致腸胃積滯而成者,常十之八九,故古人養生方,長服多消導之藥,所以使腠理無壅滯,九竅不閉塞而氣血自調暢也...本方三味皆利氣行滯之物,蜜丸酒服,使血分之氣亦無滯也。)
(訶子酸澀而溫,功在歛肺、澀腸、下氣,能治久咳失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崩漏帶下、遺精、尿頻。其藥煨用則能暖胃固腸,煨熟固脾止瀉。故訶黎勒丸實為固脾利氣,正邪兼顧之劑,小量長服可也)
(高學山云:愚按方意殆指中氣薄,而擅於上膨下滑者之長服也。蓋中氣薄 者,甫食,則胃氣上浮而瞋脹,食化,則胃氣下陷而溏泄,訶黎勒氣溫性澀,溫以提陷,澀以固滑,得厚朴之氣溫,而開拓心胸,陳皮之性暖,而沉降衝氣,是為收 拾上下之走注,而固住中焦之藥,以之長服不亦宜乎。其望診之法,凡地角尖小,唇中挈薄,則其人胃小脾短,胃小則受穀不多,脾短則磨穀不盡,故食後善嗳,而 多便且溏也)
(老人便祕數氣滯食停者,用此方當有良效)

    三 物 備 急 丸 方 : 見 《 千 金 》 司 空 裴秀 為 散 用 亦 可 。 先 和 成 汁 , 乃 傾 傾 口 中 , 令 從 齒 間
得 入 , 至 良 驗 。

大 大黃 一 兩   乾 薑 一 兩   巴 豆 一 兩   去 皮 心 熬 , 外 研如 脂     
上 藥 各 須 精 新 , 先 搗 大 黃 、 乾 薑 為 末 , 研 巴 豆 內中 , 合 治 一 千 杵 , 用 為 散 , 蜜 和 丸 亦 佳 , 密 器 中 貯 之 ,莫 令 歇 。 主 心 腹 諸 卒 暴 百 病 , 若 中 惡 客 忤(中惡,病名,所謂中邪惡鬼祟致病者,是人神經衰弱,為鬼神之氣卒中(鬼神之氣,不正之氣);客忤,未卒犯邪客之氣,使人突然昏厥窒息,如不急治,則氣不返而死) , 心 腹 脹 滿 ,卒 痛 如 錐 刺 , 氣 急 口 噤 , 停 尸 卒 死 者(即遁尸,言其停頓在人肌肉血脈之間,若卒有犯觸,即發動,亦令人心腹脹滿刺痛,氣息喘急,傍攻兩脇,上衝心胸,瘥後復發,停頓不消,故謂之遁尸;卒死,中惡病諸候之一,卒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所為也。三虛,謂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也) , 以 煖 水 苦 酒 服 大豆 許 三 四 丸 , 或 不 下 , 捧 頭 起 , 灌 令 下 咽 , 須 臾 當 差 ,如 未 差 , 更 與 三 丸 , 當 腹 中 鳴 , 即 吐 下 便 差 。 若 口 噤 ,亦 須 折 齒 灌 之(蘭臺軌範云:若上噤者,須化從鼻孔用葦管吹入,自下於咽) 。
(心腹諸暴卒百病,凡因寒邪積滯,氣機痞塞所致者,證頗危急,故用巴豆辛熱峻下,開通閉塞,乾薑溫中助巴豆驅寒,大黃盪滌腸胃,推陳致新,監製巴豆之毒,三藥配合共奏攻寒逐積之效)
(高學山云:凡卒暴死,皆穢邪充塞臟腑,而使真氣鬱悶不得流通,故一時背住而昏厥者,鬱悶持久,則氣寒血寂而真死矣。若吐之以上寬胸膈,下之以下寬腸胃,則真氣嚥伏者因上下之空,而動機相引,而復為流貫而自蘇)
(黃竹齋云:大黃之性質下,而巴豆兼有橫行之勢也,故張隱庵云:凡服 巴豆即從胸邪大熱達於四肢,出於皮毛,然後復從腸胃而出。若中惡客忤,停尸卒死等證,因五臟中邪而致,九竅閉塞不通,安得不需八豆之辛溫以開之,為欲其穢 濁之邪順行而下,必當佐以大黃之苦寒,又恐其陰脫,乃用乾薑守住其脾,不使傾笥倒篋盡出無餘,製方之妙精義如此。巴豆同大黃則瀉反緩,蓋巴豆惡大黃,而仲 景備急丸同用之,王好古曰可以止瀉,世不知也)
(三物備急丸治:
1.大熱行極,及食熱餅竟,飲冷水過多,衝咽不及消,發氣呼吸喘急者(肘後方)。
2.乾霍亂,心腹脹滿,絞刺疼痛,手足逆冷,甚者流汗如水,大小便不通,求吐不出,求利不下者(外台)。
3.霍亂心腹疼痛,冷氣筑心者(太平聖惠方)。
4.寒熱如瘧,不以度時,腹滿膨脝,起則頭暈,或胸膈痞悶者(全生指迷論)。
5.積聚頭痛(御藥院方)。
6.風寒暑疫,久瘧毒痢,痰厥心迷,一切卒死,及五積痞塊(經驗良方)。
7.小兒木舌,腫脹滿口中(聖濟總錄)。
8.妊娠水腫,死胎衝心,便閉脈實者(類聚方廣義)。)
(三物備急丸為治寒時結積之峻藥,寒氣冷食積留胃中,心腹滿痛者,方可應用。若舌苔黃嘿,刺裂,唇口赤燥,胃家實熱及孕婦,忌用。)
(有學者主張備急丸每次劑量為赤小豆大3丸,約合今六厘左右,若服五分左右,易中毒)
(治療機械性腸梗阻,食物中毒屬於寒積而體質壯實者:取大黃250 克,乾薑160克,巴豆90克(去皮研末除油),使藥量呈3:2:1之比例研末,取蜂蜜500克,煉製滴水成珠案法和蜜為丸,每丸重1克,以溫開水或溫酒 吞服,14歲以內者每服一丸,15歲以上者服1~2丸,每四小時服一次,用治39例(男36例女3例)腸梗阻患者,發病平均31小時,服用三物備急丸後, 平均6.2小時獲效,痊癒(指大便通暢或矢氣頻頻,腹脹痛消失,梗阻解除)35例,每例平均服2次(四丸)治癒。藥後往往出現腸鳴,繼而大便得行,症狀緩 解,其通下之力,遠在承氣輩之上,其優點是比湯劑快,藥量少,體積小,可避免或減輕腹脹嘔吐,病人樂於接受,服法簡便,價格低廉。梗阻解除後,宜用健脾益 氣之品善後。)
(三物備急丸對家兔離體小腸運動的影響:以提高腸管的緊張性,加強收縮的作用,其作用較單味的巴豆為強。腸管運動加強時,可以自行克服梗阻。巴豆的作用與用量有關,用量過大,反而可抑制腸管的收縮作用;且藥效也存在著個體差異,無疑辯證用藥是重要的。)

    治 傷 寒 令 愈 不 復(指傷寒病虛寒之體,不再因外寒或因飲食失節、勞復過度而復發) , 紫 石 寒 食 散 方 : 見《 千 金 翼 》 。

紫 石 英   白 石 英   赤 石 脂   鐘 乳 研 煉   栝 蔞 根   防風   桔 梗   文 蛤   鬼 臼 各 十 分 (小檗科植物八角蓮的根莖)  太 乙 餘 糧 十 分 燒   乾 薑  附 子 炮 去 皮   桂 枝 去 皮 各 四 分(千金翼方有人蔘一兩;高注金匱要略[白石英]後小注當做[寒水石])
(傷寒之後,根於肝腎陽虛,衛陽表疏,易因外寒而誘發,故當溫肝腎而固腎陽,佐以生津止渴之品,防其復發而調治之)
(高學山云:用溫潤之紫石英,補肝腎之氣血,辛鹹而寒之寒水石,補腎臟 之精汁(?),辛甘大溫而黏澀之赤石脂,填腸胃之空,辛甘而溫,及去水住氣之鐘乳,暖命門之火,甘鹹微寒,及利水留氣之太乙餘糧,溫膀胱之化。五石之性, 剽悍迅速,將辛溫補氣之薑附,帶入臟腑,而以聚根藏氣,獨莖透發之鬼臼, 封固而直行之,然後佐桔梗以開提經脈,佐桂枝以通行衛陽,而總交防風以固密之,則臟腑內溫,衛氣外實,亦何寒邪復中之患乎?又傷寒癒後,有煩渴之餘症,而 致病水飲者不少,況本方為補氣行陽之散乎,此生金之栝蔞根,止渴之文蛤,又與利水之太乙餘糧相為照應耳。)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因为服散的人除了要饮热酒外,只能吃冷的的其它食物。它的主要成分是五种矿物药,古代叫石药。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酒 之关系》一文中说,“五石”指的是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和石硫黄。(石硫磺主要成分是:硫,含有少量的砷、鐵、碲(音地)、硒(音西))他大概依据的是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及《千金要方》中的有关记载。但实际上 魏晋时人的五石散方系由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两个方子“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并加减而成。“五石”指的是礜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和石钟乳。(按:宋代以前的的砒石包含礜石在內;砒石主藥成分為三氧化二砷)
   “礜石”在古书中常常与“礬石(现作“矾石”)”相混淆。它们实际上是两种性质极不相同的矿物药。前者就是今天的砷黄铁矿(FeAsS),又叫毒砂,是 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后者一般指明矾[KAl3(OH)6(SO4)2},是一种无毒矿物。五石散中的另四种石药都没有明显毒性,其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主要 来自这种含砷矿物。
  据文献记载,一个人初期服用少量五石散,能加强消化机能和改进血象和营养情况,即出现“人进食多”和“气下颜色和悦”的现 象,但同时也伴有“头、面、身瘙痒”,“策策恶风”和“厌厌欲寐”的中毒现象的出现。长期服用,则会严重中毒,直至死亡。汉代的“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 散”原是用来治疗”五劳七伤”的虚弱症的。魏尚书何晏最先服用由这两个方子改变而来的五石散。何晏是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极得宠爱。少时即富贵奢 华耽情声色。同时代的管辂说他“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可见他伤于酒色,体质极差。他服用五石散,最初目的大概是为了治 病。)---http://iwr.cass.cn/zj/zjxz/jzy/zxwz/200912/t20091230_1457.htm
(魯迅説到的這種藥就是魏晉時期盛極一時的“五石散”。五石散由石鐘乳、紫石英、石硫磺、白石英及赤石脂五味藥石組成,由於這些藥藥性燥熱峻烈,服用 後需食“寒食”,以發散藥性,故又稱為“寒食散”。祖國醫學認為,石鐘乳、白石英和硫磺具有溫肺腎和壯陽的功效,可以治療陽痿等症。紫石英具有鎮心、安神 的功效,可以治療虛癆等症。赤石脂性收斂,可以治遺精。所以,“五石散”可用於壯陽,治陽痿,同時還可用於治療濕瘡、潰瘍等症。 魏晉時期,社會風氣開放,對男女性慾的追求採取相對寬容甚至支援的態度。人們通過服石,以增強其在房事中的快感。可是到了後來,隨著藥石價格越來越 昂貴,服石漸漸成為身份的象徵。文人、士大夫等都以服食“五石散”為榮耀,就連沒錢的人,發燒時,也佯稱是由於吃了“五石散”的緣故。
“五石散”由於藥性燥熱,且其中藥石大都有毒,所以服用之後五內如焚,渾身發熱,必須散步以資宣泄,對稱“行散”,所以六朝詩有“至城東行散”之 句。魯迅説,服散之後,由於皮肉發燒,不能穿窄衣,所以晉人多輕衣緩帶;因為皮膚易破,衣服不能常洗,所以名士們只好“捫虱而談”;因為火力太大,所以顯 得高傲、發狂;因為散發之時,不能肚餓,需要趕緊吃冷物,所以“居喪無禮”。因此可見,所謂的魏晉風度,在魯迅的筆下不過是服散造成的苦 果。)---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zy.china.com.cn/zywh/yydg /182541.html
    上 十 三 味 , 杵 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

    救 卒 死 方 :

薤 搗 汁 , 灌 鼻 中 。(卒死乃陰陽之氣乖離,上下不通而偏竭所致,若陰邪閉塞關竅者,可以薤搗汁灌鼻中,蓋薤味辛而屬陽,有辟陰邪通陽氣之功。千金方用韮汁,則辛開之力遜於薤。)
(薤汁有通陽散結,行氣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

    又 方 :

雄 雞 冠 , 割 取 血 , 管 吹 內 鼻 中 。
(此乃用陽物以勝陰祟之[厭勝]法。雄雞冠者,乃陽氣精華聚集之處,其血乃頂中之陽,味甘性溫無毒,今以管吹內鼻中,謂將雞冠血或和熱酒含在不病人口內,以葦管或筆管插入病人鼻孔中,使氣連藥吹之,其藥自能下咽,氣通則噤自開,亦收殺邪救卒死之效。)
(雞血鹹平,功用主治:祛風、活血、通絡。治小兒驚風、口面喎斜、痿痹、折傷、目赤流淚,癰疽瘡癬。)   
  豬 脂 如 雞 子 大 , 苦 酒 一 升 , 煮 沸 灌 喉 中 。
(豬脂滑竅而助胃氣,能通膚中之陽,苦酒煮沸則香氣撲鼻,灌之可歛正祛邪,而收醒腦之效。)
    雞 肝 及 血 , 塗 面 上 , 以 灰 圍 四 旁 , 立 起 。
(雞肝得巽風之正,塗諸陽之會的面上,則氣血風火,有兩相感召之妙,且以灰圍四旁,令火土之餘溫,以煖衛氣,則衛氣外實,而返注有力,故所背之氣上行而復通,其立起也宜。)
    大 豆 二 七 粒 , 以 雞 子 白 并 酒 和 , 盡 以 吞 之 。
(大豆,指黑大豆,能解五金、八石、百草諸毒及蟲毒,宜水浸,生搗作膏,白湯調服一和。)
(大豆既殺鬼毒,又能生腸胃,雞子白破留血,又能通腎陽,二味藉酒性之辛熱以通行陽氣,故能救中惡卒死)

    救 卒 死 而 壯 熱 者 方 :

礬 石 半 斤 , 以 水 一 斗 半 煮 消 , 以 漬 腳 , 令 沒 踝 。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厥陽獨行,故卒死而壯熱。歷節病篇以礬石湯治腳氣衝心,心用收澀之礬,溫暖之湯,以之浸腳,令沒踝,亦收斂逆氣,引熱下行之義也。)

    救 卒 死 而 目 閉 者 方 :

騎 牛 臨 面 , 搗 薤 汁 灌 耳 中 , 吹 皂 莢 末 鼻 中 , 立 效 。
(陽氣下陷,邪氣內著,則卒死耳目閉,宜抱病人俯騎牛背,側面枕臨之, 使人挽牛緩行,以牛之呼吸引動病人之呼吸,取人工呼吸法之義。蓋凡獸皆有臊氣,唯牛臊久嗅不覺其呃,使呼吸與人呼吸相接得其溫暖,有引動陽氣之義;搗薤汁 灌耳中者,勾通心腎之氣,皂莢末吹鼻中,取嚏開竅,使氣上接於胸,實為通心腎,開竅通陽之法。騎牛臨面救卒死,或皂莢取嚏治昏迷,時至今日,在農村民間仍 為急救之一法。)

    救 卒 死 而 張 口 反 折 者 方 :

灸 手 足 兩 爪 後 十 四 壯 了 , 飲 以 五 毒 諸 膏 散 。 有巴 豆 者 。

(五毒諸膏散:肘後方所載:裴氏五毒神膏療中惡暴百病方云:雄黃、硃 砂、當歸、椒各二兩,烏頭一升,以苦酒漬一宿,豬脂五斤,東面陳蘆煎五上五下絞去滓,內雄黃、朱砂末攪令相得畢,諸卒百病,溫酒服如棗核一枚,不差更服, 即下得除。四肢有病可摩,癰腫諸病瘡皆摩傅之,夜行及病冒霧露皆以塗人身中佳。千金有裴公八毒膏,即肘後方裴氏五毒膏加巴豆、莽草、薤白。)
(所謂五毒者,具[輯義]引[周禮]鄭注,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而高學山謂烏頭、附子、蜀椒、巴豆、大黃) 
(太陽經脈行身之背,陽明經脈行身之前,環唇頰口,邪中之經,卒然而死, 則有張口反折之狀。爪甲為三經三陽,十二經之終使,灸之以接引陽氣,則陽回氣通而蘇,顏面孿急得以緩和,並飲以五毒諸膏散之有巴豆者,即千金裴公八毒膏之 類,其膏主卒中風毒,腹中絞刺痛,屍厥奄忽不知人,亦有溫通陽氣之功。) 

救 卒 死 而 四 肢 不 收 , 失 便 者 方 :

馬 屎 一 升 , 水 三 斗 , 煮 取 二 斗 以 洗 之 , 又 取 牛 洞 稀糞 也 一 升 , 溫 酒 灌 口 中 。 灸 心 下 一 寸 , 臍 上 三 寸 ,臍 下 四 寸 , 各 一 百 壯 , 差 。
(卒死而四肢不收,陽氣不能達於四末而有外脫之象,大小便失禁,乃正氣 衰微不能統攝,陽欲下脫之徵,總屬陰陽隔絕不通之象。此乃偏僻山區,就地取材以急救之法。物之臭者皆能解毒殺邪,馬屎性溫,煮水洗之,取收澀陽氣之效,牛 糞入脾緩其腸胃下注之勢,以溫酒灌之,乃挽其陽氣下脫之義。灸上中下三焦穴位(即巨闕、建里、中極),以復三焦之陽,回其垂危之氣。)

    救 小 兒 卒 死 而 吐 利 , 不 知 是 何 病 方 :

狗 屎 一 丸 , 絞 取 汁 以 灌 之 ; 無 濕 者 , 水 煮 乾 者 , 取汁 。
(李時珍云:狗屎性熱,有小毒,能治霍亂食積,止心腹痛,解一切毒。小兒無知,手攫得物,輒以入口,故卒死吐利,不知何病者,即中毒之疑,徐中可認為糞為已消之滓,病邪得之如其消化,類相感也。中寒食積之吐利,用性熱發陽氣,溫中善消物之狗屎治之,可供參考。)     尸 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狀若昏死,手足逆冷,語言錯亂,呼吸低微) , 脈 動 而 無 氣 (營氣未絕), 氣 閉 不 通(衛氣閉而不通) , 故 靜 而 死 也(如屍體靜而不動) , 治方 : 脈 證 見 上 卷 。 菖 蒲 屑 , 內 鼻兩 孔 中 吹 之(通肺氣,開竅豁痰,芳香通神,和中閉濁) , 令 人 以 桂 屑 著 舌 下 (開心竅,通血脈)。
(素問云: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 角,五絡具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蹶,刺其足大趾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 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手)少陰瑞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兩耳,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尸蹶、卒死、昏沉、昏厥、暈悶等病症,類似當今休克。其中脫氣屬於輕度休克,或似虛脫、尸蹶則屬於比較嚴重的休克。)

    又 方 :

剔 取 左 角 髮 方 寸 , 燒 末 , 酒 和 , 灌 令 入 喉 立 起 。
(徐中可曰:若鬄取左角髮,左屬血,髮為血氣之上出者,故和酒以生發其血中之氣,則閉自通,總以引血分之氣,通於衛分也。)     
救 卒 死 , 客 忤 死 , 還 魂 湯 主 之 方 。 《千 金 方 》 云 : 主 卒 忤 鬼 擊 飛 尸 , 諸 奄 忽 氣 絕 , 無 復 覺 ,或 已 無 脈 , 口 噤 拗 不 開 , 去 齒 下 湯 。 湯 下 口 不 下 者 , 分病 人 髮 左 右 , 捉 帱 肩 引 之 。 藥 下 復 增 取 一 升 , 須 臾 立 蘇。
    麻 黃 三 兩 (45克)  去 節 。 一 方 四 兩   杏 仁 去 皮 尖 , 七 十個(28克)   甘 草 一 兩 (15克)炙 《 千 金 》 用 桂 心 二 兩 (30克)。
    上 三 味 , 以 水 八 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 分 令 嚥 之, 通 治 諸 感 忤 。
(凡卒死和客忤死,多因正不勝邪,陽氣驟閉而死,肺朝百脈為一身之宗,故用還魂湯通表散邪以復正,麻黃升陽透邪達表,杏仁利肺,合炙草以調中扶正,全方旨在通動陽氣,故為救卒死之主方。)

    又 方 :

韭 根 一 把(竹葉一握約12克,韭根一把當更重)   烏 梅 二 七 個(81克)   吳 茱 萸 半 升 (40克), 炒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斗 煮 之 , 以 病 人 櫛(梳篦之總稱,亦指舊時婦人髮飾) 內 中 , 三 沸 ,櫛 浮 者 生 , 沉 者 死(以櫛測試無稽之談) ,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分 飲 之 。(此治肝寒逆心,悶絕卒死方)
(韭根有類如薤白(小根蒜的鱗莖)辛溫通陽之功,而烏梅酸歛入肝又有開關之力,吳茱萸苦溫降濁陰,溫肝臟,陰降陽通關開,其魂自返)
    救 自 縊 死 , 旦 至 暮 , 雖 已 冷 , 必 可 治(陽氣有餘) ; 暮 至 旦 ,小 難 也(陰氣有餘) , 恐 此 當 言 陰 氣 盛 故 也 。 然 夏 時 夜 短 於 晝 , 又 熱, 猶 應 可 治 。 又 云 : 心 下 若 微 溫 者 , 一 日 以 上 , 猶 可 治之 方 。
    徐 徐 抱 解 , 不 得 截 繩(驟然截斷繩索,恐死者於顛仆奔運之中,傷其垂絕之氣。所以當慢慢抱住解下) , 上 下 安 被 臥 之(安被上仰臥) , 一 人 以 腳踏 其 兩 肩 , 手 少 挽 其 髮 , 常 弦 弦(緊緊) 勿 縱 之 (使脖頸平直通順); 一 人 以 手 按 據胸 上 , 數 動 之 (按摩揉壓胸上,使恢復胸式呼吸); 一 人 摩 捋 (音呂,撫摩)臂 脛 , 屈 伸 之(屈伸臂腿,運四末之鬱氣) 。 若 已 僵 , 但 漸漸 強 屈 之 , 并 按 其 腹 (揉按腹部,運胃中鬱氣,使恢復腹部呼吸), 如 此 一 炊 頃 , 氣 從 口 出 , 呼 吸 眼開 , 而 猶 引 按 莫 置(恐氣出而靜伏,則仍脫也) , 亦 勿 苦 勞 之 (恐引按太甚反傷其氣), 須 臾 , 可 少 與 桂 枝 湯及 粥 清(宣通陽氣,濡養胃氣) , 含 與 之 , 令 濡 喉 , 漸 漸 能 嚥 , 及 稍 止 , 若 向 令(更令)兩 人 以 管 吹 其 兩 耳(以外氣逼通內氣) , 铪 好 (大好), 此 法 最 善 , 無 不 活 也 。
(肘後方在自縊死一文中有[塞兩鼻孔,以爐管吹其口中至咽,令人吹之,實際上即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古代用桂枝湯和清粥現在多用輸液等辦法。)
(也有以[攻下瘀血]法治縊死,[明史許伸傳]載:宮婢楊金英等謀逆,以帛縊帝氣絕,伸急調峻藥下之,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癒)

    凡 中 暍 死 , 不 可 使 得 冷 , 得 冷 便 死 , 療 之 方 :

屈 草 帶 , 繞 暍 人 臍 , 使 三 兩 人 溺 其 中 , 令 溫 。 亦 可用 熱 泥 和 屈 草 , 亦 可 扣 瓦 碗 底(無底之碗) , 按 及 車 缸(又名車轄,即車軸鐵轄頭) , 以 著 暍 人 ,取 令 溺 須 得 流 去 , 此 謂 道 路 窮 , 卒 無 湯 當 令 溺 其 中 , 欲使 多 人 溺 , 取 令 溫 , 若 湯 , 便 可 與 之 , 不 可 泥 及 車 缸 ,恐 此 物 冷 , 暍 既 在 夏 月 , 得 熱 泥 土 , 暖 車 缸 , 亦 可 用 也。(皆是在窮鄉僻壤,倉促間藥物難以取辦的應急措施,皆是溫熨之法)
(高學山云:唯三焦氣虛,則流熱之邪,乘虛而襲入心肺之空,於是契機靈道,一時伏鬱而如死矣,此與卒中毒及客忤諸死同義也。然當邪正相持於胸膈,得冷則微陽一斂,而暍邪如逐北之象,深入堂奧,而據其契機之根蒂,故便死矣。)
(現代研究:對中暑兼見昏仆者的搶救,採取第一個斷然措施就是開其竅通其 閉。俟神志甦醒後,再隨證治之。其中,清心開竅藥有;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行軍散等;溫通開竅有來復丹、蘇合香丸;辛辣開竅,用蔥搗汁,調水罐 服,或用大蒜搗爛取汁,滴入鼻內,或搗爛和溫開水灌下,或鮮韭菜,或鵝不食草或生薑,搗爛取汁,滴入鼻內,用於中暑竅閉,人事不省;或用仁丹15克,研細 末,放在臍內,外貼紗布,敷料包好。肚臍是人體總竅,此竅一開,諸竅皆開。此外,認為溫熨法適用於中暑悶倒後的陰證,其法是用溫熱適度而又柔軟的物品,如 布蘸溫熱水,布包熱土,布包炒熱的鹽,熱水袋,溫熨腹部的氣海、關元、神闕等部位。基理基本同炙法。)

    救 溺 死 方 :

取 灶 中 灰 兩 石 餘 , 以 埋 人 , 從 頭 至 足 , 水 出 七 孔 ,即 活 。
(人為水所沒溺,水從孔竅入而灌注臟腑,其氣壅閉,死於窒息,故取溫暖乾燥之竈中灰(新燒之草木灰)埋入,外溫陽氣,內滲水濕,氣血流通,水出七孔而活。)
(陸淵雷云:當落水之際,苟能自閉口鼻,留少許氣勿呼出,則肺泡張開,胸部較輕於下體,自然浮而不沉,水及肩而止,不致淹口鼻以窒息)
(救溺死,不管古今成功率都不高)     上 療 自 縊 溺 暍 之 法 并 出 自 張 仲 景 為 之 , 其 意 殊 絕, 殆 非 常 情 所 及 , 本 草 所 能 關 , 實 救 人 之 大 術 矣 , 傷 寒家 數 有 暍 病 , 非 此 遇 熱 之 暍 。 見 《 外 臺》 《 肘 後 》 目 。

    治 馬 墜 及 一 切 筋 骨 損 方 : 見 《 肘 後方 》 。

大 黃 一 兩 (大黃逐瘀,肘後方用三兩), 切 浸 湯 成 下   緋 帛(蠶絲經染,走經脈血絡,能療金瘡出血消腫止痛) 如 手 大 燒 灰     亂 髮 如 雞 子 大 燒 灰 用 (消瘀止血補陰)  久 用 炊 單 布 一 尺(燒火蒸飯時鋪在甑(音贈,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上面以防蒸氣外洩的布單,可散滯氣消腫), 燒 灰  敗 蒲 一 握 三 寸   桃 仁 四 十 九 枚 , 去 皮 尖 熬   甘 草 如 中 指節 , 炙 剉 。
    上 七 味 , 以 童 子 小 便 , 量 多 少 , 煎 成 湯 , 內 酒 一大 盞 , 次 下 大 黃 (大黃後下,取清輕之氣以蕩漾鬱瘀), 去 滓 , 分 溫 三 服 , 先 剉 敗 蒲 席(久臥之蒲席,促進經絡氣血運行) 半 領 ,煎 湯 浴 , 衣 被 蓋 覆 , 斯 須 , 通 利 數 行 , 痛 楚 立 差 , 利 及浴 水 赤 , 勿 怪 , 即 瘀 血 也(非瘀血也,乃敗蒲席之色) 。
(瘡癰腸癰浸淫病篇治金瘡用王不留行散,本方治馬墜及一切筋骨損傷,均可視為後世傷科祖方)
結語:
1.張仲景在搶救卒死等危急症的過程中,緊緊抓住四個基本環節:恢復神智,恢復呼吸,保存陽氣,祛除邪氣。
2.恢復神智是搶救卒死的首務。仲景選用薤汁、韭汁,菖蒲屑,桂屑、雄雞冠血、馬屎、牛洞等芳香辛烈,或腥羶惡臭之品,開竅醒神。並注意到昏迷病人多伴見吞嚥困難,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多採用灌鼻、吹耳、塗面,含舌下等方法,直接刺激機竅。
3.為了幫助患者恢復呼吸,張仲景發明了相當完善的人工呼吸復蘇術。以一人登肩挽髮,使患者頭部後仰,頸項舒直,喉嚨通暢;另一人根據正常的呼吸,按壓患 者胸部;再以一人屈伸患者臂脛,舒展胸廓,還可同時按其腹部,藉胸、臂、腹的被動運動,引動肺臟收縮,保證肺中獲得充足的清氣。
4.陽氣之存亡關係到患者之死生,陽氣之盛衰又反映於四肢的溫暖。因此保持肢體之溫暖是固護陽氣之重要措施。張仲景採用[以灰圍四旁]等方法。藉竈灰之餘熱,提高室溫,溫暖肢體。此外,採用溫灸的方法,助陽回陽。
5.中惡客忤引起的停尸卒死,皆因於邪氣猝犯。因此,搶救過程中必須配合祛邪之法。張仲景制有三物備急丸與還魂湯,供醫者常備與救急,此二方一以攻裡,去除惡穢,一以發表宣散表邪,祛邪以扶正,相得益彰。




禽 獸 魚 蟲 禁 忌 并 治 第 二 十 四

凡 飲 食 滋 味 以 養 於 生 , 食 之 有 妨 , 反 能 為 害 , 自 非服 藥 煉 液 、 焉 能 不 飲 食 乎 ? 切 見 時 人 , 不 閑 ()調 攝 , 疾 疢競 起 ; 若 不 因 食 而 生 (除了道家服藥煉丹、辟穀而生以外), 苟() 全 其 生 , 須 知 切 忌 者 矣 。 所 食之 味 , 有 與 病 相 宜 , 有 與 身 為 害 , 若 得 宜 則 益 體 , 害 則成 疾 , 以 此 致 危 , 例 皆 難 療 。 凡 煮 藥 飲 汁 以 解 毒 者 , 雖云 救 急 , 不 可 熱 飲 , 諸 毒 病 , 得 熱 更 甚 , 宜 冷 飲 之 。凡煮藥飲汁以解病毒,雖在救急使用,切不可乘熱而飲。凡邪毒必熱,熱飲則諸毒病得熱更甚,故解毒藥宜冷後飲服,多偏甘寒不宜辛熱。
徐彬曰:凡氣欲熱則增,遇冷則減,毒氣亦然,故曰諸毒病得熱更甚。凡解毒藥必甘寒之品,亦此故也。若乾霍亂飲熱湯則死,概由邪熱熾盛,故得熱更甚,每件豬尿及鹽水性寒,皆能癒之,亦所謂飲涼也,不獨湯之涼也。不宜辛熱藥亦可知也。
藥汁過熱,能使胃腸毛細管擴張,加速毒質吸收。但冬季飲冷則有損腸胃,增加腸胃蠕動,使腸胃黏膜面增加,毒質吸收更快,故雖冷飲,不宜太過。)     肝 病 禁 辛 , 心 病 禁 鹹 , 脾 病 禁 酸 , 肺 病 禁 苦 , 腎病 禁 甘 。 春 不 食 肝 , 夏 不 食 心 , 秋 不 食 肺 , 冬 不 食 腎 ,四 季 不 食 脾 。 辯 曰 : 春 不 食 肝 者 , 為 肝 氣 王 , 脾 氣 敗 ,若 食 肝 , 則 又 補 肝 , 脾 氣 敗 尤 甚 , 不 可 救 , 又 肝 王 之 時, 不 可 以 死 氣 入 肝 , 恐 傷 魂 也 , 若 非 王 時 即 虛 , 以 肝 補之 佳 , 餘 臟 準 此 。
丹波元堅曰:春不食肝,夏不食辛...謂畜獸五臟,能益人五臟,春時木旺,肝氣盛脾氣敗,故不食肝,食之則肝氣愈盛,脾氣愈敗,因成脾病,則難治也。或春月肝經受病,明有虛證,易宜食肝以補之。或春月肝氣太勝,則宜食肺以抑之。...
本條是根據「靈樞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的原則重申五臟之病各有所忌的飲食禁忌的基本法度。運用此條理論指導臨床實踐時,仍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和辯證施治的前提下,靈活運用,不可死於句下。
    凡 肝 臟 , 自 不 可 輕 噉 , 自 死 者 彌 甚 。
古人認為諸畜獸臨殺之時必有所驚,肝有所忿,絕氣歸肝,食之不利。其時肝臟是機體重要的代謝、解毒器官,解毒器官必為毒質所藏,故不可輕食,如獸自死者,必肝臟中毒或患疫勵而死,更不可食。然並不是所有的畜獸肝臟皆不可食,試題請注意講究內臟的飲食衛生,否則近乎迷信了。
    凡 心 皆 為 神 識 所 舍 , 勿 食 之 , 使 人 來 生 復 其 報 對矣 。(有待商榷的宗教觀念
    凡 肉 及 肝 , 落 地 不 著 塵 土 者 , 不 可 食 之 。
肉類及肝,傳染中毒,腐敗水腫,故落地不沾塵土,不可食。
    豬 (應做諸)肉 落 水 浮 者 , 不 可 食 。
諸肉類,日久腐敗產氣,細胞內及組織間有氣體,故置水中浮鼓於外,亦不可食。
續名醫類按:吳浮先治一人,長夏無故四之厥冷,神昏不語,或作陰證或作厥熱,或作中風,或作痰倶治不效。吳診之,消息再曰,問前者曾食何物,其家人曰,前日晚間曾食豬肺,乃恍然。令以忍冬花二兩,煎湯灌之乃瘳。蓋所食乃瘟豬肺也。
    諸 肉 及 魚 , 若 狗 不 食 , 鳥 不 啄 者 , 不 可 食 。
狗分辨鮮肉和壞肉嗅覺可達10米,比任何先進儀器都靈
    諸 肉 不 乾 (久放不乾乃腐敗水腫), 火 灸(應做炙) 不 動 (火炙應收縮,若腐敗水腫則不), 見 水 自 動 者(肉腐產氣,入水氣出自動) , 不 可 食 之 。

    肉 中 有 朱 點 者 (惡血所聚而成的瘀班出血點), 不 可 食 之 (必為疫癘之畜肉,或為感染孢囊蟲之肉)。
    六 畜 肉 , 熱 血 不 斷 者 (獸死熱血不斷,有人認為乃傳染中毒,凝血機制障礙), 不 可 食 之 。
    父 母 及 身 本 命 (本命所屬時辰之肉)肉 , 食 之 令 人 神 魂 不 安 (仁孝之心)。
    食 肥 肉 及 熱 羹 , 不 得 飲 冷 水 。
食肥肉及熱羹,必須有大量胃液及膽汁分泌,才能很好消化,如飲冷水,胃腸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膽汁排泄不足,消化不良
    諸 五 臟 及 魚 , 投 地 塵 土 不 污 者 , 不 可 食 之 。
同第五條
    穢 飯 , 餒 肉 , 臭 魚 , 食 之 皆 傷 人 。
    自 死 肉 口 閉 者 , 不 可 食 之 。
自死之肉非中毒即染疫,不論口閉與否,都不可食
    六 畜 自 死 , 皆 疫 死 , 則 有 毒 , 不 可 食 之 。
六畜:馬、牛、羊、雞、犬、豬
    獸 自 死 , 北 首 及 伏 地 者 , 食 之 殺 人 。
古人認為,凡獸北向自死,及死不僵直,斜臥而伏地,一者感北方陰寒毒癘之氣,二者死受有靈知,故食之殺人
    食 生 肉 , 飽 飲 乳 , 變 成 白 蟲 。 一作 血 蠱 。
 (吃生肉,或飽飲乳酪,則生濕熱,如果肉中或乳中有幼蟲卵,或絛蟲卵,則變生寸白蟲(即絛蟲的一個節片或蟯蟲)
  疫 死 牛 肉 , 食 之 令 病 洞 下 , 亦 致 堅 積(腸管痙攣,至腹部硬塊) , 宜 利 藥 下之 。
凡中毒急救處理的方法,其中的通下法至今仍常用,有的毒物雖已進入腸道,但未完全吸收,可用口服藥物導瀉,使毒物盡快排出體外---續名醫類按用玉樞丹即紫金錠
    脯(音府,乾肉) 藏 米 甕 中 有 毒(濕熱鬱蒸發霉) , 及 經 夏 食 之 (濕熱發霉), 發 腎 病(腸胃病及腎病。腎病者,萎陽、便毒 、浥爛等候。內經認為腎為北方水臟,其臭腐故也)。

    治 ()自 死 六 畜 肉 中 毒 方 :

臨床所見,可有噁心嘔吐,胸膈飽滿,煩悶,腹痛腹瀉,甚者發熱,震顫等主證,因苦寒之黃柏為清熱解毒藥,利下焦而瀉膀胱,能導熱毒外出。
    黃 蘗 屑 , 搗 服 方 寸 匕 。
現代研究:
1.治斑蝥中毒:黃柏15克,煎湯,衝雞子白,口服。主證:皮膚、黏膜灼痛,糜爛,噁心嘔吐,腹痛、便血,還可見斑蝥性腎炎,膀胱炎,子宮出血,流產等。
2.治藜蘆中毒:黃柏15克,黃連6克,煎水,早晚服。主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流涎,汗出、眩暈,瞳人放大,視力不清,失明或黃視。嚴重時下肢運動障礙,便血,虛脫,脈律不整,震顫,痙攣,譫語,癱瘓,昏迷,呼吸困難,終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治 食 鬱 肉 漏 脯 中 毒 方 : 鬱 肉 , 密 器蓋 之 , 隔 宿 者 是 也 。 漏 脯 , 茅 屋 漏 下 , 沾 著 者 是 也 。

燒 犬 屎 , 酒 服 方 寸 匕 , 每 服 人 乳 汁 亦 良 。 飲 生 韭 汁三 升 , 亦 得 。
肘後方治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謂「飲糞汁一升即活」。別錄謂人屎苦寒無毒,主治「時行大熱狂走,解諸毒,搗米沸湯沃服之。
現代研究:
1.治療DDT,666中毒:主證為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全身乏力,重者出現肌肉震顫,抽搐。用生韭汁150克,煎水,口服。
2.治壞肉中毒:韭汁飲汁。
3.治魚蟹中毒:韭汁100毫升,頓服。)

    治 黍 米 中 藏 乾 脯 , 食 之 中 毒 方 :

大 豆 濃 煮 汁 , 飲 數 升 即 解 , 亦 治 狸 肉 漏 脯 等 毒 。
現代研究:
1.解巴豆毒:大豆500克,煮汁飲。主證:接觸部位皮炎,發泡,燒灼痛,入眼引起角膜炎和結膜腐蝕。內服則口腔咽喉腫痛,噁心嘔吐,腹部絞痛,水樣便,墜脹,呼吸困難,脈細弱,頭痛頭暈,譫語,發绀,死於呼吸衰竭。重時腸壁被腐,解米湯便,脫水等。刺激腎則發生血尿,尿閉。
2.解半邊蓮中毒:黃豆120克,煎水,口服。中毒主證:流涎,噁心嘔吐,頭昏,腹瀉,精神錯亂,肌肉顫搐,呼吸困難,瞳仁散大。嚴重時休克,昏睡,陣發性痙攣或驚厥,終因呼吸及心臟麻痺而死亡。
3.治斑蝥中毒:黃豆稈燒灰,研細,對冷開水服。
4.治DDT,666中毒:生黃豆120克,生綠豆60克。共搗碎,加入米泔水適量,口服,每日二次。)

    治 食 生 肉 中 毒 方 :

掘 地 深 三 尺 , 取 其 下 土 三 升 , 以 水 五 升 , 煮 數 沸 ,澄 清 汁 , 飲 一 升 即 愈 。
三尺以上曰糞,三尺以下曰土。地漿作法,陶弘景云: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故曰地漿。楓上菌,食之令人笑不休,飲此即解。掘地三尺乃蓋言之,需掘地見黃土有泉水滲出,方可飲用。
高學山云:萬物之毒穢,得土而化
地漿甘寒,能清熱解毒和中。治中暑煩熱,傷食吐瀉,脘腹脹痛,痢疾,食物中毒

    治(食) 六 畜 鳥 獸 肝 中 毒 方 :

水 浸 豆 豉 , 絞 取 汁 , 服 數 升 愈 。     馬 腳 無 夜 眼 者 (凡馬皆有夜眼在兩足膝上,有此能夜行,一名附蟫尸,若無夜眼不能夜行,以其行異,必有疾病,高學山認為肝毒閉結周身,故戒食。綱目認為食之令人癲), 不 可 食 之 。
    食 酸(應做駿字,蓋馬肉無不酸) 馬 肉 , 不 飲 酒 , 則 殺 人 。
馬肉辛、苦、冷有毒,食後心悶,故飲酒以解之。駿馬何以有毒,尚待研究。孟詵曰:食馬肉毒發心悶者,飲清酒則解,飲濁酒則加
    馬 肉 不 可 熱 食 , 傷 人 心 。(本條存疑
    馬 鞍 下 肉 (久經汗漬臭爛有毒,特別是呈烏色徹肉理者,吃了對人體有妨害,如去腐肉則可食), 食 之 殺 人 。
    白 馬 黑 頭 者 , 不 可 食 之 。(其理待考
    白 馬 青 蹄 者 , 不 可 食 之 。(其理待考
    馬 肉 豚肉(即豬肉) 共 食 飽 , 醉 臥 大 忌 。
馬肉和豬肉一塊吃,不一定生病,但若大飽大醉而眠睡,易損傷脾氣,可致急性胃腸炎應該禁忌。
    驢 、 馬 肉 , 合 豬 肉 食 之 , 成 霍 亂 。
宗奭曰:驢肉食之動風,脂肥尤甚,屢試屢驗。
驢肉性發,馬肉性悍,豬肉性膩,豬肉其性相逆,故雜食之可致嘔吐,腹瀉等胃腸病
    馬 肝(馬肝有毒)及 毛(夾毛為食物不潔) 不 可 妄 食 , 中 毒 害 人 。

    食 馬 肝 中 毒 , 人 未 死 方 :

雄 鼠 屎 二 七 粒 , 末 之 , 水 和 服 , 日 再 服 。 屎尖 者 是 。   (弘景曰,兩頭尖者是牡鼠屎,李時珍謂本品氣味甘,微寒,無毒。入足厥陰經,其所治皆厥陰血分之病。雄鼠屎有活血化瘀,解毒消積之用。
  又 方 : 人 垢 (頭髮灰垢或體膚皮毛積垢,有引吐解毒之用)取 方 寸 匕 , 服 之 佳 。

    治 食 馬 肉 中 毒 欲 死 方 :

香 豉 二 兩   杏 仁 三 兩(食馬肉中毒欲死兼腹脹者,香豉24克解毒,杏仁15克利氣,則毒脹自消)     上 二 味 , 蒸 一 食 頃 , 熟 杵 之 服 , 日 再 服 。
    又 方 : 煮 蘆 根 汁 , 飲 之 良 。(馬性喜蘆,蘆根味甘性寒,能解豬肉毒,有利尿解毒之功,猶能解病馬之毒
(現代研究:
1.茅根或蘆根適量,煎水口服,作為常用中草藥解毒方
2.橄欖汁、蘆根適量,口服。治魚蟹中毒:主證噁心嘔吐,心胸煩悶,面腫,腹痛腹瀉,心煩意亂。
3.鮮蘆根1~2斤,搗汁服,治河豚魚中毒:主證初覺上腹部不適,口渴,噁心嘔吐,繼則腹瀉,唇、舌尖及指端發麻,逐漸喪失感覺,不知疼痛,進而眼瞼下垂,肌肉乏力,甚至出現癱瘓、音調失常,皮膚青紫,呼吸急促。
4.蘆根120公克,白茅根30公克,金銀花15公克。煎水,頓服。治大戟中毒:主證咽喉腫脹充血,劇吐,吐出物帶血,腹痛腹瀉,心悸,重者出現脫水,虛脫,毒吸入血後,可見眩暈、痙攣、瞳仁散大,昏迷,死於呼吸麻痺。
5.蘆根120公克,搗汁內服,治洋地黃中毒:主證口服後30~60分鐘即見頑固的噁心嘔吐,胃出血,腹痛腹瀉,頭暈、心悸、胸悶,口唇及四肢發麻,脈律不整,呼吸淺慢而不規則,口唇青紫,抽搐。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疫 死 牛 , 或 目 赤 , 或 黃(毒氣內傳肝膽,脾胃尤甚) , 食 之 大 忌 。
    牛 肉 共 豬 肉 食 之 , 必 作 寸 白 蟲 。(沒煮熟有可能感染有鉤無鉤絛蟲
    青 牛 腸 , 不 可 合 犬 肉 食 之 。(尚待研究
    牛 肺 從 三 月 至 五 月 , 其 中 有 蟲 如 馬 尾 , 割 去 勿 食, 食 則 損 人 。(3~5月乃春夏之交,濕熱鬱蒸之季,昆蟲繁衍附於水草,牛食入胃,蟲即入肺(肺吸蟲或蛔蟲幼蟲),使肺腐敗發黏扯絲如馬尾
    牛 羊 豬 肉 , 皆 不 得 以 楮 木 桑 木 蒸 炙 , 食 之 令 人 腹內 生 蟲 。(尚待研究
    噉 蛇 牛 肉 殺 人 , 何 以 知 之 ? 噉 蛇 者 , 毛 髮 向 後 順者 , 是 也 。(高學山云:北人以牛瘦,多從鼻孔中噉牛以蛇而遂肥者,故有此名(噉蛇牛)。噉蛇者成獨肝,故又名獨肝牛。凡牛毛俱前順後指,(若)毛髮向後順,前指之謂也。

    治 噉 蛇 牛 肉 , 食 之 欲 死 方 :

飲 人 乳 汁 一 升(甘寒解毒) , 立 愈 。     又 方 :
    以 泔 洗 頭 , 飲 一 升 , 愈 (取頭垢引吐,米泔解毒)。
    牛 肚 細 切 , 以 水 一 斗 , 煮 取 一 升 , 暖 飲 之 , 大 汗出 者 愈 。(牛胃肝溫,補中益氣養胃,又能解毒,暖引大汗亦排毒之意。)

    治 食 牛 肉 中 毒 方 :

甘 草 煮 汁 , 飲 之 即 解(甘草解百毒
現代研究
1.甘草對細菌毒素,藥物中毒、蛇毒以及河豚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2.常用中草藥解毒方:甘草15克、大黃9克,水煎口服;生綠豆250克,甘草60克,將綠豆泡水,磨爛取汁,甘草煎水,調綠豆汁服。
3.發芽馬鈴薯中毒:主證:開始可出現唇舌紺、發癢,或燒灼樣感覺,繼而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發熱,神識不清,昏迷。方藥:綠豆、甘草各60克,煎水口服。
4.治毒蕈中毒:主證:噁心嘔吐,腹痛腹脹,流涎流淚,呼吸困難,瞳仁縮小,昏迷,躁動,抽搐。:方藥:甘草120克,煎湯頻服。
5.治果仁中毒(頻果仁、楊梅人、枇杷仁、李仁、桃仁、苦杏仁等):主證:噁心,頭昏眼花,呼吸困難,口唇發绀,突然昏倒。方藥:甘草、黑豆各120克,煎水,口服。
6.治麻黃中毒:主證:開此表現為中樞興奮,神經過敏, 煩躁不安,焦慮,震顫,頭昏,譫妄,心慌氣短,失眠,噁心嘔吐,脈律增快,鼻乾,汗出,瞳仁散大,排尿困難以及心痛。重則視物不清,休克,昏迷,呼吸困 難,驚厥等。最後終因呼吸抑制,循環衰竭而死亡。方藥:綠豆15克,甘草30克,煎水至300毫升,每兩小時服用150毫升。
7.治白附子中毒:主證:咽喉痛,口舌發麻,胃部有灼痛感,劇吐,劇腹痛,汗出,驚厥,面色蒼白,脈細無力,呼吸困難,重時,咽喉痙攣,終因呼吸麻痺而死亡。方藥:生甘草60克,白礬6克,生姜15克,煎水,口服。
8.治罌粟殼中毒:主證:煩躁,譫妄,嘔吐,頭昏,嗜睡,身軟無力,脈律由快變慢,瞳仁初縮小,後散大,四肢發冷,肌肉鬆弛,反射消失,昏迷,死於呼吸中樞麻痺。方藥:甘草30克,防風15克。煎水,早晚分服。
9.治曼陀羅中毒:主證:口乾,皮膚及眼發紅,吞嚥困難,紅色皮疹,瞳仁散大,脈率速,狂躁,譫語,幻覺,活動失靈,發熱,視物昏花,間隙抽搐或驚厥,二便失禁,終因呼吸中樞麻痺和缺氧而死亡。方藥:甘草120克,煎水,即服。
10.治白花蛇中毒:主證:頭昏頭痛,心悸心慌,呼吸困難,昏迷,終因呼吸麻痺而死亡。方藥:綠豆15克,甘草30公克,煎水當茶飲。
11.治半邊蓮中毒:甘草250克,煎服,當茶飲。
12.治水蛭中毒:綠豆、甘草適量煎服。主證:噁心嘔吐,婦女陰道出血,重則劇烈腹痛,胃腸出血,血尿,昏迷。
13.治馬錢子中毒:甘草120克,煎湯即服。主證:抽搐,強直性痙攣,角弓反張,知覺過敏,胸部有壓迫感,嘔吐,苦笑面容,雙目凝視,呼吸肌痙攣,全身發紺,瞳仁散大。乏力,脈數,。若遇外界光線、風、聲等刺激,則發生強直性痙攣。每次可持續數分鐘。因呼吸肌痙攣而死亡。
14.治水銀中毒:甘草、防風各15克,煎水頓服。主證:流涎、噁心嘔吐、咽喉疼痛、口腔炎,腹痛腹瀉,甚者胃腸出血,胃穿孔。腎臟損害可見血尿、少尿。循環系統損害,表現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循環衰竭。呼吸系統損害可見咳劇、氣管、支氣管炎。
15.治斑蟊中毒:甘草30克,葱5節,煎水冷服。
16.治有機磷農藥中毒:主證:噁心嘔吐、流涎、大汗淋漓,瞳仁縮小,煩躁,抽搐,昏迷,呼吸困難。甘草240課,煎水取液,倒入滑石粉60克內,加入黃豆麵適量,搗漿,澄清後,頓服!
17.治DDT,666中毒:甘草60克,銀花30克,煎水,口服。
18.治五氯酚鈉中毒(本要是殺滅釘螺的有效製劑,在農業生產和防治吸血蟲病工作中拱範應用):主證:頭昏頭痛,汗出,乏力,重者發熱,煩躁,呼吸急促,嚴重者高熱,神智不清,發紺,呼吸困難。

    羊 肉 其 有 宿 熱 者 , 不 可 食 之。
(羊肉性大熱,素有伏熱之病或熱性體質不可吃羊肉,食之 必發熱)
    羊 肉 不 可 共 生 魚 酪 食 之 , 害 人 。
(羊肉和生鮓魚(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乳酪混和在一起吃,
易得寄生蟲病,對人體有妨害。
)
    羊 蹄 甲 中 有 珠 子 白 者 , 名 羊 懸 筋 , 食 之 令 人 癲 。(任應秋云:珠子白即白癜風一類的白色斑點,得癲疾,可能是還羊癲瘋的附會)
    白 羊 黑 頭 , 食 其 腦 , 作 腸 癰 。(其理不明)
    羊 肝 共 生 椒 食 之 , 破 人 五 臟 。(恐言過其實)
    豬 肉 共 羊 肝 和 食 之 , 令 人 心 悶 。(豬肉閉滯血脈,羊肝膩,共食則氣滯而胸痞悶,但二者共食未發現問題)
    豬 肉 以 生 胡 荽 同 食 , 爛 人 臍 。(生胡荽辛熱氣重,得膩結之豬肉固戀之,則辛熱中聚,又氣重之性外透,故熱重之人吃多了,會偶然發生肚臍潰爛。)
    豬 脂 不 可 合 梅 子 食 之 。(豬脂滑力而膩膈,梅子酸澀收斂,兩性相反,若同食之,則歛澀膩膈之性,留戀不去,使胃脘氣濁,故忌之。)

    豬 肉 和 葵 食 之 , 少 氣 。(豬肉膩而滯氣,揆蔡滑而膩氣,滑膩同食,令人胃腸疏泄下注,故胸中少氣。本條尚待進一步研究)
    鹿 肉(性溫,食之可有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的反應) 不 可 和 蒲 白(蒲筍) 作 羹 , 食 之 發 惡 瘡 (辛熱行於肉腠而發惡瘡)。(本條當活看)
    麋 脂(麋鹿的脂肪,又稱官(宮)脂 ,頭似馬,身似驢,蹄似牛,角似鹿,故又稱四不像。糜脂辛溫滑利,梅李子清涼酸澀)及 梅 李 子 , 若 妊 婦 食 之 , 令 子 青 盲(肝氣有虧可能損及胎兒眼睛,患色盲病) , 男 子 傷精 。(多家持疑)
(陸淵雷云:青盲者,眼目形色不變,但視物不見也。妊娠忌食異味,忌見奇形怪物,忌聞淫聲,忌不正當之思想,乃胎教中所有事,中外古今無異辭,若謂食某物必致某種變故,則不可憑。)
    麞 肉 (動氣)不 可 合 蝦(動風熱) 及 生 菜 (動痰), 梅 李 果(動痰) 食 之 , 皆 病 人 。
    痼 疾 人 不 可 食 熊 肉 (甘而滋膩,雖有補虛羸之功,但有戀邪之弊), 令 終 身 不 愈 。(當活看)
    白 犬 自 死 , 不 出 舌 者(多中毒現象) , 食 之 害 人 。
    食 狗 鼠 餘(涎毒) , 令 人 發 瘻 瘡 (淋巴腺腫瘍之久溃不癒)。
    治 食 犬 肉(燥熱) 不 消 , 心 下 堅 或 腹 脹 (熱邪阻滯), 口 乾 大 渴 , 心 急發 熱 , 妄 語 如 狂(火熱傷陰擾心) , 或 洞 下(熱毒下注) 方 :
    杏 仁 一 升 , 合 皮 熟 研 用(狗肉畏杏仁)
    上 一 味 , 以 沸 湯 三 升 和 取 汁 , 分 三 服 , 利 下 肉 方, 大 驗 。
    婦 人 妊 娠 , 不 可 食 兔 肉 、 山 羊 肉 及 鱉 、 雞 、 鴨 ,令 子 無 聲 音 。(妊娠最好不食異味,宜清淡,不宜高粱厚味,煎炙辛辣。上述營養之品相機選用不可太過)
(兔肉,平涼,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涼血解毒,利大腸。雞肉,甘微溫,有溫中益氣補虛之功。鴨肉,滋陰補虛,利尿消腫。鼈肉,甘平,滋陰涼血。羊肉,甘熱,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益胃氣補形衰,通乳治帶。)
    兔 肉 不 可 合 白 雞 肉 食 之 , 令 人 面 發 黃 。(待研究)
    兔 肉 著 乾 薑 食 之 , 成 霍 亂 。(兔肉酸寒,屬陰,乾薑辛熱,屬陽。性味相反,故兔肉和乾將一塊吃,使胃氣不和,易引起霍亂吐瀉病。若烹飪得法,當不致成霍亂。)
    凡 鳥 自 死 , 口 不 閉 , 翅 不 合 者 , 不 可 食 之 。(傳染中毒之象)
    諸 禽 肉 肝 青 者 , 食 之 殺 人 。(凡禽獸肉類的肝臟青黑色而有光亮,皆傳染中毒而死,認吃了也會中毒。)
    雞 有 六 翮 (翮,原指羽毛中間的硬管,此次泛指翅膀)四 距 (雞腳爪,特指公雞腳爪後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者 , 不 可 食 之 。(不可拘泥)
    烏 雞 白 首 者 , 不 可 食 之 。(色不相合的怪異色彩)(不可拘泥)
    雞 不 可 共 葫 蒜 (即大蒜)食 之 , 滯 氣 。 一 云败 子 。
  (雞能動風,蒜能動痰,吃了會發動風痰,氣機壅滯。)(此條當活看)
  山 雞 (山雞常吃蟲蚊,甚至烏頭、半夏,故多有毒)不 可 合 鳥 獸 肉 食 之 。
    雉(野雞) 肉 久 食 之 , 令 人 瘦 。(雉肉酸而微寒,有小毒,善食蟲蟻,與蛇交,變化有毒,能發痣及瘡疥,故不可長食,久食令人瘦。此條當活看。)
    鴨 卵 不 可 合 鱉 肉 食 之 。(鴨蛋性寒,發冷氣,鱉魚肉性冷,亦發冷氣,故不可合食)
    婦 人 妊 娠 , 食 雀 肉 , 令 子 淫 亂 無 恥 。(姑存一說)
    雀 肉 不 可 合 李 子 食 之 。(雀肉性溫熱而味甘,雖有壯陽益氣之功,但李子痠澀,則熱性不行而滯氣,故不可共食 ,本條尚待進一步研究)

    燕 肉 勿 食(燕肉酸平有毒,食之損人元氣) , 入 水 為 蛟 龍 所 噉(蛟龍嗜燕,人食燕者不可入水,此說荒謬) 。

    鳥 獸 有 中 毒 箭 死 者 , 其 肉 有 毒 , 解 之 方 :

大 豆 煮 汁 , 及 鹽 汁 (應作藍汁), 服 之 解 。
(劍藥多是射罔毒,實為草烏頭汁製成的膏劑,苦熱有大毒,故鳥獸中毒劍 死者,可以大豆汁解烏頭毒;藍汁即藍實汁,葉或全草(大青)及葉的加工製成品(青黛、藍靛),,其根(板藍根)均有解毒之功,[品匯精要]載藍實[解毒 藥,毒劍,金石藥毒,狼毒,射罔毒,而鹽汁不能解烏頭毒(僅能解毒蟲螫傷毒))
現代研究:
1.治果仁中毒:藍子汁,適量飲服。
2.治甘遂中毒:證見腹痛峻瀉水樣便,裡急後重,腐蝕腸壁時則出現解米湯便,噁心,頻繁嘔吐,頭昏頭痛,心悸,脈細弱,發紺,譫語,嚴重者導致脫水,呼吸困難,最後死於呼吸循環衰竭。方藥:大青葉30公克,黑豆15公克,煎水至300毫升,頓服。
3.治斑蟊中毒:靛汁一匙,開水沖服。
4.治蠍子螫傷:大青葉搗爛外敷。小蠍子螫傷局部僅有燒灼痛及紅腫。大蠍子螫傷,除局部發炎外,還可見流淚,畏光,噁心嘔吐,口和舌肌強質性麻痹,頭昏頭痛,嗜睡,汗出,呼吸急促,脈細弱,或見胰腺炎,腎損害等。嚴重者或嬰兒可出現驚厥,昏迷,呼吸和循環衰竭。
5.治藜蘆中毒:板藍根,黃柏各15公克,黃連,甘草各9公克,煎水早晚服。
6.治狼毒中毒:證見:口腔和咽喉腫痛,噁心嘔吐,絞腸痛,腹瀉,煩躁,嚴重時出現精神失常。板藍根30公克,黑豆50粒,煎水,頓服。
7.治斑蟊中毒:板藍根30公克,黃連3公克,甘草30公克,煎水,分兩次服。

    魚 頭 正 白 , 如 連 珠 至 脊 上 , 食 之 殺 人 。(尚待研究)
    魚 頭 中 無 鰓 者 , 不 可 食 之 , 殺 人 。(名醫類案卷十二技載時無鰓鯉魚患病醫案。尚待研究)
(高學山云:魚鰓所以出水,亦所以散毒,無鰓則水不出,而毒亦不散,故食之殺人。陸淵雷引千金云:魚無全鰓,食之發癰疽)
    魚 無 腸 膽 者(如河豚魚) , 不 可 食 之 , 三 年 陰 不 起 , 女 子 絕 生。(有研究價值)
(高學山云:以上三條,當通指河豚魚而言,後文解鯸鮧魚毒方治,蓋承此爾。)
(鯸鮧魚,即河豚,形如蝌蚪,小者三寸,大則尺餘,無鱗無鰓,亦且無膽,目能開合,不特脂血及子俱能殺人,即揉洗淨盡,而媒炲落鍋,猶堪斃命。)
(現代研究:
1.河豚之弓斑東方魨,鰓孔小,為一弧形裂縫,體表無鱗。內臟及血液有劇毒,煮食河豚,需除去內臟、生殖腺、兩目、洗淨血液,刮去表面黏液或剝去外皮,並宜烹煮較長時間,以防中毒。
2.河豚的毒性物質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50公斤之人皮下注射致死量可能為300微克,河豚毒素存在於睪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內。
3.一般在食後約半小時至三小時,即先出現胃腸道刺激症狀,繼則口唇、舌、上下肢知覺遲鈍,而指尖尤甚,漸至四肢運動麻痺,呼吸困難,皮膚發紫,脈搏細小頻數,血壓體溫均下降。瞳孔散大,語言障礙,終至呼吸麻痺而死。臨死,意識大都清晰。
4.急救處理:洗胃,催吐,導瀉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必要時輸氧。民間用鮮橄欖,鮮蘆根各四兩,洗淨,搗汁服。)

    魚 頭 似 有 角 者 , 不 可 食 之 。
    魚 目 合 者 , 不 可 食 之 。
    六 甲 日 , 勿 食 鱗 甲 之 物 。
(古人迷信六甲日有六甲神值日,故甲子日勿食龜鱉甲等鱗甲之物,食則犯忌,害人心神。)
    魚 不 可 合 雞 肉 食 之 。(以免動風熱,此條宜活看)
    魚 不 得 和 鸕 鲂 肉 食 之 。(鸕鶿是吃魚的野禽,因其相制而相犯。此條當活看)
    鯉 魚 鮓 不 可 合 小 豆 藿 食 之 , 其 子 不 可 合 豬 肝 食 之, 害 人 。(鯉魚鮓與小豆葉(藿)其味皆鹹,鹹能勝血,若合食之則成消渴。鯉魚子也不要和著豬肝吃,若合食之則傷神。此條宜活看)
    鯉 魚 不 可 合 犬 肉 食 之 。(鯉魚和狗肉都性熱,合食恐生熱毒之患。此條宜活看)
    鯽 魚 不 可 合 猴 雉 肉 食 之(恐發瘡或吐瀉、腸結) 。 一 云 不 可 合 豬 肝 食 (恐生癰疽)。(此條宜活看)
    鯷 魚 (即鮎魚)合 鹿 肉 生 食 (動風病,傷及筋脈,筋脈爪甲攣縮), 令 人 筋 甲 縮 。
    青 魚 鮓(青魚,補脾胃,醒脾,溫營,化食,但既經糟醉,皆能發疥、動風,諸病人均忌。青魚鮓:鮓以鹽糝(音傘)醞釀而成 ,俗所謂糟魚:醉鮝(音響)是也)不 可 合 生 胡 荽 , 及 生 葵 , 并 麥 中(中,一作醬) 食 之(免得動風熱,發痼疾,作消渴,生蟲積) 。
    鰌鱔(鰌音球,即泥鰍,有暖胃壯陽之功;鱔,通指黃鱔,味甘性熱,多食動風發疥,患霍亂損人。上兩味時病前後,瘧疸,脹滿諸病,均大忌。) 不 可 合 白 犬 血 食 之 (白犬血性熱動火,合食易動風)。
    龜 肉 不 可 合 酒 果 子 食 之 。(龜性潛,酒性散,果子多酸收,奇性各異,食之令人生寒熱,故不合吃)
    鱉 目 凹 陷 者 , 及 壓 下(即鱉甲) 有 王 字 形 者 , 不 可 食 之 (怪異之形,有毒,食之有害)。(尚待研究)
    其 肉 不 得 合 雞 鴨 子 食 之 。(鱉肉多食滯脾戀濕,雞子多食生熱動風,鴨子多食滯氣滑腸,故三者不可合食。此條宜活看)
    龜 鱉 肉 不 可 合 莧 菜 食 之 。(龜鱉肉歛澀,莧菜滑利,奇性相反,不宜合食。此條宜活看)
    蝦 無 鬚 及 腹 下 通 黑 , 煮 之 反 白 者 , 不 可 食 之 (物之反常,必有毒內聚,不要隨便吃。本條尚待進一步研究)。
    食 膾(切細的肉,在此指生膾之腥) , 飲 乳 酪(酸寒黏滯) , 令 人 腹 中 生 蟲(因為消毒處理不佳,容易長寄生蟲) , 為 瘕 (胃腸驚攣似瘕塊)。(本條與16條:食生肉,飽飲乳,變生白蟲。國內學者認為漢代以認識肝吸蟲等寄生蟲的傳染途徑)
    鱠 食 之 , 在 心 胸 間 不 化 , 吐 復 不 出 , 速 下 除 之 ,久 成 癥 病 , 治 之 方 :
(膾,時珍云:劊切而成,故謂之鱠。凡諸魚之鮮活者,薄切。洗淨血腥,沃以薑蒜醋五味,食之,是也。)
    橘 皮 一 兩 (行氣解魚毒)  大 黃 二 兩   朴 硝 二 兩(攻下癥瘕而消食積)
(現代研究:
1.厚朴10克,大黃6克,加水100毫升,頓服,用於中毒急救處理方法中的通下法,可使毒物盡快排出體外。或單用大黃適量,煎水200-500毫升,灌腸。
2.橘皮10克,大黃6克,朴硝10克,加水煎至60毫升,頓服;或厚朴10克,大黃6克,用白酒100毫升,煎取60毫升,頓服;或橘皮60克,濃煎,頓服。均治魚蟹中毒
3.大黃、厚朴各9克,木香、甘草各60克,元明粉15克(冲)。煎水2次,混和分兩次服,治麻黃中毒
4.枳殼、厚朴、菖蒲、芒硝各9克,大黃15克,煎水分兩次煎服,治細辛中毒。主證:頭痛嘔吐,汗出,呼吸迫促,煩躁不安,脈數、頸強,毛髮豎直,瞳仁散大,發熱,全身震顫,肌肉緊張,繼而出現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意識不清,狂躁,無規則的不自主運動,眼球突出,終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5.元明粉18克,口服,治全蠍中毒,主證頭昏頭痛,心悸心慌,呼吸困難,休克,發紺,昏迷。因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6.內服蠍子中毒時,用元明粉20克,內服。
(以上摘自[中醫內科急症證治]
    上 三 味 , 以 水 一 大 升 , 煮 至 小 升 , 頓 服 即 消 。
    食 鱠 多 , 不 消 , 結 為 癥 病 , 治 之 方 :
    馬 鞭 草(苦寒,破血消癥,解毒殺蟲)
    上 一 味 , 搗 汁 飲 之 , 或 以 薑 葉 汁 飲 之 一 升 (解魚毒,理氣消積), 亦 消。 又 可 服 吐 藥 吐 之 (如瓜蒂散)。
(現代研究:
1.馬鞭草治療瘧疾:除了惡性瘧生殖原蟲無效以外,對其他各型瘧原蟲均有殺滅作用。
2.治療白喉:乾全草一兩,濃煎成300毫升左右,成人每次150毫升,日服2次,連服3-5日,兒童8-14歲,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連服3-5日;8歲以下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連服3-5日,治療咽白喉50例,全部治癒。
3.防治傳染性肝炎:馬鞭草5錢,甘草1錢,水煎服,供預防用;取馬鞭草1斤製成煎液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小兒20-30毫升,均日服3次;或用100%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5毫升,每日2次,共治療80例。77例痊癒。
4.治療流行性感冒,絲蟲病。
5.治療藜蘆中毒:生薑120克,甘草60克,綠豆120克,煎水至400毫升,每小時服100毫升。
6.治療半夏中毒:生薑90克,搗汁,加冷開水適量漱 口,或用鮮薑汁10毫升灌服,以後每3小時灌服生薑之5毫升;用用25%的乾薑湯60毫升,鼻飼。主證:口舌和咽喉灼痛,腫大,流涎, 聲嘶, 語言不清,吞嚥困難,頭痛,發燒,汗出,舌動不靈,味覺喪失,腹痛,心悸,面色蒼白,脈弱無力,呼吸不規則。嚴重時發生痙攣,死於呼吸中樞麻痺。
7.生薑500克,榨汁,每半小時服10毫升,治白附子中毒:咽喉痛,口舌發麻,胃部有灼熱感,劇吐,劇腹痛,汗出,驚厥,面色蒼白,脈細無力,呼吸困難,重時,咽喉痙攣,終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8.生薑50克搗汁,加紅糖15克,開水沖服,治蔓陀羅中毒:口乾,皮膚及眼睛紅,吞嚥困難,紅色皮疹,瞳仁散大,脈率速,狂躁,譫語,幻覺,活動失靈,發熱,視物昏花,間隙抽搐或驚厥,二便失禁。終因呼吸中樞麻痺和缺氧而死亡。
9.生薑適量,榨汁內服,每次一茶匙,治半邊蓮中毒
以上摘自〔中醫內科急症證治〕)

    食 魚 後 中 毒 , 兩 種 煩 亂 , 治 之 方 :
    橘 皮     濃 煎 汁 , 服 之 即 解 。(千金要方云:煎橘皮停極冷飲之,立驗。)
(橘皮治食毒、魚毒兩種煩亂逆氣,有消食解毒、除煩降逆之功)
(現代研究:
橘皮60克,濃煎頓服,治魚蟹中毒。)

    食 鯸 鮧(音宜)魚(即河豚) 中 毒 方 :

蘆 根 煮 汁 , 服 之 即 解 。
(續名醫類案.卷二十二云:來安縣李主簿絃雲度云:白塔寨丁未春有二卒一候兵,同食河豚,既醉,燒子並食之,遂皆中毒,人急以告巡檢,二卒已困殆,倉卒無藥用,或人之說,獨以麻油灌之,油既多,大吐,毒物盡出,腹間頓寬,以此竟無恙。說明吐法亦可解河豚毒)     蟹 目 相 向 , 足 斑 目 赤 者 , 不 可 食 之 。(非一般的螃蟹,慎防中毒)
(巢元方云:此蟹食水茛,水茛有大毒,故蟹亦有毒,中其毒則悶亂欲死,若經霜以後,遇毒即不能害人,未批霜蟹,主食之則多中毒,令人悶亂,精神不安)

    食 蟹 中 毒 , 治 之 方 :

紫 蘇(蘇葉、蘇子,俱能解魚蟹毒)
    煮 汁 , 飲 之 三 升 。 紫 蘇 子 搗 汁 , 飲 之 亦 良 。
(現代研究:
紫蘇60克,濃煎汁,加生薑汁10滴,溫水代茶,治魚蟹中毒)

    又 方 :

冬 瓜 汁 , 飲 二 升 , 食 冬 瓜 亦 可(利水排毒) 。
(現代研究:
冬瓜汁200毫升,口服,治魚蟹中毒)     凡 蟹 未 遇 霜 , 多 毒 , 其 熟 者 , 乃 可 食 之 。(沒經過霜的,因食水茛菪(音艮盪)多有毒氣,霜後食稻則毒小。陸淵雷云:今驗食蟹者,霜前霜後,毒無輕重,霜後則充實而肥美耳。)
    蜘 蛛 落 食 中 , 有 毒 , 勿 食 之 。
(名醫類案.卷十二載:貞元間崔員外從質云:目擊有人被蜘蛛咬,一身生繫,腹大如孕婦,其家棄之,乞食於道,有僧遇之,教飲羊乳,數日平。可供蜘蛛中毒參考。)
    凡 蜂 蠅 蟲 蟻 等 , 多 集 食 上 , 食 之 致 瘻。



果 實 菜 穀 禁 忌 并 治 第 二 十 五

果 子 生 食 生 瘡 。(黃竹齋云:程雲來曰:諸果之實皆成於夏秋,稟濕熱之性,食之故令人生瘡。按生者,言未及乎時令也,論語云:不食不時,此之謂歟。)     果 子 落 地 經 宿 , 蟲 蟻 食 之 者 , 人 大 忌 食 之 。
    生 米 停 留 多 日 , 有 損 處 , 食 之 傷 人 。
    桃 子 多 食 令 人 熱 , 仍 不 得 入 水 浴 (洗冷水浴,恐感冒), 今(令字誤)人 病 淋 瀝 (濕熱內鬱)寒熱 病(惡寒發熱) 。
    杏 酪 不 熟 , 傷 人 。
(高學山云:杏酪以山杏仁泡去皮並其苦味,少入米麥,磨作漿汁,熟 之如米粥以救肌者。不熟,浸泡不透,換水不到之類。蓋杏仁擅走太陰,不熟則其味苦性澀,能令脾肺之系及管,一時閉縮,故氣絕而殺人。)
(杏酥不熟,吃後出現果仁中毒症狀時,可用杏樹根皮60-90克,煎水口服。)
    梅 多 食 , 壞 人 齒 。
(陸淵雷云:其酸能損壞齒面琺瑯質故也。)
(本草大明云:食梅齒齼者,嚼胡桃肉解之)
    李 不 可 多 食 , 令 人 臚 脹 。
(李子味苦酸澀走肝,多吃肝氣鬱滯而滿中,會使肚腹鼓脹)
    林 檎 不 可 多 食 , 令 人 百 脈 弱 。
(林檎又名來禽,文林郎果,二月開粉紅花,故俗名花紅。林檎酸澀而甘,不要多吃,多吃會使人周身血脈不通暢。)
(文林郎果是一种草本植物,是一种药物,气味 酸、甘、温、无毒,主治水痢不止,小儿下痢和小儿闪癖等。)
    橘 柚 多 食 , 令 人 口 爽 (爽,差也,忒也。口爽即味覺差失), 不 知 五 味 。
(時珍曰:橘皮下氣消痰(性溫),其肉生痰聚飲(性寒))
    梨 不 可 多 食 , 令 人 寒 中 , 金 瘡 、 產 婦 , 亦 不 宜 食。(梨子甘酸而涼,有緩瀉作用,脾胃虛寒者不應多食,恐令人患寒飲病,由於梨寒而凝滯血脈,故有創傷的人和產婦因其氣血不足也不宜吃。但肺胃燥熱者除外。)
    櫻 桃 杏 多 食 , 傷 筋 骨 。(俱是酸寒,酸則傷筋,寒則傷骨)
    安 石 榴 不 可 多 食 , 損 人 肺 。(酸澀,滯氣生痰,損齒令黑)
    胡 桃 不 可 多 食 , 令 人 動 痰 飲 。
(高學山云:胡桃,氣溫ˋ性潤,味澀而滯,多實則因澀,積溫而成濕熱,熱則煎煉津液而成痰,積潤而成濕)
    生 棗 多 食(味甘氣辛熱) , 令 人 熱 渴 (辛熱), 氣 脹 ()。 寒 熱 羸 瘦 者 (往往脾胃陰虛), 彌 不可 食 , 傷 人 。
(高學山云:生棗即新棗之生者。熱而且浮之性,尚未歛緝,多實則熱浮於上,則熱渴,熱浮於中,則氣脹,熱浮於外,則寒熱也)

    食 諸 果 中 毒 , 治 之 方 :

豬 骨 燒 灰     上 一 味 , 末 之 , 水 服 方 寸 匕 。 亦 治 馬 肝 漏 脯 等 毒。
(本草綱目云:骨,主治中馬肝、漏脯、果菜諸毒,燒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頰骨:燒灰,治痘陷;煎服,解丹藥毒。)
    木 耳 赤 色 , 及 仰 生 者 , 勿 食 。 菌 仰 卷 及 赤 色 者 不可 食 。

    食 諸 菌 中 毒 , 悶 亂 欲 死 , 治 之 方 :

人 糞 汁 飲 一 升 , 土 漿 飲 一 二 升 , 大 豆 濃 煎 汁 飲 之 。服 諸 吐 利 藥 , 并 解 。     食 楓 柱 (一作樹)菌 而 哭 (一作笑)不 止 , 治 之 以 前 方 。
(陸淵雷云:化學中有所謂笑氣者,即氧化亞氮,吸之令人笑不止。楓菌及笑以乎(一種令人發笑的真蕈),殆此類乎。
又按:菌類生於乾燥向陽之地,色白或褐,氣香,折斷曝之,其斷面不變色者無毒可食。生於溼地,色鮮豔,氣甚臭,味苦辛鹹澀,曝之,斷面變青綠諸色者,有毒不可食。
)
    誤 食 野 芋 , 煩 亂 欲 死 , 治 之 以 前 方 。 其野 芋 根 , 山 東 人 名 魁 芋 , 人 種 芋 , 三 年 不 收 , 亦 成 野 芋, 并 殺 人 。
    蜀 椒 閉 口 者 有 毒 , 誤 食 之 戟 人 咽 喉 , 氣 病 欲 絕 。或 吐 下 白 沫 , 身 體 痹 冷 , 急 治 之 方 。
    肉 桂 , 煎 汁 飲 之 , 飲 冷 水 一 二 升 。
    或 食 蒜 , 或 飲 地 漿 。
    或 濃 煮 豉 汁 飲 之 。 並 解 。
    正 月 勿 食 生 蔥 , 令 人 面 生 游 風 。
    二 月 勿 食 蓼 , 傷 人 腎 。
    三 月 勿 食 小 蒜 , 傷 人 志 性 。
    四 月 、 八 月 勿 食 胡 荽 , 傷 人 神 。
    五 月 勿 食 韭 , 令 人 乏 氣 力 。
    五 月 五 日 勿 食 生 菜 , 發 百 病 。
    六 月 、 七 月 勿 食 茱 萸 , 傷 神 氣 。
    八 月 、 九 月 勿 食 薑 , 傷 人 神 。
    十 月 勿 食 椒 , 損 人 心 , 傷 心 脈 。
    十 一 月 、 十 二 月 勿 食 薤 , 令 人 多 涕 唾 。
    四 季 勿 食 生 葵 , 令 人 飲 食 不 化 , 發 百 病 , 非 但 食中 , 藥 中 皆 不 可 用 , 深 宜 慎 之 。
    時 病 差 未 健 , 食 生 菜 , 手 足 必 腫 。
    夜 食 生 菜 , 不 利 人 。
    十 月 勿 食 被 霜 生 菜 , 令 人 面 無 光 , 目 澀 心 痛 , 腰疼 , 或 發 心 瘧 , 瘧 發 時 手 足 十 指 爪 皆 青 , 困 萎 。
    蔥 韭 初 生 芽 者 , 食 之 傷 人 心 氣 。
    飲 白 酒 食 生 韭 , 令 人 病 增 。
    生 蔥 不 可 共 蜜 , 食 之 殺 人 , 獨 顆 蒜 彌 忌 。
    棗 和 生 蔥 食 之 , 令 人 病 。
    生 蔥 和 雄 雞 、 雉 、 白 犬 肉 食 之 , 令 人 七 竅 經 年 流血 。
    食 糖 蜜 後 , 四 日 內 食 生 蔥 蒜 , 令 人 心 痛 。
    夜 食 諸 薑 蒜 蔥 等 , 傷 人 心 。
    蕪 菁 根 多 食 之 , 令 人 氣 脹 。
    薤 不 可 共 牛 肉 作 羹 食 之 , 成 瘕 病 , 韭 亦 然 。
    蓴 多 病 , 動 痔 疾 。
    野 苣 不 可 同 蜜 食 之 , 作 內 痔 。
    白 苣 不 可 共 酪 同 食 , 作 ● 蟲 。
    黃 瓜 食 之 , 發 熱 病 。
    葵 心 不 可 食 , 傷 人 ; 葉 尤 冷 , 黃 背 赤 莖 者 勿 食 之。
    胡 荽 久 食 之 , 令 人 多 忘 。
    病 人 不 可 食 胡 荽 及 黃 花 菜 。
    芋 不 可 多 食 , 動 病 。
    妊 婦 食 薑 , 令 子 餘 指 。
    蓼 多 食 , 發 心 痛 。
    蓼 和 生 魚 食 之 , 令 人 奪 氣 , 陰 咳 疼 痛 。
    芥 菜 不 可 共 兔 肉 食 之 , 成 惡 邪 病 。
    小 蒜 多 食 , 傷 人 心 力 。

    食 躁 式 躁 方 :

豉 濃 煮 汁 飲 之 。     鉤 吻 與 芹 菜 相 似 , 誤 食 之 , 殺 人 , 解 之 方 : 《肘 後 》 云 , 與 茱 萸 黃 食 芥 相 似 。
    薺 苨 八 兩
    上 一 味 , 水 六 升 , 煮 取 二 升 , 分 溫 二 服 。 鉤 吻 生地 傍 無 他 草 , 其 莖 有 毛 者 , 以 此 別 之 。
    菜 中 有 水 莨 菪 , 葉 圓 而 光 , 有 毒 , 誤 食 之 , 令 人狂 亂 , 狀 如 中 風 , 或 吐 血 , 治 之 方 :
    甘 草 煮 汁 , 服 之 即 解 。
    春 秋 二 時 , 龍 帶 精 入 芹 菜 中 , 人 偶 食 之 為 病 , 發時 手 青 腹 滿 , 痛 不 可 忍 , 名 蛟 龍 病 , 治 之 方 :
    硬 糖 二 、 三 升
    上 一 味 , 日 兩 度 , 服 之 , 吐 出 如 蜥 蜴 三 五 枚 , 差。

    食 苦 瓠 中 毒 , 治 之 方 :

黎 穰   煮 汁 , 數 服 之 解 。     扁 豆 , 寒 熱 者 , 不 可 食 之 。
    久 食 小 豆 , 令 人 枯 燥 。
    食 大 豆 等 , 忌 啖 豬 肉 。
    大 麥 久 食 , 令 人 作 ● 。
    白 黍 米 不 可 同 飴 蜜 食 , 亦 不 可 合 葵 食 之 。
    荍 麥 麵 , 多 食 令 人 髮 落 。
    鹽 多 食 , 傷 人 肺 。
    食 冷 物 , 冰 人 齒 。 食 熱 物 , 勿 飲 冷 水 。
    飲 酒 , 食 生 蒼 耳 , 令 人 心 痛 。
    夏 月 大 醉 汗 流 , 不 得 冷 水 洗 著 身 , 及 使 扇 , 即 成病 。
    飲 酒 大 忌 灸 腹 背 , 令 人 腸 結 。
    醉 後 勿 飽 食 , 發 寒 熱 。
    飲 酒 食 豬 肉 , 臥 秫 稻 穰 中 則 發 黃 。
    食 飴 多 飲 酒 , 大 忌 。
    凡 水 及 酒 , 照 見 人 影 動 者 , 不 可 飲 之 。
    醋 合 酪 食 之 , 令 人 血 瘕 。
    食 白 米 粥 勿 食 生 蒼 耳 , 成 走 疰 。
    食 甜 粥 已 , 食 鹽 即 吐 。
    犀 角 嶐 攪 飲 食 , 沫 出 , 及 澆 地 墳 起 者 , 食 之 殺 人。

    飲 食 中 毒 煩 滿 , 治 之 方 :

苦 參 三 兩   苦 酒 一 升 半     上 二 味 , 煮 三 沸 , 三 上 三 下 , 服 之 , 吐 食 出 即 差, 或 以 水 煮 亦 得 。

    又 方 :

犀 角 湯 亦 佳 。

    貪 食 、 食 多 不 消 , 心 腹 堅 滿 痛 治 之 方 :

鹽 一 升   水 三 升     上 二 味 , 煮 令 鹽 消 , 分 三 服 , 當 吐 出 食 , 便 差 。
    礬 石 生 入 腹 , 破 人 心 肝 , 亦 禁 水 。
    商 陸 , 以 水 服 , 殺 人 。
    葶 藶 子 , 傅 頭 瘡 , 藥 成 入 腦 , 殺 人 。
    水 銀 入 人 耳 及 六 畜 等 , 皆 死 。 以 金 銀 著 耳 邊 , 水銀 則 吐 。
    苦 練 無 子 者 殺 人 。
    凡 諸 毒 , 多 是 假 毒 以 投 , 無 知 時 宜 煮 甘 草 薺 苨 汁飲 之 , 通 除 諸 毒 藥

蛇藥配方

  網傳蛇藥配方 (一种治疗蛇咬伤中药的组配方法,其组合配方按照质量配比选用为:穿心莲20-30份、七叶一枝花5-10份、野菊花15-20份、三七5-10份、车前草15-20份;将按此成份的粉状物制成散剂或片状或胶囊。本中药能有效的和毒蛇毒素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毒素的化学成...